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2-01-07 21:12:32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幼儿园教案范文合集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幼儿园教案范文合集7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报纸做各种有趣的游戏,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探索能力。

  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合作精神,体验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通过游戏训练幼儿下肢力量及增强自身的体耐力。

  4、培养幼儿倾听的能力,要求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5、通过这次游戏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6、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报纸若干

  2、目标管4根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带领幼儿到操场做活动前的准备,运动身体的各个部位,如:头部运动、扩胸运动、手脚的'运动等。

  2、会飞的报纸

  ——出示报纸,报纸是小朋友经常见到的物品,报纸除了可以看,你知道还可以做什么吗?(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今天我们要用报纸玩游戏。

  我可以让报纸贴在我的身上,教师示范并讲解游戏规则:把报纸放于胸前,快速向前奔跑,不让报纸掉下,跑到目标管处然后返回,报纸传给下一个小朋友,然后到队伍后面排队,以竭力比赛的形式进行。

  3、抓尾巴

  ——刚才的游戏好玩吗?

  ——教师出示用报纸卷成的尾巴,问:你知道这个怎么玩?(幼儿说和示范)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请幼儿示范,这次游戏需要小朋友们合作才能完成。

  幼儿排成4排纵队,在队伍前面10米放4个目标管,前面4名幼儿把报纸叠成一条尾巴塞在裤子后面,有尾巴的幼儿跑出一段距离后,后4名幼儿听教师口令以快速跑出去追前面的幼儿把他的尾巴抓下来,要求幼儿在游戏中不论抓到尾巴与否都必须绕过目标管返回。

  4、快乐冲冲冲

  ——玩了这么久你们累吗?那还要继续吗?

  ——玩了这么多游戏,我也不知道要怎么玩了,谁来帮我想一想?

  把报纸揉成团,然后将报纸球大力抛出,快速跑出去把报纸球捡回来,幼儿排成4纵队,幼儿模仿教师动作,听教师口令,从规定位置出发快速跑到另一处然后返回到起点。

  5、结束活动

  ——将幼儿排好队,做放松活动,整理教具,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引导幼儿怎样玩报纸,发现报纸的多种玩法,同时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活动结束后,对本次活动我进行了反思。整个活动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幼儿的参与性也很好,对报纸的不同玩法幼儿也掌握了很多,达到了“一物多玩”的目标,也培养了幼儿倾听的能力。

  活动中设计了三个游戏环节,《会飞的报纸》和《快仍快追》环节完成的都很好,但在《抓尾巴》环节出现了一点异常的情况,经我分析,可能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可能是教师在讲解规则的时候幼儿因为玩的欲望太强,没听清楚游戏规则。二、在平时的活动中,幼儿缺少合作的经验,本环节需要幼儿合作完成。有了这次活动的基础,相信我在以后的游戏活动或健康活动上更能让孩子有所提高有所发展,同时也让我明白幼儿之间合作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案 篇2

  思考:横放在桌上的一叠硬币为什么会自动倒下呢?

  材料:十枚硬币、磁铁

  操作:

  1. 将十枚硬币叠成整齐的圆柱形横放在桌面上

  2. 拿磁铁在硬币的上方2—3厘米高的地方接近桌面上这叠横放的硬币

  3. 横放在桌面上的硬币自动倒下

  讲解:由于这叠硬币在磁场的作用下发生了变化,使其中每枚硬币的上端都分别磁化,由于同性相斥,加上硬币之间紧贴在一起,在磁性斥力作用下,这叠横放在桌面上的硬币就会自动倒下

  创造:你能用磁铁作一些其它此行小实验吗?

