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3-08-05 11:23:07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幼儿园小班教案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品)幼儿园小班教案9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画面中色块的大小、多少和相对位置的变化,以及对颜色的认知,大胆想象故事的情节。

  2、体验和朋友们在一起的快乐,喜欢上幼儿园。

  活动准备:

  大图书、《小星星》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引出活动的`主题;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非常特别的客人,这会儿啊,他就躲在这后面呼呼,他在干什么啊?想不想认识他,那么我们先把他叫醒,好吗?试试看!(

  2、出示蓝色图片,引发幼儿的创造性想象:

  师:哦哟,真是个好奇怪的朋友,想不想看?他长什么样子呀?谁来说说看,你觉得这个小家伙长得什么样?

  二、出示图1,根据图片的大小进行图片与称谓的匹配小蓝家里有谁?

  师:小蓝的家里有谁啊?你们怎么会一眼就看出它是小蓝爸爸呢?妈妈和爸爸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三、出示图2,观察图片,找出空缺位置,进行数数及颜色的认知对应。

  1、找出空缺位置,颜色对应:

  师:谁最聪明来帮小蓝找找他该坐在哪里最最合适呢?

  2、点数练习:

  师:咱们数数,小蓝幼儿园里有几个好朋友?

  颜色的认知:

  师:宝贝们你们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四、出示图3,观察图片,自由想象故事情节:

  师:看看他们在幼儿园里做什么呢?小蓝为什么不和朋友们一起唱歌呢?

  五、出示图4,根据图片内容加强幼儿方位感:

  师:看学完唱歌,他们玩起了游戏,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啊?你们愿意来找找他们吗?你找到了谁?他藏到了哪里?

  六、出示图5:要放学了,体验和朋友们在一起的快乐:

  师: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子放学的时间就到了,还没和朋友们玩够就要回家了,好舍不得哦。你们是不是也这么认为?瞧,他们也是,都很舍不得,两个两个抱得紧紧的,都不愿分开。你们舍不得离开朋友时,会做什么动作呢?我知道宝贝们还有很多悄悄话要和朋友说,那我们回到教室里在去说一说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暑假将至,为了使学生能过上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围绕“道路交通安全”、“家庭防火”、“游泳安全”、“饮食卫生”等夏季易发的安全问题对学生进行放假前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真正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 可是,每逢假期,我们却总会听到一些小学生遭遇无端横祸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

  二、放假了,我们应该怎样注意安全呢?

  (一) 用电安全

  1、 学生说说家里有哪些电器?(引起学生兴趣,因他们较熟识。)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教育:现代家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中的电器也越来越多,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好多方便及乐趣。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不注意用电安全,就会很危险。所以,我们不要出于好奇,自行拆卸、维修电器,不要私自拉或乱接电线和随意拆装电器。使用和操作电器要注意不能湿水,一旦电器出现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

  (二) 防火安全

  1、提出问题讨论:如果你发生火灾或看到邻居有火灾怎么做?(学生各自发表意见,说做法,对正确的肯定。)

  2、防火知识:

  (1)学生不得玩火,不可以随身带火种:

  1、不能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2、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3、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

  (2)在火灾现场,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要有秩序地逃离:

  (3)及时灭火: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 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 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 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火警。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

  (4)及时报警:如果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损失。火警电话的号码是 119。

  (三) 防溺水(照片)

  回忆以前因游泳、钓鱼、玩水等引发的溺水事故,为学生再次敲响警钟;结合本地河塘众多的地理情况,要求学生不能私自到河塘、水库游泳。

  (四) 交通安全

  1、交通法规: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2、交通信号:

  人行横道信号灯由红、绿两色组成。

  1.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

  2.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人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

  3.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

  3、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

  (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疏,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惟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

  (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三、学校安全

  1、在活动区玩耍时要注意不能站在护栏上把身子伸到窗外。

  2、在教室时不能趴在地上玩耍。

  3、在食堂不能追逐打闹。

  4、在寝室就寝时,不能在寝室打闹,更不能在上铺的床上玩。

  四、总结

  暑期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学校在外面,都要注意各方面的安全。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意图:

