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读后感

时间:2023-12-16 10:32:3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合集)长征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征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合集)长征读后感

  长征读后感 篇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雪,自古以来就是文人们青睐的对象,且深受人们喜爱。有人把雪作为榜样,洁身自傲,学习雪的品行,更有者隐居于山中不受名利所诱惑。

  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天性就像雪一样,惠及与人。就像雪一样,为自己的理想、自由斗争,为中国人民的自由与尊严斗争的人。

  他们,便是共产主义者们,他们有不同的出身,有文化的,没文化的,贵人家的,穷人家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他们有相同的梦想,在这个梦想的支撑下,打破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在长征中,他们四渡赤水,三站遵义,二过草地,胜利会师。

  在长征之初,仅有不到20万的红军,长征结束后,更少了,却推翻了国民党对中国的统治。

  为什么说他们像雪一样呢?首先红军人员来源是五湖四海的,像雪一样来源不止一河之水,可能来自全世界的江河湖海。

  其次,雪对农民有很大的作用,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国民党政府的“青天白日”将这雪消融的干干净净,而共产党的到来像一场鹅毛大雪,将田地盖得严严实实的,让幸福的苗儿得到温暖。这一层雪被义无反顾的、顽强的与“青天白日”作斗争,所以让平民百姓十分的信任和敬仰。就拿1935年1月的遵义城来说吧!

  1935年1月,红一军二师四团成功突破乌江防线,3天后开进遵义。在这一个小小的城镇里,红军带领百姓“打地主,分浮财”一改白军对红军形象的贬低,让很多穷人过了第一个可以吃饱的年。

  他们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和赞扬的,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更应该重视这个像雪一样舍己为人的英雄精神!像去年的救火英雄,就很好的体现了这种精神。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长征读后感 篇2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毛主席的《七律·长征》中的两句诗,每当我读这首诗,心中总会涌起一股革命英雄主义的豪情和崇高感。这首诗是革命的壮丽史诗,也是诗歌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诗人以生花妙笔描绘了五幅精彩纷呈的图画:腾越五岭图、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诗中记载着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饱含着共产党人的万般豪情壮志。毛主席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统帅风度深深地感染了我,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鼓舞着我,激励着我,也鞭策着我不断地前进。

  今天,我们仍然要学习红军的这种积极乐观的精神,勇往直前,奋发向上。记得去年年底,我参加“时代之星”奥数竞赛,考试那天,试卷发下来一看,哈,都是平时做过的'题,心里一阵窃喜,笔走如飞,很快就做完了。做完后,草草地看了一遍卷子,就自信满满地提前交卷了。最后,发榜了,我名落孙山。一开始,妈妈告诉我这个消息,我根本不相信,怀疑是自己听错了。妈妈告诉我,千真万确,我的眼泪顿时夺眶而出,心情一下子糟透了,非常伤心,很失望,甚至觉得没有脸见人了。

  妈妈安慰我说:“没关系,争取下次考出好成绩。”那天晚上,我反复品味着气壮山河的《七律·长征》,不禁感慨万千。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过千难万险,我遇到的这点挫折又算什么呢?那天,我睡得很香。

  我们少先队员是祖国的明天,是祖国的希望,让我们发扬红军的乐观向上的精神,永远乐观地面对未来,笑对人生吧!

  长征读后感 篇3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听着这首《过雪山草地》,我的心又一次被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占据了。是啊,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人类历史上的英雄史诗,是每个中国人都引以为傲的。如果说长征是“红色之旅”,那么红军战士们就是一枝枝傲雪的红梅,一片丹心向阳开。

  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四渡赤水,飞跃大渡河,过湘江,金沙江;翻雪山,过草地,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线,无数战士倒了下去。所以,长征是一曲悲壮的歌,一首悲壮的诗,一幅悲壮的画。可是在毛主席的笔下,这一切都是那样的平淡无奇。“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何等的气概呀!今天的我们,若不是爱国人士们慷慨激昂的'号召,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恐怕还生活在那万恶的旧社会,受资本主义的压迫,永远也翻不了身。

  红军战士们历经重重磨难,风欺雪压不低头,就是为了达到革命胜利的目的。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生活中,我只要遇到一点儿挫折,就退缩了,再也不敢迎难而上;学习上,遇到难题,就等着父母或老师讲,从不动脑筋思考。生活给我的机会,我就这样轻易地丢掉了!记得还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小雷山玩儿,爬到半山腰上,我累得气喘吁吁,便一噘嘴,说什么也不爬了。现在想想,真惭愧呀!

