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案

时间:2022-01-03 12:06:39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幼儿园美术教案范文汇编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美术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热门】幼儿园美术教案范文汇编8篇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一、初步学习油水分离的知识,了解油水分离作品的特点,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二、学习油水分离的绘画方法,能巧妙的利用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进行创作。、

  活动准备:

  1、蓝色颜料,水粉笔。

  2、白纸杯若干,铺好报纸的桌子。

  3、油画棒,已用白色油画棒画好的纸杯一个,企鹅的小手小脚各两只。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以看魔术表演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们看看,我是谁啊?告诉你们,我是一个魔术师。我会变魔术!你们相信吗?”*“那你们先看看老师这是什么?”(纸杯。)*“好了,小朋友仔细看清楚了,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咯!千万不要眨眼睛哟!”

  师:我需要一枝神奇的笔,蘸上颜料,在白纸上一涂,再贴上小手小脚,出现了一只小企鹅。

  师:怎么变出来的?”

  幼儿讨论,猜测。

  师:其实神奇的不是老师这支笔,而是这张白纸杯。

  2、探讨作画方法。

  教师出示一支白色的油画棒。

  师:这支白色的.油画棒平时我们很少用到,但是今天,我们有了它,才能变魔术。师:我们一起来试试怎么变出企鹅吧?

  教师现场画一个企鹅肚皮,请一个幼儿上来刷颜料,其他小朋友喊:变,变,变,魔术开始了。

  3.再次讨论,寻找答案。

  教师小结:白色的油画棒画在白色的纸上,看上去还是一张白纸,其实魔力已经产生了。接下来,只要刷上颜料,画过白色油画棒的地方颜料就刷不上去了,好看的图画就露出来了。

  4.幼儿尝试。

  你们想成为魔术师嘛?你们想不想也去变一变呢?”老师为每组准备好了东西,请你们也来变一变。

  教师讲解操作时注意事项。

  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当魔术师,好不好?不过当魔术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不能把颜料涂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操作,并注意引导幼儿丰富画面。

  5.教师介绍这是一种“油水分离”法,因为油画棒是油性的,而水粉颜料融于水,油与水不互溶,所以当颜料遇到油画棒时,就自然地脱离开。

  6.欣赏各自的作品。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2

  1、、通过观察,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能用螺旋线画出贝壳,并大胆用线条、图案装饰。

  2、尝试用两种颜色交替使用涂色和用深浅两种颜色叠加过渡涂色,丰富画面色彩。

  3、学习把主要物体画在中心位置,画得最突出的构图方法。

  4、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画简单的背景。

  活动准备

  1、课件

  2、画纸、蜡笔人手一份

  3、黑板,已画好的蜗牛轮廓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主题。

  教师:小朋友,今天有一只可爱的小动物来到了我们课室里,它"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这是什么小动物呢?你们猜一猜是谁?(蜗牛)

  二、利用课件,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

  1。教师:小朋友,蜗牛的样子是怎样的?(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

  和经验进行讲述,如贝壳——圆圆的,有美丽的花纹;身体——长长的,软软的等;)

  2。教师:蜗牛身上有什么?什么形状的?壳上还有什么?(一圈一圈的螺旋线,还有许多小花纹,非常美丽!)

  教师:贝壳的颜色怎样?(有棕色的、黄色的、红色的……)

  教师:蜗牛的身体又怎样呢?(长长的、厚厚的)头上有什么?(一对触角、一双眼睛、还有一个小嘴巴)

  三、教师讲解示范。

  1、蜗牛长得这么可爱,我们一起把它们画下来吧。你们想怎样画呢?(鼓励幼儿大胆把想法说出来)

  2、示范蜗牛的画法:

  教师:那我们今天就画一只美丽的大蜗牛吧。

  先在画纸的正中间,用螺旋线画出蜗牛的壳,再画上身体、触角、眼睛、嘴巴。

  教师:蜗牛小时候很小的,后来它慢慢地长大,背上的壳也一圈一圈地跟着长大,终于长成了一个大大的壳。(提示幼儿:不要绕得太多,老师觉得绕4圈就最合适,线与线之间不要太密)再引导幼儿观察蜗牛壳在画纸上占的位置。引导幼儿把一只蜗牛画在纸的中心位置,画得大大的',让人一眼就能发现画纸上有一只大蜗牛。

  教师:接着,画蜗牛长长的、厚厚的身体,还有一对触角、眼睛、小嘴巴。

  (1)用线条、图案装饰蜗牛的壳

  教师:蜗牛喜欢美丽的壳,我们用线条和图案给它装饰一下。可以先用线条把贝壳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可以选用直线、斜线、波纹线等线条。

  教师:除了线条,我们还可以画上美丽的图案,如圆形、心形、云朵形等。

  学习两种颜色交替使用涂色

  教师:接着,我们给蜗牛穿一件美丽的衣服。用两种鲜艳的颜色

  交替使用涂色,这样看上去很有规律,也很美丽!

