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时间:2022-07-27 11:30:44 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精选7篇)

  如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只有在企业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工作中不断融入、改进、完善和创新,逐步形成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从而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如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如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篇1

  1.加大培训力度,强化职工体系运行意识,创造良好的体系运行环境

  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与职工的质量意识密不可分。若要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必须加大培训力度。质量教育培训是把质量理念、质量文化、质量规范转化为每个员工自觉意识的过程。为保障体系运行有效性,企业建章立制的同时,更应注重从精神层面来引导和规范员工的行为。让员工深刻认识到,只有掌握企业的质量目标和方针,深刻理解质量、服务和顾客满意度的重要性,以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收益,才能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加强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是通过过程来实施的,要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就必须对过程进行控制。接口处的管理是过程控制的重点,它需要不同部门和上下过程的协调,应定期检查、及时纠正。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是ISO9001:2008标准的要求之一,而监视、测量活动的有效性与效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监视和测量方法的适应性。适宜的监视和测量方法可以引导我们通过对过程的持续改进达到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标。任何过程都存在着要加以改进的可能性。对过程进行改进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

  3.强化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的评审

  内审和管理评审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自我激励机制,是实现体系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为了强化质量体系运行效果的评审,应严格制定内审和管理评审计划,将重点放在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过程上。针对历次自审、内审或外审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开展专题内审,集中精力解决问题。领导和内审员应该严肃审核态度,避免因过不了人情关而使审核流于形式。另外,企业可聘请有关专家一起参加内审或参加同行业间的交叉审核,这样既可客观评价对方体系,又可互相取长补短。

  4.坚持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必须不断完善和改进,不断地发现问题,找出原因,进行改进,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就要充分利用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通过管理评审中对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和全面评价,不断寻找改进机会,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企业领导应对质量改进足够重视,对每位职工进行持续改进方法的培训,并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理念,指导和跟踪改进活动,确保持续改进过程的有效性。

  如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篇2

  1、首先要立足于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好规划。

  比如成为一名部长,要为做一名总工打下基础,只有你有目标了,才可能会有实际行动,在工作中各种标准就提高了,你就会朝这方面去努力,才有可能真的成为一名部长,不想当总工的部长不是好部长,不是么?

  2、把工作和学习要分开,但又要学会联系和结合。

  每天的工作可能会很枯燥,甚至会感到机械式的去工地放线、报检、填资料、交底等,这些东西是一个技术人员的必备技能和基础工作,如果这些东西做不好,无法去有空去学习。同时在把每天的工作完成之后,有一点时间多利用项目部和公司及个人电脑、网络和项目部的人力资源去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和管理水平,不是说你的技术水平好就是一个合格的总工,更多的还是要会管理工作,能面对项目技术和管理这两个方面存在问题作出果断而准确的判断,并很好的执行下去。所以更多的工作之余到现场学习老前辈的管理水平,察看现场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并思考如何解决,在网络上学习技术知识,结合现场情况去应用,这都是在提高和再学习的方式。

  3、坚持写日志、至少每月要写工作和思想总结

  试着坚持每天写今天经理说要办的理,把本部门的重点和配合工作分别写出来,工作内容分工简单的列出来。把开会领导的讲话记下来,多向总工提一些好建议,向技术人员传授做事的方法和理念。每月底坚持把这个月的工作内容记录下来,看哪些工作没完成是什么原因,如何去完成,我是不是关键因素,提出下月的计划和努力。在个人管理方面有哪些收获和不足,将采取什么方法提高等。这种日记和总结会让你清楚的记得哪些工作用了多长时间,哪些部分可以加快进度,谁是表现最优秀的,进行月底的奖励多一些。

  养成一个好习惯不是一天能形成的,是要日积月累的坚持才能完成的。因此我建议那些想成为一名优秀管理才的技术人员,任何时间都要要时间观念,要有勤记常思索的习惯,要养成换角度看问题的思维习惯,任何时间不要得过且过,更不能放任自流。对自己的作法和交待要言行一致,对下面的技术人员管理要做到不放弃多打磨,管理好他们你也会很轻松。

  4、多问多请求多汇报,少推托少犯错少玩游戏

  三多和三少是我们很多人无法正确把握的`,主要是我们面对的环境和客体不同,有时候不允许你能准确的做到,但这些可能是借口,因为这完全是主观上的问题,客观上的影响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调整的,降到最小。很多人犯错不是主观上的,都是客观上影响的,回头想想一犯错都是小错累计起来的,造成最终的明显的错误。按规律去做事,没有做不好的,事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经过努力一定能做好的。

