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教案

时间:2022-03-24 17:38:14 教案 我要投稿

茉莉花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茉莉花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茉莉花教案

茉莉花教案1

教学分析:

  歌曲《茉莉花》(佚名 词曲)是在民歌《茉莉花》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并广为流传。改编者进行了声部处理后,使歌曲更加婉约、妩媚、丰满。近乎于直白的表现手法,更显真挚、从容和自然,给人以平淡似真的审美感受。

  江苏民歌《茉莉花》为五声徵调式,起、承、转、合性结构,具有小调体裁的典型特征。第一乐句由两个乐节组成,二者旋律相对称,歌词重叠,落音相同;第二乐句承接上句并引出新的乐思;第三乐句为“转”、“合”功能,一气呵成。整首歌曲的旋律以级进为主,间以小跳,婉转流畅,给人以抒情秀美之感;歌词细腻含蓄的表达方式,使歌曲更具江南风格色彩。课标要求: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学情分析:

  这首歌曲唱起来朗朗上口,非常舒服。多个版本的地方歌曲演唱形式丰富了学生的视听感受,可指导学生根据歌曲不同的演唱风格加深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特别是从气息及情感表现上都要做到位,六年级的学生基本能达到要求,还可以对学习内容做进一步的扩充。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不同风格的《茉莉花》音乐的对比欣赏,感受茉莉花美,茉莉花的音乐更美,从而更加喜爱我国的民族音乐。

  2、认知目标: 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欣赏音乐,并对作品做出初步的评价。

3、技能目标: 了解中国民歌知识,引导探索中国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及其形成原因。通过对同一首民歌的不同形式风格的欣赏,使学生知道“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使学生产生热爱民族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茉莉花和茉莉花音乐的美,并了解其相关文化。 教学难点:

  学生能情动于衷、有感而发,表达对茉莉花的感悟和喜爱之情。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关茉莉花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主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 1.请同学欣赏《茉莉花》的音乐

  2.提问:你知道唱歌的是谁吗?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宋祖英 茉莉花 维也纳金色大厅独唱音乐会) 3.你还知道《茉莉花》的哪些知识? 二、赏乐动情 引发情感 (一)欣赏民歌茉莉花

  1、对比欣赏江苏民歌、东北民歌。

  (1)初听江苏民歌《茉莉花》。(提问:歌曲速度和情绪) (2)复听。(提问:歌曲的语言和风格)

  (3) 对比听赏江苏民歌《茉莉花》与东北民歌《茉莉花》。(从歌曲的速度、情绪、语言、音乐风格等方面比较。) (4) 学生填表(一)

  2、再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 (1) 初听河北民歌《茉莉花》

  提问:歌曲的速度、情绪、语言、音乐风格等方面。

  (2) 复听歌曲。

  河北的《茉莉花》旋律跳进、高亢,语言朴实,情感体现是刚直、干脆的,具有北方人的豪爽的性格。

  (3) 简单介绍民歌体裁中的另一类:小调及其特点。

  小调:亦称“小曲”是我国民歌的重要体裁,是流传于城镇集市并多被

  民间艺人加工提高的民间歌曲。一般,小调的结构比较规整,节奏富于变化,旋律流畅细腻,演唱中经常加进表演及伴奏。 (4) 学生填表(二)——见板书 (二)欣赏通俗《茉莉花》

  (1)导入流行音乐拓展欣赏。(黑鸭子组合的《茉莉花》) (2)欣赏其它表现形式的《茉莉花》。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欣赏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宋祖英要把《茉莉花》作为维也纳金色大厅独唱音乐会的第一首歌,这首歌在中国的影响。同学们利用课下的时间学唱一下各地方的《茉莉花》,《茉莉花》还被改编成了器乐曲,同学们课下收集一下,我们再共同欣赏。

  板书设计:

  《茉莉花》

茉莉花教案2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律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准确地随音乐做动作。

  2、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的欢乐,感受舞蹈的优美。

  3、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教学准备:

  音乐CD,茉莉花图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茉莉花

  1、茉莉花的味道。

  师:你们闻到了什么香味了吗?

  师:是什么东西的香味呢?这是什么花?

  2、茉莉花的颜色。

  师:你觉得它是什么颜色的?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叶子是绿绿的,花朵是白色的'。

  二、引导幼儿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旋律。

  1、完整欣赏音乐。

  师:好听吗?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边看图片边欣赏音乐(A段)。

  师:你们看出来,图片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吗?

  师:一句话一幅图,这里有几幅图?原来第一段有6句,就有6幅图。

  三、鼓励幼儿表现茉莉花的动作造型。

  1、看图片做动作。

  师:涂上的茉莉花都是一样的吗?哪里不一样?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一张(花蕾)。谁来学一学?如果把我们的身体作为花蕾可以怎样呢?

  师:这张呢?可以用什么动作?

  师:画面上有几朵?那我们同伴间可以怎样来表现,谁来试一试呢?

  师:如果我们所有的小朋友都来表现一朵茉莉花,可以怎么样呢?

  师:这张呢?在采花呢?能不能采?歌曲里是怎么唱的?

  2、跟随音乐来表现。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朵茉莉花好吗?

  三、欣赏B段和C段音乐。

  1、B段音乐请幼儿两两合作来表现茉莉花花开的造型。

  2、C段蝴蝶飞来了。

  师:茉莉花开得好香啊,看!把谁都吸引来啦?

  3、完整地欣赏音乐,幼儿随音乐用动作来表现。

  (1)教师当蝴蝶点到谁,谁就起来开放。

  (2)请一名幼儿当蝴蝶。

  4、游戏:给每位幼儿发一张餐巾纸,用来扮演雪白的茉莉花。请不分幼儿扮演茉莉花,不分幼儿在C段扮演蝴蝶。

  四、小结

  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茉莉花不仅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的艺术瑰宝,让我们把茉莉花唱响全世界。

  活动反思

  《茉莉花》这首乐曲非常优美,它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中国著名的江南民歌。但对于我们北方的孩子来说,他们对茉莉花的认识还是肤浅的陌生的。那么如何让幼儿欣赏,从哪方面欣赏?于是我们煞费苦心,认真分析歌曲内容、旋律性质。最后决定从情感的熏陶入手,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一朵朵形态各异,充满思想的茉莉花。

  本次活动孩子们积极参与投入,陶醉其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了各领域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每个环节过渡自然得当,都有小结与教育意义。让学生们喜爱民族歌曲《茉莉花》使他们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不足:

  由于着急走流程,忽视了某些细节。在看图提问枯萎茉莉花时,没有引导幼儿表达出枯萎茉莉花的心情。有些语言组织不是很精练。在以后的活动中,一定要沉下心来备好每个环节,真正面对孩子,把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到。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做个有心人、用心人。

茉莉花教案3

  年级:

  小学二年级下册。

  课型:

  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熟练演唱歌曲《茉莉花》,并能背唱歌曲。

  2、通过演唱、欣赏等活动感受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差异。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茉莉花》。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舒展、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图片、歌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想听吗?(生答)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 多,但她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出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出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来,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都死在了她的刀下。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他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问题那样,被处死刑。当天晚上,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瞧,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播放背景音乐),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音乐的魅力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师问:这首曲子大家听过吗?有谁能哼唱两句吗?生答。

  师:是的,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我们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刚才老师讲的美丽的传说,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著名歌家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多》,在剧中把《茉莉花》曲调作为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之一。从此,《茉莉花》的芳香,随着这部经典歌剧走遍了世界各地。

  大家想不想学唱这首歌呢? 生答。

  (出示歌页)

  二、 初听歌曲。

  师:请大家听一遍歌曲《茉莉花》。请大家听一听,再次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听听歌曲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

  (师播放歌曲范唱录音)

  学生听后,师问:谁能说说歌曲的情绪怎样?(优美抒情)

  生答。

  师:歌曲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

  生答。

  师:有谁见过茉莉花吗?

