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2-02-26 16:33:23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汇编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汇编8篇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在熟悉大运河上航行的船的发展史的基础上,了解船在人们生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丰富水文化的内涵,引导幼儿养成爱水、节约水的好风尚,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3、 在绘画的过程中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4、 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 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轮船图片若干、各种绘画辅助材料(白纸、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多媒体

  回顾大运河上“船”的历史及其发展。

  1、 欣赏船的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幅图片,请幼儿说出船名。

  (1)出示木筏,师:这是什么?(这是水上最早的交通工具。)

  (2)出示其它几种船的照片,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及功用。

  ①小木船是用木头做的,体积比较小,使用起来比较轻巧、方便。

  ②帆船帆的作用借助风力加快船行驶,转动帆能改变船的行驶方向。

  ③水泥船是用水泥做的,比木头船牢固,不容易腐烂。

  ④铁质船是我们现在生活中最常见的船。

  2、 进一步巩固船的演变史。

  (1)幼儿尝试排图船的演变史。

  师:从最早的小木筏到现在我们常见的铁质船,它们是怎样发展过来的呢?

  师:看,这里有5种船,请小朋友按照船的演变顺序把图片拖放到相应的数字下面。

  (2)比较对照,掌握正确答案。

  师:小朋友都完成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正确答案吧。正确的`小朋友为自己鼓掌,错误的小朋友就赶快改正吧。

  二、了解船在人们生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发散思维请幼儿介绍自己知道的船的名称作用。

  问:你们还知道有哪些船吗?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①军舰保卫祖国的;

  ②货船运送物资的;

  ③游船观光旅游的;

  ④油轮开采及运输石油;

  ⑤渔船渔民捕鱼的;

  ⑥连船这是拖船,是许多船头尾相连在一起,象一列长长的火车;

  ⑦乌篷船这是在江浙一带常见的生活用船。

  2、 游戏“猜一猜”,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各种船的了解。

  3、 观看被污染的运河的图片,激发幼儿对运河的环保意识。

  师:船离不开什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运河水。干净吗?为什么会变得这么脏?

  小结:船上一些废油废渣排放到河里;船上的人和在岸边生活的人也经常把垃圾扔到河里,这样慢慢的河水就越来越脏。

  三、动手操作,发挥幼儿想象创新能力。

  1、激发幼儿设计环保船的欲望。

  师:小朋友我们能为我们的大运河做点什么吗?

  幼:设计不排放废油的船师:是啊,这种不污染河水的船我们叫它环保船。

  2、与同伴交流商议设计环保船。

  师:先想一想,和你的同伴商量一下,你准备设计什么样的环保船,你的环保作用体现在哪里。

  3、 幼儿绘画设计环保船,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突出环保特点。

  4、 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表述环保的作用,体验成功的快乐情绪。

  活动延伸:

  端午节就快到了,下面让我们乘着我们的环保船,到大海上去赛龙舟吧!(体育活动“赛龙舟”)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笔点转的方法画樱桃。

  2、耐心添画细节,合理布局。

  3、乐意评价同伴的作品。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幼儿有用毛笔画圆的基础。

  2、樱桃实物及范画。

  3、国画工材料。

  活动过程

  1、出示樱桃实物,引导幼儿观察樱桃的外形特征。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水果?樱桃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2、教师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讨论画法。

  (1)教师:你们觉得这个圆应该怎么画? (幼儿回忆、探索小圆的多种画法,教师提炼总结)

  (2)教师: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画出小圆呢?具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画的?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简单?

  (3)教师小结:以前我们学过用点画的方法画圆,两笔画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画圆方法——一笔点转法。

  3、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基本画法:用大白云蘸赭红色在纸上一笔点转出球体;用小勾线笔蘸浓墨,中锋勾樱桃柄、点果脐(注意樱桃柄的方向要有变化);若画面中有很多樱桃,应适当注意疏密关系。

  4、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发表评价意见。

  教师: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活动反思

  曾听过一位老师的研讨课《新型玻璃》中有一个环节“一字组多词”。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上节课新学的两个常用字,要求小组合作学习一分钟,后汇报学习成果,比一比哪个组组的词多。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老师不仅对组词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还对小组成员的合作状态、学生个体的学习态度、情绪进行逐一即时评价。对小组的评价不仅有定量评价(根据组词量给小组加分),也进行定性评价,“第四小组,组长很能干,他根据学习要求迅速分工,有的查词典,有的查词语手册,有的查成语词典,有的`做记录,这种分工合作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老师很喜欢。”