  如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篇3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抓好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最首先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学习。思想决定行动,好学才能上进。通过学习,提高认识,形成合力,使全体员工尤其是领导干部认清两个问题:一是质量管理体系是什么,二是专卖体制下的烟草行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何在。认清了这两个问题,才能转变观念,把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有效地融入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去;才能使管理者围绕企业管理的核心实施有效控制,创造出管理价值,从而避免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各管理系统之间的“两张皮”现象。

  (一)全面把握ISO9000标准的实质,不断提升标准执行水平。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定义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它是近二十年来被国内外企业广泛用于管理提高和改进的一个基础管理标准,吸收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融入了目标管理的思想,涵盖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是现代优秀管理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有机结合的结晶,是国际上通行的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平台,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指南。其实质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精髓是持续改进。

  第一,顾客是企业生存的前提,无数企业的兴衰无不印证了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将企业的经营目标和顾客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企业才能生存;只有重视顾客利益、为顾客创造价值,企业才会兴旺,才会有生命力。专卖体制下的烟草行业也不例外,我们行业的共同价值观“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本身就体现了ISO9000的精髓。我们就是通过不断满足顾客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不断满足零售户和烟农的需求,提高服务水平;通过不断挖掘潜在消费者需求,提高产品与工作创新的能力;通过不断改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推动行业持续协调共同发展。

  第二,ISO9000标准本身是一套规范的质量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也必须规范有效。严格规范是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要坚持做好严格规范,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引入ISO9000标准建立起的质量管理体系平台,完善管理制度和各项规范性文件,理顺和固化各类工作流程,严格按文件制度流程办事,实现科学规范管理,克服和杜绝管理上随意性大、不规范、不透明的问题,使一切经营活动可控受控,严格规范、公开、透明。

  (二)深刻理解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提升管理改进水平。

  烟草行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全行业工业企业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20世纪90年代末部分商业企业开始尝试贯彻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简称“贯标”)工作,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实践,贯标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和成效,对提高行业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能力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贯标是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有效防范大企业病的重要手段,是行业规范经营的需要。ISO9000标准对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制定和落实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都有明确的要求,执行标准就应该更多地在制定和改善质量目标上狠下功夫,应该更多地通过对质量目标的研究、落实和检查,发现和改进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对行业贯标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即通过贯标深化管理整合,使企业内部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清晰的岗位职责,健全的标准体系,顺畅的信息传递和严格的绩效管理,在行业工商企业构建起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体系和基础管理平台。规划为行业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实现规划所提出的目标任务,要坚持以目标为导向,切实加强体系建设的目标管理,提升管理改进能力。

  二、认清现状,分析原因

  通过内部审核,我们发现目前全州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运用体系推进基础管理上水平的能力不足,加之频繁更换体系管理员和缺乏必要的培训,体系管理出现“断层”和“缺位”,基础管理薄弱,过程控制和日常管理流程不畅通,仍然存在“两张皮”现象。

  二是文件管理水平有待提升,部分单位未按要求对文件进行定期更新和评审,有效文件版本未按要求发放至使用场所,存在自行修改程序文件、受控记录格式及内容的现象。部分单位存在记录填写不规范、内容有遗漏或记录无编号、一表多号等现象,造成部分记录文件编号与部门文件清单编号不相符、编号有误或部分表格未纳入体系受控。

  三是持续改进方面仍需加强,PDCA过程管理模式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很好运用,对省局行审、州局及县局内审、季度绩效考核和各种专项工作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未提出整改措施,未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验证,虽有部分单位制定了整改措施,但纠正预防措施过多地强调客观原因,没有从自身管理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取得的效果不佳。

  四是体系培训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员工对体系的认识和理解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拟定措施,夯实基础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要从基础做起,从员工岗位工作平台做起。2012年,黔东南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全面启动了“企业管理创一流”活动。如何结合企业实际开展好“企业管理创一流”活动,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大胆创新。

