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教案:好吃的元宵

时间:2024-02-23 13:33:30 赛赛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班美术教案:好吃的元宵(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美术教案:好吃的元宵,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美术教案:好吃的元宵(通用10篇)

  小班美术教案:好吃的元宵 1

  活动目标

  知道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感受元宵节喜庆的氛围。

  认识元宵的外形特征。

  尝试用颜料拓印、添画的方法表现元宵。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元宵习俗”组图;“元宵”组图;“手工材料”组图;“手工成品”图片。

  纸面教具:《汤碗》。

  材料准备:颜料、不同大小的海绵印章、油画棒。

  活动过程

  出示组图“元宵习俗”,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元宵习俗。

  1.出示组图“元宵习俗”。

  ——你看到了什么?

  ——人们在做什么呢?

  小结: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在这天人们会挂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吃元宵来庆祝。

  2.师幼谈话,唤起幼儿对元宵的经验。

  ——你们吃过元宵吗?

  ——元宵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今天我们来认识好吃的元宵。

  出示组图“元宵”,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元宵。

  1.出示图片“元宵-外观”。

  ——元宵是什么形状的呢?

  2.出示图片“元宵-颜色”。

  ——元宵是什么颜色的呢?

  ——还有什么颜色的元宵呢?

  小结:元宵的身体圆圆的,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颜色。咬开元宵,里面还包着不同的馅料,味道好极了。

  3.出示图片“元宵-做法”。

  ——元宵有很多好吃的做法,你们吃到的`元宵是怎么做的呢?

  小结:有水煮元宵、油炸元宵,还可以在元宵的汤里加上红豆、水果等等,都非常好吃。

  出示组图“元宵”、“手工材料”,通过对比丰富幼儿的绘画经验。

  1.出示图片“元宵-外观”及“海绵印章”,引导幼儿了解表现元宵外形的方法。

  ——元宵圆圆的外形,我们可以怎么漂亮地画出来呢?

  小结:可以用圆形的海绵印章印压出元宵的形状。

  2.出示图片“元宵-外观”及“油画棒涂画”,引导幼儿了解表现元宵颜色的方法。

  ——元宵可以用什么颜色表示呢?

  小结:等颜料干了,可以用油画棒画上馅料,或者旁边不同的食物哦。

  3.出示纸面教具《汤碗》,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你想创作一碗什么样的元宵?

  ——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你想给碗画些什么花纹呢?

  出示手工成品图,发放材料鼓励幼儿用拓印、添画的方法制作元宵。

  ——我们可以用不同大小的海绵印章沾一沾颜料,在“汤碗”上印出大大小小的元宵,还可以用油画棒在元宵旁画上其他好吃的食物哦。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元宵节时,组织幼儿品尝元宵,感受元宵的美味。

  家园共育

  1.有条件的家庭可在元宵前后与幼儿一起制作元宵,丰富生活经验。

  2.元宵节时,可带幼儿外出赏花灯、猜灯谜、看舞龙舞狮,感受元宵节的氛围。

  小班美术教案:好吃的元宵 2

  活动目标:

  1、乐于用画笔描绘出人们看花灯时的不同面部表情,体验愉快的情绪。

  2、学习合理布局画面,并能用鲜艳的色彩表现看花灯的热闹场面。

  活动准备:

  1、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带领幼儿看花灯。

  2、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回忆元宵灯会上看花灯的情景。

  提问:

  (1)在元宵节的灯会上,你们看到了哪些花灯?

  (2)看花灯的.时候,人们的表情怎样?

  (3)如果让你们看花灯,你们准备怎样把他们表现在画面中?

  教师小结:

  2、教师示范讲解,提出作画要求。

  (1)教师示范1—2种花灯的画法。

  (2)教师进行局部示范,讲解人物头部的遮挡关系。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灯。

  (2)要求幼儿用鲜艳的颜色涂画,渲染看花灯的热闹气氛。

  (3)教师随时选择花灯或人物造型有特色的幼儿作品进行展示,促进幼儿相互学习。

  4、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作品。

  (1)引导幼儿找出构图饱满、主题明确、能表现热闹气氛的作品进行评价。

  (2)鼓励幼儿大胆介绍作品,和同伴一起分享快乐。

  小班美术教案:好吃的元宵 3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剪、贴、穿的方法来制作红灯笼,体验做做、玩玩的快乐。

  2、注意安全,知道用完后要将剪刀、笔等放回原处。

  二、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的小灯笼、自制灯笼的步骤图。

  2、红色蜡光纸、剪刀、笔、彩线、胶水、抹布等。

  三、活动过程:

  1、欣赏教师自制的小花灯。

  指导语:元宵节到了,我们看到了许多美丽的花灯。;今天,老师自己也做了一盏花灯,它是什么样子的`?是用什么来做的呢?

