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娘谷》大班教案

时间:2022-05-19 15:32:46 教案 我要投稿

《花娘谷》大班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花娘谷》大班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花娘谷》大班教案(精选7篇)

  《花娘谷》大班教案 篇1

  一、教学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茅草谷"变成"花娘谷"的美好经历,愿意交流分享阅读的感受。

  2、看看、说说周围的"喜事",体验不同喜事带给人的不同喜悦心情。

  二、教学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2、传统喜事图片4张。

  三、教学活动过程:

  1、谈话进入主题看ppt图片,认识"茅草谷"。教师设置问题:看这张图片,你看到什么啦?(请幼儿通过观察自由讨论回答,(教案:)提醒幼儿语言描述的完整性)教师:我的家乡长着许多树,可唯独没有会开花的树,所以我们村里的人都叫这里是"茅草谷"。

  2、分段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1)、集体阅读教师提问:有一年,"茅草谷"发生了一件大喜事,在这样喜庆的日子里,你们觉得会带什么礼物呢?

  (2)、图片欣赏教师:花娘谷的人遇到过什么喜事?(请幼儿欣赏图片)让幼儿自由讨论从图片上看到什么啦。

  (3)、自由讨论:

  了解春节、中秋节、丰收、祝寿这些喜事,生活中还有哪些喜事可以分享。让幼儿自由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喜事。

  幼儿观察ppt图片,茅草谷渐渐有了什么变化?生活在这样的村子里人们的心情会怎么样?

  3、完整欣赏故事。

  配乐,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情感教育提升: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是幸福的,在充满了爱的社会我们是快乐的,我们要学会爱家长、爱老师、爱我们的朋友。

  《花娘谷》大班教案 篇2

  《花娘谷》是难得的优秀中国绘本,结合主题"我是中国人"的开展,我选择与孩子们共读这本绘本,希望通过阅读,帮助孩子们了解故事中小村庄的美好变化,从而知道一些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感受到祖国富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强烈幸福感。

  分析目前大班幼儿阅读的现状,结合本书的特质,我在设计这一活动时,安排了三个主要环节,从扉页自然导入,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入手,之后再借用绘本画面、加入的图片欣赏和视频丰富,来推进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努力使幼儿全面感受到故事的内容以及相关的情感,最后我选择用完整欣赏的方式,确保了幼儿文学欣赏的完整性,唤醒了子与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真正发挥阅读对幼儿的影响力,使他们在获得愉悦情感的同时,学会感受爱与表达爱。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茅草谷变成花娘谷的美好经历,愿意交流分享阅读的感受。

  2、看看说说中国传统的"喜事",体验不同喜事带给人们的愉悦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花娘谷》、小图书《花娘谷》

  2、四幅喜事图片、插入角色图片

  活动过程:

  一、扉页导入,认识茅草谷——很久很久以前,我的家乡就是照片里的模样。(出示图片"扉页")提问:看看,说说那时村庄里都有什么?

  比一比,老房子和新建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小结:村里长着各种各样的树,唯独没有一棵会开花的`树。所以人们叫这里"茅草谷"。在这一幢幢房子里住着一群聪明、勤劳、善良的中国人,而今天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

  二、分段阅读,理解故事

  1、集体阅读,提问: 在这么喜庆的日子,你们觉得会带什么礼物?

  听到了这儿,你知道了哪些关于外婆外公的事?

  过渡:村里人也开始向他们学习,家里一有喜事,也在房前屋后种下一棵棵会开花、会结果的树。

  提问:什么样的是算喜事?谁愿意说说你遇到过的喜事

  2、图片欣赏提问: 看看那些年我们村子里发生了哪些喜事?(观察图片,幼儿泛讲)关于春节、关于中秋、关于祝寿、关于丰收的预设分享

  中国还有哪些重要的节日

  丰收的时候,住进新楼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照片上大伙儿在给谁庆祝生日?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就这样村里的人不知不觉就在茅草谷种上了很多的树,这些树每年都会开花结果,于是茅草谷就渐渐变了样,会变成怎样呢,下面的故事要请你们读读我家的故事吧。

