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2-05-28 23:58:51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汇编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汇编6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能安静地听别人说话

  2、能注意听别人对自己说话并作出回应。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玩具若干。

  活动指导:

  1、点名。引导语:今天老师来点名,看看哪些小朋友来了。

  教师点名,故意说错两三个幼儿的姓名,看看幼儿的反应。

  提问:刚才我念错了几个小朋友的名字,是哪几个小朋友?你是怎么发现的?

  游戏"说说老师说的话"玩法:将幼儿排成几个纵队,教师轻声对每组的第一个幼儿说一句简短的.话,要求第一个幼儿轻声传给第二个幼儿,一直传到最后,由最后一个幼儿说出来。看看哪个队说得最正确。

  2、你说我听。

  引导幼儿两三个一起自由交谈,注意提醒幼儿要安静地倾听别人说话,当别人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说话的人,不能随便插嘴或打断别人的话。

  3、我说你做。

  教师布置一些任务给幼儿,如"把红色玩具放到玩具筐里"、"把黄色玩具小狗拿给XX等",引导幼儿倾听并完成任务。

  说说做做。幼儿自由组合,由一个幼儿提出任务,其他幼儿听到后完成任务。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了解月饼的基本形状——圆形。

  2、能够画出自己心中的月饼。

  3、体会画出美丽月饼的乐趣。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月饼。

  5、感受到中秋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铅笔,彩色笔,橡皮擦,画纸,胶布。

  活动重难点:

  画出规整的圆形,自己设计月饼内部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前几天,我们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小朋友们怎么过的呢?

  幼儿自由表述自己的中秋节。

  二、引出月饼。

  哇,小朋友们都吃过月饼呀?那么,月饼是什么样子呀?

  恩,看来小朋友们吃过的月饼都不一样呀。老师刚刚从小兔家里回来,小兔告诉我,他中秋节没有吃到月饼呢。他们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没有吃到过月饼呢,小朋友们,我们要怎么帮帮他呢?

  三、画月饼送给小动物。

  恩,有的小朋友呢,想出了去给小动物们买月饼这个主意。小朋友们真棒,愿意跟小动物们分享我们的东西,但是呢,老师这里有一个不花钱,小动物们也能够收到小朋友们的心意哟。

  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画画本,我们在纸上画一个大大的漂亮好吃的月饼,然后送给小动物,班上这么多小朋友,没人画一个,小动物们就够吃啦,好不好?

  四、画月饼。

  五、点评。

  对孩子们画的月饼表扬,除非有特大失误,不批评。

  六、送月饼。

  小朋友们把自己的月饼交到老师这里,老师放学啦就帮大家送到兔子家里,让他给森林的小动物发月饼。

  小百科:月饼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糕点之一,中秋节节日食俗。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设计】

  我们的孩子在家里常常有着特殊的地位,是被宠爱、被保护的对象。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也应该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从小成为和谐家庭中的一员,才会有一个学习做人的良好起点。

  小班孩子的自我感受正在发展。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着他们做很多事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要让小班的孩子主动去关心他人无疑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所以我们的教育,可以从孩子们最亲密的爸爸妈妈着手,以爸爸妈妈的生活物品和孩子想扮大人的心理为背景,来引发孩子对周围他人的关注。

  孩子们关心他人的良好品格,只有在生活的情境中,在慢慢的情感积累中才可能形成。而说教的品德教育对小班的孩子并没有多大的效果。因此,本次活动只是我们开展的“亲亲一家人”中“我的爸爸妈妈”线索下的一个活动内容。活动通过区分物品,说说这是谁的东西为什么要用――用这些物品自己来扮扮爸爸妈妈――学学爸爸妈妈做事,让孩子在体验扮爸爸妈妈的乐趣的同时,引发对爸爸妈妈的关注。

  【活动目标】

  1、区分爸爸妈妈的用品,乐意参加模仿爸爸妈妈的活动。

  2、关注、亲近我们的爸爸妈妈。

  【活动准备】

  1、收集爸爸的帽子、剃须刀、香烟、打火机、皮带、领带、鞋子和手提包;妈妈的发夹、耳环、化妆品、围巾、围裙、项链、皮带、别针、手提包、高跟鞋等

  2、爸爸妈妈的画像。

  3、爸爸妈妈在家里做事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区分物品,说一说这是谁的东西

  1、看一看,这里有些什么东西?

  ――将收集来的物品放在周围的桌子上,孩子可以走到桌子前,自由的观看,边看边说“这里有什么”在引导孩子观察的同时可以培养孩子大胆说话的.习惯。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东西?

  ――幼儿说的时候,教师展示物品,将物品排开,便于小班孩子观察。

  3、说说:你看见过谁用过这些东西?为什么要用?

  4、区分爸爸妈妈的物品。

  (1)其实,这些东西都是爸爸妈妈用的。你们知道哪些东西是爸爸用的?哪些东西是妈妈用的吗?请你给爸爸妈妈送礼物,你觉得这是爸爸的东西就送到爸爸的画像前面,你觉得这是妈妈用的就送给妈妈。

  (2)讨论我们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都送对了吗?

