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1-12-21 17:40:00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幼儿园教案汇编九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必备】幼儿园教案汇编九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偶、鬓、音、衰、客、何”6个生字,会写“音、客、何”三个生字。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领悟诗意,能够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田字格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兴导入

  1、猜字谜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字谜吗?(喜欢)那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象形字,想请大家猜一猜,看看能不能猜出来(出示象形字的课件)

  (学生看课件猜出“客”字)

  师:对,是“客”字(出示),小朋友们的眼睛真会发现。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个“客”字请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来(出示“客”的课件)学生跟课件书空。

  师:孩子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中恰恰也有个“客”字,这首是:(学生说课题)(板书《回乡偶书》)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字谜引入,感悟汉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现在我想请孩子们自由朗读一下这首诗,注意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认得的字借助下面的小精灵来帮助读准,也可以留心一下“客”字在哪里,开始。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出示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再读古诗,初步感悟诗境。

  三、品读诗句,感悟诗境

  1、紧扣“客”字,启发思考:

  师:老师刚才说这首诗中也藏有一个“客”字,你们找到它了吗?

  生:“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你真会发现。请同学们来读读这句诗。(课件出示这句诗)(学生读)

  师:(出示插图)孩子们为什么会笑着问作者呢?我想跟大家一起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场景,我是贺知章,你们会怎么问我呢?会问什么呢?

  生:老爷爷,您从哪里来呀?您是干什么的?您来这里是找人吗?

  ……(三个学生,师适时点评。如称呼不对,要引导学生;用了 “请问”一词,表扬有礼貌)

  师:孩子们真会动脑筋,知道当时孩子们会这么问,是什么原因吗?(是因为不认识他)请用诗句回答(“儿童相见不相识”)出示诗句,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诗。(读诗句)

  师:从这两句诗来看,贺知章他是客,那些不认识他的孩子把当作“客”了,从哪里看出他是“客”呢?请看插图(出示插图)。

  生:学生仔细观察图。

  师:那他是不是“客”呢?从那句诗可以读出来?

  生:不是客,因为我从诗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看出,他并不是客,是小的时候离开家乡,年老了才回到家乡。

  师:请把你们的理解放进诗句中去,一起读读这两句诗。(出示这两句诗的图)

  2、品读诗句,分享感受。

  师:为什么诗人年小的时候离开家乡,要等到年老的时候才回家乡呢?

  生:我知道,因为那时候交通非常不便,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他回家不容易呢?(出示插图)

  生:骑马。

  师:是呀,科学技术给我们现代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可诗人的年代就不同了,出门不是靠走路就是骑马,经过跋山涉水,回家一次确实不容易。可是那么艰难,作者还是要回老家啊,你体会到了什么?(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板书)

  师:我们怎么读才能突出诗人回乡不容易呀?学生再次读“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设计理念:紧扣“客”字,切入理解诗句,从后到前,更好地理解“回”的`含义。创设情境,借助插图,直观地引导学生理解后两行诗句的意思。]

  3、个性朗读,深化理解。

  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都知道原来这个让孩子们看成是“客”的人其实不是“客”,而是久居他乡的游子回家了,所以题目中不是“来”而是“回”(板书),让我们加上对“回”字的感受,再读---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生:有感情地读诗句。

  师:五十年了,许多事情都已经改变了,难怪家乡的小孩子会把我当做客人,笑着问我从哪里来?诗中哪两句说的是这个意思。

  生: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好,我们一起读读全诗。

  师:同学们,我们跟着诗人贺知章一起思念家乡,那我们能不能把这首诗背一背呢?(分组背诵,一起背诵)

  4、指导书写:“客、何”,观察、书写、展评。

  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有三个字宝宝想请大家把它的名字写一写。(出示图片)提醒大家:客:点要写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何:竖钩起笔处不要在横的末端。音:突出中间主笔横。

  四、拓展延伸,升华诗情

  1.就在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唐代贺知章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分享了大家对这首诗的感悟。其实,他还写了另外一首表达自己回乡后的情感的诗,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课件,欣赏《回乡偶书》之二)

  2、热爱家乡这一千古不变的情怀,还体现在许多的古诗佳作中。我们熟悉的还有――生:李白的《静夜思》,生:张继的《枫桥夜泊》……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五、布置作业

  把《回乡偶书》编成一个故事讲给爸爸和妈妈听。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身体里的“洞”,对“洞”的好奇,知道一些洞的用处。

