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时间:2022-07-10 19:09:43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必备】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范文锦集九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必备】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范文锦集九篇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思考

  1.年龄特点的分析:大班幼儿的创造欲望比较强烈,越来越喜欢那些能满足想象和创造欲望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的表现与表达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也逐渐增强。

  2.教学策略的定位:通过创设游戏化的情境,引导幼儿根据游戏情节“爱臭美、喜欢跳舞的猫出门散步”,来创编各种有趣的身体动作,经过讨论、实践和再讨论、再实践的过程逐渐明确游戏玩法,并与同伴合作随乐游戏。

  游戏过程中,不断产生的高级榜样激起了孩子们主动模仿并不断创新的愿望。高级榜样,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榜样的作用来进行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高级榜样不仅能给学习者提供自我提升的帮助和借鉴,还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内源性动机,让幼儿自发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享受音乐,并通过成功的学习经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猫和老鼠”中的高级榜样有:

  高级榜样一:“散步猫”。散步猫的出现是创编动作的前提,它帮助幼儿了解了音乐的节奏(两拍走一下),区分了乐句(一句走、一句停),同时故事情节“爱臭美、喜欢跳舞的猫出门散步”也为后面的动作创编提供了具体的线索。

  高级榜样二:“臭美猫”。(1)为幼儿的创编提供了丰富的线索和元素。(2)生动地表现“爱臭美、喜欢跳舞的猫出门散步”走路姿势的多种变化。

  高级榜样三:“急性子猫”。不仅动作频率加快,也使得游戏情节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总结起来,在“猫和老鼠”中的高级榜样有这样三个层次的变化,层次一:方位不同;层次二:空间水平不同;层次三:角色性格不同。由于高级榜样是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提供的,每次都会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来展现,因而每次都会给幼儿带来不同的`惊喜和震撼。

  活动目标

  1.学习音乐游戏“猫和老鼠”,了解游戏的情节和规则,感受乐曲诙谐、欢快的风格。

  2.通过手部游戏、动作创编、故事情节累加,进一步感受游戏音乐的节奏和变化。

  3.体验音乐带来的想象,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剪辑过的音乐《香草咪咪》。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A段,并创编相关的动作

  1.倾听A段,区分乐句。幼儿倾听音乐,初步感受并辨别描写“猫”和“老鼠”的不同乐句。

  2.师幼互动,分角色分别体验、表现“猫”和“老鼠”乐句的区别。幼儿边倾听音乐边通过手部动作表现“猫走”和“老鼠跟”的游戏情节。

  3.创编大猫走路的动作。师幼共同讨论,用不同空间位置、行进方向的身体动作表现“大猫走路”。教师:这是一只爱跳舞的猫,走路的姿势千奇百怪!它可能会怎么走呢?谁来试试看?(如:空间位置的高低变化,行进方向的前后左右变化,肢体姿态上的变化:旋转、弯曲、伸展、摇动,单手、双手的变化,以及移动方式上的变化:走、跳、爬等。)

  4.将创编出的动作随乐练习。

  二、师生共同讨论B段中“猫戏老鼠”的动作并练习

  1.师幼讨论猫戏老鼠的方法。

  教师:尽管小老鼠的动作很轻,可大猫还是怀疑身后有人。怎么才能不被大猫发现呢?

  2.教师扮演成大猫,示范“猫戏老鼠”的方法。

  3.师幼共同游戏。

  三、完整学习游戏“猫和老鼠”

  1.教师领队,师幼共同游戏。

  2.替换新的动作游戏。

  3.幼儿领队再次游戏。

  4.拓展游戏情节——配班教师扮演“急性子猫”,师幼共同游戏。

  核心理念:幽默

  把幽默运用到幼儿园活动中可以活跃气氛、增强师幼互动、启发幼儿创造的智慧。在音乐游戏“猫和老鼠”中,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自身的“幽默感”,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愿望,在笑声中与孩子们一起游戏,共同成长。