  三、欣赏故事,感受爱与被爱。

  1、教师讲述故事,幼儿翻阅小图书。

  2、说说自己深深爱的人,并鼓励幼儿表达爱。

  《花娘谷》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画面,理解外婆和村里人种树的相关情节。

  2、了解几种中国传统的“喜事”,感受不同喜事带来的愉悦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花娘谷》、小图书《花娘谷》。

  2、老爷爷的胡子、寿面、寿糕等表演道具。

  活动过程:

  一、封面导入,认识茅草谷

  很久很久以前,在那个时候有一个这样的村庄。(出示图片“扉页”)

  提问:

  1、这个村庄里有什么?

  2、这些房子漂亮吗?和我们现在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村里长着各种各样的树,唯独没有一棵会开花的树。所以人们叫这里“茅草谷”。

  过渡:在这一幢幢房子里住着一群聪明、勤劳、善良的中国人,而今天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

  二、集体阅读

  (一)来到茅草谷的外婆

  教师讲述:外公把外婆娶来的.时候,外婆的妈妈给她准备了一车的礼物。

  提问:

  1、在这么喜庆的日子,你们觉得会带什么礼物?

  2、怎么会想到带这个礼物呢?

  小结与过渡:究竟是什么好东西呢?大伙都很好奇,掀开红布一看,居然是一车会开花的树苗,村里人觉得这可真稀罕。

  (二)种树的外婆和村里人

  教师讲述:村里人也开始向他们学习,家里一有喜事,也在房前屋后种下一棵棵会开花、会结果的树。

  提问:

  1、你们猜一猜,他们遇到过哪些喜事?

  2、还有哪些令人开心的事情?

  三、图书阅读,讨论大喜事

  哪个孩子说一说,你发现村里人遇上过哪些大喜事?在书上的哪一页?

  (一)聊一聊“过年”

  提问:

  1、有一种喜事叫“过年”,“过年”的时候大家都在干什么?

  (播放“过年”视频)

  2、回忆一下,你们家是怎么过年的?

  3、过年的时候你记得马路上有什么变化?

  小结与过渡:“过年”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亲人们相聚在一起,坐在圆桌上品尝美食、欣赏晚会,一起放鞭炮、看烟花,团团圆圆,喜庆热闹。

  (二)谈一谈“中秋”

  家人聚在一起很幸福,还有哪一天大家也会相聚在一起呢?

  提问:

  1、中秋的时候,你们会联想到什么?这个时候你会做什么呢?

  2、如果一个人是一半的月亮,那怎么做才会是团团圆圆呢?

  (示范:两个人拥抱在一起,就是团团圆圆)

  小结与过渡:一家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就像中秋时圆圆的月亮,感情不会分离,这样的日子是不是应该庆祝一下?

  (三)想一想“丰收”

  提问:

  1、还有一件农民伯伯们的大喜事,是什么?

  2、为什么会让农民伯伯这么高兴?

  小结:庄稼成熟,果熟蒂落,农民伯伯们一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收来的庄稼既可以填饱肚子,又可以卖钱,当然各个会笑开花,忙得不亦乐乎。

  (四)演一演“祝寿”

  提问:

  1、最后一件是什么大喜事?

  2、是在给谁过生日?准备了什么?

  小结:给老人庆祝生日需要一些特别的礼物:寿桃祝老人万寿无疆,寿糕祝老人高高兴兴,寿面祝老人健康长寿。

  过渡:给老人祝寿一定要说吉利话。

  3、小朋友可以说什么吉利话?(请一个幼儿扮演老爷爷,其他幼儿祝寿拜寿、说吉利话)

  小结:老人是全家人的宝贝,他们为一家人操劳了一辈子,所以我们都要爱护保护好老人。

  4、小朋友们为家里的老人做过什么吗?

