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预防脱水热的方法

时间:2022-12-20 11:55:38 松涛 母婴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宝宝预防脱水热的方法

  家属需要关注新生儿的情况,避免出现水分摄入不足,若母亲母乳不足,应及时添加奶制品或补充水分,对于预防脱水热有一定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宝宝预防脱水热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宝宝预防脱水热的方法

  眼看天又热了起来,这可能是不少宝宝和初为父母者度过的第一个夏天。如何让孩子安全度夏?这其中可有不少讲究。

  现在许多父母都怕孩子感冒发烧,这大热天的还不让孩子少穿点儿。这不,有一家人自觉家里空调开了26℃不算高,就给孩子穿了两件小衣服,还盖着小薄被。结果孩子衣着太多后体温升高,没经验的新手妈妈还以为孩子感冒了,越发不敢让孩子少穿,直到孩子呼吸加快、烦躁不安赶紧送医院,发现居然是个脱水热———幸好,还不曾酿成大问题。不过,专家提醒新手爸妈,这脱水热一冬一夏,最容易因为婴儿着装不当而发生,一定要警惕。

  到底什么是脱水热?顾名思义就是孩子发生脱水,而且体温上升发热。而归根到底,这其实是因为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肤薄,汗腺发育不佳,散热功能不足,加上体表面积与体重比较成年人大2-3倍,所以特别容易受环境高温的影响而使体温过高。但是中国不少家庭都特别怕孩子着凉,主张多“捂”。殊不知孩子着凉固然不好,但如果衣着太多,导致孩子体温上升、散热不佳,可能引发水分丢失过多,引起脱水热。此时孩子不仅体温上升,还可能出现呼吸加快、烦躁不安甚至惊厥、呼吸暂停等现象,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如果发现孩子穿得不少,却轻度发热,又无感染迹象和严重症状时,不妨打开门窗、敞开包裹,适当让孩子吹点小风,喂温开水,洗温水澡。如果出现脱水热表现,更需要紧急送往医院诊治。

  刚出生的宝贝有时会突然发起高烧,体温甚至能达到40℃。宝贝好好的怎么就发烧了呢?是受凉了?还是身体被病毒、细菌感染了?该不该给宝贝加上一床小被子?还是找点儿消炎药给他吃?在采取行动之前,妈妈一定要知道,宝贝发烧还有其他原因,脱水热就是常见的一种。

  了解脱水热

  在新生宝贝出现严重脱水后,由于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机体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的现象就是脱水热。

  新生儿脱水热多发生在出生后2~4天的宝贝。

  脱水热的症状

  1.体温升高。宝贝的体温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达到38℃~40℃。

  2.情绪异常。因为宝贝感到燥热,表现出烦躁不安及哭闹,但一般情况还好。

  3.有脱水表现。前囟稍凹陷、口唇黏膜干燥、皮肤发红而且弹性下降、尿量减少、体重下降等,都是宝贝脱水的表现。

  尿少是宝贝发生脱水热的最早表现

  出生几天的宝贝由于吃奶量比较少,每日尿4~5次;随着吃奶量增加,尿量增加到每日20~25次;6个月~1岁的宝贝,随着半流质辅食的增加和肾功能的逐渐完善,每日排尿次数减少到15~16次。

  导致脱水热的原因

  内在因素

  1.新生宝贝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

  2.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

  3.汗腺没有完全发育,不能通过出汗带走体内的热量。

  外在因素

  1.天气炎热干燥,体内水分容易丢失。

  2.室内温度过高。

  3.宝贝保暖过度,使身体热量不能散发出去。

  4.水分补充不足。新生宝贝身体中有80%是水,而且新生宝贝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水分蒸发较快。当宝贝呼吸、出汗和排大小便时丢失的水分,超过了吃奶时摄入的液体量,就会发生脱水。

  提示:

  宝贝体温每升高1℃,体内的水分就要蒸发掉10%。这时如果不及时给宝贝补充水分,脱水热会越来越严重。

  宝贝的体温如果不能很快降下来,就可能诱发高热惊厥,造成宝贝大脑缺氧,对大脑有一定的伤害。

  治疗脱水热妈妈就能做

  1.纠正脱水。妈妈要给宝贝喂白开水和口服补液盐水,而且应该少量多次地喂,直到宝贝的尿量恢复正常,就说明脱水已经基本纠正了。

  2.加快散热。适当减少包裹宝贝的衣被,调低室内温度,使宝贝加快散热速度,尽快让体温降下来。

  3.监测体温。要每隔一小时给宝贝测一次体温,了解体温变化情况。如果宝贝的体温有下降趋势,妈妈就可放心多了。

  此外,在夏季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哺母乳,多喂水

  夏天宝宝代谢旺盛,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而消化吸收功能受高温的影响相对不足。母乳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含量适中,最符合孩子的营养需要又易于消化吸收。并且,母乳中含有许多抗体,功能是任何配方乳都无法替代的。因此,坚持母乳喂养对宝宝安全度夏是非常重要的。除坚持母乳喂养外,在两餐之间适量喂些白开水以补充因气温高而丢失的水分,能促进消化吸收,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2.勤洗澡,常更衣

