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读后感

时间:2023-12-16 10:12:1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为什么读经典》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为什么读经典》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为什么读经典》读后感

《为什么读经典》读后感1

  巴里。施瓦茨的书《你为什么工作》读完了。这本书从不同的角度让我们分析思考工作的意义。特别是适合医院工作者。

  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在工作中,除了钱以外,还有其他价值、快乐。但我以为,为什么现在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以经济效益为主要价值体现?我们工作最根本最原始的动力还是生活!如果工作的收入不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所有的其他快乐都是乌托邦。谈论工作的意义,可能适合于财务自由者,譬如家里有矿、富二代。,退休者也能算得上吧。

  书中告诉我们如何寻找工作中的快乐:赋予工作的意义、积极的态度、带着使命感工作等等,感受工作本身快乐者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记得刚拿到驾照时,每次开完车觉得很累,一位公认很厉害的老师傅笑着说:开车是一种享受,怎么会臂酸手冒汗?爱迪生每天工作可超过16小时,别人劝他别太累,他说:不累啊,我一直都在玩;伟大领袖毛主席在1917年《奋斗自勉》中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从普通人到伟大的科学家,再到伟大领袖,享受工作的乐趣或许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我以为,能享受工作本身快乐的人是少数幸运者,大多数人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或本身不喜欢工作。人性中有偷奸耍滑、避重就轻、占便宜、不劳而获的本能。或许正是这些本能让人类存在于这个世界。好吃懒做,是因为动物从来缺少食物,狮子吃饱了也会睡懒觉,只有肚子饿了才起来脱离自己的舒适区去奔跑捕猎。好吃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营养;懒做是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如此优良的本能,可能是在大自然淘汰中动物能生存下来而深深刻在基因里的。有资料证实怀孕期间感受饥饿的母亲生下的孩子特别容易成为胖子,那是为了把饥饿的危险告诉下一代,充分激活了吸收储存营养的基因。当灾难降临时,胖子才是最可能生存下来的。

  然而,最近几十年我国大多数人脱离了食物短缺,部分人从饿肚子到应有尽有,民以食为天,本能让我们拼命储存营养,化为脂肪。过度的营养带来了大量的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我以为,这是几亿年优胜劣汰的基因跟不上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需要成千上万年时间来选择的基因怎么跟得上这几十年生活方式的爆发式突变?过去认为丰满美好的脂肪、上流阶层才有的富态身材,现在却被称为赘肉。过去赞美别人长得胖的叫福相,现在听别叫自己胖子会生气。

  同理,过去我们感受到快乐工作的因素现在还适合吗?在满足养家糊口水准的收入之后,再片面钱追求一定是理智的吗?收入到一定程度(问题是我们大多数人没达到)后和快乐没有多大关系,这是被国外的研究资料证实了的。过度的经济刺激会不会变成赘肉?奢侈品属于赘肉吗?

  在我们刚毕业及以前那个时代,医务工作是受人尊敬的工作。虽然工资收入少、技术比较落后。我的一个同事刚工作时,一天,他值班急诊,一位老人痛苦地扶着脸来院,经过检查,找到病因,立即祛除了病牙。老人感觉不再疼痛,从治疗台上起来后突然给他跪下,他慌忙扶起老人。老人满脸感激,诉说他已经牙痛几天没吃饭了。同事数次说起这事,再联想到现在的医患关系,唏嘘不已。正是这种简单质朴的感激让我们享受职业的成就感。后来,设备先进了,技术提高了,治好的病人也更多更有效了,却经常困惑,为什么病人的.满意度却越来越低?质疑、不信任、无理取闹、套路、讹诈、甚至打砸医院医护越来越多。原始的职业成就感不断被磨灭,倦怠越来越多。经济社会中,当基本的指标屈服于利益的淫威之下时,我们又付出了什么代价?

