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4-03 14:38:00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汇总5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1.让幼儿认识日历,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个月。12个月中分大月、小月和平月,大月有31天,小月30天,平月(二月)只有28天。知道怎么分大月和小月,二月又为什么只有28天(不讲闰年和闰月)。

  2.让幼儿学会看日历,如今年是哪一年?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明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昨天又是几月几日,星期几?一星期有多少天?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从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提高认识能力,并教育幼儿珍惜时间。

  二、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1994年全年日历一大张作为教具(要求数字尽量写大)。同时制作并复印供幼儿用的94年全年日历表,每人一张。

  2.抽答问题的卡片若干张。

  3.发动全班幼儿收集各式各样的挂历、墙历、台历若干。

  、活动过程

  1.复习认读数字1至12、1至31及序数第1至第12。

  2.出示老师自制的1994年的整张日历,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观看,并向幼儿介绍这是日历,教大家学说“日历”。

  3.根据大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及在学习认数和数数的基础上,让幼儿辨认这是哪一年的日历?并向幼儿介绍

  每一大格内是一个月的日历,数数一共有几大格,就知道一年共有几个月了。反复让幼儿回答一年有12个月,并告诉幼儿一年中所有的天数加起来共有365天。

  4.再请幼儿看黑板上的大日历,提出问题:一个大格子里(即每一个月)有多少天呢?(让幼儿自己看格子里的数字来回答)奇怪,为什么有的格内是31天,有的是30天,有的又是28天呢?小朋友,想知道原因吗?

  老师现在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很早很早以前,罗马帝国有一个叫凯撒的皇帝。他规定将一年365天分成12个月,由于他的生日是前半年的单月。所以就规定单月为大月(31天),双月为小月(30天),这样算下来一年是366天。多了一天,怎么办呢?当时的罗马帝国认为,一年中二月是不吉利的月份(因罗马帝国处死犯人是在二月),所以凯撒皇帝就决定从二月里减少一天,即二月本应是30天,减少一天就是29天,这样一年就是365天了。后来凯撒皇帝死了,由他的.侄子奥古斯做皇帝。奥古斯的生日在八月,八月本应是小月,30天,但这个皇帝不愿自己的生日是小月,又将八月改成大月,变成31天,这样又多了一天。于是奥古斯皇帝就决定再从不吉利的二月中减少一天,所以二月就变成了28天(平月),这样全年又正好是365天了。此日历使用至今,规

  定为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也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老师一边说,一边指着日历中每一个月所示的天数给幼儿看)。

  5.假如大家不看着日历,能不能将一年中的大月、小月、平月说正确呢?现在,老师教小朋友一个帮助记

  忆的好办法。老师示范性地伸出左手,握成拳头,手背朝向全体幼儿,用右手的食指沿左手食指关节凸出处数起,凡关节凸处为月大,凡关节与关节之间的陷处为月小,其中二月为月平。月大为31天,月小为30天,月平为28天(二月),于是有了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的口诀。要提醒幼儿,数到七月后要回到食指关节凸出处,重新开始数八月大、九月小……。这样七月、八月连续两月是大月。

  请小朋友模仿老师的样子来学习这种方法,一月一月地练习,学完后试试小朋友学习的效果,先由老师提问,让幼儿用左手食指指着左手背凸凹部分集体回答:一月是什么月?有多少天?二月是……,特别要提问七月、八月各是什么月?有多少天?然后再提问九月、十月……。第二遍可提问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也可试问能力稍差的幼儿,如不行,老师再教。

  5.继续教幼儿看日历,让幼儿知道,每大格内,第一排字表明的是星期几,从星期日开始,接下去是星期

  一至星期六(也叫周末)。要求幼儿想想今天是哪一年几月几日,星期几?昨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明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先集体回答,请个别幼儿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然后再请个别幼儿回答,并自己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

  6.给每个幼儿发一张94年全年日历,让幼儿自己练习看日历,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说出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再请小朋友二人一组,一人报出时间,另一人在日历表上找到相应的位置,报几次后二人互换。

  7.提问幼儿:每周有几天要上幼儿园?(6天)包括星期天,一周共有几天呢?再指导幼儿看看自己的日历表,学会看一周,明确7天为一周,一周共有7天。

  8.老师讲解一年的意义,如过了一年,小朋友都长大了一岁。问到20xx年你们有多大?那时你们想干什么事?请幼儿自由发言。

  9.老师小结,并巩固提问(可集体或个别回答交替进行):

  ①一年有多少天?

