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时间:2023-03-13 16:00:46 春宁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精选22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音乐月亮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精选22篇)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利用图谱大胆进行仿编,并尝试完整地讲述。

  2、学会朗诵儿歌,感受儿歌的意境美。

  3、能简单复述儿歌。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已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2、物质准备:圆形、半圆形图片数张、儿歌图谱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天黑了,星空中出现了月亮姐姐,小朋友们还记得月亮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对了,月初的时候小月牙弯弯的,过了几天就变成圆形的!再过几天又变成弯弯的小月牙。

  二、引导幼儿想象“月亮像什么?”

  1、“月亮真调皮,喜欢变魔术,你猜弯弯的月亮会变成什么?”

  小结:弯弯的月亮变成香蕉,可以那在手里吃……还可以变成生活中的很多东西。

  2、“圆圆的月亮会变成什么呢?”

  小结:圆圆的月亮变成皮球,可以拿在手里玩,变成西瓜拿在手里吃……还可以变成生活中的很多东西。

  三、欣赏并学习儿歌。

  1、第一遍欣赏。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月亮的儿歌,听听儿歌里的小朋友和月亮做什么游戏。

  提问:儿歌的名字是什么呢?听了这首歌感觉怎么样?你觉得好玩吗?你想不想和月亮做游戏?

  2、出示图片,欣赏儿歌。

  提问儿歌里小月亮做什么事?月亮变成了什么?

  3、结合图谱,学习儿歌。

  师:老师把这首歌,变成了小图谱,谁能看着图谱,给大家朗诵这首歌呢?

  四、利用图谱进行仿编。

  1、幼儿自由讨论,尝试创编。

  师:“你想不想请月亮下来呢?你觉得月亮是什么呢?”

  2、引导幼儿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

  五、活动结束:月亮告诉我,它有点累了,小朋友们想她的时候在语言区告诉她吧!

  活动延伸:

  将图片投放在语言区。

  附儿歌:

  月亮呀,下来吧,

  你是一个皮球呀,

  小弟弟,要把你,

  拿在手中玩。

  月亮呀,下来吧,

  你是一面镜子呀,

  小妹妹,要把你,

  拿在手中照。

  月亮呀,下来吧,

  你是一只小船呀,

  小弟弟,小妹妹,

  坐你到天上!

  教学反思:

  本活动以谈话形式引入,运用形象的图谱,通过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启发、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的韵律美,教师精巧的课堂设计、热烈有效的师幼互动、真实自然的教学风格,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协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朗诵诗歌,丰富词汇;淘气、微妙。

  2、初步了解月亮变化的科学知识。

  3、激发幼儿从小爱科学的情感。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在学习诗歌前两周,家长协商幼儿观察月亮的形状和变化

  2、教师绘制好与诗歌内容想适应的图片,月亮在月层里穿行、渐变的立体教具。

  3、录制好配乐诗朗诵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利用立体教具鼓励幼儿的月亮提出问题。

  1、我们小朋友通过观察发现,月亮的脸总是在变,有哪些变化呀?

  2、有谁知道为什么月亮的脸有时圆圆的、有时经常的、……?

  3、我们一起来看看月球的介绍(多媒体)

  二、听配乐诗朗诵,试着理解诗歌

  1、我们先来听一首诗歌

  2、诗歌里的小妹妹问了月亮什么问题呀?

  三、了解月球的变化,尝试分析变化的原因。

  1、诗歌里回答说月亮什么时候是圆圆的呀?什么时候是弯如刀?

  2、这两个星期来,我们每天都在观察月亮,也同过各种方式获得了解了关于月亮的相当多的知识,现在有没有小朋友可以为大家分析一下变化的原因?

  四、分角色学习朗诵诗歌。

  五、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绘制登上月球的想象画。

  和:月亮月亮我问你

  月亮月亮我问你,月亮听了笑嘻嘻,

  为啥当个小淘气?不是我要躲着你;

  那天是个圆圆脸。圆圆脸儿是十五,

  望着我们笑咪咪;弯如镰刀是月初;

  今天只露一道眉,要问这是啥微妙,

  你要躲到哪里去?长大书本告诉你。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让他们感受的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浓浓的节日气氛!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2、知道水中倒映的现象。

  3、丰富词汇:“倒影”。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大水盆,盆里盛有清水。准备一些小猪纸偶。

  【活动过程】

  1、分散活动“看倒影”。准备一些较大的水盆,盆里盛有清水,让幼儿看水中的倒影:“我们在镜子里能看到自己,我们在水面上看一看是怎样的?”让幼儿分散活动,在水面上看倒影,看一看水中有自己,看一看水中有同伴,看一看水中倒映出物品(幼儿拿着物品)。

  活动后进行谈话:“在水面上看到了什么?”知道这是倒影,水面上能映出倒影。

  2、出示一个纸月亮,引起听故事的兴趣:“月亮在哪里?月亮什么时侯出来?”“月亮出来了会不会有倒影呢?在哪里有倒影呢?请听故事‘找月亮”’。

  教师讲故事,第一遍讲完后提示幼儿:“再听的时侯要记住小猪在什么地方看到了地上的月亮?”

  出示小猪纸偶,教师操纵纸偶讲第二遍故事。

  3、讲故事进行提问,边问答边教幼儿学说故事中角色的说话。

  “开始,猪老大对猪老二说了什么?”

  “第一个发现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第二个发现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后来发现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让幼儿互相看一看眼睛中的映像。

  4、谈话:“想一想,还可以在地上找到哪里的月亮?”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扩散。

  5、教师操纵纸偶,以小猪的口吻对幼儿说:“喜欢听我的故事吗?我带着你们再讲一遍,要把我的故事记下来讲给爸爸妈妈听。”带领幼儿讲一遍故事。

  “我是爱动脑筋喜欢发现的小猪,你们是不是也喜欢发现呀,今天晚上你们也去在地上找月亮,看看能在地上找到几个月亮。”

  鼓励幼儿晚上回家找月亮,第二天组织谈话:“我在哪里找到了月亮?我用什么办法映出了月亮?”

  让幼儿讲述各自的探索与发现。

  附故事:

  找月亮

  有一天晚上,小猪老大和猪老二在一起,小猪老大说:“听说月亮不只天上有,地上也有呢!”老二说:“真的?那我们和朋友一起去找找看。”老大说“好!”

  他俩请来了一群小猪,四处去寻找。走到山泉边,一只小猪高兴地叫起来:“哇,山泉里有一个月亮!”另一个小猪又说:“哇,露珠里有一个月亮!”另一只小猪喊:“哇,玻璃窗上也有一个月亮!”它们还看到水桶里有一个月亮,镜子里有一个月亮,水潭里有一个月亮,望远镜里也有一个月亮┄月亮又大又小,多得数不清。一只小猪意外地发现,每头小猪的每只眼睛里都有一个小月亮呢!

  小猪们带着自己找到的月亮,高高兴兴回家去。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温柔、优美的旋律,学习用连贯和跳跃的方法唱歌。

  2、会看懂图谱,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

  3、感受歌曲内容带给我们的快乐。

  4、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5、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动准备:

  1、月亮婆婆头饰。

  2、幼儿用书:《月亮婆婆喜欢我》。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教师头戴月亮婆婆头饰,与幼儿共同做游戏,帮助幼儿熟悉歌曲和歌词)

  1、教师:晚上,天上有什么呀?

  2、教师:月亮婆婆会洒下月光,和小朋友玩游戏。现在,我来当月亮婆婆,我们一起来玩“月亮走我也走”的游戏吧!

  3、教师:这个好玩的游戏老师还把它变成了一首很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吧!

  4、教师:好听的儿歌如果能唱出来就更好听了,你们听!(教师清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5、教师:歌曲里的月亮婆婆喜欢谁呀?她是怎么喜欢小朋友的?

  6、教师一边带幼儿学唱前两句歌词,一边带幼儿做与歌词相应的动作。

  7、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幼儿欣赏,再一次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与歌词内容。

  (二)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1、教师带领幼儿随歌曲伴奏唱歌。

  教师:演唱歌曲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听前奏。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脚印图谱。根据图谱的暗示,选择不同的演唱方法。

  教师:小朋友看,图谱上有什么?这些脚印一样吗?代表什么意思?

