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气教育教案

时间:2023-12-19 15:40:05 登绮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冬至节气教育教案(通用13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冬至节气教育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冬至节气教育教案(通用13篇)

  冬至节气教育教案 1

  活动目标:

  1、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知道冬至由来。

  2、愿意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活动准备:

  利用回家时间和父母收集关于冬至的相关信息

  活动过程:

  (一)音乐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导入:

  教师弹奏乐曲,幼儿随乐曲演唱。

  孩子们,你们歌唱的时候特别专注,真棒!

  刚才我们演唱了有关冬节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冬季里有个节日马上就要到了。是什么节日呢?(冬至节)

  (二)冬至节的.谈论

  小朋友说的真好,冬至节就要到了。哪个小朋友能给我们说一说冬至节(叫3-4名幼儿)

  冬至节我们可以做哪些活动来庆祝呢?(改变户外运动、包饺子、讲给小班弟弟妹妹)

  (三)自行如厕穿着外衣,到小班请弟弟妹妹一起进行户外活动。

  冬至节气教育教案 2

  活动目标

  1、知道冬至要吃饺子的传统习俗;

  2、用橡皮泥团圆、压扁、包裹的技能制作饺子皮和饺子馅;

  3、和朋友们介绍和分享自己做的饺子,体验冬至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冬至及饺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课件准备:《冬至》动画视频、包饺子视频、包饺子步骤图

  材料准备:各色粘土、塑料刀(或食用面团、馅料)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视频动画《冬至》,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习俗,引出饺子主题。

  ——熊猫奇奇他们在做什么事情?冬至都吃什么?

  ——你喜欢吃饺子吗?

  ——你知道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呢?

  小结: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饺子或汤圆,边吃边聊天,很是幸福。所以,饺子、汤圆就代表团圆,代表着对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出示小伙伴做饺子的图片,引起幼儿做饺子的兴趣。

  出示一个制作好的饺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论。

  ——饺子是什么样的?

  ——你们在家里包过饺子吗?饺子要怎么包呢?

  播放视频《包饺子》,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包饺子的方法和步骤。

  出示包饺子分步骤图,鼓励幼儿用黏土尝试包饺子。

  1.制作饺子皮: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两只小手搓一搓,搓成圆球;再用手掌把圆球压薄,压成圆圆片。

  2.制作饺子馅: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切碎或团圆。

  3.包饺子:用皮包住馅,用大拇指和食指把两边捏在一起,一个饺子就做好啦。

  鼓励幼儿独立制作饺子,教师巡回观察,给予指导。

  鼓励幼儿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你的饺子是什么形状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你的饺子是什么馅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投放做饺子的材料,让幼儿制作不同样式的饺子并展示。

  家园共育:幼儿回家尝试和家人一起包一顿饺子,体会冬至的温馨气氛。

  冬至节气教育教案 3

  活动目标

  1、锻炼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培养自力更生的意识。

  2、和父母一起包饺子增进父母亲情。

  3、感受集体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准备:擀面杖、锅拍、围裙(班主任合理安排),以校讯通、黑板报形式告知家长时间、地点、家长需要准备的物品(提前两天通知家长)

  2、幼儿园厨房准备:饺子馅、包饺子面。厨房以班级为单位分好,厨房12月22日上午9:40之前准备好饺子馅、包饺子面。等待班级生活老师来领取。

  3、班级准备:洗手、带好围裙。

  活动过程

  一、包饺子阶段:约30分钟

  以班级为单位亲子活动开始包饺子。

  分工:

  1、家长孩子分别擀皮、包饺子;

  2、班级生活老师:负责厨房领取包饺子面团、和指定家委会人员负责把包好的饺子送到厨房;

  3、班主任和配班教师:负责维持班级秩序、指导家长孩子擀饺子皮、包饺子、活跃班级亲子包饺子气氛;