  1.幽默的故事情节,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猫”和“老鼠”是幼儿十分熟悉的动物形象,这一对天敌既能给幼儿无尽的想象空间,也能创造出丰富的游戏形式。音乐游戏“猫和老鼠”表现了一只爱臭美、喜欢跳舞的猫和一群聪明机灵的老鼠斗智斗勇的故事。猫在前面做什么,老鼠就在后面学什么,被猫“挠痒痒”时还不能乱动,被猫发现时还要赶紧躲回家里。幽默的故事情节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跟随着俏皮的音乐,既可以扮演“大猫”,创编各种有趣的身体动作,也可以扮演偷偷摸摸的“小老鼠”,孩子们不亦乐乎!

  2.幽默的教学语言,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教师将严肃的规则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出来,给幼儿营造了轻松、自由的氛围,让幼儿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同时,又增进了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有效互动。

  当孩子们在活动中不断向前拥挤时,教师连忙说道:“小老鼠们,你们动静太大啦!难道不要命了吗?”孩子们听了哈哈大笑,在笑声中明白了教师含蓄表达的意思:“老鼠”与“猫”之间要悄悄地保持距离。当教师在游戏中想逐渐退位时,“爱臭美的猫”便说道:“外面灰尘太大,我要回家补补妆,需要找一个猫家族的接班人代替我去抓老鼠,谁愿意呀?”孩子们游戏结束后,教师又感慨道:“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看来我老啦!”教师幽默的语言,有效地缓解了幼儿学习的紧张心理,师幼关系更加轻松活泼、平等和谐。

  3.幽默的身体动作,创造无限的想象空间。为了能引导幼儿从不同的空间方位创编动作,教师时而挤眉弄眼,时而张牙舞爪,时而上蹿下跳,夸张、幽默的身体动作不仅令人发笑,还极大地拓展了幼儿创编动作的线索:既可以高低、前后、左右变化,还可以有移动方式(走、跳、爬)的变化等。

  为了能让孩子们根据猫的不同性格特点创编动作,教师还请来了“急性子猫”:慌慌张张地出场,因性急而惹祸,腿瘸后假装痛苦。不断产生的戏剧冲突和夸张表演使得游戏情节进一步延伸,增加了整个音乐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幽默好比菜肴中的调味料,用得好能使菜肴更加鲜美可口。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兴趣、能力,创造性地运用幽默营造出有趣、和谐的教育环境。做一个幽默的教师,和孩子们一同幸福成长!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X.X”的节奏。

  2、尝试创意地纺编歌词。

  3、跟随鼓声节奏做走、跑、跳、踏等不同的动作。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歌曲:《我是一个小木匠》

  2、鼓、录音机、录音带。

  3、“认知游戏”:《雕刻师傅》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先跟随老师“X”的鼓声节奏走步,再跟随“XX”的鼓声节奏跑步,最后再随着“X.X”的鼓声节奏踏跳,让幼儿通过动作感受其不同。

  2、播放歌曲,请幼儿跟随旋律踏跳。

  3、教唱歌曲《我是一个小木匠》,并表演动作。例如:唱到“一个铁锤”时,则举起右手做用铁锤状;唱到“两个铁锤”时,则举起左手做用铁锤状;唱到“三个铁锤”时,则抬起右脚踏步;唱到“四个铁锤”,则抬起双脚跳步,;唱到“五个铁锤”时,则举起双手旋转;唱到“然后睡觉了”时,则做睡觉状。

  4、问幼儿:小木匠的工作是什么?他会用到哪些工具?

  5、和幼儿一起讨论,用改编的歌词演唱这首歌曲。

  6、问幼儿:小木匠做工时需要铁锤,雕刻师傅雕木头时需要什么工具呢?

