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2-04-02 14:03:58 教案 我要投稿

《圆的认识》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的认识》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圆的认识》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圆的认识》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重点

  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体会圆的对称性。

  难点

  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

  教学圆规

  电化教具

  课件

  一、 创设情境:

  亮亮借助光盘画了一个圆,剪出了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他很快找出来了。你有办法找出来吗?

  二、探索活动:

  1、引导学生开展折纸活动,找到圆心。

  (1)自己动手找到圆心。

  (2)汇报交流找圆心的过程,并说出这样做的想法。

  2、通过折纸你发现了什么?理解圆的对称性。

  (1)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2)再折纸,体会圆的轴对称性,画出圆的对称轴。

  (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3、通过折纸你还发现了什么?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1)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个圆里的半径有什么特点?

  (2)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圆里的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

  (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一个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

  1、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做完后交流汇报。

  2、完成练一练进一步巩固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完成填一填

  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并试着填一填,有困难的向老师或同桌请教。

  汇报交流,说答题根据。

  4、完成书后第3题。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学生利用经验很容易找到圆心,如果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教学中通过折纸观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

  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对以学过的轴对称图形进行整理,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对比中发现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不同特点,从而突出圆具有很好的轴对称性。

  多次折纸的过程中探索,发现,验证。操作中体会交流,体会圆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个别学生做试一试的题目会有困难,注意个别指导。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二)

  我们的发现

  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同一个圆里d=2r或r=1/2d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学生利用经验很容易找到圆心,如果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教学中通过折纸观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

《圆的认识》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观察、画圆、测量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点,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在活动中,感受圆与其它图形的区别,沟通它们的联系,获得对数学美的丰富体验,提升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同。

  【教学线索】

  (一)在活动中整体感知

  1.思考:如何从各种平面图形中摸出圆?

  2.操作并体会:圆与其它图形有怎样的区别?在交流中整体感知圆的特征。

  (二)在操作中丰富感受

  1.交流:圆规的构造。

  2.操作:学生尝试画圆,交流中归纳用圆规画圆的一般方法。

  3.体会(学生第二次画圆):如果方法正确,为什么用圆规画不出直线图形或是其它的曲线图形?

  4.引导(教师示范画圆):使学生将思维聚焦于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体会到圆规两脚距离的恒等,恰是“圆之所以为圆”的内在原因。

  (三)在交流中建构认识

  1.引导:引导学生将上述距离画下来,由此揭示圆心及半径,进而介绍各自的字母表示。

  2.思考:半径有多少条、长度怎样,你是怎么发现的?

  3.概括:介绍古代数学家的相关发现,并与学生的发现作比较。

  4.类比:先介绍直径,进而引导学生借助类比展开思考,发现直径的特征,并提出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5.沟通:圆的内部特征与外部特征之间具有怎样的有机联系?

  (四)在比较中深化认识

  1.比较: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中类似等长的“径”各有多少条?圆的半径又有多少条?

  2.沟通:这些正多边形与圆这一曲线图形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五)在练习中形成结构

  1.寻找:给定的圆中没有标出圆心,半径是多少厘米?

  2.想像:半径不同,圆的'大小会怎样?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猜测:不用圆规,还可能怎样画出一个圆?在交流中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半径、直径之间关系的认识。

  4.沟通:用圆规如何画出指定大小的圆?

  (六)在拓展中深化体验

  1.渗透:在与直线图形的对比中,揭示圆的旋转不变性。

  2.介绍:呈现直线图形旋转后的情形,再一次引导学生感受圆与直线图形的联系,体会圆与旋转的内在关联,丰富对圆这一曲线图形内在美感的认识。

【《圆的认识》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02-20

小学数学教案:圆的周长08-15

圆认识教案03-17

《圆的认识》教案09-01

圆的认识教案11-08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案(精选17篇)03-29

六年级圆的认识教案01-20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12-27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