  物理小实验――自动向上爬的试管

  准备材料:

  取一只40瓦废日光灯管,一端开口,将其内壁所涂荧光粉刮掉。再取一只直径比日光灯管小3毫米、长为10-20厘米的.试管,试管内衬一红纸筒。

  实验过程:

  在日光灯管里装满水,把试管底朝下插到日光灯管里,并迅速将两管倒置过来,如图所示。此时,目光灯管里的水徐徐流出,同时试管自动在日光灯管里上升,直至上爬到灯管顶部。

  注意事项

  灯管内的荧光粉和小水银滴一定要用水冲洗干净,以免残留物污染环境。

  物理小实验――制作磁力船

  实验材料:强磁铁;铝制饼干盒或水碟;木材;铁钉。

  1.用软质木材,削几只小船模,船上面装上纸帆,做成小游艇样式。

  2.船背面钉进一个2.5厘米的铁钉。

  3.把小艇放进一个大些的塑料水盆中,使它平稳。

  4.慢慢移动水盆底下的强磁铁,这时,小艇就游动起来了。

  物理小实验――自制喷气船

  实验材料:金属肥皂盒;空铁罐;一些铁丝;蜡烛头。

  1.在铁罐底部靠边外钻一小洞,装进一半热水。

  2.用铁丝把铁罐架在半个肥皂盒的顶上,让小洞在上边。

  3.点上蜡烛,放在铁罐下面,一股蒸汽从小洞喷出,小船前进。

  物理小实验――蜡烛跷跷板

  实验材料:一根长蜡烛;一颗长铁钉;两只酒杯;两个小碟。

  1.将蜡烛底部刮掉一些蜡,露出灯芯。

  2.把蜡烛两端点着,找到平衡中心,然后把长铁钉从这点穿透蜡烛。

  3.把钉子架在两个酒杯边缘上,点上蜡烛两头灯芯,跷跷板就上下摇动了。

  4.为不致使蜡油弄脏桌子,蜡烛下放两小碟。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尝试向下掷球并在球的回弹时将球抱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宝宝有玩球的经验

  物质准备:大皮球人手一个、户外宽敞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皮球,请宝宝自由的玩玩,引起宝宝的游戏兴趣。

  师:"宝宝们有没有玩过大皮球,谁来说说大皮球是什么样子的?""大皮球想和我们玩游戏,它想和我们抱一抱。"

  二、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抱皮球的.方法。

  师:"大皮球、圆又圆,我来抱它玩游戏,向下抛、弹回来,接住皮球笑嘻嘻。"--向下掷球,当球回弹时立即将球抱住。

  --多次示范后引导宝宝徒手练习基本动作。

  三、边念儿歌边引导宝宝做抱球的练习。

  --请宝宝散开,不要挤到同伴。

  --如宝宝的皮球回弹的太远抱不到,提醒宝宝向下掷的时候不要太远。休息时请宝宝观看老师表演球的多种玩法,如自抛自接、踢球、拍球等。

  --请宝宝将皮球送回家。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背景

  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上报导某某地方又着火了,损失惨重,或有人员伤亡。孩子们来到幼儿园也会相互说着他们在电视上的所见所闻。安全教育无所不在,这不正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吗?因此,展开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初步了解简单的消防知识。

  2、教育幼儿不玩火,避免发生火灾。

  活动准备

  1、蜡烛2根,打火机一个,水、沙子、湿布、扇子等。

  2、有关灭火的录像。

  3、人手一份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在着火的时候,几个小朋友采取的不同的灭火方法)。

  活动过程

  1、游戏:灭蜡烛

  教师出示蜡烛,点燃。

  “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把蜡烛熄灭呢?”

  幼儿想出办法后,教师提供备有的`材料,请幼儿到前面试一下,教师小结。

  2、讨论,“出现了火情,该怎么办?”“现在天气干燥,如果出现火情,我们小朋友该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说出各种灭火的办法。

  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的办法都不错,如果出现了火情,我们可以用水泼灭火、用湿布扑灭火、用沙子灭火、用灭火器灭火……但小朋友要记住,如果出现大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拨打119电话。

  3、请幼儿看录像。

  “前几天,有个地方着火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想出的办法和我们想出的办法一样不一样?”

