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时间:2022-04-13 15:20:00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开展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策略与方法范文

  策略,指计策;谋略。一般是指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或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法;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开展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策略与方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开展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策略与方法范文

  开展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篇1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新的世纪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策略与方法。要求每一个人具有关心他人、家庭、社会、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具有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具有自主、自信、自强的人格品质。这意味着,跨世纪的新一代,不仅要有良好的智能素质,更要具有一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素质。幼儿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我园在幼儿健康心理与人格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我园幼儿健康心理与人格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为了把幼儿的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落到实处,我们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了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一)幼儿心理健康与人格教育的目标

  小班:

  1、关心周围的人和事,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喜欢上幼儿园,有良好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3、初步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既具有男性的坚强、勇敢,又具有女性的细心、温柔的人格特质;

  4、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5、喜欢参加各项活动,用简单的语言、动作、表情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中班:

  1、能积极愉快地主动参与集体性活动,敢于表现自我;

  2、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调节行为的能力;

  3、会简单评价别人;

  4、做事有信心、能克服困难坚持完成;

  5、能当众表演,不胆怯;

  6、有较强的求知欲;

  7、能充分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平等合作,乐于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

  大班:

  1、能理解别人的情感,会主动关心别人,帮助有困难的同伴,爱护小朋友;

  2、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有一定的责任感;

  3、遇到困难能主动想办法去解决;

  4、喜欢参加各种活动,活动中乐观、自信、友好、谦让、合作、协商;

  5、能够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分清好坏,克服缺点,有坚持性;

  6、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二)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基本内容

  1、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

  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幼儿的个性、社会交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我意识的发展,是让幼儿从“自我中心”中摆脱出来,使其正确认识自己,并能正确认识别人。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往往来源于教师对他的评价。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正确认识和评价每个孩子,要多鼓励,少批评,让幼儿在鼓励中健康成长。教师要帮助个别幼儿克服胆小、自卑的心理,帮助其找朋友,建立良好的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另外,教师要尊重幼儿、相信幼儿,让幼儿每时每刻都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认识。

  2、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的社会交往对他们的个性、社会性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因此,我们注意为同年龄组的幼儿创设交往的机会与环境。每个班都创设计算区、美工区、语言区、建构区、表演区、科学区、娃娃家、商店、医院、餐厅等多种区域。幼儿每天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进入各区进行自主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礼貌待人、主动交往、友好协商、谦让合作的技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社会的认识。其次,为不同年龄的幼儿创设交往的机会与环境。通过角色游戏、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等形式,让大班幼儿带领小班幼儿一起活动。活动中,增强了大班幼儿的责任感,培养了幼儿间的友谊,增进了相互了解,发展了幼儿的交往语言,从而达到提高幼儿交往能力的目的。

  3、培养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欲望。

  随着幼儿独立性的发展,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周围,并对许多事物产生极大的好奇与兴趣。教师有责任保持并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知识的欲望。为此,我们在各班创设了养殖角、种植角,以满足孩子求知的欲望。另外,我们还购置了许角、种植角,以满足孩子求知的欲望。另外,我们还购置了许多声、光、电、热等科学操作材料,创办了科学游戏室,各班定期到科学游戏室活动。幼儿在科学游戏室接触到了许多未知的领域,获得了多种感性经验,发展了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求知的欲望。

  4、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培养幼儿良好的自理能力,是形成幼儿独立性人格的基础。幼儿在“我要做”、“自己来”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增长经验,克服困难,从而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幼教之友《开展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策略与方法》。我们把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纳入常规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并在教育教学中加以巩固,让幼儿逐渐学习穿衣、吃饭、喝水、独立入睡等生活自理技能,为将来立足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幼儿形成自信、自强、自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优秀人格。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求教师鼓励幼儿多想、多做,并让他们说出结果,锻炼幼儿独立完成任务、克服困难、主动交往的能力。

