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3-15 07:50:04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10篇(必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教案10篇(必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在日常活动交谈中发现,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玩吹泡泡,看着那一个个在阳光下闪耀着五颜六色光彩的泡泡,总是特别的欢欣雀跃。“为什么泡泡水能吹出泡泡?”对泡泡水冒出泡泡时特别好奇、贪玩。为了满足幼儿求知欲,让幼儿能动手操作,使幼儿能在玩中学,学中乐,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尝试欲望。

  活动目标

  1、创设条件,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感。

  2、通过操作活动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发展幼儿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

  2、运用安全并科学的方法制作泡泡水。

  活动准备

  1、泡泡水一瓶、吹管、用铁丝做成的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毛巾若干。

  2、胶水、洗洁精、洗手液、水大量,杯子、勺子、吹泡泡使用的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吹泡泡与幼儿进入活动场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二、观察、讨论活动:

  1、提问:“谁做过泡泡水?”?(引出制作泡泡水的话题)

  2、提问:你是怎样做泡泡水?泡泡水里面放有什么材料呢?

  3、请幼儿上来上来尝试制作泡泡水,并吹一吹。

  三、用科学配方制作泡泡水

  1、认识制作材料:胶水、洗洁精、洗手液、水

  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 2 2 4

  3、认识比例:1: 2: 2: 4

  4、出示字卡放在相应的数字下面: 1: 2: 2: 4

  胶 洗 洗 水

  水 手 洁

  液 精

  5、教师示范制作泡泡水:

  制作泡泡水的科学方法:1份胶水、2份洗手液、2份洗洁精、4份水(一勺为一份) 搅匀,教师吹泡泡给幼儿看。

  师:在我们生活很多地方需要使用到科学配方,像煮菜,盐放多了就会咸,放少就会没味道。

  师:为什么老师吹的泡泡又大又不容易破?(因为洗洁精、洗手液有制泡剂,可以产生泡沫,胶水可以保持水分,防止水分的蒸发。)

  四、幼儿操作:运用科学配方制作泡泡水

  五、给不同形状的工具给幼儿观察,说一说,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选择工具来吹泡泡,并观察泡泡的形状(提醒幼儿不要把泡泡水沾到嘴里)。

  六、结束活动:组织幼儿吹泡泡。

  教学反思

  活动组织成功与否,与活动中各环节的设计,活动语言的组织,以及对小朋友的反馈的预测等要素有关。因此,老师要准确把握好活动过程,需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尽管如此,即使有了足够充分的.准备,也不会一次就把活动组织的完美无缺。事实上,组织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实验的过程,挖掘、发现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小朋友和老师都受益,使活动迈向更成熟的一步。我在第一次试上《有趣的泡泡画》一活动时,发现有几个能力较差的幼儿在吹泡泡时有倒吸的现象,这就告诉我们在备课时对幼儿可能要发生的现象都要考虑进去,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也告戒我们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幼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因此,我们要把握好一个活动,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我想,它需要我们不停的去推敲、去揣摩、去实验,也许每次的结果并不是如你所愿,但就在一次次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总结了经验,获得了提高,这便是最大的收获!

  小百科:泡泡,泛指某些液体内部空气散发,鼓起的圆形或者半圆、椭圆形的汽泡等等。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陈鹤琴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而我园地处农村,与城市相比,无论在文化背景、经济条件还是生活环境都有着天壤之别,但我们农村也具有不可低估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时下正是芦苇花盛开的时节,小河边、池塘里等浅水处,到处都有芦苇花的踪影。因此,我结合大班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设计了这个美术活动:《好玩的芦苇花》,让孩子在欣赏、操作中体验和感受创作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芦苇花,探索其多种玩法。

  2、能根据芦苇花的'形状用添画的方式创造出不同的造型。

  3、在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5、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相关课件。

  2、芦苇花、白纸、各色卡纸、双面胶、剪刀、黑笔、水彩笔等辅助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认识芦苇花

  1、出示ppt,引导幼儿了解芦苇的生长环境。

  师:你们认识图中的植物吗?(芦苇)你们知道芦苇长在什么地方吗?(幼儿讲述后,教师播放课件)师:芦苇在水里长呀长呀,到了秋天你们发现芦苇怎么啦?(芦苇开花啦)

  2、出示芦苇花,引导幼儿通过看、摸等多种感官认识芦苇花

  (1)师:你看到的芦苇花像什么呢?谁有不同发现?

