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5-13 08:12:2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汇总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汇总10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声音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对大班幼儿来说,声音是熟悉的,但对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却又是陌生的,另一方面,随着幼儿年龄增长声音也越来越大,有的甚至喜欢故意大声尖叫。为了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和思维的灵活性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我设计了这节尝试性、操作性、探索性都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声音的奇妙,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了解噪音和乐音,懂得在生活中避免噪音,感受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知道不同物体振动后发出的声音不同。

  2、能分辨乐音和噪音,知道噪音的危害。

  活动重点:

  知道物体通过振动产生声音,不同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难点:

  知道噪音的危害,在生活中避免发出噪音。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用具:碰铃、铃鼓、三角铁、玻璃瓶、纸、塑料袋、纸盒、橡皮筋、米粒。

  2、教师操作用具:鼓、各种声音的录音,三个装水的玻璃杯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杯子会唱歌”,引起幼儿兴趣。

  二、探索不同的声音。

  1、引导幼儿尝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的方法,如拍手、跺脚等。

  2、引导幼儿让物体发出声音的方法,并感知不同物体振动后发出的声音不同。

  三、小实验《米宝宝跳舞》,探索声音产生的'原因。

  1、幼儿将米粒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观察发生的现象。

  2、讨论米宝宝会跳舞的原因。

  3、再次进行实验,把一只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感受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

  小结:各种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所引起的,敲鼓时听到鼓声,同时能摸到鼓面的振动;人能讲话时由于喉咙声带的振动。

  四、帮助幼儿认识乐音和噪音。

  1、教师播放两段录音,请幼儿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那种声音好听?优美好听,听起来很舒服的声音被人们称为乐音;刺耳、难听、杂乱的声音让人听了心烦,称为噪音。

  2、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是乐音,哪些是噪音。

  3、说说噪音对我们身体的危害?听到难听的噪音是我们应该怎样做?

  4、幼儿结合自身生活说说怎样才能避免发出噪音?

  五、教师总结:

  小朋友知道了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好听的声音是乐音,难听的声音是噪音,今后我们要多听乐音,保护自己的耳朵,不要听噪音,自己更不能发出噪音。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在日常生活中水是比较普遍也是不可缺少的,在这个活动中让幼儿感受水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快乐

  活动目标

  一 让幼儿明白水可以做什么

  二 了解水的重要性

  三 水的变化

  四 水给人类做好事的同时也带来了坏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明白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难点让幼儿知道一些科学现象,遇冷变成冰,遇热变成水蒸气等的道理

  活动准备

  一小桶水, 一个透明杯子,一杯牛奶,一瓶黑墨水在加上一块毛巾

  活动过程

  过程一先把水倒入透明的玻璃杯中让小朋友看清楚水是没有颜色的

  实验观察

  一叫几个小朋友来闻闻水有没有味道【没有】

  二接着打开一瓶牛奶和水作比较,问:小朋友牛奶牛奶有没有味道【有】老师:牛奶是什么味道好吃吗?幼儿:是甜的好吃。然后将牛奶倒入水中这时候水变成什么颜色了老师问:幼儿:【白色】。

  三老师在将黑墨水倒入水中,此时和牛奶相比黑墨水更为突出,老师问:这时候水变成了什么颜色了?幼儿:【黑色】

  讲述水的重要性

  比如照明:没有电灯我们可以点蜡烛,没有蜡烛我们可以点油灯,没有油灯我们还可以点火把,要是连火把也没有那我们可以静静地等待黑夜过去白天的到来。可是对于水就不同了,就好像今年的旱情一样,没有水我们无法洗脸,刷牙,无法解渴,餐桌上没有鱼虾,看不到花草树木,不知道什么叫游泳,船业无法行驶,连娃娃哭也没有了眼泪::::::::

  老师问:水还可以变成什么?幼儿:【不知道】

  老师讲解:水遇冷就会变成冰,遇热变成水蒸气,还可以变成:雨,雾,雪。

  老师问:长时间下雨好不好?

