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3-05 10:13:31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10篇【精华】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10篇【精华】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词,学习音乐游戏“逛公园”。

  2、在反复游戏中学会唱歌曲,能注意弱拍起唱,唱出句首重音。

  3、在圆圈走时,注意与同伴保持适当距离。

  活动准备:

  熟悉歌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活动: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小朋友听一听,听完后告诉我,你的心情怎样?

  (二)基本部分:

  A、初步熟悉歌曲

  (1)播放第一遍歌曲,提问:歌曲听完了,告诉我,你的心情怎样?

  (2)请小朋友用动作表演自己快乐的'心情。

  (3)变换形式练习跟着音乐节奏围圆圈蹦跳走。

  (4)引导幼儿回忆歌词内容,提问:谁听清楚了,刚才歌曲里他们逛公园的顺序是怎样的?

  B、教师清唱教幼儿学习歌曲。

  注意引导幼儿弱起后唱重音。

  C、玩游戏《逛公园》。

  (1)第一遍教师当爸爸,幼儿坐座位上:现在我来当爸爸,我要邀请小朋友和我一起逛公园。

  (2)讲解游戏规则。教师边唱第一段歌词,边按顺时针方向蹦跳走。当唱到第一段最后一个“爸爸逛公园”的“园”字时,用右手请一个身边的小朋友,请他扮“妈妈”跟在自己的身后走。当唱到第二段最后一拍时,请一个小朋友扮“小弟”跟在自己的身后走。当唱到第三段的“弟”字时,扮“小弟”的幼儿任意指一个幼儿扮“小猫”,大家停下来,一同对着“小猫”边唱边表演。

  (3)教师引导幼儿反思:在唱到什么地方时,就要请下一个小朋友了?

  D、教师在最后加入“猫捉老鼠”的环节,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当第四段唱完时,教师导入游戏“猫捉老鼠”。请扮“小猫”的幼儿说:“我现在就去捉老鼠,喵——”说完马上去捉老鼠(在场的人)。被捉住的就是“老鼠”,已跑上位坐下的幼儿就不能捉了。

  (三)结束部分:

  游戏小结:小朋友逛公园好玩吗?是不是有点累了?我们休息一会儿。(活动结束)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绳子的各种玩法,掌握玩绳的基本技能,发展幼儿的身体动作。

  2、会一物多玩,体验创造性玩绳的乐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与团结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和伙伴一起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

  难点是在玩的过程中幼儿能掌握玩绳技巧。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幼儿每人一根绳。

  2、幼儿有跳绳和一物多玩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引导幼儿听音乐做律动,活动身体各个部位。

  二、鼓励幼儿开动脑筋,自由探索各种不同的玩法,体验创造性玩绳的乐趣。

  1、谈话: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着什么?(绳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绳子,看谁能想出好玩的方法。

  2、选几名幼儿自由分散玩绳:

  可以让孩子自由选择绳子玩耍,探索不同的玩法

  3、师:“孩子们你来想一想,手里的绳除了刚才小朋友的玩法,还有什么不同的玩法?(让幼儿自己找一个空地探索不同的玩法,教师教育幼儿注意安全)

  师:小朋友真聪明,都想出了这么多的玩法。

  4、幼儿展示自己绳的多种玩法。

  (1)踩绳跳:

  每人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两手捏住绳子的两端,双脚踩在绳子的中间部位,两手拉紧绳子,双脚用力前跳。

  (2)走小路:

  两条绳拉成相距有一定距离的平行线做小路,幼儿在小路中间走,踩绳、出绳为犯规。

  (3)走钢丝:

  把绳子拉成——或S形,幼儿踩绳前进。

  5、引导幼儿学习同伴的好玩法,探索合作玩绳的方法,体会合作的快乐。

  师:“绳子除了一个人玩,还能与好朋友一起玩?”

