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传统文化----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札记

作者: 韩艳丽时间:2017-12-21
随着接触的外来事件越来越多,思想也越来越西化,越来越崇尚西方的那些关注孩子天性的文化。比如说节日,总感觉西方的节日氛围更浓厚、热烈一些,而我们的传统节日,节日的味道就淡了许多。随着时间的推进,我国的传统文化留给我的记忆也越来越模糊。
今天聆听了刘海丽老师对于《齐鲁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的讲座后,让我对传统文化尤其是齐鲁的传统文化多了几分了解,改变了以往对于传统的负面理解,产生了一点点自己应该为传承传统文化而做些努力的想法。
印象中的传统,似乎只是迂腐和守旧,其实,传统的定义完全不是如此,传统是指从过去延传到现在的事物,是历代言传下来的包含着深沉文化积淀的具有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等的总和。
而但凡能够延传到现在的东西,是与国家的背景和需要分不开的,不同的国家因各自情况和实际不同也需要不同的传统文化。
西方在解放孩子天性的同时,也有着相对完备的社会保障设施,孩子18岁以后完全自立的背后,也产生了亲情相对冷漠的后果。孩子成家后可以无视父母的赡养工作,而我们的国情则不允许,在尚处于发展时期、且人口众多的我国,则需要传统文化来凝聚浓浓的亲情,父慈子孝,父母养育孩童,孩子赡养老人。
这就需要我们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用拾金的想法继承和传承传统。
拿齐鲁的传统文化来说,就包含了许多可以用来传承的文化。比如:节日教育、民间工艺、齐鲁英杰等等,我们可以在学习齐鲁英杰的过程中激发动力,在节日的教育中凝聚情感,在民间工艺的学习中将其传承和发展。
不同的国家需要不同的传统,不同的地区有着各自不同的传统文化,站在国家的大背景下,我们能够更清晰的看到相应的传统文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