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3-04-30 11:19:23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幼儿园小班教案合集五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幼儿园小班教案合集五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知道"漏嘴巴"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2、在故事中感受"吃饭时要专心,不要浪费粮食"的道理。

  二、活动准备

  故事的PPT、录音

  三、活动过程

  1.看图引出课题。

  (请幼儿看图)师:小朋友们,你看看图画上的是谁呀?(大公鸡、小弟弟)今天老师要讲一个大公鸡和小弟弟之间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大公鸡和漏嘴巴》。咦,漏嘴巴会是谁呢,难道小弟弟的嘴巴是漏的吗,听一听故事就知道了。

  2.倾听与理解故事(1)第一遍完整欣赏(录音)师: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2)第二遍分段欣赏(结合PPT)师根据PPT引导幼儿说出图片内容,提问如下:

  ①小弟弟坐在院子里干什么?

  ②小弟弟碗里的饭为什么撒得到处都是?

  ③大公鸡来了说什么?然后做了什么?

  ④大公鸡为什么说小弟弟漏嘴巴?⑤大公鸡唱的是什么儿歌?

  ⑥小弟弟为什么哭了?

  ⑦奶奶对小弟弟说了什么?

  ⑧后来小弟弟还撒饭粒吗?

  3.引发讨论,体会故事主旨

  (1)幼儿讨论:漏嘴巴是不是一个好习惯,平常吃饭的时候怎么样才能不做漏嘴巴呢?

  (2)教师总结:漏嘴巴是一个坏习惯。小朋友吃饭时要专心,不要浪费粮食。同时将幼儿的讨论结果编成一首儿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调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饭,饭菜全部吃光光。

  4.活动延伸在日后进餐过程中组织"不做漏嘴巴"的游戏,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大公鸡和漏嘴巴》活动反思故事教学是幼儿园在社会教育中常用的方法,这与单纯的说教相比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大公鸡和漏嘴巴》是一个形象生动、又极具社会教育价值的故事。《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能力和习惯形成是靠日积月累的,并富有重复性的特点,生活活动是一种养成性教育,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教育。本次活动意在让幼儿知道"漏嘴巴"是个坏习惯,同时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本次活动主要有三大环节:

  环节一是导入。我以看图的形式引出故事的两大主人公:大公鸡和小弟弟,并且开门见山说出故事的题目,引发幼儿的猜想:小弟弟是不是就是这个"漏嘴巴"呢?请幼儿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故事的欣赏与理解。这符合幼儿的好奇心理,让幼儿有听故事的兴趣。

  环节二是故事的欣赏与理解。该环节是接下去第三环节的铺垫,只有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才可以引发幼儿的讨论。因为是小班幼儿,所以在第一遍完整欣赏采取录音播放的.形式只是为了让幼儿有一个简单的感知,故事的理解主要以分段欣赏为主,因此在故事的第二遍欣赏时同时采用了PPT资料,并且随故事进展设立问题让幼儿在思考中一步步理解故事内容。活动中幼儿通过看图以及回答问题较好地理解了故事内容,对于故事的主旨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即小弟弟的"漏嘴巴"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环节三是讨论环节。由于这是一次社会领域的教学活动,上一环节对于故事的欣赏和理解只是该环节的一个铺垫。幼儿通过故事感知了"漏嘴巴"是个不好的进餐习惯,那么在进餐的时候怎么才能做到不漏嘴巴呢,为此特引发幼儿讨论,帮助幼儿加深印象以在日后的进餐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这是本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文学作品回归到幼儿的现实生活,以提问:"漏嘴巴是不是一个好习惯,平常吃饭的时候怎么样才能不做漏嘴巴呢?"为切入,并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先自己探讨出好的办法,最后我及时地将幼儿的回答小结成儿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调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饭,饭菜全部吃光光。

  活动的延伸活动则是在日后进餐过程中组织"不做漏嘴巴"的游戏,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目标:

  1.学习并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所表现的童趣。

  2.体验角色表演的快乐。

  3.尝试用适当的词语替换儿歌中的饭菜名,发展创造能力。

  准备:

  活动前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制的黄米饭、炒青菜若干盘,毛竹筷一双,蚂蚁卡片2~3张,黑板一块。

  过程:

  一、产生兴趣

  1.猜一猜。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请一位客人一起来做游戏(慢慢拉开黑板上的纸帘,露出蚂蚁触角和上半个头),猜猜它是谁?

  (幼儿猜测一番后,教师出示整只蚂蚁卡片。)

  幼:是蚂蚁。

  (用猜想形式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同时,逐步出示的方式可引导幼儿有方向地猜测,避免漫无边际。)

  2.喊一喊。

  师:谁能把蚂蚁喊到身边来?