  生答。

  师:老师这里有两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师出示茉莉花图片。)茉莉花也叫茉莉,为白色的小花,小巧玲珑,清香四溢。原产印尼、菲律宾等国,早在宋代传入我国。它还是菲律宾的国花,也是印尼的国花。它不仅可以用来观赏,还可以用来熏制茶叶。

  三、演唱歌曲。

  1、师:下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的范唱录音,边听边在心里哼唱,感受一下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

  播放歌曲录音,与学生一起内心哼唱,边画旋律线。

  2、师:现在,我们用哼鸣轻声练习演唱,请大家边唱边画旋律线好吗?

  学生跟老师的电子琴用哼鸣练习演唱歌曲旋律。

  3、师:刚才的哼鸣练习中,你记住了哪些好听的句子?

  学生回忆演唱歌曲《茉莉花》中的句子,老师用电子琴伴奏,并及时纠正音准、节奏。

  师:大家记住的句子可真多,你们发现这些句子中,有没有相同或是相似的句子啊?请你唱唱它们的谱子。

  指生唱。

  请前后四个学生一起试着唱唱歌谱。(提示学生唱好连音线,和比较长的句子。)

  请大家一起演唱一遍歌曲的谱子。

  师:同学们唱得不错,我们在演唱时要注意唱好有连音线的地方,要唱得流畅连贯,我们再唱一遍。

  生跟琴唱。

  师:接下来,我们试着填词演唱。

  (和学生一起演唱,要求学生跟琴慢速演唱,在连音线处提示学生注意。)

  四、歌曲表现。

  1、师:歌曲为我们展现了娇小玲珑,芳香四溢的茉莉花,当你面对这样美丽的花朵的时候,你用什么样的'力度和语气来演唱呢?请大家四人一组先小声唱一唱,设计一下歌曲的表现方法。

  师巡回辅导。

  指生汇报。

  师:同学们设计的表现方法都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范唱录音演唱一遍。

  播放歌曲录音,师指挥学生演唱。

  2、师:我们自己来演唱好吗?(学生跟伴奏录音演唱。)

  五、音乐与相关文化。

  师:歌曲《茉莉花》广泛流行于全国,有各种各样的版本,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旋律委婉、流畅,感情细腻。你们听过其他版本的吗?

  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美国的萨克斯管演奏家肯尼·G演奏的《茉莉花》,请大家欣赏,请感受一下外国音乐家演绎的《茉莉花》,听辨一下乐曲中有没有你熟悉的旋律。

  播放美国的萨克斯管演奏家肯尼·G演奏的《茉莉花》。

  师: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由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大家可以跟着唱一唱。

  学生听后,师小结:《茉莉花》代表了我国的民族文化。在张艺谋执导的申奥、申博宣传片中,巧妙的运用《茉莉花》作背景音乐;在雅典奥运会 闭幕式上,一个来自中国的小女孩演唱了这首《茉莉花》,它的旋律响彻了整个世界;(出示小女孩演唱时的图片。)前不久,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悉尼演唱会上又深情演绎了这首歌,再度将它介绍给了全世界。

  请同学们在课下搜集一些其它版本的《茉莉花》,下节课我们将开一个“芬芳茉莉花”为主题的音乐欣赏展示课。请大家做好准备。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谁能谈谈你现在的感想吗?

  生答。

  师小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茉莉花》的音乐旅程就是最好的证明。老师愿茉莉花的清香永远留在每个同学的心里,让我们在茉莉花动听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

  (播放歌曲《茉莉花》录音,学生离开教室。)

茉莉花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欣赏,使幼儿初步知道《茉莉花》是一首苏南地区的民歌,使用了萨克斯演奏。

  2、根据图谱感受乐曲ABA结构,并能感受A段音乐的起止,能按音乐的节奏用动作来表现。

  3、鼓励幼儿乐意与同伴合作,分角色进行表演。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录音机及磁带、萨克斯

  活动过程

  (一)随《新疆舞》的音乐跳入场。

  师:刚才我们跳了什么舞?(《新疆舞》),你觉得新疆舞的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呢?(引导幼儿说出新疆舞的音乐很欢快,很高兴)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爸爸老师,我们掌声欢迎,爸爸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呀?你们知道吗?(不知道),那请爸爸老师告诉我们吧。(这是萨克斯)你们还有什么问题问爸爸老师呢?(请几个小朋友上来问问题)

  (二)欣赏乐曲,感受乐曲ABA结构。

  1、师:今天,爸爸老师还给我们用萨克斯带来了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

  2、师: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呢?(引导幼儿说出很流畅、很舒服、很优美)师:这段音乐就是由萨克斯吹奏的一首苏南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苏南地区的民歌听起来比较慢,给人的感觉就向你们说的很舒服、很优美。好,我们再来欣赏一次,拿起你手中的小画笔,我们一起来画音乐吧。(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

  3、师:你们画的真不错,闭上你们的小眼睛,看,谁飞来了?(蝴蝶飞来了)它飞到我的花园里。(出示图谱)(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师:你们发现我的花园图谱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呢?(引导幼儿说出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你觉得这段音乐说了些什么呢?除了蝴蝶在飞,你还想到了别的什么呢?(让幼儿自由地说,再请几个小朋友上来表演。)

  4、幼儿随音乐自由地表演。(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

  (三)欣赏A段音乐,感受A段音乐的起止。

  1、组织幼儿听A段音乐,感受A段音乐的起止。

  师:蝴蝶来到花园里,飞一飞,歇一歇,飞一飞,又歇一歇,让我们来看一看它歇了几次呢?(A段音乐1次、停止)

  2、启发幼儿用开花的动作表示A段音乐的起止。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当蝴蝶飞到花上歇一会的时候,我们手中的花就开一次。(A段音乐1次、停止)

  3、启发幼儿用各种动作来表示A段音乐的起止。

  师:我们除了可以用开花的动作来表现这八个乐句外,你们想想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幼儿自由回答,并给予幼儿肯定。)现在,老师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把你想的各种动作跳出来。(A段音乐1次、暂停)

  (四)欣赏B段音乐,结合图谱表现B段音乐。

  师:花园里除了有蝴蝶飞,还有什么想和花做好朋友的呢?(还有小蜜蜂、有云彩、有蜗牛)谁来做花?(春天来了,花儿开了,小动物们和花儿一起唱歌跳舞啦。)(B段音乐一次)

  (五)欣赏最后一段音乐,幼儿随音乐表现。

  师:天黑了,小动物们该回家了,它们飞一飞,歇一歇,飞一飞又歇一歇,高高兴兴回家了。(A段音乐一次)

  (六)完整欣赏音乐。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用萨克斯演奏的一首苏南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让我们听着《茉莉花》的'音乐一起去春游吧,来,坐上我们的小船,准备出发罗!(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活动反思:

  在《茉莉花》这个韵律活动中,我都是以“情”取胜,舒展的音乐,轻轻的语调,柔柔的氛围。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很多老师就说:怎么选择这么单一的音乐?应该要ab结构的才好嘛,这样才能有感觉、有激情。这固然是一种惯例,不过,我想的是,如何运用这个家喻户晓的《茉莉花》音乐,来营造、宣扬我县的茉莉花特质,茉莉花是清新淡雅的小花,清纯洁白,也不张扬,从不与百花争艳,却家喻户晓,人见人爱。于是,我还是坚持要了一直是轻轻柔柔的音乐,在这个韵律活动中,没有大起大落,没有紧张和刺激,可并没有抑制孩子的创造力,相反,孩子们能够在这段音乐中体验了快乐,舒展了自己的整个身心,我和孩子也深深陶醉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开放,又是层层递进,真正发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

茉莉花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视听中初步了解各种演唱形式,体验各种形式的演唱效果,大班音乐教案:茉莉花。

  2、萌发对于歌唱的喜爱。

  活动准备:

  《茉莉花》DVD、课件、音块琴。

  活动过程:

  一、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视听乐园,我们美妙的音乐视听旅程就要开始了。今天老师请了一些小演员,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节目?用的是哪种演奏形式,他们演奏的作品你们知道吗?