  7、请幼儿看幼儿用书《雕刻师傅》的画面,找一找雕刻师傅的工具在哪里?如此类推,引导幼儿思考不同职业的工作者所用的工具和他们的动作特点,并尝试将此变成新的歌词句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音乐选自奥尔夫音乐,本音乐节奏鲜明,三段音乐之间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比较容易辨别。教师设计了蚂蚁造舞台的情景增加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中班幼儿的想象力与合作能力正在发展,因此本活动的目标达成情况比较好,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

  本活动主要有以下亮点:

  1.教师教态比较自然,与幼儿的.互动较好。教师在整堂课下来精神饱满,对于情境中的各种表情动作也做的比较夸张,带动幼儿的表演欲望。在师生互动方面也是比较亲密的,幼儿的一声声“小妈妈”可以看出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亲密,教师对于所有幼儿的表现都能关注到。

  2.教师利用图谱教学,幼儿看的比较直观形象,能够更好地把握什么时候变什么动作。

  3.每个环节的安排比较合理,从进场的听音乐,让幼儿熟悉音乐,进行预热,到听音乐想象在做什么事情,在过渡到请幼儿学一学动作,然后独自游戏到合作游戏,一步步都是循序渐进,之前的环节为之后的环节做好铺垫,后一个环节是前一个环节的提升。

  在观摩本次活动后,本人有一些想法如下:

  1.教师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锯木头、钉钉子、拧螺丝,因此用了较多的时间来解释猜测这些东西,教师可适当精简语言,让幼儿多做一做、学一学这些动作。

  2.本次活动幼儿比较喜欢,但是本次音乐游戏要让幼儿感受节奏做相应的动作,幼儿对于音乐哪里需要做什么动作还没有理解很透彻,因此在游戏中幼儿只专注于自己喜欢的锯木头环节,忽略了钉钉子、拧螺丝的环节,因此教师对于哪里需要做什么还需要带领幼儿共同来探讨。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挪威舞曲》曲调,初步感知乐曲的ABA结构。

  2、借助故事情节,结合音乐形象,创编鸭子游泳、嬉水以及大风的动作。

  3、在游戏活动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并以此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鸭子、大风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伴随音乐《鸭子走路》进教室。

  二、幼儿欣赏音乐: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仔细地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觉,或者听完后你想到了些什么?

  三、教师讲述故事: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了自己听了这首音乐后的'感觉,有的小朋友把自己听了音乐后想到的告诉了老师,老师听了这首音乐后,想到了一个小故事:清晨,鸭妈妈带着她的鸭宝宝来到草地上,走走、玩玩,有的鸭宝宝池塘里去游泳、嬉水,玩得真高兴。突然,天气变了,刮起了大风,鸭宝宝可害怕了,鸭妈妈说:“孩子们,别怕,赶快找个地方躲起来,一动不动,大风就不会把你刮走。后来,风停了,鸭妈妈继续和她的鸭宝宝在草地上走走、池塘里游游,玩得很高兴。

  四、幼儿完整欣赏音乐,联想故事情节,鼓励幼儿自由表现对乐曲的理解。

  师:现在请小朋友再来听一遍音乐,听听音乐的哪里是鸭妈妈和鸭宝宝在草地上、池塘里玩耍,哪里是大风来了,如果你听出来就用动作表示出来。

  五、分段欣赏,引导幼儿创编动作,感知乐曲的ABA结构。

  (1)欣赏第一段,师引导幼儿创编鸭子游泳、嬉水的动作。

  (2)欣赏第二段,师引导幼儿创编大风的动作。

  (3)欣赏第三段,师引导幼儿理解乐曲的ABA结构。

  六、完整欣赏音乐。

  师:现在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老师师扮演大风,小朋友扮演鸭宝宝,记住大风来了,一定要一动不动,不然就会被大风刮走。

  七、结束活动:

  鸭妈妈带着鸭宝宝在草地上开心地玩了一天,现在她们也累了,鸭妈妈带着她的鸭宝宝们回家休息了。(幼儿随音乐,模仿鸭子走路走出教室。)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4

