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1-12-26 13:17:17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幼儿园教案模板六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幼儿园教案模板六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游戏观察:

  朱司琪(左)和张梓妍(右)今天选择了科学区,两个人一起探索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产生什么变化。张梓妍拿了红色和黄色的蜡笔,涂在一起发现产生了变化,她跟朱司琪说:“你看,变成了橙色。”朱司琪说:“我也来试试看。”说完她自己也涂了红色和黄色的,发现了跟张梓妍一样的变化。接着张梓妍又用了黄色和蓝色的,她涂完后说道:“哇,变成绿色的了。”朱司琪听到后也用了相同的颜色进行尝试。过了一会她们把操作纸涂完了,我提醒她们:“你们的记录结果呢?”她们才在记录纸上开始记录。记录完之后张梓妍说:“老师,我还想试试别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又给了她几张操作纸和记录纸,朱司琪用了紫色和红色两种颜色,涂完后她发现没什么变化,她就问张梓妍:“你看看,变成什么颜色了?”张梓妍看了会说:“好像变得更红了。”张梓妍自己也开始尝试其他颜色,这一次她每进行一次尝试就在记录纸上记录一次,记录纸上干净整洁。

  行为分析:

  1.一开始张梓妍用哪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朱司琪就跟着她用一样的颜色。梓妍是一个能力较强的女孩子,很有自己的'想法,而司琪自由探究的能力稍弱。

  2.两位幼儿一开始都忘记了在记录纸上记录,在教师的提醒下才完成。忘记了游戏开始前教师交代的操作要求,没有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当梓妍想继续进行探究式,她能主动地问教师拿新的操作纸,具有主动探究的精神。

  支持策略:

  1.在游戏讲评时,展示两位幼儿的操作纸,可以和其他幼儿共同验证他们的记录结果是否正确。

  2.梓妍和司琪在整个科学区的实验两人都保了较高的专注度,对其行为进行鼓励表扬。在下次操作时,教师应提供更多的颜色,鼓励幼儿进一步的探究。

  3.在实验过程中 ,幼儿说蜡笔的颜色混合在一起感觉不是很明显,下次可以提供颜料、透明水杯进行操作,实验结果更加清晰。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成语故事,能够理解成语故事的内容及寓意,对成语故事感兴趣。

  2、能用完整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蛇”(长脚蛇)的图片一张。

  2、幼儿用书22~23页。

  3、挂图《画蛇添足》。

  4、语言磁带。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成语故事的内容及寓意。

  活动难点:能用完整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活动过程

  1、出示“蛇”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1)小朋友,这是什么动物?你认识吗?它和我们平时看到过的蛇有什么不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自己的看法。

  (2)蛇为什么会长脚呢?这里边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题目叫《画蛇添足》。

  2、结合挂图讲述成语故事《画蛇添足》,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你们知道什么叫门客吗?引导幼儿说说门客的意思。

  (2)门客们得到一壶酒,他们商量要怎样分配这壶酒?

  (3)第一个画完蛇的人喝到酒了吗?为什么?大家再听一遍故事。

  3、播放故事录音,幼儿再次欣赏故事。

  (1)为什么先画完蛇的.人却没有喝到酒呢?引导幼儿说说其中的原因。

  (2)你觉得他应该喝到酒吗?为什么?

  (3)这个成语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4)教师总结:这个故事不但有趣,还包含了深刻的道理,告诉了我们无论做如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活动反思

  《画蛇添足》是一篇讽刺寓言,有生动的喜剧情节,活泼风趣,让孩子在轻松的阅读中忍俊不禁,并从中体会其蕴含的道理。在进行到总结寓意的时候,我以幼儿的口吻设计寓意,做到通俗易懂,并鼓励幼儿用完整地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助跑跨跳,绕过障碍。

  2、体验母鸡妈妈对小鸡的关爱只情。

  活动准备:

  1、在场地四周布置小树林(可乐瓶)、栅栏(用橡皮筋拉在椅子上)。

  2、鸡妈妈头饰一个,小鸡头饰若干,老鹰头饰四个。

  活动过程:

  一、跟着妈妈去草地。

  1、今天天气真好,小鸡们跟着妈妈到草地上练本领吧!