  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人类认识活动必不可少的主观前题,是探究和学习的原动力、内驱力。孩子们对声音特别敏感与好奇,发现用不同的材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他们对制造声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设计了此次活动“制造声音”。满足孩子们的探究欲望。

  活动目标:

  1.借助各种材料制造声音。

  2.感知材料与声音的关系。

  3.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各种瓶子(如:塑料瓶、易拉罐、玻璃瓶)、纸盒子(大小)、不同类型的纸(挂历纸、报纸、硬纸壳)、塑料带(薄、厚)、豆豆、米粒、纸片。

  活动过程:

  一、声音的秘密

  1.出示:瓶子、豆子。

  2.听听瓶子有没有声音?再听听豆子有没有声音?

  3.想办法使他们发出声音?

  二、声音的产生

  第一次尝试操作验证:

  1.分组操作,教师指导。

  2.怎样制造声音。(空瓶子、罐子、盒子、豆豆、米粒、纸片)

  三、声音的不同

  出示:不同材料的瓶子(如:塑料瓶、易拉罐、玻璃瓶)、纸盒子(大小)、不同类型的纸(挂历纸、报纸、硬纸壳)、塑料带(薄、厚)让幼儿听辨。(这个声音像什么?并出示给幼儿看)

  辨析探究声音的特点:

  1.撕纸(有的声音长,有的声音短)

  2.塑料带、瓶、豆、盒子、米粒、纸片(有的声音是“砰砰的”“扑扑的`”;有的说这声音“沙沙沙”“叮当叮当”象下雨,象打雷)

  活动反思:

  孩子们通过“动脑想、动手做、用眼看、用耳听”了解到不同的材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兴趣和欲望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同时也教会了幼儿认识事物的方法。整节活动孩子的兴趣很浓,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与快乐。

  不足之处:

  活动中没能关注每个孩子,以至使孩子注意不集中。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观察,初步懂得每个手指的名称及作用。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3、感受我有一双小小手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通过观察,让幼儿初步了解手指的名称。

  2、 知道手的用处。

  活动准备

  1、 谜语一首,手的挂图一张。

  2、 录有《我有一双小小手》的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手。

  1、猜谜语引出课题《我有一双小小手》。

  十个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个在左,五个在右。

  只会干活,不会开口。

  2、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教师提问:小朋友的手是什么样子的?哪儿是手心?哪儿是手背?哪儿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几只手?每只手有几个手指头?

  3、认识并学说手指名。

  (1)师:“(伸出双手)小朋友你们也和老师一样都有一双手。它们是好朋友,非常友好,互相帮助,还帮我们做了许多好事。(做神秘状)小朋友,手指在说话呢,让老师听一听它们在说什么(做倾听状)。噢!它们在说,小朋友都有好听的名字,可是我们没有名字。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给手指起个名字好吗?”

  我们的小手有什么不一样?(如有的大、有的小胖,教师可及时归纳幼儿的发现)

  (2)师:“(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你们看它是家里最大的,我们就叫它大拇指吧!”(幼儿学说“大拇指”)

  “(伸出食指)它在大拇指的旁边,在点数和拿食物的时候经常用到它,就叫它食指好不好?”

  “(伸出中指)它在中间,又是个子最高的,就叫它中指吧!”

  “(伸出小指)它最小,就叫它小指!”

  “(伸出无名指)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咱们一起动动脑筋(做思考状)可名字都让它们几个占去了,没有名字了。哎,小朋友,没有就是无,那么我们就叫它无名指吧!”