  2、自主探索,合作解决问题。

  3、萌发保护“洞”的意识。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ppt“我们身体里的洞”。

  2、简笔画“小娃娃”图、记号笔、五角星标记。

  3、纸制背心、短裤。

  活动过程:

  (一)洞洞大猜想。

  1、出示ppt1:一个洞

  这是什么洞?(下水道)

  2、出示ppt2:许多洞

  这些洞是怎样的?会是什么洞?(洗澡喷头上的洞,长得像莲蓬,因此我们叫它“莲蓬头”)

  3、出示ppt3:两个洞

  这两个洞是什么?

  (二)寻找身体里的“洞”,了解这些“洞”的本领。

  1、找“洞”游戏:分组找身体里的`“洞”,并记录,讲述自己的发现,了解这些“洞”的本领。

  2、自主阅读,发现身体里更多的“洞”,集体讲述“洞”的本领。

  (三)给“洞洞”分类,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1、把哪些“洞”藏起来,不被别人发现?哪些动要露在外面?为什么?

  2、哪些“洞”要藏起来,为什么?

  3、帮娃娃藏“洞”。(为娃娃"穿"背心短裤)要藏起来的"洞洞",我们要特别地保护好它们,不能让别人看见,也不能让别人摸。

  4、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1、和同伴继续阅读图书,找身体里的“洞”。

  2、钻洞游戏。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抓住幼儿兴趣点以找找身体里的"洞",以及保护身体里的"洞"作为重点内容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为"洞洞大猜想"第二环节为找洞洞,第三环节为分类环节,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将身体的"洞"分为可以裸露和需要隐藏的两类,初步明白身体里一些洞洞的功能及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幼儿园教案 篇3

  设计背景

  小班孩子从家庭走进幼儿园,开始了一种全新的集体生活方式。幼儿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生活习惯、与人交往等方面都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活动的设计在让孩子通过故事讲述,知道上幼儿园是一件高高兴兴的事情,并能够体验故事中小动物上幼儿园的愉快心情,于是我设计了故事《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主要通过故事来激发幼儿参与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进交往能力,喜欢来幼儿园并喜欢幼儿园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参与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2、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增进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说故事中小动物之间的对话,让幼儿学会说短句:你去哪?我上幼儿园。

  教学难点:通过故事让幼儿知道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活动准备

  1、 小鸭、小猫的手偶各一个

  2、动物幼儿园背景图一张,用积木搭成的动物园。

  活动过程

  一、 通过认识新朋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 教师模仿小鸭的叫声,并做寻找声源的动作,找到小鸭后,发出“奥,是小鸭”,然后面向幼儿发出“嘎—嘎—嘎”的声音,出示小鸭宝宝和小鸭妈妈,并和幼儿打招呼,用手偶去挠幼儿痒痒,或让幼儿抱抱小鸭手偶。

  提示:配班老师藏在桌子后方,听到模仿动物的发声后,慢慢将小鸭的'手偶放在桌子上。

  2、 教师出示“动物幼儿园”的背景图,向幼儿说明小鸭是动物幼儿园的孩子,他们在幼儿园可开心了,我们去看看小鸭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二、 观看小鸭上幼儿园的情景片段,体验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带来的快乐

  1、 教师在左手套上小鸭宝宝的手偶,右手套上小鸭妈妈的手偶,藏在桌子背后举起左手和右手,开始情景表演。

  提示:教师表演讲述:“喔--喔--喔”,慢慢举起小鸭妈妈说:“鸭宝宝,起床了,妈妈要上班,鸭宝宝要上幼儿园了。”慢慢举起小鸭宝宝,对着妈妈说:“妈妈,我来了,我上幼儿园了,嘎--嘎--嘎、”鸭妈妈送鸭宝宝上幼儿园,遇到了猫宝宝,鸭宝宝说:“猫宝宝,早上好。”猫宝宝也对鸭宝宝

幼儿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里比较娇惯,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是自我为中心,缺乏互相谦让、互相关心的良好品德,与人相处、协商、合作的能力较差。而《小羊过桥》这个故事形象生动,富有很强的教育性,故事情节、角色对话通俗易懂,幼儿比较容易接受。通过学习幼儿能从中得到教育,明白相互谦让也是一种美德。