  (1)幼儿自由结伴,2人、3人或多人合作探索绳子的玩法。

  (2)幼儿分组展示自己创编绳子的'玩法,老师与其他幼儿及时对展示的玩法做出评价,(让幼儿做评委),鼓励大家互相学习。

  a.两人跳绳。

  一名幼儿抡动绳子两人同时起跳;每名幼儿用一只手抡动绳子,两人同时起跳。 b.三人跳绳。两名幼儿抡动绳子,一名幼儿在绳中间跳。

  c.捉尾巴:

  幼儿两人一队,各自在后腰带上系上短绳子当尾巴。游戏开始,四散跑开,每一对幼儿要想办法捉到对方“尾巴”,同时要保护好自己的“尾巴”。先抓到对方“尾巴”者为胜。

  三、活动结束:

  1、放音乐:老师带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反思:在本次活动中,我改变了"以老师教,幼儿被动地学“这一陈旧的教学模式,而是以这次培训学到的新理念为指导思想,我充分地给幼儿创造了自由探索,相互交流,合作的机会,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则以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不同身份参与活动,让幼儿在感受游戏快乐的同时,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创编各种形体动作表现音乐内容。

  2、能注意倾听同伴的歌声,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

  3、学会在游戏时适当调整自己的动作幅度,愉快地和他人协调交往,避免碰撞。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带领孩子唱《逛公园》。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唱《逛公园》。

  2、游戏

  (1)全体幼儿围成大圆逆时针方向走,被指定扮演爸爸的幼儿在圆内顺时针走,同时演唱第一段歌词。

  (2)第二段,扮演"爸爸、妈妈"手拉手在圆内顺时针方向走。

  (3)第三段,扮演妈妈的幼儿用左手从大圆上拉上一个扮演小弟,三人一起手拉手在圆内顺时针走。

  (4)第四段唱完后,被指的"小猫"说:"我现在就去捉老鼠,喵—"说完马上去捉在场的人,被捉到的'就是"老鼠",已跑到位置的人不能再捉了。

  3、待熟悉游戏后,再增加其他人物,如大哥、大姐、小妹等,增加趣味性。

  活动反思:

  第二课时以游戏的形式带领幼儿边唱边玩,幼儿的积极性较高,学唱起来也很快。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背景

  1、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满足幼儿日益增长的求知欲。

  2、由于我区离海较远,了解到幼儿对大海的向往,以及对海军海上生活好奇。

  3、了解两段6/8拍音乐,前者前者快速、激荡,后者舒缓、恬静。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海军在海上的生活及作息状况,增长幼儿知识,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操。

  2、 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海军的训练场景,并能区分两段不同的音乐。

  3、 积极参与表演,体验“小海军”的英勇与威武。

  4、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 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区分两段不同性质的音乐。

  难点:用肢体动作来表现两段不同的音乐。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共同收集有关海军的资料,。了解海军在海上要做的事情。

  2、 材料准备:音乐CD《小海军》、幼儿音乐册。

  3、 常规准备:将幼儿的`座位排成马蹄形,欣赏音乐时请幼儿注意闭眼聆听。

  活动过程

  情景感应: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海军的故事。

  2、运用短片、图片体验不同的海上情景,及海军一日的作息活动。并引出重点词如:浪花、海水、升旗、敬礼、旗语、转舵、聆听、集合、敌情、战斗、开炮等,并能根据情景做出模仿动作。

  旋律感应:1、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完整欣赏音乐A、B段。

  2、幼儿听完后比较A、B两段不同的性质:A段风平浪静,B段波涛汹涌。

  肢体感受:1、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根据前面的重点词想象海上的情景,结合音乐自由地用肢体动作表现风平浪静或是大风大浪的情景。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

  音乐表现:1、引导幼儿在A、B两段音乐中不同的肢体表现。如:风平浪静时表现浪花、海水、升旗、敬礼、旗语、等情景,波涛汹涌时表现转舵、聆听、集合、敌情、战斗、开炮等情景。

  2、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动作协调、优美。

  结 束:全班幼儿手拉手,围成圈,教师播放A段音乐,幼儿分别模仿小海军睡觉、划船等动作在舒缓的 音乐中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1、在这个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打破了以往教师讲述对音乐的感受,幼儿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以幼儿为主体感受音乐,并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真正达到了“我的身体会唱歌”