  4、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拍照、指导、维持秩序。

  二、煮饺子阶段:约20分钟

  1、生活老师和指定家委会专人:集中包好的饺子送进厨房并负责把煮好的饺子送回班里;

  2、班主任和配班教师协同家委会:组织孩子开展儿歌、唱歌、故事等活动(班主任设计好)(等待饺子煮熟);

  3、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维持家长秩序。

  三、吃饺子阶段:约30分钟

  1、生活老师和指定家委会专人:负责把煮熟的饺子分发到小朋友的餐盘中,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

  2、邀请家长品尝——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分发和维持秩序

  活动结束

  1、家长品尝完毕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家长回到班级门口填写表格、顺序离开幼儿园。

  2、班级整理、餐后散步、午休——-活动结束。

  3、活动总结、找补不足。

  冬至节气教育教案 4

  活动目标:

  1、对朗诵诗歌感兴趣,进一步体会冬至日的节日特点。

  2、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景和意境,并用相应的表情、语气表现诗歌。

  活动准备:

  有关于冬至节的认知与理解。

  活动过程:

  1、教师朗诵儿歌冬至节2—3遍:幼儿欣赏。

  2、幼儿朗诵冬至节

  3、鼓励幼儿个体朗诵冬至节,根据幼儿情况实施给予鼓励及表现建议。

  活动延伸:

  活动区时间,美工区的幼儿可以自主为冬至节儿歌配上自己想到的绘画作品。

  活动目标

  1、了解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节以及冬至节的来历

  2、感受绘本故事中冬至节的习俗

  3、让幼儿了解并认同冬至节,喜爱传统节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活动准备

  1、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与冬至有关的资料。

  2、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冬至有关的习俗。

  3、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

  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播放《节气歌》播放二十四节气歌,引出《冬至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引起幼儿的好奇心,讲述关于节气的信息。预设: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3、引出绘本故事《冬至节》

  二、通过绘本故事说冬至由来

  简介冬至的由来、俗称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因为冬至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称为“活节”;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冬至”又称为“冬节”。

  三、说冬至传说、习俗过渡:为什么古代的节日还能保留至今?让我们一起用传说和习俗来“说冬至”吧!

  1、用传说说冬至。主要有:

  传说一:冬至馄饨夏至面。

  传说二:冬至吃狗肉。

  传说三:冬至南吃饺子北吃馄饨

  2、用习俗说冬至。主要有:

  (1)习俗一: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

  (2)习俗三:葭灰土炭、图歌消寒——冬至之娱

  (3)习俗四:盛情敬师、赠袜履长——冬至之礼

  (4)习俗五:精心宁神、食疗养生——冬至之养

  四、游戏活动

  用纸黏土制作饺子和汤圆,感受冬至节的氛围

  活动延伸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习俗。

  冬至节微反思:

  通过此次绘本故事《冬至节》的活动,幼儿了解了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节的来历及习俗,感受了爷爷给孙子讲述冬至节的爱意,并且学会了九九歌,感受了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本次活动幼儿主要作为倾听者,在延伸活动中将让幼儿进一步参与到活动中。

  冬至节气教育教案 5

  一、活动目标

  1、在动手制作汤圆中感受冬至的节日气氛。

  2、知道冬至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简单了解冬至的饮食习俗。

  3、尝试动手制作汤圆。

  二、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九九歌》童谣音频及图片;“汤圆”图片;“汤圆”手工成品图。

  2、材料准备:超轻黏土、卡纸剪成的纸盘。

  三、活动过程

  播放童谣音频及图片《九九歌》,引出活动主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首很特别的童谣,名字叫《九九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童谣中出现了哪些数字?

  ——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小结:这是一首描写天气变化的童谣,童谣中出现了一到九九个数字,所以叫《九九歌》或者《数九歌》。人们习惯从冬至这天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数完九个九之后,冬天结束,春天就来到了。

  组织谈话,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知道冬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你们知道冬至是个什么日子吗?

