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2-10-11 08:32:37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大班教案模板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华】大班教案模板6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不同卷发造型的美,并尝试使用折、卷、拧等多种方法制作造型多样的卷发。

  2、通过共同制作与分享成果体验创作发型的乐趣,感受合作成功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各种颜色和质地的纸条、篮球、浴帽、发型范例、剪刀、双面胶、发型秀VCD、图片及合适走台步的音乐

  2、经验准备:幼儿在班级中进行过理发店的游戏;在音乐表演区内表演过走台步。

  活动过程:

  一、播放发型秀VCD及发型图片,引导幼儿欣赏、讨论卷发造型的特点?

  教师提问:模特们在展示什么?他们的发型是什么样的?卷发发型是怎么做出来的?

  二、以“发型秀”的形式出示教师制作的成品范例,引导幼儿探索制作卷发发型的方法。

  1、教师提问:你认为这些卷发是怎么变出来的'?用了哪些材料?

  2、幼儿自由探索各种制作卷发的方法。

  3、幼儿交流自己制作卷发的方法。

  三、游戏:发型师

  1、介绍材料:浴帽,色纸,双面胶等。

  2、幼儿设计发型并鼓励有共同目标的幼儿合作制作发型。

  四、发型展示。

  1、做好发型的幼儿可以将卷发戴上,相互欣赏。

  2、幼儿轮流进行表演。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节奏,看图谱变换踏跳的动作,体验跳舞毯带来的乐趣。

  2.大胆尝试、灵活表现自己所创编的动作。

  活动准备

  1.贴有四个方位箭头标记的正方形泡沫垫人手一块,箭头图谱若干,《兔子舞》音乐选段。

  2.幼儿已熟悉用脚玩“石头、剪子、布”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石头、剪子、布”引入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会用脚来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你们是怎么玩的?

  2.师:我们的小脚很能干,会走路、跑步、玩游戏,它还会跳舞呢。今天我们就要在神奇的跳舞毯上用小脚来跳舞。

  二、引导幼儿在跳舞毯上尝试不同踏跳动作。

  1.认识跳舞毯。

  (1)跳舞毯上画着什么?(箭头、中心点)

  (2)不同方向的箭头表示什么?可以怎么跳?你觉得中心点有什么用处?

  2.尝试在跳舞毯上跳舞。

  (1)师:现在我们试试到跳舞毯上来跳舞,看着不同的.箭头想想你的小脚可以怎么跳?

  (2)交流:你是怎么跳的?(师将幼儿的不同跳法记录成图谱,如“←”)

  (3)在图谱的提示下分享、尝试同伴的不同跳法。(配乐)

  (4)师:跳的过程中你有什么问题吗?怎样能够连续、有节奏地跳?(每次跳完后两只脚都要回到中间点上)

  三、创编节奏图谱随乐踏跳。

  1.出示单方向箭头的图谱,在音乐伴随下练习踏跳。

  (1)图谱A(“← ← ← ←”),随乐练习左脚踏跳的动作。

  (2)师:往左边跳完了,还可以往哪边跳?,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练习右脚踏跳的动作。

  2.引导幼儿将单个不同方向的箭头自由组合成新图谱,配乐练习。(如“← ← → →”、“↑ ↑ ↓ ↓”等不同图谱)

  3.看图谱随乐完整练习。

  4.发现踏跳过程中的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5.完整表演。

  延伸活动

  1.加快速度看图谱随乐表演。

  2.继续创编图谱进行表演。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

  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

  2、情景导入

  “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

  《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

  幼儿观看课件

  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

  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

  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

  请幼儿观察正方体

  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

  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

  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

  “掷骰子”游戏

  2、游戏规则

  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骰子上标注问题)

  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3、活动小结

  活动反思:

  本课我通过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把长方体变成正方体,使学生把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对于正方体的特征,让学生运用探究长方体的方法去观察、操作、推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让学生探究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区别和联系,通过让学生对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求证、总结,找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且知道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同时,通过生动的课件演示,展现了常见的正方体,将生活与数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杜威曾说过:教育就是生活。教育首先是做为人的一种生活过程而出现的,离开了这个基本主题,教育就没有意义。每天早晨喝的牛奶小朋友都知道是食堂伯伯做成的,但是其中的过程小朋友就不是太清楚。于是,我想让小朋友自己来做一次搅拌的实验,让孩子们动手操作,观察牛奶是怎么“变”来的。旨在让幼儿了解食堂伯伯的工作,珍惜劳动成果;发展幼儿动手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牛奶是怎么“变”来的,培养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

