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2-07-24 20:16:41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大班教案范文集合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大班教案范文集合7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O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名称和用途。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O娃娃图片一张;节奏图X,XX,O;蜡笔一盒。

  2、录音“O娃娃的旅行”。

  活动过程:

  1、导入故事,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娃娃,它是长得什么样子呢?瞧,(边说边出示图片)他来啦!这个娃娃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小朋友,我们来帮他取个名字吧!(引起兴趣,调动积极性)小朋友帮他取得名字可真多(适时引导)这样吧,我们就叫他可爱宝宝吧。今天,可爱宝宝要出去旅行了,他背上了小包,出发了,诶!可爱宝宝会去哪儿旅行呢?请小朋友仔细听。

  2、听故事,“O”娃娃来到数学城。

  提问:可爱宝宝去哪儿旅行了呀?(数学城)他在数学城叫什么名字呢?(零)零表示什么意思呀谁知道?

  师小结:原来可爱宝宝在数学城的名字叫“零”,零娃娃在数学城玩得可高兴了,接下来,他又会去哪儿旅行呢?

  3、听故事,“O”娃娃来到音乐城。

  师提问:在音乐城里可爱娃娃又有一个新名字,叫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休止符娃娃)

  瞧!节奏娃娃也来欢迎休止符娃娃了,他们一起还玩了很多节奏游戏呢,小朋友你们想跟他们一起玩吗?(节奏练习)

  4、可爱娃娃离开了音乐城,又来到了字母城。在字母城里,可爱宝宝又会叫什么名字呢?请大家一起来听一听》(故事“O”娃娃来到字母城) 师提问:谁知道?(欧)我们一起来念三遍。

  5、师:现在,可爱宝宝来到了我们大(2)班,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他取个好听的名字。(幼儿讨论取名字)呀!小朋友真会动脑筋。你们知道吗?可爱娃娃还有一个本领呢——“变魔术”,不信你们看,(师演示)可爱娃娃还会变什么呢?(引起幼儿讨论)下次,我们也来当魔术师,让可爱娃娃变出更多的.东西来,好吗?

  活动反思:

  在实施过程中,遵循了幼儿思维的形象性特征,在生动的多种感知的形式中,陶冶幼儿对美的欣赏,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多元多种类的材料,为幼儿创意的萌生提供了物质基础,而教师对幼儿的鼓励和期待,对幼儿创造力的呵护将成为本次教学中促进幼儿发展的营养基。

大班教案 篇2

  (一)民间游戏:卷白菜

  活动目标:

  1、在学念儿歌的基础上,模仿白菜卷成一棵大白菜进行游戏。

  2、增进对民间游戏的了解,激发幼儿乐于与他人分享游戏快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大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小朋友,你们见过白菜吗?白菜长的怎么样?(幼儿发言)今天我们就来玩个卷白菜的游戏吧。

  二、学念儿歌

  在游戏之前我们先学会儿歌好吗?

  卷、卷、卷白菜,

  卷成一棵大白菜,

  砍、砍、砍白菜,

  砍断了这棵大白菜。

  三、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幼儿分成四组,每组选一个幼儿作为砍白菜的人,游戏开始时,每一组幼儿都手拉手站成一条直线,从第一个幼儿开始转身向第二个幼儿的方向转,第一、二个幼儿又向第三个幼儿卷,依次类推(边卷边念儿歌:卷、卷、卷白菜,卷成一棵大白菜),当最后一个幼儿卷好后就成了一棵大白菜,这时砍白菜的幼儿跑过来砍白菜,且边念儿歌:(砍、砍、砍白菜,砍断了这棵大白菜)边在幼儿拉着的手中砍开。两手都已砍开的幼儿举起双手,并依次站成圆圈,等全部砍完了,全体幼儿蹲下来,游戏反复进行。

  四、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拉着的手不放开,且注意安全。

  五、小结游戏情况。

  表扬一些动脑筋的幼儿及进步的幼儿,引起幼儿下次游戏的兴趣。

  (二)民间游戏:拉大锯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瑞安话念儿歌,理解儿歌意思;

  2、了解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采艾青等民间传统习俗,了解民间文化;

  3、在游戏“拉大锯”中,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附有儿歌和图画的图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龙舟图片,引题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龙舟吗?玩过吗?怎么玩的?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这个好玩的龙舟,我们一起来把龙舟请出来吧!