  2、在这个活动中不但有音乐的认知,还对海军的一日作息有一个初步,简单的了解,课后有幼儿表述长大想当海军。

  3、在这个活动中:(1)我区幼儿由于离大海较远、亲自见过大海的幼儿较少,所以当看有关的短片时兴趣浓厚。当幼儿看海军在海上的活动时更是不由自主的模仿,激发幼儿的肢体动作。

  (2)在这个活动中,由于幼儿对大海、海军知识的缺乏,在准备材料方面应更加充分,这对幼儿充分理解音乐会更有帮助。

  (3)我班因在日常教学中充分渗透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所以当幼儿用肢体动作自由表现音乐时,幼儿比较踊跃。

  (4)这个活动中,在幼儿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时幼儿的语言得到了发展,扩展了幼儿的词汇量。对我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4、幼儿对A、B段音乐的感受表述清晰,充分感受到A段音乐的舒缓、恬静B段音乐的快速、激荡。在肢体动作方面也表现得很好。今后在这方面还要继续加强。

  5、如果我重新上这节课,我还会以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为主,教师的引导为辅。同事们曾提出海军作息短片准备不够充分,如再上这节课,我会发动家长一起与幼儿提前查找有关资料,把这节课分为两课时,认知大海、海军为第一课时,这样对幼儿认知各方面会更加充分。

  小百科:海军是个古老的兵种,地中海东部地域是世界海军的发祥地。 海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xx年以前,当时建造的兵船是桨船,以撞击战作为战斗的基本战法。

大班教案 篇5

  内容与要求

  1、利用各种感官感知红茶、绿茶、花茶在色、香、味方面不同特征。

  2、学习词汇:香、涩、浓香、花香、清香。

  活动准备

  收集三类茶叶的典型代表;开水一壶;人手一把勺子;每组3只碗,碗中分别放着三种茶叶。

  活动过程

  1、看看、闻闻,感知三类茶叶的不同特征,并掌握相应的名称。

  红茶:呈咖啡色,有浓香。

  花茶:有花瓣掺在茶中,有种花香。

  绿花:呈深绿色,有淡淡的清香。

  2、看泡茶:教师往每只碗中注入开水,幼儿观察茶叶色、形的变化。

  3、品茶:用勺子细细品茶后描述三种不同的茶香。

  4、做“猜一猜”游戏。依次请一名

  幼儿蒙上眼,给他喝一种茶,让他说出这是什么茶。

  活动延伸

  1、在幼儿口渴时,泡一些茶水让其饮用,进一步感受茶水的解渴作用,巩固对红茶、绿茶、花茶的'认识。

  2、提供另三类茶:紧压茶、白茶、乌龙茶,丰富幼儿对茶叶类别的认识。(参照《中国茶文化、酒文化辞典》)

  3、提供一些名茶,让幼儿观察其外形特征:碧螺春成卷曲状;龙井呈柳叶状;雨花茶呈松针状……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积极参加活动的兴趣。

  2.鼓励他们完整的讲一件自己经历过的关于国庆节的高兴的事。

  3.加强幼儿对国庆节的印象,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操。

  4.让学生了解国庆的习俗。

  5.知道国庆节是几月几号。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完整的讲述一件关于国庆节的高兴的事。

  活动准备 1.节前要求幼儿和父母一起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

  2,节后第一天早上接待幼儿时,和他们说说怎么过国庆节的。

  活动过程 过程1:创设情景,引出讲述话题。

  前几天小朋友们为什么没有来上学?你们是怎么过国庆节的' 呢?现在啊,我们就来讲一讲国庆节期间所做过的有趣的,快乐的事。讲的时候啊

  要说出什么地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等等。最后还要说出你的感受哦。

  过程2:让孩子围绕话题自由交谈,老师呢注意听他们的发言,了解哪些孩子讲得生动有趣,内容新颖,讲话连贯自然。

  过程3:老师讲述示范。

  过程4:老师叫孩子讲述。讲述时比一比,谁讲得最好。或者你喜欢谁讲的。

  幼儿在讲述前老师再次提示讲述的要求。还有,在讲述时老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讲完整,比如:这是哪一天发生的 事啊?有些什么人啊?都做了些什么事啊?接着又做了些什么啊?后来怎么样?你心里感到怎么样啊?

