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统计一》教案

时间:2024-04-15 15:05:0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第八单元统计一》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第八单元统计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八单元统计一》教案

《第八单元统计一》教案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数据,并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2. 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合作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激发统计兴趣

  师: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异口同声)喜欢!

  师:那好,老师正想请咱们班和二班的小朋友一起看动画片,而且特意准备了四部动画片,大家一起来看看。(课件逐一出示《西游记》、《葫芦兄弟》、《猫和老鼠》、《黑猫警长》的图片)

  师:可是这里有四部动画片,我们只能选一部来观看,你们最希望选哪一部呢?

  生1:我要选《猫和老鼠》。

  生2:我最喜欢看《葫芦兄弟》。

  生3:不行!我们要看《西游记》,孙悟空最厉害了。

  ……

  师:(面露难色)大家喜欢的动画片都不一样,怎么办?

  生1:我有一个办法,就是把每部动画片都放上一小段。

  生2:老师说出一部动画片的名字,喜欢的小朋友就举手或者站起来,数出每部动画片喜欢的人数。

  生3:哪部动画片喜欢的小朋友多就看哪部动画片。

  师:你们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好)

  学生按喜欢的动画片分别排成四队并数出每队人数,教师填写统计表。

  师:刚才我们把全班小朋友按照喜欢动画片的情况分成四队,数出了喜欢每部动画片的人数,这种方法就是统计,这个表就叫做统计表。(板书课题:统计)

  [评析:从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入手,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统计活动是决定大家观看哪部动画片的一种需要,初步体会统计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二、 探究统计方法

  师:通过统计,老师知道咱们班喜欢看《猫和老鼠》的小朋友最多,可不知道二班的小朋友最喜欢看哪部动画片,怎样办呢?

  生:让二班的小朋友也用排队的方法统计一下。

  师:可老师现在就想知道结果,怎么办?

  生:派一个人到他们班去统计。

  师:二班的小朋友现在正在上语文课,不能打扰他们。(稍停)课前,老师已经让二班的小朋友把他们最喜欢的动画片片名写在纸上了。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把他们喜欢看动画片的情况统计出来吗?

  生:愿意。

  师:老师报动画片名,小朋友在纸上记。报完名,你们要告诉老师每部动画片二班各有多少人喜欢?想一想:你准备怎么记?

  老师开始报动画片名,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统计。

  师:请统计好的小朋友举手。(环顾全班,只有几个学生举手)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能说给老师听听吗?

  生1:老师,您报得太快了,我记不了。

  生2:我不知道怎样记。

  师:没关系,我们可以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记录的。

  师:记录下来的小朋友,谁愿意上台展示你的记录方法?

  指名上台展示。

  师:能给其他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记录的吗?

  生1:我听到老师报哪部动画片,就在那部动画片的名字下面画个“○”;《猫和老鼠》老师一共报了15次,我画了15个“○”。

  师:你真聪明,记录得很清楚。如果老师想让你给这种记录方法取个名,你觉得叫什么记法好呢?

  生1:叫“画圈记法”好了。

  师:其他的小朋友有没有不同的记法?

  生2:我是画“√”记的,我叫它“画勾法”。

  生3:老师,我是用“×”记的,我叫它“画叉记法”。

  生4:我发明了“竖线记法”。

  ……

  教师将学生想到的记录符号板书在黑板上。

  师:其实记录的方法还有很多,你觉得怎样记清楚方便就可以怎样记。刚才不会的小朋友,现在会记录了吗?

  生:会了。

  [评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注意放手让学生在思考、尝试、交流的过程中,寻找一些比较简单的符号记录数据,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师检查学生的统计结果,发现统计结果不一致。

  师:为了做到准确公平,老师想请小朋友选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把二班喜欢看每一部动画片的情况再统计一次。

  学生同意后,师生第二次统计。之后交流,填写统计表。

  [评析:看似重复多余的环节,其实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既让学生从众多的记录方法中挑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加以巩固,又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师:看看统计表,你们觉得两个班到底应该选哪一部动画片来观看?为什么?

  生:应该选《猫和老鼠》这部动画片,因为两个班都是喜欢它的人最多。

  师:很好。刚才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了两个班看哪部动画片的问题。小朋友想出了用符号来记录人数的方法。(板书:符号)你觉得这种用符号记录数据的方法怎么样?

  生1:我觉得用符号记又简便又快。

  生2:我觉得记得很清楚。

  师:咱们班的小朋友表现太棒了!老师要奖励你们先看一段动画片。

  播放动画片《猫和老鼠》的片段。

  [评析:在学生圆满解决问题后播放动画片,既是对学生出色表现的奖励,也是为了调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稍作放松后继续后面的学习。]

  三、 解决问题

  师:看完动画片,我们再来看下面的问题。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的主题图。

  师:我们课后要开展这几项体育活动,不知道每项活动各要准备多少体育器材,你们能帮老师统计出来吗?

  生:能。

  学生分组调查,并要求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统计方法记录调查结果,完成书上第99页的统计表。

  师生共同统计全班情况,填写统计表。

  师:你能说一说,每种活动器材各要准备多少吗?

  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

  师:我们班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最少?

  生:……

  [评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生活中熟悉的实际问题,有助于培养统计的意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评价和总结

  师:今天的数学课你学会了什么?

  生:我学会了用简单的符号统计数据。

  师:你对老师今天的教学满意吗?如果很满意,就给老师打5分,比较满意就打3分,不满意就打1分。(故意悄悄地问个别学生)你准备给我打多少分?

  师:把你想好的分数告诉组长,并和组长一起统计出你们小组的打分情况,填在统计表里。

  小组交流,分组汇报,师生交流感受和意见。

  师:绝大部分小朋友都给老师打了5分,老师衷心地谢谢你们。其实,全班小朋友表现都很出色,你们个个都是非常聪明的孩子!马上要下课了,你们还有什么话或者意见想对老师说吗?

  生1:老师,您给我们看动画片的时间太短了!

  生2:让我们看看另外三部动画片可以吗?

  师:希望下次我们还有机会一起学习。

  [评析:教师巧妙地将课堂评价与所学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公正地评价自己的学和老师的教。师生平等对话,充分体现“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第八单元统计一》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单元教学难点:完成以1格代表5个单位的统计表的制作。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统计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统计(一)(教材106、107、10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填写简单的复式的统计表

  教学准备:

  相关挂图、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测量了几次?

  2、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

  3、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统计表(1):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师: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

  2、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

  电脑出示统计表(2)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4、讨论:如果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单位:千克)

  【设计意图】:在新课的教学中,创造了学生认识的矛盾冲突,达到激趣探究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明白,复式统计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的复式统计表的作用。

  5、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指名上台在黑板上填写数据。

  6、引导观察讨论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与

  区别。

  7、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1)一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

  (2)二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

  8、你还能发现什么?先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汇报。

  9、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

  三、整理数据,巩固练习

  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

  1、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

  一班的同学参加各项课外外小组活动人数的情况是怎样的?

  你参加了哪项课外活动?

  2、讨论:怎样收集我们班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

  3、活动、统计数据。

  4、整理数据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

  5、讨论并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

  四、汇报收获,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干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

【《第八单元统计一》教案】相关文章:

《统计》单元教案11-09

《统计》单元教案(通用21篇)03-24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精选12篇)05-17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04-30

第一单元教案11-08

第一单元教案模板11-11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通用10篇)12-21

统计的教案04-12

第一单元习作指导教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