  ②一年有几个月?

  ③大月是多少天?小月是多少天?平月是几月,有多少天?

  ④一星期有几天?

  回答完后,再让部分幼儿上来抽老师手里的卡片,卡片上提什么问题,就回答什么问题,答对的奖一朵小红花。

  10.欣赏诗歌《时间伯伯》,教育幼儿珍惜时间。

  时间伯伯时间伯伯,你是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停止自己的脚步,从过去走到现在,从昨天走到今天,从现在走向将来。

  时间伯伯,叔叔阿姨告诉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一定爱惜你,跟随你的脚步,做时间的小主人。

  11.老师摆出或挂出各种日历,进行展览,告z诉幼儿,日历可做成各种形状,如挂在墙上的叫挂历,贴在墙

  上的单张日历叫墙历,放在桌上的叫台历,还有小日历卡,有的手表上也有日历。

  最后让全体幼儿自由地参观各种漂亮的日历,评评哪一种最好看,设计得最美,自己最喜欢哪一种。全活动结束。

  四、活动延伸

  1.在家中,让幼儿从日历上找到爸爸、妈妈的生日,并自己练习每天看日历。

  2.教室里挂一个日历,让幼儿每天来幼儿园时,轮流撕下一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3.要求每个幼儿在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自制20xx年日历一张。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运用泥塑中搓圆、搓条、压扁等技法,塑造出小老鼠的基本造型,并做适当的装饰。

  2、通过观看教师示范,初步掌握制作的技巧。

  3、感受泥工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泥巴若干、牙签若干、泥工板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猜一猜,它是谁?

  二、 基本部分:

  教师出示泥老鼠,引起幼儿兴趣。

  1. 你们看,它是谁?你们喜欢它吗?

  2. 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做一个泥老鼠?

  教师边提问边示范制作泥人的方法。

  1. 小老鼠的头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什么?

  2. 小老鼠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身体上有什么?

  3. 想一想,怎样将小老鼠的头、四肢和身体连在一起?

  步骤:

  将泥先分成三份,取泥中的一份团圆,作为老鼠的头;

  用另一半泥中的一点,作为老鼠的两只耳朵,连在老鼠的头上(注:老鼠的'耳朵要大点);

  用泥搓两个小圆压扁,作为眼睛粘在老鼠脸上,再取一些泥压扁,作为老鼠的鼻子;

  用泥搓成椭圆形,作为老鼠的身体(底部要平);将第三份泥成四份,搓长连在身体上(用牙签固定),作为老鼠的四肢;

  最后再用牙签将头部与身体连起来。

  幼儿制作,教师巡回观察并进行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师:小老鼠,一个人感到很孤独,没有朋友玩,小朋友请你们帮帮小老鼠吧,用泥巴做许多老鼠好吗?

  三、 结束部分:展示幼儿的作品,请幼儿像同伴介绍自己制作的老鼠,教师对幼儿的制作活动表示赞赏。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两人三足走,锻炼腿部力量及身体的平衡。

  2、提升动作协调与配合能力。

  活动准备:两人一根长布条。

  活动过程:

  1、准备运动:腿部放松操。

  2、提出活动内容。

  找个好朋友,把自己的一条腿和伙伴的一条腿绑在一起,在户外的平地上走一走,感受怎样才能走好,不摔跤,而且走得快。

  3、幼儿自由尝试练习,教师巡回了解情况。

  4、集中交流学习。

  请几对朋友来表演一下,一起说说该怎样走就能走得既快又稳?