  (3)教幼儿学读儿歌《手指歌》,并表演相应的动作。

  4、做“玩手指”游戏。

  (1)教师伸出手指或出示图片,请全体幼儿或个别幼儿说出它的名字。

  (2)引导幼儿按教师指令,让某个手指“弯下去”或“站起来”,练习手指的灵活性。

  4、启发幼儿联想手还有什么用?用“我们的手做什么?”说一句话。

  二、活动延伸

  1、在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伸手指,说指名。

  2、开展“我的小手真能干”活动,鼓励幼儿学着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

  教学反思

  活动的设计反思:

  在设计活动时,我首先考虑到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活动的趣味性,尽力让幼儿能积极地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在整个活动中,先让幼儿猜谜语,猜到是手后,认识自己的小手及每个小手指的名称,接着做表演动作读儿歌。让幼儿知道自己的小手原来这么灵巧。活动中设计了多种形式,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孩子的参与兴趣,为有效达成目标做好了铺垫。因此,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表现得不错,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我是个转岗教师,还没有真正接触幼儿,是刚接触幼儿教育,所以对这班的幼儿的基本情况不够了解,对他们的经验水平、学习的特点和个性特征都没有很好的.掌握,所以没有很好地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及其发展线索,所设计的活动方案可能没有促进幼儿很好的发展。

  3、对师幼互动的反思活动:开始是用谜语导入新课,之后教师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认识手指的名称、读儿歌、做手指游戏、想象手指的用处等,使幼儿在游戏中发展了多种思维。但对个别胆小的幼儿还没够关注。

  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与其他教师共同学习,在活动设计上多花点心思,把活动过程设计得更有趣些。要多照顾胆小的幼儿,让他们多说,使全体幼儿全身心的投入活动中。

  活动设计背景

  手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并不陌生,但在活动前,很少有幼儿知道自己每个手指的名字叫什么,也不了解自己的小手除了吃饭以外,还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设计这一活动是为了帮助孩子了解自己每个小手指的名称及作用,知道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小手百科:手,是人或其他灵长类动物臂前端的一部分。由五只手指及手掌组成,主要是用来抓和握住东西,两个手相互对称,互为镜像。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运用看图讲述及游戏的方法理解并学习儿歌,读准“巴”、“妈”“菜”、“龟”“娃”等字音。

  2、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儿歌诙谐、有趣的风格,培养朗诵的兴趣。

  3、能分析儿歌,培养想象力。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准备:

  1.课件PPT

  2.头饰

  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主题

  师:今天,小雪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新朋友,它喜欢到了晚上出来,挂在天上,有时圆圆的,有时弯弯的。小朋友们猜猜看,它是谁呀?

  师:对我是月亮,我有个特别好听的名字,叫月亮巴巴。请你们大声的'叫出我的名字好吗?

  师:我家有一座特别大的房子,里面住着许多人,你们猜猜会有谁住在里面呢?

  师:到底谁住在里面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观看课件PPT 理解学习儿歌

  师:这是谁?(妈妈)妈妈出去会干什么?幼儿自由说,然后出示菜篮。

  师:妈妈出去----买菜,里面住着谁?(出示奶奶)

  师: 奶奶出去干嘛?(起脚)里面住着谁?(小鸟)

  师:小鸟出去又干啥?(小鸟出去飞飞)里面住着谁?(乌龟)

  师:乌龟出去干什么?(乌龟出去爬爬)里面还住着谁?(娃娃)

  师:你觉得娃娃想吃什么?(娃娃想吃鸡蛋),变变变,变出一个大鸡蛋。

  三、观看多媒体 完整欣赏儿歌

  1、师:宝贝们,月亮上都住着谁?(妈妈、奶奶、小鸟、小乌龟、娃娃)

  2、师:月亮巴巴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利用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记忆)

  四、看图谱 朗诵儿歌

  师:你们也来念念好吗?先看看小雪是怎么念的。(看图谱念)

  师:现在我们看着图谱,用好听的声音念一遍。好吗?

  五、接龙游戏 分组朗诵

  1、接龙游戏:小雪念第一句,小朋友念第二句。(念上题目)

  2、男女分组念(接龙游戏)男孩念第一句,女孩念第二句。

  六、捉迷藏的游戏

  1、第一次游戏

  师:月亮巴巴也带来了一个好玩的游戏,你们想玩吗?首先请五个小朋友当月亮巴巴的家人,谁来当妈妈、奶奶······

  说游戏的要求:请云朵姐姐当月亮巴巴,你们五个要藏在月亮巴巴的后面,其他小朋友说儿歌,当说到谁出来了,你就赶紧走出来,要加上好看的动作。我们来试一试。

  2、第二次游戏

  附儿歌:

  月亮巴巴

  月亮月亮巴巴,里面住个妈妈。

  妈妈出来买菜,里面住个奶奶。

  奶奶出来洗脚,里面住个小鸟。

  小鸟出来飞飞,里面住个乌龟。

  乌龟出来爬爬,里面住个娃娃。

  娃娃要吃大鸡蛋,变出一个大—鸡—蛋。

  反思:

  《月亮月亮巴巴》是一首诙谐、幽默,琅琅上口的儿歌。 “连环式”结构体式是这首儿歌最大的特点。虽然儿歌的篇幅有些长,但儿歌中的形象“妈妈、奶奶、娃娃”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描述的各个角色典型的动作也是接近孩子生活的,因此比较适合我们小班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积极参与,有动作、表情、声音也比较好听。但在后面朗诵时,王紫嫣、来昊阳、 乔静荣兴趣并不浓,而且互相交流,注意力不集中。于是,我私下让他们朗诵了一下诗歌,都过关了,我分析:首先是时间有些长了,个别孩子的坚持性较短,应关注个别孩子。其次:这几个孩子坐在后面,前面的孩子做动作回挡住他们,由于没有老师的关注会逐渐失去兴趣,所以上课的位置也应安排好。

  所以,在每次活动之前,教师应将孩子备好,关注到每个孩子,才能让他们参与积极。

  小百科:月球,天体名称,人类肉眼所见称为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愿意和大家一起做游戏。

  2.能关注到其他的小朋友,有了解同伴的愿望。

  3.能比较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姓名。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自由地一起玩。

  2.每个幼儿照片一张(将幼儿的照片制成PPT更好)。

  3.阅读材料2《坐车》。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在照片堆中找一找自己。

  (1)出示全班幼儿的照片,引导幼儿在照片堆里找一找自己,说说自己在哪里?告诉我们你叫什么名字?

  (2)幼儿找照片,并说:"我在这里,我叫XXX。"

  2.请幼儿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并说说他在哪里。

  (1)指认照片上一名幼儿。

  提示语:找一找,说说照片上的小朋友在哪里?告诉我们他叫什么名字?

  (2)指认座位旁的一名幼儿。

  提示语:你座位旁的新朋友叫什么名字?找一找,他的照片在什么地方?

  3.请幼儿找个新朋友做游戏。

  (1)幼儿找个新朋友拉拉手,说说自己的名字,相互简单交流。

  (2)和朋友一起唱歌《我爱我的幼儿园》。

  活动建议与提示

  1.游戏时,可拍摄下幼儿交朋友时的录像。游戏结束后,与幼儿一起观看,讲述"我和谁一起玩游戏"。

  2.对于胆小的幼儿,要鼓励他(她)大胆参与活动,如果幼儿不愿意,千万不要强求。

  3.提供阅读材料2《坐车》,指导幼儿观察并回答图书中的问题。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目的:

  1、在游戏情境中学习说话,并注意正确使用量词。

  2、初步掌握打电话的常识。

  准备:

  1、在活动室内设置一个小兔的“家”,家中摆放部分家具,如橱、柜、桌及用积木搭成的椅子和沙发等;在适当的地方放置部分日用品。画有礼物的小卡片若干。

  2、在活动室另一侧设置一个“小医院”,事先用屏风与“家”隔开,并约请一位大班女孩扮演兔奶奶。

  3、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小兔头饰;玩具电话机一架;兔妈妈的电话录音。

  过程:

  一、“奶奶,我们回来了。”

  1、教师自戴头饰扮演兔姐姐,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兔,一起来到室外草地上边念儿歌(小白兔,蹦蹦跳,跳到草地吃青草),边自由做小兔动作。

  2、下雨了,小兔们跑回家。走到家门口,兔姐姐带领小兔们大声喊:“奶奶,我们回来了。”

  二、“奶奶哪去了?”