  3、教师出示龙舟:你们在什么时候可以见到赛龙舟?

  4、介绍端午节的来历以及端节的各种风俗习惯;

  5、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来玩一玩赛龙舟这个游戏,好吗?

  二、学习儿歌

  1、大人们在赛龙舟的时候,总是一边吆喝着一边划的,我们也跟他们一样,一边念一边来华龙舟吧。先来听听这儿歌时怎们念的。你们来听听看,这首儿歌跟我们平时听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2、教师用瑞安话念儿歌一遍:你们听懂了哪一句?

  3、听不懂没关系,老师请来了这些图片宝宝帮助你们学习;

  4、教师出示附有图片的儿歌,一边指图片,一边念儿歌;

  5、解释图片意思:龙船、糯米、汤圆、金子、银子、铜钱、新娘(用瑞安话解释);

  6、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

  7、请幼儿有感情的用瑞安话朗诵儿歌;

  8、请个别幼儿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三、游戏《拉大锯》

  1、学习了儿歌,想做一做游戏吗?

  2、教师示范游戏:两个好朋友面对面吸腿坐在对方的腿上,拉好对方的手。重点讲解“要坐上对方的腿上”;

  3、教师请一名幼儿合作示范游戏,重点讲解难点动作;

  4、幼儿分组游戏;

  5、师巡回指导,帮助每组都能掌握游戏方法;

  6、教师与幼儿合作游戏,提醒幼儿一边用瑞安话念儿歌,一边佐拉大锯的动作;

  四、延伸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做娶新娘的动作,游戏,结束活动。

  附儿歌:摆摆龙船、糯米汤圆、摆点金、摆点银,摆点铜钱娶新娘

  (三)民间游戏:刘胡兰

  活动目标:

  1、能边念儿歌边跳橡皮筋,发展幼儿嘴脚的协调性与退步的灵活性。

  2、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体验与同伴相互游戏的乐趣,喜爱民间游戏。

  活动准备:

  1、橡皮筋

  2、刘胡兰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出示“刘胡兰”图片,问:你们知道她是谁吗?

  2、教师介绍: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 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刘胡兰同志从容就义,壮烈牺牲。

  3、师: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永远的记住她,就编了一首儿歌,听!

  二、学念儿歌

  1、教师郎念儿歌一次

  2、师:你都听到了什么?

  3、幼儿跟念

  4、教师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朗念儿歌。

  5、幼儿朗念

  三、学跳橡皮筋

  1、师:这首儿歌还能拿来跳橡皮筋呢?

  2、教师完整示范

  3、师:你发现什么了吗?

  4、师小结:每一句的跳法都是一样的!

  5、教师慢动作示范动作

  6、请个别幼儿跟跳

  7、集体幼儿分组练习

  8、教师巡回指导

  9、幼儿练习,鼓励幼儿坚持跳至“15岁”

  4、放松活动

  1、集体随教师做放松运动

  2、收回橡皮筋。

  附儿歌:刘胡兰十五岁,参加革命游击队,你说勇敢不勇敢,我说勇敢真勇敢。一岁两岁 三岁……十四岁十五岁。

  (五)民间游戏:买菜

  活动目标:

  1、在学会儿歌的基础上,学习单脚踩橡皮筋及双脚交叉跳橡皮筋的技能;

  2、了解跳橡皮筋是民间游戏的一种形式;

  3、通过初步尝试跳橡皮筋这一民间游戏,对民间游戏产生兴趣,并喜欢做民间游戏;

  活动准备:

  橡皮筋多根,教师示范跳橡皮筋录象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民间游戏吗?

  2、教师讲解民间游戏的概念;

  二、介绍其中的一种民间游戏“跳橡皮筋”

  1、幼儿看教师示范跳橡皮筋的录象

  小朋友们,昨天老师玩了一个很好的民间游戏,你们看,老师都是怎么玩的?