  看完录像,提问:“他们想到了哪些办法?”“哪些办法是我们没想到的?”(开窗,捂着嘴、鼻跑出烟火区)。

  小结:火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开窗,用水、沙子、湿棉被、灭火器等灭火,火很大的时候,我们拨打119电话,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烟火区,学会保护自己。

  4、幼儿操作

  “请小朋友看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几个小朋友在着火的时候采取的不同的办法,每幅图的左下方有一个圆圈,你认为办法好的就在圆圈内打上“”号。

  讨论:用扇子扇,是不是最好的办法?

  “小朋友想一想,爷爷、奶奶生炉子的时候,用扇子轻轻地扇,火就越扇越旺了。如果火很大,用扇子扇来灭火行不行呢?着火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别的办法。

  5、怎样避免火灾?

  “一旦发生了火灾,对我们的危害特别大,房子没有了,人也受伤了。那我们平时怎样做才能避免火灾呢?”

  幼儿讨论回答。

  小结:小朋友说的都很好,但是光我们知道还不行,还要让别人都知道。那我们现在就到外面去,告诉别的小朋友,好吗?

  幼儿园我们不玩火教案。很多幼儿都喜欢玩火,但是玩火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一不小心就是伤到自己,还会伤到别人,所以家长和教师们一定要严格教育孩子,不能玩火,了解基本的安全防火知识。

幼儿园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思维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指导幼儿粗浅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精神和各种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通过指导幼儿初步感知时间这个概念,发展幼儿的“时间感”。建立幼儿的时间观念,是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逐步形成的。

  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幼儿识字较多,知道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概念,知道了一星期的形成。为此,我在活动设计中,将“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数字和故事巧妙结合,使原本抽象、复杂的概念变得具体、简明、易于理解,为幼儿主动探究学习留下余地。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活动重点: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动难点:大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顶小月又是哪个月?

  三.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1、4、7、12、31、30、28、365”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数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年、月、日)数字卡(12、30、31、28、365)幼儿人手一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日历。

  四.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并提问有几座房子?大的有几座?小的有几座?

  2.出示数字卡(12、30、31、365、28),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设疑:为什么老师把有的房子画得大,有的画得小呢?

  请小朋友把自己椅子下的小本子拿起来,分别认这些字。再把小本子藏好。

  3.讲述故事,回答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4.引导 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探究回答问题:很久以前的这个妈妈的名字叫什么(年)?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日)?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12座)?这些房子的名字叫什么(月)?大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1、3、5、7、8、10、12)?小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4、6、9、11)?大月有多少日(31天)?小月有多少日(30天)?顶小的月是几个(1个)?有多少日(28天)?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365)?(用不同的数数法了解)。

  5. 猜谜。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了解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6.引导幼儿观察展品是哪一年的,台历、挂历、日历的区别在哪里,你会用吗?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学习查看日历的方法。

  2.组织幼儿观察闰年挂历,引导他们发现二月,从而了解到了“特殊”一年就会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星期(7以内的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星期(7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活动准备:

  1-7的数字娃娃,大写数字一至七,星期娃娃图片7张,四个星期转盘,星期娃娃头饰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 复习巩固1—7序数,2—6邻数。

  1:今天数字娃娃也来到我们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课,(同时出示无序的数字1—7),请你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数字娃娃排队,还要说出排在第一的是哪个数字娃娃。

  2:以“数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戏形式巩固邻数。

  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朋友是几和几?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朋友。幼儿回答:二、二、二,你的朋友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朋友。

  二、 新授:以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

  1:现在我们要和数字娃娃一起来听一个童话故事,听的时侯要仔细听,故事里讲了什么。

  老师讲述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讲完后提问: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

  它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老师随幼儿的回答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顺序。)

  强调: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请你们帮星期妹妹来排队,好吗?(排好队后读一读)

  2:转盘游戏“找邻居”。

  老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请个别幼儿操作。

  规则:转动转盘后,指到星期几,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几的两个邻居。游戏反复进行3—4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一个星期开始。)