  (一)坚持宣贯培训,确保取得实效。

  学习就是竞争力,要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通过召开职工会议、早会例会等形式,组织学习国家局、省局、州局有关体系建设工作要求;通过专题培训会、知识竞赛等形式,学好、用好、用实体系文件。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体系培训,让领导、员工充分认识到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对质量管理标准精髓的认识,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将学习效果转化为工作动力,严格按标准要求做事,推动企业各项基础工作水平的提升,从而达到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坚持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实现持续改进。

  要充分发挥内部审核的积极作用,坚持一年两次的内部审核。依据体系的要求和标准,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定期监督检查体系工作的开展情况,发现并及时解决“执行”与“程序文件”的有效性和符合性问题,从而保证体系有效运行、持续改进、发挥作用。发挥管理评审对体系的持续改进作用,坚持每年由最高管理者组织召开一次管理评审。重点关注质量目标的落实和提升,全面、系统、深入分析评价质量目标的完成进度和完成质量;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要求,及时改进、完善本企业的管理体系和质量目标。

  (三)坚持体系文件的评审、修改和完善,提升文件质量。

  坚持体系文件的时时评审。严格按照国家局“精、严、实”的要求,对管理规章制度、文件、流程进行全面梳理、修订、优化,健全完善体系文件和流程,确保体系标准要求成为企业各项业务工作的规范指导工作。一是要建立完善的体系文件。定期根据企业发展和实际工作要求,对体系文件进行修订和优化,注重将行业相关管理规定和工作要求及时转化为体系的规范性文件,加强文件执行力,努力把制度转化为标准,把标准转化为行为规范,真正使文件受控和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发挥体系文件对实际业务工作的规范指导作用。二是要规范完善管理制度。对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修订、优化,尤其是要对确实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制度不能墨守陈规,要坚决取缔旧制度,进一步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机制;结合流程、文件对岗位职责进行改进、完善,确保岗位职责清晰明确、易于执行。

  (四)坚持目标引领,强化检查考核。

  进一步修订、完善目标体系,层层分解质量目标责任,依据公司一级质量目标,分解细化形成单位、部门二级质量目标和岗位三级质量目标,使全体员工、业务流程形成围绕目标、完成目标的正向合力,将目标管理与对标管理、绩效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对标管理作用。每季度对目标实现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强化目标责任制考核,不断拉升质量、成本、效率等方面的先进指标水平,有效发挥对标管理在改进短板、引领先进中的突出作用。

  (五)坚持信息化支撑,促进管理规范。

  立足企业管理和体系运行的实际需要,加快体系建设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使体系建设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平台,信息化帮助体系建设实现流程优化、固化和流程管控的作用,有效克服“两张皮”现象,提高文件执行率。进一步整合企业的管理资源,积极探索在企业内网和OA办公系统中,设立综合管理体系应用模块和信息专栏,实现体系文件的及时更新和快速检索。探索贯标、对标工作和信息化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搭建综合信息沟通平台,促进管理信息的有效利用,确保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六)坚持创新机制,营造创新氛围。

  一是要全力推动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的开展,立足于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急待解决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员工自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促进创新管理的成果转换,提高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二是要深入开展“抓典型、树标杆”活动,树立标兵,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推动对标与日常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及时提取好的经验和做法,有效实现成果固化和推广运用。三是要完善管理创新机制,加大对管理创新工作支持力度,明确改进突破口,对管理人员课题研究能力进行针对性培训,提升相关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

  如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篇4

  18日下午,宝安区工程管理提升行动启动仪式在西乡街道前城滨海花园项目现场举行。该行动是宝安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城市质量提升年”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将通过工程管理提升十大举措、与企业签订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责任状、开展百场培训进工地等措施,全面提升宝安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创建品质工程、安全工程,建设智慧工地、人文工地,树“深圳建造”品牌,打造城市建设标杆。

  宝安城区建设日新月异,目前宝安区在建工程207项,正处于“强建设、大发展”的历史关键期。今年开春以来,宝安区委书记黄敏、区长姚任等宝安区领导先后到工地检查和调研,对提升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水平提出明确要求。3月27日,宝安区委区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区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专题会议,会议要求以质量引领发展,以质量成就未来,定标、对标、达标,高质量、高标准做好工程管理,全力以赴创品质工程、平安工程,建智慧工地、人文工地。