  现在,人民已经解放了,战争的硝烟也从生活中消失了。但长征路却并没有完结。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的长征路,我的长征路的目的地就是一所好的大学。

  我要把长征精神放在学习上,翻越学习中的一座座山,一条条河,迎来自己人生中的胜利!

  长征读后感 篇4

  纵观万里红军征途,定能想到毛主席那首《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那烽火连烟,民不聊生的年代,在那人心惶惶,枪林弹雨的年代,三十万红军踏上了危机四伏的万里长征,长征结束时红军却仅剩三万余人。爬雪山,过草地,跃桥索的艰苦更让人难以想象。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关于长征的书《红军长征史》。文中,红军战士为了集体利益而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精神,让我为之震撼。正如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率领队伍为红军垫后,在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后,被落下的四五百名红军,全部被国民党封锁,饿着肚子的剩余战士只好回山西打游击。撤退途中,陈师长被敌人击中腹部,他咬着牙,仍坚持到底,自己来掩护红军撤离,最终还是被敌人抓住,倒在血泊中,壮烈牺牲。那时他才二十九岁,还是一个热血方刚的青年,多么可敬的英雄啊!

  如果没有许许多多像陈树湘这样的战士,这场战役怎能取胜?如果没有千千万万的红军为对抗敌人牺牲,长征会胜利吗?正因长征中有许许多多像陈树湘的战士,为了大部队的安全牺牲了自己,这万里长征才能胜利,让我们有一个国泰民安的祖国,一个健康成长的地方。“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红军仅靠六只大船,一只漏掉的小船,便突破了蒋介石的致命封锁,红军抵挡着枪林弹雨,通过被敌人砍断的冻硬的铁索,度过了悬崖峭壁。

  无论是一支军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拥有这种精神,便会无坚不摧,红军的大无畏精神是一个宝库,过去,将来,我们仍会受益匪浅。我们现在的'生活,现在正飞速发展的新中国,是战士们所奢望的。愿不辜负祖国,不负韶华,发愤图强。

  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是多少红军战士爬雪山过桥索换来的,是多少红军战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无论何时,在我心里,红军永远是可敬的英雄,可敬的战士。愿吾辈之青春,捍卫这盛世中华!

  长征读后感 篇5

  今天翻开语文书,又看见了,《长征》这篇课文.我又认真的看了一遍.情不自禁的感到红军的伟大.

  长征,这震惊中外举世皆无的两万五千里的军事长征,是中国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中国工农红军长驱二万五千余里,纵横十一省。长征途中,天上有敌人飞机轰炸,地下有敌人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

  还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五岭、乌蒙山、大雪山、草地等天险的阻隔,这些艰难困苦是常人不可攻破的.而红军却不以为然.只当高低起伏,连绵不断的五岭山脉是翻腾着细小的波浪,把高大雄伟,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是脚下滚动的小泥丸.这是何等的乐观主义者精神呀!

  长征中没有食物,红军们只能吃树皮,草,野菜,皮带,多么艰苦呀!更惨的是,在爬雪山时,有些战士还穿着单衣,狂风怒吼着,雪花飞舞着.不少战士默默的倒下了.他们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这样还得行军打仗,多辛苦呀!就这样,他们也不怕,勇敢的战斗着.湘江战役,强渡乌江,强渡大渡河……哪个战战役不是红军用鲜血和生命夺来的.他们的鲜血洒在了祖国江山下.他们图的是什么?全都为了我们,为了他们的子孙后代.我们今天为什么能坐在这么光明的教室里,过着这么美好的日子?是那英勇的军人.是那死去的红军们用鲜血和性命换来的.

  而我们却一点也不珍惜,天天得过且过.每天脑子就是怎样能玩上电脑.玩什么.一点也不想想如何学习.这样对得起谁呀!

  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努力学习,来报答他们.