  (2)学习深浅两种颜色叠加过渡涂色

  教师:除了这种方法,还可以用深浅两种颜色叠加过渡涂色,如我先用深绿色在蜗牛的身体上涂上一小部分,接着我用浅绿色叠加涂上去,在把剩余的部分也涂上浅绿色,这样蜗牛身上的色彩就更美丽了。(教师在黑板上示范)

  (3)添画简单的背景

  四、欣赏优秀作品,交代绘画要求。

  1、展示几幅优秀作品,让幼儿欣赏。

  2、教师交代绘画的内容和要求。

  (1)先在画纸正中间画一只大蜗牛,接着装饰一下贝壳,最后才涂上颜色。

  (2)要选用一些鲜艳的颜色来着色。

  (3)画画时注意画面的整洁。

  五、幼儿绘画,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绘画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六、作品评价

  比一比谁画的蜗牛最美丽。

  (视活动具体情况选择以下3项,可全选,也可选其1或其2进行描述)

  活动建议

  1、在幼儿下笔画之前,可以先让幼儿在画纸上徒手画一只大蜗牛,让幼儿感受大蜗牛在纸上的位置,然后再下笔画。

  2、在讲解两种颜色交替涂色时,如果教师能在黑板上示范讲解,幼儿可能会更容易理解、并掌握这种涂色方法,效果会更好。

  活动延伸

  画篇三: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蝴蝶

  作者:吴艳君时间:20xx—01—1110:23:34

  活动目标:

  1。尝试大胆选择喜欢的彩纸进行对称绘画并剪下来

  2。培养幼儿热爱昆虫,喜欢蝴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铅笔、记号笔、彩纸、剪刀。

  2。蝴蝶图片若干,蝴蝶范画若干。

  3。环境布置,(1)。谈话区,(2)。操作区,(3)。展示区。

  4。儿歌《美丽的花》。

  活动过程:

  一、引出蝴蝶,介绍蝴蝶的结构和颜色。

  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出示蝴蝶图片)

  1、蝴蝶的结构。

  师:蝴蝶身上长了些什么?

  小结:蝴蝶和小朋友一样,腹部是蝴蝶的中间,左右两边一边一只相同的触角、眼睛和翅膀。(请小朋友来找找)

  师:蝴蝶怎么飞的?(幼儿学学)

  小结:大翅膀、小翅膀。

  2、你看到翅膀上有什么?

  (教师将蝴蝶从中间对折)先看左边,蝴蝶左边的大翅膀有些,有哪些颜色,再看右边。师:蝴蝶穿着漂亮的衣服,花纹是怎么画,请几位小朋友用手跟着线画一画。(嗯,真不错。)蝴蝶身上的花纹有一些线、图形和很多颜色。

  3、欣赏美丽的蝴蝶图片。

  师:蝴蝶有很多种,你们看好了,美丽的蝴蝶来了。(出示多媒体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蝴蝶的条纹和颜色。)

  4、欣赏蝴蝶范画。

  师:这些真漂亮,我非常喜欢它们,它们飞呀飞

  已经飞到我们身边来了,你们猜猜蝴蝶在哪里?(出示范画)

  师:这些都是美丽的蝴蝶妈妈,我很喜欢它们身上美丽的衣服。

  二、教师讲解操作过程和要求,幼儿操作。

  1。出示白蝴蝶。

  师:蝴蝶妈妈在这里给我们留下了没有穿衣服的

  小蝴蝶穿上和小朋友一样美丽的衣服,你们愿意吗?