  幼儿:会涨洪水冲垮我们的房子和树木,塌方,甚至还会失去生命。

  最后教育幼儿要懂得【节约用水】

  总结得出:水是无色无味变化无穷的`,水带给人类快乐也带来了危害。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让幼儿感受了水变化的过程,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幼儿明白了水的重要性以及危害。如果在让我上这节课我应该要再拓展思维,然后在找一些图片给小朋友看加深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探索物体从空中下落的自然现象。

  2、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4、培养幼儿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学习科技小制作技能,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纸、小玩具、沙袋、小纸盒等物品。

  2、选择好便于幼儿活动的宽敞的室外场地。

  3、线绳、纸巾、用于悬挂在降落伞上重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1、你们见过树叶从树上掉下来吗?是怎样掉下来?(幼儿自由表达)

  2、你们还见过什么东西从空中掉下来?(请幼儿联系自己的经验来表达)

  二、引导幼儿通过操作,感知、探索、物体下落这一自然现象。

  1、请幼儿选择桌上的东西,把它们轻轻地向下扔,看看它们会怎样。

  2、如果把东西扔得很高,它会怎样呢?

  3、你们能使这些东西不掉下来吗?(请幼儿畅谈自己的做法和发现)

  4、:不管什么东西,不管它被扔得多高,它总要掉下来。

  三、引起幼儿制作降落伞的兴趣。

  1、我们发现不管什么东西都会从空中掉下来。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人在空中会怎么样?

  2、怎样才能使人掉下来不擦伤呢?(幼儿自由讨论)

  3、有的小朋友想出了用降落伞的好办法,下面我们就来学做“降落伞”。

  四、引导幼儿学做“降落伞”。

  1、简单示范,为幼儿材料,让幼儿尝试做小小“降落伞”。

  2、观察幼儿的制作情况,必要时作个别指导或提示。

  3、请幼儿观察自制降落伞的降落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课程反思

  整个课程通过感受物体下落的.自然现象——自己的发现——幼儿动手制作降落伞三个环节,使幼儿在观察、探索、动手操作活动中达到本节课的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我通过第一个环节的提问把幼儿引入到这节课所要思考的知识范围里,让幼儿在这个主题里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以往经验,讲述自己平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下落物品;通过第二个环节的两次幼儿实践操作活动,让幼儿自己得出物体都要从空中下落这一自然现象的论,使幼儿形成一种科学的认识意识;最后通过提问、示范激发幼儿制作降落伞的兴趣,幼儿在制作过程中一直非常兴奋,大家都积极地动手进行操作活动,使活动得以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开展。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2.能够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记录操作结果。

  3.初步大胆尝试,探索让下沉的物体上浮。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重点

  能够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记录操作结果。

  活动难点

  初步大胆尝试,探索让下沉的物体上浮。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会记录实验结果。

  2.物质准备:

  a.各种实验材料(瓶盖、橡皮泥、雪花片、泡沫、回形针、橡皮泥、木块、钉子、记录表、操作盒子)人手一份。

  b.自制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感知物体的沉与浮的现象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做实验了,这里我为大家准备了很多的操作材料有:水、瓶盖、橡皮泥、雪花片、泡沫、回形针、橡皮泥、木块、钉子、记录表。请小朋友试一试,看一看哪些物体会沉下去?,那些物体会浮上来?用符号标记。

  2.师:在操作时请小朋友注意以下几点:

  a.请小朋友把你的记录结果记录到记录纸上;

  b.操作时请小朋友尽量不要把水洒到桌子上;

  c.每一种材料都要尝试。

  3.师: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操作结果,并对于个别操作较慢的幼儿进行指导和鼓励。

  4.师:并现场验证幼儿猜测的正确与否。对不同意见(如同一种物体,有的幼儿认为沉,有的幼儿认为浮)通过实验验证,统一认识。

  5.师小结:我们通过操作后发现金属类的物体放入水中会下沉像(回形针、钉子、硬币)木质和塑料类的物体放入水中会上浮像(泡沫、筷子、木块、雪花片、瓶盖)。由此可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本身的材料有关。

  二、尝试探索如何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1.师:刚才的结果中我们都看到了,物体在水中的现象都是不一样的,接下来老师要加大难度了,请小朋友尝试操作,如何让下沉的.物体上浮?看看有什么样的办法。(有的是通过借助外力,还有的是改变自身形状)一起来探索。

  2.师:鼓励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师小结:我们发现橡皮泥浮起来了,实心的橡皮泥放入水中会下沉,但是我们通过改变它的形状,由原来的下沉变成了现在的上浮。橡皮泥在自身比重不变液体密度不变的情况下,它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了。它就会浮在水面上了。在此环节中渗透了有关浮力的知识,引导幼儿对浮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潜移默化地熏陶幼儿对有关浮力的了解。

  三、迁移生活经验,寻找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观看课件,轮船、游泳圈、竹筏等。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我们知道改变橡皮泥本身的形状可以让原本下沉的物体上浮。那你找一找你的身边还有什么物体也可以这样来操作?大家搜集一下,然后通过实验的方法自己来试一试,看一看吧。