  3、在教师帮助下,个别幼儿指图,集体演唱。

  4、学习用连贯和跳跃两种方法学唱歌曲。

  5、游戏:月亮走我也走。

  (三)幼儿欣赏视频傣族舞。

  教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月亮婆婆喜欢我》,是一首有着傣族风格的歌曲。傣族人能歌善舞。现在请小朋友欣赏傣族舞。

  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家长可以与幼儿共同玩“月亮走我也走”的游戏,即家长跟着音乐的节奏向某个方向走,幼儿向同一个方向走,前后左右都可以,步伐也可以变化。

  2、日常渗透:迁移在其他领域的活动中观察图示、标志的经验,提高幼儿理解、应用图示和标志的能力。在健康活动中,可以带幼儿玩“踩影子”体育游戏。

  教学反思:

  《月亮婆婆喜欢我》这首歌曲是一首傣族的歌谣,富含民族小调的风味,孩子比较少接触到这类歌曲,所以对这样的歌曲非常喜欢。新《纲要》提出:教育与发展之间“既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观点,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幼幼互动的原则。幼儿始终是活动的主人,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他们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和他们一起商量歌曲的动作,如:“喜欢”用什么动作表示;月亮婆婆怎么“摸”我;月亮是怎么走的……我会以积极的神态关注幼儿的动作表演,然后给以提炼,在表演动作的同时我运用了丰富的肢体语言为幼儿营造一个身与心,与音乐,与他人,与环境之间整体协调的快乐、舒适的状态。从此提高幼儿表现美的能力,使幼儿真正能够在音乐教育中,通过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而逐步获得身心发展的和谐美。再有,我还画了月亮婆婆温柔慈善地看着小朋友的背景图,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亲切的氛围,使幼儿感受到在这美好的中秋佳节里感受到:月亮是温柔的,老师是亲切的,小朋友是友好的,使他们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地参与文学阅读活动。

  2、知道小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特别是在朋友需要的时候。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朋友船》的故事(见幼儿画册)。

  2、投影仪。

  活动过程

  1、指导幼儿自己看画册。

  师: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拿到一本幼儿画册,请你翻到xx,小朋友看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想想你在图画上看到了什么,请你猜一猜发生了什么事?

  2、欣赏故事。

  师讲故事,或者让幼儿听磁带,讲清楚听的要求:小朋友们听的时候要想一想发生了什么事?

  师:故事听完了,请你回忆一下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3、用投影仪示范阅读,让幼儿再听故事。

  师:听这一遍的时候要好好想一想:为什么这条船叫“朋友船”?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离开这条船?小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做?

  师:这一遍故事又听完了。大家讨论讨论:a为什么这条船叫“朋友船”?b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离开这条船?c小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做?

  幼:我看到了许多小动物,有小、小熊、小马、小猪、小狗、小兔、小猴、小鸟、海豚、大章鱼;我看到了森林;我看到了大海;我看到了船;我还看到了礁石把船撞破了……

  幼:森林里的小动物小、小熊、小马、小猪、小狗、小兔、小猴、小鸟非常想去看大海,他们分工合作一起造了一艘船,并起名为“朋友船”,当“朋友船”驶进大海时,忽然刮起了大风暴,海浪越来越大,把“朋友船”冲到礁石上,被礁石撞破了,当海豚和大章鱼呼喊小狗小猴,让它们离开破船的

  师总结:小朋友之间也要互相帮助,特别是在朋友需要的时候。

  4、再次让幼儿看书讲故事。

  师:下面请小朋友自己看书讲故事,边看边想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发生了怎样的一件事情?

  附故事:朋友船。

  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他们都是好朋友。他们非常想去看大海,于是就分工合作,一起造船。船终于造好了。大家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朋友船”。小和小熊首先上了船,小马和小猪接着上了船,小狗和小兔也上了船。最后,小猴和小鸟上了船。“朋友船”起航了,顺着小河驶进了大海。忽然,大风暴来了,海浪越来越大。不好了!“朋友船”被礁石撞破,开始进水了!一只海豚向小狗喊:“小狗!赶快离开这条破船吧!”小狗说:“不!我不能离开我的朋友。”一只大章鱼向小猴喊道:“小猴!赶快离开这条破船吧!”小猴说:“不,我不会离开我的'朋友。”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堵住了船上的缺口,把船驶向了岸边。从此以后,森林里就多了一条船,船上还画着小动物航海的故事呢。

  活动后反思:

  本活动我首先利用儿歌导入了新课,从而引导幼儿说出儿歌中的小小的船是指月亮船。故事的欣赏,让幼儿知道了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墙、最大的广场。整个活动的开展始终围绕活动目标来教学,通过层层的设问,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发了幼儿的思维,为幼儿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又培养幼儿更加热爱祖国的情感。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图书,愿意用语言表达对画面内容的理解。

  2、学习热爱、关心他人。

  3、对自然现象感兴趣,乐于思考。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生日的体验,初步了解回声。

  2、物质准备:挂图、课件;故事读本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课件出示:本班幼儿过生日的场景,各式各样漂亮的蛋糕、朋友团聚的欢乐场面——配生日歌

  师问:小朋友看看这些快乐的小天使他们在干什么?(过生日)

  2、谈话: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

  3、有一只小熊,它想给月亮送生日礼物,它会送什么礼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月亮,生日快乐》

  4、幼儿自主阅读,教师适时介入个别幼儿的阅读,帮助理解故事。

  二、理解活动

  (一)教师出示挂图幼儿观察

  教师提问:

  你看见故事里有谁?小熊和月亮说什么了?小熊送给月亮什么生日礼物?

  小熊和月亮有没有收到礼物?后来发生什么事?结果怎么样?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故事吧。

  (二)师幼一起观看课件21页至28页,共同阅读故事

  (出示课件)教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图21)小熊想送给月亮一份生日礼物,他不知道月亮的生日是哪天?它想问月亮可小熊离月亮太远了,你是小熊你会到什么地方和月亮说话?

  2、(图22、23)你知道小熊到了山上后和月亮说了什么呢?

  3、(图24)小熊买了帽子,可问题也出现了,它怎么给月亮戴上帽子呢?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是小熊,你怎么把帽子送给月亮呢?真棒!咱们来看看小熊是怎么做的吧。师讲述图24页。

  4、(图25)早晨,小熊发现了什么?他的心情怎样?(可启发幼儿观察小熊的.表情和动作让幼儿说出词“手舞足蹈”,让幼儿用动作表示小熊高兴的样子。)

  5、(图26、27)小熊的帽子怎么了?小熊的心情又会怎样?小熊又一次来到山上会对月亮说什么了?月亮是怎么说的?认们一起来读读小熊和月亮的对话吧。看来小熊是一个非常诚实的孩子,你们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吗?

  6、一阵风吹走了帽子,可是小熊还是对月亮说:“没关系,我还是一样喜欢你”。月还是对小熊说:“没关系,我还是一样喜欢你”你从这句话里读到什么?(是啊,一阵风吹走的只是小熊的帽子,可是却吹不走他们的友谊。

  7、教师小结:其实付出爱和得到爱都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朋友之间的友谊是很珍贵的。小熊在祝福月亮的同时,小熊也收获了月亮的祝福。今天的故事好听吗?那我们再翻开书和老师一起把故事完整的讲一遍吧。

  三、完整欣赏,教师朗读故事,幼儿轻声跟读。

  四、结束活动。

  故事结束了,小熊和月亮快乐吗?让我们一起来为小熊和月亮唱起《生日快乐歌》吧。祝它们永远快乐。(音乐起)

  小熊和月亮听到中五班小朋友的祝福特别开心,你们开心吗?

  你们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如果他们过生日,你准备怎样给爸爸妈妈过生日,也让他们像你们一样快乐呢?现在你就可以到他们的身边悄悄地告诉他们。(音乐起)

  课后反思:

  《月亮生日快乐》是个很温馨的故事,故事中乐观积极的小熊真诚无邪地交友,让孩子们感到温暖。通过故事的讲解,幼儿都为小熊与月亮之间纯纯的友情所感动,心灵也受到了洗礼,为了让孩子们学习热爱、关心他人,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上让幼儿和家长互动,感受与朋友分享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更好地让幼儿提出疑问,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多让幼儿提出疑问,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幼儿。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篇7

  活动设计背景

  因本班幼儿平时比较吵闹;为了安抚幼儿的情绪;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等因素,特选用这首傣族的摇篮曲设计活动。

  活动目标

  认知:通过哼鸣摇篮曲初步感受歌曲温柔p优美的旋律,通过游戏等初步理解、记忆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情意:感受傣族歌曲独特的风格。

  技能:学习用多种方式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多种方式演唱歌曲。

  难点:感受歌曲温柔p优美的旋律。感受傣族歌曲独特的风格。

  活动准备

  月亮婆婆等图片七张(一大六小)头饰一个、《月亮婆婆喜欢我》伴奏音乐、电子琴。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组织活动)。

  师幼一起做“拍拍停停”的游戏。

  基本部分

  一、哼鸣摇篮曲,感受傣族风格歌曲的旋律。

  1.小朋友们好!今天我来做你们的妈妈,你们做我的宝宝,睡在我用臂弯做的摇篮里,我哼唱《摇篮曲》,你们就跟着我的摇篮,摇呀摇呀睡着了,好吗?