  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走独木桥,其用意在于通过这一环节让幼儿感知独木桥的特点,获得过桥的'体验,同时也为以下的环节做铺垫,使活动有动有静,动静结合,让不同领域得到整合,幼儿得到综合的学习,使活动形式更丰富,接着再结合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该课件声形并茂,使得幼儿的多种感官得到刺激,更容易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一、活动目的:

  1、理解儿歌主要内容。

  2、懂得同伴间要互相谦让、不争吵、不打闹。

  二、活动准备:

  视频动画、情景创设(一条河、河面上有一座独木桥)、(小白羊、小黑羊)头饰、儿歌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游戏“走独木桥”进入教室。

  1、幼儿走独木桥入室,提问:独木桥什么样的?刚才走独木桥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2、幼儿自由发言,师总结并交代儿歌的名称。

  (二)听录音,把握儿歌主要内容。

  提问:1、儿歌叫什么?有谁?2、发生了什么事?

  (三)欣赏动画,理解儿歌内容。

  1、引导幼儿观看动画,并提问:两只羊走到独木桥中间,小白养和小黑羊说了什么?

  2、两只羊越吵越凶,互不相让,后来怎样啦?为什么会这样?

  3、你想对两只羊说些什么?

  4、小结:小白羊和小黑羊没有互相谦让结果掉河里了,平时小朋友要怎样做到互相谦让呢?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带头饰表演故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结合了新的辅助教具——课件,课件的声形并茂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了,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孩子们愿意说、大胆说、连贯说,说出了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内容及角色的对话。活动组织的各个环节较紧凑、动静搭配合理,整合了健康领域、社会领域,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学习。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幼儿语言的连贯性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强。

幼儿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尝试,探索车轮滚画的基本印制方法,感受印迹和色彩的丰富性。

  2、在集体印画的过程中,学习与同伴共享空间和操作材料。

  3、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想法,注意倾听同伴的意见。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有集体作画的经验。

  2、将三张铅画纸(整开)铺在地上,拼成长条。

  3、在铅画纸的两边放上装有颜料的盘子(两个幼儿共用一个盘子),抹布,小汽车玩具若干(放在篓子里)。

  三、活动过程

  1、观察绘画工具、材料,猜测、思考车轮滚画的方法。

  (1)教师:看看,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什么? (让幼儿认识绘画工具、材料)

  (2)教师:仔细观察你的小汽车,车轮上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猜猜,怎么用小汽车来画画。

  2、探索车轮滚画的印制方法。

  (1)教师:怎么才能让车轮上好看的花纹留在纸上?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自己动手试一试(幼儿尝试操作)

  (2)教师:谁的小汽车留下的花纹最好看?你是怎么印的? (按住、往前推)

  (3)教师鼓励幼儿进行二次尝试。

  教师:你们的画上有了哪些颜色?你想换一种颜色或者换一个你喜欢的小汽车怎么办?

  (4)幼儿进行第三次尝试。

  教师:小汽车怎样才能开得远?

  3、评价。

  教师:看看画上有什么样的车轮印,说说你是怎么印的。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车轮滚画作品位置在活动区,引导幼儿自由欣赏和想象。也可在印好的画面上进行第二次创作,如添加大大小小的、怪异的图形。

  区角活动

  将玩具小汽车和颜料放置在活动区角,幼儿自己探索,继续印制各种好看的花纹。

  家园共育

  共同搜集生活中可以用来作画的工具,并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使用方法。

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腊八节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传统民俗节日的气氛。

  2.了解认识各种粗粮的名称,感知它们的外形和营养价值。

  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主题活动的环境布置和材料收集。

  4.积极主动的参与邀请爷爷奶奶来幼儿园共度节日,给爷爷奶奶送上腊八粥。

  5.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6.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环境创设:

  1.收集各种粗粮实物,放在科学区,让孩子观察认识,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2. 收集腊八节饮食习俗的图片和古诗图片让孩子大胆的讲述。

  3. 用kt板制作一只“碗”,制作豆贴画。

  4. 教室外墙制作两颗祈福树,请家长和孩子在红布条上写上文字,画上图案祈福。

  5. 将腊八粥里的八种材料陈列在主题墙上。

  活动过程:

  一、回忆学做腊八粥的过程,了解制作腊八粥的流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记得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什么节日吗?每年的腊月初八这一天,一家都要做什么呢?