  ·欣赏幼儿表演二胡齐奏《茉莉花》及小提琴独奏《茉莉花》

  ·知道是什么曲子吗?

  对啊,《茉莉花》可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民歌。

  一、这首曲子最初是一首歌曲,由于非常受欢迎,所以许多作曲家就把它改编成器乐作品,你们想不想听听《茉莉花》的歌曲啊?

  1、欣赏女声独唱《茉莉花》(周灵燕版本)·今天我们介绍一下各种演唱形式。由一个人演唱的形式叫独唱。演唱时一般有一件或几件乐器伴奏,也有用乐队伴奏或用其他人的齐唱或合唱来伴唱。

  2、欣赏童声齐唱《茉莉花》·小朋友唱的歌叫做童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歌唱者一起唱一样的旋律叫齐唱。·请幼儿边看边跟唱。

  3、我们再来看一首《茉莉花》的.演唱。(两声部对唱:任静、付笛声)·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两个人对答式的演唱称“对唱”,根据声部的不同还可分为:女声对唱,男声对唱,男女声对唱等,也有两组歌唱者的对唱。 演唱形式不同,一个人演唱叫做独唱,两个人叫对唱,他们还是唱两声部旋律的。

  * 你们想不想也来对唱一下?(分两组)(电子琴伴奏)

  1、看歌词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一组唱一句)

  2、改编歌词对唱:茉莉花是什么季节开放的。现在是什么季节?哪些花是冬天开的呢? 让我们来唱一唱吧! 好一朵美丽的--- --- ---,好一朵美丽的--- --- ---,--- --- --- --- 满枝丫, --- --- --- ---人人夸。

  3、·游戏:唱唱冬天的花。滚动大屏幕。

  4、介绍合唱形式还有一种很重要的演唱形式叫做合唱: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每组的曲调,同时演唱同一乐曲称“合唱”。·分声部的合作演唱。

  ·游戏:分三声部唱do、so,感受合唱的形式。

  ·今天,我们音乐幼儿园中班合唱队正式成立了,我们来试着演唱一下吧!用茉莉花唱两声部。

  欣赏童声合唱《茉莉花》

  ·重点引导幼儿听多声部

茉莉花教案6

  设计思路:

  “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同样,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处处蕴藏艺术的美。我县是全国有名的茉莉花之乡,茉莉花娉婷玉立,洁白无暇,在草长莺飞的四、五月,我们的小城就开始飘溢着茉莉花的清香,而且成功的举办过四届全国茉莉花茶交易会,今年8月份又将举行全国第五届花交会,我们的小城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以花会友,以茶待客,我们的孩子就这样在茉莉花的清香中成长。我选取了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茉莉花》,把茉莉花的形态、清香迁移到日常的音乐活动中来,不仅可以增强孩子们的体态韵律的表现能力,同时用身体和这种合作游戏的方式,创造性的表现音乐的情绪、情感。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对韵律的兴趣,感受《茉莉花》音乐的优美、柔和。

  2、 尝试用柔美、舒展的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运用肢体语言表现茉莉花的不同造型,体验空间造型带来的美和结伴造型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茉莉花图片、录音机、有关茉莉花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音乐。

  1、观察茉莉花图片。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非常漂亮、清香的茉莉花,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放音乐)

  2、倾听音乐。

  老师用优美语言进行讲解。(茉莉花仙子醒了,慢慢地舒展着腰身,随风摆动,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婷婷玉立,茉莉花仙子的清香,伴着温柔的音乐,轻轻飘着飘着……)

  二、根据音乐进行律动活动。

  1、听音乐,用手表现、想象自己就是一株茉莉花:

  (1)观察幼儿的表现,把好的动作反馈给大家。

  (2)重点指导手指造型和变化。引导幼儿茉莉花儿开在……(身体的各个部位)

  2、启发幼儿用身体来造型。

  (1)出示一朵花的图片:刚才我们用手来做出了美丽的茉莉花了,现在我们尝试用身体来表现表现。鼓励孩子用柔美、舒展的动作随音乐自由发挥。

  (2),出示两朵花的图片:鼓励孩子两两结伴做动作,随时提醒孩子花的各种形态,注意提炼孩子的动作。

  (3)尝试3-4个孩子一起配合做出各种茉莉花的动作。

  三、 送花香,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在《茉莉花》这个韵律活动中,我都是以“情”取胜,舒展的音乐,轻轻的语调,柔柔的氛围。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很多老师就说:怎么选择这么单一的音乐?应该要 ab结构的才好嘛,这样才能有**、有激情。这固然是一种惯例,不过,我想的是,如何运用这个家喻户晓的《茉莉花》音乐,来营造、宣扬我县的茉莉花特质,茉莉花是清新淡雅的小花,清纯洁白,也不张扬,从不与百花争艳,却家喻户晓,人见人爱。于是,我还是坚持要了一直是轻轻柔柔的音乐,在这个韵律活动中,没有大起大落,没有紧张和刺激,可并没有抑制孩子的创造力,相反,孩子们能够在这段音乐中体验了快乐,舒展了自己的整个身心,我和孩子也深深陶醉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开放,又是层层递进,真正发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

  首先,在第一环节里,我以美感染孩子。在活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让孩子一边听如诗如诉的抒情音乐一边观察茉莉花的颜色、形态,看一看,数一数有几朵花蕾,为下步活动做准备。在第二次听音乐时配以简单的独白和优美的动作,既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完善的创造性形体律动示范,简单而富于表现力,同时也为幼儿的想象和表现,提供了一个充满美和激情的背景。

  其次,我在第二环节里,让幼儿尽情的表现。这是一个非常优美细腻的体验和表现活动,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我对孩子的表现经常说的话就是:哦,你是这样做的,还有吗?你是这么做的,还有不一样的动作吗?问了好多次,孩子做的还是一样的动作,这也是我语言贫乏,缺乏教育机智的缘故。在思考如何关注教育细节时,我改变了提问的策略,如:我们都去过花地,花是各种各样形态的,我们的手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做出不同的动作,怎么做呢?麦麦说:“我去过花地,茉莉花有的开得高有的开得低,所以我们的手可以有时摆高一些有时摆低一些。”美美说:“有轻风的时候,有的花不动,大风的时候,有的花摇摆得很厉害”。杰杰说:“茉莉花有些是花蕾!有些是张开的。所以我们的手可以做合起来、张开来的动作,这样茉莉花就很美了。”“除了手可以变化外,还有什么身体的部位可以变化呢?”因为有了手的经验,所以孩子很自然的把自己身体的部位都说出来了,如:头、腰、屁股、脚。“如果手和脚结合起来可以有多少种变化?”孩子们就开始比划起来。 “双手在前,脚像金鸡独立的样子”,“双手像蝴蝶,双脚跪在地上的”,“手向上的时候脚可以向前伸”,“手向上的时候,脚可以后点地”,“手向右的时候,脚可以左侧点”,“脚可以抬起来”,“脚抬起来时可以一只手在前面,一只手在旁边”。看着孩子们富有创造力的动作,我接着增加了韵律的难度:让幼儿尝试用柔美、舒展的动作随音乐自由发挥,鼓励幼儿两两结伴合作做动作,从单一到组合,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挑战:自己发挥时是让自己的手、脚在不同的位置上变化,要两个孩子一起合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于是,我和孩子一边倾听优美的音乐,一边用轻柔的语调解说:有一对相亲相爱的茉莉花,他们在风中起舞;相依相偎的茉莉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婷婷玉立;哇,在这片花地上的茉莉花,真是千姿百态,有高有低、有前有后、有左有右,他们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呼朋换伴、有的欲说还休、有的千娇百媚,一阵阵的清香扑鼻而来。我通过运用一些优美的形容词来解说,给孩子营造了一种氛围,一种意境,孩子的'动作就天衣无缝的自然而然融入游戏当中了。组织该活动下来,我感觉不仅具有很高的 审美教育价值,情感教育价值,而且有着很高的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价值。在这个环节里,最出彩的是美美小朋友,她人长得比较高大,样子不是那么的可爱,乐感也稍微弱些,其他小朋友平时不怎么喜欢和她一起玩耍,刚刚开始活动时,也许是因为知道自己就不是一朵人见人爱的茉莉骅的缘故,她还哭鼻子,在两个两个一起游戏时她甚至躲到黑板后面,不愿融入活动中,我看见了,轻轻的走过去,蹲下来对她说:“我和你一起做两朵相亲相爱的茉莉花”。