  2、教师戴母鸡头饰,幼儿戴小鸡头饰,四散走走、跑跑、蹲下捉虫等。

  二、小鸡练本领。

  1、妈妈要让小鸡们练更难的本领了。跨过栅栏,绕过小树林,一定要小心,不要碰倒栅栏也不要碰倒小树。

  2、教师适当示范,幼儿四散练习。

  三、小鸡快跑。

  1、听说有几只老鹰要从这里飞过,等会儿你们听到妈妈发出“老鹰来了”的信号时,就要赶快跨过栅栏,绕过树林躲起来,不要让老鹰捉住。

  2、请四名幼儿扮老鹰。鸡妈妈根据老鹰的'行动不断地发出信号,小鸡们根据信号做散步或越过障碍躲藏的动作。

  3、当老鹰捉到2―3名小鸡时,小鸡与老鹰对换角色。

  四、小鸡回家。

  1、小鸡们真能干,练就了一身躲避老鹰的本领,现在我们该回家休息去了。

  2、幼儿排成一队做小鸡走的动作离开场地。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从而知道水有浮力。

  2、在操作交流的过程中,让幼儿学会主动利用语言向人表达。

  3、培养幼儿积极探索事物的奥妙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

  4、初步了解潜水艇的设计原理。

  活动准备:

  1、音乐、课件。

  2、脸盆每组一个,木块、泡沫、铁钉、玻璃球、气球等。

  活动过程:

  1、动画引入,激发审美期待

  “小朋友,想不想跟随老师一起去美丽而又神奇的海底世界周游一番呢?小朋友们准备好,我们出发了。”

  欣赏歌曲《鱼儿水中游》

  2、观察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鱼儿外观和游动形态

  师:小鱼儿长得怎么样?

  你看见小鱼儿游动时哪些部位在动呀?演一演吧。

  启发式提问:鱼儿为什么能在水里游来游去,既可以沉下去又可以浮起来呢?幼儿开动脑筋,表达各自的看法。

  3、师幼尝试活动,探索浮力的作用。

  幼儿分组自由试一试,将各种材料(树叶、木头等)放入水中

  (1)教师引导性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请幼儿尝试讨论(为什么?)

  (3)集体得出结论:水有浮力

  教师试一试

  (1)、教师出示各种材料(铁钉、石头等)

  引导性问题: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看看水的浮力能让我手中的这些东西浮起来吗?

  (2)、师幼尝试,出现争议:引导性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

  (3)、集体讨论得出结论:木块、树叶相对较轻,所以能浮起来;可是铁钉、石头相对较重,所以它们要下沉。

  4、探究为何能鱼儿自由上下浮动

  (1)、出示课件

  师:小鱼儿之所以可以在海水里自由的游戏来游戏去,一方面是因为水有浮力,另一方面因为小鱼儿肚子里有个神奇的器官宝贝,这个宝贝可以改变鱼儿在水中的相对重量,知道它是什么吗?

  (2)、认识鱼膘

  师:这个鱼膘一会大一会小,可是会产生神奇的力量的.,小朋友们你们相信吗?不信我们来做个科学小实验吧~

  (3)、气球装珠子集体实验

  问题1:没有吹气的气球装上珠子一放入水中就会怎么样?

  问题2:将气球里吹满气你又发现了什么?

  问题3:放了气之后气球又会怎么样?

  (4)、结论

  教师引导:我们人是靠肺呼吸,而鱼儿是靠腮呼吸,当小鱼儿身上的腮用力呼吸空气时,它的鱼膘象小气球一样涨气,鱼儿就会升到水面,而当鱼儿想下游时,它就用力的将鱼膘中的空气排出,这时,鱼儿的体重就会加重而沉到下面。

  科学的世界多奇妙呀!