  小班音乐活动:

  动物走路

  活动设计:胡彩菊、钟肖微

  活动预设目标: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轻与快”、“轻与慢”。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活动准备:

  VCD“猫和老鼠”片段、课件、头饰、玩具老鼠一只。

  活动过程:

  一、 歌表演——大猫、小猫

  二、 创设语言“小猫走路”情景,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音乐的“慢”和“快”。

  师:小猫请坐下,(录音机里传出猫叫的'声音)

  “老鼠来了,听”(放录音)

  “听了这个音乐,你知道老鼠走得快还是走得慢?是轻还是重”?(引导幼儿说出:又轻又慢)

  “对,这音乐就像小乌龟走路一样又轻又慢,好,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学小乌龟慢慢走”(带幼儿走一圈)

  “再听!”(放录音)

  “听了这个音乐,你知道老鼠走得快还是走得慢?”(幼儿:快)

  “对,这个音乐就象汽车那样快,谁会学老鼠快快跑?(请2—3名幼儿表演)

  好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学老鼠快快跑”(带幼儿走一圈)

  三、 拓展练习,游戏体验音乐的快慢。

  1、模仿蜗牛走路,练习在又轻又慢的音乐下开展游戏。“除了小乌龟走路又轻又慢,还有谁走路又轻又慢”?(幼儿:蚂蚁、、、、、、、、、)

  (放录音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模仿小鸡走路,提醒

  幼儿走得又轻又慢)

  1、 模仿小鸡走路,练习在又轻又快的音乐下开展游戏。“除了小老鼠走路又轻又快还有谁走路又轻又快”?(幼儿:小鸡、小鸟、、、、、、、、、、)

  好,看谁能听音乐走得又轻又快。

  (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做一次小鸡走路的模仿动作)

  四、

  三、小结,今天,小朋友真棒,会听音乐做又轻又慢和又轻又快的动作,现在,我们请大家玩一个猫和老鼠的游戏,请大家扮小老鼠,我做大猫,小老鼠们听音乐按节奏走路,音乐慢小老鼠就要走得慢,音乐快,小老鼠就是走得快,做错,老猫会捉住你。来请小老鼠们戴上头饰。(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

  最后教师把小老鼠们追出活动场。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我们中一班的两位老师都是电子琴兴趣班的老师,都比较爱好音乐,平时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对孩子音乐方面的感染熏陶比较多,而且,我们中一班有两名孩子参加了钢琴兴趣小组,有两名孩子参加了电子琴兴趣小组的学习,每当这些弹琴的孩子下课后拿着小奖品回到班上时,总会引来许多同伴羡慕的目光。因此,孩子们普遍的对琴比较感兴趣,对五线谱、音符宝宝也略知一二;课余时间,孩子们也时常围在钢琴旁边,好奇地观察或用小手弹弹钢琴,听钢琴发出不同的声音,觉得很有意思,兴趣特别浓厚。因此,针对这种现象,我设计了这一节音乐活动:跳谱游戏,旨在充分调动孩子多种感官的基础上,让孩子在听听、唱唱、跳跳的游戏中,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并习得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能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喜欢并乐意参加音乐活动。

  2、能力目标:通过听听、唱唱、跳跳的游戏,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培养对音的听辩能力;

  3、知识目标:复习C大调音阶中的do、 re、 mi、 fa,初步感知音阶中的sol.

  活动准备:

  1、 钢琴伴奏《小司机》《小兔和狐狸》

  2、 场地布置: 五线谱图

  3、 黑板(上面贴好图案)一个

  4、 小兔头饰28个,狐狸头饰1个,彩色纤维绳两根。

  活动过程:

  1、 律动“小司机”入场

  师:今天,我们要到音乐王国去玩,让我们一起开小汽车去吧……

  2、 听力游戏:小钢琴唱歌

  师:小钢琴看小朋友这么精神,它特别高兴,想跟你们做个游戏?好不好?