  5、培养幼儿具有“两性化”人格特质。

  幼儿教育应当培养个性健康发展的人。性别差异心理学和性度心理学通过分析男性和女性身上的积极特质,发现同时具有“两性”积极特质的人心理更健康。具有这种人格的人表现为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稳,既自信又谨慎。具有“两性”化人格的人更能适应社会的迅速发展。我们在小班,通过开展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培养女孩具有勇敢、坚强的男孩性格,在室内组织幼儿绕线团、娃娃家等培养男孩具有耐心、温柔的女孩性格。使幼儿具备两性中的优秀心理特质,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增进幼儿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其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我园实施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一)学理论、促观念、变行为

  我们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理论,提高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组织搞心理科研的教师到北京等地参观学习,接受新信息、新方法、新经验,来指导具体的实践活动。通过讨论、学习、探索、实践,教师的教育行为有了很大改变。她们把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做为工作的重点。日常教育教学中,她们努力改变自己的言行,用微笑赢得孩子的欢心,用尊重获得孩子的信任,用赞赏鼓励孩子成功。看到孩子的进步,更加激发了教师们探索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决心。

  (二)将心理健康与人格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当中

  我们以幼儿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为导向,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蕴藏着许多心理教育因素。如孩子收拾玩具时,就有一个责任心培养问题。每次活动前,教师都提出具体要求,有的孩子能够把玩过的东西整整齐齐放回原处,但有的孩子还没收拾完就走了,有的孩子干脆不收拾。这就要求教师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对那些能够整齐收好玩具的幼儿要及时表扬与鼓励,教育那些收不完或不收玩具的幼儿,做事要有始有终,要有责任心。再如,小班孩子刚来幼儿园时,有些内向的孩子不敢玩大型玩具,而那些外向的孩子能自由大胆地玩大型玩具。在户外活动时,我们通过“学做解放军”、“滚地雷”、“走独木桥”的游戏,培养胆小幼儿大胆、勇敢、不怕困难的性格。因此,我们说,生活中处处有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还把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融入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不同表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周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

  (三)组织专题研究活动,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

  为了把幼儿心理健康及人格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落到实处,我们各年龄班进行了专题研究活动,如:在大班搞了“通过大带小活动,培养大班幼儿的'责任感”的实验;在中班搞了“中班幼儿自我意识培养”的实验;在小班搞了“两性化人格培养初探”的实验。这些实验内容此略,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家园密切配合,巩固和发展幼儿健康心理

  家长是幼儿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任何活动的开展如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健康心理的培养也不例外。

  首先,我们通过“爱心桥”园报,向家长宣传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理论、方法和重要性,让家长对幼儿健康心理有一个初步认识。另外,我们通过开办家长学校,请专家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的专题报告,使家长对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其次,各班开办家园联系栏。通过家长园地,向家长介绍近阶段研究目标和群体、个体发展情况,前一阶段课题进展情况和后一阶段的打算;指导家长如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家长接送孩子的间隙,与家长作简短的交流、勾通,统一方法,争取家长的配合。

  再次,我们通过“家长问卷”,了解幼儿在家的真实表现。小、中、大三个课题研究班,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家长问卷,根据收回问卷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向家长反馈,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能够在家有目的有计划对幼儿进行配合教育。同时,我们组织教师,坚持每月一次的幼儿教育与卫生保健的咨询活动,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表现,向老师请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解答。通过教师与家长的面对面的探讨,解决了许多问题,促进了幼儿健康心理的发展。例如:小班孩子刚入园时,有些孩子胆子特别小,不敢说话,不敢参加活动,吃饭时从不敢说回碗。家长在咨询时,向老师请教教育孩子的方法,老师帮助家长分析孩子形成胆小内向性格的原因,并指导家长,要多带孩子出去玩,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伙伴,同时父母要放开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教师方面,多关注胆小的孩子,以鼓励表扬为主。通过家园的密切配合,这些孩子的进步非常显著,他们现在不但能主动和同伴打招呼,并且积极参加班里的各项活动,回家后还主动说一些幼儿园的事情。

