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实验教学管理制度

时间:2024-03-16 07:34:43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实验教学管理制度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到底应如何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实验教学管理制度

  第一条仪器保管室管理制度

  一、有实验规划,仪器、试剂使用计划、总结。

  二、所有仪器按要求建帐,做到帐、卡、物相符,按07标准分类定柜、定格、定位存放,做到存放有序、美观,存取方便。

  三、特殊仪器和化学药品按下列要求存放:

  1、分析天平、光学仪器、显微镜等精密仪器,要加盖黑布或塑料罩。

  2、金属仪器应注意防潮、防腐、防虫,要轻搬、轻放,注意干燥通风。

  3、自燃、易燃物品存放时,应避光、通风、远离火源,白磷应浸入水中保存,金属钾、钠、碳化铵等遇水自行燃烧的物品应单独存放。

  4、氧化物、氢化物等药品应锁在铁柜内。整盐、钡盐要和一般试剂分开存放。

  5、腐蚀、挥发、潮解物品应储存在有磨砂玻璃塞的细瓶口中,用石蜡封口,注意液体试剂的冬季防冻。

  6、受光照易分解的药品,硝酸银、碘化钾等应放在棕色瓶内,密封瓶口储存,放在阴暗处。

  四、保管室应有沙箱、石棉布、灭火器等消防器材的防盗设施。

  第二条实验准备室管理制度

  一、实验准备室是为实验教师提供实验器材的专用教室。

  二、任课教师将所要做的实验内容以通知单的形式提前一天通知实验管理人员。

  三、实验管理人员接到实验通知单后,按实验通知单要求,准备好实验所需要的各种器材。

  四、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率,个别实验任课教师需提前试做。

  五、保持实验准备室内的整洁、卫生。

  六、实验准备室内严禁吸烟,做好防火、防盗工作等项工作,确保安全。

  第三条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实验管理人员按实验通知单的要求,提前摆放好实验所需的各种器材。

  二、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实验管理人员要积极配合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实验。

  三、实验完毕,做好实验记录的填写和资料归档工作。

  四、实验结束后,实验管理人员要与任课教师一道当面点清,并认真清理仪器和器材,若有损坏、丢失,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做好记录。

  五、保持实验准备室内的整洁、卫生。实验室内不存放其他无关物品。

  六、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下班前关闭水、电开关和门窗。

  第四条实验员岗位职责

  一、实验员要热爱本职工作,加强业务学习,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药品、设备的性能、结构、用途和使用方法,熟悉各类器材的保管和维修常识,做到科学规范管理。

  二、了解本学科每个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懂得一般仪器制作的基础工艺,能协助教师自制一般教具。

  四、实验员应积极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仔细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五、实验员要配合实验教师上好实验课,实验完毕后,应将器材按照原位摆放整齐,洗净玻璃仪器,检查实验室,关好门窗、水电。

  六、学期结束后,实验员应对设备设施及实验器材进行全面清点整理,统计消耗报废数量,制定出下学期的购置计划并及时补充缺损仪器和药品。根据仪器设备性能,定期完成维修保养工作。

  第五条学生实验守则

  一、实验前应做好预习,必须熟悉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要求、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要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全力投入各类实验中,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

  二、进入实验室应服从教师指导,在指定位置做实验。不得在室内喧哗、打闹;不得饮食、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和其它杂物;用过的火柴梗、废渣、废纸等不得随意丢弃,须置于指定地方;不得将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带入实验室;不得将实验室物品带出实验室;不得在实验桌和仪器上乱写乱画。

  三、实验开始前,要检查核对所用仪器、器材、试剂是否齐全,名称规格是否一致,如有不符应及时向老师报告。按照实验要求做好准备,经指导教师检查许可后,方可接通电源,启动仪器设备。要精心使用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因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仪器设备损坏,应予赔偿。

  四、实验过程中要按规定进行实验,谨慎操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如实记录。有疑难时,请求老师帮助,遇偶发事故,应保持镇定,迅速报告老师。