  2、幼儿观看录象;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从录象里看到的跳橡皮筋的方法,并请个别幼儿示范一下;

  三、学习民间游戏《买菜》

  (一)、学习儿歌

  1、刚才你们从录象上看到的时候,老师是怎么念儿歌的?

  2、再次看录象,引导幼儿倾听儿歌;

  3、请幼儿讲述儿歌,教师补充;

  4、告诉幼儿,这个游戏里的儿歌题目叫做《买菜》;

  (二)、学习跳橡皮筋的方法

  1、重点掌握:念到“买”的时候,脚在橡皮筋里;念“菜”的时候,脚在橡皮筋的外面;

  2、难点掌握:念到儿歌“妈妈叫我去买菜”的时候,双脚先交叉,然后在橡皮筋里面的那只脚勾住橡皮筋的另一边;

  3、教师讲解示范,示范时,与幼儿同一方向;

  四、幼儿练习民间游戏《买菜》

  1、幼儿个别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动作;

  2、分组练习,教师轮回指导;

  五、放松运动,结束活动。

  (六)民间游戏:炒黄豆

  教学目标:

  1、 学会念儿歌“炒黄豆”,并能边念边做动作。

  2、掌握立滚翻的技巧,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乐意和同伴结对玩耍,体验民间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两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引题

  小朋友,上次我们玩了民间游戏——“买菜”,好玩吗?今天,X老师也想跟你们来玩个民间游戏呢,你们想不想玩啊?

  二、学习儿歌

  在游戏之前,我们要先学会一首很简单的儿歌,现在老师要求小朋友仔细的听一听,儿歌里面都说了些什么?

  1、老师范念儿歌二次

  2、幼儿学念一次

  3、全体幼儿念一次

  三、讲解游戏方法

  1、引导幼儿讨论:炒黄豆应该怎么样炒?

  2、请个别幼儿来示范炒黄豆的动作。(提醒幼儿用多种方法来炒,如单手炒、双手炒等)

  3、讲解游戏动作要领。

  4、请个别幼儿配合教师共同示范动作。

  四、幼儿游戏

  1、幼儿找自己的好朋友,面对面站好,两人共同做游戏的动作,师巡视指导幼儿的立翻滚动作。

  2、幼儿练习。

  3、全体幼儿一起游戏。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在角色扮演及音乐又习中感受歌曲旋律(熟悉切分节奏),理解歌曲内容。

  2、 知道蒲公英是春天的植物,在音乐中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图片等、小乐器

  认知准备:初步了解春天的特点

  活动重点:熟悉理解歌曲

  活动难点:根据切分节奏游戏活动过程:

  一、复习《我是小海军》

  间奏战舰与敌机配合

  过渡:刚刚我们我进行一场激烈的海上战斗,看到了神气的小海军,战斗结束后,天气变暖了太阳出来了,啊!春天来到了。

  二、春天来了

  提: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是什么告诉大家春天来了?

  小结:天气变暖了,小燕子回来了,小动物从冬眠中醒来了······春天真的来了。

  过渡:今天我又带来一段春天的音乐,可能是讲什么呢,让我们听一听。

  1、 感受旋律特点

  ·表演春天

  提:这段音乐,可能是讲什么?

  过渡:就像我们小朋友说的,这段音乐听上去,温柔、抒情,让我们感到春天真美丽,那么让我们用美丽的舞姿来表演一下春天。(幼儿律动)

  ·即兴伴奏

  提:小乐器也要来表演春天,请我们仔细看指挥,想一想有什么乐器你不认识。

  介绍三角铁及演奏方法

  2、 理解歌曲内容

  ·欣赏歌曲

  提:这首歌曲讲的'时一种春天植物,谜语:春风吹来,种子飞飞,打着小伞,小朋友追追。(幼儿泛讲)

  提:歌曲的名字叫《蒲公英》。解释谜语

  ·理解歌词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听一听这首歌曲里面讲了什么?