  不容她迟疑,我马上的把她抱在怀里,然后手拉手的走到活动场地中,很快的,美美就被活动的氛围吸引了,欢快的舞动她的身体,她的手脚,和我一起,一会儿做相亲相爱的姐妹花,一会儿在我身边飘啊飘,一阵一阵的清香就这样沁入心肺,在此刻,我觉得她就是一个人间精灵,一个茉莉仙子。看到她的表现,我马上问现场的老师:老师们,你们闻到了茉莉花的清香了吗?看得如痴如醉的老师们此刻才记起,原来他们看的是一个活动,老师们和美美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享受了快乐,美美更能干的是把快乐也传递给了别人,你看,她正很主动的和别人一起玩两两合作的游戏呢。在这个环节里,我的目的就是培养幼儿表达能力,表达是一种重要的人际交往能力。更有效的表达往往可以获得更好的理解、同情、响应或支持,使幼儿获得更好的心理素质和技能。美美在这个环节中,无障碍地自由表达,令我感动,这不仅仅教育工作者的必要能力,同时也是一个人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我又尝试让3-4个孩子一起配合做出各种茉莉花的动作。孩子们依然玩得兴致勃勃。

  最后,我以看似简单的一句话:送花香,自然结束,作为整个活动的结束。很多人单看这话,想的就是和现场的老师互动一下。我考虑的是茉莉花张大导演都把它唱到奥运会去了,我也要让我的孩子把茉莉花香送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不管是高楼大厦,还是乡村小屋,不管是富丽堂皇的会展中心,还是绿油油的草地,甚至是臭臭的厕所,让每个地方都洋溢着茉莉花的清香,而且越久弥香……

  所以说,创造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规律、线索可循的,在这里,有些孩子已有一定的经验,我就不断引导他们重组经验和改建经验,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有效地帮助幼儿整理和提升他们的已有经验。在他们探索的基础上,巧妙地引导孩子通过身体部位的方位变化以及身体部位的不同组合创编茉莉花的造型,不仅让孩子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会了这一创造技能,也为孩子们今后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支持。通过这个活动,我更加明白了生活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让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

茉莉花教案7

  活动目标:

  1、分别感受乐曲段、小节,并按音乐的变化和老师的指示用不同形式,优美的动作加以表现。

  2、初步了解江南民歌《茉莉花》旋律委婉、流畅,感情细腻的特色。

  3、萌发喜欢听民歌和对民歌的热爱之情。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乐曲磁带、录音机、茉莉干花、花饰、茉莉花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你们喜欢花吗?

  2、你最喜欢什么花?

  3、师:今天我们来听一首关于花的歌曲,大家听听唱的是什么花?

  (二)欣赏歌曲的开头,得出歌名。

  1、歌中唱的是什么花?它长得是什么样子的?

  2、取出干花,简单认识。茉莉花亦称"茉莉",为复瓣小白花,小巧玲珑,清香四溢,素洁光润,仿佛刻玉雕琼。

  3、揭示歌名,介绍有关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初略知识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首民歌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储蓄柔美。

  (三)欣赏歌曲的后半部分,了解节奏型,感受歌曲旋律的特点。

  你觉得《茉莉花》是一首怎么样的歌曲?听了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歌曲是两拍子的,这是一首旋律委婉、流畅,感情细腻的歌曲。

  (四)完整欣赏一遍,感受歌曲的乐段,用相应的身体动作加以表现。

  根据段落的变化尝试每一段用不同的开花造型来表现。(教师观察引导并用贴饰奖励动作优美,感受正确的小朋友)《茉莉花》这首歌曲有几段?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呢?

  (五)再次欣赏,感受歌曲的小节,幼儿集体合作逐个用身体动作加以表现。(教师观察引导并用贴饰奖励动作优美,感受正确的小朋友)

  (六)颜色信号,分组、分段用好看的动作表现歌曲。

  幼儿自己在前额贴上四种颜色的`花,按老师的提示分别到教室中间随音乐跳舞。(教师把好看的花环套在舞姿优美的小朋友脖子上)。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结合美术活动,让幼儿制作舞蹈表演的道具。

  2、游戏活动:将《茉莉花》的音乐放在表演区中 ,进行舞蹈表演。

  3、家园共育:家庭中可以与爸爸妈妈共同进行音乐表演,可以加入扇子等元素。

  活动反思

  《茉莉花》这首乐曲非常优美,它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中国著名的江南民歌。但对于我们北方的孩子来说,他们对茉莉花的认识还是肤浅的陌生的。那么如何让幼儿欣赏,从哪方面欣赏?于是我们煞费苦心,认真分析歌曲内容、旋律性质。最后决定从情感的熏陶入手,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一朵朵形态各异,充满思想的茉莉花。

  本次活动孩子们积极参与投入,陶醉其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了各领域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每个环节过渡自然得当,都有小结与教育意义。让学生们喜爱民族歌曲《茉莉花》使他们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不足:

  由于着急走流程,忽视了某些细节。在看图提问枯萎茉莉花时,没有引导幼儿表达出枯萎茉莉花的心情。有些语言组织不是很精练。在以后的活动中,一定要沉下心来备好每个环节,真正面对孩子,把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到。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做个有心人、用心人。

茉莉花教案8

  教学内容:

  1、演唱《茉莉花》

  2、读谱唱歌《知了》

  3、听赏《杨柳青》《采茶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自学等形式学习歌曲《茉莉花》。并能有感情的背唱歌曲《茉莉花》。

  2、通过变换演唱形式巩固歌曲。

  3、通过歌唱让学生从中感受江苏民歌的特点。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创造性的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江苏民歌的风格,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歌唱《茉莉花》。

  难点:变换方式表演歌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在歌曲《茉莉花》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一、识茉莉

  1、师生问好

  2、谜语:我们来猜一个脑筋急转弯:什么花最没有力气?