  2。出示操作步骤,并简单解释。

  (1)先用铅笔画出蝴蝶的眼睛和翅膀上的花纹。

  (2)用黑色的记号笔在铅笔画过的地方再画一次。

  (3)蝴蝶做喜欢鲜花,这里有很多美丽的花。小朋友带着你美丽的蝴蝶,你喜欢什么花,就把蝴蝶贴在那里。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坐姿,拿笔放笔)。

  (2)线条和是用剪子的指导。

  三、作品展示。

  师:小蝴蝶身上的衣服,穿得真美丽,它们在花朵上飞来飞去,看,它们多高兴啊。我们一起喊喊它们,"美丽的蝴蝶,你们好!"这只蝴蝶在采花粉,这两只蝴蝶在玩耍。蝴蝶给我们带来多快乐,我们也送给美丽的蝴蝶一个好听的儿歌吧。

  四、结束部分。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寻找并学习用不同材料制作拓印版画,并在操作过程中掌握拓印的方法。

  2、感受拓印的乐趣和美感,喜欢参与制作拓印版画。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周围放置一些可供幼儿制作拓印版画的材料。

  2、纸风筝一个,宣纸、油画棒、轻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你们看过变魔术吗?喜欢看吗?今天老师来给大家变个魔术,好吗?

  2、我手中有张纸,两面都是空白的,(师出示一架风筝)现在老师要把这架风筝变到纸上去,告诉我,你想要什么颜色的?

  3、教师变“魔术”。瞧,一架风筝变出来了。你们猜猜老师是怎样变的吗?幼儿猜后教师将纸挪开,揭示谜底。丰富词:拓印。

  二、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1、请小朋友们找一找在你的身上、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东西或漂亮的'图案也能用拓印的方法变到你的纸上。

  2、幼儿尝试、操作。

  三、集体欣赏、交流、讨论拓印的经验。

  1、教师引导幼儿展示作品并互相欣赏评议,对画面清晰、整洁、造型和底版材料有创意的幼儿给予鼓励。

  (1)你变出了什么画?你是用哪些东西拓印的?你是怎样拓印的?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拓印成功,纹理清晰,有的却效果不太好?

  2、小结。

  四、引发幼儿继续思考、探索。

  1、 在你身边、在你家里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用拓印的方法把它变成美丽的画?

  2、 除了用油画棒来拓印,还可以用什么来拓印呢?

  3、 你还有什么更新奇的拓印方法?请小朋友回家找一找,试一试。然后把你的画带回来给大家看,好吗?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秋天是收获水果的季节。橘子孩子们都吃过,酸酸甜甜也受到了他们的喜爱,剩下了许多的橘皮,在操作过程中让孩子了解橘皮还可以进行装扮,感受装扮后的花瓶不一样的美。

  前期的活动我们曾进行过彩纸的撕贴进行装饰,如披萨饼、生日面等。而此次是利用吃剩下的橘皮进行装扮,应该是幼儿首次接触到别样的装扮材料,为其拓展开思路,能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对其创造力的培养有所帮助。

  活动共分三个环节展开,第一环节让幼儿初步了解橘皮是可以用来装扮的,(教案:)第二环节是此活动的重点环节,通过看——亲手尝试撕橘皮感知橘皮花瓶的别样的美。第三环节欣赏橘皮花瓶,感受秋天的收获喜悦。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橘皮以撕贴的方式来装饰花瓶

  2.欣赏橘皮花瓶别样的美,感受秋天的喜悦。

  活动准备:操作材料包、橘皮、胶水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百宝袋,它会变水果出来(出示布袋),(教案:)你们猜猜里面是什么水果?我请一个小朋友先来摸摸看,然后猜一猜?(先让小朋友摸袋子外面猜一猜)我们再到百宝袋里面摸摸看,你现在觉得里面装的是什么呢?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2.现在请你打开百宝袋,看看你到底猜对了没有(橘子)

  3.请一个小朋友说说,橘子吃起来是什么味道的呢?(酸酸甜甜的)

  4.橘子吃完还剩下什么?

  :橘子浑身都是宝,不光是橘子的果肉好吃,橘子的皮也是宝贝。

  二、打扮花瓶——尝试用橘皮以撕贴的方式来装饰花瓶

  1.(出示花瓶)这是秋天盛开的花,我们叫它菊花。我们一起重复一遍,这是什么花?(菊花)

  2.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上面的菊花很漂亮,但是花瓶光秃秃的,有什么好办法让花瓶变漂亮?那我们用橘皮来打扮花瓶吧!