  过程5:活动结束

  老师可以简单 的总结或者表扬幼儿的讲述,最后唱一首庆祝国庆的歌来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生活经验讲述是一种叙事性讲述,让孩子把自己经历过的或者看到过 的讲述出来,说出

  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发展的顺序。国庆节假期的活动给幼儿提供丰富的说话内容和参加说话的兴趣,使他们在参与中感受到快乐,同时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力得到发展。本活动幼儿的参与率高,方法形式生动活泼,内容的难易程度 也适中。所以本活动完成应该很好。

  小百科: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国庆节是圣马力诺的国庆节,远在公元301年,圣马力诺就把9月3日定为自己的国庆节。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大意的基础上,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进一步了解中国武术,能够表现出中国功夫雄壮有力的气概。

  活动准备:

  1、中国武术的录像带,音乐磁带。

  2、活动前观看中国武术的表演或录像,模仿学习武术动作。

  活动过程:

  欣赏中国功夫。

  组织幼儿观看录像,欣赏中国武术。

  讨论:你看到的中国武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中国武术?

  请幼儿交流模仿各自学到的武术动作。

  欣赏歌曲《中国功夫》。

  理解歌词中所表现出的雄壮有力的.气概。

  幼儿尝试学唱歌曲中的基本句子。

  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才能够唱出练武的刚劲有力。

  设计武术动作,创编舞蹈。

  请幼儿自由创编舞蹈动作。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受爸爸对自己隐藏的爱,了解到“爸爸爱我就像妈妈那么多”。2、通过视屏感知对爸爸表达爱的方式,能够表达自己对爸爸的爱。

  活动准备:

  1、幼儿绘画作品“我最爱的爸爸(妈妈)”,教师制作成PPT;

  2、视屏:KIMI赶猪、田雨橙祝田亮“生日快乐”;

  3、视屏:爸爸为儿子生日所做的准备;

  4、爸爸真情告白的信件。

  活动过程:

  一、欣赏爸爸、妈妈头像PPT,引出话题。

  1、师:前几天,老师请你们画了你们最爱的爸爸或妈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咦,你们再看一下,有什么发现吗?(左边一大半是妈妈,右边一小半是爸爸)

  3、师:为什么那么多的小朋友都画了妈妈,只有这么几个小朋友画爸爸呢?

  4、你为什么画爸爸呢?你跟爸爸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让你更爱爸爸呢?

  二、《爸爸去哪儿》视屏:KIMI赶猪

  1、播放林志颖不帮KIMI,让KIMI自己赶小猪的视屏。

  师:你觉得这个爸爸好吗?为什么?

  2、播放视屏:林志颖的独白——让孩子知道输赢很正常。

  3、看了这个,你觉得这个爸爸爱他的'儿子吗?为什么?

  4、教师小结:原来爸爸用这种方式在爱自己的孩子,和妈妈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三、讨论:爸爸的爱

  1、你有没有遇到过和KIMI类似的事呢?是不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爸爸没有帮你呢?那你现在知道爸爸为什么没有帮助你了吗?

  2、幼儿自由讨论。

  3、交流。

  4、视屏:妈妈给儿子买了小床,爸爸用了一个晚上进行拼装,这时候,儿子早就睡着了。儿子第二天看到小床,抱着妈妈亲了又亲,甜甜地跟妈妈说:“妈妈,你真好!”爸爸看到儿子那么高兴,脸上也漾满了笑容,似乎比儿子还开心。

  5、爸爸的真情告白:儿子爬山累了,请爸爸抱,爸爸没有抱他。

  6、教师小结:其实爸爸和妈妈一样爱着我们,但是他们的表达方式和妈妈是不一样的,妈妈会帮你穿衣服、叠被子,抱抱你、亲亲你,但是爸爸的爱却是藏在心里面的,需要我们仔细地去寻找、去发现。

  四、表达对爸爸的爱

  1、幼儿讲述如何表达对爸爸的爱。

  师:原来爸爸也是这么爱我们,那你们爱他们吗?那你知道可以怎么表达自己的爱吗?