  有好方法及时请大家学一学,如:两人同时喊口令,保持同一节奏;被绑腿走一步,另一条腿并一步的方法等。

  5、分小组比赛,激发幼儿再次练习两人三足走。可根据情况重复进行几次。

  6、敲打按摩腿部,做放松运动。

  教学反思:

  1、孩子的主体性:

  在这个活动中幼儿成了这堂课的主体,教师放手让孩子们自由探索操作的方法,在说一说、看一看、玩一玩中掌握自己总结游戏的玩法。这个两人三足是在孩子们平时玩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改造,正因为是孩子们经常玩的,所以更要让幼儿自己自由发挥更多不一样的玩法,也由于是孩子们自己想出来的,所以玩起来也特别的带劲。

  2、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

  在本次活动中我提供了绑脚绳子若干、盒子若干、平衡木等材料,让幼儿在自由探索时可以想各种各样的方法,因为材料的丰富多样,所以孩子们不会出现你争我抢的现象,这样很好的保证的游戏的`秩序。孩子们在丰富多样的材料中学会了游戏的玩法,体验了游戏的快乐。

  3、创设情境,吸引兴趣。

  在整个活动中我创设了一个帮小学里的哥哥姐姐运皮球,从而让孩子们进行两人合作进行练习,并让幼儿知道在去这条路上有很多的困难,我们要把困难克服了才能够把皮球运过去,所以在运皮球之前要把本领学好。从而让幼儿进行自由探索本领,而后学会本领。最后以把本领学会,去帮哥哥姐姐运皮球为结尾。让整个情景都参与其中,让孩子们非常的感兴趣。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学习挖空面具上眼睛的方法,并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后制成面具,发展幼儿美的创造能力。

  2、 运用面具进行节日化妆舞会,让幼儿充分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具:面具两个(狮子、小猪)。

  2、材料:水彩笔、画好面具轮廓的色卡纸、漂亮贴纸、剪刀、松紧带、订书机、、录音机、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引题环节设计:(组织幼儿安静)

  A:请你们闭上小眼睛,老师要给你们变个魔术。

  B:魔术的咒语是三句“叽里咕噜变”,准备好了吗?开始

  (幼儿念咒语,两位老师同时戴上面具)

  AB:猜猜我是谁?

  A:你们真能干,猜对了!谁知道再过几天是什么节日?对了,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我们今天要举办一个动物化妆舞会!小朋友你们想参加吗?

  B:但是动物化妆舞会有个特点,要求人人都要戴面具,而且最好不让别人认出你。A:那为什么叫动物化妆舞会呢?

  B:对了,动物化妆舞会就是要我们小朋友戴上动物的面具,把自己打扮成可爱的动物。

  A:可是你们没有面具怎么办呢?(幼儿回答自己做)

  B:(拿纸说)看,这个面具把脸都遮住了,但是要跳舞,还要想办法认出别人,怎么办?(幼儿说要挖出两个眼睛)

  A:对了,最主要的是在面具上把眼睛露出来。

  B:有什么办法在纸上剪出两个洞洞,戴在脸上刚好使你的眼睛露出来呢?

  A:这个问题提的好,请问你们有没有好办法?(幼儿讨论)

  哇,你们的办法真多啊!老师也想了个好办法,先把纸贴在自己脸上,用一只手摸到自己眼睛的位置,然后用手按住,再用笔在上面画个圆,这样剪出来的洞洞就可以把眼睛露出来了。(教师边说边示范)

  B:那你这个会动的猪鼻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A:你们看看我折鼻子一折一折像折什么一样啊?(幼儿回答)那么狮子面具漂亮的棕毛是怎么做的呢?

  B:(边讲边示范)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出小长条,然后粘在面具周围作成狮子棕毛。

  A:我呢,再贴上漂亮的粘纸就变成小猪丑丑了。 (二)制作环节设计: A:你们会了吗?好,请用能干的小手为自己做动物面具吧!