  (2)师:请你用手摸一摸,用小脸亲一亲芦苇花,有什么感觉呢?

  二、玩一玩芦苇花

  1、今天,我们来和芦苇花玩一玩,你可以把它变成什么?怎么玩呢?快来试一试吧!

  2、幼儿自由玩耍。

  3、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做一做,自己是怎么玩芦苇花的?

  三、教师示范创作,幼儿了解操作步骤。

  1、芦苇花不仅可以玩,还能变魔术呢。看看老师会把芦苇花变成什么呢?

  2、教师与幼儿一边互动一边示范创作。

  3、请幼儿说一说:怎样做成这幅美丽的图画呢?

  4、请你们也来做一位魔术师,看谁能把芦苇花变得最有趣,最漂亮。

  四、幼儿尝试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能利用芦苇花创作出不同的造型。

  五、欣赏评价魔术师们,变好了吗?谁先来向大家介绍你把芦苇花变成了什么?

  活动反思:

  1、从选择的内容上看,比较贴近农村孩子的生活,“芦苇花”是孩子们随处可见的比较熟悉的一种秋冬季植物,他们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因此,做到了活动内容源自于“生活”。

  2、多媒体的使用使活动内容更加直观,便于幼儿理解,使幼儿更快更直接地了解到芦苇花的生长环境,符合幼儿的理解特点。

  3、以多种感官来刺激幼儿,让幼儿大胆地触摸、观赏、感受芦苇花的特性,让幼儿喜爱上芦苇花,喜欢和芦苇花游戏,从而为制作扫把环节打下基础。

  4、作为综合活动,在设计过程中我注重了各领域的整合渗透,在制作环节中我不仅强调了艺术方面的美感,还注重了幼儿探索精神的培养。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中华民居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我们江浙一带最具典型的建筑样式就称为江南民居,它也是离我们孩子最近的、最容易接受的民居样式。而除了傍河而建的班驳的青瓦白墙,雕刻精致的石桥,小巧的亭台楼阁,精美的雕花木门和花样繁多的镂窗,还有悠然的乌蓬船,幽静蜿蜒的青石小巷,甚至是午间袅袅的炊烟和揽湖自照的垂柳,无一不显示出江南水乡特有的艺术魅力。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美的享受,更是一种美的熏陶。不仅让孩子知道江南人民创造美的智慧,更让他们用语言、肢体动作表达自己对江南水乡的美的感受。因此,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设计了艺术同构活动——江南水乡。

  活动目标:

  一、能用语言、肢体动作表达自己对江南水乡的美的感受。

  二、能大胆地合作,用长卷画的形式表现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

  三、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音乐《姑苏行》、长卷画形式的挂历——江南水乡、电视游览片。水彩颜料、画纸、排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受音乐

  1、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好象看到了什么?来到了什么地方?(幼儿听音乐)

  2、提问:你有什么感觉?(幼儿回答)

  3、提问:听了这么优美柔和的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4、提问:你觉得好像来到了什么地方呢?(幼儿回答)

  5、小结:这段音乐的名字叫《姑苏行》,它描写了人们在江南水乡游览时看到的.美丽景色。

  二、感受音乐的同时欣赏教师的舞蹈动作和江南美丽的风景

  1、欣赏:我们也来听着音乐到江南水乡去游览吧。

  (幼儿听音乐欣赏教师的舞蹈,同时听散文朗诵)

  2.欣赏:来,我们走近了仔细看一看。(幼儿走下位置欣赏长卷挂历和电视短片)

  3、提问:你看到的江南水乡是什么样子的?你会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示江南水乡的特点?