  3.老师又要请出胶水宝宝了(出示胶水宝宝),我们先用胶水宝宝来洗洗花瓶(涂浆糊)。

  指:旁边洗一洗,里面洗一洗,里里外外全都洗干净。

  4.花瓶洗干净了,接下来要给它打扮了。看老师拿来了什么?(出示橘皮)怎么让橘皮宝宝变得小一点?(用手撕)

  指:食指拇指撕一撕,橘皮变一变,变变小,一块一块排排队,贴到花瓶变美丽。

  橘皮宝宝压一压,亲亲密密在一起。(用大拇指或食指轻轻按一按)

  5.幼儿进行橘皮花瓶的装饰。

  花瓶要洗得干净,每个地方都要洗到。橘皮撕成小块而且不粘到轮廓线外。

  :宝贝的小手真能干,让花瓶穿上了美丽的衣服。

  三、花瓶展览会——欣赏成果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花瓶,将花瓶展示在主题墙。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应该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不但自己快乐,也要帮助别人快乐。

  2.能选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用粘、折、剪、画等方法制作开心帽。

  3.在活动中能主动帮助他人,体会给别人带来快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各色皱纹纸、蜡光纸、塑料袋、包装带、浴帽、布料、手帕、方便面碗、固体胶、剪刀、废旧材料等。

  2.“帽子”若干、仙女棒一根。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头戴“开心帽”、手持“仙女棒”:“大家好,我是快乐仙子。我每天都快乐,小朋友,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师:“因为我有一样宝贝,它能带给我快乐,还能带给别人快乐,你们想知道这宝贝是什么吗?听完了故事,我相信聪明的小朋友一定能猜出来的。”

  二、教师讲述故事。

  师:我的宝贝是什么?

  幼:开心帽。

  师:它是怎么给人带来快乐的?

  (幼儿回答)师:(摘下自己头上的“开心帽”)我的帽子神奇吗?想不想也来戴戴?

  三、引导幼儿想办法,让每个人都有开心帽。

  师:小心点呀,不要把我的开心帽抢坏了。这么多小朋友都想来戴戴这个开心帽,可我只有一顶,这可怎么办啊?

  (幼儿回答)师:小朋友,你们的办法真不错,听你们这么一说啊,我打算开一个“开心帽”加工厂,生产更多的“开心帽”,让更多的人开心起来。可是谁来帮我呢?工厂里没有工人可不行!

  幼:我来帮忙!

  师:没关系,等你们把帽子生产出来了,我教你们说咒语,帽子就会变得神奇起来的。

  四、开心帽制作。

  师:那现在我就带你们去参观我的开心帽加工车间,走!

  1.带领幼儿参观开心帽加工车间,了解一些制作工艺。

  师:看,这是我的一车间,里面有好多的方便面空碗,动动小脑筋,怎么让它变成一顶开心帽。

  师:这是我的二车间,我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的手帕和方形布,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很快完成生产的。

  师:在第三车间里,我准备了好多的彩色纸、报纸等,想请我们的小朋友用自己能干的小手,折出一顶顶开心帽,你们能完成吗?

  幼:能!

  教师逐一介绍车间,引导幼儿观察、制作。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桌上的材料进行制作,教师指导。

  幼儿自由选择并制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特别加强对能力弱幼儿的指导。

  五、学说咒语。

  1.师:各车间的完成情况都不错,开心帽都做得很漂亮,但光漂亮是没用的哦。还少了什么?

  幼:还缺少了魔力。

  2.引导幼儿学说咒语—一句让人听到后会感到快乐的话。

  教师示范:你的歌唱得真好听!

  引导幼儿将开心帽送给需要的人,并说一句让人快乐的咒语,让帽子具备神奇的力量。

  附:故事快乐仙子和“开心帽”

  快乐仙子有一个心愿:让一切不快乐的人快乐起来。她带着“开心帽”飞到小朋友命明明的.家里。那天,明明正在哭泣,因为他的小鸟死了。快乐仙子把“开心帽”戴在他头上,明明感到非常温暖,心情慢慢地平静、轻松起来,梦见小鸟在树枝上又唱起了快乐的歌。

  快乐仙子带着“开心帽”飞到了珍珍家里。珍珍正在为弄坏了平平的小汽车而难过。快乐仙子把“快乐帽”戴在她头上。珍珍紧皱着的眉头舒展了。其实,只要真心地向朋友道歉,把“对不起”说出来,双方的心情就会愉快起来。