  我们已经在教育、医学和法律领域中亲眼目睹了在过度监督和物质激励下,一些潜在良好的工作状态是如何变糟糕的。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人们想要从工作中获取什么?如何才能让顾客、客户、病人和学生满意?为什么如此多的工作是如此乏味?过去,综合社会调查让受访者就工作的5个不同方面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工资、安全性、自由时间、晋升机会、工作的成就感。平均来看,工作的成就感一直位列首位,选择比例一般超出50%。工资基本上排在第三位。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问及物质激励对其他人的影响时,受访者普遍认为工资报酬对他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思想观念”改变了?为什么思想观念会改变?是丰满的理想屈服于现实的骨感之下?难道我们现在的收入比过去少、我们的生活比过去更困难吗?难道我们的医疗技术在退步吗?相信在一个认为工作毫无意义的环境中,个体无法真正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但《你为什么工作》的作者也并不赞成对员工完全放任。不是每一位员工都能从他的工作中找到意义,仅是部分人能找到。重塑工作,找到了自己工作的意义,实际的工作内容远多于职责描述中要求我们做的工作。虽然并不总是如此,但只要愿意去找寻,便可能在那些鼓励工作的意义和成就感的环境中发现自己、成就自己。

  书中认为:如果经常认真地思考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以及我们要求他人所从事的工作,那么工作的世界、人类面临的世界都将变得不一样,人类天性也将变得不一样。我们将帮助那些为我们工作的人拥有更富足的人生,每个人都将由此受益。

  正如作者所说:人为什么工作,至少包括五个理由:

  第一获取生存的物质基础。

  这个不难理解,工作也就是谋生的手段,也正是我们每一个人首先想到的挣钱,然而挣钱是工作的唯一目的吗?不是,工作的最大目的是什么呢?有工作可做,这是作者给出的回答。因为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只有努力的工作,才能保证自己有工作可做。所以,工作的最大的目的就是有工作可做,也可以说,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有工作可做。

  第二工作可以充实人生的价值,提升人生的境界。

  工作占据人生的三分之一的时间,工作是生命价值的最大载体,生命价值的大小应该和工作成正比的,谁能够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谁的生命就更加丰富多彩。生命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你愿意去发挥,就有可能获取巨大的人生成就。人的一生只要短短的几十年,生理意义上的生命不可能永存,但精神意义的生命却可以永存的,那就是生命的价值。只有生命卓有成就,人生才能没有后悔。我们对待工作越多,后悔越少。上天是公平的,它给予我们每一人同样的24小时,谁也不多一秒,谁也不少一秒。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成就却是天壤之别,原因就在于成功者在生命的三分之一时间里不安于现状,有效的工作,不断创新进取。失败者在这三分之一时间里碌碌无为。做为普通人,我们的努力也许不能达到“为人类解放而斗争”但我们至少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当我们到人生的最后时刻,我们不觉得自己是虚度光阴就足够了。

  第三让自己得到成长。

  工作是个人成长的摇篮,首先体现在工作让一个人得到全面发展。如果没有工作,人生是不全面的。人生要全面有三个途径:学习;将学习的东西拿去运用;在运用的过程中体验人生的各种滋味。而这三种途径都要在工作中一一体现出来。然而并不是每一个有工作的人,都能获得同样的成长速度。只有那些做的越多的人,才有可能成长越快。成功很难,难在坚持。成功也很容易,每天积累一点点就可以了。沙漠是由一粒粒沙构成的,草原是由一棵棵草拼成的,大海是由一滴滴水汇成的,人生业绩,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

  第四让个人融入到社会中。

  工作是什么?作者认为工作就是和他人一起做事情。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他人协助,同时你也在协助他人。正是这种相互关系,让工作成为融入社会的途径。

  第五让生命更加健康。

  生命的过程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我们怎样让它“加长”“加宽”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努力工作。如果一个人只研究养生,什么事也不做,那他糊口都可能成问题,又何来生可养呢?生命的确需要休息,但生命更需要工作。休息是对生命的调节,是为了更好的工作。闲散却是生命的空转,空转浪费的不仅仅是资源,还有生命本身。工作本身也是一种健身方式,工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改善生活,改善命运,还在于充实人生,让生命更有活力,更加健康。

《为什么读经典》读后感2

  提笔写读后感时,我已阅读了两遍本书,因书中多次提到了大脑工作原理,我又翻出了医用《心理学基础》和《人体解剖学》,重温一遍神经系统部分,负责思考的额叶皮质,也大部分是承载着记忆功能的。我想起多年前在一位主任医师朋友的办公室看过的一本医学类杂志,专题报道了林龙年博士的微电极插入小鼠“海马”的实验取得了世界性突破,他通过检测大脑编码单元的活动状态,直接解读大脑在学习时的思考记忆的形成,可以制造“聪明鼠”,而人和鼠的“海马”是同理的。好神奇啊!