  三:幼儿操作活动:转盘游戏“找邻居”

  幼儿分成3大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几的两个邻居是星期几和星期几。

  (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觉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这一时间感念。)

  四:活动评价:

  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谈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讲讲玩星期转盘游戏的感受。

  五:分组进行角色游戏:找邻居。

  七名幼儿一组,分别戴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好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游戏继续进行。

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内容:

  会唱

  设计思路:

  托班幼儿年龄小,对色彩鲜艳的、有声响的、会动的物品感兴趣,喜欢重复摆弄物品。另外,幼儿手眼协调较弱,因此选择此活动以发展幼儿的手部小肌肉及手眼协调能力。也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因此选择《会唱歌的瓶宝宝》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小勺舀起各种豆子,较平稳地放入饮料瓶中。

  2。 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3。 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饮料瓶(瓶口大些的)每人一只,各种豆子分别放在几只小碗中,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小勺,磁带和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出示瓶宝宝引起幼儿兴趣,请幼儿选一个瓶宝宝作为自己的朋友。2、引导幼儿比较(老师手上的瓶娃娃装有豆子会“唱歌”)。让幼儿思考怎样使自己手上的瓶宝宝也唱起歌来。3、激发幼儿操作兴趣:让我们用豆子“喂”瓶宝宝,让瓶宝宝吃饱了唱歌。4、老师示范:拧开瓶盖——用勺子舀豆——轻轻放进瓶内——拧紧瓶盖。蚕豆一粒粒地喂,绿豆一勺一勺地喂。5、让幼儿自由选择豆子,练习喂瓶宝宝吃豆子,最后拧上瓶盖。6、在音乐伴奏下,幼儿摇动.

  活动延伸:

  1。 歌曲表演《瓶子操》。

  2。 把瓶宝宝投放到活动区,供幼儿练习用勺子舀豆。

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交流,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节的有趣和意想不到。

  2.知道换牙时乳牙会自然脱落,不用刻意弄掉。

  3.乐意交流换牙给自身成长带来烦恼与喜悦的感受。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了解孩子换牙的情况与感受。

  2.选页制作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邀请爸爸妈妈一起上课。

  2.人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一直到长大,他的牙齿会有怎样的变化?

  3.认识主人公芽芽,了解书的`题目.

  二、趣味阅读。

  1.(点击flash要掉不掉处停住)一颗牙怎么样了?(牙松了,要掉不掉的。)2.芽芽想让这颗牙掉下来,小朋友们猜一猜,她用了什么办法让牙齿掉下来?

  3.那么芽芽用的什么办法呢?仔细看。(点击播放)4.芽芽用了哪些办法?

  交流。(相机出示图片)芽芽一共用了几个方法?(5个)芽 芽用了5个办法都没能让牙掉下来,现在知道什么叫顽固了吧!(老是掉不下来,真顽固。)交流。

  5.看屏幕,芽芽的这颗牙到底有没有掉?最后是什么办法让它掉下来的?

  (出示ppt)什么办法?(打喷嚏)慢一些才是表演,大家一起表演一下。

  三、换牙的感受。

  1.小朋友们,你们的牙齿有没有像芽芽的这么顽固呢?你能记得牙齿是怎么掉下来的吗?(请掉牙的幼儿说说。)2.有时候,换牙会疼,有时候还会出血,我们可不必担心。要知道,到了这个年龄就要换牙的,这说明我们长大了。也不要老是担心牙齿会不会掉下来,让它顺其自然地掉下来就可以啦。

  四、结束部分。

  给幼儿发乳牙图,结束活动。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课件

【幼儿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案美术教案12-01

幼儿园的教案11-19

幼儿园教案06-16

幼儿园教案06-16

幼儿园教案中班健康教案01-13

幼儿园音乐教案优秀教案03-11

幼儿园音乐幼儿园教案07-07

幼儿园教案美术教案15篇12-01

买菜幼儿园教案03-18

幼儿园劳动教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