  1、小兔们走进家门,自由地围着兔姐姐坐在家中的椅子、沙发或地上。

  2、“咦,奶奶呢?奶奶不在家,她会去什么地方呢?”(启走幼儿猜猜奶奶有可能去的地方)

  3、“这么长时间了,奶奶怎么还不回来?真着急,怎么办呢?”(请幼儿想想,怎样才能知道奶奶到哪去了)

  4、根据幼儿的回答,兔姐姐决定打电话问爸爸妈妈。

  三、打电话了解奶奶的去向。

  1、“怎么打电话呢?”(先拿起话筒,再拨妈妈单位的电话号码)

  2、兔姐姐拨打电话后,对小兔们说:“妈妈不在单位里,这可怎么办?”(引导幼儿提出给爸爸打电话的办法)

  3、“我们怎么问爸爸呢?请大家想一句问爸爸的`话。”

  4、兔姐姐拨通电话,与爸爸通话。

  “喂,爸爸,我是小兔。您知道奶奶上哪儿去了吗?妈妈也不在单位里,我们很着急……啊?!奶奶病了,妈妈送奶奶上医院了。”兔姐姐无奈地搁下电话。

  四、接到妈妈的电话。

  1、正在此时电话铃响了,兔姐姐拿起电话,原来是妈妈打来的电话。

  2、(放电话录音,传来妈妈清晰的声音)“小兔,我是妈妈。奶奶病了,现在住在医院里。请你们赶快为奶奶准备一只脸盆、一块肥皂、一条毛巾、一件衣服、一条裤子和一双袜子,听清楚了吗?妈妈再说一遍……好了,等一会儿妈妈来拿。”

  3、“你们听到妈妈刚才在电话里说什么?”(请幼儿复述电话内容)

  4、请小兔们分散在柜子、橱、抽

  不错的屉等处寻找奶奶需要的物品,并请找到的幼儿说说自己找到了什么。(引导幼儿正确使用量词)。

  五、准备去看望奶奶。

  1、“过一会儿,我们和妈妈一起去医院看望奶奶。见了奶奶,应该说些什么话呢?”(启发幼儿想一句让奶奶听了高兴的话)

  2、“奶奶生病了,我们带点礼物给奶奶好吗?带什么礼物好呢?”

  3、请各小兔自己挑选一件“礼物”,并说说自己送给奶奶的是什么礼物。(引导幼儿用上正确的量词)

  4、“现在我们一起带上礼物到外面去等妈妈,然后乘车去医院看望奶奶。”

  六、去医院看望奶奶。

  1、教师扮演兔妈妈,带小兔来到“医院”。(撤去屏风,“奶奶”躺在病床上)

  2、“请你们把想说的话说给奶奶听,并告诉奶奶,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不过奶奶需要安静,请大家说话时小声一点。”(小兔们围在奶奶的病床前,与奶奶愉快交谈)

  3、“奶奶现在要休息了,我们跟奶奶说再见吧!我们一起祝奶奶早日恢复健康!”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8

   糖果的主题一开始,孩子们就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每个孩子都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到了各种各样的糖果及喜糖的包装。在与同伴介绍的时候,孩子们的发现和表达让老师大吃一惊。

  一、我眼里的糖果

  (一)牛皮糖李唐威说:“我带的是牛奶糖,牛奶糖是白白的,长长的,圆圆的,包在糖纸里面。”

  馨馨说:“我带的糖是粉红色的,象鸡心,摸上去软软的。”

  希希说:“我带来的是小猪糖(真的象一只小猪的样子),有点黄颜色,摸上去软软的。”

  楚一接上来说:“我以前也吃过的,我知道这个是牛皮糖。”

  小班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是很具体的,但因为有了具体的经验与实物的引导,他们也能进行初步地推理,得出“摸上去软软的就是牛皮糖”,尽管不一定科学,却也有一定的道理。

  (二)亲嘴小麻子文佳说:“我带来的是亲嘴小麻子,是黄颜色的。”

  沈雨柔说:“我上次到超市去的时候,还看见红的和紫的亲嘴小麻子。”

  安奇说:“还有黑色的`亲嘴小麻子。”

  沈雨柔说:“没有的,我没看见有黑色的,只有红的,黄的,紫的。”