  师:想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嫣儿(绘本中孩子的名字)、奶奶、妈妈都做了哪些事情?

  2.根据孩子回答的内容,依次翻阅绘本相应的画面

  (1)准备熬粥的东西 (大米、高粱、玉米、小米、栗子、核桃、红枣……)

  (2)洗好了

  (3)准备锅

  (4)煮腊八粥

  小结:看来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嫣儿、奶奶、妈妈都做了不少事情呢!

  二、探究制作流程,绘制腊八粥制作序列表

  1.邀请助教家长,介绍食材。

  师:今天我们班请来了两位熬制腊八粥的高手,瞧瞧她们是谁?(请两位妈妈出场)两位妈妈带来了许多东西,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围在桌子旁,家长引导孩子说出食材、准备的用具。

  2.引导孩子大胆表述制作腊八粥的方法。

  师:准备这些东西是要干什么呀?你们会煮吗?看来小朋友都学会煮腊八粥了!火帽子和跳跳蛙特别打来电话吵着要学煮腊八粥,你愿意教教他们吗?

  师:怎样才能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呢?先放什么,再放什么……

  3.幼儿分组合作,探究制作流程,尝试在序列表中画熬制腊八粥的步骤。

  师:你们说得都很棒!下面我们分组再来煮一次,并且把制作腊八粥的方法按顺序画下来,好不好?

  (1)幼儿分两组讨论

  师:要先商量好谁负责煮腊八粥,谁负责观察记录。

  (2)幼儿边煮腊八粥,边观察、记录。

  4.请幼儿分享熬制腊八粥的方法。

  师:谁能根据记录的步骤图,说一说怎么熬制腊八粥?

  小结:看来要想熬制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首先要给事情排排队,先放什么,后放什么,排好队后,再按照这个顺序来做,一定能完成得很好。

  附腊八粥儿歌: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只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煮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百科: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幼儿园教案 篇7

  群文材料:颠倒歌六首。

  教学目标:

  1.感受颠倒歌颠倒的乐趣,体会颠倒歌“故错”的特点。

  2.学习运用颠倒歌“故错”的手法,创编颠倒歌。

  课前活动:

  游戏——《看谁反应快》。

  教学过程:

  一、对比感知,认识颠倒歌

  1、教师:老师口渴了,先喝口水。(老师故意把水瓶颠倒做喝水的动作)

  生:(笑)老师,你把水瓶拿颠倒了,怎样能喝到水呢?

  教师:哦,你看老师渴的不行了,把瓶子都拿颠倒了,看,老师带来了几本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生:好。

  教师用同样的方法。

  生:老师你怎么又拿颠倒了,

  教师:哦,老师今天怎么这么糊涂,一直拿颠倒了。今天老师这里有好多小动物也像老师一样,事情全颠倒了,

  2、请孩子们看看图片(课件),让生看图自己说说里面有谁?老师和生互动。

  3、可是老师把你们刚才看到的好像毫无关联的小动物放在一起,编成了一首儿歌。小朋友们都想听吗?(生:想)那么,请你们竖起耳朵仔细听,听完后你发现了什么?(出示儿歌)自由地读,抽生说说:这些句子中你发现有什么好玩、奇怪的'地方吗?

  4、齐读,有节奏地读,拍手打节奏读,加快速度读。

  5、朗读:这么好玩的儿歌,你能不能读出它的好玩呢?

  6、揭示课题:像这样的儿歌,故意把一些事情颠倒过来说,人们叫它颠倒歌,也叫古怪歌、倒唱歌。喜欢这样的颠倒歌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组有趣的颠倒歌(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趣味诵读,感受颠倒的乐趣

  1.预测读《咬牛奶喝面包》,

  (1)出示词语,学生搭配。

  咬 牛奶 夹 火车

  喝 面包 上 皮包

  (2)改变搭配,对比读,感觉怎样?

  (3)出示儿歌,找儿歌中好玩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好玩在什么地方?

  (4)朗读:这么好玩的儿歌,你能不能读出它的好玩呢?

  2.诵读《倒唱歌来顺唱歌》。

  ⑴生自读,师巡视指导。

  ⑵指名读,听后评议。

  ⑶朗读指导:用方言读,应答的方式读。

  ⑷说一说:你觉得这首颠倒歌里哪些地方最好玩?

  3.预测读《稀奇稀奇真稀奇》,猜最后半句,说一说这首颠倒歌里哪些地方让你觉得稀奇?