  B:需要帮忙请举手。

  (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看情况,A教师帮助幼儿装订皮筋,B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其他装饰)

  A:(分给动作快的幼儿贴纸)哇,你的面具真好看,去照一照镜子再打扮漂亮一下吧!

  (三)舞会环节设计:

  A:可爱的动物们,咱们舞会的音乐响起了。Are you ready?Les’s go。(教师开火车带幼儿进入午睡室,与幼儿一起随音乐舞蹈。)

  (四)结束环节设计:

  B:哇,今天我们真开心啊!你们喜欢这样的舞会吗?那我们把面具交给老师,下次在表演区表演好吗?

  A:收头饰。(结束)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画家吴冠中作品《榕树》、《小鸟的天堂》,感受画浓淡相间、虚实相应的表现方法。

  2、通过观察、想象、交流、表现等多种形式,充分感受画面的律动和意境。

  3、尝试使用水墨画的创作风格进行模仿创作,喜欢画。

  活动准备

  1、背景音乐《天籁森林》;毛笔、宣纸、国画颜料;Ppx课件。

  2、吴冠中水墨作品《榕树》、《小鸟的天堂》。

  活动过程

  一、欣赏榕树图片,知道榕树外形特征。

  1、来看一看。

  展示Ppx榕树远景图片,幼儿观察。

  师指:在公园里有一棵大榕树,我们一起

  大榕树是什么样子的?大树的形状有点像什么?

  2、展示Ppx榕树近景图片,幼儿观察。

  师指:我们再看到大树的下面来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树干、枝条是什么样子的?

  树干长在什么地方?

  师:大榕树啊从树枝上又生长出一些树干,直直的垂到地上,伸进了泥土里。

  二、欣赏作品之一《榕树》,分层次欣赏。

  师指:有一个画家爷爷给这棵大树啊画了一张画。

  《榕树》分解图一:

  师指:树干是用什么样的线条画出来的.呢?(粗粗的、黑黑的、弯弯曲曲的线条)

  《榕树》分解图二:

  师指:这些细细的,黑黑的,弯弯曲曲的线会是大榕树的什么呢?

  《榕树》分解图三:

  师指:淡淡的黑色向下垂落的线条可能是什么?画面里线条的黑颜色一样吗?除了黑色,画面里面还有哪些颜色?

  《榕树》分解图四:

  师指:有人说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听到鸟叫的声音了吗?你看见小鸟了吗?小鸟在哪里呢?快!我们把手拍一拍,一只小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三、欣赏作品之二《小鸟天堂》,感受热闹、欢快的气氛。

  1、观察、想象画面中的律动和意境。

  师指:在小鸟的天堂里小鸟们很开心,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2、了解画的名称,画家及创作材料,加深幼儿对作品的印象,激发创作愿望。

  师指:请你给这幅画起个好听的名字吧!刚才小朋友起的名字真好听,画这幅画的画家爷爷叫吴冠中,他给这幅画起的名字叫《小鸟的天堂》。

  四、幼儿创作活动,师巡回指导。

  1、介绍水墨画工具材料,重点介绍宣纸。

  2、引导幼儿尝试使用水墨工具画出粗、细、弯弯曲曲以及浓淡层次不同的线条,感受水墨比例的不同而产生的变化。

  3、鼓励幼儿模仿水墨画风格,运用水墨创作《榕树》。

  师指:今天,我们也来学学吴冠中爷爷画一画漂亮的大榕树吧!

  4、幼儿创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指导要点:关注幼儿工具材料的运用,鼓励幼儿尝试水墨浓淡的变化等。

  五、幼儿经验分享及作品展示、欣赏。

  1、分享对宣纸的感受及体验,进一步了解宣纸特性。

  2、幼儿介绍自己作品。

  六、教师,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3

大班区域活动教案_大班教案06-20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06-11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经典】07-24

【经典】大班教案08-10

大班教案【精选】08-16

【精选】大班教案08-20

大班教案(经典)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