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24 09:51:58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优]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语文教案[优]

语文教案 篇1

  内容预览:

  《信客》教案

  教学目标:熟悉课文内容,掌握全文结构,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重点:熟悉全文内容,掌握课文结构。

  教学难点: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作者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获得多个书评大奖,《山居笔记》更获得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第一名。

  2.导语

  现在通讯事业发达了,电话、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的沟通方便多了,但是传统的书信联系在很多地方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邮递员也延续着他们的工作。不知道大家对邮递员有什么印象呢?

  二、听了几个同学对邮递员的看法后,我们看看余秋雨先生所写的邮递员也就是信客的故事。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给文章的四个部分各写一个小标题。

  生字词:克扣 接济 唏嘘 稀罕 噩耗 呵斥 诘问 焦灼 伎俩 颠沛 吊唁 文绉绉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 生死祸福

  文章结构: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2.阅读课文一遍后,文中的信客给你怎样的饿印象呢?可以用形容词来描述一下吗?

  任劳任怨 待人宽容 善良厚道 恪尽职守 有才干

  3.结合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的3个小问题,再次仔细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看看文中主要写了信客的哪些故事,各个故事又体现信客怎样的为人呢?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 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 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4.在信客的这么多的故事中,哪个最让你感动呢?并说说原因。

  5.解答课后的练习

  三、小结

  回顾文中信客的故事和他的`为人,如果让你在信客的墓碑上写碑文,你回用一句怎样的话来写呢?

  板书:

  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 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 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识“评、访、记”等七个生字。

  2.正确读词语,初步理解感受春天的美景。

  3.正确读写句子。

  4.熟练地读背短文,了解短文的意思。

  5.唱一唱,说一说,画一画美丽的春天,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两种识字方法,认识七个生字,正确读词语,读句子,会看拼音写句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或资料。

  2.学唱有关春天的歌曲。

  3.春景图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互听互读,互相鼓励说出自己的'发现。

  3.指名读,说出上面三行和下面两行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两种字,在学生自主归纳的前提下,引导其发现两种识字方法。)

  4.小组赛读。

  5.出示含有“评”、“访”、“记”等七个生字的词语和句子,在读词句的过程中识记生字。

  二、日积月累

  (一)我会读

  1.开火车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对又好。

  2.出示春景图课件,感知词语大意,可以鼓励学生选词语说句子。

  (二)我会写

  1.自由拼读,读后工整书写。

  2.以小组为单位评出优秀者在班内展览。

  3.全班齐读书写的句子。

  (三)读读背背

  1.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

  2.指名读,说说短文写了什么?

  3.教师出示花园、果园图,引导学生边看图边背诵。

  4.自由练背。

  5.小组赛背。

  三、课外延伸

  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优美句段,读一读,背一背。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标题的双重含义。

  2、品味关键词句,体会人物面对逆境时乐观、坚韧的品格,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感受人物之间的真情。

  3、学习主人公乐观积极,顽强坚韧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从关键词句中体会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懂得在逆境中应具有积极乐观、顽强坚韧的品格。

  一、由题导入、析题:

  1、老师让同学们猜个谜语:有位老师不说话,肚里学问却很大,如有字词不认识,你就快去请教他。(谜底:辞典)

  2、从这个谜面,你能发现辞典有些什么特点吗?

  3、“辞典”前加上“你是我的.”,你又会想到些什么?

  4、针对这个题目,你想提什么问题,想要了解些什么呢?

  二、自读课文,释疑:

  课题为“你是我的辞典”,“你”是指谁?“我”又是指谁?

  三、理解“你是我的辞典”的双重含义,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一)理解“女儿是父亲的辞典”这层含义,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精神品质):

  1、为什么你认为女儿是父亲的辞典?

  2、这里辞典的意义是什么?

  3、父亲为什么要让女儿做他的辞典?

  4、从中可看出父亲和女儿的性格各是怎样的?

  5、师小结。

  (二)理解“父亲是女儿的辞典”这层含义,把握人物精神品质(性格特征):

  1、为什么你认为父亲是女儿的辞典?

  2、这里辞典的意义是什么?

  3、从中可看出父亲和女儿各有什么品质特点?

  4、讨论:父亲突然阻止我上大学,然而最后又同意了,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5、师小节。

  四、拓展(生活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象本杰明这位父亲一样给人以深刻启迪的“辞典”,如你的父母、老师甚或陌生人,他们都是值得你敬重或学习的人,那让我们翻开这些厚重的“辞典”,去看看这些“辞典”都教会或让你懂得了什么?