  小结:这首歌曲就是在讲小朋友和蒲公英在做游戏的事情

  提:种子为什么飞飞?

  小结:因为蒲公英结出来的小绒球上的小点点就是蒲公英的种子,他很轻,能够轻轻滴飞在空中。

  ·初步跟唱

  三、延伸活动

  听歌曲看图片做动作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旋转玩具在幼儿生活中到处可见,也是幼儿喜爱的玩具之一,所以为了激发幼儿对旋转现象的兴趣及探究欲望,形象地感知到了什么样的转动是"旋转"。我设计了本节课让幼儿在玩中探索,让幼儿通过自由地感知、探索、交流,发现这些玩具共同秘密:都会转动,激发了幼儿探索的兴趣。并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主动建立起事物之间的联系,形成自己对周围事物和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探索者。同时让幼儿相互交流或演示自己的发现和使用的办法,可以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并从同伴那里获得更多的经验。在逐步地引导和深入地探索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旋转现象的兴趣及探究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

  2、探索使物体旋转的方法。

  3、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教案准备:

  1、操作材料:

  材料一:风车、陀螺、转盘、溜溜球、地球仪、呼拉圈、竹蜻蜓、会旋转的塑制玩具等;

  材料二:手绢花、草帽、杯子、筷子、薯片罐、工艺伞、线、花片、纸片、牙签、硬币等。

  2、绸带、音乐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对旋转现象的兴趣及探究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难点:探索使物体旋转的方法。

  教案过程:

  一、感知发现(出示材料一)

  1、指导语

  请小朋友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老师带来的玩具,你会有什么发现呢?

  2、幼儿感知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你在玩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让它转动的?

  重点引导幼儿发现物体旋转的现象。

  3、集中交流自己的发现:说说你的发现。

  二、尝试探索(探索材料二)

  1、指导语

  你去试试这些玩具会不会旋转?可以用什么办法?

  2、幼儿再次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你用了什么办法?它绕着什么在旋转?

  重点引导幼儿探索使不同物体旋转的方法。

  3、集中交流、演示自己的发现:说说你的办法。

  三、拓展生活经验

  1、指导语

  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会旋转?,想一想,旋转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

  2、借助绸带引出身体的转动

  (指导语):绸带也想来转一转谁来说说怎样让绸带旋转起来(请个别幼儿示范。)

  3、教师:那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会旋转,请小朋友找一找。(幼儿探索)

  4、小结:原来我们的身体有这么多会转动的地方,那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转动我们的身体吧!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回忆、讲讲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经历,体会自己已经长大。

  2、乐意表达自己对老师、幼儿园的一份情感,体验共同生活中的师生情、同伴情。

  3、体验毕业离园时的惜别情,记住这一美好而难忘的时刻。

  4、萌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5、积极认真地参加整个活动,进一步增进对幼儿园、对老师的`感情。

  活动准备

  小班时候幼儿的照片,鸡心(签名)、爱的密码卡片、幼儿的签名本。

  活动过程

  1、一起看照片,帮助幼儿回忆自己初来幼儿园的情景。

  2、说说我的前后表现?哪些地方我进步了,长大了?

  3、对幼儿的回答,老师以即兴创编诗歌帮助幼儿进行总结。

  4、引导幼儿说说你最不舍得幼儿园的什么?

  5、在次基础上,引导幼儿试着想老师说说心里话。

  6、老师也要送一件礼物给你们――爱的密码

  (1)制作一个大鸡心展现在幼儿面前,里面放置一些色纸(上面写有“我爱你”,“祝你进步”……等字样)

  (2)旁边放有长放形的色纸,色纸上各有红、黄、蓝的小圆点,表示三个字、四个字等等含义

  7、幼儿每人一本签名本,邀请同伴,老师签名。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可请其他班的弟弟、妹妹和阿姨去签名。

大班教案 篇6

  主要教学目标:

  1、幼儿在阅读中理解数词与量词

  2、幼儿在阅读中掌握“我画了……”的句式结构

  3、幼儿根据自己的作品创编《我的画》

  教学准备:

  若干幅不同与读本中的画、装订机、铅笔、画纸、油画棒

  第一阶段教学: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讨论图画的内容

  2、引导幼儿熟悉文字的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步:游戏《小手变变变》

  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的手会变成什么?(老师把手藏在身后)师:小手变变变,变成小海鸥,(双手变成海鸥状)飞哟,飞哟!游戏继续。小朋友猜猜,小手还会变成什么?师:小手变变变,变成鸭嘴巴。(双手变成鸭嘴状)嘎嘎嘎,嘎嘎嘎!(象鼻子、小鸡嘴、兔耳朵等等)结束语:小朋友们,我们的小手真能干,能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真了不起,一起来夸夸小手:嘿嘿!你真棒!(双手相对)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一位小朋友,她的小手也很能干。她的名字叫莎莎,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小手会做些什么?第二步:阅读封面

  莎莎给我们带来了她亲手制作的小图书,里面都是她画的美丽的画,莎莎还给自己的小图书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我的画》(书名),小朋友跟读书名:我的画。封面上有些什么?(幼儿讨论回答)

  第三步;看图猜测

  第一页:小朋友看看莎莎在第一页上画了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有几朵?

  第二页:接下来莎莎画了什么?有几棵?是什么颜色的`?

  第三页:小朋友猜猜莎莎接下来会画什么呢?(翻到第三页)画上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有几匹?

  第四页:嘎嘎嘎!小鸭子来咯!画上画了什么颜色的鸭子?有几只?(小手变变变,变成鸭嘴巴,嘎嘎嘎,嘎嘎嘎!)幼儿模仿小鸭子。

  第五页:接下来我们应该翻到第几页呢?(第五页)莎莎画了什么?有几只?是什么颜色的?(幼儿模仿狗的声音或动作)

  第六页:画上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有几只?小老鼠是怎么叫的?(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妈妈,妈妈不在,叽哩咕噜滚下来。附动作)

  第七页:莎莎画了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有几只?小朋友看看学学小鹿的样子。(多可爱呀!)

  第八页:请小朋友闭上小眼睛(老师翻到第八页,睁开眼睛)画上有什么?小朋友在自己的家里会感觉到快乐吗?还会感觉到什么?(温暖、幸福)

  第九页:画面上出现了什么?你喜欢彩虹吗?为什么?(美丽、漂亮)

  第十页:莎莎还画了什么?呀!画了谁呀?她在干什么?

  第十一页:莎莎画了这么多的画,请小朋友想想:第一页画了什么?第二页?第三页?(一直到第十页,按顺序)

  第四步:大书指读

  在幼儿对书的内容有了了解之后,老师将故事文字展示出来,从封面开始,进行带读及幼儿指读。师:小手食指伸出来,手指转转转,(指到文字处)进行指读。反复指读几遍,加深幼儿对内容的印象及理解。

  第二阶段教学: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习的知识

  2、学习读本中的量词

  教学过程:

  1、巩固知识。

  回忆读本中的内容,最好是按顺序的。老师将小书发给第一个幼儿,请幼儿自己指读。也可读给其它小朋友听。

  2、量词的学习。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吐字清楚,正确的表现出歌曲的节奏。

  2、启发幼儿表现音响效果。

  重点:幼儿学唱歌曲。

  难点: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活动准备:

  音乐。圈。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用圈代替小汽车,引起兴趣。

  2、幼儿学唱歌曲。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变化唱出两段歌词。

  教师启发幼儿不同表情,通过力度和速度的不同演唱歌曲。

  3、创编新歌词。

  启发幼儿创编成歌词。

  4、合作的`编和唱。

  提醒幼儿连贯的唱出三、四、五、六小节,中间不能停顿,且完整的唱出强弱、快慢的变化。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11-01

大班区域活动教案_大班教案06-20

大班安全教案范文大班《安全》教案04-20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06-11

有关大班教案范文 大班优秀教案05-18

大班健康教案大班健康02-07

精品大班健康教案大班健康优秀教案03-10

大班教案:螃蟹11-26

数学大班教案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