  妈妈的手就是摇篮,摇篮摇,宝宝要随着妈妈的摇篮怎样啊?(摇)妈妈的手摇到哪里你的身体就要晃到哪边。(第一次感受旋律:教师边跟琴声哼唱边晃动手臂故作陶醉状,带领幼儿的身体随音乐左右晃动;)

  2.睡在妈妈摇篮里真舒服!妈妈摇着摇着 ,宝宝就睡着了,现在妈妈摸谁的头,谁就轻轻趴下睡着了。(第二次感受旋律)

  3.请宝宝们也来唱摇篮曲哄妈妈睡觉。妈妈摇摇篮时,你听到妈妈唱什么了?妈妈真累呀,心疼妈妈的宝宝们快跟妈妈一起哼唱这首曲子,让妈妈也睡觉吧!” (第三次感受旋律)

  二、引出歌曲,学唱歌曲。

  1、教师完整清唱歌词。问:我们睡觉的时候,谁会透过窗户来看我们呢?(允许幼儿想像表达);那我们假装睡着,听听是谁来看我们?(老师清唱)

  2.提问:

  (1)谁来看我们了呢?(月亮婆婆)出示 “月亮婆婆”图片、为什么要来看我们? “喜欢我”。

  (2)怎么喜欢我的呢?做了什么动作?唱第二句,幼儿回答,(洒下月光把我摸)做动作帮助理解和掌握“洒”、“摸”。 (表现洒的动作,提示幼儿摸摸鼻子、耳朵等);

  (3)月亮婆婆这么喜欢我们,还和我们做游戏了,做了什么游戏?仔细听,唱歌曲后半部分,问:玩什么游戏了?(走走停停)、(我走他也走,我停他也停)走和停算一次,玩了几次呢?边唱边贴。(三次)依次出示月亮走、停的图片六张。

  3、集体教唱。学习用不同的.声音学唱歌曲:

  (1).完整教唱第一遍。我们来唱一唱,用我们的歌声来表示喜欢月亮婆婆吧。

  (2)边做动作边演唱。(再来一次,做上动作吧;)

  (3).用很美轻轻的声音唱。(月亮婆婆说你们真能干,要是晚上要用什么声音唱?)

  (4).用响亮好听的声音唱。(真好!一点也没影响到别人,那白天用什么声音唱呢?我们试试。)

  结束部分

  游戏中巩固歌曲的演唱。小朋友唱得真动听,到了晚上,月亮婆婆就会洒下月光,和小朋友们做游戏。现在,我来当月亮婆婆,被月亮婆婆摸到的小朋友,在我的后面排队,月亮婆婆做什么动作你就跟着做什么动作。(师戴月亮头饰,交代游戏规则)

  延伸部分

  夜深了,小朋友也累了要睡觉了,让我们静静的听着音乐做个甜美的好梦吧!谁睡得香,谁睡得甜,月亮婆婆就来摸摸他。老师随乐曲边唱边抚摸每一个孩子的头。(放伴奏)

  教学反思

  反思:

  1、集体教唱部分共四次练习,但每次的要求也不同。既避免了学唱歌曲的枯燥,还保护了幼儿的声带不致疲劳。

  2、师幼配合较好,课堂意境很好,幼儿兴趣很高。

  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将内容在减少一些,不能贪多。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能理解作品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美。

  2、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正确运用量词:湾、棵。

  3、运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大胆想象,尝试仿编诗句。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配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谈话导入

  师:你们看到过月亮吗?

  幼儿:月亮在天上;晚上才有月亮;有时候清早还能看到月亮等。

  师:你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圆圆的、亮亮的;有时是弯弯的像香蕉。

  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非常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月亮的诗歌,我们一起欣赏。

  二、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1、教师富有感情地配乐朗诵诗歌。

  师:诗歌的题目是什么?你们听到诗歌里说了什么?

  幼儿可以泛泛地说

  2、幼儿看图片,再次欣赏教师配乐朗诵。

  提出欣赏的要求:诗歌里有谁?他们在哪里看到了月亮?

  (1)师:小鸟在哪里看到了月亮?它说了什么?

  (2)师:青蛙在哪里看到了月亮?他说了什么?

  (3)师:宝宝在哪里看到了月亮?他又说了什么?

  三、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

  1、幼儿在教师带领下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注意语调的轻柔及量词的运用。

  2、组织幼儿讨论。

  (1)师:月亮真的挂在树梢了吗?为什么说树梢挂一个月亮?

  幼儿:这是月亮的光照在树梢上。

  师:小鸟为什么说:月亮和我好?

  幼儿:月亮给小鸟照亮了路;月亮看着小鸟睡觉,月亮喜欢小鸟。

  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都有道理,月亮光撒在了树梢上,远远望去好像在高高的树梢上挂着一个月亮。

  理解词:挂

  师:这里用了一个好听的词:挂,请小朋友做一个“挂”的动作,

  老师示范用“挂”说一句话:墙上挂着一个包。

  请幼儿也用“挂”说一句话。

  幼儿:架子上挂着一块毛巾;晾衣架上挂着一件衣服等。

  (2)师:为什么诗歌中说池塘里漂一个月亮?池塘里真的有月亮吗?幼儿:在池塘里看到的是月亮的影子。

  师:月亮的影子浮在水面,看起来月亮好像漂在水面一样,什么东西还会漂在水面?幼儿:纸会漂在水面;塑料会漂在水面等。

  师:为什么青蛙说:“月亮和我好”

  幼儿:月亮的影子漂在池塘里,青蛙以为月亮来和他玩。

  幼儿:月亮的影子一会有,一会就看不见了,青蛙以为月亮和他玩捉迷藏,所以,青蛙说月亮和他好。

  教师小结:在明亮的夜晚,水面上就会出现月亮的倒影,所以看上去好像池塘里漂着一个月亮,当微风吹来,水波荡漾,月亮的倒影若隐若现,好像在和青蛙捉迷藏,所以青蛙说月亮和我好。

  (3)诗歌中还说脸盆里盛一个月亮,你们是怎么认为的?

  幼儿:脸盆里看到的月亮也是月亮的倒影。

  师:为什么用一个词:“盛”来说?

  幼儿:盆里盛有水,月亮的倒影在水中,所以要这样说

  幼儿:好像盆里放了一个月亮。

  师:宝宝为什么说“月亮和我好”?

  幼儿:月亮来到宝宝的盆里,宝宝觉得月亮喜欢她

  师:假如在你的盆里看到了月亮的倒影,你是什么感觉?

  幼儿:我觉得很惊讶;我觉得很高兴。

  师:宝宝的水盆里有一个月亮的倒影,就像盆里盛着一个月亮一样,宝宝在玩水,月亮的'倒影就像和宝宝玩起了捉迷藏,宝宝开心极了。所以宝宝说月亮和他好。

  3、师:我们明白了诗歌的内容,你们喜欢这首诗歌吗?最喜欢那句诗,请幼儿读出来。

  4、师:这首诗写的是在静静的晚上,月亮悄悄地来和小鸟、小青蛙、宝宝玩,我们在读诗歌的时候要用轻柔的语气,心情愉快的读。请全体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加些动作来表现

  四:创造性仿编

  1、你们还在那里看到过月亮?(启发幼儿说出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月亮)

  2、教师出示小河、小鱼的图片,鼓励幼儿运用图片仿编诗歌。

  3、还有哪些小动物在什么地方也看到了月亮?请幼儿把想到的画在纸上,然后尝试按诗歌的句式说出来。

  【活动反思】

  从整个活动看,层次清楚,层层递进,每一环节过渡自然,整个活动比较顺畅。教师的提问具有层次性,能将回忆性提问、体验性提问和创造性提问融合起来,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质疑,达到了良好的师幼互动。整个活动氛围宽松,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也比较到位,对诗歌的情感特征、重点句、词的分析比较准确,教师在活动中情感的投入感染着幼儿,使幼儿在活动中也很投入,尤其是幼儿在朗读诗歌的时候,幼儿能做到深情并茂,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诗歌《月亮》

  每一棵树梢,挂一个月亮,

  小鸟说,月亮和我好。

  每一湾池塘,漂一个月亮,

  青蛙说:月亮和我好。

  每一个脸盆,盛一个月亮,

  宝宝说:月亮河我好

  活动反思:

  从整个活动看,层次清楚,层层递进,每一环节过渡自然,整个活动比较顺畅。教师的提问具有层次性,能将回忆性提问、体验性提问和创造性提问融合起来,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质疑,达到了良好的师幼互动。整个活动氛围宽松,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也比较到位,对诗歌的情感特征、重点句、词的分析比较准确,教师在活动中情感的投入感染着幼儿,使幼儿在活动中也很投入,尤其是幼儿在朗读诗歌的时候,幼儿能做到深情并茂,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感到内容多,用时长,所以,将这个活动内容分成两个课时,把目标3:尝试仿编诗句。放在第二课时,这样效果会更好。还有一点:教师的提问感到有一点多,如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会缩短课堂时间,避免幼儿疲劳。在教具的使用上,如果能运用动画让幼儿目睹月亮的倒影在水中忽明忽暗的情境,幼儿对诗歌的理解会更深刻。

  诗歌《月亮》

  每一棵树梢,挂一个月亮,

  小鸟说,月亮和我好。

  每一湾池塘,漂一个月亮,

  青蛙说:月亮和我好。

  每一个脸盆,盛一个月亮,

  宝宝说:月亮河我好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温柔、优美的旋律,初步学习用连贯和跳跃的方法唱歌。

  2、根据动作的提示,尝试用两种方式唱歌。

  3、初步感受合作演唱的效果及优美歌曲带来的享受,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舞蹈《金孔雀轻轻跳》。

  二、欣赏乐曲。

  1、师:刚才老师和小朋友跳了一段傣族的舞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傣族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提问:刚才你听到了什么?