  (请幼儿用动作表示小桥流水、垂柳依依、临街傍水、粉墙青瓦、飞檐翘角、雕门镂窗、回廊曲折等江南水乡的特点。)

  三、幼儿边听音乐边用舞蹈动作表现

  表现:小朋友真不错,想出了这么多动作,那我们就听着音乐来跳一跳吧。(幼儿听音乐表现)

  四、幼儿用水彩画的形式表现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

  操作:江南水乡可真美啊,你们喜欢吗?那就请小朋友拿起小画笔,把它请到我们身边来吧!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能够说出一些少数民族的名称。

  2、 认识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傣族、朝鲜族等民族服饰的特征,初步了解他们生活的环境和民俗环境。

  3、 懂得尊重少数民族。

  4、 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挂图9号;《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民族娃娃

  活动过程:

  一、通过回顾歌曲《大中国》引入活动

  1、 播放大中国的音乐,让幼儿跟着录音唱起来。

  2、 师:老师刚刚在歌曲中听到这样一句歌词:兄弟姐妹都很多。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诉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中国有56个民族)

  3、 师:小朋友们知道我们的兄弟姐妹是哪些少数民族吗?请你说一说他们的名字。

  4、 教师根据幼儿提到的少数民族,逐一出示相应的民族娃娃。

  二、看挂图了解少数民族服饰的典型特点。

  1、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挂图上的少数民族娃娃,看看他们的穿着打扮有什么特点?与我们相比又有什么不一样?

  2、 幼儿交流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教师小结民族服装的特点:

  维吾尔族:男女都喜欢戴绣花小帽,穿长筒皮靴。妇女喜欢穿薄纱连衣裙,外面套件小背心。女孩喜欢编许多小辫子。

  蒙古族:穿蒙古袍,这种长袍很宽大,腰间系上红绿绸缎腰带。妇女喜欢用布包头。

  藏族:女人喜欢穿五彩的横条围裙,男人喜欢穿一只衣袖。

  傣族:女人喜欢穿长至脚背的筒裙。

  朝鲜族:女人穿斜襟短上衣、长裙,胸前系飘带。

  三、看挂图了解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特产和风土人情。

  1、 师:从挂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来XX族住XX样的房子,有XX特产,他们喜欢干XX。(教师举例介绍一个少数民族)

  2、 请小朋友们来为我们介绍一下其他少数民族的特点。

  3、 教师补充小结:

  维吾尔族:新疆,盛产甜甜的葡萄和哈密瓜,男女老少能歌善舞。

  蒙古族:内蒙古,有辽阔的草原,住蒙古包,喜欢骑马、摔跤,弹着马头琴唱歌跳舞。

  藏族:西藏,有连绵的雪山,藏族人有献哈达的礼仪,耗牛是高原上的交通工具。

  傣族:云南西双版纳,孔雀之乡,住竹楼,泼水节是傣族的重要节日。

  朝鲜族:吉林长白山,女人跳长鼓舞,喜欢荡秋千、压跳板,动作惊险、优美。男人跳舞时常常戴一顶“象帽”,帽子上的“象尾”会随着头部甩动绕身旋转。

  四、幼儿阅读《小朋友的书·我都祖国叫中国》

  1、 请幼儿说一说画面中的娃娃都是什么民族的。(回顾各民族的`特点)

  2、 观察娃娃四周的小画片,根据画面的内容与民族的特点,将画面与民族娃娃连线。

  活动结束:

  虽然我们都住在大中国,可是我们的生活却又如此大的差别,但是我们都是兄弟姐妹,因此各个民族都要相亲相爱,互相尊重,这样祖国妈妈才会笑脸常开!