  ——冬至是哪一天?

  小结:冬至又叫“冬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

  出示图片“汤圆”,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饮食习俗。

  ——冬至这天,你家会吃些什么?

  ——汤圆是什么形状的.?(圆圆的)

  ——汤圆有什么颜色?(白色、红色、黄色、紫色……)

  小结:冬至这天,各地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吃饺子习惯。南方地区有冬至吃汤圆的习惯。

  出示手工成品图,播放童谣音频《九九歌》,发放材料“超轻黏土、纸盘”,鼓励幼儿动手制作汤圆。

  (可根据风俗习惯将汤圆换成饺子)

  ——我们一起动手来制作好吃的汤圆吧。

  ——我们可以用各种颜色的超轻黏土制作汤圆,还可以把汤圆搓成你喜欢的形状。搓好的汤圆要放在纸盘子上哦。

  温馨提示:童谣《九九歌》的内容不要求幼儿理解,教师在讲解内容的时候不宜太深入或时间太久。

  四、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投放材料“超轻黏土”,鼓励幼儿动手制作饺子。

  2、日常活动

  将幼儿制作好的汤圆装饰在班级的美工区内,供幼儿欣赏。

  冬至节气教育教案 6

  冬至(天冷,这是全年中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由此,白天开始一天天变长,夜间开始一天天变短。),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这一天,全国人民都要吃饺子“以防天冷冻掉耳朵”,为让小朋友既感受到冬至的节气,又能感受到自己动手包饺子的气氛和乐趣,培养小朋友集体生活的乐趣,我们特举行了本次集体活动。

  一、目的:

  1、锻炼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培养自力更生的意识。

  2、感受集体劳动的快乐。

  二、时间:

  冬至日,12月22日。上午:9:0011:30。

  三、过程:

  1、准备阶段:(30分钟)

  ①肉(已绞好的)、芹菜、葱姜、调味佐料、面团、刀、案板、小擀丈两个,小碗若干、小勺若干、盛馅盆、淘菜盆、锅排等。

  ②各班小朋友在老师的指挥下,在各自教室用桌子组合操作台,小朋友分坐在操作台的四周。小朋友们表演手指操《包饺子》,为即将开始的包饺子活动营造气氛。

  ③生活老师把芹菜(每班一颗葱姜)分配给各班,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摘去菜叶,老师把分摘后的芹菜整理后,在小朋友的监督下淘洗干净

  ④生活老师把收集上来淘洗干净的芹菜、葱姜(在活动室)进行切碎。班级老师请小朋友逐个观看切菜的过程。

  2、拌馅阶段:(10分钟)

  生活老师把切碎的菜和肉放进盛馅盆并依次加入盐、味精、五香粉、饺子调料、酱油、鸡蛋等,进行搓和、拌馅。请小朋友依次参观。(并说明鸡蛋的用途为增强黏度,酱油为调色,好看、增强食欲)(地点:活动室)

  3、擀面皮阶段:(30分钟)、(与包饺子同步进行)

  生活老师和班级老师进行分工,擀面杖,切成小面团。老师先示范,请小朋友依次摁成面片并成擀饺子皮。(2个/人次)(地点:活动室)(开始前,请班级老师给小朋友们洗手)

  4、包饺子阶段:(50分钟)

  生活老师把饺子皮分给小朋友(2个/人次),班级老师把饺子馅分别放在小朋友的饺子皮上,然后,班级老师进行示范,小朋友依示范进行包饺子。(评出包得又快又好的饺子,对小朋友进行奖励,奖小礼品一份)(各班根据自己班级包的饺子进行数数)(地点:各班教室)

  5、水煮阶段:(30分钟)

  生活老师集中包好的饺子,放进开水的锅里。水煮开添凉水一勺,共三遍,至直饺子熟透。请各班选出代表两名到厨房参观。回班后讲给小朋友们听。

  6、吃饺子阶段:

  生活老师把煮熟的饺子分发给各班的餐盆中,老师进行配餐,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此阶段气氛应更为活跃:这是谁包的饺子?盛的数量?)