  幼:小蚂蚁!小蚂蚁!

  幼:小蚂蚁快来,我们有许多小朋友。

  (教师扮演蚂蚁边摇头边向前走,但表示拒绝走到幼儿身边。)

  师:蚂蚁不肯过来,我们要想一个办法逗逗它,把它引过来。

  3.逗一逗。

  师:我们怎样喊才能把蚂蚁引过来呢?

  幼:蚂蚁来呀来。

  师:拿什么逗它?

  幼:蚂蚁蚂蚁我给你小汽车玩具/蚂蚁蚂蚁我带你去春游/蚂蚁蚂蚁我有好看的书/蚂蚁蚂蚁我给你吃巧克力……

  师:我们还是一起来试一试吧。(大家一起招手喊:“蚂蚁来呀来,我给你……”)

  (教师设计了游戏情境“逗蚂蚁”,可引导幼儿充分展开想象,理解儿歌内容,并熟悉儿歌句式“蚂蚁来呀来”。)

  二、在游戏中学习儿歌

  1.逗引蚂蚁。

  师:咦。今天早晨我们做了什么饭菜?

  幼:黄米饭/炒青菜。

  师:把它们拿出来逗逗蚂蚁吧。

  (师幼一起摆出“黄米饭”“炒青菜”和毛竹筷,引导幼儿再次逗蚂蚁。)

  幼:蚂蚁来呀来。

  师(扮演蚂蚁摇头):嗯,不来不来。

  幼:来吃饭,快快来吃饭。

  师(扮演蚂蚁):什么饭?

  幼:黄米饭。

  师:什么菜?

  幼:炒青菜。

  师:什么筷?

  幼:毛竹筷。

  师(扮蚂蚁来到餐桌前做闻一闻并吃得很香的动作,然后眉头一皱):吃不完,怎么办?

  幼:搬回去。

  师:搬回去干什么呢?

  幼:留着以后吃/留给姐姐吃/留给爸爸妈妈吃/留给爷爷奶奶吃……

  师:蚂蚁有了好吃的东西能想到别人,真是好样的。一想到有更多的蚂蚁能吃到好吃的`黄米饭、炒青菜,它在搬的时候心情会怎么样?

  幼:高兴/快乐。

  (教师一边做蚂蚁搬东西的动作一边念“哼哟哼哟搬得欢”。)

  师:为什么蚂蚁搬米饭时要“哼哟哼哟”的?

  幼:它搬得多/它力气小/蚂蚁一点点大,很吃力。

  师:它一次能搬多少米饭?为什么?

  幼:两粒/一粒。

  师:蚂蚁个头那么小,还没有米粒大。它一次搬一粒还很辛苦呢,所以它们走得很慢。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哼哟哼哟搬得欢”的动作。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抓住了儿歌中的“哼哟哼哟搬得欢”,启发幼儿分别对“哼哟哼哟”与“搬得欢”进行联想,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加深了幼儿对蚂蚁体型小、力气小的印象;二是发挥了移情作用,让幼儿明白有了好东西与他人分享是快乐的事。)

  师(出示黑板上的另一张蚂蚁卡片):还有一只蚂蚁呢,我们再来逗逗它。(幼儿再次逗蚂蚁,教师扮蚂蚁与幼儿互动:蚂蚁来呀来,快快来吃饭……)

  (幼儿逗引蚂蚁的过程就是熟悉儿歌内容的过程,十分有趣,激发了幼儿表达的欲望。教师扮演蚂蚁有助于幼儿更快地进入游戏情境,在对话与扮演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儿歌的情趣,熟悉儿歌的句式。)

  2.学习儿歌,并进行表演游戏。

  (1)学习儿歌。

  师:把刚才我们逗蚂蚁吃饭的游戏连起来说一说就是一首儿歌,你们听――(教师朗诵儿歌《逗蚂蚁》。)

  (教师朗诵儿歌是为了完整呈现儿歌的问答句式,以加深幼儿的印象。)

  师:请小朋友也来说一说。(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朗诵儿歌数遍。教师提醒幼儿可加上招招手、闻一闻、吃一吃的动作,并提醒幼儿注意区分问和答,以帮助幼儿准确理解儿歌内容。)