  这位老师的评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的即使评价在潜移默化中肯定和宣传了正确的小小组学习方法,这种评价的过程,比单一的说教要有用适切得多。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存在着如下弊端:

  1、单一不全面。即时评价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忽略甚至遗漏了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个体所运用的学习方法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

  2、单向缺互动。评价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单向活动,生生之间,组群之间的多项立体互动评价明显不足;

  3、单调不丰满。评价语言及手段单一,缺乏针对性、艺术性,不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认识到这一点后,于是,我在课堂教学中便会时刻注意到自己即时评价语言的重要性。比如在这堂课上,我是这么做的:对于小小组合作学习中分工明确人人积极参与的小小组给与当场表扬;深入小小组指导学生之间互动评价;在交流时,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运用略显夸张的语气语调动作来肯定宣扬,如:多棒的问题!你怎么那么聪明!老师都佩服你了!快快给点掌声啊……即时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即时评价始终伴随着课堂教学。我想作为老师,重视学会合理正确的运用即使评价是非常必须的。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体验吹画的乐趣。

  2.通过实践探索吹画的方法,培养幼儿独自创作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几幅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作品,初步了解,欣赏吹画)

  二、活动过程

  1.提问:小朋友从画里都看到了什么呀?看到这些画有什么感觉的?(什么地方美?美在哪里?能说出来么?)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那你们觉得这些跟其他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还有什么不一样呢?平时我们的画都是用笔话出来的,可这些画都不是用笔画出来的,谁能猜猜是用什么方法画的呢?吹出来的?用什么吹的呢?

  答:电风扇吹、鼻子吹、吸管吹、嘴巴吹…

  师:刚刚小朋友说了这么多吹画的方法,那我们先用嘴巴来吹好吗?老师准备的几种颜料、纸、还有棉签。你们知道棉签有什么用吗?不过想要吹动颜料我们应该多沾点颜料才行。谁愿意来试试?

  下面老师请一为小朋友上来吹画(教师引导幼儿积累方法:多挑点颜料、用力吹、嘴巴离纸的.距离要很近,朝一个方向斜吹。)

  4.出示一幅作品《小刺猬》

  师:小朋友说说这幅画怎么吹出来的?先用棉签画个半圆,再在半圆上吹出刺猬的刺。真棒!再请一个小朋友上试试(复习吹画的方法,尝试用吸管,在吹画的基础上吹出图形)(尝试用多种方法合作完成一幅画,还可以用手指点出小花,把树干树枝吹好后要等一下,等颜料稍稍干了以后再用我们右手的食指蘸上粉红色的颜料来点画桃花,注意不要点在树枝上,而要点在树枝的旁边,要多点些花。

  三、幼儿自己创作画

  四、展示作品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吹画还是比较的感兴趣的。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幼儿主要利用嘴巴和吸管进行吹画的活动。个别幼儿吹的比较好,作品也比较的特别的有意思。而个别幼儿在吹画的过程中,用各种颜色在那边吹,表现的形象不具体,只是觉得自己比较好玩,画面也比较的脏。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班级同伴的面部特征,并加以描绘。

  2.合理安排画面,学习用遮挡的方法画出群体人物。

  3.争取画出班级每个人,培养耐心细致的品质。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幼儿用书《毕业照》。

  2.学具准备:蜡笔、黑色水彩笔、画纸。

  3.已有经验:幼儿已经照过毕业照。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发绘画的热情。

  1.引导幼儿感受对教师、同伴的眷恋之情,引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的幼儿园生活即将结束了,要离开幼儿园了,我们都照了毕业照,留下了永久的纪念,现在我们再用画笔来画一幅毕业照吧。

  2.幼儿交流。

  (二)讨论如何表现每一个人物的基本形象特征。

  1.师幼共同讨论。

  教师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如何才能把一个人最有特征的形象表现出来,让我们一看就知道你画的`是谁?

  2.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三)幼儿用书,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欣赏幼儿用书。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绘画,幼儿较细的笔进行细节描绘?