  听一听,小钢琴和你们做了什么游戏?用你的耳朵认真地听!小钢琴变了一个什么样的声音?

  (5 3 5 3 5 5 3 )高、低、轻、重、快、慢

  3、节奏小儿歌

  师:小朋友们,坐在小椅子上把你的小手藏起来……

  咦,你们的小手在哪呀?小手上都有什么呀?

  大拇哥、二拇弟、中山羊、四小弟、小妞妞,去看戏。

  师:这是一首小儿歌,你们告诉我,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给小儿歌伴奏呢(节奏和节拍)

  师:节奏是怎么样子的? ⅹⅹ ⅹ ⅹⅹ ⅹ

  节拍是怎么样子的?看谁会做?

  师生一起随节奏和节拍念儿歌。

  4、音符宝宝做游戏

  ①小手会唱歌(配钢琴伴音);

  师:你们的`小手真能干,我们用小手来唱歌吧!

  (do、 re、 mi、 fa,) (fa、 mi、re、do,)

  小朋友都会唱do、 re、 mi、 fa ,那我们把小手一对,唱什么呀?

  对了,唱sol 。

  ②谁的声音高(出示两根彩色纤维绳)

  师:小朋友在唱sol 、 mi 的时候,仔细听听,是sol的声音高,还是mi

  的声音高。老师这里有两条线,谁来帮我一下……

  上面的线应该是什么声音?下面的线代表什么?我们用小线来唱歌?我

  摸哪条线就要唱哪个音!

  ③小猫眯做游戏(出示贴好图案的黑板)

  师:小猫眯看小朋友玩得很有趣,它也忍不住想出来玩了,我们一起看看,小猫眯是怎么唱歌的?

  ④跳谱游戏(配钢琴伴音)

  师:小音符游呀游,游来游去找妈妈。你们看看,小音符有家没有?

  小音符的家在哪呀?

  a 教师示范在五线谱上跳出do、 re、 mi、 fa

  b 请6名幼儿在五线谱上跳出do、 re、 mi、 fa (分两次)

  c 教师带幼儿一起找到五线谱第二线 sol 的家并认唱。

  d 小音符编小曲

  请幼儿分组在五线谱上随钢琴伴音跳出音符宝宝编出的小曲。

  5、 复习游戏“小兔和狐狸”结束活动。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快,体验与朋友一起跳舞、交往的愉快情绪。

  2、初步学会跳邀请舞。

  重点难点

  能根据歌词创编相应动作。

  活动准备

  录音磁带;活动场地用笔画好一个大圆圈。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磁带《认识你呀真高兴》,引导幼儿一起跟着唱。

  二、启发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三、指导幼儿随音乐边唱边练习表演,要求动作合拍、优美。

  四、幼儿自己随音乐一起表演。

  五、幼儿集体讨论,确定邀请舞动作。

  六、指导幼儿学习邀请舞

  前奏时被邀请者站在圈上按节奏拍手。邀请者在圈内做小跑步动作,最后一拍停在一个被邀请者的面前表演。

  第二遍时,幼儿进行交换角色。

  七、幼儿跟着音乐集体表演。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7

  活动总目标:

  情感态度:引导幼儿发现和体验生活中蕴含的韵律美,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

  能力培养: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各种综合能力。(如: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合作力……)

  音乐素质:训练幼儿的听觉感受力和节奏感。

  教学创新:尝试在艺术与科学中寻找恰当的结合点。

  第一乐章:会唱歌的瓶子

  具体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使不同材质的瓶(罐)子发出不同的声响,并找出最好的方法使它发出最好听的声音。

  2、在有趣的游戏中,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3、训练幼儿的听觉感受力和节奏感。

  活动准备:

  1、教师提供各种常见材质(如:铁制、塑料、玻璃、纸制……)的瓶子或罐子若干。

  2、幼儿常用打击乐器人手一件。如:(铃鼓、响板、三角铁……)