  教学反思:

  1.通过幼儿亲手操作,大胆尝试,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

  2.在活动中提供了适宜的材料让幼儿人人动手,满足了中班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动手操作前利用猜一猜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从而增强了活动的目的性。

  4.实验结果评价中我给幼儿了充分的肯定。

  5.本节课的不足在于拓展延伸时由于准备不足,孩子没能答出人们利用水的神奇力量都做了哪些事情。

  6.以后还要多探究,并及时引导孩子为以后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辨别自然界中的一些声音,了解耳朵的用处非常大。

  2.分别填充不同的材料自制能发出声音的响罐,感受声音的不同。

  3.锻炼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活动准备:

  1.易拉罐、沙、水、黄豆、大米、石头。

  2.录有风声、雨声、雷声等自然界中不同声音的磁带。

  3.幼儿自制响罐所需的即时贴。

  活动过程:

  导入语:《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小朋友们都非常熟悉,你们想不想让羊村的小羊们到我们幼儿园来做客呀?(幼儿回答)

  (一)教师出示贴有喜羊羊、美羊羊.....等装有不同材料的自制响罐,激发幼儿兴趣

  师:1.今天小羊们到这来做客,他们每人都准备了一首好听的歌曲, 小朋友们想听吗?

  2.现在请小朋友们竖起小耳朵仔细听,看看谁的小耳朵最灵验。

  (二)教师按顺序有节奏的摇晃装有不同材料的自制响罐

  (三)让幼儿分组讨论响罐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为什么?(幼儿兴致很高)

  (四)请幼儿说出讨论的结果,然后教师总结,装有不同材料的罐子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五)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感受其乐趣

  幼儿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分发材料,请幼儿随意往易拉罐里装黄豆、沙、水、石头等不同的材料。摇一摇、听一听,亲身感受一下不同的材料放在同一易拉罐中发出的声音不同。

  (六)小游戏《我摇你猜》

  教师将数量不同的同一种材料放入两个易拉罐中有节奏的摇晃,请幼儿倾听有何不同。

  师:1.我这里也有两个喜羊羊响罐,你们听一听,他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2.“你们来猜一猜,这个响罐里装的'是什么?”(幼儿猜测后,打开让 幼儿验证)

  3.“为什么一样的东西,在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一个多、一个少)

  最后得出结论:一样的东西,一个多,一个少,它们在罐子中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七)播放录音,请幼儿辨别自然界中的一些声音如:风声、雨声、雷声,比比谁的小耳朵最灵验,让幼儿知道耳朵的用处。

  四、活动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散步,感受我们生活中更多的声音。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很高,对于这样的活动孩子十分喜欢,在玩玩、听听、说说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与耳朵相关的一些知识经验。因为书本只是作为幼儿获得新经验的载体,所以活动设计中没有加入绘本的阅读,但是我一直认为大班的孩子可以自主独立的阅读,在自己探索了以后在进行集体教学活动是最好的。活动存在许多的问题,希望大家可以提出有好的意见和建议。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食品袋上的数字代表不同的意义。

  2、体验数字在生活中的用处。

  活动准备:不同包装的食品,超市广告纸

  活动过程:

  一、探索:食品袋上的数字

  1、寻找食品袋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日期。

  --爸爸妈妈带我们去商店购买食物时,都会在食品袋上找两个重要的日期,你们知道是哪两个日期吗?(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2、讨论:食品袋包装上为什么要注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从这些日期看,我们可以获得什么性息?

  小结:所有的.食品都必须在这个时间段里吃完,食品过了保质期,就会变质,就不能再吃了。

  3、保质期表示的方法

  1)直接标明

  2)推荐日期,如3个月、6个月。牛奶、蛋糕等食品的保质期一般很短,只有几天。

  —怎么判断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过期的食品怎么办?

  —水果往往不写明保质期,不同的水果的保质期不同,所以买好水果后,要尽快吃完。

  小结:在购买食物时,要注意看清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样可以保证我们吃上新鲜、卫生的食品。

  二、食品上的净含量

  1、寻找食品袋上的净含量标表示。

  出示两包包装不同的食品,请幼儿看看、猜猜,哪个包装袋里的食品多?

  2、净含量的表示方式。

  1)表示重量的单位一般有“克”“千克”等。

  2)表示含量的单位一般有“毫升”“升”等。

  引导幼儿观察食品包装袋,找到净含量标志,如250克重的袋装薯片、25毫升的盒装牛奶,让幼儿感知这些食品的含量有多少。

  小结:这些数字都表示食品的重量和容量,数字越大,表示食品的量越多,价格也贵,数字越小,表示食品的量越少,价格相对也便宜。

  3、讨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去买食品时会挑选量多的?