  2、教师清唱歌曲,幼儿欣赏,再一次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与歌词内容。提问:歌里的月亮婆婆是怎么喜欢小朋友的?

  3、教师完整的范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幼儿再次欣赏。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边听边用优美的动作来为乐曲打节奏。提问:刚才你是用什么动作为乐曲打节奏?(幼儿学习2——3种幼儿的动作)

  三、幼儿完整的学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1、听音乐旋律根据音乐节奏引导幼儿说歌词。

  2、引导幼儿整首学唱歌曲。

  3、引导幼儿为歌曲创编动作。

  4、幼儿起身散点站位,听音乐做动作,表达小朋友与月亮婆婆亲密的情感。

  四、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进一步理解歌曲内容。

  1、一组幼儿打节奏,另一组演唱歌曲。然后互换角色练习。

  2、用接唱的.方法演唱。老师唱前半句,幼儿接后半句。

  3、用伴唱的方法演唱。幼儿唱歌词,老师用“啊——啦啦”来伴唱,教师伴唱幼儿演唱。

  五、教师与幼儿共同进行表演。练习数遍以后,在教师的指挥下和谐的进行合作演唱。

  教学反思:

  《月亮婆婆喜欢我》这首歌曲是一首傣族的歌谣,富含民族小调的风味,孩子比较少接触到这类歌曲,所以对这样的歌曲非常喜欢。新《纲要》提出:教育与发展之间“既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观点,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幼幼互动的原则。幼儿始终是活动的主人,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他们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和他们一起商量歌曲的动作,如:“喜欢”用什么动作表示;月亮婆婆怎么“摸”我;月亮是怎么走的……我会以积极的神态关注幼儿的动作表演,然后给以提炼,在表演动作的同时我运用了丰富的肢体语言为幼儿营造一个身与心,与音乐,与他人,与环境之间整体协调的快乐、舒适的状态。从此提高幼儿表现美的能力,使幼儿真正能够在音乐教育中,通过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而逐步获得身心发展的和谐美。再有,我还画了月亮婆婆温柔慈善地看着小朋友的背景图,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亲切的氛围,使幼儿感受到在这美好的中秋佳节里感受到:月亮是温柔的,老师是亲切的,小朋友是友好的,使他们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对比和交流,感受《星月夜》作品中短促、旋转的笔触以及强烈的色彩所营造的活跃、动荡的奇幻景象。

  2.喜欢根据画面内容进行自由地联想,并运用多种方式(语言、动作)大胆地表达。

  3.尝试运用丰富的色彩以及点画、回旋的方式表现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作品短促、旋转的笔触及强烈的色彩

  难点:运用色彩以及点画、回旋的方式表现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观察过夜晚的天空。

  物质准备:

  教具:图片·月亮和星星,肖邦钢琴曲《小夜曲》。

  小组材料:大号、小号水粉笔,绘画专用吸水海绵,深蓝或普蓝色底纸配上黄、白、红颜料为一组,深蓝或普蓝色底纸配上黄、白、蓝颜料为一组, 白色底纸配黄、白、蓝颜料为一组,白色底纸配黄、白、红颜料为一组。

  (注意其中黄色颜料要准备得比其他颜料多一些。)

  活动过程

  一、迁移已有经验,交流自己对夜晚天空的了解。

  教师:你见过夜晚的天空吗?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 教师:夜晚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教师:星星呢?像什么?

  二、欣赏《星月夜》,大胆描述自己对画面的感受。

  1.幼儿整体欣赏画面内容,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

  教师:天黑了,人们都渐渐进入了梦乡,看看这里的夜空,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

  2.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细节,用语言描述画面中事物的颜色、形状和线条, 并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线条特征。

  教师:月亮是什么样的?是什么颜色的?月亮周围一圈一圈的是什么呢? 你能用手指来比画一下吗?

  教师:星星是什么样的?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这棵树是什么样的?像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能用身体来模仿一下吗?

  3.幼儿想象画面里的故事。

  教师:你觉得星星和月亮在玩什么有趣的游戏呢?它们做游戏的时候会说什么呢?

  教师:这棵树会加入星星和月亮的`游戏吗?

  三、欣赏作品《回旋的形》,观察和感受画面的形式美。教师:再看看这幅画,猜猜上面画的是什么?

  教师:你能看出画家是怎么把它画出来的吗?

  小结:同样是夜晚的星星和月亮,不同的画家喜欢用不同方法来画。四、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作画,表现自己心目中的星星和月亮。

  教师:我们也来画一画自己看到的夜空吧!在你的这片夜空中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五、作品展示,互相欣赏与交流。

  教师: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画的?

  教师:在你画的夜空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活动总结

  《星夜月》是梵高的一副代表作,在这幅画中梵高用了很多夸张的手法,在活动开始的时候我让小朋友们先欣赏这幅画,通过色彩的对比、流动的线条(波浪线、螺旋线)让小朋友们感受这幅画的星夜蓝色夜幕下, 星月灿烂,彩云翻滚,大树的卷曲,宇宙的不停运转。

  在此次的活动中,小朋友们的参与性很强,在宽松愉快互动的环境, 首先美术活动就是幼儿对于艺术作品自由表达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小朋友们的表述是很重要的,其次就是有效的问题引领,梵高的这幅画是抽象的、个性明显的。通过不断预设的问题,孩子们在我的带领下充分感受作品的内涵。最后以《回旋的形》让幼儿的更好地去理解绘画中宇宙中不断变化的圆,之后和《星夜月》进行对比,让小朋友们知道同样是夜晚的星星和月亮,不同的画家喜欢用不同方法来画,同时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更好地发展孩子们的想象和创作,调动孩子们积极的情感。

  总之,此次的活动,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孩子们不断丰富自己内心的感受,善于去表达、去想象,并创作一幅充满童真、童趣,富有创新的作品。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整理爬楼梯的经验。

  2、自由想象和创作。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挂图、音乐vcd

  活动过程:

  一、爬楼梯

  1、谈谈爬楼梯的经验: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爬楼梯呢?(可以到更高的地方去)

  2、楼梯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爬楼梯的?

  3、大家一起去爬一爬,讨论:还有什么好办法爬楼梯?一次爬几个台阶?你觉得爬楼梯像什么?(像键盘上的音符,一个比一个高)

  二、爬到月亮上去

  1、创设情境:我们前面停过一首歌,再听听好吗?教师放《半个月亮爬上来》的音乐。

  2、月亮爬到了半空中,我们也爬到月亮上去吧。但是我们没有翅膀,不会飞,我们的飞机也飞不了那么高。还是让我们做一把梯子吧。大家想一想,要多高的梯子才能到月亮上去呢?

  3、欣赏米罗的作品《犬吠月》

  ——来看看艺术家米罗做了一把什么样子的'梯子?这把梯子有多高?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画里的人到月亮上了吗?

  ——画面上什么地方最明亮?什么地方最暗?你觉得画家为什么要画成这样?你最喜欢画里的哪个地方?为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夜晚?这幅画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吧。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篇12

  设计意图:

  根据儿歌的特点,活动的重难点定位在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并能用不同的音调朗诵儿歌。仿编儿歌不是本活动的重点,但可以让幼儿替换部分内容,初步体验仿编的快乐。

  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及其描绘的画面。感受白天的热闹与夜晚的宁静,尝试用合适的音调和动作朗诵并表演。

  2.尝试替换儿歌中的部分内容,较完整地表达“太阳出来了,×××醒来了”“月亮出来了。×××睡着了”。

  准备:

  1.幼儿已对白天和黑夜有所了解。

  2.课件。

  过程:

  一、经验回顾

  师:白天,我们都在干什么?夜晚,我们又在于什么?(教师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白天是热闹的,夜晚是安静的`。)

  二、欣赏画面.感知儿歌内容

  1.教师有感情地完整朗诵一遍儿歌,帮助幼儿初步感知儿歌的内容。

  师:老师带来了一首儿歌,请你们仔细地听一听儿歌里都说了些什么。

  (教师朗诵第一段时节奏稍快,朗诵第二段时节奏舒缓。)

  2.结台课件.教师朗诵第二遍儿歌,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内容。

  三、理解、体验、朗诵儿歌

  1.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白天是怎样的?(教师用儿歌中的语言归纳幼儿的回答,强调“白天真热闹”,并出示课件中白天的全景图。)