  二、扮扮爸爸妈妈

  1、今天爸爸妈妈都不在,我们想不想用用爸爸妈妈用过的东西,自己来扮扮爸爸妈妈?

  2、那么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里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3、一起来看看录像里的爸爸妈妈在干些什么呢?

  4、你喜欢爸爸妈妈在家做些什么事情呢?

  5、选择1-3件物品来装扮成爸爸妈妈,模仿一下他们的活动。(走路、烧饭、看书等等。)

  三、交流讨论

  1、你们刚才扮了爸爸妈妈,你觉得做大人开心还是做个小孩开心呢?为什么?

  2、对于爸爸妈妈,你们有什么很想知道的事情要问问他们的吗?

  3、你们有什么很重要的话很想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说吗?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儿歌《糖和盘》

  目的:

  在理解儿歌内容基础上,幼儿学会念儿歌,培养幼儿从小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环境、材料创设:

  红盘、绿盘各一个,红糖、绿糖若干;木偶一个,糖和盘的操作材料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师出示小妹妹木偶,形象地说:“小朋友,你们好。我今天带来一首儿歌,念给你们听,好吗?

  师边操作木偶边念儿歌:

  妈妈拿来两个盘:红的盘、绿的盘。

  妈妈拿来许多糖:红的糖、绿的糖。

  宝宝看见了,宝宝来装糖:红的糖装进红的盘,绿的糖装进绿的盘。

  大家看了笑眯眯,都夸宝宝“了不起”

  二、小木偶表演时说什么?妈妈拿来几个盘?宝宝是怎么装糖的.?(幼儿进行糖和盘的材料操作)请幼儿说说你是怎样装糖的?

  三、幼儿学念儿歌

  四、师出示红盘、绿盘和红糖、绿糖,幼儿分组练习装糖,体验其中的乐趣。

  五、幼儿完整学念儿歌

  六、延伸

  改编儿歌,“红盘、红糖”改成“方盘、方糖”。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数鸭子》是一首颇具说唱风格、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的童谣歌曲。歌词描述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形。歌曲前后皆有数板,说唱结合,表现出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童趣盎然。歌曲第一段描述小朋友们在门前大桥下数鸭的情景,第二段以老爷爷风趣幽默的口吻教育孩子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别贪玩忘了上学,还形象地告诉孩子们考试时千万别抱回“鸭蛋”,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鸭子拌嘴》是民间打击乐器合奏,以小镲为主要演奏乐器,另外还有大锣、大镲、水镲、排木鱼、小云锣等等。

  教学目标:

  1、能以自然放松的心情富有表情地歌唱《数鸭子》,进行歌表演。

  2、欣赏《鸭子拌嘴》,感受民间打击乐器采用力度变化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情绪和不同的音乐形象,体验民族音乐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数鸭子》,在歌唱中注意灵巧地咬字、吐字,保持速度的稳定,寻找生活中的“巧嘴巴”。

  难点:感受打击乐器以敲击快慢、轻重的节奏来体现鸭子拌嘴的场面。教具准备:打击乐器、头饰、乐器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用一个你喜欢的字来跟着琴唱一唱。

  三、节奏导入

  1、“我是李老师。”

  学生可以这样介绍自己:“我是张永强。”

  再请名字是两个字的同学说一说:“我是何帆。”

  2、幻灯片出示:X X XX X | XX XX X 0 | XX XX XX X |

  XX XX X 0||

  请学生们用一个“呀”来读一读这段节奏。

  四、新歌教学

  1、在导入2的前提下,为这段节奏填词。幻灯片出示说白部分的歌词:“门前大桥下,游来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提示学生可以根据歌词的停顿来读一读)

  2、简介这段说白的出处,同时简单介绍童谣歌曲的组成。

  3、播放录音伴奏,老师范唱(自然地用动作表现歌曲)

  4、初听歌曲旋律,跟着有表情地哼唱。

  5、听唱法教学歌曲

  6、在歌唱中了解反复记号的运用,和四分休止符的`作用。

  7、播放《数鸭子》,边听边找一找其中的人物和动物有哪些?(鸭子、老爷爷、小孩)

  8、跟着录音,自主地进行歌表演(由模仿到再现到创造)

  9、以小组为单位,角色分配,再上台演一演(一组表演,另外几组歌唱)。

  五、欣赏

  “小朋友们,看到过鸭子吵嘴吗?”

  1、初听乐曲,思考:是用什么样的乐器演奏的?

  2、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小鸭子拌嘴的旋律,感受一下像不像小鸭子拌嘴?