  新生儿由于皮肤稚嫩、皮下脂肪少,容易受损。夏天气温高出汗多,加上溢奶及大小便的污染,细菌易在皮肤上生长繁殖而发生脓疱疮、脐炎、红臀等皮肤疾患。因此,夏天应给孩子勤洗澡,常更衣,根据皮肤清洁情况每天洗两次以上,洗澡时应避免对流风,室温最好在24℃-28℃,水温以38℃-40℃为宜。脐带残端尚未脱落也可洗澡,但要注意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洗完后可使用75%酒精消毒。洗完后用清洁柔软的干毛巾轻轻吸干皮肤上的水分,换上清洁柔软的全棉布单衣。需要提醒的是,夏天气温高,母亲出汗多,皮肤与奶头易受污染,因此母亲要多洗澡,勤换内衣,坚持喂奶前洗净奶头及双手,并要注意指甲的卫生。

  3.常换气,勿受凉

  为了孩子安全度夏,有条件的家庭居室内是可以安装空调的,但要注意防止孩子受凉。室内温度不宜调得过低,一般维持在24℃-26℃为宜;空调风口不要对着孩子吹;每天至少打开门窗通风换气3次,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宝宝预防脓疱疮的方法

  脓疱疮俗称“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婴幼儿及儿童最易感染,好发于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

  什么是脓疱疮

  又名“传染性脓疱病”,俗称“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通过接触传染的浅表皮肤感染性疾病,以发生水疱、脓疱,易破溃结脓痂为特征。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大疱性和非大疱性脓疱疮两种类型。

  脓疱疮的病因

  非大疱性脓疱疮常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偶尔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皮肤轻微外伤后细菌粘附、侵入并导致感染。大疱性脓疱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可发生于完整的皮肤,该菌可产生并释放表皮剥脱毒素,表皮剥脱毒素与细胞表面的桥粒芯糖蛋白1结合,造成表皮细胞间粘附丧失,细胞松解,大疱形成。

  脓疱疮的临床表现

  本病流行于夏秋季节,多见于2~7岁儿童。两型的临床表现分别如下:

  1、大疱性脓疱疮

  好发于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初起为散在的水疱,1~2天后水疱迅速增大,疱液由清亮变浑浊,脓液沉积于疱底部,呈半月形积脓现象,为本型脓疱疮的特征之一。疱壁薄而松弛,破溃后显露糜烂面,干燥后结黄色脓痂。有时在痂的四周发生新的水疱,排列呈环状,称为环状脓疱疮。患者自觉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

  2、非大疱性脓疱疮

  好发于颜面、口周、鼻孔周围、耳郭及四肢暴露部位。表现为在红斑基础上发生薄壁水疱,迅速转变为脓疱,周围有明显红晕。脓疱破后,脓液干燥结成蜜黄色厚痂,痂不断向四周扩张,可相互融合。自觉瘙痒,常因搔抓将细菌接种到其他部位,发生新的皮疹。结痂一周左右自行脱落痊愈,不留瘢痕。重症患者可并发淋巴结炎,发热等。

  疾病特征

  刚发病时,是一界限明显的小斑点,但很快变成小水疱。主要产生原因为细菌感染,病情则按病菌种类而有不同,如: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脓痂疹,多见于气候温和时,水疱限于皮肤浅处,多无红肿和急性发炎现象。两天后,脓疹会破裂且自行结痂。

  若是链球菌所引起的脓痂疹者,多发生于炎热夏天或潮湿季节,最明显且特别症状是厚而黄的脓痂,此痂紧黏于皮肤上,然而水疱的生长极为短暂,仅持续数小时。

  注意事项

  脓疱疮属于接触性传染,常和发痒的皮肤病合并发生,尤其常见于湿疹与痱子。脓痂疹又称“黄水疮”,水流到哪里,哪里即引起水疱且传染迅速,一旦发现宝宝生有脓疱疮时,爸妈应立即带宝宝就医诊治。

  预防措施

  1、常帮宝宝洗手且勤剪宝宝指甲,避免因搔痒抓破皮而感染。

  2、应与已传染的患者隔离,避免接触性感染。

  3、保持适当睡眠或补充维生素B群及维生素C,可增强抵抗力。

  4、加强对居家环境卫生管理,发现患者时,应立即适当隔离且及早诊治。

  5、患有湿疹、痱子等其它搔痒性皮肤病患者,应及时诊治。

  6、夏秋季,可使用新鲜丝瓜汁涂抹感染部位。

  7、应加强宝宝的免疫力,可使用成熟蜂胶滴于牛奶中(约60毫升的牛奶,滴1滴蜂胶),由于没有特殊味道,宝宝接受度高。

【宝宝预防脱水热的方法】相关文章:

预防宝宝感冒的方法12-07

【热门】宝宝预防感冒的方法07-10

宝宝秋燥的症状和预防方法11-21

预防宝宝春节上火的方法(精选5篇)01-08

预防牙疼的方法09-27

预防感冒的小方法08-06

游泳溺水预防方法09-08

篮球损伤的预防方法09-13

蛇胆疮的预防方法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