  2.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夜晚是怎样的?(教师用儿歌中的语言归纳幼儿的回答,强调“夜晚静悄悄”,并出示课件中夜晚的全景图。)

  3.教师出示白天和夜晚的对比图,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白天的热闹和夜晚的安静。

  4.教师播放课件,请幼儿再次完整欣赏儿歌。

  5.教师播放课件,幼儿和教师 一起边看画面边朗诵。

  6.教师引导幼儿用合适的音调和动作朗诵儿歌。

  7.教师根据儿歌中的角色将幼儿分成若干组.引导幼儿朗诵儿歌,重点尝试用不同音调表现白天和夜晚。

  四、尝试仿编儿歌

  1.白天,太阳出来了,除了小兔、小狗醒来了,还有谁也会醒来? (提醒幼儿完整表达“太阳出来了,×××醒来了”。)

  2.夜晚,月亮出来了,小花、小草睡着了。还有谁也会睡着?(提醒幼儿完整表达“月亮出来了,×××睡着了”。)

  3.教师完整朗诵一遍幼儿仿i编的儿歌。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篇13

  教材分析:

  《月亮》是一首朝鲜族童谣。优美的三拍子,四个乐句,其典型句式节奏是“ X X X︱X — — ‖”。歌词简朴生动,充满童趣,富有意境。

  《月亮》这个材料和本单元的其它三个材料之间,还构成了三组对比:3拍子和4拍子两种节拍;月亮和太阳两个音乐形象;宁静优美和明朗活泼两种基本情绪。

  教学目标:

  1.能用连音和非连音两种唱法,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月亮》,表现其不同意境。

  2.能跟随老师手势,尝试二部轮唱,且能把握好自己的声部。

  3.能准确把握三拍子歌曲的节奏律动。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月亮》能把连音和非连音的感觉唱好

  教学准备:

  节奏图标、CAI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随乐律动

  1.播放四段不同的音乐,模仿老师的声势动作,随乐参与表现。让学生用声势动作感受不同节拍、不同表情的音乐。

  音乐A:稍慢、连贯、柔和的三拍子

  声势动作:拍手捻指捻指——拍手拍肩拍肩——拍手拍腿拍腿

  音乐B:稍慢、连贯、柔和的二拍子

  声势动作:拍手捻指——拍手拍肩——拍手拍腿

  音乐C:稍快、非连、活泼的三拍子

  声势动作:拍手捻指捻指——拍手拍肩拍肩——拍手拍腿拍腿

  音乐D:稍快、非连、活泼的二拍子

  声势动作:拍手捻指——拍手拍肩——拍手拍腿

  2.小结:四组声势动作的特点。

  刚才做的这些动作,有的是两个一组,有的是三个一组;有的非常温柔连贯,有的则比较欢快活泼。让学生自己发现音乐的特点。启发学生用自己的动作,来跟随听到的音乐。

  (其实就是:稍慢、连贯、柔和的三拍子或二拍子;稍快、非连、活泼的三拍子或二拍子)

  3.再次随乐律动,采用学生自己设计的声势律动动作。

  二、节奏练习(掌握歌曲典型节奏X X X︱X — — ‖)

  1.从语言节奏开始

  出示宁静、优美的“夜晚”意境图片,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来形容夜晚的美景,并按照规定的节奏有感情地读出来。

  (X X X︱X — — ‖)

  师说:月亮圆︱圆— — ‖

  (X X X︱X — — ‖)

  生说出如:星星闪闪

  河水蓝蓝

  月儿弯弯

  灯光点点

  2.将学生说出的四字句连起来,读一读。

  3.图形示意四字句:

  ★ ★ ★ ★

  提示:后面一个字的时长和前面三个字是一样的,可以从中分开,如图:

  ★ ★ ★︱★

  3.根据图形,标记出节奏及读法,并带学生拍读多遍。

  ★ ★ ★︱★

  X X X︱X — — ‖

  da da da︱da — —‖

  4.声势律动感受节奏韵律(能量传递)

  X X X︱X — — ‖

  拍手拍手拍手︱双手向前推(突出长音)

  5、在声势律动中,教师弹奏《月亮》旋律。

  三、歌曲学唱

  1.教师范唱歌曲

  引导关注歌词内容:请仔细聆听,歌曲中唱了些什么?

  2.听琴,采取模唱法学歌。指导演唱正确(音准、发声等)

  3.初步处理歌曲:第三乐句稍强,第四乐句渐弱收。

  4.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5.加入律动动作,进行演唱,强调歌曲的基本韵律感。

  6.用动作或图示引导学生记忆歌词,背唱歌曲。

  四、歌曲表现

  1.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不同的情绪和意境

  第一段歌词:水中摇晃的,温柔的月亮——轻柔的`声音,连贯的气息——带入动作辅助(更柔美的拍手和推长音动作)引导学生尝试用动作表现两个月亮形象。

  第二段歌词:天上捉迷藏的,顽皮的月亮——稍明亮的声音,非连音唱法——带入动作辅助(更活泼、调皮的动作)

  2.尝试用“轮唱”的形式表现歌曲。

  ①聆听轮唱范唱的录音。

  ②邀请部分学生与老师配合,示范轮唱。

  ③邀请两组学生,示范轮唱。

  ④学生分两声部尝试轮唱。

  建议:带上“拍手拍手拍手︱双手向前推”的律动辅助,帮助学生找到律动感,稳住拍子,尤其是每一个三拍的长音要拖满。同时轮唱时强调轻声演唱,唱好自己的声部,还要聆听对方的声部,注意看老师的指挥演唱。

  五、小结全课

  我们今天用美的声音和美的动作来表现了这首《月亮》,回家把这首好听的歌唱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好吗?最后让我们听着音乐离开教室吧。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篇14

  活动意图: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是天下家家户户团园的日子。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此次活动《八月十五的月亮 》。音乐是一门非具像艺术,让幼儿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培养和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成为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

  活动目标:

  1、 在听唱中感受歌曲旋律与节奏。

  2、 理解歌词,体验中秋团圆的情感。

  活动重点:

  理解歌词,愿意唱歌曲,体验中秋团圆的情感。

  活动难点:

  感受歌曲旋律与节奏。

  活动准备:

  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北京,我们的首都》有感情的将京剧的感觉唱出来,在唱句尾字时转弯。

  二、理解歌词

  1、欣赏

  月饼送到别人家,音符朋友还会唱首歌,他唱了什么?

  2、理解

  歌里唱了什么?我们把听到的'歌词说一说。

  3、学唱歌曲

  我们和音符朋友一起边送月饼边唱。轻声跟音乐唱,把嘴巴张大张圆,这样圆圆的月饼才更香甜。

  三、探索歌曲旋律、节奏

  1、 听辨旋律

  中秋节到了,音符朋友想和我们一起去过中秋,他们唱着歌来了,听听他们唱了什么?提问:音符朋友边唱边送来了音乐月饼,一个音代表一个月饼,我们用手数一数,一个月饼拍一下。(引导幼儿倾听歌曲旋律,拍手表现旋律节奏)

  2、 手拍旋律,脚踩拍率

  音符朋友一步一步走着送音乐月饼,走的稳,别把月饼掉了。(幼儿听音乐用跺脚表现拍率,一拍跺一下脚)

  1111 55 61 5

  x x x x

  音符朋友请我们帮助他们一起送音乐月饼,跟着音符朋友,走的稳当,月饼别少送也别多送。

  活动延伸:

  幼儿跟着音乐创编动作练习。

  活动反思:

  音乐是艺术,而音乐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活动中体验旋律、节奏的感觉是重点也是难点,老师要从引导幼儿倾听入手,利用多种手段给予孩子感受、表现旋律、节奏的机会。让幼儿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让幼儿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难点,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 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宁静,优美。

  2. 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利用教师的语言和动作提示理解歌词。

  3. 体验与月亮“走走,停停”游戏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字卡,星星图表

  活动过程:

  一、用听摇篮曲引出课题。

  1. 听琴声师生哼音乐,老师跟节奏边唱边哼音乐边摸幼儿头部。

  2.教师清唱歌曲。

  透过窗户谁进来?幼儿闭眼听老师清唱《月亮婆婆》是谁呀?(出示字卡《月亮婆婆》)“喜欢我”

  喜欢我做个动作?(可清唱一句)“摸”字卡。

  可摸哪?

  二、听音乐看字卡试唱

  三、玩游戏出示红、绿灯。

  1.玩游戏:交待游戏规则

  “看到红灯我们要不要唱,看到绿灯……”

  2. 师生唱,提示幼儿唱歌中注意的地方

  这首歌唱的是白天还是晚上,我们唱的声音应该怎样?不能太小还要让月亮婆婆听到。

  3.老师完整唱,边唱边摸到谁就跟老师边走圆边唱。

  晚上的'天空除了月亮还有什么?(星星)

  星星和月亮婆婆的唱法不一样,听听是怎么唱的。(老师唱“尾部”)

  小星星怎么唱的?“啦啦”

  4.请幼儿上来放星星图的位置。

  5.(互唱)教师唱前半部幼儿唱“啦啦”

  6.(分声部联唱)月亮和星星联合起来怎么唱?