  幼儿能力知识准备:

  1、幼儿已经具有辨别常见打击乐音色、音高的能力。

  2、幼儿具有初步的节奏感,熟悉各种常见节奏型,并能在音乐伴奏下有节奏的即兴演奏。

  3、具有较好的音乐活动常规。

  活动过程:

  1、听觉、节奏训练

  (1) 教师分别演奏三种不同音色、音高的打击乐器:大鼓(低音)、碰铃(高音)、响板(中音),请幼儿闭上眼睛,听音色说出乐器名称。

  教师边演奏边有节奏地问:

  “小朋友/告诉我,什么 乐器/在歌唱?”

  幼儿有节奏地回答:

  “石老师/告诉你,大鼓 大鼓(碰铃、响板)/在歌唱。”

  (建议:教师与幼儿进行节奏对答游戏时,可即兴变化幼儿熟悉的.各种节奏型,并可不断改变演奏音量的大小,幼儿的回答需与教师的节奏型、大小相一致。)

  (2) 用同样的方法请几名幼儿轮流演奏自己手中的打击乐器,请其它幼儿猜。

  (3) 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演奏节奏乐《小星星》。

  2、 熟悉瓶(罐)子经过敲击后的不同音色、音高。

  (1) 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质地不同的瓶(罐)子(如: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纸制)),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演奏的真好听,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说他们也想来唱歌,小朋友想听吗?”

  (2) 教师用手分别敲击四种瓶(罐)子,请幼儿仔细听辨它们发出的声音,感受并熟悉不同的音色、音高。

  建议教师可这样提问:

  “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是怎样唱歌的?谁能学一学?”

  (启发幼儿用象声词模仿,也可进一步启发幼儿用形容词来描述自己听到的声音。如:脆、闷、响亮……)

  “它的声音像哪种打击乐器?”

  (引导幼儿说出与它音色、音高相近的打击乐器名称。)

  (3) 请幼儿闭上眼睛,由教师或一名幼儿敲打其中任何一个瓶(罐)子,让幼儿猜猜看,是哪一种瓶(罐)子发出的声音。

  教师边敲击有节奏地问:“小朋友/告诉我,什么 瓶子/在歌唱?”

  幼儿根据不同瓶(罐)子发出的声音,有节奏地回答:

  “石老师/告诉你,易拉罐 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在歌唱”

  (4) 教师或一名幼儿随意站在活动室某一角落,手敲某一种瓶(罐)子,让幼儿闭上眼睛指出声音的方向并说出是何种瓶(罐)子。

  3、 幼儿分组尝试用不同方法让瓶(罐)子唱歌。

  教师:“请小朋友也试一试,让这些瓶子、罐子都来唱歌。”

  (1)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启发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敲、打、碰、抓、吹、捏、弹……)使瓶子发出不同的声音和节奏型。

  建议教师可这样引导:

  “想想看,除了敲、打,还能用什么方法让瓶子发出不同的声音?”

  “除了敲打这儿,还能敲打什么部位?”

  “能不能让它们互相帮帮忙?”

  “除了用手,我们还能用什么让它唱歌?”

  (2) 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让瓶(罐)子发出不同声音的?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并演示方法。

  (3) 教师边总结边演示不同的方法和发出的不同声音,并请幼儿集体评价哪些声音听起来感到舒服,好听,教育幼儿不要制造噪音。

  4、 幼儿任选一种瓶(罐)子当乐器,用自己觉得最好听的声音,跟随音乐有节奏地即兴演奏。

  第二乐章:瓶子的变奏曲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更多的方式、方法,使瓶(罐)子发出更好听的声音。

  (2)使幼儿感受到音乐就在自己的身边,许多物品都可以成为乐器。

  (3) 引导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蕴藏在其中的科学知识。

  活动准备:

  活动材料准备:

  1、请幼儿自备各种常见材质(如:铁制、塑料、玻璃、纸制……)的瓶子或罐子若干。

  2、教师提供各种辅助瓶子发声的工具和材料(如:筷子、勺子、铅笔、大米、小石子、沙子、豆子、水、透明胶带、绳子……)若干。

  3、各种大小不等的纸箱、盒子;各种厚薄、质地不同的纸张若干。

  幼儿能力知识准备:

  幼儿已进行过《会唱歌的瓶子》活动。

  活动建议:

  1、先请每位幼儿自选一种瓶(罐)子当乐器,用自己觉得最好的演奏方法,跟随音乐演奏节奏乐。

  2、教师请幼儿闭上眼睛,分别用手、筷子敲击某种瓶(罐)子,请幼儿猜猜是那种瓶(罐)子发出的声音。

  教师可引导幼儿思考:“用手和用筷子敲击瓶(罐)子后,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3、教师出示部分辅助工具与材料,引起幼儿思考:“想办法让这些东西与瓶子结合起来,使瓶子唱出更美妙的歌声。”

  4、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启发幼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使瓶子发出各种声音和节奏型。

  (1)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敲击瓶子的不同部位,仔细听一听,声音一样吗?哪个声音较高?那个声音较低?

  (2)引导幼儿将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材料装进瓶中敲击或摇晃,试一试声音会变化吗?变高了还是变低了?(如:将水注入几个玻璃瓶中,用筷子敲一敲,看看水多的瓶子声音较高还是水少的瓶子声音较高呢?)

  (3)引导幼儿把瓶子捆(粘)在一起,用筷子刮一刮,听听是什么声音?

  (4)引导幼儿把薯片罐子由低到高排列在一起,用筷子按顺序敲一敲,声音是怎么变化的?

  5、请创造出不同声音或不同节奏型的幼儿逐个表演自己的操作方法。使幼儿感受变化多样的音色、音高和节奏。

  6、出示各种纸张、纸箱、盒子,启发幼儿分组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使它们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和节奏型,并请个别幼儿展示。

  7、请幼儿找找自己身边还有那些物品也会唱歌。

  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敲敲活动室内的其它东西。(如:桌子、椅子、玩具、门、窗、黑板、柜子、地板……)了解不同的物体经过敲击后都能发出声音,它们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只要动脑筋,身边的很多物品都可以成为乐器。

  第三乐章:我会做乐器

  具体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已有经验,尝试自己选择各种材料,设计创造出各种简单的乐器,并能较好地演奏它们。

  (2)让幼儿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并乐意与人分享。

  活动准备:

  活动材料准备:

  请幼儿准备各种自己认为能当乐器的物品、或能制作乐器的材料若干。(如:大纸箱、各种盒子、瓶子、罐子、桶、纸、钉子、石头……)

  幼儿能力知识准备:幼儿已有前两次活动的经验积累。

  活动建议:

  1、教师组织幼儿把自己准备的各类物品与打击乐器进行比较,帮幼儿确定制作方向。

  建议教师从以下几方面引起幼儿思考:

  “你能让它能发出怎样的声音?”

  “它的声音比较高还是比较低?”

  “它的声音听上去和哪一种乐器比较接近?”

  “哪种方法使它发出的声音听起来更好听?”

  “你觉得哪种方法演奏起来更方便?”

  2、请幼儿分组自由结合,创造出各类简单的乐器,教师给予适当的支持与帮助。

  制作建议:鼓类:

  用手拍一拍大纸箱或是用筷子、木棒敲一敲,想不想一面大鼓?;把不同大小的纸箱或纸盒放在一起敲一敲,忽高忽低,忽强忽弱就像一组架子鼓;

  响板类:用两个瓶盖互相敲一敲,可不可以做一个响板?;

  沙球类:空瓶(罐)子分别装上米、豆子、沙子、小钉子,把瓶口封住,摇一摇,猜猜里面装着什么?这是多有趣的一套沙球啊,如果嫌瓶子不好看还可以动手给它进行一下装饰;

