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对学生的影响

时间:2022-11-01 08:35:54 赛赛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育改革对学生的影响

  改革之所以要突破这些界限,是因为改革者们明白,学校的真正工作是促进学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改革对学生的影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改革对学生的影响

  关于选科

  在初中的学习中,学生们就该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并有选择意识。目前的初二学生很多都会赶上第二波的高考改革,那么现在就该留意起来了。

  关于报考

  改革后的高考志愿填报,跟现在也大不相同了,在现行的规则下,以北京市为例,学生在第一批次填报时,共选填6所院校志愿,每所院校选填6个专业志愿,在分数优先的总体规则下,6个学校同为第一志愿院校,依次投档。进档后再按照规则进行第二轮的专业投档。

  改革后,规则将发生变化,“院校+专业”的投档模式,将被“专业+院校”取代。

  关于自我认知

  选专业选校的前提是清晰的自我认知。每个学校都提早明确了各个专业的录取条件即选考科目要求等,这也就意味着,高一的学生要基本明确未来专业选择的方向,从而确定选考学科。

  关于机会

  新高考,对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对家庭来说,挑战重重,种种之前想到和没想到的问题都纷至沓来,的确有挑战!

  如果说现行高考下,分数优先,是否能被录取到理想专业并不一定;那么在未来的新高考中,梦想成真将有更多的筹码,如果你职业方向明确、专业思路清晰,那么从高一开始你就可以为了你的梦想执着奋斗!就考这个专业,努力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如何能进到更高一层次的学校!

  学生在素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一)素质教育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

  教育改革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我们知道,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教育的最终成果,其在教育改善中的地位是无法比拟的,教育改革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让学生得到更全面顺利的发展,教育部门力求为社会输送更多社会人才的教育改革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应与社会实际相适应,若出现背离,教育就无法满足学生及社会的发展需求,在这样的情形下,教育制度等各方面就必须实行改革。我们可以说,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教育体制、教育方式、思想及教育理念等都只是为实现这一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所采取的必要手段,因此,要实行教育改革措施,首先要明确学生发展才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这一事实,避免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争执。从这几年的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人认为教育改革就是调整和改变教育体制、方式、思想以及教育理念等,做好了这些也就算实现了教育改革目标,所谓的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也就基本落实,这是片面的,很多地方教育部门正是在这样无法明确教育目标的错误改革指导方式下,在素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徘徊不前甚至是倒退。其次,要充分认识学生与素质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在改革实践中,要将以学生发展的教育改革目标全面体现出来,将其作为鉴定和评价教育改革是否正确和有效的重要标准,很明显,能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改革就是成功的,而让学生处于发展困境甚至是倒退的改革就是失败的。因此,必须明确学生与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确立教育目标,才能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

  (二)素质教育改革需以学生为中心开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是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首次提出。杜威极力不提倡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反对那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倡导解放学生的思维,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发挥儿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在“做中学”。尽管杜威的倡导的这一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但其教学理论对当今教育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模式都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此外,学生因素是制定教育改革政策及方针的重要考虑因素。教育改革要完成的好,就必须以学生为导向来研究和采取决策。无数的教育改革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改革,其改革政策与方向才是科学的。教育改革要以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为底线,一切有损于学生自身利益的教育改革都不值得推广,改革不能以牺牲学生利益为代价进行。这主要是由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改革核心思想所决定的,以学生为牺牲品的教育改革,没有存在和推行下去的必要。

  (三)素质教育改革措施立足于学生,并通过学生来体现

  正确的素质教育改革必须遵循学生发展基本规律,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满足学生更高的发展需求。这主要是由教育改革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这一目标所决定的。同时,素质教育改革的措施也要通过学生来体现,事实上也只有学生才知道自己缺少哪方面的知识、哪种教学方式更适合自己学习、对什么课程比较感兴趣等,总的来说,教育改革措施如何选择,成功与否要通过学生来体现,只有学生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可以获得什么。倘若教育改革的措施解决不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不能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的话,就算教育改革的政策制定的再完美,素质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本质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这样的素质教育改革措施也无法获得学生的高额满意度,总体来说,即使开展了也必将以失败告终。因此教育改革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学生发展及其利益,通过其在学生身上的体现,来科学评价改革措施的优良性,钻研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正确的改革举措,从而推进素质教育改革顺利进行。

  (四)素质教育改革离不开学生的广泛参与

  素质教育改革存在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因素,必须要两者有效结合及相互作用,才能实现改革目的。首先,学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素质教育改革当作是一个整体,教育改革与学生是都是这一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改革要有效开展的话,离开其中哪个部分,其结局都是无效的。其次,教育改革所采用的措施必须作用于学生,能够推动学生未来发展,这样的素质教育改革才称得上是有效的。再者,学生的广泛参与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没有学生参与的教育改革,注定是失败的。目前我国有不少地方的教育改革忽略了作为其主体的学生因素,教育部门对学生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了解不透彻。在很多学校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根本都不会有参与的机会,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调查就凭主观去制定改革措施,忽略学生的意见,很多改革措施的执行得不到学生的及时反馈等,教育改革中应该有学生参与的地方都没有让其参与。这就导致教育改革和学生相对分离,教育改革丧失了其存在的基础,改革纯粹是为了改革自身,与学生脱离干系。无数实践表明,没有学生参与的教育改革是不可行的,这样的改革举措也必将以失败告终。

【教育改革对学生的影响】相关文章:

教育改革的影响04-27

学校对学生教育的影响03-03

情绪管理对大学生的影响04-15

教育改革的心得体会12-07

深化教育改革的心得体会11-21

教育改革发展心得体会12-21

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心得12-14

2023年教育改革的心得体会03-25

教育改革个人心得体会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