  出示图片,师:是茉莉(没力)花,有谁来说一说对茉莉花的了解。

  原产于印度、巴基斯坦,茉莉花是菲律宾、突尼斯、印尼的国花,象征着爱情和友谊。主要是白色,紫色少有。可用于制作茉莉花茶、提炼香料等。大约在宋代进入中车,明代大量种植,中国广西的横县茉莉花产量全国。

  二、听茉莉

  学生再次聆听《茉莉花》

  三、唱茉莉花

  1、自学演唱歌曲《茉莉花》

  茉莉花在中国传唱了几百年,在智慧的中国人民的代代传唱下,它的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全国各地流传着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让我们一边听录音一边对照课本上的歌谱,唱响《茉莉花》

  (1)学生跟录音轻声唱

  (2)教师弹奏学生自学跟唱哪一句比较难唱,师生共同解决。

  (3)跟琴唱全曲

  师:我们怎样把这首歌曲唱得更好听呢?可以从速度、力度、歌唱方法上考虑,你可以具体说出每一个乐句。老师提出要求看能不能把刚才我们说的运用上,一个乐句一换气。(教师伴奏学生跟唱)

  (4)、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哼唱、领唱+齐唱、对唱等

  (5)尝试一种比较难的演唱形式,你们敢于接受挑战吗?采用轮唱。

  2、从歌词推歌谱

  我们已经学会了演唱这首《茉莉花》,让我们把它的歌谱唱出来吧。

  四、延伸欣赏

  1、20xx年央视蛇年春晚上,中国歌唱家宋祖英与来自加拿大的女歌手席琳迪翁一同献唱歌曲《茉莉花》,这也是此次春晚的一大亮点。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茉莉花》4”21

  2、意大利的作曲家普契尼一生中最后一部也是最的一部作品《图兰朵》中也选用了茉莉花的旋律。

  歌剧《图兰朵》讲述了一个非常古老的东方神秘话(选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日》),相传元朝时的一个公主图兰朵,下令如果有个男人可以猜出她的三个谜语,她会嫁给他;如猜错,便处死。三年下来,已经有多个没运气的人丧生。流亡元朝的鞑靼王子卡拉夫答对了所有问题,但图兰朵拒绝认输,不愿嫁给卡拉夫王子,于是王子自己出了一道谜题,只要公主若在天亮前得知他的名字,卡拉夫不但不娶公主,还愿意被处死。天亮时,公主尚未知道王子之名,

  五、总结

  一首江苏民歌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能打动各个国家不同肤色的人心?那是因为透过优美婉转的旋律,溢发出的是中国人民善良真诚的精神本质。中国民歌《茉莉花》已成为中国人民和平友好的象征。《茉莉花》既是中国的,又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最后,请同学们一起来高歌我们江苏民歌《茉莉花》吧!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学生演唱《茉莉花》

  三、读谱唱歌《知了》

  1、学生听赏一遍。

  2、教师划拍范唱。

  3、教师指导学生划拍唱谱。

  四、听赏《杨柳青》《采茶舞曲》

  1、听赏《杨柳青》

  (1)感受歌曲学生初听一遍。

  师: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扬州民歌《杨柳青》。(全体同学听赏歌曲一遍)

  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生:轻松、活泼,充满活力,表达了劳动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后愉快的心情

  生:有很多衬词(学生说不出,则由老师问:歌中有许多歌词是在括号里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2)了解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

  师:那么多衬词又不表达什么具体的意思,能不能去掉不唱呢?(先听老师去掉衬词唱歌曲,再听歌曲,感受衬词的作用)

  生:衬词虽然不表达具体意思,但是能够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没有了衬词,这首歌曲就没有味道了。

  师:说得真好。《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歌曲因为有了这些衬词,所以更显得活泼风趣。

  (3)体会强弱

  师:这首歌曲是扬州人民在劳动的时候哼唱的,那么,请你想想,一边劳动一边唱歌,是怎样的情景呢?(引导学生边听音乐、做动作边体会:可以是除草、割麦)

  (4)试着用扬州方言唱一唱

  2、听赏《采茶舞曲》

  (1)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有哪些品牌的茶叶吗?(生说)对,有福建的铁观音,苏州的碧螺春,还有杭州西湖的龙井茶。《采茶舞曲》这首歌曲表现的就是西湖边一群采茶姑娘采茶的劳动情景。

  (2)分析方言对歌曲风格的影响以及简单了解江南地区歌曲风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①学生演唱歌曲

  师:“茶农在劳动的时候,常常是边采茶边唱着歌,也让我们来当一次茶农,有感情地唱一下这首采茶歌吧!

  ②讨论分析

  师:“同学们是用普通话来演唱的,那我们所听到的`《采茶舞曲》是用什么语言来演唱的?(方言)具体来说是江南一带的方言。那你觉得用普通话了来唱和用江南方言来唱哪一种更能表现江南民歌的韵味呢?(方言)对,可以说方言影响着一个地方的民歌的风格。〈采茶舞曲〉这首歌曲是用江南一带的方言来演唱的,让人一听感觉就是江南一带的歌曲风格。那么柔美、流畅、婉转动听。

  (3)模仿方言演唱歌曲

  ①师:“我们还是再来欣赏一下原汁原味的〈采茶舞曲〉吧。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找一找,歌曲中的哪些字最明显的能听出江南地区的方言来?(播放《采茶舞曲》)。②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③师点击屏幕出现字词。一起说说屏幕上的字词在歌曲中的发音是什么。

  ④方言演唱

  师:“下面我们跟着歌曲一起唱一下,听到屏幕上的字词我们试着用江南的方言来唱一唱。(播放歌曲范唱)

  3、表演“采茶舞”

  ①师跳“采茶舞”

  (师):“歌曲确实非常的美,每当听到这首〈采茶舞曲〉,我都忍不住地想要跳起舞来,不知道同学们想不想看啊?好,下面我就为同学们跳一段“采茶舞”,我给同学们提个要求:请仔细看,你能记住哪些动作?

  ②说说记住的动作并分析动作含义,生可跟着一起做一下几个动作,坐着做

  ③跟音乐一起表演

  (师):“好,让我们也当一回茶农,感受一下他们辛勤的采茶劳动吧。同学们请起立。我来看看茶农们都准备好了没有,我们要上山采茶了。

  表演完毕:“今天的采茶劳动结束,小茶农们辛苦了,快坐下休息一会吧。

  五、课堂小结。

茉莉花教案9

  课题:《茉莉花》

  年级:四年级下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学会演唱歌曲《茉莉花》,掌握江南风格的歌曲韵味。

  欣赏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会唱歌曲《茉莉花》,能掌握弱起小节的演唱。

  教学难点:掌握江南《茉莉花》的韵味,体会我国浩如烟海的民歌魅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课 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节奏鲜明的现代音乐伴奏中学生走进音乐教室。

  师:同学们,又到了快乐的音乐课时间了,你们准备好了么?

  生:准备好了。

  师:那我们开始上课。

  播放风格截然相反的音乐《梦江南》MTV。

  师:同学们,听到这首乐曲,看到这幅小桥流水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生:江南水乡------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江南,去领略江南的好山,好水,好景,好花。

  二、新课教学

  1、播放歌曲《茉莉花》,让学生听赏完,回答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师:那位同学能说一说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生:中速稍慢。

  师:非常正确,这首歌曲的速度是中速稍慢,曲调幽静舒缓,就如同温婉的江南小城的生活,恬静淡然,抒情优美。

  2、播放第二遍乐曲,师生一起朗读歌词: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茉莉花呀茉莉花。

  3、师:歌词朗读完了,有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茉莉花是什么样子的?