  2.幼儿讨论后认真绘画。

  (四)展示幼儿作品,集体。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在美工区,可以张贴每个幼儿的照片。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欣赏虎头鞋质朴可爱、夸张的造型美。

  2、 感受虎头鞋的色彩美,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用色特点。

  3、 尝试用粘贴的方式表现虎头鞋。

  4、 感受母亲对孩子的爱。

  活动准备:

  1、多种虎头鞋,布老虎一只、虎头帽。

  2、投影仪,课件《虎头鞋》。

  3、折好的帽子、鞋子若干,剪好的眼睛、鼻子、等多种材料粘贴虎头。

  4、幼儿已经会折虎头鞋。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双特别的鞋子,是什么鞋呢?(出示虎头鞋)

  师:你怎么知道这是虎头鞋的呢?

  2、 引导幼儿欣赏虎头鞋夸张的造型与色彩美:

  师:虎头鞋有哪几部分组成?(有鞋头、鞋面、鞋底、鞋跟。)

  师:你觉得虎头鞋什么地方最漂亮呢?(老虎浓眉大眼,眼睛瞪得像铜铃,胡须翘翘,花纹是对称的。)

  师:你喜欢虎头鞋吗?

  师:老师这里还有很多虎头鞋呢?

  现在请你走上来,摸一摸,看一看,和你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双虎头鞋?

  师:你最喜欢哪一双虎头鞋?为什么?

  师:虎头鞋上有什么颜色?什么颜色用得最多呢?

  师:看了红色、黄色你心里觉得怎样?

  小结:我们中国人在做虎头鞋时最爱用红色、黄色,画年画、做玩具时也喜欢用这些鲜艳的颜色,这些鲜艳的颜色让人看了很吉祥、很快乐。

  师:小朋友见过真的老虎吗?你觉得老虎是个怎样的动物?

  师:你觉得这些虎头鞋上哪只老虎看上去最凶猛?

  师:虎头鞋是妈妈送给宝宝的礼物,为什么要让宝宝穿上有凶猛老虎的虎头鞋呢?

  总结:穿上了虎头鞋,宝宝就像小老虎一样,坏人就不敢来欺负宝宝了。

  师:这么漂亮的虎头鞋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为奶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一起看虎头鞋制作过程的录像,奶奶一针一线地为宝宝做虎头鞋。)

  小结:妈妈一针一线地做虎头鞋送给宝宝,代表了妈妈的美好祝愿,她希望宝宝不受到坏人的欺负和伤害,也希望宝宝长得像小老虎一样活泼可爱、虎头虎脑、勇猛健壮。

  师:看看这些虎头鞋分别是什么季节穿的.呢?

  幼:说

  小结:妈妈非常爱自己的宝宝,帮宝宝做了每个季节穿的虎头鞋呀。

  3、课件欣赏各种虎头鞋、虎头帽、布老虎:

  师:妈妈不仅为宝宝做了虎头鞋,还为宝宝做了什么呢?是给宝宝干什么用的呢?(欣赏虎头帽、布老虎。)

  小结:虎头鞋、虎头帽、布老虎都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在很多很多年以前,中国人就会做这些虎头鞋、虎头帽了,全世界的人都很喜欢中国人做的这些虎头鞋、布老虎,因为它造型可爱,颜色鲜艳美丽,还可以给宝宝辟邪呢。

  4、幼儿操作活动:

  幼儿自己折一只虎头鞋,并用线、彩色纸把它打扮漂亮。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不倒翁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或容易见到的玩具,它们可能曾一次次地被扳倒可又一次次摇摆着立起,逗得孩子们乐个不停,他们只觉得好玩,有意思,对于不倒玩具扳不倒的原因,它们还未曾想过。在这次活动中,就是通过一组研究不倒玩具不倒秘密的对比实验,找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不倒翁》本次活动需要蛋壳来制作不倒翁,所以在活动前请要请小朋友收集蛋壳,而且蛋壳开口要在小的一面,还要洗干净。主要活动环节为:一欣赏课件,激发对不倒翁的兴趣。二讨论制作不倒翁的方法。三发挥自己的创意,尝试制作并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

  活动目标:

  1、发挥自己的创意尝试制作不倒翁,并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

  2、体验制作、装饰活动的乐趣。

  3、过幼儿自身的活动,感知“不倒玩具”的秘密,发现这些不倒玩具的底部都是半球体的。

  4、使幼儿认识到将不倒玩具中装入物体后,不倒玩具上轻下重就可以站住,但是一扳就倒,需要将重的物体固定在半球体的底部中央才能做成不倒玩具。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空蛋壳人手一个、彩泥、固体胶、双面胶、各种材料的装饰品若干、剪刀。

  2、ppt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发现底部是半秋形的上轻下重的物体不易倒。只有在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还要把它固定在中间,才能让玩具怎么扳也扳不倒。

  2、难点:在幼儿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激发对不倒翁的兴趣。

  1、师:你们玩过不倒翁吗?它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不倒翁的样子吧!

  2、幼儿模仿不倒翁摇摆。

  3、师出示用空蛋壳制作的不倒翁范例,激发幼儿自己制作不倒翁的兴趣。

  师:你喜欢哪个不倒翁,为什么?

  二、讨论制作不倒翁的方法。

  1、提问:谁知道不倒翁为什么会不倒?怎样做能让它不倒呢?

  2、个别幼儿尝试,集体讨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总结正确的制作方法。

  3、小结:尝试从蛋壳顶部放入橡皮泥,并轻轻地把它固定,不倒就说明你成功了。

  三、发挥自己的创意,尝试制作并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

  1、请幼儿先找到鸡蛋的平衡点再由少到多逐渐在鸡蛋壳里添加橡皮泥,使鸡蛋变得不倒。

  2、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想法来创作不倒翁。(在每组上准备一些不同材料的装饰物,幼儿可自己选择进行装饰)教师可适当协助幼儿完成。

  四、作品展示与交流。

  1、讨论创作过程中有无遇到困难,如果有,请幼儿说说是如何克服的。

  2、幼儿展示作品时说说自己特色的地方。

  师:你的不倒翁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特色?

  3、引导幼儿陈列作品,大家观摩作品,并给予鼓励。

  师:你觉得谁的不倒翁最特别,为什么?

  五、完成制作

  小朋友一起玩一玩,体验乐趣成就感。

  六、结束部分:

  把幼儿制作好的蛋壳不倒翁展示出来,共同欣赏。

  老师:“大家都把准备丢掉的蛋壳制作成这么漂亮好玩的玩具,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废品,稍为改变一下,就可以重新利用起来,只要细心观察、留意;生活处处可以变废为宝”。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积极探索不倒翁,发现不倒翁不倒的`秘密。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这样孩子们所获得的经验都是在自己的探索中得到的,在大脑中的印象自然也就比单由教师传授的更加深刻。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

  本次活动既有科学的探索,又有动手制作的环节,这比较符合幼儿的兴趣特点,是一种孩子们很喜欢的活动形式,因此进行得比较成功,然而在活动中我仍然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活动准备的材料不够多,一些能力强的幼儿还想到了很多创新的方法,可是却在材料上受到了限制。所以我没有给孩子们更好的发挥空间。在以后的科学活动中我应该多准备一些材料,供幼儿更好地进行操作。

  通过这次活动,再次验证了那句古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装饰花瓶的活动,培养幼儿对中国画的热爱,体验印染和装饰所带来的乐趣。

  2.通过欣赏青花瓷,简单了解二方连续纹样的特点。

  3.能够较熟练的运用毛笔和国画颜料进行印染和装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运用毛笔和国画颜料进行印染和装饰花瓶

  2、难点: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

  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范例2.学具:纸盘、报纸、毛笔、花瓶底图、宣纸幼儿人手一份;颜料两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问好。

  2.欣赏视频,引出主题。

  今天刘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师视频,请小朋友仔细的看。

  师提问: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视频上的瓷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只有蓝白两种颜色)小结:古时候人们把蓝色叫做青色,所以我们看到的这些瓷器就是我们中国特有的青花瓷。青花瓷只有蓝白两种颜色,又称白地青花瓷,也叫青花,很有特点。

  二、基本部分

  1.欣赏青花瓷实物,激发兴趣。

  2.学习运用印染的方法制作青花瓷。

  (1)谈话激趣。

  现在老师要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制作青花,我不用毛笔来画,只请清水帮忙,你们相信吗?