  (2)游戏。

  玩法:先请两位幼儿和教师扮演蚂蚁,一起躲在“洞”里,让其他幼儿来逗蚂蚁。大家喊第一句“蚂蚁来呀来”,蚂蚁说“嗯”,大家喊第二句“快快来吃饭”,蚂蚁问:“什么饭?”大家答:“黄米饭。”蚂蚁问:“什么菜?”大家答:“炒青菜。”蚂蚁问:“什么筷?”大家答:“毛竹筷。”之后蚂蚁慢慢跑出来,来到餐桌前闻一闻后再吃,吃饱后蚂蚁说:“吃不了。”大家说:“往回搬。”于是,蚂蚁边念“哼哟哼哟搬得欢”边搬“黄米饭”(一次搬一粒)。第二次游戏时,一组幼儿做蚂蚁,其余幼儿边念儿歌边逗蚂蚁。第三次游戏时,全体幼儿扮演蚂蚁,教师逗蚂蚁。

  (小班幼儿年龄小,较容易进入游戏情境,但主动性往往不够,所以教师的参与既是一种示范,又能帮助幼儿开展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三、替换儿歌中的饭菜名称

  1.师: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要再请蚂蚁来做客,还可以准备些什么饭菜?

  幼:红豆/蛋炒饭/扬州炒饭/白米饭/黑米粥……

  幼:炒菠菜/红烧肉……

  (教师引导幼儿将新的饭菜名编到儿歌里,大家一起念。)

  2.师:小朋友回到家里还可以编编新的儿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玩这个游戏。

  (这是一个调动幼儿已知经验的环节,既贴近幼儿生活,又可以将游戏延续下去,使幼儿充分体验学习儿歌的快乐,并推动幼儿与家长互动。)

  附:逗蚂蚁

  蚂蚁来呀来,快快来吃饭。

  什么饭?黄米饭。

  什么菜?炒青菜。

  什么筷?毛竹筷。

  吃不了,往回搬,

  哼哟哼哟搬得欢。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意图:

  樱桃孩子们都吃过,利用孩子熟悉的事物,做为活动主角。通过创设小松鼠过生日的情景,让孩子们身临其境。练习用绕圈团圆的方法在盘子里添画樱桃。同时尝试用“小尾巴”的变化表现樱桃的不同形态。

  活动目标:

  1、用绕圈团圆的方法在盘子里添画樱桃。

  2、用“小尾巴”的变化表现樱桃的不同形态。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活动准备:

  初步接触过绕圈团圆的方法、添画材料人手一份、大圆桌背景、小动物头像、蜡笔。

  活动过程:

  一、以小松鼠过生日请客导入主题,引起兴趣。

  T:小松鼠的生日,请了好多朋友一起吃饭庆祝,看看请来了谁?(出示动物图片,或让听动物声音猜一猜)

  T:数数请了几个朋友。

  二、以小松鼠上菜练习添画樱桃。

  1、 在盘子里装樱桃(练习巩固)

  T:上菜。出示画有两只樱桃的盘子。

  T:只樱桃够吃吗?

  (1)、用绕圈团圆的`方法画樱桃

  儿歌:

  小樱桃,红又红,一圈一圈又一圈;小樱桃,长啊长,小樱桃长成了大樱桃。

  个别幼儿操作,其他幼儿念儿歌

  (2)、利用“小尾巴”的方向决定樱桃的不同姿态。

  小尾巴,长又长,好朋友们手拉手,翻翻跟头,弯弯腰,累了躺下睡一觉。

  2、我喜欢的樱桃

  T:帮小松鼠给朋友送上美味的樱桃。

  要求:在盘子里装上各种大小、姿态的樱桃。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部分速度快的孩子可以鼓励他们用绕圈的方法装饰盘子周围,或衍生到区角活动中)

  环节价值分析

  尝试用“小尾巴”的变化表现樱桃的不同形态。(站、跳、手拉手、躺等)

  三、鼓励孩子们将樱桃送上“餐桌”,对小松鼠说:生日快乐!

  T:比一比谁的樱桃画得最开心、动作最多。

  活动后反思:

  1、活动目标的定位要具有全面性。在为小松鼠添画樱桃、送樱桃的过程中,幼儿充分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但是,在目标中,情感目标并没有得到体现。因此,我们在关注技能目标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情感目标。

  2.在为小松鼠送樱桃,说祝福语的时候,我应当出示小松鼠的手偶,让幼儿始终融入在情景中,不要脱离,让手偶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3、幼儿操作材料的准备要体现层次性,可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而定。如:在这一活动中,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总会发现一些不爱动手画画的孩子。针对这些幼儿,我在操作材料的投放上也可做相应的调整,如:能力强、爱画画的幼儿,可直接提供纸盘,能力比较弱、不喜欢动手的幼儿,我可预先在纸盘里画上几个樱桃。这样,幼儿更容易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美术活动的形式要具有多样性。如:这一活动中,我可用彩泥代替蜡笔绕圈和添画小尾巴,这样效果会更立体,幼儿兴趣也会更大,活动形式也不会显得单一。刮蜡、水粉、炫彩棒都是我在以后的美术活动中可以见鉴使用的形式。