  生:洁白,芬芳

  师:说得非常好,盛开的茉莉花洁白芬芳,非常圣洁美丽。老师现在就给同学们看一下盛开的茉莉花。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茉莉花的图片,同时背景音乐配的是《茉莉花》的伴奏。 师:茉莉花漂不漂亮?谁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

  生:洁白、圣洁、魅力、美丽------

  师:茉莉花是印尼国花,原产于印度,西汉时代传入我国,叶片四季常绿,青翠欲滴。越冬种植,六七月间,便是它怒放的季节了。因其花洁白素雅,芳香沁人心脾,故有“天下第一香”的美称。

  4、师:同学们了解了茉莉花的一些资料,知道了茉莉花的圣洁美丽,让我们再听赏一遍这首歌曲吧,听的时候,让我们细细体会茉莉的芬芳美丽。

  教师播放歌曲。

  5、1)学习节奏 同时按节奏读歌词

  2)学习试唱

  24 32 13|2 03|5 61|5-

  让 我 来 将你 摘 下

  3

  一般来说,歌(乐)曲多数是从强拍开始的,但我们也常见到部分歌(乐)曲是从弱拍或次强拍开始的。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弱起小节的`歌(乐)曲的最后结束小节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数正好相当于一个完全小节。

  6、听赏歌曲,要求学生用手拍击节奏,找出歌曲中弱起小节的处理。

  7、学唱歌曲。教师在课件上出示歌曲的乐谱,教师弹奏,学生用“a”模唱。

  8、学生演唱歌词。

  9、学生分组演唱,进行第一次小组的比赛。

  10、师:同学们,学习了江南民歌《茉莉花》,现在,咱们再听赏河北《茉莉花》和东北《茉莉花》,听完后,告诉我这三首《茉莉花》的曲调分别有什么特点?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小组讨论,进行第二次小组比赛。

  生:河北《茉莉花》缓慢优美,结束拖腔;

  东北《茉莉花》直接爽快,热情火爆;

  江南《茉莉花》委婉抒情

  三、拓展延伸

  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区的国家,民歌浩如烟海,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一朵小小的茉莉花,洁白芳香,犹如江南的少女,婉约秀丽。就是这样一曲小小的《茉莉花》却走出了中国,正走向了世界大舞台。

  播放宋祖英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会的《茉莉花》。

  四、本课小结

  《茉莉花》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国还有许许多多像《茉莉花》一样优美的民歌,希望同学们课后多涉猎一些这样的知识,让我们的民歌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围绕“茉莉花”这一主题展开,突出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注重了学生的审美培养与个性发展。能够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展示了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民歌《茉莉花》,让学生在拓展延伸中学到了课本上所没涉及的知识,开扩了视野,开发了创造性思维。

茉莉花教案10

  执教年级:六年级

  教学内容:十一册第四课《芬芳茉莉》—— 表演《茉莉花》 课 题:《茉莉花》

  课 型:唱歌课

  教材分析:

  自古以来,人们常借花抒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在众多以花喻人、借花抒情的歌曲中,《茉莉花》可称得上是我国民歌中最艳丽的一朵奇葩,她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早已植根国人心中,而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她清丽、柔美,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好教材;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因此它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为了使《茉莉花》散发新的活力,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其魅力,本节课我打算不拘泥于教材,而是以“茉莉花”为主题,通过对河北民歌、江苏民歌、东北民歌《茉莉花》,以及由其发展而来的《亲亲茉莉花》、《又见茉莉花》和歌剧《图兰朵》中的“茉莉花”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茉莉花”的认识,体验其艺术特色及美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歌曲《茉莉花》,感受小调音乐的柔美、委婉,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不同地域的《茉莉花》让学生认识到由于地域文化、语言、风俗等不同,音乐的旋律和表现风格也不同;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并能用自己

  喜爱的形式创作《茉莉花》,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茉莉花》在中国及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为中国有这样的音乐作品而骄傲,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

  让学生用欣赏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评价能力。

  设计思路:

  《茉莉花》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凝聚着劳动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切关怀。因此在设计《茉莉花》这课时,特地以欣赏茉莉花的图片营造氛围,再通过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导入新课,进一步通过讲述歌剧《图兰多》的传奇故事,了解茉莉花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激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进而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自己实践并掌握音乐知识,再通过让学生欣赏比较多种版本的《茉莉花》,螺旋上升拓宽知识面,感受《茉莉花》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同时,尽可能的使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感受民族音乐的美,进而爱上民族音乐。

  教学策略:

  1.通过“看”花、 “听”花、“唱”花、“赏”花,循序渐进地了解茉莉花,感受茉莉花。

  2.在听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其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向往。

  教学用具: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教师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茉莉花的图片、原名、产地、功能??

  2.播放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气氛。

  师: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听过?有谁能哼唱两句给大家听听?(学生说一说,唱一唱)

  师:是的,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江苏的民歌《茉莉花》的旋律,请把你了解的茉莉花的形态、色彩描绘一下。(生说一说对民歌代表《茉莉花》的认识和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茉莉花的各种图片,播放《茉莉花》的歌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二、欣赏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片段

  1.歌剧简介:关于江苏民歌《茉莉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想听吗?

  2.播放歌剧《图兰朵特》片段。(多媒体展示)

  教师导语:你们听到茉莉花的音乐了吗?它的出现为歌剧添彩,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增辉。它通过天才作曲家普契尼天衣无缝的运用,使西方人感受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美,也成为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佳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江苏民歌《茉莉花》。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歌剧《图兰朵》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茉莉花》在国际舞台上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学唱歌曲

  1.初听乐曲,请学生边听边想,这首《茉莉花》的曲调可以用什么戏曲动作来表示并说说为什么?

  2.教师弹奏旋律,学生跟琴声发“lu”模唱旋律。

  3.教师有表情地范唱,学生小声试唱歌词,强调歌唱表情和声音位置。

  4. 讨论交流歌曲的风格。

  师:你感受到这首歌曲是什么样的风格?

  生:柔美、 婉转。

  师:你们回答的很不错,这就是小调歌曲的特点。(介绍小调的相关知识)

  5.请学生再次聆听歌曲,找出歌曲中哪些地方的演唱和我们平常的演唱不一样。

  6.请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学唱歌谱,学生再自己练习演唱。

  7.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师:怎样才能把茉莉花的香、小读出来呢?(学生交流,试着读一读,再把歌词带到旋律当中试着演唱。)

  8.处理歌曲。

  (1) 师:你能把自己总结的歌曲风格用歌声表现出来吗?(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如何在歌曲中把茉莉花的清新、秀丽、小巧的风格演唱出来。)

  (2)老师指导、纠错,尤其是演唱这种江南小调的咬字方面要强调。

  (3)再一次听范唱,自己同时练唱,然后教师分组或抽单个学生检查演唱效果。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9.欣赏江苏风景

  师:学了江苏民歌《茉莉花》后,想不想欣赏江苏的风光?(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轻声演唱歌曲)

  10.完整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 通过聆听、欣赏、学唱,使学生明白《茉莉花》不是一首简单的歌曲,而是整个音乐文化的代笔,中国人都以《茉莉花》的旋律来展示中国人和平、友爱、发展的精神面貌,知道茉莉花的非凡意义。】

  四、拓展欣赏(感受与体验多样《茉莉花》)

  1.欣赏人声、器乐、《茉莉花》片段(黑鸭子组合、女子十二月坊演奏、萨克斯演奏)

  2.聆听完三首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讨论分析三首民歌的相近之处与不同处。用表格的形式归纳的词语各代表了哪个地区民歌《茉莉花》的地方风格?

  生:讨论归纳,完成课本的表格。

  教师:由于人们的喜爱和民歌的变异性,有了很多版本的茉莉花,各自风格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不同地方特色的《茉莉花》,然后说说他们的特点和不同,运用对比的方法,启发学生欣赏——讨论——小结,使他们的思维从直观的音乐感受上升到抽象的理论理解,知道民族民间音乐的流传与当地的文化、环境、语言是密切相关的,以扩大音乐视野。并在次环节让学生了解听懂音乐、享受音乐的方法。】

  2.欣赏20xx申奥宣传片和宋祖英演唱会视频片段

  教师:《茉莉花》不仅中国人民喜爱,还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在多种重要场合都会奏响它。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了一场世界性的演唱会,就在这场演唱会里,她深情演绎了《茉莉花》,将《茉莉花》再度介绍

茉莉花教案11

  教学内容:

  1、歌曲《茉莉花》

  2、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

  1、通过教唱歌曲,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间音乐和民歌。

  2、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

  教学重点:歌曲学唱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歌唱

  教学方法:听唱法、欣赏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老师唱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是什么体裁的歌曲?