  四、回顾:

  下午上课后,请小朋友们进行讨论包饺子的过程,老师总结。

  冬至节气教育教案 7

  一、活动目标

  1、能够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学习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xx吃”,并能进行句型仿编:我把xx给xx吃。

  2、通过活动,让孩子学会分享劳动成果,培养幼儿热爱家人的感情。

  二、活动重点

  能够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学习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xx吃”。

  三、活动难点

  学习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xx吃”,并能进行句型仿编:我把xx给xx吃。

  四、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在生活中吃过饺子,已经了解一些相关知识。

  2、物质准备:儿歌《包饺子》、实物饺子、小朋友做好的橡皮泥手工饺子、水果模型、小动物模型、家庭成员的手指偶。

  五、活动过程

  1、点名听到名字的小朋友和老师击掌问好。

  2、活动导入,播放儿歌《包饺子》,然后做手指操,直接引出主题。

  羊妈妈(双手比自己,一蹲一站)

  包饺子(一只手把另一只手的五指往内、往外来回扳)

  中间突起(双手握拳)

  两边翘(大拇指、小指升起,作”六”的手势)

  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宝(两只手半举并左右摇动)

  师:儿歌里,羊妈妈包什么?

  幼:羊妈妈包饺子。

  3、出示实物饺子,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请幼儿观察、讲述饺子的外形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吃饺子的经历。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饺子长什么样子?

  幼:饺子像小船,像元宝,还像橘子瓣儿……

  师:你们吃过饺子吗?什么时候吃的?

  师:冬至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吃饺子,要不然,耳朵都冻掉了。

  师:饺子好吃不好吃?饺子里面有什么?

  幼:饺子很好吃。饺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馅儿。有鸡蛋,有韭菜,有肉肉……

  师:你们喜欢吃饺子吗?你们会不会做饺子?

  4、请小动物吃饺子,练习句型:我把饺子给xx吃

  师:“喵喵喵”,小猫来了,它说它闻到小朋友做的饺子真香!它也想吃饺子,谁想让小猫吃饺子?

  师:小猫说:谢谢你,你的饺子真好吃。小狗小狗,你怎么了?你也想吃饺子吗?那么谁想让小狗吃饺子?(引导幼儿练习表达:我把饺子给xx吃)

  5、学习仿编:“我把xx给xx吃”的句式,通过“我爱我家”游戏,学习仿编句式。幼儿通过教师引导学习仿编句子,我们也请爸爸妈妈吃水果吧?

  如:我把苹果给爸爸吃。我把香蕉给妈妈吃……

  6、老师总结,活动结束。

  六、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家中和家人一起包饺子,体验自己动手制作食物的快乐。

  冬至节气教育教案 8

  一、活动主题

  冬至,我们在一起

  二、活动背景

  为进一步弘扬民俗文化,继承传统习俗,享受健康娱乐,彰显传统文化魅力。在这充满激情的十二月份,冬至节的步伐慢慢迈近,这正是我们举行活动的好时期,也是我们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大好时机。而作为新时代的代言人,高中生总是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充满着狂热的激情,对新奇的活动必定会踊跃参加。这也是为了展示高中生的青春风采,增进思想交流,繁荣校园饮食文化,拓宽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同时,借冬至佳节、圣诞气氛、元旦喜气以师生包汤圆的方式,在动手中共创和谐,在和谐中品味欢乐,在欢乐中放飞梦想,为我们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携手创造的每一次成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活动目的

  1、冬至时节“吃汤圆”是中国许多地方的传统习俗。在今年冬至到来之际(12月22日)举办“第二届汤圆文化节”活动,围绕冬至节日书画展、包汤圆比赛一系列活动,让同学感觉到节日的温暖,并借此活动弘扬我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包汤圆。给学生讲解“冬至”的含义。