  刚接触本书时有些吃力,但当我适应了笔者译者的思维方式和节奏,后面的章节就相对顺畅了,任何阅读都需要背景知识,本书更甚,无论是图示还是举例,囊括了数学、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生活等知识点,因知识面之广,需要随时查询知识点或者从脑海里搜索记忆,无法一目十行,才会阅读缓慢。例如:“中东局势”我会回忆一零年左右的中东局势是什么情况;“新西兰的密雀”和“波义耳定律”、“克氏循环”等不懂的知识点,我会去百度一下;钢琴大师汉克琼斯因,我也去了解了平生简介;甚至那个九宫格我也去解答了。

  大脑不擅长思考,它指挥我们的视觉、味觉、触觉、听觉等功能让我们得到实事性知识,形成记忆,供我们以后使用,当储备不够时,而我们又有好奇心或者动力,就会启动思考模式,来整合并组建新的知识。解决一个新问题带来的愉悦感会让我们更加喜欢思考,不断的增加新储备。

  事实性知识先于技能。书中举了很多例子说明这个观点。我认为事实性知识就是背景知识,当我们在面临新问题或者新知识时,脑子里的背景知识会架构出所有与新知识或者新问题相匹配关联的内容框架,来分析解决问题或者接纳吸收新知识。如果,内存丰富,解决新问题和理解新知识就容易的多。所以,无论何时,广泛性阅读不会错。当然,单单读书不足以储备全面的知识,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丰富孩子的间接生活经验,这也是毋庸置疑的。有了这些丰富的内存,孩子再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就会有“哦!原来如此!”的感觉。

  人们更倾向于有情感色彩的记忆,一个或喜或悲的故事穿插的知识点,又或是以故事发展进程形成的一系列问题更易于接纳。当我们必须记住那些无意义的问题,书中也推荐了几种方法。

  文中经典版的“珍珠港事件”图解和改编版的“珍珠港事件”图解,我很喜欢,立刻跟即将学习世界历史的孩子分析了一下,多维度记忆问题的方法,希望这种以故事发展为轴线的记忆方法可以帮到她。

  理解其实是记忆,理解新的事物依赖于联系已知的事物。对于同样的新事物,有些人只是机械的学了表面知识,而有些人则会融会贯通学到了深层知识,所以一般测验试卷都会有些拉分题,把学生们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程度不同的情况区分开来。

  有些新知识是需要抽象思维的,而大脑喜欢具体事物,因此,当我们遇到抽象概念,可以实例化,为了让孩子培养兴趣和减少抽象,我准备了所有电学的实验器材,弥补了在校无实验的缺憾,又能让孩子手脑结合起来。无论学习中遇到的是比较抽象的知识点还是是具体事物,我都和孩子强调,一定要把它弄透彻,不彻底解决,那个问题永远在,学习是一个盖高楼的过程,一个知识点不扎实,接下来需要凭借这个知识点再继续累加起来的所有新知识点,会更加费力气,甚至坍塌糊涂。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学态度必须要有,包括我,身教大于言传。

  题海战术有用吗?“没有充分的练习,你就不可能精通任何脑力活”书中的回答简单明了,记忆力是能被锻炼的,直白的说,反复练习就是润滑油,让我们大脑记忆的齿轮运用的更顺畅,速度越来越快。那怎么记得牢呢?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习新知识后,一定要及时复习,过度150%学习的材料遗忘得比较慢,这就需要大量的见题型,熟能生巧,快速pass已知的,留出时间继续攻坚,这才能提高效率。