  《沂蒙山小调》(民歌)

  教师: 对,民歌.中国的民歌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民歌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是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今天请大家欣赏几首民歌.

  民歌的题材有几种?(课件)

  同学们,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首歌曲,你听一听都是属于什么体裁?

  (放录音或者范唱)

  1、《太阳出来喜洋洋》 2、《放马山歌》》

  3、《川江船夫号子》》 4、《无锡景》

  板书:

  民歌的体裁: 山歌、小调、 劳动号子

  5、听一听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放录音)《茉莉花》

  江苏民歌 茉莉花

  三、歌曲学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选择:(课件)

  A、 欢快活跃 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A、 婉转细腻柔美 B、粗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4、歌曲教唱

  (1)随录音轻声跟唱2---3遍。

  (2)划拍唱-----难点纠正:

  (3)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并告诉学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个特点。

  5、放开声音唱一唱。

  6、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四、欣赏(课件)

  1、《茉莉花》者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奇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还有的把它改变成了器乐曲。

  2、创编动作

  请同学们自己为歌曲编动作

  3、欣赏不同地域的《茉莉花》

茉莉花教案12

  教学内容:选自花城版音乐教材第八册第五课多彩的乡音(四)。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茉莉花》,体验民歌中小调的美感,并感受不同地区《茉莉花》的不同风格,了解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和形象,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中华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音乐、舞蹈、画面,让学生体验音乐的风格、美感;同时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2、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中华文化的热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卡片、纸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听《茉莉花》乐曲进教室。

  2、引导学生讲出歌曲的名称:《茉莉花》。

  3、通过听《茉莉花》乐曲,引导学生说出这首茉莉花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设计意图:通过听赏音乐《茉莉花》进教室,让学生讲出歌曲的名称:《茉莉花》、以及它是哪个地方的民歌。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多层次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

  1、通过边听歌曲边欣赏画面,从小桥流水、美伦美焕的江南园林建筑风景启发学生进一步感受《茉莉花》的音乐风格。

  2、请学生观看教师表演舞,从中感受音乐的美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茉莉花》的音乐,感受音乐风格、美感]

  三、感知、学习歌曲:

  1、让学生模仿简单的舞蹈动作,伴随音乐表现出歌曲的美感

  2、用“u”哼唱旋律。

  3、歌词学习。

  4、学唱歌曲

  5、让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6、歌曲处理

  [设计意图:学生在参与中学会了合作,同时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四、欣赏了解

  1、让学生欣赏了解不同地方的《茉莉花》

  (1)方言演唱

  (2)东北唱法

  2、阐明歌曲《茉莉花》在重要场合多次出现,以及在一定程度上还代表我国的形象。

  (1)了解关于茉莉花的故事。

  (2)观看张艺谋导演的20xx北京申奥宣传片,出现了《茉莉花》演奏片段。

  (3)欣赏了解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多特》片段。

  (4)欣赏了解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演唱的《茉莉花》片段。

  五、课堂小结

  六、表现演绎歌曲茉莉花,结束课。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茉莉花》是一首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民间小调,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教学后记:

  《茉莉花》是一首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民间小调,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因此它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我以感受、体验、演唱、欣赏,创设轻松、民主的交流学习平台,引导学生感知、认识,在无意识的交流探讨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通过多种教学及表演形式来体验音乐风格、感受音乐的美感和艺术魅力。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激情,在感受体验音乐当中去感知,并获得对祖国的自豪感,体验音乐学习的乐趣。

茉莉花教案13

  设计意图:

  《茉莉花》是一首旋律优美、触人心弦、广为传唱的中国民歌。它自然、平缓的旋律仿佛把我们带人充满花香的茉莉花王国,让我们感受到带有浓郁生命气息的田园风光。在此活动中,幼儿在自然、愉悦的氛围中聆听《茉莉花》,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茉莉花》,他们的整个身心是放松和愉悦的。活动中把赋予茉莉花丰富的情感作为幼儿感受和创作的线索,当孩子们尝试把自己变成一朵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茉莉花时,你感受到的是一种和谐、充满生机的情境。

  活动目标:

  1.感受民歌《茉莉花》优美的旋律,并积极地尝试用舞姿表达理解歌曲情绪。

  2.通过观察茉莉花的花瓣层次和错落造型。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情和造型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3.鼓励幼儿乐意与同伴合作进行舞蹈表演。

  活动准备:

  1.ppt、茉莉花图片、古筝演奏曲、茉莉花音乐,茉莉花茶。

  活动过程:

  一、活动过程:

  一:随《新疆舞》的音乐跳入场。

  师:刚刚我们跳的这是什么舞?(新疆舞),你觉得新疆舞的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呢?

  指导细节:(引导幼儿表达出新疆舞的音乐节奏速度带给他们的感受和自己的体会,如很欢快,很高兴等)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件乐器,看看这是什么呀?你们知道吗?(古筝)

  二:欣赏乐曲,感受乐曲节奏,情绪。

  (1)师:钱老师带来一首古筝弹奏的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那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播放古筝演奏茉莉花音乐)

  (2)师: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呢?你有什么感受。

  指导细节:(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乐曲的风格和开场音乐的不同,如:很流畅、很舒缓、很优美等)

  师:这段古筝演奏的曲子是一首苏南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苏南地区的民歌听起来节奏比较舒缓,给人的感觉很舒服、很优美。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次,这一次你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哼一哼,唱一唱,看看这茉莉花是怎样的形态。(歌曲茉莉花)

  三:简单认识茉莉花,重点观察茉莉花瓣的姿态、花束的层次、花朵之间的错落造型,观察了解花朵、花枝叶的姿态。

  (1)师:每一朵花长得一样吗?花瓣的姿态是怎样的?

  有的已经盛开了,有的是含苞欲放,有的花瓣...

  (2)师:你觉得这朵茉莉花的心情怎么样?(赋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这朵茉莉花很高兴,这朵茉莉花有点害羞...

  指导细节:(鼓励孩子用表情和肢体动作表现出茉莉花的造型。)

  四:表演游戏:我是一朵茉莉花。

  幼儿讨论:你想怎样让自己变成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指导细节:(引导幼儿赋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创造性地用动作表现茉莉花高高低低不同姿态进行合作表演。)

  师:这么美的茉莉花,我真想去和别人分享你们的美丽,那送给客人老师吧...小茉莉花儿们,你想绽放到哪位老师身边去?

  指导细节:鼓励孩子大胆互动,乐在其中,分享展示自己的美丽。

  五:分享品尝茉莉花茶。

  展示了这么优美的舞蹈,都渴了吗?我们一起喝点儿东西吧?瞧?这是什么呢?干的茉莉花还可以泡茶喝哦,我们自己动手来泡一壶茉莉花茶,请客人老师也一起来喝点茉莉花茶吧!

茉莉花教案14

  一、自我介绍

  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我们的音乐欣赏也即将开始。我是来自泰师附小的一名音乐老师,我姓季,大家叫我季老师就可以了。

  二、导入新课

  从外国人唱《茉莉花》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得去感受歌曲的优美。

  过程:

  教师导语:季老师教音乐,也会讲故事。不信,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

  看,刽子手们又在磨刀了(开始播放话剧片断)

  原来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播放到百姓的场面)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瞧,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茉莉花的旋律响起)

  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听过?有谁能哼唱两句给大家听听?