  3、开动脑筋:小鸭子是怎么拌嘴的?带上鸭子头饰,扮演小鸭子拌嘴的情形。

  4、拿起身边的打击乐器,模仿鸭子拌嘴的敲击。

  六、拓展

  1、以小故事的形式介绍作曲家安志顺作曲的背景。

  2、多媒体播放安志顺《老虎磨牙》,感受老虎磨牙的神态。

  3、思考:你知道其中的哪些打击乐器?幻灯片出示《老虎磨牙》中的乐器,认一认。

  七、课堂小结

  1、用你身边的打击乐器,给《数鸭子》伴奏。

  2、结束课堂。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并体验学习儿歌进行游戏的快乐。

  2.乐于尝试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火车开啦》伴奏带、水果图片人手一个,ppt课件

  活动过程:

  1.以游戏进入情境,熟悉儿歌内容

  (1)先听声音。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谁开过来了?(《火车开啦》伴奏)

  幼儿自由回答。

  师:是火车开过来了(边说边出示火车)。

  师:是谁开的火车呀?(边说边出示第三张图片)

  幼儿回答:是西瓜爷爷。

  师:原来是西瓜爷爷开着火车准备去旅行啦,我们和西瓜爷爷打声招呼吧。师幼齐声打招呼(西瓜爷爷你好!)师边说边有节奏的拍手:“西瓜爷爷开火车,卡嚓卡嚓去旅行。”

  师:谁知道旅行是什么意思?(在老师的提醒下,幼儿自由回答)

  师:“卡嚓卡嚓”又是什么声音?幼儿回答:是开火车的声音。

  (2)师:西瓜爷爷还请了其他水果宝宝一同去旅行,我们来看看他请了谁?

  (出示苹果)幼儿回答:是苹果。师:对啊,苹果宝宝也想去旅行,我们和它打个招呼吧。(师幼齐声打招呼)

  我们一起来用好听的声音请苹果上火车。(师幼招手师范邀请苹果姿势)“苹果苹果一起去旅行吧”

  师:老师把它编成了好听的话来请它上火车。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苹果苹果上火车,卡嚓卡嚓去旅行。”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师幼一同说。我们来看看苹果宝宝有没有上火车。

  (3)(出示第六张图片)

  师:这是什么水果宝宝呢?幼:香蕉。

  师:和香蕉打声招呼吧。幼儿回答。

  师:我们一起来用刚才好听的声音请香蕉宝宝上车好不好?幼儿:好。师幼齐说:“香蕉香蕉上火车,卡嚓卡嚓去旅行。

  师:香蕉它听到我们有朋友的声音了吗?我们来看看香蕉上火车没有?(出示香蕉上火车图片)

  师:谁会用刚刚好听的话来说一说。请个别幼儿

  (4)师:谁来猜猜接下来会是谁上火车呢?(请幼儿猜一猜),(出示图片)师:原来是葡萄,这回老师请小朋友用好听的话来请葡萄上火车。

  师:葡萄听到了你们好听的声音,也上火车了。

  2.完整欣赏儿歌

  (1)师:西瓜爷爷请了这么多的小客人去旅行,它可高兴了,它一高兴就给我们念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水果宝宝去旅行》。边伴奏边念:西瓜爷爷开火车,卡嚓卡嚓去旅行。苹果苹果上火车,卡嚓卡嚓去旅行。香蕉香蕉上火车,卡嚓卡嚓去旅行。葡萄葡萄上火车,卡嚓卡嚓去旅行。卡嚓卡嚓咔嚓嚓,水果宝宝去旅行。

  (2)师:好听吗?现在我们看着西瓜爷爷开的火车,一起来学学西瓜爷爷编的儿歌好吗?(师幼一起来)

  3.仿编儿歌

  (1)(出示第十张图片)师:可是呀,还有一节车厢空着呢,小朋友来猜一猜?是哪些水果上火车?幼儿自由回答。那你会用好听的话来请水果宝宝上火车吗?

  师:我们来看一下,最后一节车厢会有哪些水果想上呢?

  每一个水果上车幼儿都用儿歌的形式表现。

  (2)师:西瓜爷爷真高兴,因为我们小朋友们真聪明,它说了给你们每人一个水果,请你把它拿出来,挂在胸前。看看说说你的水果是什么水果?什么形状的?长得象什么?(香蕉)还有谁拿到的和它是一样的。谁还拿到其他水果宝宝的?(葡萄)还有谁拿到的是和他一样的.?谁拿到的是不一样的?(草莓)谁拿到的是不一样的?和大家看看。还有谁是不一样的?(苹果)

  (3)师:现在我来做西瓜爷爷,请你们这些可爱的水果宝宝去旅行,我请到什么水果宝宝什么水果宝宝上来去旅行,小耳朵可要听仔细了。

  (4)播放音乐,师带幼儿围场地一周带着水果宝宝去旅行。

【幼儿园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幼儿园教案12-09

幼儿园小班的教案02-19

幼儿园小班教案01-17

小班幼儿园教案07-10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7-22

幼儿园小班教案06-08

幼儿园小班经典的教案01-28

幼儿园小班教案《洗手歌》含反思_小班教案06-23

小班关于数字的教案范文 幼儿园小班学教案06-08

幼儿园小班教案《喝水歌》含反思_小班教案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