  2、观察操作材料和步骤图,了解制作灯笼的方法。

  (1)观察材料,了解其用途。

  (2)观察步骤图,了解制作灯笼的方法。

  (3)讨论活动规则。

  3、尝试用剪、贴、穿的方法来制作红灯笼。

  4、手提灯笼,相互欣赏。

  四、延伸活动:

  开展《听鼓点玩灯》的游戏,体验做做、玩玩的快乐。

  五、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小班美术教案:好吃的元宵 4

  活动目标:

  1、 知道元宵节要吃元宵,对制作元宵感兴趣。

  2、 初步学习用油泥搓圆的方法。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油泥和一块塑料垫板。

  活动过程:

  1、出示生元宵,问:这是什么?今天为什么要吃元宵?老师请大家吃元宵,高兴吗?

  2、欣赏教师做元宵。教师把一小块油泥放在手心,手指伸直,手心对着手心用力绕圈。

  3、幼儿学搓元宵。教师轮流对幼儿进行观察和指导。

  4、让幼儿把自己搓的元宵送给小动物尝一尝。

  活动反思:

  有句老话“上灯圆子,落灯面 ” ,意思就是在正月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亲自做圆子,吃圆子,在正月十八的时候呢将会吃面,意味着新的一年真正的开始了。而今天正好是正月十三,所以我将“搓元宵”这节活动安排在了今天,希望孩子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元宵节”同时学会“搓元宵”

  小班美术教案:好吃的元宵 5

  教学目标:

  1.乐于参与画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的快乐。

  2.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教学过程:

  一、了解元宵节。

  1.谈话:谁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

  2.引导幼儿讲述:你知道元宵节有什么活动呢?

  3.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宵节的来历和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播放ppt)

  二、了解元宵品种、做法。

  1.谈谈说说:我吃过的各种元宵。

  2.出示范例,初步了解一碗元宵的画法:以前我们用彩泥和干米粉做过各种元宵,今天我们一起来画一碗元宵。

  3.看老师讲解示范画元宵。

  (1)先画一个小碗,碗底靠着纸边。再从碗底往上画两条斜线,最后再画出碗口。

  (2)在碗口画上喜欢的元宵。

  (3)装饰小碗。

  三、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

  1.幼儿大胆的画出碗的形状。

  2.提醒幼儿要将元宵画圆整。

  3.鼓励幼儿装饰出不同的碗边。

  四、赏花灯,赠元宵。

  1.老师提出要求:现在每个小朋友手里都有一碗热腾腾的元宵,你想送个哪个好朋友呢?等一会我们一边赏花灯一边吃元宵,好吗?

  2.在敲锣打鼓的欢快气氛中,边赏花灯边互赠元宵。

  小班美术教案:好吃的元宵 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活动中相互交流,体验元宵节的民俗风情,感受生活的美。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重叠折剪的技能制作花灯。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花灯。

  2.《手工》幼儿用书、剪刀、胶水、针、线、花灯范例。

  活动过程:

  一.以"元宵闹花灯"为题,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花灯师:你喜欢哪一盏花灯?为什么?(让幼儿互相交流感受)

  二.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制作花灯的兴趣组织幼儿讨论:你想怎么制作花灯?(鼓励幼儿大胆讨论、交流,并说一说自己想出的制作花灯的方法)

  三.教师讲解制作花灯的步骤教师按范例讲解制作花灯的步骤,重点强调沿虚线折时要用手将折痕按平,沿虚线剪制时几层纸张要捏紧。

  四.交代要求:

  1.折时要对齐、按平。

  2.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五.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教师全面巡视幼儿的制作情况。

  2.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着重帮助他们沿虚线剪制时几层纸张要捏紧。(指导并观察幼儿重叠折剪的方法,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3.提醒幼儿折时要对齐、按平,并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4.将幼儿制作的花灯悬挂起来。

  六.幼儿互相欣赏、评价,结束

  1.幼儿欣赏同伴制作的花灯,感受成功的喜悦和生活的美。

  2.组织幼儿评价同伴的作品,教师围绕"重叠折剪的技能"进行小结、评价,结束。

  活动反思:

  教师是一个活动的支持者,孩子的引导者,观察者,要善于发现、捕捉孩子的经验、信息,适当的对孩子进行引导、启发,使活动得以有效地开展。

  小班美术教案:好吃的元宵 7

  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由来,感受元宵花灯多样的美。

  2、大胆讨论制作花灯的方法并尝试自制花灯,体验自制花灯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在教室或走廊布置出一块区域用于幼儿悬挂制作好的花灯。

  课件准备:“元宵习俗”组图;《元宵节》动画视频;“花灯展”组图;“花灯”手工组图。

  材料准备:塑料瓶、纸盒、剪刀、彩色笔、颜料、绳子、彩纸、皱纹纸、橡皮泥、吸管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组图请幼儿说一说元宵节的习俗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你们是怎么过元宵的呢?