  另外,通过家访活动,巩固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教师们根据本班幼儿心理方面的具体问题,制定出家访计划,她们利用业余时间对大多数幼儿进行家访,了解幼儿在家的真实表现,指导家长教育幼儿的科学方法,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中。家长们看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深刻认识到了家庭与幼儿园配合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开展“幼儿健康心理及人格教育”,我园大班幼儿的责任感、自主性、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明显增强;小班幼儿的性格特征更接近于“两性化”人格的积极特质。幼儿的求知欲及探索精神也逐渐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开展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篇2

  幼儿阶段是孩子心理素质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经常会出现“成长的烦恼”,即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和行为,如多动、焦虑、恐怖、失眠、攻击性、自卑等。针对这些现象,教师要根据个体行为产生的背景和个性差异特征及时给予心理健康疏导和教育,使儿童心理机能和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进入良性发展的状态,使孩子的性格日渐完美,智力保持正常发育,认知能力趋于理性,情感控制更加适当,适应环境能力更加良好。引导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事关孩子未来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学校、家庭、社会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阶段是孩子健全人格形成的构建期,能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能不能树立必要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能不能学会必备的独立生活能力,能不能掌握进退有度的社会交往能力等,关键在于能不能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和事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幼儿心理教师、家长以及幼儿教育工作者,都要把学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作为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争取最大限度地让幼儿接受最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幼儿快乐成长、学习

  在幼儿成长所需的物质条件、医疗条件都得到极大满足的情况下,心理健康问题逐渐上升为影响幼儿快乐成长、学习的主要问题。如胆怯、恐惧、焦虑、情绪不稳、意志薄弱、情感脆弱、不愿交际等,这些不健康心理现象的发生,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快乐生活和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幼儿成长环境和个性差异,及时发现幼儿不良心理问题,及早排除困扰幼儿快乐成长、学习的各种心理因素,让幼儿更加健康、快乐。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与时俱进,大力提升全民心理健康教育观念

  首先,改变学校重知识讲授、轻心理健康的教学观念。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是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难以提升的最大障碍。目前,一些幼儿园只重视学生安全教育和识字、认图教学,却不太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这种观念急需改变。其次,改变家长只重视孩子身体健康教育、轻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育儿观念。有的家长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还拿一些恐怖的故事或话语来吓唬孩子,给孩子造成胆小怕事的心理阴影。最后,改变家长重物质生活、轻精神生活的教育观念。用先进的教育观念引导家长,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强培训,努力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建立健全幼儿心理教师队伍定期培训制度,通过轮岗轮训、教学研讨、名师讲座、现场观摩、兄弟学校互动交流等各种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心理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与水平提高的关键。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当地心理健康教师资源分布与短缺情况,科学制订心理健康教师培训计划、培训数量和培训时间,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的质量,大力打造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为城乡心理健康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提供充足的教师资源。

  家校合作,不断提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家校合作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教育效果。学校与家庭加强沟通,教师与家长增强交流,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才会得到不断提高,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才会得到极大改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才更富有针对性、实效性、目的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才会得到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才会大幅度提质增效。

  在家校合作中,家长、教师、学校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都能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各自的优势都能充分发挥作用,并在合作互动中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循环,这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升将产生极大的推动力。

  开展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篇3

  一、以科研引路,教科研同步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1、 学习和研究同步,理论认识和工作实践共同提高

  在理论上系统地学习,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点、原则、途径和方法等,把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增强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而且提高了所需知识和能力。组织了二十多次讲座,翻阅大量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进行10万字的情报研究,并请专家指导,减少了盲目性,使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科学化。

