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

时间:2023-12-29 07:51:5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论语读后感15篇【精】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语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语读后感15篇【精】

论语读后感1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螃蟹,有人爱鲈鱼,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只要不越于原则,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做好这一次穿越。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天地,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论语读后感2

  《论语》这本书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本书。这本书一共有20个篇章,每篇都有它的意义。

  第一篇是《学而》,共有十六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应该经常的去复习、实践,不是很愉快的`事吗?这句话告诉我了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和好的学习态度。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为别人的子女,在家里应该孝顺父母,在外面应该尊敬兄长。这一句跟我们背的《弟子规》里面的宗旨一样:孝顺。

  《学而》里面还有很多名句,值得我去学习。它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

论语读后感3

  孔子主张勤俭而爱人。勤俭爱人体现出孔子思想具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主张轻徭薄税,弟子冉求帮助季氏聚敛财富,他愤然宣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一向崇尚节俭,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乐在其中矣”(《论语·述而》)。他主张治理国家“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的这些思想,为后世所继承,在中国封建社会为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论语读后感4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运用到《论语》中的句子,比如:有人总想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事情却做不好,就有人劝他:“欲速则不达”。

  当有家长带孩子出去看到两种人,一是贤人,一是不贤的`人。于是家长对孩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见到有才能的人就要想到与他看齐,见到有缺点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毛病,以便改正错误。

论语读后感5

  读过《论语》以后,我在这本书里学到了做人要有仁德。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就是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如果不选择有仁德的`住处,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它的意思是让我们多和有仁德的人交往。

  这本书还告诉我,做人要懂得孝道。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现在所谓孝道,总说能够奉养父母就可以了。但对狗对马,也都能做到饲养它。如果对父母只做到奉养而不诚心孝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它的意思就是让我们要诚心孝敬父母。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不仅懂得了做人要有仁德,而且还要诚心地去孝敬父母。

论语读后感6

  从古至今,一切答案都需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探索。难道别人说的答案都一定是对的吗?不是的,一切答案只在与自己去揭开“他”的真面目。论语也是如此,我不赞同孔子的一句话是:“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为什么我不赞同孔子的`这句话?孔子一直不是说要孝顺吗?可是因为孔子说这句话而与孔子说要孝道而前后矛盾了。跪羊图里写到:“孝是人道第一步。”学习在第二,安全在第三。难道为了学习而不顾孝父母和自己的安危了吗?

论语读后感7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论语》一书中关于教育指导思想的内容很丰富,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还有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即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论语》对中国古代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论语读后感8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论语》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孔子。他是当代有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教过的学生足有四千多名,其中最著名的属七十二贤者,比如子路、颜回、子贡等。孔子写的书中最著名的就属这本《论语》了。这本书讲的全是做人的道理,其中有一条令我最难忘,那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说,知道就是知道,懂就是懂,这样才能和别人进一步商讨;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懂就是不懂,这样别人才能帮你补短。

  所以说,《论语》这本书不止是一本哲学书,更是一本鬼斧神工的巨作!

论语读后感9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论语有感于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句,我们真正能理解能做到的有多少呢?很多时候我们会思考,疑惑甚至苦闷,会用各种方式去排解这些苦恼烦闷,但往往适得其反,却不知学才是真正解决各种问题的正确方法。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学习他方的经验,了解人世间不同人的经历,慢慢的你就会感到你突破了一层层迷雾,发现一个新自我的诞生,人们总是在不断突破自我中成长的!而学习就是我们从此岸渡到彼岸的桥梁。

论语读后感10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在本章里孔子解答了怎样做个好学君子这一问题。孔子认为君子求学应该有较高的精神追求;不仅仅为了吃饱饭和睡舒服,努力向有道德的人学习,做事勤勉。

  孔子认可的是为己之学,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才能学问才是我们求学的目的。今天,我们都在讨论首先是做好人,其次才是增长学问能力。学习不仅是为了三餐温饱,而是有更高尚的追求,教师要传授学生知识,就必须使自己有更高的学识,而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做为教师我们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保证自己本身的知识不枯竭,传授学生更多的知识。

论语读后感11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主要弟子言行的一本书,共二十篇。它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记录了一条条充满智慧、发人深省的语录。《论语》集中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内涵:首先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仁”;其次是人格的`塑造即自我修养;再次是学习;最后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论语》中的思想博大精深,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用简洁的语言将深刻的人生哲理娓娓道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朗朗上口的至理名言吧!

论语读后感12

  暑假到了,老师让买《论语》这本书。我问妈妈:“《论语》这本书是什么呀”?妈妈说:“你读了就知道了”。我就认真的读起这本书。

  这本书是在思想家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书中告诉我们要帮助别人、要尊老爱幼。还告诉我们了许多知识、学习方法和做人的道理。

  我最喜欢的.是“不耻下问”这句话,因为我们有不懂的知识和问题都要问问同学和家长,不能放在心里一直不说。

  以后我在学习中有不会的题就问问同学和家长。

论语读后感13

  这几天,我每天的读书时间,都捧着《论语》。

  以前从《唐诗三百首》中阅读到了优美的诗句,从《三字经》和《弟子规》中学到了最基本的`礼仪,现在从《论语》中了解了中国悠久的历史。

  说到《论语》大家肯定就会想到古代人摇头晃耳读着“之、乎、则、也”。我现在才知道古人能用几个简短的字句表达出丰富的意思。

  《论语》里面的小故事更是让我百看不厌。有“张检之俭”、“知错就改的乐羊子”、“郑板桥”、“孔子拜师”等等。

  《论语》这本书真让我受益匪浅啊!

  

论语读后感14

  我从三年级开始读论语,到现在会背好多了。里面的每一章都使我有新的感悟,但是让我最受益匪浅的还是那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好的成级来。“

  从第二句诗里我感受到了:”复习过知识的时候,我会感到很高兴,有和我一样的'人来了,我也很快乐。别人不理解我,我不怪他(她)们,不也是好人吗?“

  从第三句话里我感受到了:”为人做事的时候有没有尽力呢?和朋友有没有诚实呢?每天有没有复习功课呢?“

  从这几句诗里我想我们每天都应该好好学习功课。

论语读后感15

  今天,我的妈妈与我一起读了《论语》第二篇。

  原文是: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意思是:有 子说:“要 尊敬长辈、孝敬兄长, 很少;不 冒犯比自己地位高的人,而 喜 欢违法常理的人,根本没有。君子如果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人、治国的基础自然就建立起来了。 尊敬长辈、孝敬兄长,就是仁义、仁德的根本呀! ”

  我要做到: 尊敬长辈、孝敬兄长。不 冒犯比自己地位高的.人。 专注自己的本职工作。

【论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经典论语座右铭01-14

论语座右铭11-10

《论语》教案02-12

论语读后感06-29

论语读后感02-17

《论语》读后感02-11

《论语》读后感06-21

论语读后感06-30

【精选】论语读后感08-12

(精选)论语读后感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