  ——一起来看看图片上的人们是怎么过元宵的吧。

  二、播放视频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有这么多好玩又有趣的习俗,那你们知道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吗?一起来看看视频了解一下吧。

  三、出示组图引导幼儿欣赏花灯感受花灯的美

  1、出示组图“花灯展—花灯造型”,引导幼儿欣赏花灯的造型。

  2、出示组图“花灯展—花灯色彩”,引导幼儿欣赏花灯的色彩。

  3、出示组图“花灯展—花灯图案”,引导幼儿欣赏花灯的图案。

  四、出示组图发放材料自制花灯体验自制花灯的'乐趣

  1、激发幼儿制作兴趣。

  2、出示手工组图“花灯”,鼓励幼儿大胆讨论花灯的制作方法。

  3、发放操作材料,鼓励幼儿自制花灯,教师巡回指导。

  4、引导幼儿从花灯的造型、图案、色彩等方面分享作品。

  5、请幼儿将制作好的花灯布置在环境中,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花灯,共赏花灯。

  小班美术教案:好吃的元宵 8

  一、教学目标:

  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和元宵的制作过程。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制作元宵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糯米粉、红豆沙、芝麻馅、水、碗、勺子、蒸锅、保鲜膜、托盘、筷子或小勺等。

  示范物品:已制作好的元宵样品。

  教学图片或视频:元宵节的图片、元宵制作过程的图片或视频。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向幼儿展示元宵节的图片,介绍元宵节的意义和习俗,引出今天的主题《好吃的'元宵》。

  讲解元宵的制作过程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元宵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了解元宵的制作材料和步骤。

  强调制作元宵的注意事项,如糯米粉和水的比例、搅拌的均匀度、馅料的用量等。

  2、示范制作元宵

  教师现场示范制作元宵,让幼儿观察制作过程和细节。

  鼓励幼儿提问,解答幼儿对于制作过程中的疑惑。

  3、幼儿动手制作元宵

  分组让幼儿动手制作元宵,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制作技巧。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和卫生,避免糯米粉进入眼睛或口鼻。

  4、展示和品尝元宵

  将幼儿制作的元宵蒸熟后,放在托盘上展示。

  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品尝彼此制作的元宵,分享制作的喜悦和成就感。

  5、课堂总结

  让幼儿分享制作元宵的感受和体验,强调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意义。

  鼓励幼儿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制作元宵的乐趣。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制作元宵的过程中。

  在幼儿制作过程中,要给予充分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作品。

  在课堂总结中,要肯定幼儿的表现和成果,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学习传统文化。

  小班美术教案:好吃的元宵 9

  教学目标:

  了解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和元宵的制作方法。

  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

  彩色粘土或橡皮泥

  小刀或塑料刀

  滚棍(可用小木棍代替)

  盘子或托盘用于展示作品

  元宵节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向幼儿介绍元宵节的相关习俗,包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

  展示元宵节相关图片或播放视频资料,让幼儿对元宵节有更直观的了解。

  二、讲解与示范

  向幼儿介绍元宵的制作材料和方法,强调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性。

  教师使用彩色粘土或橡皮泥进行示范,展示如何制作元宵。步骤包括:

  a. 取适量粘土,用手揉成圆形。

  b. 使用小刀或塑料刀在元宵表面刻出纹理,模仿真实的元宵外观。

  c. 使用滚棍轻轻滚动元宵,使其表面更加光滑。

  三、幼儿操作

  请幼儿按照教师的示范,尝试制作自己的元宵。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发挥创造力。

  及时纠正幼儿操作中的`不安全行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四、展示与评价

  将幼儿制作的元宵摆放在盘子或托盘上,进行展示。

  请幼儿互相欣赏作品,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幼儿的努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五、总结与延伸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元宵节的意义和制作元宵的乐趣。

  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人一起制作元宵,体验传统节日的氛围。

  延伸活动:可组织幼儿进行元宵灯笼制作或猜灯谜游戏,进一步丰富幼儿对元宵节的了解和体验。

  小班美术教案:好吃的元宵 10

  一、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元宵节的兴趣和热爱。

  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和吃元宵的意义。

  通过手工制作元宵,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糯米粉、水、馅料(如红豆沙、黑芝麻等)。

  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模具。

  干净的桌布、围裙、勺子、碗等制作工具。

  展示板,展示元宵节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展示元宵节的图片和资料,向幼儿介绍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

  (2)让幼儿谈谈自己对元宵节的了解和感受。

  2、制作元宵:

  (1)教师示范制作元宵的过程,并讲解注意事项。

  (2)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制作技巧。

  (3)鼓励幼儿发挥创意,用模具制作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元宵。

  3、品尝元宵:

  (1)将制作好的元宵放入锅中煮熟。

  (2)请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元宵,并分享制作和品尝的感受。

  4、总结拓展:

  (1)让幼儿谈谈自己在制作和品尝元宵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2)教师总结活动内容,引导幼儿认识到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家中也尝试制作元宵,与家人一起分享。

  四、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元宵,不仅了解了元宵节的习俗和意义,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品尝自己制作的元宵也让幼儿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分享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发挥创意,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口味,以激发幼儿对美术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安全卫生,确保幼儿在制作和品尝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小班美术教案:好吃的元宵】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好吃的萝卜教案06-14

小班美术教案《好吃的糖豆豆》04-28

小班美术教案好吃的棒棒糖04-17

小班美术教案:西瓜真好吃(通用20篇)07-13

小班教案《好吃的瓜》10-27

小班教案好吃的蛋糕10-16

小班《好吃的瓜》教案01-18

小班好吃的水果教案01-13

小班教案好吃的水果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