  通过大量的学习,知识储备到一定程度,再加上不断的练习,人们就开始越来越多的抽象思考。专业的医生、科学家们,看自己专业问题的角度是带有功能性地思考,通过反复实践已经自动化了。对于孩子来说,当前最实际的就是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理解知识,多看强的人的评论,久而久之,同样有能力像科学家那样创新知识的能力。科学家们也是从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再到创新知识,一步步通过勤奋和练习得来的。

  小学阶段乃至初中时期的学习好成绩高,大部分都是靠着记忆力支撑,真好假好都在一个笼子里,高中大学研究生直至进入社会的专业领域,理解记忆和抽象思维越发重要,每个人的知识储备、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也会影响学习习惯)、自制力、专注力,主动性等开始分化,这时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才真正开始体现出来。所以目前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是一部分能力的体现,比如记忆力,这个阶段重点是知识积累和习惯培养。

  因材施教的章节中,我学到了一个全新的知识点:“以长助短短也长”,是需要我再进一步思考的新概念。以我目前的能力暂时无法运用自如。认知风格的差异和学习能力的差异部分,我只能说是一知半解吧,理论性很强。

  我喜欢作者不给孩子贴标签的风格,对需要进步的学生称之为“慢热型”学生,我也觉得学生没有聪明和不聪明之分,即便有些同学初期接受新知识速度快点,那也只是初期,如果后期没有继续练习和勤奋做阶梯,那他永远停留在初期的“聪明”,《伤仲永》《江郎才尽》想必每个中国人都不陌生吧。

  对于智能的两种看法,我倾向“进化论之父”达尔文观点:除了傻瓜,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于热情和努力,而不是智力。对于智能,态度很重要,赞扬勤奋,鼓励支持,而不是表扬聪明,这也是师傅一直强调的。

  文中也提到了坦然接受失败,我根据自身情况,目前把培养孩子“逆商”作为重中之重,我不急,也不能急,“逆商”是需要不急的心态做基石的。也正如书中所说,我们要小步前进。

  在本篇读后感接近尾声时,参加了小笼包的家长会,其实,与其说是家长会,还不如说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教育引导课,字字珠玉。当师傅说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睡眠质量,使用24点时,我连连点头,因为在第一次听师傅说孩子需要深度睡眠才能有长久记忆时,我就曾苦恼小笼包同学经常半夜掉下床的问题,后来我就是在他睡前用计算器的24点游戏加大大脑运动量,收效不错。一不小心就和师傅想法一致了。

  我对结语中的一句话印象深刻,改为第一人称是:想让孩子愿意跟着我走,必须让他时刻保持兴趣;为了确保他们有兴趣,我需要期待他们的反应;为了期待他们的反应,我需要了解他们。我努力的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了解他们的需求,这也让我再次搜索到我记忆库里,师傅的那个表格(读书会课件),一定提醒自己要融会贯通的运用所学知识。

  即便我在写本读后感的过程中又一次阅读此书,我仍感觉认知偏肤浅了,阅读时的思考给我留下的记忆不多,只有几大方面:大脑不善思考,实事性知识优先于技能,练习的重要性。很多东西消化得不够透彻。一般来说,一本书能给读者一两点启示已经不算浪费,本书概括性的几个耳目一新的观点,确实值得推荐,每位读者和作者的共鸣点各有不同,我个人更喜欢深究里面的那些实例技巧,把难题也做做;也喜欢把书中示例的故事去了解透彻,每个故事每个主角其实都是一本独立的书;甚至其中的某一页,就有太多我想展开思考,却无从下笔的问题。

  最近感觉自己一路往前赶,有些匆忙了。阅读本书的时间,有时在小笼包围棋课教室的最后一排;有时在接送孩子空挡时的车上;甚至有时在等着洗完晾衣服的洗衣机旁,而此时我把孩子送进新华书店,正坐在新华书店门边的奶茶店码字。我想我也许应该放缓脚步,抽出时间回头望一望,重新跟我的《正面管教》和《儿童技能教养法》等书再打打照面。孔老夫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想成为孩子合格的引导者,温故必不可少,否则岂不是熊瞎子掰苞米,掰一个丢一个了么。做事原则:不做则已,要做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极致,争取为孩子做出好的表率。作者:陈蕖蕻