  过渡:你们都是孝顺、有礼貌的好孩子。

  四、集体阅读,发现大变化

  (一)变成花海的茅草谷

  教师讲述:就像你们说的,村里人一遇上大喜事,就种下花树和果树,他们用这种方式来纪念这些快乐的回忆。

  提问:

  1、这时的茅草谷有了什么变化?(连续观察两张PPT)

  小结:每到春天,那一片片的花海,像仙女撒下来似的,遮盖得看不见了村子。阵阵果香从村子里飘出来,引得城里人直往村里钻,成筐的果子运到大城市。

  (二)种满快乐回忆的花娘谷

  教师讲述:现在,妈妈还会带着我回到花娘谷,看那一片片的花海,总能想起从前一件件快乐的喜事。

  《花娘谷》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是在孩子们的游戏《花店》中生存的,在一次游戏分享中,我们在讨论花店没生意的原因中,有的孩子说花店老板不会做生意、有的孩子说可以把花送到幼儿园,上次我在门口就看见有人送花来我们幼儿园、有孩子说花店里花的品种太少了,有的孩子说上次我喝酒看见新娘手里拿得花可漂亮了孩子们的.话使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就问幼儿:“这些花代表什么意思呢?每个地方送的花都一样吗?”孩子们听了都摇摇头,他们互相窃窃私语起来“你知道吗?玫瑰表示什么?送给妈妈什么花等,他们非常渴望知道答案,看到孩子们对这话题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就预设了今天这个活动《花的语言》。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了解花语花意,懂得一些送花的学问。

  2、鼓励幼儿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收集有关花的知识、鲜花、包装纸等活动过程:

  一、讨论交流:

  1、大家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花?

  2、你喜欢什么花?它表示什么意思?

  二、选花:

  1、请幼儿打开信封看看信上说什么?

  2、给他们选什么花?为什么?

  3、幼儿按照信上的任务去选花。

  三、送花:

  1、这样可以送了吗?

  2、幼儿包装花儿。

  《花娘谷》大班教案 篇5

  目标:

  1、通过电脑课件和动作,理解诗歌的语言,并初步学会朗诵诗歌。

  2、初步感知诗歌中的比拟手法。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图片和已有经验进行诗歌仿编。

  准备:

  1、电脑课件。

  2、图片。

  3、背景图:蓝天、大地、小河、单个动物图样:小鱼、小草、月亮、小鸟等。

  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时候,你们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哄你们睡觉的?现在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宝宝也要睡觉,他们都是谁呢?让我们来听听吧。”

  二、出示课件,理解诗歌内容:

  1、欣赏第一遍录音:

  ——“诗歌的名字是什么?摇篮里都有哪些宝宝呢?”(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2、出示课件,欣赏第二遍诗歌:

  ——“刚才小朋友听的可认真啦!现在,我们来看着图再欣赏一遍吧。”

  欣赏后提问:

  ——“这些宝宝都睡在摇篮里,他们的摇篮是什么呀?”(根据幼儿回答出示背景图)

  三、初步学习朗诵诗歌:

  ——“这首诗歌这么好听,刚才有的小朋友都忍不住跟着学了,还做好看的动作呢,你们想不想学呢?那

  我们边看图边轻轻的'说好吗?”

  “小朋友说的真不错,会说的小朋友声音再大点,我们再来说一遍吧。”

  “为什么诗歌中说‘白云、浪花、风儿、歌儿’都是轻轻的呢?”(引申午睡的时候小朋友们也要动作轻轻的,在家里,爸爸妈妈睡觉时也要轻轻的)。

  “小朋友真聪明,一学就会了现在,我们开始比赛了,看看谁说的最好听,最有感情。”

  四、运用已有经验仿编诗歌:

  1、小结:

  ——“这首诗歌真有趣,把星星比作小宝宝,把小鱼比作小宝宝。你们想想还可以把什么比作小宝宝呢?”(幼儿回答)

  “老师想把月亮比作小宝宝,还把它编到了诗歌里。你们想听听吗?”