  7.月亮有时是圆,有时是弯的,谁来做动作表示。

  8.扮演月亮星星(躲起来)唱时出来。

  9.结束:月亮婆婆和星星回家。

  活动反思:

  经过精心的备课,在课堂上我和孩子们积极互动,达成了一定的目标,有以下几方面做的较好:

  1、这节课我自始至终都贯穿于情境教学。在活动的一开始,我引出了月亮婆婆哄我们睡觉的情景,听音乐旋律摸孩子的头和做哄孩子睡觉的动作提升孩子进入活动的兴趣。我启发孩子们认真听,通过出示字卡,激发幼儿记忆歌词,从而激起他们想学下去的强烈愿望。

  2、在记忆歌曲时,我采用了“字卡配图谱”的方法,因为这首音乐非常好听,孩子在听时都会不自觉地身体晃动,所以我请幼儿先加入“啦”模唱旋律,在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幸福感之后,逐渐将歌词加入,这样分散难点的学习更符合幼儿的特点。

  3、遵循以人为本、由易到难的特点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在歌曲的演唱形式上层层递进。(歌词——对口型唱——轻声唱——纵声、如痴如醉唱——歌曲感情处理——深情唱——领、齐唱)

  5、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习惯养成教育。如唱歌姿势、静静聆听等常规性的习惯养成的培养,引导到位,让幼儿体会到音乐的美。

  纵观整个活动,有以下几方面引导的不到位:

  1、在评价幼儿时欠多元化,这样或多或少地没有更好地激发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2、由于时间的关系在最后环节英爱让孩子多一些创编动作的机会,因此在引导幼儿进行创编动作时受限,孩子们的创造性体现的不够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更好的钻研教材和幼儿,不断寻找适合幼儿发展的新方法,让师幼水平在教学中都有所提升!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篇16

  教材分析:

  《月亮河》原是美国影片《在蒂凡尼处早餐》的主题歌,游亨利曼西尼作曲。影片中,女主人公坐在窗前拿着吉他歌唱,细腻地倾诉她的梦想,成为一个令人难忘的经典场景。此曲曾荣获第三十四届奥斯卡最佳电影奖,童年获格莱美最佳歌曲奖。用萨克斯演奏的《月亮河》充满了浪漫气质,多愁善感的音色,婉转低回的旋律悠扬绵长,发人深思。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初步认识萨克斯这种乐器,能听辨萨克斯的独特音色。

  2、通过对歌曲的背景认识与欣赏,能初步体会《月亮河》婉转柔美的情感,用身体律动来表现三拍子,进一步熟悉三拍子的独特韵律感。

  3、能用竖笛演奏《月亮河》的旋律。

  教学重点:体会《月亮河》充满浪漫气质、发人深思的独特旋律

  教学难点:用竖笛吹奏《月亮河》,吹奏的声音要轻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音乐课的一开始,老师请大家欣赏一首英文歌,并且由钱老师亲自为大家歌唱,想听吗?英文歌的曲名为《moon river》。

  2、幻灯片出示英文歌名,师深情范唱

  3、师:歌曲的意境很美,旋律也很美,可同学们或许都没听懂歌曲中唱了些什么内容,别着急,让老师来帮助你们,请看!

  4、幻灯片出示月亮河的'中文歌词

  5、师:让我们一起来又感情地读一读,好吗?

  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7、揭示课题

  师:《月亮河》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一首乐曲。

  二、新授

  1、师:《月亮河》的主旋律老师把它们写在了黑板上,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唱一唱,先来观察一下歌谱。

  2、提问学生歌曲的拍号、换气符号、连线符号等

  3、用“LU”轻声跟着钢琴哼唱

  4、试着唱一唱《月亮河》的曲谱

  5、师:“法国作曲家柏辽兹曾经用这样一段话来赞美一种乐器,音色美妙变化,深沉而平静,富有感情,轻柔而忧伤,好像回声中的回声,在寂静无声的时刻,没有任何别的乐器能发出这种奇妙的声响。想知道它是哪种乐器如此神奇吗?它就是萨克斯。

  6、幻灯片出示萨克斯的图片

  7、听一听萨克斯的音色

  8、简单介绍萨克斯,它应属于木管乐器

  9、欣赏由萨克斯演奏的《月亮河》,并加上肢体律动

  师:萨克斯的音色这么奇特、美好,相信由萨克斯演奏的《月亮河》更加优美动人,让我们赶紧去听听吧!

  10、简单了解歌曲背景

  11、欣赏电影片段,原唱视频

  12、师:用萨克斯演奏的《月亮河》充满了浪漫气质,其实,我们只要控制好自己的气息,我们身边也有一样乐器也能吹奏出如此柔美的旋律来,不信,你们听……

  13、师用竖笛深情范奏《月亮河》

  14、师:同学们也想自己试试吗?

  15、学生用竖笛试奏《月亮河》

  A、找一找比较难吹的乐句,音符跨度比较大的乐句,单独试吹练习

  B、以换气符号为单位分句学吹

  C、自由练习

  D、完整试吹

  E、单独练习没有吹好的地方

  F、请个别同学单独视奏,师作单独辅导,学生和老师共同点评这些同学

  三、小结与拓展

  1、师:今天的音乐课上,我们欣赏了《月亮河》的原唱,也欣赏了由萨克斯独奏的《月亮河》,并且简单认识了萨克斯这种乐器,很多同学都能用竖笛吹奏《月亮河》,老师相信此曲已给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最后,让我们一起看着美丽的风景,欣赏着由萨克斯独奏的《回家》来结束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吧!

  2、欣赏萨克斯独奏《回家》

  3、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篇17

  设计意图:

  月亮每天都陪伴在我们周围,在中秋节的时候,我们让幼儿做过观察记录,月亮有时像月牙,有时像镰刀,有时又变成圆盘,让幼儿感知月亮是每天都在变化的。通过本节课,让幼儿创编出关于月亮的画,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1、幼儿初步的感知月亮的变化。

  2、能够创编出有关月亮的想象画。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让幼儿了解月亮是在不断变化的。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月亮的变化创编出关于月亮的想象画。

  教学准备:

  画纸;彩色笔。歌曲《小白船》磁带;关于月亮变化的图片;让幼儿注意观察月亮,帮助幼儿了解月亮的变化过程。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引出主题:教师讲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在这个故事中听过月亮的几种变化?他们分别变成了什么形状?”

  二、欣赏图片

  1、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月亮每天都在变化,有时像小姑娘的眉毛,有时像弯弯的小船,有时像一把镰刀,有时像个圆盘。教师出示不同形状月亮的图片,让幼儿了解有关月亮变化的常识。

  2.引导幼儿欣赏《幼儿丛书》上的幼儿作品,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三、讨论与想象

  1.让幼儿在歌曲《小白船》的伴奏下相互讨论,自己还看过什么样形状的月亮,它们像什么。

  2.请幼儿说说自己画过什么样的月亮,还可以创造出什么样的月亮,可以在月亮上画什么,它们可以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四、作品创作

  指导幼儿画出自己想象的月亮,在幼儿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和鼓励。

  活动延伸:

  幼儿画好自己的作品时,放到作品栏里展示并用完整的'语句讲出自己画的是什么样的月亮。

  活动反思:

  在幼儿创作前,幼儿都能感知月亮的变化,本次活动,幼儿有的在月亮上画房子,说给嫦娥姑娘住,有的把月亮画在了自己的房间里,说不用灯就可以照明,这次的创作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创作的过程中,幼儿能用简单的线条表达出自己心目中关于月亮的想象画。活动结束后,幼儿用一句或两句话,描述出自己的画面。本次活动中,幼儿的画面上只体现了四种形状的月亮,这是我在图片中给幼儿看过的四种形状,其实月亮每天都在变化,还可以有很多种形状,这是我出示图片时给幼儿的想象空间带来的局限性,所以本次活动还有很多欠缺和不够的地方,以后在课中还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改进和提高。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篇18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月之故乡》。

  2、作品欣赏:《二泉映月》,《月儿高》。

  教学准备: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月亮”的文字、音响资料。

  2、请会演奏琵琶、二胡、小提琴等乐器的学生自带乐器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月之故乡》,并用心体会歌曲的内在情感。

  2、通过欣赏小提琴曲《二泉映月》,了解西洋乐器演奏中国民族乐曲时所体现的音乐风格,可与二胡独奏曲相比,了解二者的不同之处。

  3、欣赏琵琶独奏曲《月儿高》,了解琵琶音乐中的美丽月色。

  4、听赏后,能记住《二泉映月》,《月儿高》的音乐主题。

  5、在听赏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并能熟练演唱歌曲《月之故乡》,注意其中变化音、速度、旋律特点等。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音乐,尝试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和表演活动。