  4.预测读《一个老头七十七》,一句一句出示,引导学生猜后两句的数字,说说你觉得这首颠倒歌里哪些地方最好玩?

  5.预测读《石榴树结樱桃》,读上句,猜下句,说说你觉得这首颠倒歌里哪些地方最好玩?

  三、整合比对,发现颠倒歌的特点

  1.聊一聊:读了这些有趣的颠倒歌,你有什么发现吗?

  引导学生比对几首颠倒歌,发现颠倒歌的特点。

  2.教师小结:颠倒歌的特点就是运用这种“故错”的手法,偏把事物往反了说,让我们感受颠倒的乐趣!(板书:故错)

  四、模仿创编,学习颠倒歌的写作手法

  1.说颠倒话。

  师生合作玩“说颠倒话”的游戏。

  2.写颠倒歌。

  四人小组合作,模仿“颠倒歌”的语句,每人尝试写一句颠倒的话,小组合起来成为一首“颠倒歌”。

  3.集体展示,师生评议。

  五、推荐阅读,拓展延伸

  师:颠倒歌是汉语独有的语言。著名作家金波编写了一套《中国传统童谣书系》,其中有

  《逗趣歌》《问答歌》《游戏歌》等,孩子们下来之后可以找来读一读。

  附:群文材料

  小鱼摆尾天上飞

  小鱼摆尾天上飞。

  小鸟展翅水中游。

  青蛙吃掉小狐狸。

  蚂蚁踩死老母鸡。

  山羊追着狮子跑。

  兔子吓跑恶老雕。

  咬牛奶,喝面包

  咬牛奶,喝面包,

  夹着火车上皮包。

  东西街,南北走,

  出门看到人咬狗。

  拿起狗来打砖头,

  又怕砖头咬我手。

  所有事情全颠倒,

  你说该有多好笑。

  倒唱歌来顺唱歌

  倒唱歌来顺唱歌,

  河里石头爬上坡。

  我从弟弟门前过,

  看见弟弟摇外婆。

  稀奇稀奇真稀奇 稀奇稀奇真稀奇, 麻雀踩死老母鸡, 蚂蚁身长三尺六, 老爷爷坐在摇篮里。

  一个老头七十七

  一个老头七十七,

  娶个老婆八十一,

  生个儿子九十九,

  得个孙子一百一。

  石榴树,结樱桃

  石榴树,结樱桃, 杨柳树上结辣椒。 吹着鼓,打着号, 抬着大车拉着轿。 蚊子踢死驴,

  蚂蚁踩踏桥,

  木头沉了底,

  石头水上漂。

  小鸡叼个饿老鹰, 老鼠捉个大狸猫, 你说好笑不好笑。

幼儿园教案 篇8

  小班单元活动“小木偶”的目的是通过操作可分割的小木偶,培养幼儿对颜色的感知能力,提高运用颜色及记忆颜色的能力。这一活动内容在我班实验时,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从材料上看,设计者设计了可分割的男孩子和女孩子两个木偶,幼儿可以任意为木偶选择不同颜色的帽,衣,鞋。而且在颜色上,男孩子各部位的颜色差别大,女孩子则近似色较多,如粉、红、橙,使难度增加。实验中,无论从识别到记忆上,幼儿都表现出对反差大的颜色反应较快并准确的特点。从活动过程上看,也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第一次活动是自由拼搭,幼儿能说出自己给小木偶都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幼儿对活动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给小木偶变换衣服颜色,感知不同颜色搭配后的不同效果。

  第二个活动过程,运用材料中的分割册,需要幼儿听到颜色名称后,在分割册中找到相应颜色,再用镶嵌块按分割册提示拼出小木偶。幼儿对颜色名称的'熟悉程度影响幼儿对成人指令的反应速度。有的幼儿反应很快,马上能找出对应的颜色。

  第三个活动过程是发展幼儿的记忆力。方法是让幼儿用20秒时间记住小木偶的帽、衣、鞋的颜色,然后拿开小木偶,幼儿尝试凭记忆拼出先前看到的小木偶。我们进行了两次。第一次时,只有3名幼儿完成任务。有的幼儿只记住了或鞋或衣服或帽子的颜色;第二次时,幼儿先大声说出需记忆的颜色,借助语言,记忆效果有较大提高,有13名幼儿完成任务。还有的幼儿在拼摆时忘记了原本记住的颜色,这是由于动作干扰了他们的记忆。幼儿在这个活动中,需要努力克服动作对记忆的干扰,这对发展他们的有意记忆能力很有益处。