  宝安区工程管理提升行动打响后,将以“制度+科技+责任”为方法论,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质量引领,全面落实工程管理提升行动十大举措。在工程安全管理方面,宝安区将通过深入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紧抓危险源全纳管,严防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重大事故发生;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着力夯实建筑行业平安和谐发展根基;理顺监管体制机制,推动小微零散工程纳入网格常态监管;刚性执法顶格处罚,倒逼各方主体落实质量安全终身责任。此外还将做好建设行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两法”衔接,相关案件符合公安机关查处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在工程品质提升方面,宝安区将实施样板引路,发展绿色建筑,推行装配式建筑,推进智慧建造,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建造和监管水平,打造一批质量安全标准化工地,争创国优、省优和市优工程。

  宝安区住建局负责人表态,将联合宝安区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和数十万的建筑大军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蹄疾步稳加快干,创品质工程、安全工程,建智慧工地、人文工地,为全面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化滨海宝安、产业名城、活力之区作出新的.贡献。

  匠心打造出精品

  1

  树立质量标杆,打造国优省优精品工程。鼓励企业在标准化、信息化、低碳化领域争先创优,健全工程质量创优激励机制和倒逼机制,宣传推广优良工程。培育一批技术领先、质量过硬的先进企业,打造一批集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于一身的精品工程,争创一批市优、省优、国优工程。

  2

  实施样板引路,确保质量管理精准达标。以实物样板作为质量控制和验收的标杆,两年内力争实现大中型工程样板引路覆盖率达到90%以上。

  3

  推进智慧建造,形成智慧监管有效模式。在政府公共建筑、重大市政基础设施中推动BIM(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推动“智慧工地”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利用移动通讯、GIS(地理信息系统)地图、物联网、智能感知、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施工现场人、机、料的信息化管控,对工程质量管理各环节的智能监管。

  4

  发展装配式建筑,促进建筑工艺转型升级。推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适应工业化生产的结构体系和新型建造方式,制定工作方案,推进项目实施。

  5

  靓建地下管廊,提升市政设施规建水准。争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全国标杆性地下综合管廊工程。

  人文管理保平安

  6

  刚性执法顶格处罚,倒逼各方主体落实质量安全终身责任。通过刚性执法顶格处罚强化安全生产严抓严管制度体系,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坚决处理。倒逼各方主体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实现“人事合一、事人捆绑”,形成环环相扣的主体责任闭环效应。

  7

  铁腕整治安全痛点,全面深入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针对事故特点和规律,定期开展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

  8

  紧抓危险源全纳管,严防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重大事故发生。落实重大危险源周报、月报制度,对重大项目,推行风险评估。在项目决策前期阶段深化质量风险防范,实施生产过程安全风险管控。建立统一的预警监控平台。

  9

  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着力夯实建筑行业平安和谐发展根基。将每月22日设立为全区建筑施工“安全教育日”,实施“每月一课”制度;试点工地“安全教育体验区”;打造“宝安住建”微信平台,定期推送安全常识。

  10

  理顺监管体制机制,推动小微零散工程纳入网格常态监管。对住宅室内装修、原村民自有住宅修建、大型活动临时搭建等未纳入工程报建的小微零散工程,实行属地化、网格化管理,纳入街道建设管理和综合执法范围。加大对街道城建部门的业务指导。

  如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篇5

  推行税收质量管理体系,就是把目前的税收工作目标、业务规程、岗责体系、工作标准、绩效考核等主要内容融入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之中,进行优化整合,创建一个科学的运行机制,不断提升税收管理水平。推行税收质量管理体系顺应了科学管理的发展潮流,符合税收管理的发展规律,是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的迫切需要。

  推行税收质量管理体系是一项创新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应当遵循以下五项工作原则。

  (一)依法行政原则。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税收管理创新必须遵循依法治税的原则。推行税收质量管理体系,一方面应当在坚持依法治税的前提下开展工作,税收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应当体现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税的要求,严格遵循现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行政许可法》等行政管理法规的规定。另一方面,推行税收质量管理体系本身也是为了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提高税收执法水平,提高税务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不断提高税收执法质量和依法行政的管理效能,促进税务部门依法治税水平的提升。

  (二)科学管理原则。推行税收质量管理体系不仅仅是对现有规章制度的补充修订,应当体现科学管理的特征,要借鉴、吸收当代管理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原理和方法,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创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确保税收质量管理体系具有系统性和先进性。税收质量管理体系应当体现工作流程精简、业务标准精细、绩效考核精确、管理体系精湛,实现税收管理的科学化。