  五、实验结束后,应将仪器清洗干净,放回原处,整理好实验桌面,仔细检查水龙头、电源是否关闭,不得将实验用品及设备带出实验室。

  六、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及时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必须如实反映结果和实验过程,不得随意臆造或抄袭他人实验数据和记录。

  第六条多功能(音乐、美术、体育、劳技)保管室管理制度

  一、各功能教室由专人管理,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二、保管室内的各种器材要建立电子明细台账,分类摆放,做到账、卡、物相符,帐目清楚,期期核定。

  三、加强常规管理,各类器材、器械应科学存放,做到取用方便,保持整洁。

  四、教师上课所用器材,需办理登记手续,课后按数按量归还,放回原处;教师上课前要认真检查器材、器械的安全性能,准备好所需器材、器械。课余时间,需用器材,应办理借出手续,并按时送还,如有遗失损坏,追查责任,按价赔偿。

  五、搞好维护保养工作,对器材要定期调校。

  六、室内严禁吸烟,注意安全,做好防火、防盗工作等项工作。

  第七条学校医务室管理制度

  一、医务室要全面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主要负责学校师生员工常见病的治疗和保健工作。学校医务室由专(兼)职校医负责管理。

  二、医务室内的各种器材、药品要建立电子明细台账,做到账、卡、物相符,期期核定。

  三、搞好室内清洁卫生工作,做好诊断、治疗、用品定期消毒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四、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购入药品应有明确的记载,不使用变质、失效和禁用药品。

  第八条专(兼)职校医岗位职责

  一、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计划,撰写卫生工作总结。

  二、多种形式地开展经常性的卫生健康教育,重视学生卫生知识教育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三、积极做好防近视眼、沙眼、寄生虫病、龋齿等多发病的预防和矫治工作。

  四、协助体育教师做好一年一度的学生体能测试和健康检查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

  五、做好晨检工作,发现疫情作好记录并及时向教育局和疾控中心报告。

  六、做好学校食堂、饮水及环境卫生的监测工作。

  第九条实验室安全规则

  一、不允许任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

  二、乙醚、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溶液极易引燃,使用时必须远离明火,用毕立即盖紧瓶塞。

  三、不纯的氢气遇火易爆炸,操作时严禁烟火,在点燃前必须先检验并确保纯度。

  四、氯酸钾、硝酸钾、高锰酸钾等强化剂或其混合物,不能碰,不能磨。

  五、浓酸、浓碱具有强腐蚀性,稀释它们时(特别是浓硫酸),应将它们慢慢倒入水中,绝不能相反进行。

  六、能产生刺激性或有毒气体(如氯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等)的实验必须在通风处进行。

  七、有毒药品(如重铬酸钾、钡盐、砷的化合物、氯的化合物,特别是氰化物)不得进入口内或接触伤口,废液不能乱倒。

  八、金属汞易挥发,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内容易引起慢性中毒,故不得把汞洒落在桌上地上,一旦洒落,应立即收集起来,并用硫粉盖在洒落处。

  九、使用化学药品时,不要用鼻子直接去嗅,更不能用口尝。搬动药品后,应及时用肥皂洗净手、脸。

  十、使用解剖器、玻璃仪器时,应注意不要割伤,使用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盐酸、硫酸、氢氧化钾、钠等)时,应注意不要灼伤。

  十一、不要用湿手操作各种电器开关,触摸各种电器。

  十二、如有电器着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灭火器将其扑灭。如发生人身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及时抢救。

  第十条多功能(体育、音乐、美术、劳技)教室使用规则

  一、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有序地进入功能室。

  二、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活动,爱护好室内器材,未经教师许可不得随意动用各种器材。保持室内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打闹

  三、保持室内清洁卫生,不得随地乱扔垃圾

  四、上完课后,关掉电源,关好门窗,方可离开。

  五、做好防火、防盗工作等项工作。

【小学实验教学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实验教学管理制度07-12

实验教学管理制度15篇01-11

小学实验教学计划08-05

中学实验教学管理制度(通用10篇)10-16

中小学实验教学计划05-19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03-28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03-27

小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06-02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范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