  最后一个活动过程是培养幼儿的细致观察能力——寻找一模一样的小木偶。每个孩子都给出了15对穿着不同颜色帽 、衣、鞋的小木偶。由于这次出现的颜色较多,幼儿找到一对一模一样的小木偶通常需要好几次尝试。他们先从一堆小木偶中找到一个,发现不完全对——鞋或衣服的颜色不对,再继续找。有时找到完全一样的一对要拿起放下好几次。这个活动对培养幼儿的细致观察能力有较高要求,对提高幼儿这方面的能力很有好处。

  以上是我班进行这次单元活动时幼儿的一些表现。这个活动对培养幼儿这些能力很有益处。

幼儿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筷子的形状和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是中国文化的体现。

  2、掌握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3、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知道多活动手指有益健康。

  4、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理解团结力量大。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筷子的特征。

  6、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筷子的形状和用途,掌握正确握筷子的方法。

  难点: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

  2、每组一只托盘,里面装有玻璃球、纸球、花生粒、豌豆粒若干。

  3、《卖汤圆》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4、幼儿用书第12页、第13页。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活动主题。

  1、教师说谜语:“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

  2、引导幼儿说出谜底——筷子。

  二、幼儿认识筷子,并说说它的用途。

  1、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

  2、请小朋友们拿起筷子,说说筷子是什么样子的?(一头是圆圆的,另一头是方方的),筷子有什么用呢?

  三、幼儿掌握正确握筷子的方法。

  1、小朋友们都说筷子可以用来吃饭和夹菜,请小朋友们夹一夹。

  2、教师讲解示范拿筷子的正确姿势:两根筷子都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间,大拇指在两根筷子的`上面,食指抵住一根筷子,中指在两根筷子的中间,无名指抵住另一根筷子,小拇指在无名指下面。

  四、幼儿分组比赛用筷子夹夹托盘里的东西,并说一说感受。

  1、幼儿先夹一夹托盘里的玻璃珠和纸球,并说一说什么好夹,什么不好夹,为什么?若姿势不正确要及时纠正。

  2、把筷子分开,看看能不能夹起东西,认识团结的力量。

  3、在此基础上分组比赛:幼儿随着音乐声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夹托盘里的东西,看谁夹的多。

  五、小结:“健康博士告诉我”使用筷子的好处。

  1、通过健康博士的谈话,让幼儿明白多动手的好处。

  2、筷子只有中国人使用,使用它能灵活我们的双手,手是我们的“第二脑”手指灵活会使我们更聪明。我们一定要经常活动手指,让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

  六、活动延伸:

  教师提问:“筷子除了可以吃饭、夹菜,还可以怎么玩?”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筷子”来进行。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用筷子的乐趣。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谈话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采用谜语引起幼儿对筷子的兴趣。“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这个谜语形象的讲述了筷子的外型特点和用途。在孩子们兴致勃勃的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并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2、示范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动作要领,通过教师准确的示范动作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和基本动作技能。

  3、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练习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一次操作活动中我就引导幼儿练习筷子的使用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对教师示范的观察进行练习,他们不一定会使用的很正确,那也不要紧。第二次操作是实践活动,幼儿通过对玻璃球和纸球的训练,强化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师在活动中适时的个别指导,就巩固了练习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尝试使用筷子进行比赛活动,通过夹取不同的东西,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在活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在活动延伸之前,应穿插一个游戏活动。因为《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幼儿用筷子夹托盘里的东西即将结束时,教师随音乐用筷子敲出欢快的节奏,吸引幼儿一起来打击奏乐。这个游戏活动渗透了艺术活动,在幼儿跳完节奏舞后,教师提问:“筷子还可以怎么玩?”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幼儿提供了创造发挥的空间,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这样,整个课堂教就完整了。

【幼儿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案美术教案12-01

幼儿园的教案11-19

幼儿园教案06-16

幼儿园教案06-16

幼儿园教案中班健康教案01-13

幼儿园音乐教案优秀教案03-11

幼儿园音乐幼儿园教案07-07

幼儿园教案美术教案15篇12-01

买菜幼儿园教案03-18

幼儿园劳动教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