  2、视屏:田雨橙跟爸爸天亮说“生日快乐”,田亮感动地流泪。

  3、师小结:田雨橙只是跟爸爸说了一句“生日快乐”,爸爸就感动地留下了眼泪。其实,爸爸更容易被我们所感动,你如果主动去亲亲爸爸,抱抱爸爸,或者跟他们说一句“爸爸,我爱你”,他们肯定会感动地流泪,他们也将更爱你们。

  4、尝试表达对爸爸的爱

  师:今天,我请来了袁老师、唐老师,你可以把他当成你们的爸爸,对他表达一下你的爱。

  5、延伸:晚上回家,就请你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爸爸的爱吧!

大班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苹果树找医生》的情节,分辨乐曲的ABC结构。知道A段乐曲节奏平稳、B段乐曲节奏跳跃、C段乐曲优美,同时学习找准弱拍起乐句的一个强拍。

  2、子理解乐曲的基础上,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示自己的感受。

  3、欣赏音乐,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啄木鸟》投影图谱一幅(见幼儿用书:《啄木鸟》)。

  2、音乐磁带《啄木鸟》,录音机。

  3、啄木鸟指挥棒一支。

  三、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苹果树找医生》,引导幼儿了解音乐内容。

  教师出示啄木鸟指挥棒,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有一只勤快的鸟,它是谁呀?

  教师讲述故事。

  2、教师引导幼儿在投影图谱的帮助下欣赏音乐。

  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看图欣赏音乐。

  师:有一段好听的音乐讲的就是勤快的啄木鸟医生帮苹果树治病的故事。音乐说了三件事,有三段(检查、捉虫、长出新叶)。

  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用手指跟随啄木鸟指挥棒在图谱上移动,初步感受乐曲的结构。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指,我们跟啄木鸟一起到树林里看一看,好吗?(A段:共四句,每乐句由上而下均匀地抚摸一棵树干,表示啄木鸟为苹果树作检查。B段:第1、2、3句中每句3个跳音,第4句1个跳音,每个跳音一个洞,表示啄木鸟捉虫。C段:第4小节划半个树冠,表示果树恢复健康,茁壮成长。)教师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弱起部分,并找准弱拍起的乐句中第一个强拍,用拍手或其他动作表示。

  师:这次我来唱乐曲,你们用拍手的方法,找到要开始做动作的.地方。

  3、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演的方式感受音乐。

  教师引导幼儿为三段音乐创编不同的有规律的表演动作。

  师:在啄木鸟给树检查身体的地方,可以做什么动作?在啄木鸟给苹果树捉虫的地方,可以做什么动作?最后,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果树又重新长出了树枝?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随音乐进行表演。

  教师引导幼儿分角色合作表演。

  师:谁愿意当苹果树?谁来当啄木鸟?每只啄木鸟找一棵大树和他面对面站好。

  幼儿交换角色表演。

  活动反思:

  大班音乐欣赏,《啄木鸟》,选自一首意大利民歌音乐,全曲的结构是ABC三段,乐曲节奏鲜明,形象具体,特点明显,易于区分,适合大班儿童欣赏。A段乐曲节奏平稳流畅(可理解为啄木鸟在检查树木):B段乐曲节奏跳跃(理解为啄木鸟捉虫)C段乐曲优美流畅(理解为啄木鸟跳舞)。根据音乐的特点,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设定为1、欣赏乐曲,了解乐曲所表达的故事情节,初步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2、尝试用动作来表现乐曲中不同的音乐形象。3、表演时能与同伴相互合作,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在组织本活动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三个策略:

  一、借助故事情节,初步感知理解音乐内涵,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音乐欣赏不同于歌唱和韵律等其他形式的音乐教学,它更侧重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能力。而建立语言故事和音乐之间的联系,就好比给幼儿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可以更好的引导幼儿理解和感受音乐。