  碰铃类:把几个小铃当用绳子串起来,套在手腕上,多好听啊;

  其他:拿几个杯子、碗或玻璃瓶,注入不同高度的水,再用筷子敲敲看,多美妙的声音,我们可以叫它音乐杯(碗、瓶)。

  3、请幼儿讲解并演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请大家进行评价。

  4、请幼儿用自己制作的乐器在音乐的伴奏下有节奏地即兴演奏。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感受音乐中的快和慢变化。

  2 培养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音乐《康康舞曲》《动物狂欢节——乌龟》节选。

  2 PPT《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

  3 幼儿操作材料:小乐器、图画纸、画笔、餐具、生活用品。

  活动过程 (一)有趣的问好

  1 教师用不同方式向幼儿问好(声音有高低、快慢)。

  2 小乐器问好。感受节奏的不同变化。

  3 互动问题:请你猜一猜小乐器在说什么?

  关注点:幼儿是否能够发现节奏的不同变化。

  (二)神秘的客人

  1 放PPT情景引入:生日会上,来了两位特别的客人——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

  2 教师分别用快速和慢速的.说话方式,请幼儿判断是急匆匆小姐还是慢吞吞先生。

  3 互动问题:请你猜一猜这是谁在说话?她(他)说话的速度是怎样的?

  4 请幼儿用快和慢的方式向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问好。

  互动问题:小朋友们向他们问好的时候。分别应当用什么样的速度更适合他们呢?关注点:幼儿是否能够发现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的不同。

  (三)游戏:声音听辨

  1 欣赏乐曲,请幼儿判断哪一段是急匆匆小姐,哪一段是满吞吞先生。

  2 鼓励幼儿想象并模仿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的不同动作,如吃饭、走路、刷牙等。 互动问题:请你想一想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做起事情来是什么样子的?

  3 再一次欣赏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听辨并模仿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的各种动作。

  关注点:幼儿的生活经验及模仿能力。

  (四)游戏:动物小客人

  1 互动问题:生日会上还邀请了许多的小动物,听了这段音乐,请你想一想谁可能来参加生日会了?走(跑、跳)得快(慢)的小动物都有谁?

  2 引导幼儿分别模仿说出的小动物。

  3 幼儿听音乐辨别并模仿生日会上的动物客人。

  关注点:幼儿的听辨能力及模仿能力。

  (五)游戏:听一听,玩一玩 幼儿听音乐。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表现。关注点:幼儿对音乐快慢的感受。

  活动延伸

  1 在活动区投放动作快和动作慢的小动物空白卡片。请幼儿听音乐填色。

  2 设计听辨反应游戏和选择其他乐曲,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不同音乐中快慢的变化。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进一步熟悉各种动物的叫声。

  2.积极参与创编活动,体会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猪、小羊、小鸭图片,音乐《在农场里》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在农场里》

  看,这是一个美丽的农场,这个农场里住着许多的小动物!咦,小动物们怎么躲起来了呀?原来,他们是跟我们捉迷藏呢,藏到了音乐里面去了,我们一起去把它们给找出来吧!

  二、学唱歌曲

   1.完整听音乐一遍。

  出示小猪图片,它是怎么样叫的?

  2.再欣赏一遍。

  出示图谱,帮助记忆。

  3.看着图谱,一起演唱歌曲。

  4.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5.加上动作演唱歌曲。

  三、创编歌曲

  小猪我们找到了,还有哪些小动物呢?我们再来找找!

  1.出示羊儿的图片,幼儿创编歌词。

  2.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3.加上动作演唱歌曲。

  四、教师引出小鸭子。

  1.出示小鸭的'图片,幼儿创编歌词。

  2.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3.加上动作演唱歌曲。

  四、巩固歌曲

  1.完整演唱歌曲。

  教师指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2.加上动作演唱。

  五、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