  快乐仙子带着“开心帽”飞到了小美的家里。小美的妈妈出差了,没人陪她睡觉,她一个人很害怕。快乐仙子把“开心帽’戴在她头上,小美有了“开心帽”再也不感到害怕了。

  明明、珍珍、小美都对快乐仙子说:“你真好,我们喜欢你,和你在一起的快乐感觉真好。”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绘画的能力。

  2、培养幼儿从外观、功能上考虑会场的设计,并用简单的语言大胆表述。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重难点: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从外观、功能上考虑会场的设计。

  活动准备:

  画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前一阵,我们参观了城市历史发展展示馆,看到了上海以前的房子,你们说说看,以前的房子和现在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吗?

  2、幼儿讨论、比较。

  3、教师小结:现在的房子无论在外观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改观,那么到20xx年,世博会要在上海召开,那时候的房子会是怎么样的呢?

  4、今天,我们都来做做小小设计师,想象一下世博会的会场,设计的时候要先想好,要画的大,方便人们出入,和别人不一样是最好的。等一会儿,请你来讲一讲你设计的会场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本领?

  5、幼儿互相讨论后作画,教师指导幼儿作画、添画背景。

  6、师生共同讲评: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7。鼓励幼儿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参与环境展示。

  编后语:

  主题"未来的世博会会场"有较强的时代感;另外,以"以前的房子和现在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作为想象的切入点给孩子搭了台阶;整个设计虽文字上简略但对师生都有较大的生成空间。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用橡皮泥大胆想象设计并制作出各种形态的物体。

  2、综合运用搓、团、压、拉等技能,拼出自己喜欢的物体。

  3、乐意在探索过程中努力地思考,体验泥贴画的快乐。

  教学重点:能用橡皮泥大胆想象设计并制作出。各种形态的物体。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搓、团、压、拉、等技能,拼出自己喜欢的物体。

  教学准备:

  (1)幼儿已经观赏过海底世界录像。

  (2)橡皮泥做成的《海底世界》范画一幅;每人一套橡皮泥材料、红黄蓝颜色卡纸每人一张,泥工板一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育理论依据: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体验创造的乐趣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教学过程:

  1、欣赏泥工作品:海底世界。

  (1)师:看一看,这幅画,多漂亮呀!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引导幼儿观察材料,猜测所用的材料,教师拿给小朋友近距离观察,或者摸一摸)。

  师:画上都有些什么?(各种鱼、海星、章鱼、水草等)

  (2)师:这幅画,和我们平时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画上所有的物体都是用橡皮泥拼成的)

  (3)师:仔细看一看,这些物体都是怎样做成的?它们一样的吗?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主要是形状,颜色、线条、大小等方面不一样)。

  小结:有的鱼是用线条拼成的,就像小朋友画线描画一样,有的鱼的是用块状橡皮泥拼成的。海草、海星等是用线条拼成的。

  2、示范鱼的制作方法。

  (1)师:那这个鱼要怎么做呢?(教师选择幼儿喜欢的鱼,示范制作方法,可以请幼儿想一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小结:(示范制作鱼的过程)原来这个鱼呀是这样做的,先选择一种颜色的橡皮泥,例如:用红色的泥“搓”成一根长长的面条,要搓的长一些,拼在蓝色的卡纸上,做鱼的身体,多余的.部分揪掉。同样的方法再拼出头、尾巴和鱼鳍。然后用其它颜色的橡皮泥搓成面条,装饰鱼的身体,最后再用橡皮泥搓成一个小圆球,稍微压扁,做鱼的的眼睛。这样,一条美丽的鱼就做好了。

  (2)教师请幼儿观察,说说、试试水草、章鱼、海星和其它块面装饰鱼的制作方法。

  (3)师:我们用橡皮泥还可以做哪些物体?(幼儿自主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3、幼儿自主制作各种各样的物体。

  (1)师:你们也来试试,用橡皮泥做出自己喜欢的物体。最后,布置成一幅美丽的泥贴画。不会的地方可以轻轻地问老师,看看谁做的画最美丽?

  (2)幼儿制作,教师巡视检查,指导。

  4、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师:大家都做出来了,现在我们来看看,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泥贴画,为什么?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时间,师幼共同探讨制作泥贴画的其它物体和方法。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尝试将不规则的色块,想象成不同的动物。

  2.感受创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彩色卡纸两人一张、抹布人手一块、棉签、各色颜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色块

  1.出示抹布、颜料

  ——小朋友们看看王老师这里有什么?