  5、播放音乐,学鱼儿游。

  延伸:生活中你还会看哪些浮沉的东西?引导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但他们的协调性不是很好需要加强锻炼。我班个别幼儿在平时的活动中不合群,性格比较孤僻,活动的目的是希望引导离群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锻炼幼儿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使幼儿掌握意义相反的词,培养孩子的思维敏捷性。

  2、通过游戏使小朋友们体会到集体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幼儿活动中的灵活性与协调性的培养以及锻炼

  2、幼儿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

  活动准备

  实物(如大鞋子、小鞋子,黑手套、白手套等)、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师:你们看一看,比一比老师和李洁(一幼儿)哪个高,那个小?

  幼儿1:老师高李洁矮。

  幼儿2:老师大李洁小。

  2、将实物和图片放在桌上,让孩子看一看,说一说。

  师:老师这边准备了很多的东西,你们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如:大鞋子、小鞋子,黑手套、白手套。

  3、开始游戏:

  (1)老师任意取出一件说:“这是白手套。”你们必须找到黑手套并说:“这是黑手套。”依次类推。

  (2)孩子会玩后,可以只说单词。接着老师拿一本书说:“薄,” 孩子取出一本说:“厚”。

  (3)由孩子先说,老师进行配合。也可以用动作进行游戏,如老师举右手,孩子举左手。

  4、体会游戏的乐趣:

  让孩子相互体会谁做得多做得好。

  教学反思

  1、小班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每个幼儿都有每个幼儿的特点,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开动脑筋,使动作更加灵活,更加完善,这些表明这一时期的幼儿更需要教师对幼儿指导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幼儿在活动中大部分能主动参与进来,个别学生需要老师的引导才能顺利完成活动,有些幼儿在活动能自主创造一些动作,一些想法,幼儿的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得到了良好的改善,那些孤僻的幼儿也得到了一些改观,有了笑容。

  (2)对教师专业的反思,由于我是他们的班主任,对每个幼儿都有一定的了解,对他们的水平、学习习惯、学习特点都能全面的掌握,所以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以及对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3)对师生互动的反思,在活动中个别幼儿不能够理解老师的指令时,老师要在幼儿身边解释以及示范,对个别不能达到要求的学生加以引导,使幼儿都能够积极配合老师的指令进行活动,因此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整个活动幼儿的参与度较高,对于发展比较快的学生来说简单,但是对于发展比较慢的学生来说就有些难度,所以教师应该考虑到这一方面,使较慢的学生也参与到活动中来。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加仔细的设计观察,在过程中提高一些活动要求,让发展空间扩大。

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内容:

  儿歌《小画笔》

  活动准备:

  教师和幼儿每人一盒水彩笔、绘画纸每人一张.配乐诗歌《小画笔》的磁带

  活动重点:

  能吐字清晰、完整的朗诵儿歌。

  活动难点:

  能理解儿歌的内涵。

  活动过程:

  出示各色水彩笔,直接导入课题。

  教师提问:这些彩笔都有那些颜色?用小画笔可以做什么事情?

  二、教师介绍儿歌名称,教师有感情的示范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1、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含义:红笔可以画什么?蓝笔可以画什么?小帆船和山是什么颜色的笔画成的?为什么说祖国是个大花园?祖国大花园是怎么画成的?

  2、幼儿欣赏配乐儿歌《小画笔》;

  三、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1、幼儿小声跟老师朗诵儿歌。

  2、全体幼儿跟音乐完整的'朗诵儿歌。

  3、要求能力强的幼儿能有感情的随音乐朗诵;能力一般幼儿要求完整的朗诵;能力弱的幼儿能在老师提示下完整的朗诵儿歌。

  四、幼儿用彩笔自由绘画:美丽多彩的世界。

  1、引导幼儿讨论:小画笔还能画什么?启发幼儿充分去想去说,并用画笔画出美丽多彩的世界。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师小结幼儿活动情况。

【幼儿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案美术教案12-01

幼儿园教案06-16

幼儿园教案06-16

幼儿园的教案11-19

幼儿园教案中班健康教案01-13

幼儿园音乐教案优秀教案03-11

幼儿园音乐幼儿园教案07-07

幼儿园教案美术教案15篇12-01

买菜幼儿园教案03-18

幼儿园劳动教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