  2、从操作过程中理解“搅拌”的涵义,发展幼儿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的'准备:

  (1)教师掌握搅拌、溶解的相关知识。

  (2)幼儿了解搅拌所具备的要素。

  2、物质材料的准备:

  (1)奶粉、红糖、咖啡、温开水、勺子、一次性透明塑料杯。

  (2)照相机。

  活动过程:

  谈话,引出主题

  1、谈话活动,引发幼儿兴趣

  引导幼儿讨论牛奶从哪里来?奶粉从哪里来?奶粉怎样变成牛奶?

  幼儿动手做小实验

  2、做实验,幼儿动手操作。

  (1)给幼儿的杯子里加入白糖,幼儿观察后说出其特征(颗粒状,硬的)

  (2)教师给幼儿加入温水后,幼儿观察白糖的变化。糖颗粒在慢慢变小。

  (3)请幼儿想办法使白糖快速溶解变成透明的液体(用勺子搅拌),尝尝味道。

  (4)给幼儿加入奶粉,请幼儿观察杯子里的变化。(奶白色的溶液)

  (5)加入咖啡,请幼儿观察杯子里的变化(咖啡色的液体)

  总结经验,理解溶解的真正意义

  3、师生交流,让孩子的经验共享。

  (1)要使白糖和奶粉快速溶解需要加入温水以后快速搅拌。搅拌分为顺时针搅拌和逆时针搅拌。

  (2)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溶解在水里,比如:果珍,红糖、豆腐花等。

  (3)教师讲解溶解与溶化的区别。

  享受劳动的喜悦

  4、互相品尝牛奶,交流自己的感受。

  请幼儿共同品尝自己“做”的牛奶,分享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家用豆腐花来做搅拌的实验,看看顺时针搅拌和逆时针搅拌出来的豆腐花在凝固后有什么不同。

  活动反思:

  昨天下午,我就跟小朋友说了:“明天上午我们要做一个有趣的实验,请小朋友们早点来哦”许多孩子都非常想知道老师给他们安排的实验是什么,今天早上孩子们都很迅速的来到幼儿园,早餐也吃得很好,终于到了做实验的时候了,孩子们安静地等待着老师亮出“谜底”。

  在活动中,孩子们带着极大的兴趣去做实验,从白糖溶化成水到奶粉变成牛奶,到最后的咖啡牛奶,每一个细节孩子们都能用语言说出物体的变化。老师和孩子们边做边讲解,孩子们理解了溶化和溶解,也知道了什么什么是粉末状、晶体、液体等专业名词。孩子们在这个活动中发展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发展了观察能力,激发了孩子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今后我们会经常进行这样的科学探索活动的。

  经过这次活动,我觉得做为老师,无论做什么样的活动,就算它是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老师也必须有充分的知识准备,给幼儿把简单的实验活动都用专业术语讲出来。如果平时用方言较多,在活动中就容易把方言脱口而出。我觉得这是我今后必须注意的一个地方。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用不同音色的乐器表现变化的天气,体验合作创编、操作乐器的乐趣。

  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若干张天气变化的图片;观察过天气的变化,有相关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复习歌曲《大雨小雨》

  用好听的声音,分组看指挥演唱歌曲,表现大雨小雨的强弱变化。

  二、乐器预报天气

  (一)说说最近的天气

  最近天气怎么样?有什么变化?

  (引导幼儿讨论近期的天气变化,并用相应的图片表示。)

  小结:最近上海的天气真是变化多端,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乌云密布,一会儿阴雨连绵。

  (二)乐器预报天气

  做小小气象员,用乐器来预报天气吧!

  1、为晴天选择乐器

  太阳高照的时候我们选择什么乐器?怎么预报?

  (幼儿自由讨论,引导幼儿选择乐器和节奏为晴天配音。)

  小结:在用乐器预报的时候,可以加上语言来说明。

  先让孩子听下各种乐器的'音色,让孩子来为晴天选择乐器并尝试播报。

  2、分组讨论为天气配音

  和你的朋友一起选择乐器预报天气。

  (引导幼儿分组讨论为雨天、多云、小雨等变化的天气选择乐器,老师巡回观察指导,鼓励幼儿创编节奏。)

  每组4人,商定自己代表的天气,商定播放时的顺序。

  3、我是气象预报员

  刚才大家都选择了自己的乐器和节奏来预报,我们来听听。

  小结:原来不同的乐器、不同的节奏可以表现同样的气象。下次你们可以去区角再去尝试不同的预报方式。

  三、表达表现

  听,春雨来了,我们一起和春雨做游戏去吧!