  是的,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我们江苏的民歌《茉莉花》的旋律(没听过没关系,老师告诉大家,这首曲子原本是我们中国江苏的民歌《茉莉花》)大家想知道它在世界音乐使上的地位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刚才大家看到的便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多》的片断,大家想一想,早在100年前,意大利人就在唱《茉莉花》的旋律,可见这首歌是很受欢迎的。(停顿)还有更早的,英国人190多年前就把这首歌写在书里印刷出版了。三、欣赏《茉莉花》与活动

  1.历史简介

  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谁来把大屏幕中次连贯成一句话介绍给大家。(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

  2.听旋律

  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乐器,认识吗?(对了)这叫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民族歌曲,就要用我们的民族乐器来演奏才能体现它的韵味。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用二胡演奏出的《茉莉花》。

  拉完一段,看学生状态,“抓住”听得入神的同学:“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听得很入神,老师也一样,快要被着美妙的旋律陶醉了。你们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你们的'感受吗?比如说,用手来表示听到的旋律的高低起伏。”

  教师示范,再拉第二遍。

  3.原版的茉莉花(屏幕显示歌词)

  先在江苏地区广泛传唱,清朝时期定名为《茉莉花》。一起听一听,边听边留意一下歌词,看看歌词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出示歌词、播放黑鸭子演唱的茉莉花。2-3段之间过门提示学生唱一唱)

  学生回答问题: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真的有这么香吗?我们一起来切身体会一下。(喷洒空气清新剂)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真的那么白吗?老师这里有几张照片一起来看看(播放照片)

  茉莉花亦称“茉莉”,为复瓣小白花,小巧玲珑,清香四溢,素洁光润,仿佛刻玉雕琼。该花原产印度、印尼、菲律宾等国。早在宋代传入我国。

  自明代起,扬州已有少量茉莉引进种植,但大批种植至少始于清光绪初年。

  4.新版《茉莉花》

  民歌总是在人们的传唱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化。茉莉花小巧玲珑,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在经过多年的传唱之后,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学易唱。可以说就是几岁的孩童也时常将它挂在嘴边。(播放新版《茉莉花》

  5.屏幕出现两首歌的旋律(简短的一句)。学生对比,知道的确发生了变化。

  6.师生互动,说说茉莉花

  歌里一直唱茉莉花好,其实茉莉花并不仅仅可以用来观赏,你们知道茉莉花还有什么用吗?(泡茶、入药、做成工艺品等)

  老师今天带来了新鲜的茉莉花茶,我们一起来尝尝。

  一边泡茶,一边介绍茶道。

  要说这泡茶呀,可是个非常讲究的活儿。茉莉花茶属于绿茶,一般是将少量茶叶放在杯子里,然后往里面加入开水。水温不能太高,80℃左右即可,如果温度太高,就会伤害茶叶,影响茶的味道。

  所以倒水就很有讲究。水壶要高些,这样水会在进入杯子之前降低些温度。水壶在倒时要忽高忽低,这样的倒法还有个好听的名字——龙凤三点头。这样就使茶叶在杯子里翻滚,让香味能够迅速得散发出来。

  请几位同学来尝一尝。说说着茶的味道如何。先闻一闻(有股茉莉花的清香)刚进口怎们样?(有点苦)再喝一口呢?(还是苦)那么闭上眼睛,吸一口气,再感觉一下口中的味道(苦后是一阵清香)是的,苦后方觉甘甜正是这品茶的精髓,这里面也蕴藏着人生的哲理——经过艰辛和付出后的得到甘甜才最为珍贵。

  7.学唱《茉莉花》

  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看花、品茶、听歌,老师非常高兴。大家觉得呢?这自古阿,高兴时必当高歌一曲。老师有个提议,不如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茉莉花》如何?

  总结歌曲内涵

  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首民歌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储蓄柔美。

  小结点题

  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茉莉花》的内容,尤其是它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作为一个江苏人,我们?

  (学生总结:感到骄傲自豪)

  教师接:是呀,老师也想起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更应该将这首经久不衰的佳作永远创唱下去。

  8.尾声:宋祖英悉尼放歌(视频)

  前不久,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了一场世界性的演唱会。就在这场演唱会里,她深情演绎了《茉莉花》,将《茉莉花》再度介绍给了全世界,获得全场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热烈的掌声。为她伴唱、伴奏的人中有很多是外国人。老师有个提议,我们一边欣赏一边也来跟着合唱队担任伴唱,感受那激动人性的场面。(起立)

  四、下课。

茉莉花教案15

  教学目标:

  认知:认识生字6个,积累ABB形式的词语。区别“希望” 和“盼望”,“惊奇”和“惊喜”的意思,并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正确使用。

  操作:

  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节。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情感:体会养花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与美的喜悦

  创新:体会比喻、泥人等手法的运用,能模仿课文有关语句,选择校园中的一株花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抓住相关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养花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与美的喜悦,读出不同心情的不同语气,学习听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整体感知

  1、播放一段茉莉花的歌曲

  2、引出课题 茉莉花

  3、介绍自己知道的茉莉花是怎样的?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1) 学生交流

  (2) 接力朗读,正音,重点:逛

  学习生字:茉(形声字)、疏(书空左半部分)、比较:霞-瑕-假

  花蕾: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绽开: a.查字典“绽”

  b.看图理解

  C、动作演示理解

  重点突破,读中感悟

  1、茉莉花是怎样的'呢?

  2、根据学生交流,出示第四小节重点句

  茉莉花已长出了( ),枝尖上鼓出了( )。过了几天,( )开放了。它们( ),( ),绽开了( ),送来了( )。妈妈摘下一朵叫我闻,茉莉花的香味( ),花香( )。

  3、指名学生口头完成填空

  4、茉莉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生对读,同桌读,男女生分句读,体会喜悦的心情

  5、指导背诵

  茉莉花长出了枝丫,鼓出了花蕾――过了几天,开放了――摘下一朵叫我闻

  师范读,进一步思考:作者究竟突出了茉莉花的哪些特点呢?

  板书:花蕾:鼓

  花朵:洁白无瑕

  似雪如玉

  花香:浓郁真醉人

  四.品读课文,感悟心情的变化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边划:“我”在养花的过程中心情变化的语句。

  交流、出示

  (1)回家后,我把茉莉花发阳台上,每天都精心照料它,焦急地盼望它能早日开放。

  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解“焦急”,区别“盼望”—“希望”。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2)渐渐地,我不再关心它了。

  我为什么不再关心它了呢?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3)初夏的一天早上,我在阳台上惊喜地发现茉莉花长出了好多叶子,整株茉莉花都绿油油的了。

  感受茉莉花勃勃的生机,区别“惊喜”与“惊奇”。体会“惊”什么,“喜”什么的心情。

  指导朗读:指名读,比赛读。

  五.积累词语 总结全文

  放茉莉花的音乐,自由朗读整篇课文

  茉莉花的最大特点就是花香浓郁,因此可闻第一节就写到----“茉莉花开,满屋飘香”。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是形容茉莉花香的呢?你还知道哪些形容花香的词语呢?

  3.试试你的身手,照样子写词语:绿油油

  4.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洁白无瑕 似雪如玉……

  5、请你用几句话夸夸茉莉花

  六.写段练习

  选择校园的一株花,仿照课文第3节写一段话

【茉莉花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音乐教案《茉莉花》04-08

茉莉花大班音乐教案04-08

大班音乐茉莉花教案05-26

大班韵律:茉莉花_大班教案06-21

中班音乐活动:茉莉花_中班教案06-22

茉莉花大班音乐教案(精选15篇)06-07

茉莉花茶的功效与作用07-26

如何选择好的茉莉花茶09-02

干茉莉花茶的挑选方法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