  长征读后感 篇6

  体谅与帮助——读《红军长征故事》有感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一本宣言书,长征是一个宣传队,长征是一部播种机。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红色长征,正像一条蜿蜒二万五千里的红飘带,以它无与伦比的绚丽,舞过那个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舞过多风多雨的二十世纪,舞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崭新希望。红军长征路上,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我读过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这个故事让我颇为感动。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小兰,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但是,她却知道体谅他人,有着坚强的意志,在她没有粮食的时候,她完全可以问别人借一些。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想着自己的战友能够有足够的粮食吃,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这让我想到了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事。一次,我的尺子忘在了家里。正当我急得满头大汗的时候,同桌拿了一把尺子借给我,说:“这个给你用吧,我有两把。”“谢谢。”我感激地回答道。可是,我正心安理得的写作业时,我却听见了同桌想别人借尺子的声音。这就是为他人着想,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的一种表现。不仅是在长征的过程中,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体谅别人,帮助别人。红军是一个被称为天下无敌的队伍,红军是一个能刻服一切困难的队伍,红军是一个不怕牺牲的队伍,红军是一个创造举世无双的壮举。我们今天是祖国的希望,明天将是祖国的栋梁。红军的事迹将不断地激励着我,要刻苦学习,努力向上。长大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长征读后感 篇7

  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历时两年,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他们翻高山、穿沼泽、渡大河、攀山崖、过索桥;在雪山上寒风刺骨,在沼泽里连滚带爬,在江水里齐心向前;在金沙江巧渡,在大渡桥强渡,正如诗中所说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可是,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共产党坚持到底,永不服输呢?这正是中国共产党能成为一个可以照亮中华大地的太阳的理由。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们,有着许多崇高的品质,他们具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五岭”可以当做“细浪”,“乌蒙山”可以当做“泥丸”;他们具有英雄气概大无畏的精神,可以将刺骨的金沙江水拍暖沿岸高耸入云的山崖,也可飞跃寒冷的铁索桥,;他们团结一心,在经历了艰难的长征胜利会师后,在白雪皑皑的岷山上,也有无尽的欢乐;他们更有必胜的信念,在国民党的围追堵截、日军的扫荡下,也永不言输,用自己的生命保卫红色政权,用自己的'身躯筑起民族的屏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共产党和千千万万的党员们,仍像太阳一般不断努力,继续发扬共产党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使中国如腾飞的巨龙飞速发展,一步步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是是先驱者,是领航人,更是一轮不落的太阳,使神州大地13亿中华儿女在党徽的照耀下成长生活,享受幸福。

  长征读后感 篇8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阅读了<<长征>>这一首诗,这首诗是我国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在1935年10月写下的。

  这首诗主要是以红军在长征中越过五岭山、攀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和翻越岷山的这五个事例,概括了红军在长征中体现出的不畏任何艰险的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在作者的描写下,红军高大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在文中,令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句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绵延不断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只像翻腾着微波的细浪,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只像脚下滚动的泥丸。这句中提到的“乌蒙”和“五岭”都是些绵延不断,气势雄壮的大山,但在红军战士眼里,这些使常人望而生畏的大山都只是那么的渺少,不起眼。我认为,这句话写得很妙。毛主席不仅把红军高大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出来,还把红军不畏任何艰难险阻的英雄辈出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写了出来,还点明了中心,真是写得妙啊!

  与红军的艰辛旅程相比,我们显得十分懦弱。在体育测验,老师要求我们跑400米,我们班的许多同学跑完后喘气,有的.还放气不跑了,这与红军的那二万五千里相比,是多么渺小。我们跑的都是平路,而红军走的那二万五千里都是险路,有时还要在“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奔跑。我们真应该学习红军的那种大无畏精神。

  通过对这一首诗的閲读,我对红军长征的这一段历史有了更深刻

  的认识与了解,也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他鞭策着我要向红军战士那样无畏艰难险阻,勇往向前!

  长征读后感 篇9

  对于我们生长在幸福、快乐的现代生活里的孩子们来说,什么是苦、什么是累几乎从来没有切身的感受,但读了《长征》这本书之后,终于知道什么叫千辛万苦,什么是恒心和毅力,什么才算真正的英雄!