  二、借助图谱,加深幼儿对音乐结构的理解,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通过“欣赏图谱”(即四棵树)来帮助幼儿分辨乐曲结构,通过动作来理解乐曲的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让幼儿学会具体的音乐技能,而是为了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从而更好的感受音乐。

  三、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表达能力。通过听觉(耳听音乐)、视觉(眼看图谱)、活动觉(创编动作)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的体验和感受乐曲的美,并能用不同的体态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创造和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锻炼。

  不足之处:

  1、开始的故事导入环节限制了幼儿的肢体动作,局限了幼儿的思想。

  2、创编环节由于教师的固定动作较为明显,所以幼儿在创编时动作较为单调。

  3、道具准备不够充分,在最后的表演环节,较为凌乱。希望在以后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能改掉本次活动中的缺点及不足,尽量做的更好。

大班教案 篇10

  学策略:

  1、难点前置

  此乐句中的附点、跳音,体现了数高楼的快乐情绪,是整首歌曲的难点。于是,创设小鸟唱歌的情景,难点前置,以此练声,从而为解决难点做好铺垫,减轻了学习负担。

  2、借助图谱

  歌词中“哩哩哩、恰恰恰”的不规律出现,极易混淆。为此,根据歌曲的音乐元素,精心设计图谱,将动态的旋律转化为静态的图画符号,为幼儿感知旋律、记忆歌词、自主学唱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层层累加

  完整欣赏歌曲→学说念白→借助图谱自主学唱→创编念白动作→合作表演唱,活动中,自然渐进,层层累加,步步推进,有效学唱。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跳音,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2、能根据乐曲的旋律用身体动作的变化表现高楼,并随节奏说念白。

  3、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谱、电钢琴、音乐伴奏带。

  活动重点:

  能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数高楼的欢快情绪。

  活动难点:

  唱准休止符和附点音符,创编动作表演念白,体验歌唱的乐趣。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练声

  难点前置在《数高楼》的伴奏音乐中入场。创设小鸟唱歌的情境,引导幼儿练声。

  [旋律伴奏入场,自然预知旋律;情境设置,使练声充满情趣,为解决难点做好了铺垫。]

  2、完整欣赏歌曲

  学说念白“小弟弟在干什么?他是怎么数高楼的?”

  [完整欣赏,目的是满足幼儿审美认知的需要,即听到了什么?兴趣入手,先学说幼儿最感兴趣的念白部分。]

  3、借助图谱,自主学唱

  (1)结合图谱,教师完整范唱。

  [幼儿倾听,借助图谱,理解歌词,感知旋律。]

  (2)幼儿借助图谱理解歌词。

  “歌里唱了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直接用歌声回应,进一步感知歌曲旋律。]

  (3)幼儿自主跟音乐学唱。

  第一遍:鼓励幼儿自己学唱。

  第二遍:大胆歌唱,能唱出跳音的轻巧、弹跳。

  第三遍:注意表现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教师“导而不包”,幼儿在图谱的帮助下自主学唱,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提高,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歌唱活动轻松高效。]

  3、创编动作,表现念白。

  个人自主创编→两人合作游戏→完整演唱

  [幼儿创编在前,教师提升在后,给幼儿提供自主创造的空间,让幼儿在自然游戏中,掌握念白节奏,感受合作游戏的快乐。]

  4、合作演唱,激发兴趣

  (1)师生合作演唱。

  (2)生生合作演唱。

  (3)邀请全体教师一起合作演唱。

  [挖掘“恰恰恰”这一音乐元素的价值,加入动作,进一步体现数高楼的快乐。合作演唱,富有挑战,为幼儿提供了发展合作态度和增强合作能力的机会,大大激发了幼儿歌唱的兴趣。]

  5、谈话激趣,自然结束

  在音乐声中,和老师再见,自然结束。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3

大班区域活动教案_大班教案06-20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06-11

[精选]大班教案10-13

大班教案【精选】08-16

大班教案(经典)08-26

(精选)大班教案08-29

大班教案(经典)09-04

大班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