  小百科:樱桃是某些李属类植物的统称,包括樱桃亚属、酸樱桃亚属、桂樱亚属等。乔木,高2-6米,树皮灰白色。小枝灰褐色,嫩枝绿色,无毛或被疏柔毛。冬芽卵形,无毛。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保持安静,并喜欢安静的环境。

  2、学习轻步走、轻轻说话、轻放物品。

  二、活动准备:

  木偶表演台,木偶小鸭和鸭妈妈,系列图片(男孩、女孩用餐;幼儿喝水;幼儿上下楼梯;幼儿睡午觉)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下午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可我还不认识你们啊,谁来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2、请个别幼儿站起来做自我介绍。

  师:刚才有几个小朋友做了自我介绍,我们把掌声给他们,好不好?等下还会有几个小朋友做自我介绍,大家看看是谁?

  (二)、基本部分:

  1、木偶表演:小鸭,鸭妈妈做自我介绍。

  问:刚是谁做了自我介绍?小鸭和鸭妈妈都轻轻做了什么?我们再来看一遍。

  2、第二次木偶表演。

  问:小鸭敲门是怎样的?是轻轻的'敲。我们把椅子转过来,学学小鸭子轻轻敲门的样子。(幼儿练习在椅子背上轻轻敲打)

  3、扩展提问:小猫是怎样轻轻捉老鼠的?做什么事还能轻轻的?我们走路时也要怎样?

  4、小结:小猫轻轻走路,这样才能捉到老鼠。我们走路也要轻轻的。我们也来试试。(让幼儿轻轻走到老师边,鼓励幼儿轻轻走路时也要挺起胸,要求幼儿轻轻走回座位。)

  5、出示系列图片,引导观察。

  (1)、出示男孩、女孩用餐图片,启发问:他们在干什么?吃饭时要怎样?

  (2)、出示幼儿喝水图片,启发问:他们在做什么?喝水时我们要怎样?假如喝太快会怎样?

  (3)、小结。

  (4)、出示幼儿上下楼梯图片,启发问:他们在做什么?上楼梯和下楼梯一样吗?

  (5)、出示幼儿睡午觉的图片,师:呀,他们睡的真香啊。

  (6)、小结。师:睡午觉需要轻轻的,那么走路呢?除了这些之外,咱们做什么事情也要轻轻的。搬椅子呢?

  (7)、引导幼儿轻轻搬动椅子,小结:轻轻把椅子搬回原处,这样不会吵到别人,也不会弄坏椅子。提醒幼儿轻轻搬回原处。

  (三)、结束部分:

  1、启发问:怎样做才能不吵到听课的老师?

  2、幼儿回答后,教师引导幼儿轻轻走出课室,到外散步。

  3、结束。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图形,尝试大胆地表现蘑菇房的基本特征,

  2、乐意向同伴介绍蘑菇房,与同伴一起分享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笔、纸。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打开幼儿用书,共同阅读故事《蘑菇房子》,引出主题。

  二、认识蘑菇房子的特征,了解作画方法。

  1、引导幼儿观察蘑菇房子,说说:蘑菇房子是什么样子的?房顶是什么形状的?房子又是什么形状的?蘑菇房子上还有什么?

  蘑菇房子房顶是半圆形的,房子是长方形的。房子上有窗户门。

  谈谈房子应该画的如何才能住得下小白兔?(房子应该画的大,才能住得下小白兔。)

  幼儿想象你想画怎样的门窗?(可以是正方形、半圆形、圆形等等)

  三、幼儿大胆作画。

  师鼓励幼儿蘑菇房子画要大的`。绘画大胆,门窗自由发挥想象、涂色均匀。

  四、展览作品,相互评价。

  幼儿相互观摩蘑菇房子。教师组织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房子,为什么?表扬作画大胆、涂色均匀的幼儿。

【幼儿园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幼儿园教案12-09

幼儿园小班教案01-17

小班幼儿园教案07-10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7-22

幼儿园小班教案06-08

幼儿园小班的教案02-19

幼儿园小班经典的教案01-28

幼儿园小班教案《洗手歌》含反思_小班教案06-23

幼儿园小班教案《喝水歌》含反思_小班教案06-21

小班关于数字的教案范文 幼儿园小班学教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