  (三)注重实效原则。推行税收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求真务实,立足于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应当抓住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和精髓,解决传统税务管理方法的薄弱环节,要注重制定工作标准,实行过程控制,强化绩效考核。通过制定和实施税收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减少征纳双方的办税成本。

  (四)简便易行原则。推行税收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搞繁琐哲学,应当做到指标科学明晰、标准规范统一、操作简便可行。同时,税收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应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计算机自动考核为主,设置预警提示,进行过程控制,减少纸质记录。

  (五)积极稳妥原则。推行税收质量管理体系应当循序渐进,先进行试点,完善后再全面推广。如可具体分为五个阶段,即方案制定阶段、体系设计阶段、推行试点阶段、全面推行阶段、总结验收阶段。

  体系设计是推行税收质量管理体系的重中之重。总体设计思路围绕“目标引导、面向流程”。所谓“目标引导”,就是指税收质量管理体系应当紧紧围绕提高税收管理质量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体系设计,并将总体目标具体量化,形成质量指标体系,通过将税收质量指标逐层分解到具体的工作岗位,确保总体质量目标的实现。所谓“面向流程”,就是指税收质量管理体系应当针对具体的业务流程进行过程控制,变事后考核为事中监控,明确每一工作环节的工作质量要求及控制要点,确保整个业务流程的顺畅运作。根据以上总体思路,在税收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工作中重点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设计质量指标体系。根据工作的实际,推行税收质量管理体系应当实现三个总体目标。即:牢固树立质量理念、服务理念、绩效理念,打造“政府放心、纳税人满意”的品牌;制定、实施税收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实现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全面提升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为了实现上述总体目标,要设计科学、合理、便于考核的具体税收质量指标。分等级,量化指标,应当能够落实到具体的岗位进行考核。

  (二)制定《管理工作标准》。每项管理工作标准应当明确工作职责、质量目标、业务流程、质量要求、控制要点、绩效考核、责任追究、表证单书和引用文件等主要内容。

  (三)编写《岗位操作规范》。《岗位操作规范》不仅包括基层操作岗位,也包括管理机关的工作岗位,按单位层级明确每一具体岗位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要求,使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四)整合《绩效考核办法》。《绩效考核办法》应侧重于具体考核办法的整合优化,结合现有的考核制度,对目前千分制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税收执法责任制、行政管理责任制进行完善和整合,对纳入税收质量指标体系、管理工作标准、岗位操作规范的考核内容进行量化考核,采取手工考核与计算机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且达标。

  如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篇6

  摘要:当前,我国现有的质检机构,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我国现有的法律进行设置的检验机构,同时也是行政执法部门在进行实际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技术部门。本文中笔者具体阐述了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质检机构质量管理水平和检测工作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质检机构;质量管理水平;检测工作质量;途径

  当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形态瞬息万变,如何才能切实适应变幻莫测的经济市场,进而逐渐摆脱束缚成为一个真正的中介机构,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质检机构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质检机构必须基于原本的物质基础,不断提高自我的质量管理水平和检测技术水平,进而更加高效地为我国质量技术监督这一行业进行服务,为社会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不断提高质量检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全面培养

  出一支拥有高技术水平的队伍当前,质量检测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质检机构中核心工作完成质量的高与低。其中包含非常重要的,用于具体计算的计量器具的检定证书以及具体产品质量的检验报告。这一类特殊“产物”质量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质检机构内检验工作人员。为此,必须不断加强对其内部员工队伍的建设。

  (1)不断加强内部员工的思想政治学习活动。通过不断学习我党最新颁布的精神及方针,进而深入学习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以此来全方位地提高内部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平。