  活动反思:

  这是进入大三以来第一次带活动,从选课、备课、准备教。开始,我都做了充足的准备,想要有一个完美的第一次。可是现实似乎不怎么如人所愿,今天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

  在活动伊始,小朋友的兴趣还是很高的,对于导入活动的回顾歌曲大中国,大家都跟着音乐大声地唱了起来,很投入。在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时,小朋友的知识面出乎我的想象,虽然我准备了20几个少数民族人物的简笔画,可还是有些小朋友提到的少数民族我还是没有准备到,这让活动开始有了一些瑕疵,也让我意识到以后在准备教具时,要有充足的准备!在第二个环节看挂图的过程中,幼儿焦躁的情绪就开始出现了,主要表现在有些幼儿扎堆在一起说话,有些幼儿做自己的事情,有些幼儿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过于急躁,不举手,随意站起来或者跑到前面来,这直接打乱了上课的次序,让场面有点难以控制。

  主班老师在评课时指出,我在带活动的过程中还不够严格。可能在我的儿童观、教育观下,儿童应该在活动中占主导地位,而教师的指导与干预应该是次要的,甚至应该让孩子自主发展。可是这势必会与良好的次序相矛盾,因此在这两者之间的权衡方面我还要下功夫,争取让这两者不矛盾。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感受散文中露珠拟人化的形象,了解露珠与太阳的关系。

  2、能根据经验积极参与讲述,提高讲述能力。

  重点:理解散文内容。

  难点: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讲述。

  活动准备:

  1、 小露珠指偶一个、课件

  2、 幼儿已在户外寻找观察过露珠。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起兴趣。

  师:前几天早晨我们去草地上寻找到了什么?它是怎么样的呢?请幼儿讲述。

  二、欣赏散文,感受意境。

  1、出示小露珠指偶,引出内容

  师:今天老师把小露珠请进了教室,小露珠每天早上总是第一个醒来,它是个舞蹈家,你瞧——

  2、教师边表演边完整朗诵散文一遍,后提问:

  小露珠常常在哪里跳舞?(嫩绿的草叶上、花朵上、田野上)

  3、边放映课件边朗诵散文后提问:

  (1)小露珠在等谁?为什么?(太阳总是第一个看到它跳舞)

  (2)小露珠突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帮助理解太阳与露珠的关系)

  (3)还会来吗?为什么?

  4、教师套上纸偶带着幼儿再次完整朗诵散文,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容。

  三、根据经验讲述“小露珠的踪迹”

  1、回忆讲述

  师:你见过小露珠吗?在什么时候能见到它?

  2、互相讲述“小露珠的踪迹”

  师:小露珠是热空气遇到冷空气后凝结成的小水珠,早上露珠到处都是。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它呢?

  幼儿互相讲述(小草上、花朵上、滑梯上、铁门上等地方)

  3、布置任务:回家后利用早晨自己去找找,小露珠还会停留在那些地方?把自己的发现告诉爸爸妈妈。

  散文:跳舞的小露珠

  每天早晨,小露珠总是第一个醒来。

  小露珠在嫩绿的`草上轻轻地跳着舞,好象怕惊醒了小草的梦。

  小露珠踮着脚,从草叶上轻轻地跳跃到花朵上。哎呀,小花朵闭着眼睛呼吸着,太阳不出来,它是不会醒来的。

  小露珠在田野上跳着、舞着,田野上一片安静。小露珠的嗓子痒痒的,他好想对大家说:“哎,醒醒,大家都醒醒,看看我优美的舞蹈!”

  这时,东方的天空露出一线光亮。是太阳!太阳马上就要出来了。小露珠等待着,太阳总是第一个看到它跳舞。

  “啊——”小露珠终于等到了太阳。太阳的光明照亮了大地,照亮了田野。小花朵睁开了眼睛,小草展开了手臂——

  小露珠呢?

  小露珠的身影不见了,它消失在空气里。

  等明天吧,明天小露珠还会再来跳舞的。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远近关系表现不遮挡和被遮挡的景物,表现小区的美景。

  2、能合理构图、布局。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参观过美丽的小区,并拍有照片和录像。

  2、幼儿绘画用品:铅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看在小区参观时拍的照片和录像。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在环境优美的小区参观时的心情。

  说说在参观时看到小区哪些美丽的景色,他们是怎么样的,还看到了什么。

  讨论这些景物哪些能全看清楚,哪些被遮挡了,只露出了哪个部分。

  2、引导幼儿创作。

  出示范例,引导幼儿理解不遮挡和被遮挡关系的表达方法。

  鼓励幼儿用适当的方法画出小区的景物,注意画面的布局、构图,哪些被遮挡了,哪些没有被遮挡,提醒幼儿注意处理好远近关系,选用合适的色彩等。

  3、幼儿大胆创作,教师巡视,适当地给予构图、用色上的指导。

  4、鼓励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自己画的小区的什么地方?