  ——今天我要和抹布颜料玩个游戏,你们想知道怎么玩吗?

  2.介绍玩法

  ——首先将颜料倒在纸上,然后拎着抹布的一个角,让抹布拖着颜料走一走。可以怎么拖呢?(来回拖、前后拖、转个圈圈拖)

  ——还可以拖到纸的外面去哦。想不想试试看呢,那等一会要戴上手套,用过的材料要放回筐子里哦!

  二、幼儿操作

  ——幼儿在拖色时,老师来回巡视指导,看看谁拖出了规则的图形,要及时引导他改变。

  三、添画动物眼睛

  1.勾画轮廓

  ——刚才小朋友们玩的都很开心,你们在玩的时候我就在看我的这个作品,唉这个地方有点像一个小动物啊,它想出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来我们用线条把它勾出来,看看它像什么动物。

  ——要用黑颜色来勾线,我在勾线的时候小朋友们就想一想像什么动物!

  ——沿着色块的边边来勾线。(小线条像火车一样每个小车厢都要连好哦!小火车可以开出去,还可以开进来。)

  ——想一想像什么动物呢?(它的鼻子在哪里、嘴巴在哪里、翅膀在哪里、头在哪里等等。)

  ——这张纸可以这样看,还可以怎么看啊(转一转)

  ——刚才小朋友想到了很多动物,有猛兽,有小鸟。根据色块和幼儿的想象来变动物,请幼儿上来添加眼睛。

  ——哇你可真棒啊,你画出了一个xx的眼睛,你是一个画画高手呢!

  2.作画要求

  ——请你用黑色颜色块的边边勾出轮廓线,看看像什么动物。

  ——如果看不出来怎么办呢!可以转一转纸的.方向,还可以问问旁边的小朋友,小伙伴之间互相商量一下。

  ——记住哦,今天我们要变出不同形状的眼睛,还可以在它身上添加一些花纹,好吗?

  四、欣赏作品

  ——让幼儿将作品平铺在地上,幼儿共同欣赏。先让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喜欢那个作品。

  ——老师在点评,我喜欢这幅作品它的眼睛画得很不一样,有的小朋友画的动物的嘴巴很好看。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尝试将不规则的色块,想象成不同的动物。同时让幼儿感受创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两次活动下来我自己最大的感触是,孩子们很喜欢这样的活动,敢想、敢说、敢做,参与性极高。相反作为老师我会忽略细节,忽略幼儿的发现。像第一次活动时有小朋友说色块像一个螃蟹,我却让孩子将色块当成一个小兔子来添加眼睛。第二次孩子发现长颈鹿的眼睛是方形的,我立刻纠正其实它是细长的椭圆形。前者孩子的想象多么的与众不同,可是我却没能及时抓住这个点,让幼儿去添加去想象,作为老师我对米罗的精髓还是没能时刻记于心中,再是不敢放手让孩子创作。后者孩子的观察的细微,我怕孩子脱离我的目标,及时的“纠正”了孩子,而忽略了从孩子的角度看他就是一个方形的眼睛。

  总结这两次的活动就像王园长说的那样我心里对活动的目的性太强了,总是很“适时”的打断孩子想说的,总想让孩子往我设定的目标去想去做。其实我们组织活动的本身就该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孩子才是活动的主人,就像纲要中说的老师应该是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而我往往是让孩子来走我设定“成人路线”。通过这两次的活动我也发现,脱离我的想要的,孩子发现的是更细微,更具创意的,展现的作品也是很震撼的!

  经历这次的磨课我对米罗教材的精髓又加深理解,通过这次活动希望能提醒其他老师在组织类似活动时一定要多给孩子机会,因为孩子们的创意比起成人是有无限潜力的。各位老师对我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会吸收在日常教学中多加注意。慢慢磨练自己,真正的做到不论什么活动都是以孩子为中心的!

【幼儿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案美术教案12-01

幼儿园美术教案07-14

幼儿园美术教案【精】01-13

【推荐】幼儿园美术教案01-12

幼儿园美术荷花教案01-13

【荐】幼儿园美术教案01-15

幼儿园教案:美术鱼02-24

幼儿园美术教学教案11-06

幼儿园美术绘画教案11-24

【热门】幼儿园美术教案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