  五、回到课题,重释课题

  六、作业:随笔:读《你是我的辞典》有感

  附板书:

  你是我的辞典

  女儿父亲教会单词,提高语言能力

  父亲女儿教会真正的、活生生的、强有力的语言

  处世之乐观顽强、学习之坚韧刻苦

  善良、宽容自尊心强、

  乐观、坚韧刻苦好学、

  刻苦、爱女儿爱父亲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城堡、风调雨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抓住关键句子,领会课文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1.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大炮与战争的关系及战争时大跑的威力。

  2.让学生充分阅读,置身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中,去感受,去领悟主题。

  3.抓关键词句,探究感悟,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悟和平时代的幸福,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观念,呼唤、珍惜和平。

  教学重点:

  1.领会课文的主题。

  2.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的主题及表现主题的方法。

  教具:

  录音机、幻灯、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灯片,引出主题。

  二、讲述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

  (1)故事插问

  (2)交流明确:要发动战争吗?要向老百姓开炮吗?

  (3)听完故事,你心里觉得怎样?

  2.学生讲故事。

  三、再次欣赏故事,观看课件。

  1.卡卡王国的孩子新年快乐吗?从哪些话中可以听出来他们很快乐?请再仔细听故事。

  2.交流明确

  四、分享卡卡王国新年的快乐

  五、课堂小结

  18.城堡上的大炮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观看了灯片,欣赏了故事,我们感受了卡卡王国里新年时人们的快乐与幸福。

  2.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或按课文内容讲述课文中的故事。

  3.检查生字、词的掌握。

  三、精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在书上作标记。

  (1)大炮以前是用来干什么的?有怎样的威力?

  (2)卡卡国王将大炮掉头面向广场时,人们有什么表情?想些什么?人们是怎样的'心情?

  (3)国王用大炮做什么?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四、再读课文,理解表达方式

  1.通读全文。

  2.思考:

  (1)为什么要写老师带学生参观城堡上的大炮?与国王用大炮狂欢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不把国王的意图直接写出来?

  (3)“难忘的狂欢之夜,难忘的大炮”可改成“难忘的狂欢之夜和大炮”吗?

  3.交流,明确。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灶的用处,初步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面条、外婆、锅盖、荷包蛋、太阳灶”等词之意。

  3、进步学会使用问号和叹号。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学会“煮、婆、饿、揭、锅、忘”6个生字。

  2、学习课文1、2自然段,知道表示惊讶或其他感情强烈的句子一般使用感叹号,并指导朗读。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家里烧饭做菜都用的是什么?可你们知道吗?不用煤气、煤炉、柴火也能烧饭做菜。不信,我们学了(23.太阳公公煮面条),就会知道了。

  (2)出示课题:23.太阳公公煮面条。齐读课题。

  (3)教学“煮”。

  ①指名拼读,分析字形。

  ②齐读。

  ③口头组词。

  ④指导书写。

  2、初读课文,口述目标。

  (1)听课文录音。想想课文中告诉我们是用什么来煮面条的?

  (2)口述本节课目标。(见(一)教学目标)

  3、再读课文,学习1、2自然段。

  (1)读课文1、2自然段,自学四个生字:“婆、饿、揭、锅、忘”。

  (2)字形难点:婆,上下结构,“女”的一横要写得长些,要注意摆好位置。

  锅,左右结构,右下是“内”,不是“内”,要注意区别。

  读音难点:“锅”是三拼音guo;,中间的介音“u”,不要漏掉。

  用换偏旁记:锅(窝-穴+ =锅)揭(喝-口+扌=揭)

  (3)检查自学情况。指名汇报你学会了哪个字(字形);口头扩词。

  (4)星期天,玲玲到外婆家去玩,这天天气怎么样?什么样的天气称得上晴朗?

  课文写玲玲到外婆家去玩,为什么要写天气暗朗?

  (5)外婆为什么让玲玲和邻居小朋友去玩,而不陪地,说明外婆怎么样?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忙着收麦子)

  (6)读第1自然段。

  (7)指名读第2自然段。

  为什么玲玲会认为外婆忘了做饭?(锅于里空空的,外婆要收麦子,很忙。)

  (8)出示句子“呀,外婆忘了做饭!”

  ①“!”这个标点符号叫感叹号。

  ②为什么这一句开头用一个“呀”字,最后还用感叹号?

  ③师:表示惊讶或感情强烈的句于用感叹号。

  ④指导读出惊讶的语气。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9)用惊讶的语气读第2自然段。

  4、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抽读卡片。

  (2)教师重点指导书写“锅”。

  5、作业。

  (1)学生书写生字“煮、婆、饿、揭、锅、忘”。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3—4自然段,知道太阳灶的样于、好处。

  2、理解“更”的用法,及“面条、外婆、锅盖、荷包蛋、太阳灶”等词语的意思,学会剩下的8个生字。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1)比一比组词

  着( ) 波( ) 饿( ) 锅( )

  煮( ) 婆( ) 鹅( ) 窝( )

  (2)读课文1、2自然段。

  2、细读课文,学习3——9自然段。

  (1)自学8个生字。(字形难点:碗,不要写成“”。蛋:上面是“”。)

  (2)外婆真的忘了做饭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正在这时候”是指什么时候?“热气腾腾”是什么意思?