  活动反思

  在设计这个美术活动时,我精心地思考一番,将整个活动环节调整为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讨论、鼓励独创和展示评介。将情景始终贯穿与教学过程,使其成为诱发创作动机,引导幼儿学习技能的推动力;并通过提出问题让幼儿观察、思考,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引导幼儿按自己的体验,大胆表现。

  当孩子都画完后,我没有请所有孩子都上来讲解自己的作品,而是让孩子们相互欣赏,请个别的幼儿说说自己的画。一是因为人太多,孩子没有那么长的耐力和注意力。二是每个孩子都想要展示自己的作品,我让他们相互欣赏,不但满足了幼儿的想展示自己作品欲望也让孩子在欣赏到他人作品的同时学习到同伴的长处。

  但在活动的组织和对幼儿的'指导上我还有所忽略:一是在活动过程中,很多幼儿能根据要求完成作业,特别是一些能力强的幼儿,他们很快就画好了,但是由于提供的材料有限,画面比较单一,对于这些幼儿,我们是否能再提供一些深层次的材料,促进他们的发展?二是虽然活动内容和形式都迎合幼儿幼儿的兴趣,但由于规定了绘画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的想象力,在以后这样的活动中要考虑设计怎么让让幼儿自由发挥自由想像的,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小百科:小区,是指在城市一定区域内、具有相对独立居住环境的大片居民住宅,同时是配有成套的生活服务设施,如商业网点、学校(幼儿园)等。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噪音和乐音的区别,知道噪音的危害。

  2、培养幼儿的听觉感受能力和比较能力。

  3、激发幼儿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区别噪音和乐音,知道噪音的危害。

  难点:培养幼儿的听觉感受能力和比较能力

  环境创设:录有乐音和噪音的磁带、打击乐器、图片

  活动流程:

  (感受乐音和噪音)→(区别乐音和噪音)→(敲敲打打)→(创造安静的环境)→(延伸)

  活动过程:

  一、感受乐音和噪音,引起兴趣。

  1、幼儿从外面走进教室,教室里播放优美的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跟着

  音乐做动作。

  2、音乐停。提问:直接问进来的时候听到什么?为什么听了之后你们会笑眯眯的?(幼儿回答:好听。)优美的音乐让我们感到舒服,想不想再听一听?

  3、继续播放音乐。突然音乐停,录音机里发出难听的拖拉桌子的'声音。

  提问:听得好好的,你们为什么把耳朵捂起来?

  你们觉得哪一种声音好听,为什么?

  4、小结:原来有的声音让人听了觉得舒服,也有的声音让人听了很难受。

  二、区别噪音和乐音

  1、老师这里还有许多不同的声音,请你听一听,辨一辨哪些声音是噪音?哪些声音是乐音?可以用动作来表示。

  2、听到了哪些声音?

  3、喜欢那些声音,不喜欢哪些声音?为什么?

  4、小结:我发现小朋友听到动听、悦耳的声音时,都是笑眯眯的,并做出优美的动作,这些声音称为乐音,还有一些不好听的声音小朋友听到时都皱起了眉头,这些声音称为噪音,而不是乐音。

  三、敲敲打打,感受声音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1、老师这里有许多打击乐器,你们觉得打击乐器会发出乐音还是噪音?

  2、请幼儿自己试一试,并把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录下来,放给幼儿听,是乐音还是噪音?你们快来听一听,刚才你们的小乐器到底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

  3、怎样才能让打击乐器发出乐音?(幼儿一起演奏《小鸡小鸭》)

  听后提问:现在你们觉得是乐音还是噪音?为什么?