  2、借此机会,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友情,增强全体师生的凝聚力,培养同学们的团体协作精神。

  3、临近期末,也借此机会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让大家用轻松的心态,来对待即将到来的考试。

  4、以“丰富同学生活,增进师生之间感情”为宗旨,使我们的精神更加饱满,让同学们更好体验到从制作到品尝“汤圆”这一传统美食的全过程。品尝汤圆是为了品尝那含在汤圆里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味道。

  四、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21日(星期三)上午9:30—11:30预计时长2小时。

  五、活动地点

  餐厅

  六、活动内容及流程

  活动内容:包汤圆(提前准备好几枚洗干净的硬币,需找福汤圆,最后合影留念。注意别吃到肚子里!)、煮汤圆、吃汤圆、包汤圆比赛、敬老师吃汤圆(第一碗汤圆献给老师们,学生齐声喊:老师,你们辛苦了!请您吃汤圆!)。

  游戏环节:包汤圆比赛(质量)将学生分组,用准备好的馅料和汤圆皮进行包汤圆比赛。

  判定标准1: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包的最多。汤圆数量一个一分,质量不过关的汤圆不计分,记录各组得分情况,得分最高为胜。

  判定标准2:每小组选出5个汤圆进行评比,看哪些汤圆最好看美观,最有创意,评出手最巧的小组和个人,用汤圆摆造型,并合影留念(注意收集素材)。

  七、前期准备

  1、班主任宣传:关于冬至的'由来(文字、视频)

  横幅标语宣传:今日冬至汤圆明日三高骄子

  温暖冬日

  百饺盛宴

  冬至冬至祝我福祉

  冬至吃饺学习学好

  (办公室柴彬负责,挂在餐厅,餐厅电子屏能用更好)

  2、摄像、电视台录像制作宣传。(张霖负责摄影、顾校长联系电视台)

  3、各班老师做好安全讲解和发动工作。

  (1)以班级为单位包汤圆,班主任老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人员分工有班主任老师分配,根据实际情况,年级主任把老师分到班级(必须参加)。

  (2)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物品有:拌好的汤圆馅、和好的面团、面粉,锅排4—6个(也叫盖排,放汤圆用的)、擀面杖(若干)、案板6个、勺子、围裙,袖头,口罩等(班级自备)。(注:老师把所带物品提前分给有条件的学生,提前和家长进行沟通,周二下午5:00前送到学校)

  (3)活动期间播放音乐,烘托气氛(年级主任准备音响设备)。

  4、学校提供面粉及和好的汤圆面和拌好的汤圆馅。(学校餐厅提供)

  5、保持好班级所在区域的卫生,注意安全(刀具)。

  活动期间不能任意涂抹面粉,吃饱不乱倒,杜绝浪费。

  八、老师人员安排

  班主任和配班教师

  九、其它

  1、安全教育、节俭教育(工具的使用)

  2、学生带厨具要和家长沟通,征得家长同意和配合。

  3、注意个人卫生(提前香皂净手)。

  4、横幅内容:热烈祝贺“冬至,我们在一起”活动圆满成功!(餐厅门口悬挂)

  冬至节气教育教案 9

  冬至是中国传统的24节气之一,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这一天,全国人民都要吃饺子“以防天冷冻掉耳朵”。为让小朋友既感受到冬至的节气,培养小朋友集体生活的乐趣,又能提高孩子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所以设计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采用游戏化的教学形式“吃饺子”,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句型:我把xx给xx吃。然后通过完成操作表演仿编句型,将单调的仿编活动变得有趣好玩。

  一、活动内容

  1、能够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学习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xx吃”,并能进行句型仿编:我把xx给xx吃。

  2、通过活动,让孩子学会分享劳动成果,培养幼儿热爱家人的感情。能够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学习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xx吃”。学习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xx吃”,并能进行句型仿编:我把xx给xx吃。