  (2)教师示范做印染画的方法。

  (3)幼儿动手做印染画。

  3.继续欣赏青花瓷,认识了解二方连续纹样。

  (1)了解青花瓷花瓶的的各部分名称。

  (2)认识了解二方连续纹样。

  (3)欣赏范例,说一说喜欢哪一部分

  4.幼儿完整的制作青花瓷花瓶。

  (1)装饰花瓶的瓶口、瓶颈、瓶底。

  (2)瓶身上粘贴印染画。

  三、结束部分

  1.幼儿互评制作、设计的青花瓷。

  2.装饰区角。

  3.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经验+反思=成长,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这一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已日益为人们所熟知。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没有反思的经验,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累积,能够不断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

  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首先是教育者的理念。教育理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正确的理念导致正确的.行为,错误的理念导致错误的行为。如果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法等方面落后的话,那么,他的工作精神越投入,对学生的伤害往往越大。为此,教师首先需要反思的就应该是自己的教育理念。 实践证明, 凡善于反思,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努力, 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 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步伐就会加快。在教学中, 一旦教师熟悉教材, 特别容易陷入机械重复的教学实践中, 处在经验性思维定势、书本定势、权威定势和惰性教学之中。因此, 开展教学反思, 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习对教师主体的发展特别重要, 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会努力的去发展自我, 建构自我, 对自己的发展形成整体性的看法, 从而不断促进自我学会教学,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小百科:水墨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shuǐ mò,指水和墨。多用以指一种不着彩色,纯以水墨点染的绘画法;水墨画的简称;浅黑色。常形容或借指烟云。出自《所知从事近藩偶有怀寄》。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鱼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动物,不光通过电视、图片或者去动物园,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吃的食物中也有鱼类,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各种各样的鱼》。收集大量的废旧材料,也让他们了解到废物利用,不浪费。平时都是以画画为主,今天让孩子动作操作这些废旧材料,使得它们变成一条条美丽的鱼,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

  1.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小鱼,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2.乐于大胆尝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废旧材料、鱼的图片、操作工具。

  2.幼儿在活动前观看鱼的视频和鱼的实物。

  活动过程:

  环节一,出示图片,让幼儿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并让幼儿着重观察鱼的外形特征,每条鱼都是不一样的,要仔细观察,从鱼的头部、身体、身体两侧、尾巴等来观察鱼。

  反思:幼儿看到鱼后都很兴奋,在讲解时也表达的很清楚,正对自己喜欢的鱼在那不停的说,我在看的过程中也加以讲解鱼的不同点,和他们的`形状,让幼儿更好的记住自己喜欢的鱼。

  环节二,观看好图片后,出示废旧材料,直接主题,用废旧材料制作各种各样的鱼,教师用两个不同形状的盒子问小朋友可以做什么鱼,幼儿说出了很多种类,根据盒子的形状差异,教师做出了两条不一样的鱼,再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手上的材料是什么形状的,能做什么鱼,了解后再请幼儿动手做。

  反思:这一环节,我在制作上还是讲解的比较仔细的,但在让幼儿发言时,请的幼儿不是很多,而且幼儿说出来的种类并不是很多,我就这样一带而过了。

  环节三,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完成自己的作品。

  反思:此环节,幼儿操作很认真,教师在一旁自己观察,让孩子做的更好。

  最后的环节是帮幼儿的作品进行修改,使得作品更美观,最后上墙进行展示。

  反思:幼儿对于自己的作品展示表示的非常兴奋,也更努力的让自己的作品制作的更好。

  活动反思:

  幼儿对于美工活动都是比较感兴趣的,在操作中每个孩子都很认真,没有以往的吵闹,在操作中,部分幼儿的能力很强,制作的很漂亮,个别幼儿要继续努力。我在操作讲解上还是比较仔细的,也让幼儿和我一样来说一说自己的材料根据形状可以做什么鱼,通过欣赏,夸大幼儿的知识面,做出更多漂亮的鱼,在作品展示的时候,幼儿更是兴奋,它们也时不时的改动自己的作品,希望自己制作出更漂亮的鱼。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美术教案07-06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06-09

有关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12-09

幼儿园鱼大班美术教案11-25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热门】04-09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设计》02-14

春天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01-11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花》07-20

大班美术教案:幼儿园的树06-16

大班美术幼儿园教案:螃蟹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