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吃什么

时间:2023-08-24 08:55:35 晓丽 美食 我要投稿

七夕吃什么

  七夕情人节相信大家都知道吧,但是在七夕的时候吃什么才是合适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夕吃什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七夕吃什么

  七夕吃什么

  瓜果

  七夕是以瓜果为主,因为这个时候瓜果下来了,特别是西瓜。而且这个时候最忌讳的是不吃梨,大家在这一天吃梨,就和巧距离得更远。所以一般这天女孩子都不吃梨。

  七夕的时候放桃,将来到了中秋,我们供月供娘娘都放。另外这个时候,端午节刚过之后,还有一些剩的樱桃,一般都喜欢采来。大家为什么要用樱桃,五月是热月,过去了,七月是分离的月,又进入酷暑,疾病开始蔓延,蚊蝇很多,樱桃像小灯笼一样,代表日子红红火火,第二,民间还这样认为,英雄一来,妖魔鬼怪统统逃跑了。还有桑葚,吃了白桑葚,象征着我从现在一直到天冷,吃菜或者水果的时候吃不了虫子,黑桑葚如果在这天吃就吃不到苍蝇屎。

  吃面条

  另外这一天有吃面的习俗,这一天往往跟中国的24节气以外的三个杂节气,一个杂节气就是三伏,还有一个是暑九,还有一个南方的雷雨。大家都知道头伏饺子,二伏面。而且吃面意味着挑寿,面挑得越高,人就越长寿。还有为织女摆贡。

  面条可以做,抻面最好,它象征着巧,而且象征你以后的性格能屈能伸,特别是能男孩子抻面或者给丈夫抻面,而且具有韧性,说明你出去做人也要有韧性,你的事业才能够成功。丈夫的夫本来就是天字出头叫夫,丈夫为天,妻子为地,面抻出头上,天就为夫,就可以闯出一番事业。另外闯荡出来,还要祝福婆婆公公健康长寿。

  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巧果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如今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七夕这一天,人们还会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煎炸后称“巧果”。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

  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考究者还会使用“巧果卡子”的木制模具做出来各式各样的巧果,如鱼、花生、桃子、篮子、莲蓬、老虎、狮子等等。制作时只需将调好的面拽成小块塞进印模里,小号的用手指肚、大号的用手掌根压实与卡子一般平,然后小卡子抓住一端、大卡子握住把儿,用力将另一端磕向案板便可做出各种形状和印着吉祥图案的“巧果”面团,接着经过烙烤或油炸后便可食用。吃时,若嫌干燥腻味,不妨喝几口王老吉,有助于预防上火。

  蚕豆

  很多人不知道,七夕节还与分豆结缘。每年七月初七,各家各户都要分食蚕豆,谓之“咬鬼头”,取驱邪的意思。“分豆结缘”是福州七夕节特有的风俗。此俗缘出郊区,后传入城中。节日里福州人相互赠送蚕豆,并在七夕夜月光下分啃蚕豆谈天说地,以作结缘纪念。七夕成为促进家人和睦、朋友缘深、邻里友好相处的“结缘节”。平日,小孩、邻里之间难免会磕磕碰碰,蚕豆一分,积怨便烟消云散了。

  七夕吃什么

  1.巧果

  七夕也有应节食品,其中最出名的一种叫作巧果。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的人们会在这一天做巧果。

  巧果主要用油面糖蜜等做成,把白糖糖浆和面粉、芝麻一起和好,拌匀后摊在案板上捍薄……再经过油炸等一系列工序。

  巧果种类极多,可以做成剪刀、梨、茄、瓜、小鸡、小猪、狮子、金鱼、蛙、蟹、虾等各种模样。

  在上海,崇明人以面粉加糖水揉成粉团,然后擀成薄皮,切片后放入油锅煎炸,成为香脆食品,俗称“吃烤”。

  2.巧芽面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巧节时间跨度为两天七月初六烙巧果,七月初七吃巧芽面。巧芽面的主食是豆芽和面条。吃巧芽面,爱情也许就会发芽。