  安奇说:“有的,我在超市里看见的。”

  因为有了不同的意见,所以双方就争执起来。争执的出现,标志着孩子的思维有向前进了一步。大多数小朋友都说没有黑色的亲嘴小麻子。但蒋寅恪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于是我对他们说:“大家以后到超市去再仔细地找一找到底有没有,安奇如果你看见了,就带到幼儿园给小朋友看看。”他点头答应了。一场争执才算平息下来。

  二、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甜甜的孩子们都知道糖是甜甜的,在一次自由活动时,通过孩子们的谈话,我发现孩子们对糖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婷婷带来了一个形状很奇特的棒棒糖,她很得意地说:“我的棒棒糖是西瓜味道的。”

  李嘉鑫说:“西瓜甜甜的,我最喜欢吃。妈妈说我的肚子象一个大西瓜。”说着还拍拍自己的肚子。

  佳熙说:“我也喜欢吃西瓜,我还喜欢吃苹果,苹果也是甜甜的。”

  (孩子们对甜的食物有着天生的好感与喜爱,他们在这方面也有经验,何不利用这样的机会让孩子大胆地与同伴交流,一方面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也扩展幼儿的经验。)我说:“西瓜、苹果都是甜甜的,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甜甜的呢?”并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说说。

  佳熙:我爸爸给我买的奶粉是甜甜的,我最喜欢喝,我每天都要喝的。

  婧仪:我小时候喝妈妈的奶,妈妈的奶也是甜甜的。

  瑶瑶:我也喝妈妈的奶长大的,每个人都是喝妈妈的奶长大的。

  安奇:水果都是甜甜的,苹果,香蕉、橘子。

  楚一:不对,橘子是酸酸的。

  朱元正:我上次和奶奶去买的桂圆是甜甜的,可好吃了。

  李俏:对,还有甘蔗!

  吴雨:在超市里我看见的蜂蜜也是甜甜的,我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要喝蜂蜜,我妈妈说这样大便就不疼。

  孩子们交流的范围远远超出了老师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没有刻意地让孩子停下来重新组织话语,但孩子在交流的时候,他们的神情、他们的言语、他们的动作无不透着喜悦与激动,即使有了不同的意见,有了矛盾,他们也在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互相了解,共同进步。

  三、参观糖果

  孩子们在初步地谈了自己知道的糖果以后,我们让孩子一起来参观小朋友带的糖果,这次的参观丰富了孩子们对糖的种类的认识。

  “这*qq糖。”“这是亲嘴小麻子”“还有大白兔糖”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讲讲的活动中了解车子是由不同数量的轮子组成的

  2、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轮子是可以滚动的.

  活动准备:

  PPT、幼儿带来的各种车子

  活动过程:

  一、介绍各种不同数量轮子的车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神奇的宝贝,你们知道是谁吗?

  (一)出示两只轮子,引起兴趣

  1、你们看这是什么?有几只? 2、你见过的两只轮子的车吗?是什么车?

  小结:两只轮子的车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

  过渡:还想接着往下看吗?

  (二)出示三只轮子

  1、你们看这里有几只轮子? 2、三只轮子是什么车?

  小结:三只轮子的是三轮车

  (三)出示玩具车

  1、这是一辆什么车?这辆车有几只轮子? 2、出示四只轮子,四只轮子有些什么车?

  小结:四只轮子的有轿车、警车、消防车、公共汽车等等

  二、讲讲玩玩:知道车有了轮子会滚动

  1、讨论:为什么这些车都要有轮子呢?

  2、你们想不想开开自己带来的车?(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车有几个轮子)

  3、幼儿开开自己的车,开完后将车按轮子数量放进不同的停车场

  总结:原来我们刚才看见的车和你们玩的车都是有不同数量的轮子组成的,有了这些轮子车才可以在马路上开。

【幼儿园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07-09

小班幼儿园教案12-09

幼儿园小班教案01-17

幼儿园小班教案05-11

小班幼儿园教案03-01

幼儿园小班教案06-12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7-24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7-25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07-25

(经典)幼儿园小班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