《为什么读经典》读后感3

  当代文学的发展似乎总在矫枉过正的两极中左冲右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先锋小说是对前此文学的意识形态工具论和平庸的现实主义的矫正,在消除了传统的一些积弊的同时,带来了某种程度的技术至上的危险;九十年代以来的新现实主义回潮,成功地将飘浮在半空的小说拉回了人间,给文学接上了地气,但同时又在另外一个极端里把文学埋进了现实的尘埃中难以升腾,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一些急功近利的伪现实主义的盛行,越发将小说降格为粗糙的民间故事,作为一门独特艺术的小说正在急剧地丧失其艺术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在悄悄地篡改文学本应面对的命题。这样说应该不是危言耸听,只要你身置当下的文学现场,就会发现,创作整体上的平庸懈怠让人吃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的确有很多毛病,也留下了一些后遗症,但它对中国当代文学贡献,至少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足以赢得我们的尊敬。那个时候的中国文学充分地敞开了自己,作家集体成为“开眼看世界”的人,无数的思潮、经典和大师一拨一拨地进入我们的视野,然后转化成文学的发肤血肉,参与到当代文学的建设和成长中来。在反思八十年代文学的热潮中,很多人批评作家们丧失了自己,生活在国外的大师的阴影里不能自拔,以致“把大师挂在嘴上”成为诟病先锋文学的口头禅。如果哪一位胆敢“言必称卡夫卡、博尔赫斯”,那必定要成为文学的笑话。

  这类口头禅被当作反思八十年代文学的重要成果成功地保留到现在。但有意思的是,开眼看世界的文学时代的遗产,好像除了这类口头禅,存下来的东西少得可怜。你很难想像当初文学激情澎湃、锐意进取的姿态在仅仅十几年之后就消失得如此迅捷,不曾存在过一样。当下的文学,尤其新世纪以来,创作越发平庸和失去追求。在这里有所微辞,并非否定此阶段取得的成绩,而是就文学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而言,作家们似乎陷入了一种集体无意识,正集体地降低它的品格,失掉了对艺术精进的探索,忽略了创造乃是文学的最大要义,而潦草地停留在简单地描摹现实的层次上。在当下,非文学意义上的“现实”再一次得到浅薄的膨胀,以致沉溺于“现实”、反映“当下”成了作家们投机的借口,以为一“现实”、“当下”就可以走上成就文学的捷径,并以此为荣。除了“现实”和“现实”带来的市场,文学主动丢掉了真正有效的参照和立法标准。这大约是当下平庸的创作现状的源头。

  在这个背景下谈论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读经典》,不免感慨良多。

  当年我们谈论卡尔维诺,就像卡尔维诺在书中谈论他的狄更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康拉德、海明威等一样,如同仰望一尊尊的神。区别在于,我们仰望过了就扔到脑后,卡尔维诺则仰望了一生。仰望不等于取消自己,而是用以汲取、警醒、反思和照亮。对一个创作者来说,文学的立法者就是经典。此外,这本《为什么读经典》也可以纠正某些人长久的一个偏见:卡尔维诺只是一个玩“虚”的作家,与现实无关。

  后者当然是个错觉,评价者大概和当下的作家持有相同的评判标准,以为只有写苦难、写乡土、写农民进城和工人下岗才是现实。卡尔维诺在对这些经典作品的解读中,比如解读司汤达、狄德罗,比如解读帕斯捷尔纳克,有效地澄清了什么才是真正文学意义上的“现实”,那就是一切跟“人”的灵魂、内心困境和怀疑、追问息息相关的东西。所以他在“前言”里说:“我爱卡夫卡,因为他是现实主义者。”而我们的“现实主义”从来都是将卡夫卡排除在外的,因为我们的“现实主义”是另外一个“主义”,意味着进去了就出不来,像照相机一样习惯了与生活重合。卡尔维诺还证明,文学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它有无数的方向需要作家们去开拓和深入。而经典恰恰是通过历史的积累,呈现出这些可能性:可以有司汤达的“个体道德张力、历史张力、生命冲动合成单独一样东西,即小说的线性张力”;也可以有“清晰、讽刺和严肃”的普希金和“唯实、轻描淡写、渴望幸福与忧郁”的海明威;以及“表现为他愿意的那样”的史蒂文森、“没有超出他所去的地方”的契诃夫、“在深渊中航行而不沉入其中”的康拉德、“我觉得自己是理解他的,事实上却什么也没有理解”的托尔斯泰。等等。卡尔维诺在不同的维度上证明了他们的差异,进而证明他们作为大师存在的合法性。

