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咖喱的做法

时间:2022-05-12 03:09:44 美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西餐咖喱的做法大全

  咖喱(也写作咖哩)是由多种香料调配而成的酱料,常见于印度菜、泰国菜和日本菜等东南亚地区菜系,一般伴随肉类和饭一起吃。

西餐咖喱的做法大全

  咖喱的做法大全

  咖喱土豆牛肉

  材料

  土豆,牛肉,青椒,咖喱,植物油,糖,生抽,淀粉,料酒,盐,葱。

  做法

  1。将土豆,青椒和牛肉切成小块状,牛肉用少许生抽、料酒和淀粉拌匀腌制。

  2。起油锅,放入葱爆香,炒出香味后放入牛肉翻炒。

  3。牛肉翻炒至五成熟时放入土豆和青椒翻炒。

  4。然后加入开水,没过材料,加少量生抽,盐和糖。

  5。盖上锅盖,中火焖半个小时左右,揭开盖后用铲试土豆,能轻易分开,加入咖喱。

  6。待咖喱完全融化,汁收得差不多了,炒匀即可关火。

  咖喱饭

  材料

  【原料】鸡腿1个、土豆1个、胡萝卜半个、洋葱半个、柿子椒1/4个、米饭适量

  【调料】料酒1勺、生抽半勺、咖喱2块、植物油适量

  做法

  1、将鸡腿洗净,去骨起肉切成块;

  2、土豆、胡萝卜、洋葱、柿子椒分别成切小块;

  3、锅中热油,放入鸡腿肉翻炒至变色,再加入料酒和生抽继续翻炒;

  4、放入土豆、胡萝卜、洋葱翻炒均匀;

  5、倒入适量沸水,调中小火焖10-15分钟,至土豆变软;

  6、加入2块咖喱,再放入青椒,拌匀后继续炖7-8分钟,收汁后出锅。

  7、吃的时候,将做好的咖喱浇在煮好的米饭上即可。

  小诀窍

  1、倒入的沸水以没过食材即可。

  2、觉得味道淡的,可以适当加一点点食盐调味。

  3、做咖喱的时候,记得同时煮上一锅米饭哦。

  咖喱鸡肉饭

  材料

  主料:鸡胸肉,土豆,洋葱,胡萝卜,

  辅料:盐,酱油,鸡精,咖喱块

  做法

  1.把鸡胸肉切丁,土豆和胡萝卜滚刀切块(不要切的太大,适中为好,因为大块不好熟),洋葱也切块,适中即可!

  2.水烧开将鸡丁放入焯一下捞出控干备用。

  3.炒锅上火放上适量油,等油八成热时放入咖喱块炒几下,放入洋葱继续翻炒,放入土豆和胡萝卜.最后放入鸡丁,加适量水,炒至土豆胡萝卜已经完全熟透为止,这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点盐或鸡精,但不要太咸。

  4.做完后盖上锅盖闷3―5分钟后味道更佳。

  5.米饭蒸熟盛到盘中,浇上咖喱鸡即成。

  烧烤咖喱鱿鱼

  1

  把洋葱磨蓉

  2

  蒜切碎

  3

  将洋葱、蒜、咖喱酱、豉油及糖混合

  4

  再淋上1汤匙油,拌匀

  5

  把水鱿放入密实袋

  6

  加入咖喱酱,拌匀

  7

  将密实袋放入雪柜内,并腌至过夜

  8

  以中火烧鱿鱼至金黄即成

  咖喱名称由来

  咖喱,拼音读作:gā lí;台湾地区《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注音为gā lǐ。咖喱是音译,源于泰米尔文,意思就是调料。“咖喱”的含义有2种。它可以指调味品“咖喱”,也泛指用咖喱烹调出的各种食品(如咖喱饭)。

  咖喱(kulry)的专有名词是从“kari”演化而来的,印地语叫kuri,在印度使用英语的地区(即印度南部),kulry是一被英语化的拼法,在南印度Tamil Nadu省KULRY则被拼为KALRI,由肉汁或酱汁且多搭配米饭、或是面包的一种主食。亦有另一说法,此字在十四世纪古英文就已存在于烹调文献中,被拼为KULY,是源自于法语kuile(意译为煮)。

  咖喱在泰米尔语(Tamil word)是指一种酱,是在南印度的多种菜肴的综合,用蔬菜或肉类做成且经常与米饭一起食用。咖哩这个词已经被广泛的使用,特别是在西半球,几乎任何加有香料的,加有酱料的菜肴或带有南亚和东南亚洲风格的菜肴都叫做咖哩。这个不严密的伞形结构的词,主要是英国统治所留下来的东西。这是一般的误解,认为所有用咖哩粉末或是用各种肉类、蔬菜做成的菜肴都是咖哩。在印度,咖哩这个词事实上是很少用。大部分菜肴包含了豆类(lentils)的菜叫“dahl”,意指这是一种用做备用的香料。肉类或是蔬菜做成的菜肴同样地给予特定的名字,用以区别烹调的方法或是特殊的香料使用。然而北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的菜肴的名字的确叫做咖哩(kulry or khadi)——这包含了酸奶酪(yoghurt)、酥油(ghee)、印度酥油。