  3、知识经验:幼儿在生活中吃过饺子,已经了解一些相关知识

  4、物质准备:儿歌《包饺子》、实物饺子、小朋友做好的橡皮泥手工饺子、水果模型、小动物模型、家庭成员的手指偶一、点名法检查助听器的工作状态。

  听到名字的小朋友和老师击掌问好。

  二、活动导入:

  播放儿歌《包饺子》,然后做手指操,直接引出主题。

  羊妈妈,双手比自己,一蹲一站包饺子,一只手把另一只手的五指往内、往外来回扳中间突起,双手握拳两边翘大拇指、小指升起,作”六”的手势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宝两只手半举并左右摇动师:儿歌里,羊妈妈包什么?幼:羊妈妈包饺子。

  三、出示实物饺子,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

  请幼儿观察、讲述饺子的外形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吃饺子的经历。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饺子长什么样子?幼:饺子像小船,像元宝,还像橘子瓣儿……师:你们吃过饺子吗?什么时候吃的?师:冬至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吃饺子,要不然,耳朵都冻掉了。

  师:饺子好吃不好吃?饺子里面有什么?幼:饺子很好吃。

  饺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馅儿。

  有鸡蛋,有韭菜,有肉肉……师:你们喜欢吃饺子吗?你们会不会做饺子?四、请小动物吃饺子,练习句型:我把饺子给xx吃。

  师:“喵喵喵”,小猫来了,它说它闻到小朋友做的饺子真香!它也想吃饺子,谁想让小猫吃饺子?师:小猫说:谢谢你,你的饺子真好吃。

  小狗小狗,你怎么了?你也想吃饺子吗?那么谁想让小狗吃饺子?引导幼儿练习表达:我把饺子给xx吃。

  五、学习仿编:

  “我把xx给xx吃”的句式。

  通过“我爱我家”游戏,学习仿编句式。

  幼儿通过教师引导学习仿编句子。

  我们也请爸爸妈妈吃水果吧?如:我把苹果给爸爸吃。

  我把香蕉给妈妈吃…

  六、老师总结,活动结束。

  在家中和家人一起包饺子,体验自己动手制作食物的快乐。

  语言教学的核心在于“运用”二字。

  本次活动通过创设丰富的情景,让幼儿在宽松的游戏中不知不觉练习句型,大胆仿编。

  而且两个情景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对于他们并不陌生,更容易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冬至节气教育教案 10

  一、活动主题:

  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为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增长孩子的见识,培养孩子的合作与关爱之情,我们大班组决定举行“包饺子”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分享劳动成果。

  二、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冬至节气,还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2、通过选购原料、拌馅、包饺子、煮饺子、品饺子、喂饺子等活动,丰富孩子体验,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上午9:0011:00

  四、参加人员:

  大班全体老师和幼儿

  五、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饺子馅、餐具、水、盘子、调味品等。

  2、活动场地:各班教室

  六、活动设想:

  1、事先让孩子了解有关饺子的知识。知道饺子的历史、饺子馅要哪些原料和调料以及是如何搭配的、饺子是如何包的,怎么样煮饺子的`。知道包饺子必须带的物品。

  2、在老师指导下,各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班主任老师作为辅导员,指导本班孩子包饺子、煮饺子,和中班小弟弟、小妹妹共同品尝饺子。

  七、成果形式:

  交流体会、品尝饺子、分享劳动成果。

  八、活动要求:

  1、活动时,教师做好班级安全工作和卫生教育。

  2、活动时,教师要求孩子做到不大声喧哗,不自由走动。

  九、活动流程:

  1、开展了“包饺子”的活动。

  2、为弟弟妹妹喂饺子活动。

  冬至节气教育教案 11

  一、活动名称:

  “冬至魅力饺子大赛”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冬至节气的由来及习俗,知道冬至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也是象征着天气最冷的开始。