  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红军叔叔们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面对寒风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红军叔叔、阿姨,甚至有的年龄小的只能叫哥哥的战士们,没有吃的,就吃炒面,到后来甚至吃煮的皮带;没有太多穿的,有的只能靠吃辣椒御寒。经过漫漫草地,遇到的却是可怕的淤泥和沼泽,陷阱去就会再也爬不出来。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倒在了长征的路上,可是红军叔叔们却有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英雄气概,他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努力和艰辛走出了一条前进的道路。这既是一条淬炼意志的艰难之路,也是一条生命之路。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太多太多,每一个故事都深深地触动着人们的心灵,就像书中写的那样: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想想现在的我们,始终沐浴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衣食无忧,欢声笑语,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在老师、同学们的关心下不断进步。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却因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打退堂鼓,这和红军叔叔们比那该差的多远啊!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那种坚强的意志和不怕困难的斗志;学习他们那种顽强的毅力和不怕死的拼命精神。在国家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强大的今天,让我们珍惜时光,勇于拼搏,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长征读后感 篇10

  当初读《金色的鱼钩》时,只是因为好奇,但读着读着,泪水充满了我的眼眶,我被文中那舍己救人的老班长深深地感动了。

  当我读到”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着眉头哽咽了下午“时,眼泪不由自主地喷涌而出。

  多么可亲可敬的老班长呀!为了三个小同志有充分的营养,放弃了热腾腾的、鲜美的鱼汤,去嚼小同志们吃剩的鱼骨头的草根!大家都知道,草根和鱼骨头是没有营养的,可是老班长为了三个小同志,宁愿去吃这没有营养的骨头!

  和老班长相比,我们问问自己,我们呢?有不爱吃的饭菜,就背着父母大碗大碗地倒掉,比如有一次吧,家里做了炸酱面,我最不喜欢吃炸酱面,怎么办呢?我眼珠一转,借口说在外面凉凉,跑到外面把面扔了,装模作样地抹抹嘴,回屋了。晚上饿了,又问妈妈要钱买零食去了。读了《金色的鱼钩》之后,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它!

  还有一段让我记忆犹新,当”我“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时,他还不要,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不行了,你们吃吧!还有20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原去!“

  这一段看得我是热泪盈眶,老班长明明有可能活下去,但老班长没有,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作者和两个小同志,自己平静地选择了死亡。透过老班长的话语,我看到了老班长崇高、善良的`心!

  但现实呢?我们连一点点利益都不能放弃,怎么能像老班长一样舍弃生命呢?

  直到读完文章,我才知道为什么鱼钩是金色的,因为老班长对同志们的爱是金色的,正是这金色的爱把鱼钩染成了金色!

  长征读后感 篇11

  我喜欢听些老故事,尤其是那些红色故事。而《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就收录了许多红色故事,我来详细谈谈其中长征的故事。

  1933年,蒋介石发动了第五次围剿,为什么只说第五次呢?因为前四次的围剿都被这支在华南六年的部队——红军给击败了。可这次蒋介石动用了90多万兵力,这对红军来说无疑是场灾难,就在这迫在眉睫的情况下,毛泽东等领袖宣布让红军约9万人的主力部队北上延安,这就是有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先突破了敌人的阻击,他们在金沙江遇到了彝族,因为红军善于与人民交流,刘伯承将军也会些彝族语,于是和谈后的彝族人民与红军一起对抗共同的敌人。林彪先锋队强渡了安顺场,此后一支两支的部队陆续渡过了河,但这样的速度无法使红军快速全部的渡岸,于是召集30位英雄组建敢死队抢夺泸定桥,准备强渡大渡河。泸定桥已经被敌人拆去了木板,这三十位英雄冒着炮火爬过了铁链,铺好了桥,使红军到达了四川境内,后又爬过了一万六千尺的大雪山,过了荒无人烟的炮铜岗,于1935年进入了川藏边界的大草地。过草地是红军最艰难的时刻,因为大草地上的`少数民族并不了解红军,便远远地后撤,红军有钱而无法买粮,且不说饥饿,草地上更多的是天灾,但红军却战胜了这些天灾人祸成功进入了延安。

  这些故事虽然只是被寥寥数笔的记下,但这个历史却依然那么令人赞叹,这伟大的军事行动是敌人永远无法做到的,因为敌人沾沾自喜时,红军已经度过了大渡河,敌人还在计划时,红军已经完成了会师。正如毛主席的一句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长征读后感 篇12