  2、难点:学会欣赏音乐,懂得如何根据乐曲旋律发展判断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说明

  学唱歌曲

  1、以月为主题,以谈话形式进入正题。

  2、播放《月之故乡》。

  1、集体讨论,探讨交流(如下)

  2、分形式演唱:集体,个别指导

  为导入课题作铺垫,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

  探讨与交流

  1、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自收集的资料。

  2、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归纳总结。

  1、每组的小组长代表本组评价。

  2、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

  听辩导入

  1、播放两段音乐《二泉映月》。

  2、大家分辨这两段音乐在乐器选择上有什么不同。

  1、听音乐。

  2、对音乐的感受、理解。

  3、回答问题。

  目的是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感受与体验(一)

  听赏《二泉映月》主题片段

  1、请学生猜谜语:泉边赏月,穿街过巷,琴儿伴声,目盲心亮。(打一民间音乐家)

  2、播放音乐。

  3、引导学生谈感受。

  1、猜谜语。

  2、聆听音乐。

  3、哼唱乐曲主题。

  4、谈感受。

  引导学生在积极体验音乐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像。

  感受与体验(二)

  听赏《月儿高》主题片段

  1、展示乐器图片。

  2、播放音乐片段。

  3、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1、观察并说出乐器的主要特点。

  2、聆听音乐,根据教师提示,谈感受。

  让学生充分思考,积极的.思维可以产生灵感的火花,使教学形式灵活,学生学有所得。

  实践与表现

  组织、指导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表演。

  1、备乐器。

  2、选定表演曲目,进行排练。

  3、分组表演。

  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现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课堂小结:

  课后请大家收集更多的资料,我们一起交流、欣赏。感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为下节课的顺利展开做好充分铺垫。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弯弯的月亮》。

  2、作品欣赏:《月夜》,《花好月圆》。

  3、音乐活动:演唱、演奏、配乐诗朗诵以月亮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4、听乐·吟诗·赏画:了解音乐与姊妹艺术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响板、三角铁)、古诗、图片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弯弯的月亮》,并用心体会歌曲的幽幽思乡之情。

  2、通过欣赏艺术歌曲《月夜》和民族管弦乐《花好月圆》,了解二者不同的旋律特点、表现手法以及风格。

  3、借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通过听乐·吟诗·赏画,让学生以音乐、古诗、美术三位一体为出发点,更深刻地体会不同形式的艺术之间的密切关联。

  教学重点、难点:

  1、点:学会并能熟练演唱歌曲《弯弯的月亮》,注意其中变化音、速度、旋律特点等,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音乐。

  2、难点:学会欣赏音乐,懂得如何根据乐曲旋律发展判断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说明

  学唱歌曲

  1、复习歌曲《月之故乡》,以提问形式进入正题。

  2、播放《弯弯的月亮》。

  1、个别回答

  2、分形式演唱:集体演唱,个别指导。

  1、为导入新课作铺垫,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

  2、引导学生注意切分节奏在歌曲表现中的作用以及反复记号的运用。

  感受与体验(一)

  听赏艺术歌曲《月夜》

  1、简介德国作曲家舒曼的生平、创作特征和艺术歌曲的概念等。

  2、播放音乐。

  1、请学生跟着录音哼唱主旋律并熟记,哼唱乐曲主题。

  2、聆听音乐,请学生描绘出歌曲的意境。

  引导学生在积极体验音乐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像。

  感受与体验(二)

  听赏民族管弦乐《花好月圆》

  1、播放音乐片段。

  2、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3、介绍中国民族管弦乐的特点、风格特点等。

  1、说出中国民族管弦乐中乐队的主要编制。

  2、聆听音乐,根据教师提示,谈感受。

  让学生充分思考,积极的思维可以产生灵感的火花,使教学形式灵活,学生学有所得。

  实践与表现:

  听乐·吟诗·赏画

  组织、指导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排练。

  1、自由组合。

  2、选定表演形式,进行排练。

  3、分组表演。

  充分利用音乐与姊妹艺术的集体表现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课堂小结:

  感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为下节课的顺利展开做好充分铺垫。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篇19

  活动目标:

  1、整理爬楼梯的经验。

  2、自由想象和创作。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挂图、音乐vcd

  活动过程:

  一、爬楼梯

  1、谈谈爬楼梯的经验: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爬楼梯呢?(可以到更高的地方去)

  2、楼梯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爬楼梯的?

  3、大家一起去爬一爬,讨论:还有什么好办法爬楼梯?一次爬几个台阶?你觉得爬楼梯像什么?(像键盘上的音符,一个比一个高)

  二、爬到月亮上去

  1、创设情境:我们前面停过一首歌,再听听好吗?教师放《半个月亮爬上来》的音乐。

  2、月亮爬到了半空中,我们也爬到月亮上去吧。但是我们没有翅膀,不会飞,我们的.飞机也飞不了那么高。还是让我们做一把梯子吧。大家想一想,要多高的梯子才能到月亮上去呢?

  3、欣赏米罗的作品《犬吠月》

  ——来看看艺术家米罗做了一把什么样子的梯子?这把梯子有多高?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画里的人到月亮上了吗?

  ——画面上什么地方最明亮?什么地方最暗?你觉得画家为什么要画成这样?你最喜欢画里的哪个地方?为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夜晚?这幅画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吧。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弯弯的月亮》,体会歌曲中幽幽的思乡之情,培养歌唱能力。

  2.初步了解艺术歌曲的相关知识。选用不同的伴奏方法为歌曲配伴奏,发现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

  3.欣赏《花好月圆》,了解民族管弦乐的特点,风格特征。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唱乐、吟诗、赏画实践活动,对“月”之情结作一次深刻体验。

  2.用轻柔深情的音色演唱《弯弯的月亮》,较好表达歌曲意境。

  3.体会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月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4.通过欣赏《月夜》和《花好月圆》,了解外国艺术歌曲和民族管弦乐不同旋律的特点、表现方法以及风格特征。

  教材分析

  《月夜》是一首古典艺术歌曲,它体现了诗歌、旋律、伴奏三位一体的艺术特征。舒曼在德国民间诗歌的原诗上,配上了朴素的音乐,歌曲在宽广宁静的旋律上展开,全曲几乎仅用同一旋律不断反复,而且对照乐句A和对照乐句B,乐句B也可说是A的旋律的变形。在第三节情感加强,推向高潮,在渐弱的和声中,全曲结束。钢琴伴奏描摹月光的闪耀,手法很是写实的,具有独立表现意义。其塑造了月光如水的情景,使音乐丝毫不显单调,引出月夜的宁静、安详的自然美丽夜空之景,抒发了作者思念故国、热爱家乡的心情。

  《花好月圆》由黄贻钧作曲,彭修文编曲,演奏形式是管弦乐合奏。这是一首采用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的轻音乐作品,是ABA结构。全曲在热烈的快板引子中开始。A主题柔和、轻盈,先由笛子以明亮音色呈示,然后转入高胡和二胡变化重复,描绘了一幅轻歌曼舞的画面。B的主题先在扬琴和秦琴上出现,轻快活泼;然后由笛子和二胡、高胡的变化重复;通过一个切分节奏的变音,乐曲由G调转入C调,低音乐器以深厚的音色演奏出有舞蹈性的节奏型,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月下花丛尽情欢舞的场面。最后,乐队以快速的加花演奏,变化再现A的主题,使乐曲在热烈欢腾的情绪中结束。作品大意表现了圆月之夜百花盛开、人们欢悦的生活情景。

  《弯弯的月亮》,曾经风靡了大半个。歌曲采用bA大调,4/4拍子,结构为单乐段分节歌形式,由两个乐句组成。这首歌曲旋律抒情流畅,节奏自由舒展。歌词动人,内涵丰富,被音乐界公认为通俗歌曲的一首代表作品。演唱时呼吸要用得柔和均匀,与声带形成最佳配合,用柔美圆润的音色,表达对美好情感的追寻与回忆。

  教学过程

  (一份供任课教师的完整教案)

  一、学唱歌曲《弯弯的月亮》

  1.月有阴晴圆缺,你最喜欢什么形状的月亮?(白玉盘般的圆月、弯弯像小船的弯月。)

  有这样一首歌,歌里有弯弯的月亮、弯弯的小桥和童年的阿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弯弯的月亮》。

  2.欣赏《弯弯的月亮》动画。

  3.请学生回答歌曲的音乐情绪及所表达的情感。(表达了幽幽的思乡情和对童年的追忆。)

  4.欣赏刘欢演唱的《弯弯的月亮》视频片段,学生小声哼唱。

  (1)学生对作品很熟悉,引导学生注意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作用及反复记号的运用。

  (2)讨论演唱方法。

  (教师提示:圆润优美的嗓音,训练有素的气息控制,清晰含情的咬字吐字,良好内在的音高节奏感以及婉转自如的运腔和心灵真情的抒发,其歌声一定是甜美抒情动人的。)

  5.简介演唱者刘欢(图片)及词曲作者李海鹰(图片)。

  6.学生以各种形式演唱、表演《弯弯的月亮》,并评选出表现最为出色的给与表扬。

  二、欣赏《月夜》

  同学们的歌声,悠扬动听。老师仿佛通过歌声,看到了一轮弯弯的月亮就在眼前,还有月亮下面美丽的阿娇……外国歌曲作品中也有一首歌唱月亮的,让我们对比欣赏一下,看看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1.聆听艺术歌曲《月夜》。

  乐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描写的内容是什么?

