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识繁用简的必要与可能》阅读答案

时间:2024-03-02 11:22:09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汉字识繁用简的必要与可能》阅读答案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写阅读题就会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汉字识繁用简的必要与可能》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字识繁用简的必要与可能》阅读答案

  中国汉字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中国这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复杂。正是借助汉字,才可以把中央政令贯彻到全国各地。罗马帝国灭亡后,民族独立,分裂成许多分散割据的邦国,迄今为止,还是多种文字并存。他们的生产能力的总和已超过美国,他们深感分散给发展带来的弊端,却一时无法改变。我们的汉字,早在秦以前各大国如齐、楚、秦时,已基本趋同,秦统一中国后,将文字进行了统一和规范。我们的二十四史就是用汉字记录下的。

  新中国建立后,为了文化普及,国家进行了一次文字改革。改革的原则是一个字不超过十划。由于时间仓促,考虑不周,把原几个不同的字,简化为一个字。有时发生歧义,影响字义的准确性。但总的说,这次改革是成功的,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而且影响到海外,像新加坡早已使用了简化汉字。因为书写方便,合理的简化字是受欢迎的。

  但由于有些简化后的汉字,与古汉字发生歧义,给汉字的使用带来新的问题,甚至因此闹出一些误解和笑话。现在电脑软件有汉字繁简转换的功能。由于繁、简汉字存在的歧义,电脑识别也常发生错误。而且我们现在提倡国学,想教孩子从小读点古诗词、古文,由于青年人没有机会接触繁体字,阅读古人著作时发生隔阂,看不下去。2005年高考试卷有古文今译的考题。广州考区的一道古文翻译题,交白卷的达万人之多。

  我曾提议过“用简识繁”的补救办法。在编写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遇到简体与繁体发生歧义的字时,简化字旁用括弧注出该繁体字。例如吉庆有余(餘)、史湘云(雲)。老师不必专门讲,也不列入学生考核内容。经过十二年的熏陶,不知不觉中认识了不少繁体字。这等于在全国做了一项国学普及工作,中国的古文、古诗词、古小说,人人可以方便阅读。

  这样做,有些文字改革专家们担心违反文字改革政策。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语文课照常进行,不增师生的负担,毫不费力地多认一批繁体字,并没有冲击文字改革,有什么不好?

  (编摘自任继愈《光明日报汉字识繁用简的必要与可能》有删节)

  1、下列各项表述的相关内容,不属于“汉字的功勋”依据的一项是()

  A、 中国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B、把中央政令贯彻到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复杂的全国各地。

  C、罗马帝国分裂成的许多邦国,多种文字并存,分散给发展带来弊端。

  D、我们的二十四史及古诗词古小说等,就是用汉字记录下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新中国建立后,为了文化普及,国家进行的文字改革的原则是一个字不超过10划。

  B、国家进行的文字改革,总的说是成功的,因为书写方便,简化字是受全国人民欢迎的。

  C、有些简化字,与古汉字发生歧义,给汉字使用带来新的问题,电脑识别也常发生错误。

  D、 2005年高考广州考区古文翻译,交白卷达万人,是由青年人没机会接触繁体字导致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的统一、发展和强大,需要文字的统一,还需要文字合理的改革和发展;我们中国如此,世界各国也都如此。

  B、由于时间仓促,考虑不周,把原几个不同的字,简化为一个字,造成了一些不合理的简化字,给汉字的使用带了一些不便。

  C、“用简识繁”,是在简化字旁用括弧注出该繁体字。如“史湘云(雲)”,说明简化字“云”对应的古汉字就是“雲”这一个字。

  D、对简化字与古汉字发生歧义问题的补救,首先不能违反国家文字改革的大方向,其次也不能增加师生教学过程中的负担。

  【参考答案】

  1、 A ;A项,“中国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所表述的不是依据,而是“汉字的功勋”的观点。故选A。

  2、 B ;B项,“简化字是受全国人民欢迎的”说法扩大了范围,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原文为“合理的简化字是受欢迎的”。故选B。

  3、 C;本题中,C项,今天的简化字“云”,是由两个不同的古汉字“云”、“云”简化而成。在“史湘云”这里,“云”对应的古汉字应为“云”;但简化字“云”对应的古汉字还有一个是“云”,如“子曰诗云”。C项只说了一个,漏掉了另一个,表述不全面。故选C。

【《汉字识繁用简的必要与可能》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圆明园残简》阅读答案06-20

汉字与中国心阅读答案08-28

王勃《别薛华》阅读答案及简析06-21

张说《送李问政河北简兵》阅读练习及答案06-20

李成用《闻泉》阅读练习及答案01-12

《阅读的愉悦》阅读答案02-02

《母亲给出的答案》阅读答案01-15

春酒阅读答案06-13

经典阅读题及答案06-13

袋鼠阅读及答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