  “蓝天是摇篮,摇着月亮宝宝,风儿轻轻吹,月亮宝宝睡着了。”(边说边出示月亮图片)

  “你们能把刚才想的编到诗歌里吗?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动脑筋编了。”

  2、幼儿创编,教师指导鼓励。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今天真是能干,编出了这么多好听的诗歌,有的小朋友还想编呢,请你们回家后编给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听好吗?”

  《花娘谷》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的

  1.引发幼儿观察画面,想象和讲述富有童话情趣的内容。

  2.激发幼儿创编诗歌的兴趣,能在看看讲讲中学习整首诗歌。

  3.理解词:山腰、抛

  二、活动准备

  1.背景图,群山,插入材料:花轿,虎头两只(一只笑嘻嘻摇扇,一只在达瞌睡)。抬轿的八只小狗。

  2.扇子几把

  三、活动过程

  一、理解图意。

  1、出示背景图及一顶可移动的'花轿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幼儿理解的诗歌内容

  师:山脚下有什么?猜一猜谁会坐在花轿里?让我们来看一看谁坐在里面?(掀开轿帘)

  2、出示八只小狗图片

  师:平时都是人坐轿,今天可奇怪了坐只大老虎那么是谁来抬轿子?

  有几只小狗抬轿子?为什么要8只小狗来抬轿子?老虎在轿子里舒服吗?

  移动一只小狗成摔到的姿势)问:发生什么事了?

  小狗为什么摔到?摔到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3、出示老虎踢小狗,小狗气得直叫,老虎睡大觉的图片。

  师;我们看一看小狗摔到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快帮小狗想办法对付坏老虎。

  4、移动轿子到山腰,师;看小狗用什么办法对付老虎?(重点理解“山腰,抛”两个词)

  语言概括小狗抬轿到山腰,想个办法真正好,一二三,往上抛,老虎摔了一大跤。

  二、引导幼儿试编诗歌。

  1、师:我们可以把故事编成诗歌,每一句的字数要一样多,读起来要顺口。

  2、出示图片试编诗歌,把诗歌连起来说一遍。

  三、 分组看图、编后半部分。

  四、分角色表演诗歌(用道具),结束活动。

  诗歌:

  小狗抬花轿

  八只小狗抬花轿,老虎坐轿扇扇子。一只小狗摔一跤,老虎踢了它一脚。

  小狗气得汪汪叫,老虎却在睡大觉。

  小狗抬轿到山腰,想个办法真正好。

  一二三,往上抛,老虎摔了一大跤。

  《花娘谷》大班教案 篇7

  目标

  1、理解莎莎从胆小到勇敢的成长过程。

  2、体验故事角色的心理变化,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准备

  1、图片。

  2、故事磁带。

  过程

  一、欣赏故事。

  ――结合挂图,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莎莎为什么会一个人在家里?妈妈临走时对莎莎说了什么?

  ――妈妈走后,莎莎心里感到怎么样?

  二、理解故事内容。

  ――重点欣赏第四小节至第十小节的故事内容。

  ――妈妈走后,莎莎做了些什么?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莎莎有没有另帕勺地方可以去?她去了吗?为什么?

  ――妈妈要莎莎等的重要电话是谁打来的?是什么内容?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莎莎长大了?

  三、我也长大了。

  ――你能为家里做些什么?

  ――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理解为他人做事,无论大小都是长大的一种表现。建议

  1、活动后,通过家园联系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及时肯定能独立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幼儿。

  2、鼓励幼儿在幼儿园为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他们在互相帮助中体验成功感和长大的快乐。

【《花娘谷》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花娘谷教案03-25

《台湾的蝴蝶谷》教案07-26

《台湾的蝴蝶谷》教案7篇06-22

五谷作画美术教案(精选7篇)05-13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11-01

谷爱凌事迹04-04

大班区域活动教案_大班教案06-20

大班安全教案范文大班《安全》教案04-20

有关大班教案范文 大班优秀教案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