  4、小结:原来同样是打击乐器,大家乱敲乱摇就会发出噪音,大家一起演奏

  就会发出乐音。

  四、创造安静的环境:

  1、在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噪音和乐音?

  2、噪音这么难听,我们都不喜欢噪音,现在请幼儿去找一找,哪些地方特别需要安静?

  3、你们找到了什么地方需要特别安静,为什么?

  4、如果有些人在医院、寝室里大声讲话,发出噪音,那么你该怎么样?

  五、延伸

  幼儿一起制作静音标志。

大班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秋天来了,树叶飘飘,孩子们看见飞舞的树叶,时而扭动腰肢,时而摆臂飞舞,像小鸟、像蜻蜓,像蝴蝶。孩子们快乐的和小树叶做着朋友,感受秋天落叶的美好。因此,活动中通过“情境创设”、“动作创编”、“合作表演”等,激发幼儿探究树叶的兴趣,感受与树叶翩翩起舞的快乐情感。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小树叶飘落时的有趣情节。

  2.能用动作、表情、神态表现小树叶快乐的'飞舞,唱出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3.萌发用动作表现树叶飘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

  2.带幼儿到附近参观树叶的变化,体验和感受落叶的情境,幼儿了解有关树叶的知识。

  【活动过程】

  1.随音乐进入活动室,环境激发,引入主题。

  2.幼儿完整的欣赏歌曲,倾听歌曲的节奏,感受优美的旋律,一起随音乐打节拍。

  (1)引导幼儿完整的欣赏歌曲,初步熟悉歌曲旋律。

  提问: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2)引导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打出节拍,感乐曲三拍子的节奏特点。提问:你能用动作打出歌曲中的节拍吗?

  3.教师和幼儿讨论谈话,幼儿学唱歌曲,熟悉歌词。

  提问:小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你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引导幼儿讨论:“小树叶会飘向哪?小树叶表现怎样?是怎样的表情?”对比两段不同表情。

  3.幼儿尝试完整演唱歌曲。

  (1)集体演唱歌曲,并自由表现。

  (2)游戏:会跳舞的小树叶。集体演唱歌曲,一人在中间表演。

  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1)教师先做大树,幼儿为小树叶,然后互换角色表演。

  (2)幼儿手拿树叶分组表演.。

  【活动延伸】

  还有什么植物也发生了变化?幼儿和教师到大自然寻找更多的变化,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大班教案 篇9

  幼儿被诱骗拐卖的事时有发生。社会上想诱骗拐卖幼儿的坏人仍有不少。为减少这种情况,一方面应采取细致周到的安全措施;另一方面,要认真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拐骗幼儿的一般是陌生人。因此,如何正确对待陌生人就成为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内容。要使幼儿懂得,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是好人,坏人只是极少数。要对这极少数坏人有所戒备,但不要对所有陌生人都怀有敌意。要用具体事例,增强幼儿的自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但不要恐吓幼儿,以免幼儿对所有陌生人产生恐怖感。

  1、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幼儿都很熟悉(狼和小羊》的故事,都很赞扬小羊能听妈妈的.话戒备坏蛋,佩服小羊识破老狼假面孔的本领。应该教幼儿学习小羊这种和本领。

  幼儿独自在家时,会遇到陌生人来敲门的事。怎么办呢?应教幼儿知道,敲门的陌生人中有的可能是亲戚、朋友,只是他不认识,有的可能是好人敲错了门;也可能是坏人.但如果又没有办法知道他是亲友还是坏人那怎么办呢?最重要的是不能开门让他进屋,因为万一坏人进屋就糟糕了。让幼儿有礼貌地告诉陌生人,爸爸、妈妈不在家,请他改个时间再来。有事可以留个字条塞在门上.如果陌生人是亲友,他一定会高兴,并且赞扬幼儿聪明能干有礼貌.如果是坏人,他往往不会走,会用好听的话骗幼儿,或者用很凶狠的话吓唬幼儿。这时幼儿要勇敢些,要聪明些,既不上当,又不害怕,就是不开门。可以大声训斥他:“你快走!”,也可以大声呼喊;“有坏蛋!”,还可大声喊隔壁的叔叔、爷爷来抓坏人。声音越大越好!坏人多是又坏又怕被人抓住。幼儿一大叫,他可能就吓跑了。

  让幼儿千万记住:陌生人敲门不能开!