  (幼儿跟随春雨沙沙的音乐进行律动活动。)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让我明白了,观察引发幼儿的兴趣点,是活动成败的关键。学会让幼儿从情绪上受到优秀歌曲本身所蕴藏的美的旋律所感染,让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既学习音乐,又不知不觉的锻炼了倾听能力。让孩子能真正融入到音乐之中,感受其中的意境美。让他们在音乐艺术活动中接受美的熏陶,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织的动作和尝试看队列图谱变换队形。

  2、能与同伴一同大胆表演,感受集体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队列图谱(四列纵队、变队形图谱、圆形)

  2、音乐《我最牛》,音乐“我只是一只羊”(前奏与问好音乐、“织”音乐、完整音乐)

  3、幼儿已学会“问好”动作

  4、幼儿按标签分组(黄羊羊、绿羊羊、红羊羊、蓝羊羊)

  活动过程:

  一、见面问好乐陶陶——羊儿们,让我们出发去青青草原喽。(在“村长”带领下,边做“问好”动作边进入场地)。

  二、学习“织”的舞蹈动作

  1、“村长有件烦心事,想请你们来帮忙,灰太狼经常来捣乱,谁有办法来抓住他。”

  2、幼儿自由说说自己的想法。

  :“用罩出他,真是个好办法,谁知道怎样织”(让幼儿尝试着说说做做)

  3、学习织师:“村长”会织哟,仔细看怎么织的。

  (1)欣赏教师的“织”动作后,请幼儿来说一说做一做是怎样织的。

  (2)幼儿学习织动作。

  重点:分清左右手、合拍、到位与力度。

  三、学习看队列图谱变换队形

  1、(出示长方形队列图)

  (1)师:我现在想织一口怎样的?谁看明白了来介绍一下。

  :四小队,横竖对齐,有心形标记的是队长。

  (2)织时需要我们步调一致,听一听有几句歌词我们就需要变换成功了?

  重点:倾听、感知变换队列需在四句歌词内完成。

  2、合着音乐节拍,走“方形”队列,随后表演“织”。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边跳舞边来织一口又大又结实的方形吧。

  指导:纵横对齐,抬头挺胸、手臂横平竖直,动作合拍有力,这样织出的才会结实。

  3、通过“发现漏洞”(如个别幼儿没有对齐,动作不合拍无力等)引导幼儿重新再织一次,织得再结实一些。

  4、学习由方阵变换成圆形(出示圆形队列图谱)

  (1)师:我们要继续织,把它变成一口又圆又大的吧。

  (2)出示队列变换图示师:请你们自己先通过看图来说一说变换的方法?

  重点:理解简箭头所表示的含义,通过与第一张的比较发现“中间两排小朋友有转身的`动作”

  (3)让我们听着音乐跳着舞走一走试一试。

  指导:在四句歌词完成队列变换

  (4)练习由方形队列变换成圆形队列。

  师:我们先织成方形然后继续努力把它织成圆形吧!我们得织得很整齐哦,织得很结实。

  (5)幼儿完整表演两次

  四、灰太狼落

  1、师:把我们的架得高高的(手拉手举到头顶),放(一起蹲下放)呀真不错,成功!这回准能抓住灰太狼了。

  2、完整表演

  (1)师:呀!我发现灰太狼来了,让我们快点来织一口又大又结实的抓住它。

  (2)幼儿完整表演舞蹈,结束时把“”高高架起。

  3、灰太儿狼落。

  把不知不觉钻进陷阱的“灰太狼”罩住,然后慢慢的把收紧,抓住灰太狼。

  五、庆祝 ——伴随“我最牛”的音乐,带着灰太狼喜洋洋地离开“青青草原”。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11-01

大班区域活动教案_大班教案06-20

大班安全教案范文大班《安全》教案04-20

有关大班教案范文 大班优秀教案05-18

大班的教案06-11

大班教案06-08

大班健康教案大班健康02-07

精品大班健康教案大班健康优秀教案03-10

《茶壶》大班教案09-19

《斗鸡》大班教案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