  (2)不断强化内部工作规章机制的建设活动,优化完善我国现有的质量监督制度。全面组织内部职工深入学习最新颁布的文件,包括质量管理以及相关内容。

  (3)依据质检机构内部专业工作人员的实际技术及内在的文化结构,科学拟订优质的经济发展计划,有针对性地参加国家性质的技术培训活动。

  二、不断进行完善和优化信息网络,及时对新产品的标准进行更新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部分产品的标准也在逐步地与国际进行实时接轨。大多数国家的质量衡量标准与行业内部的标准已陆陆续续地产生一些变化,在推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在逐步地提升对于产品的实际衡量标准,甚至有一部分已经强制性地将其标准转化成为推荐的衡量标准。为了进一步确保此类产品标准和检验标准的合理性有效性,质检机构需要及时地进行完善和优化内部的信息网络,或者委托专业的收集情报的一些机构,进行收集自我内部需要并有可能涉及的有关产品的标准内容。我中心已经上了连云港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标准查询系统,把中心所有通过计量认证、CNAS认证的标准都录入该系统,定期定时地对标准进行更新提醒,只要标准管理人员登录该系统,就会显示有几条标准被新的标准代替,有几条标准作废,只要有新的标准出台系统都会及时提醒,将有什么标准发布实施系统会用红字记录该条标准信息,每半年出一次查新报告。进而从根本上确保其检验出的数据结果可以与综合判定的结果出现高度的一致,使其可以更具科学、公正性[1]。

  三、质检机构需要严格执行,对其内部标准物质的管理制度

  以及仪器设备自我使用周期的定检规划对当前现有的标准有可能会影响到,检测数据的结果和测量结果的精准性的测量仪器,全部都要严格遵循,程序内的相关工作文件中规定的,按工作流程进行,具有规划性的使用周期的定检活动。质检机构在具体的使用其标准时,需要事先应用科学的计算方法进行实际的'核算[2]。其计算标准值属于计量器具这一行列,需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严格遵照其规定进行迅速购买、长期保管和实时使用。它不等同于经济市场中的化学试剂,更不可以超期进行使用。在大多数的基层质检机构中,经常性地出现由于资金不足或者为节约经济开支,并没有及时地对质检工作中实验需要运用到的测量设备进行定期检定,进而导致实验数据结果上的一些误差,并有可能将合格的产品错误地判定成不合格,不合格的产品可能错误地判定为合格产品。

  四、严格按照合格质量标准的要求,做好环境条件的控制工作

  当前,检测外部环境条件对于检测结果而言,具有不可取代的影响因素。对于外部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的洁净指数全部都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严格地遵照其质量标准,去进行创造适宜其生存的外部环境。例如微生物检验,如果外部空间环境中的空气洁净数值达不到其要求的标准,那么,在接种过程中,外部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质量检验结果的精准性。在进行实际检测过程中,如果微生物培养箱中的温度并没有进行一个很好的控制,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严重影响到微生物的正常繁殖和培养,进而影响到最终的检测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对外部环境条件的科学控制,必须严格执行与之相关的标准。

  五、正确选取检验方法,进而全面确保最终的数据可以更具科学性及准确性

  当质检产品属于强制性标准范畴时,首先,需要选择强制性的质检标准来进行具体的检验;其次,科学地选用企业内公开的产品质量标准;最后,企业内部的质量控制标准,必须做到合理合法。产品中隐含的部分产品指标,都具有非常多的检验方法,不同的检测方法其产生的检测结果也会有所不同。为此,对其进行质量检验方法的制定是具有关键性作用的,它直接决定检验数据结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对于市场经济中一些并没有确切标准的新产品,需要与质检机构共同协商,最大限度地选择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主要对提高质检机构质量管理水平和检测工作质量的具体策略进行探究,主要包括不断提高质量检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和优化信息网络,及时地对标准进行查新;对其内部标准物质的管理制度以及仪器设备自我使用周期进行定检规划;做好环境条件的控制工作以及正确选取检验方法等,以此来全面推动我国质检机构的质量管理能力及检测的具体工作质量。

  如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篇7

  1.供电企业后勤管理的概况

  供电企业后勤管理工作是企业内部的基础性工作,对于供电系统的电力供给工作和维护企业的外部形象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了电力体制不断改革,改变了供电企业的外部运营情况。供电企业后勤管理工作具有服务性,能够为电力建设提供充足的物质准备,对供电企业的电力生产进行后勤服务。良好的后勤服务管理能够保证企业内部正常的运作,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素质。供电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是企业电力生产的保障,通过及时处理企业内部发生的事件,使供电企业的电能生产和供电工作能够不受到其他外部事件的影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供电企业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些年我国供电企业后勤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2.1管理者思想观念尚待提高

  当前,供电企业在后勤管理方面的投入计划性与效益不匹配,高投入、低效益的现象时有出现,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管理者受制于传统思想意识,市场化运维机制和核心竞争力不够完善,尤其在后勤管理方面表现比较突出。