  (3)刚才玲玲明明见锅里是空的,怎么会烧出面条和荷包蛋呢?这让玲玲感到很奇怪。(同桌分角色渎4—7自然段,指名读,评议,男女对读。)

  (4)玲玲对外婆手里端着的鸡蛋面是从哪儿来的,感到很奇怪,现在外婆告诉她这面是太阳公公煮的`,她就更奇怪了。

  ①比较句子:玲玲觉得很奇怪。

  玲玲觉得更奇怪了。

  a.两句话不同在哪里?

  b.“更”是什么意思?

  ②谁能用“更”说说话。

  (5)到底是谁煮的面条呢,玲玲来到后院,看到什么呢?指名读8、9两自然段。

  (6)出示太阳灶的投影片或挂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灶的样子。

  (7)课文上是怎么写的呢?自由读课文。写太阳灶样子的句子用“—”,写太阳灶作用的句子用“~~~~~”划出。为什么太阳灶能烧饭、烧莱呢,用“( )”标出,分别读有关句子。

  出示填空

  a.太阳灶远看像( ),朝着( )倒放在空地上,( )放着一只小锅于。近看那伞面是( )小镜子拼成的。

  b.太阳灶能把( )聚集到锅底,用太阳灶烧饭做菜,( )。

  (8)连读8-9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灶的样子、┑恪⒆饔谩?/P>

  (可以看板书、投影片说)。

  3、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导书写:碗、蛋。

  4、作业

  (1)抄写生字(端、碗、蛋、撑、柄、银、拼、灶)。

  (2)朗读课文。

  (3)完成《课堂作业》2、3、4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灶的样子、作用。初步培养爱科学的兴趣。

  2、初步学会使用问号、叹号。

  3、正确地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听写字词

  (1)看拼音写词语。

  mian tiao、wai po、guo gai、he bao dan、tai yang zao

  ( ) ( ) ( ) ( ) ( )

  (2)听写生字。

  2、朗读课文,体会标点的用法。

  (1)自由朗读课文,找找哪几句话用“!”,哪几句话用“?”。

  (2)自己读读带“!”和“?”的句子,想想怎么读才对。

  (3)指名读,评议,齐读。

  (4)朗读全文。

  (5)完成课后第四题,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3、出示太阳灶的投影片,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灶的样子、用处。

  (1)四人小组说。

  (2)指名说,评议。

  (3)自由说。

  4、小结:人们学科学,用科学,利用太阳的光和热造出了太阳灶,为人们烧饭做莱。人们利用大自然为自己服务的事例还有很多,你还能举出另外的例子来吗?(如用潮汐、风力、水力发电‘利用太阳能发电;……)

  5、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增长了什么知识?

  (2)我们从小要学好文化,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长大利用大

  自然来为人类服务,为建设祖国出力。

  6、作业。

  (1)完成作业本5、6题。

  (2)朗读全文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文讲了和氏璧名字的由来。楚国的卞和两次献璧,都被定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两只脚。在文王登位后,他的痛哭引起了文王的注意,并最终确认所献是块儿宝玉。

  二、教学要求: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和氏璧名字的由来。

  2.通过读这个故事,明白做人要忠贞为本,体会卞和的忠贞之心。

  3.掌握本课要求认识和会写的生字生词。

  三、教学准备:

  有关和氏璧的故事和图片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板书课题,齐读。你明白这个题目的意思嘛?(指名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小组内互相指读生字,全班检查,纠正字的发音。

  3.指名读课文,随即出示生字,正音。

  (三)指导书写。

  就本文出现的'比较容易错得字个别指导,大部分交由学生自学。

  “鉴”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记得又快又牢呢?

  在诱导字帖上将生字各写一个,教师巡视指导,之后有针对性的在全班进行指

  (四)深入理解课文。

  你认为卞和是一个怎样的人?(分组讨论,也可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和氏璧的故事?

  (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五)多媒体教学。

  老师也为同学们查找了一些有关和氏璧的网上资料,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好嘛?

  (六)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七)分组讨论。

  你认为卞和为什么哭得那么悲伤?从哪儿知道的?

  讨论后全班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抓出文中相关的句子进行理解。

  出示原文与课文中重点句进行对照,感受古今文字的不同:

  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五、教学结束:

  作业:查找有关和氏璧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的教案04-05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小学教案05-30

[经典]语文教案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3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