  旋律流动平稳。独立的钢琴伴奏,展现了月夜宁静、安详的自然美,也表现了一个热爱故乡、思念故国的人的心灵美。

  2.复听《月夜》片段,体会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教师弹奏钢琴伴奏。)

  (1)两遍乐曲在伴奏上有何不同?

  (第一遍演奏简单的和声伴奏,[自己编配就可以];第二遍演奏歌曲原伴奏。原伴奏加强了钢琴伴奏内声部旋律的活跃性,更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及表现范围。和弦的模棱两可的作用、意想不到的解决,打乱了我们对调性的感觉,突出了月光朦胧和神秘的意念。)

  (2)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

  (钢琴引出月夜的宁静、安详的自然美丽夜空之景,钢琴伴奏使乐曲更加丰富,起到了衬托的作用。塑造了月光如水的情景,使音乐丝

  毫不显单调,抒发了作者思念故国、热爱家乡的心情。舒曼把艺术歌曲曲调与钢琴伴奏结合得天衣无缝,使钢琴伴奏更能体贴入微,有时钢琴部分甚至超过歌唱部分。)

  三、欣赏《花好月圆》

  1.欣赏《花好月圆》,请同学听完后,说说这首作品描写的是什么场面,是通过什么手段表现的?

  2.教师结合乐曲,说出该作品的演奏形式,复习民族管弦乐队的构成。

  (演奏形式是管弦乐合奏,它采取吹、拉、弹、打四个乐器组的多种配合与组织。)

  民族乐器分类代表性乐器

  吹管乐器组笛子、唢呐、箫、埙等

  拉弦乐器组二胡、高胡、板胡、京胡等

  弹拨乐器组琵琶、古筝、扬琴(击弦)等

  打击乐器组锣、鼓、镲、响板、木鱼等

  3.进一步思考:该作品体现了怎样的'一种音乐风格?判断乐曲主题与表现内容。(作品表现了圆月之夜百花盛开、人们欢悦的生活情景。)(三段主题音频:《花好月圆》A主题、《花好月圆》B主题、《花好月圆》A’主题)

  主题A快速地加花变化再现主题段落,乐曲情绪热烈欢腾。

  主题B音乐节奏欢畅、舒展,描绘了一幅轻歌曼舞的画面。

  主题A’舞蹈性的节奏型表现了人们尽情载歌载舞的场面。

  四、唱乐、吟诗、赏画艺术实践活动(根据时间,学生回答,也可把这一环节,作为课后的作业,让学生在课下自由探究。)

  《花好月圆》表现了圆月之夜百花盛开、人们欢悦的生活情景,把我们带到一幅轻歌曼舞的音画里。在以“月亮”为主题的中外艺术作品中,有欢快的、含蓄的、抒情的、伤感的,它们是艺术家们“借月感怀”的心情写照。同学们可以说出哪些和月亮有关的民俗活动,说出、唱出哪些作品?

  1.中秋活动:吃月饼,玩花灯,部分少数民族的祭月拜月习俗,越南中秋节儿童唱主角,韩国人在中秋节会吃松片。

  2.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和德彪西的《月光》,《月亮代表我的心》《月半弯》《月亮惹的祸》《春江花月夜》,凡高的《月亮升起》,课本上的《松溪泛月图》。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3.月亮里有音乐吗?同学们知道有哪些歌曲搭载“嫦娥一号”去探月啦?

  回答:《半个月亮爬上来》……

  4.欣赏神舟七号航天飞船的图片和宇航员杨利伟图片。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完成任务,大家正沉浸在神七太空漫步的喜悦之中,航天人将继续载着国人的探月梦想,飞向太空。

  5.如果有一天国人能够成功实现探月的梦想,让我们准备几首和月亮有关的作品带到“月宫”。同学们,你们会推荐什么呢?也许……但老师盼望会有同学们的作品,也在其中。

  五、课堂

  月亮是爱与美的象征,因为月亮光照大地的时候,让人感到月亮也有了生机和活力,有了灵性和感悟。特别是中秋夜圆圆的月儿,就是人们心目中团圆的象征。中秋佳节才会代代相传,绽放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望月赏乐,孤单的夜晚会变得温暖,音乐与心情可以一同分享。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篇21

  活动目标:

  1.在图谱和游戏活动的帮助下,唱准句尾的休止部分及歌曲后半段欢快的节奏。

  2.学唱歌曲,能用清楚自然的声音演唱,尝试用“啦啦”等辅助词进行衬词伴唱。

  3.能愉快地参加集体歌唱活动,大方的与老师和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

  钢琴、图谱、月亮婆婆教具一个。

  活动过程

  1.学唱歌曲后半段,以游戏的形式感受休止部分的停顿。

  教师带领幼儿边玩游戏边进入活动室,学念歌曲后半段的歌词,感受句尾的休止。

  2.感受歌曲后半段的欢快节奏。

  幼儿坐下,教师提问:刚才月亮婆婆和我们是在音乐声中做游戏的,这个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呢?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的'欢快节奏)

  3.学习歌曲前半段歌词。

  教师:月亮婆婆刚才和我们说了一句悄悄话,你们听见了吗?

  教师与幼儿用“传悄悄话”的游戏念第一句歌词。

  教师:月亮婆婆还做了一件事呢。

  教师一边作动作一边说:撒下月光把我摸。

  4.学习歌曲。

  教师:月亮婆婆还把刚才的事编成了一首歌曲想唱给小朋友听呢,你们想不想听?

  教师范唱一遍。

  幼儿轻声唱一遍。

  5.出示图谱,唱准休止部分。

  教师:月亮婆婆还给我们送来了一幅画呢,请小朋友们来看看上面画了什么。

  这幅画就是我们刚才唱的歌,我们和月亮婆婆做的游戏是图画上的波浪线还是

  小脚丫呢?

  6.尝试衬词伴唱。

  “小朋友唱的太好听了,现在你们唱歌词,我来用一个好听的声音唱出来,你们听听看有什么不同?

  让幼儿分组演唱,让幼儿体验不同的唱法

  7.给歌曲取名字,游戏结束活动。

  教师:月亮婆婆说刚才还没有给歌曲取名字呢,请小朋友帮帮忙取个好听的名字。

  幼儿一边唱,一边作动作离开教室,师幼共同以游戏的形式结束活动。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篇22

  一教学要求

  1.知道歌曲名称,熟悉歌词内容,丰富幼儿想象力。

  2.要求幼儿把音唱准(特别是歌曲中的反复部分)。

  二教学准备

  小舞台、拉线教具一套、录音机一部、录音带一盒,太阳、月亮头饰各一个。

  三教学过程

  1.听音乐,幼儿做手腕花动作进入教室。

  2.练声。

  (1)要求幼儿将音唱准,特别是4和6。

  (2)练声时,要舌尖灵活、吐字淸楚。

  3.教唱新歌《太阳月亮姐妹俩》。

  (1)在活动小舞台上出现拉线教具。老师用故亊形式讲解歌曲内容:“太阳、月亮是姐妹俩,她们全身穿戴金鞋、金袜、金衣裳,春夏秋冬不换装。人们为姐妹俩编了一首歌,请小朋友听一听。”接着,老师放录音,请幼儿静听歌曲《太阳月亮姐妹俩》。

  (2)老师淸唱歌曲两遍。

  (3)请幼儿轻声跟者录音哼唱两遍。

  (4)采用整体教唱法教唱。注意“啦……”部分的音准,可以把这部分单独多练两遍。

  (5)分别请男女幼儿各唱一遍,提醒幼儿听完前奏再开始唱。

  4.欣赏。

  播放录音《太阳月亮姐妹俩》,由两名老师戴头饰,随音乐表演这个舞蹈,以加深幼儿对歌曲的.印象。

  5.老师简单评议,然后请幼儿听琴声做《采果子〉〉的动作出活动室。评点

  这个教案,老师在教学要求和教学过程中都注意和强调了音准的训练,这是值得肯定的。音准是幼儿学唱歌的最基本要求之一,老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11-10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12-11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12-14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15篇11-12

中班语言月亮教案04-01

《月亮的味道》中班教案03-26

中班音乐教案10-03

音乐中班教案09-10

中班音乐教案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