  2、陌生人给玩具或食物时应该怎么办

  当幼儿在外面玩时,有时候会有陌生人送给他糖果、玩具,面临这种情况,应该教幼儿怎么对待呢?

  教幼儿知道,有的陌生人送给他东西,可能因为喜欢他,是好人;而有的陌生人给他东西是想讨他喜欢,然后骗走他去卖或伤害,他们是假装成好人的坏人。如果收下好心人的东西倒不会发生什么事,可如果收下坏人的东西就有危险了。但是好人、坏人身上又没有记号,都会说你好的。因此,无法辨别好人或坏人时,最好的办法是,凡是陌生人送的东西都不收,可以向他们说:“谢谢您,我不要您送的东西!”有礼貌地拒绝。这样坏人就不好行骗了,好心人则会感到幼儿有礼貌,会更喜欢幼儿。

  建议

  (1)用社会上坏人拐骗儿童的案例教育孩子。

  (2)家园配合,进行一致教育。

  3、陌生人要抱你走时怎么办

  当幼儿独自在外边玩耍时,有时会遇到陌生人要抱他,或者抱他走。陌生人很可能还说些亲热的话,如“小朋友长得真可爱,叔叔抱抱!”,“阿姨带你去看小猴表演!”“你爸爸让我抱你去找他!”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前面已谈过,陌生人有好人,也有坏人,他们说的话有的是真心的,有的是骗人的。为了不被坏人拐骗走,告诫幼儿一定不要让陌生人抱。如果陌生人已把幼儿抱起来,则教幼儿大声说:“请你放下我,我喜欢自己走!”如果陌生人还是紧抱不放,让幼儿晃动身体大声喊叫:“我不让你抱;爸爸妈妈快来啊!”这时如果陌生人是好人,他会放下幼儿,如果是坏人,他往往不放下,而且会抱幼儿跑。幼儿要大声呼救,用力推打或咬他,让更多的人能听到求救声。坏人害怕大家来抓他,一般会放下幼儿逃跑的。

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欣赏并初步学唱歌曲,表达朋友间的眷恋情意。

  2.感受和体验歌曲中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珍惜朋友友谊。

  重点难点:

  感受歌曲中依依不舍的情感,以及初步学唱。

  活动准备:

  歌曲《友谊地久天长》、PPT、字卡;认读过部分字词。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说说我们的友谊。

  小朋友你们马上就要毕业了,离开幼儿园,离开老师,离开小朋友了。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二、听友谊的歌:体会歌曲的情意

  1.播放ppt,引导幼儿第一次完整欣赏歌曲。

  提问: 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歌词里说了些什么?唱的最多的是哪一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

  3.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背靠背再来听一听这首歌吧!还可以一边轻轻的哼唱,一边轻轻地跟着节奏摇摆我们的身体。

  4.提问:听了这首歌,让你想起了在幼儿园和好朋友一起做的哪些有趣的事?

  三、歌唱友谊。

  1.歌颂友谊的歌曲当然要唱给你的好朋友听,那你觉得我们在唱这首歌时,要注意什么?(有感情的`唱,不要太快…)

  2.幼儿集体看着图谱初步完整学唱歌曲。

  四、告别时刻。

  友谊地久天长,我们马上就要分别了,在最后相聚的日子里,你想怎样和你的朋友道别呢? (出示ppt)引导幼儿以握手、拥抱、拉勾、击掌、干杯等方式表现与好朋友道别的情景。

  延伸活动:

  友谊卡送给我的好朋友

  教师出示爱心卡,引导幼儿将卡片制作完整,送给自己最好的朋友,珍藏这段友谊。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3

大班区域活动教案_大班教案06-20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06-11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经典】07-24

[经典]大班教案10-28

大班教案(精选)10-22

大班教案(精选)11-16

(精选)大班教案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