  七夕前几天,将绿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临沂人七夕则吃云面,吃它能获得巧意。

  在广州,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3.巧饭、饺子、巧饼、油饭

  北方很多地方,七夕这一天要吃巧饭。如山东鄄城、曹县一带吃巧巧饭、包饺子,七个要好的姑娘凑在一起包饺子,包进去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吃到铜钱的生财、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很快婚嫁。这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河南新乡一带的姑娘也会包饺子、烙饼、摆面条汤和新鲜瓜果,数目都是七,来祈求织女送巧。

  山东胶东一带,姑娘们制作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样的饼馍食品,称作巧饼。福建邵武地区,七夕节也做面饼,亦称为巧饼。

  福建厦门地区,除了用鲜花和瓜果祭拜之外,还做油饭和“七娘妈亭”来祭织女。闽南还有习俗要在七夕这一天吃石榴,煮蛋、肉和红糖糯米饭。

  4.巧果(五子)

  在七夕节当天少女、妇女都会提着新鲜的水果和“五种巧果”去拜织女。这里的巧果包括花生、桂圆、榛子、瓜子、红枣五种寓意吉祥的食材。

  5.巧酥

  巧酥是传统名点之一,最早制作巧酥是为了庆贺牛郎、织女农历七月七日鹊桥相会,同时也是为自己祈求幸福。

  七夕节,古代民间的很多糕点铺子都会制作出于“织女”、“牛郎”形象的酥糖,并称之为“巧人”或者“巧酥”,售卖时称为“送巧”。现在还有很多地方保留着这个传统习俗,用油酥面包上豆沙馅、五仁馅、蛋黄馅、水果馅、香肠馅等烤制。

  6.瓜果

  在七夕节当天人们选取时令水果,用刻刀将瓜果雕刻成花、鸟等象征吉祥的图案,人们将这种瓜果称为“巧瓜”。

  湖北鄂州武汉一带,吃各种土产小吃,特别是菱角,称为咬巧,还会吃花生和枣子。在广东四邑,七月七晚上,家家户户在院里设好案几,摆上供品,因菱与灵同音,供品中菱角是必不可少的。

  7.麻老

  闽西地区人们喜欢在七夕吃一种叫作麻老的东西。龙岩人把麻老视为七夕的乞巧之物,它象征忠贞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也象征“财丁两旺”。在龙岩,父母会在每年七月初七前几天必须购买麻老赠送女儿。尤其是嫁后第一年,要用小箩筐整担挑送,亲戚朋友在七夕前也大送麻老。

  麻老主料为糯米,经过老师傅巧手制成“米香”,以白糖、麦芽糖煮熟,浇以猪油,调入“米香”,配以葱花、花生等,快速压制切片即可。

  8.南京

  在南京,老南京人过七夕有个独特的风俗:吃江米条。用糯米面加上豆粉和麦芽糖水制作而成,搓成长长的圆条,放到油锅中炸熟。最后再裹上白糖。

  9.蚕豆

  蚕豆谐音“缠豆”,“分豆结缘”是福建沿海地区七夕节特有的习俗。

  这天邻里、朋友之间相互赠送蚕豆并在月色下吃蚕豆聊天,以作结缘纪念。吃完蚕豆以后就不会吵架,之前的积怨也随之烟消云散。正在热恋中的男女也会同吃一把蚕豆,寓意把好事紧紧地缠住,永不分离。

  10.吃鸡

  这个传统在江南地区尤为显著,在浙江金华、武义一带有七夕杀大公鸡的民俗,传说是清早没有鸡报晓,牛郎和织女就可以永远不分开,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

【七夕吃什么】相关文章:

七夕吃什么好03-30

七夕吃什么水果08-05

七夕节吃什么03-31

七夕节通常吃什么04-25

七夕节吃什么食物04-02

七夕节吃什么美食04-12

古代七夕节吃什么04-02

日本人七夕吃什么03-31

七夕节吃什么食物?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