  在这里论述人所共知的文学的多样性似乎有点浅陋得可笑,但我却以为很有必要,当下的创作已经陷入了千人一面的'狭窄景况,某些题材凭借“道德”的优势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意识形态力量,它的威慑力、裹挟力以及唾手可得的利益,让越来越多的作家退变为投机分子,长此以往,文学生态的健康不能不让人忧惧。

  《为什么读经典》的意义,显然不是为了简单地提供三十五篇读书报告。卡尔维诺在1961年9月27日写给加洛的信中说:“要想将零星、不相干的文章,比如说我的,集结起来的话,那就真得等到作者去世,或是至少年纪很大。”卡尔维诺此语足以证明他对这些文章的重视。因为他希望这些文章能够真实、充分地展现自己的世界观和文学观。卡尔维诺是为数不多的有着自己独特而又完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作家。在这些解读中我们也很容易地看出,卡尔维诺一直在用自己的尺度去丈量经典,他没有跟着大师们跑。他在解读的同时也在印证和阐释自己的世界观和文学观。在大师的作品中,卡尔维诺坚定地保持了自己独特的面对世界的方式,坚定来自他的博大和完整。他有足够的格局可以和那一尊尊神平等对话。

  论及海明威和博尔赫斯等人时,卡尔维诺毫不讳言从他们那里获得的营养。“从他(海明威)那里学到的,是一种开放和慷慨的能力,一种对必须做的事情的实际承担(还有技术承担和道德承担),一种直接的审视,一种对自悔和自怜的拒绝,一种随时撷取生活经验也即撷取个人在剧变中总结的价值态度,或一种姿态。但很快我们就开始看到他的局限、他的缺点……”;“我在博尔赫斯那里认识到文学理念是一个由智力建构和管辖的世界。这个理念,与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主流格格不入,应该说是背道而驰。换句话说,二十世纪文学主流是在语言中、在所叙述的事件的肌理中、在对潜意识的探索中向我们提供与生存的混乱对等的东西”。卡尔维诺再次证明了经典的意义,它能够不仅能够提供大师们平生所学的精华,同时还能够照亮和激活后学者隐藏在黑暗中的情感、经验和发现。

  任何一个作家的经验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单靠一己的经验完成一生的创作,从经验的写作过渡到阅读的写作是必然的。阅读,尤其是对经典的阅读,正如卡尔维诺对他的经典的阅读一样,纸上的营养要摄取,纸页背后的东西更为重要,它是你区别于他人从而确立自己的关键之一。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取法其上得乎中,取法其中得乎下”的问题了。

  打一个恶俗的比喻:写作是摸着石头过河,大师和经典就是灯塔。他们在指引和照亮,提供光明的同时也提供黑暗,他们也是标高和度量,所以过河要时时抬起头来。大师就是大师,经典就是经典,摆在那里了。可为什么跨过了一个世纪之门我们就羞于谈及甚至无视他们了?当下文学的“灯塔”在哪里?我们权衡一部作品的标准是急功近利的所谓“道德”、“现实”,还是它逼近经典的可能性?这竟然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要改变目前平庸懈怠的文学现状,我以为首先要在作家们空荡荡的内心树起高于“现实”尘埃的经典的“塔”,让文学复归到它最基本的品质上去;不惮于把大师挂在嘴上,时时检点和测量自己,精神抖擞地回到作家该去的地方。

【《为什么读》读后感】相关文章:

《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05-30

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03-10

读《十万个为什么》有感11-08

读十万个为什么有感01-10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06-27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06-07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02-04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02-12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06-12

【经典】《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