  2、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自理能力,感受劳动的快乐。

  3、增强亲子感情,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教学理念。

  三、活动准备:

  1、提前一周发放邀请函,通知家长活动日期及注意事项(如果园所幼儿较多,可分时段进行),请家长准备擀面杖、围裙、(家长与孩子各一套)

  2、幼儿园准备:饺子馅,包饺子面,(要把食品原材料展示在家长入口处,彰显幼儿园的食品品质)保鲜膜(提前把班级桌面包裹起来),以班级为单位分好。厨房在活动开始前2小时准备好,等待生活老师来领取。

  3、幼儿园人员准备:

  a.主班教师一名(讲解活动流程及注意事项,分享冬至知识,根据情况可每班一名,分班讲解,也可以年级为单位一名,集中讲解)

  b.辅助教师2-3名(可由家长志愿者代替,领取物品,引领家长,分发物品,拍照,维持秩序)

  四、活动流程:

  1、家长和幼儿就坐后,主班老师讲解包饺子活动流程及注意事项。

  (1)包饺子比赛:

  幼儿教师把家长和幼儿根据班级人数分成三—四组进行比赛,每组成员先讨论分工,选出饺子皮制作人员,包饺子人员,主持人说开始之后就开始比赛包饺子,看同样时间内哪一组包的'饺子又多又好,评判标准是包的饺子越多,得分越高,同时可以锻炼幼儿的点数能力,除了数量,质量方面如果包出的饺子露馅,要扣1分,最终评出一二三名。

  (2)冬至知识大PK:

  饺子包好之后,由生活老师或家长志愿者送到厨房煮,主班老师带领家长在班级里讲述冬至节日由来及习俗,老师可以选择自己讲述,也可以设置几个问题,由家长和孩子来抢答,计入总分。

  问题参考:冬至具体是哪一天?冬至的含义?哪个朝代开始过冬至?冬至有哪些习俗?冬至儿歌大PK等等。

  (3)吃饺子比赛:

  饺子煮好之后,由生活老师或者家长志愿者送入班级,每组同等数量的饺子,同时开始吃,看哪一组先吃完哪一组获胜。

  (4)活动结束:

  通过三轮比赛,看那一组得分最多,分出一二三名,颁发奖状,每组成员合影。(比赛过程中,团队纪律也可以加分或扣分)

  2、流程讲解完成之后,开始活动。

  3、活动结束颁奖合影,欢送幼儿及家长。

  4、活动总结及反思。

  冬至节气教育教案 12

  活动目标:

  l、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

  2、能独立或与人合作制作麻糍,体会劳动的快乐,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制作麻糍的工具原料:糯米、芝麻、黄豆、红糖;外出车辆。

  活动过程:

  (一)教师交代活动目的及注意事项。

  1、师:过几天就是冬至了,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吃麻糍,你们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幼儿:不知道)那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去参观麻糍作坊,好吗?

  2、师:外出活动应该注意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队伍、讲礼貌,等等)

  教师小结:外出时除了讲礼貌,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到麻糍作坊,那儿人很多,很挤,小朋友要注意安全,还要跟好队伍,并要在老师指定的地方参观,不能随便乱跑。

  (二)谈话,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吃过麻糍吗?幼:吃过,很好吃。

  师:你们还记得麻糍是什么样的吗?幼:圆圆的,软软的;黏黏的,外面还有粉;特别软,粘牙…

  师:看来小朋友很喜欢吃麻糍,说得很棒。

  师:谁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幼:我奶奶说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面粉做的,要搓圆…

  师:今天,我就带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三)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1、捣米

  (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

  幼:好大的.石头,中间有个大口,是用来盛水的吧!