  一看到《七律﹒长征》这首诗就让我感受到这首诗有多么的气势磅礴;一联想到红军在长征路上冷死、饿死的情景就不禁让我深深体会到他们为了人民得到解放,不再受帝国主义压迫,而牺牲了自己。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从中央根据地出发,其间经过11个省: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翻越了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草地上,一位老班长为了自己的队员能生存下去走出草地,他自己不吃,都留给队员吃。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长征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在长征途中红军们吃树皮吃草根,他们翻山越岭一边忍着饱饿行军,一边还要跟敌人们做斗争。那苦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熬到头啊!脑子里联想到这一幕眼泪不禁滚落了下来。红军们不被任何困难吓倒,他们藐视困难。红军们攀上高大磅礴的乌蒙山,在他们眼中只不过是脚下滚过的泥丸。过铁索桥时,没有一个人胆怯,都昂首挺胸,奋力往前进发。

  毛主席带着红军们经历了多少千辛万苦,这首诗就是在长征艰难的路途中写下来的.。毛主席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啊!

  红军们为了人民的能过上好日子,做出了多大的牺牲啊!他们在战场上和敌人们拼搏,是他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就应该珍惜现在,努力学习,以后为人民,为祖国做出一番事业。

  长征读后感 篇13

  这学期刚开学,我们就学习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这首诗,学习过后使我深受感动。

  这首诗共八句,讲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走遍千山万水,不惧千难万险。诗中为我们展示了“跨越南五岭”、“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这五幅“征难图”。通过这五幅图高度概括了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喜踏岷山雪”这幅图,使我仿佛见到了这样的画面:那是在1935年,中央红军渡过大渡河北进,遇到了第一座大雪山———岷山。这座山海拔4500多米,山上终年积雪。日落之后到日出之前的时段,到处阴风怒号,漫天飞雪,寒冷异常。山高陡峭,连鸟儿都飞不过去。行军数月,粮食不足,人也筋疲力尽。甚至有的人在冰上摔倒了,站不起来,就永远的倒在了雪上之上。无畏的红军却偏偏要与命运抗争。最终,中央红军翻过了雪山,在北进途中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和我们现在的生活相比,红军当年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到了冬天回家有暖气,出门有羽绒服和棉鞋,可红军翻越雪山时穿的是单薄的衣衫和草鞋。我们现在可以大鱼大肉,有的'同学还挑三拣四,可红军翻越雪山时不仅要忍受饥饿和稀薄的空气,还要顶着刺骨的寒风。我们现在自私自利,不懂分享,可红军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不畏艰辛,勇敢地牺牲自我。

  通过学习《七律·长征》这首诗,使我明白,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都是由红军当年的辛苦付出以及英勇牺牲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学习当年的红军精神!

  长征读后感 篇14

  前几天,我在学校里读了一本名叫《长征的故事》的书。这本书里的所有故事,看完后都让我非常感动。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草地悲歌》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小红军战士在过沼泽地的时候,不小心陷阱了沼泽地,而且越陷越深,一位老红军看见了,奋不顾身跳进了沼泽地营救小红军,最后小红军得救了,而老红军却再也出不来了;《倔强的小红军》是讲一位老战士给一位小战士吃的东西和给他马骑,小战士都不要,最后被饿死了;《雪山上的太阳》讲的是过雪山时一位女红军把自己的棉衣给一位小红军穿,最后自己却冻死了。。。。。。

  看了这些故事,我的心中很惭愧。我们现在的.孩子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或“小公主”。而且,我们不管和同学、朋友还是和家长,买来的好吃的好玩的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同学们在学校吃饭的时候,老师要检查同学吃得多少,有些同学吃不下了或嫌饭菜不好吃的时候,就偷偷的把饭盒送出去,这多浪费啊!如果你再想想那些红军战士们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而没有吃的,只能吃皮带、皮鞋之类的东西后你就不会再浪费食物了。

  我们如果就这样下去的话,还怎样报答养育自己的父母,培养自己的教师和创造新中国的烈士们啊!我们还是这个国家的希望吗?假如这个国家连希望的光芒都看不见的话,这个国家迟早会灭亡的。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能怕苦怕累,但我们在吃苦受累的时候,我们应想一想,那些为了给我们创造美好将来,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辞的红军战士们。

  想到这里,你还会被这么一点点的累和苦而压倒吗?站起来吧!同学们,让我们为成为国家的栋梁而奋斗吧!

【长征读后感】相关文章:

长征阅读答案09-14

长征读后感03-10

《长征》读后感04-20

长征读后感05-21

关于观看长征心得11-29

长征故事读后感02-24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11-23

《长征故事》读后感12-08

长征精神读后感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