  一位咖哩权威作家Blent Thompson对咖哩曾写下这么一段话:在印度kulry一词,并不是真正被使用如我们所认知的一般,除非你专指的是普遍存在于印度,但由英国人归类,把包含着姜、大蒜、洋葱、姜黄、辣椒及油所烹煮的汤或炖菜,其大多为黄色,红色,多油,味辛辣且浓郁。辣椒在印地语叫 mirch ,红的叫 lal ,绿的叫 hali ,只有红的用来煮咖喱,但煮出来的不只红色,还有黄、绿、橙、咖啡色等,大中小辣兼而有之。而今日咖哩则普遍被定义为由新鲜或干燥香料以油炒香,并加入洋葱泥、大蒜、姜一起熬煮。其中香料并没有一定限制,大多有辣椒,小茴香,香菜及姜黄等。

  咖喱历史起源

  咖哩起源于印度。“咖喱”一词来源于泰米尔语,是“许多的.香料加在一起煮”的意思。印度民间传说咖哩是佛祖释迦牟尼所创,由于咖哩的辛辣与香味可以帮助遮掩羊肉的腥骚,此举即为用以帮助不吃猪肉与牛肉的印度人。在泰米尔语中,“Kali”是“酱”的意思。早期印度被蒙古人所建立的莫卧儿帝国梦龙所统治过,其间从波斯(现今的伊朗)带来的饮食习惯,从而影响印度人的烹调风格直到现今。

  咖喱是多种香料的结晶。这是源于印度最初肉食以膻味极浓的羊肉为主,单一种香料并未能祛除其膻味,故便以多种干香料粉末组合而成的浓汁来烹调,没想到效果出奇地好。这便是坦米尔“卡利”(Kulry)咖喱的来源。“卡利”的意思是“以不同香辛料制成的酱汁”—就是现在我们中国人翻译过来的“咖喱”了。

  最早出产香料的国家包括有印度、印尼、中国等,而当中的佼佼者就是印度。印度能在香料中的成就如此伟大,是南亚地区终年闷热、潮湿的气候所致。天气炎热,除了令人食欲大减之外,也令食物容易变坏及滋生细菌。将食物配入香料,除了能增加食物色香味之外,也能促进胃酸分泌,令人胃口大增,同时更能令食物保存更久,正适合印度的气候。

  咖喱首先在南亚和东南亚等地传播,到17世纪,欧洲殖民者来到亚洲时把这些香料带到欧洲,继而传播到世界各处。咖哩在世界各地结合不同饮食文化而演变出各种不同风格咖喱吃法。

  后来香料、咖喱等传入了以肉食为主的欧洲国家,贵族们都视如珍品,甚至有说为了方便输入更多香料所以大量造船,促进了航运的发展,干状的咖喱原料-不同的香料就是在那时期变得更加流行。因为船运输时,免令香料变坏便以干货形式输出,时至今日,香料粉末仍大行其道。随着时代进步,煮咖喱变得越来越方便,以往要晒干磨粉再混配、调味。

  20世纪以来,固体的咖喱块甚至加热即可进食的包装咖喱已随处可见,咖喱已是一种方便不已的经济快捷又健康的食品。

  2013年1月6日。英国林肯郡一家餐厅早前推出一款号称“全球最辣”的咖喱,已吸引众多食客前去挑战,然而至今只有55岁的医生伊恩·罗斯韦尔成功将一整份咖喱吃完。由于咖喱实在太辣,罗斯韦尔在挑战中途甚至被辣出了幻觉。

  这款全球最辣咖喱的辣度高达600万史高维尔单位(辣度单位),其制作材料中包含20根全球第二辣的辣椒。厨师在制作咖喱时,需要带上护目镜和面罩。

  罗斯韦尔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吃完了整份咖喱,在挑战中途,他甚至被辣出了幻觉,跑到街上,罗斯韦尔于攀登了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但他表示,吃完这份咖喱的难度远超攀登乞力马扎罗山。自这款咖喱推出,已有超过300名食客前来挑战,但能将一整份咖喱吃完的唯有罗斯韦尔一人。大多挑战者都是吃下几口后便宣告投降。

【西餐咖喱的做法】相关文章:

咖喱土豆做法06-04

咖喱蟹的家常做法03-27

咖喱面包蟹的做法04-05

家常咖喱鸡块做法06-04

上海咖喱牛肉汤的做法03-03

日式咖喱鸡块的做法教程03-09

咖喱鸡肉饭做法06-04

咖喱鸡块饭的做法介绍03-28

西餐炒饭的做法07-25

咖喱鸡肉饭的家常做法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