  2.2岗位的专业化意识薄弱

  在当前企业后勤管理中,后勤管理这一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常常被低估,后勤管理的关键岗位往往是一些非专业技术型人才,或是企业的其他部门轮岗的领导,这些管理者往往对后勤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储备较为单一,在涉及到物业、库存与安保等方面问题时解决办法不多。

  2.3存在与实际发展情况脱节的现象

  部分供电企业实施了内部体制改革,将后勤工作中的车辆、物业等进行了单独部门的划分,但是由于其没有按照独立的公司模式运行,导致无法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后勤部门仍然按照企业的命令进行工作,长此以往,供电企业后勤部门不仅要完成市场经营任务,还要完成智能管理等相关工作,后勤部门存在与实际发展情况脱节的现象。

  3.提升供电企业后勤管理的具体措施

  笔者认为完善供电企业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3.1加强对于后勤部门的重视

  为了更好的实施后勤管理工作,供电企业需要加强对后勤部门重视,科学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不断健全和优化后勤部门工作方向和职责,对后勤管理工作予以重点指导,持续提升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促使供电企业各部门之间形成顺畅、紧密、高效的组织关系,企业所有员工都能够互相配合,凝心聚力,共同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

  3.2持续提升后勤从业人员的素质

  后勤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及专业能力的高低对于后勤部门整体管理具有重要影响,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供电企业应当提升后勤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积极鼓励有经验的老员工和新员工之间进行经验交流,建立“老带新、党员带员工”的传帮带机制,使后勤部门的新员工能够从老员工、党员同志身上学习到爱岗敬业、艰苦奉献的精神。转变传统的后勤管理机制,在后勤管理中实施竞争上岗制,通过完善培训制度使后勤员工能够更加优秀的完成工作,促进供电企业后勤管理的顺利开展。例如:某供电企业在后勤管理中,转变了传统的管理理念,在内部实行了岗位竞争制度,通过这一制度激发了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选拔出了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后勤管理人员,人尽其才,提升了后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积极鼓励后勤部门中有经验的老员工带领新员工工作,交流工作经验,取长补短,持续改进,利用灵活的人员选拔机制,创新了供电企业后勤管理方式,整体提高了后勤部门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3.3实施精细化管理

  ①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后勤工作改革发展方向。后勤工作在保障企业日常工作平稳运行过程中,不但要具有的“公益性”,还要遵循市场规律来运营,唯有如此,企业后勤管理才能一方面体现存在的价值性,另一方面在与企业这一特定市场需求的互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即企业后勤工作要以企业为关注焦点,主动分析、研究其价值诉求,持续改进服务品质,最终达到共赢。

  ②实施精细化管理是适应企业发展战略和自身工作性质的.客观要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是企业的三大功能和任务。企业后勤工作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行的具体实施部门,实行准企业化管理,其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成为了广大职工关注的焦点,从客观上要求企业后勤工作必须实施以精细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管理,通过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运作,降低成本,将有限资源投入到更迫切需要加强的环节。

  ③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中坚力量,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从世界优秀企业的发展看,只有技术创新,而无管理的创新是不行的。因此,企业后勤工作要想发展壮大,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就必须大力实施精细化管理。

  3.4建立健全后勤管理的制度

  供电企业的后勤管理制度是后勤部门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所以供电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制度,将供电企业的后勤管理体系进行创新,对于供电企业后勤部门的职责和产权划分进行明确,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后勤部门的管理工作,供电企业的监事会、经理层等落实自身承担的责任,同时还应当对于供电企业的服务经营制度、技术创新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进行创新。例如:某供电企业的后勤部门实施了内部管理的创新,将后勤服务的目标树立为更加专业化、企业化、集约化的形式,为后勤部门员工营造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引进先进的技术规范以及服务标准,促进了供电企业规模的扩大,降低了供电企业的成本投入,使该企业得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4.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供电企业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对于促进供电企业的科学、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供电企业领导层加强对于后勤部门管理的重视,提升后勤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和专业能力,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制度,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和理念,结合供电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实现集约化、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后勤管理,从而整体提高供电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如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相关文章:

如何提升部门管理水平08-06

团队管理水平如何提升08-19

如何提升班级管理水平03-02

如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02-22

管理水平怎么提升11-18

怎样提升管理水平12-20

如何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02-22

如何提高部门管理水平04-20

如何提升学校后勤管理质量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