  师:这叫捣池,是用来捣米的。我们做麻糍先要将米蒸熟,再倒入捣池中反复捶捣,直到米粒全都一起为止。

  (2)幼儿观看捣米操作情况。

  (3)幼儿尝试、脑沁

  (4)幼儿说说淘米的感觉。幼:好重,抬不动;太累了,我们两个人也抬不动…师:捣锤是用石头做的,有几十斤重!这些米就是谌着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2、团米团

  (1)师:我们要将捣成的米团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麻糍。谁知道怎么把米团变成麻糍?幼:用手搓;就像搓汤圆一样,先搓圆再压扁……师:到底是不是,我们一起来看一举

  (2)师:铲一部分米团放入手中,捏出小块拉断。好吗?

  (3)幼儿操作,讲述操作细节。幼: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难捏;刚开始辖出夹垦圆圆的,可是拉也拉不断,所以就变得长长的了;米团软软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了……

  3、滚豆沙

  (1)让幼儿区别滚过豆沙和没滚过豆沙的麻糍的味道。

  师:你们来尝尝自己捏出来的麻团。

  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师:这个好吃吗?(幼儿品尝)幼:又香又甜。

  师: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滚上豆沙,这样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滚太多,也不可太少,还要滚得均匀。

  (2)观看客座教师滚豆挲。

  (3)师幼共同尝试滚豆觊

  4、幼儿品尝。

  (四)小结。

  师:小朋友,伯伯为我们做的麻糍好吃吗?幼:好吃!

  师:但是做出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劳动,你们刚才也看了师傅们在捣米的时候流下的汗水,可见我们的粮食来的是多么不容易!我们不仅要爱惜粮食,而且要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五)延伸活动(回幼儿园尝试做麻糍)

  师:小朋友,我们观看了制作麻糍的过程,现在我们也来做麻糍,让我们跟着厨房阿姨一起来做吧!

  1、幼儿尝试制作麻糍。

  2、幼儿品尝。

  冬至节气教育教案 13

  活动目标:

  1、对朗诵诗歌感兴趣,进一步体会冬至日的节日特点。

  2、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景和意境,并用相应的表情、语气表现诗歌。

  活动准备:

  有关于冬至节的认知与理解。

  活动过程:

  1、教师朗诵儿歌冬至节2—3遍:幼儿欣赏。

  2、幼儿朗诵冬至节

  3、鼓励幼儿个体朗诵冬至节,根据幼儿情况实施给予鼓励及表现建议。

  活动延伸:

  活动区时间,美工区的幼儿可以自主为冬至节儿歌配上自己想到的绘画作品。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让学生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冬至)

  2、介绍“冬至”的字源

  (1)会意字。甲骨文表示丝绳的终结,是“终”的本字。金文将丝结简化为点;或另加义符日,表示一年时日的终结,当然是冬季了。篆文省去日另加义符,表示年末结冰的季节,以突出冬季。

  冬,四时尽也。—《说文》无冬无夏。—《诗·陈风》

  (2)最后,最终。

  (二)介绍冬至小知识

  1、你对冬至有哪些了解?

  2、教师介绍冬至相关知识

  (1)认识冬至

  (2)冬至的起源

  (3)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3、了解古代人如何过冬至?(祭祀活动;食的活动;礼的活动;娱的活动)

  4、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习俗。

  (三)冬至注意事项:

  1、注意防寒保暖。

  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

  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

  (四)交流: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过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五)作业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习俗。

  活动名称:

  香香的饺子

  学生情况:

  本班共8名学生,实际年龄在3-4岁之间,其中2名学生佩戴人工耳蜗,6名学生双耳配戴助听器。通过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本班孩子听觉能力为一级,听觉补偿效果基本达到最适;语言年龄平均为3岁。

【冬至节气教育教案】相关文章:

节气冬至教案11-24

冬至节气教案11-24

冬至节气的教案12-23

冬至节气教案15篇11-27

冬至节气的教案9篇02-24

冬至节气教案范文通用02-16

冬至节气的由来教案(通用20篇)03-14

大班冬至节气教案模板(精选15篇)10-25

节气知识冬至班队教案(精选5篇)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