  2、 教科研同步,心理教育能力和保教能力共同提高

  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的两条腿走路,并找到了结合点。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具体化、科研课题化、管理规范化、责任指标化四个操作层面上展开。每位教师参与科研,密切地与自身的保教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探索、研究。如:“音乐活动与幼儿合群性研究”、“美术活动中的交往、合作”等课题,将教科研融合起来。同时,培养了一批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师群体。

  3、 教育、教学和科研同时出成果

  教科研相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实践相融合,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其一把五大领域目标和课题研究目标融合起来,制定本园幼儿心理健康的目标体系。其二设计了心理教育活动教案50篇、体育游戏活动24篇,主题教育活动小班三项、中班四项、大班四项共60篇。其三教师的儿童教育观有了较大转变,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观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逐步树立。

  二、 心理健康教育与一日活动融合的主要途径

  1、 游戏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我们归纳为三个原则:游戏的功能性原则;儿童需要原则;针对性原则。我们依据三大原则灵活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等。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

  2、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就事论事,“阳春面浇头”外在式的;也不是对原有材料中内含的心理因素视而不见,不考虑儿童的心理反应,一味地灌输渗透或是把各类教学活动互相割裂开来。我们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实现“跑班制”,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

  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儿童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在生活中培养。我们利用幼儿研的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角,开展编织、绣花、擦皮鞋等活动,使儿童在共同合作中锻炼能力,感受一种群体感。

  4、体育活动和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合群性发展

  体育活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更是促进合群行为发展的有效方法。尤其是感统训练培养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同步提高,相互促进。

  三、 社区、家庭、幼儿园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是指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关注,形成合力,开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是生态环境中学前教育子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幼儿园应该主动与社区沟通,优化社区的教育环境,使幼儿从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环境中,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家庭是幼儿赖依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我们深知问题表现在儿童身上,根子在家庭。因此,我们依托社区优化教育环境,开展心理辅导,提高家庭的教育指导水平。

  1、 家长学校开设有关幼儿和家长心理的讲座

  2、 开展亲子活动

  3、 开设家庭心理咨询

  4、 周日串门子活动

  5、 对有问题儿童的家庭上门治疗、送教

  6、 开展学习化家庭建设活动

  7、开展“社会模拟活动”,让小区中的中小学生定期来园与孩子们一起游戏活动,或到社区中参与社会活动。通过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人交往,可以解决独生子女的任性、自我封闭、不和群的问题。

  8、实现时空开放,积极利用社区心理卫生资源,努力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

  四、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化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在幼儿阶段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在重视幼儿群体心理健康的同时,必须十分关注个体儿童的心理健康,实施个别教育。

  1、 开展个别辅导

  儿童合群性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重视对幼儿的个别辅导,是取得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重要原因。我们经常组织案例讨论,学习幼儿心理卫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从大量的案例中积累经验,揭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规律性东西。

  2、 开展问题儿童的心理治疗

  在我们的幼儿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儿童,心理矫治也是面向全体幼儿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在同一时空,每一个幼儿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就如每个幼儿都会生病一样。在发展的某些阶段,儿童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偏异行为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并不是只有发展性和预防性的心理卫生工作是面向全体幼儿的。对这部分幼儿的异常心理,不给予关注和帮助,忽视了整体中的部分,,实际上就是没有面向全体幼儿。每一个幼儿都有可能需要心理矫治服务,因此正确认识矫治的全体性,有利于我们提高幼儿心理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和幼儿心理卫生工作的水平。我们对胆怯倾向型的儿童运用行为塑造法,取得良好效果,对孤独型、被动倾向型的儿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暗示法、箱庭疗法等矫治,积累了不少经验,赢得了家长的认可。

【开展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策略与方法】相关文章:

做好幼儿教育的方法和策略03-25

班级管理策略和方法08-28

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和策略大全03-04

团队管理的策略与方法04-10

课堂管理的方法与策略02-10

情绪管理的方法与策略09-22

幼儿园小班娃娃家游戏的开展策略03-31

幼儿语言教学的意义和策略03-22

幼儿语言教学的原则和策略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