  (人多的时候、喜欢吃的时候等等)

  三、食物分一分

  每组一份操作纸,寻找每一组中食品保质期最长的食品,把它圈出来。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身边常见事物的兴趣。

  2、探索区别生蛋和熟蛋的多种方法,培养幼儿比较观察的能力。

  3、会区别生蛋和熟蛋,表达它们的不同,了解鸡蛋的多种吃法和营养价值。

  活动准备

  1、图片:鸡蛋

  2、每个幼儿一个生蛋,一个熟蛋、盘子、筐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鸡蛋

  教师:小朋友,老师不小心把生蛋和熟蛋弄混了,

  小朋友请你开动脑筋帮老师把生鸡蛋和熟鸡蛋分开。

  二、展开

  1、幼儿尝试区分生蛋和熟蛋。

  教师:每个盘子里都有一个生蛋和一个熟蛋,请你摸一摸、闻一闻、转一转,

  判断一下哪一个是生蛋哪一个是熟蛋。

  2、操作验证

  请部分小朋友说己的`结果及方法,老师打开鸡蛋进行验证。

  :生鸡蛋表面粗糙,有颗粒。

  闻起来有一股鸡粪的味道,转动慢速,晃时有动的感觉;

  熟鸡蛋,表面比较光滑,闻起来有一股煮鸡蛋的味道,转动速度较快,晃时没有动的感觉。

  区分生蛋和熟蛋有好多中方法,可以闻一闻、看一看、转一转、晃一晃、摸一摸。

  3、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进行尝试。

  教师:我们现在来把冰箱里的生蛋和熟蛋分开,请你将生蛋和熟蛋分别放在两个筐子里。

  4、幼儿表述区分生蛋和熟蛋的方法。

  (1)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区别出来的?

  (2)结合幼儿的答案,教师及时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幼儿探索生蛋和熟蛋的方法。

  5、幼儿品尝熟鸡蛋,了解其结构和营养价值。

  (1)在吃鸡蛋的过程中认识蛋壳、蛋白、蛋黄。

  (2)了解鸡蛋的多种吃法和营养价值。

  三、结束

  1、活动:从积极参与活动和回答问题等方面进行。

  2、延伸活动:欣赏蛋壳艺术。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应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及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在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会学胜过学会,学会学习已成为幼儿园语言教育培养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和其他领域相结合,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为此,我特别设计了这个浪漫且充满温暖的语言综合活动“温暖”,通过为幼儿创造一个看、听、说的环境,调动幼儿爱说、愿说、爱做的欲望,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言及运用语言。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感受散文的语言艺术美,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理解散文内容,产生联想,感受被爱的幸福,以及奉献爱的快乐。

  3.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枫叶卡片若张,邮票一张,小纸条六张,邮筒一个,房子、火炉、棉衣、被子图片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看、听、说等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初步学会有表情地朗诵散文,感受散文的语言艺术美。

  难点: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近一步拓宽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过程

  一、导入:收礼物

  “咚咚咚…….咚咚咚……”一阵敲门声,一位邮递员叔叔送来一个大包裹请老师签收。原来是大风车栏目组为小朋友寄来的圣诞贺卡。

  (以此形式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二、设疑:挑战

  栏目组的叔叔阿姨说,我们需要通过六关才能得到这份礼物,这些考验题目就藏在这些小纸条里面,请依顺序打开。

  三、基本部分:感受温暖

  1.打开第一张纸条:请看看卡片上有些什么?并自己试着念念散文诗。

  圣诞老人、花纹、枫叶和散文诗……

  2.打开第二张纸条:老师朗读卡片上的散文诗,小朋友认真聆听,也可以跟着小声地念。

  老师根据要求有感情的朗读散文诗“温暖”,小朋友认真聆听也可以跟着一起小声地念。

  3.打开第三张纸条:

  冬天来了,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

  谁看见了枫叶?把它当做什么?

  最后怎么样了?

  教师根据情境发展出示相应的教具,让幼儿充分感受小动物们的温暖,并创设情境表演小动物们到枫叶里面的动作。

  4.打开第四张纸条:冬天来了,小动物们把枫叶当房子、棉衣、伞,来给自己温暖,你们是用什么使自己温暖的`?

  教师启发幼儿回答。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对应的一些图片。

  5.打开第五张纸条:我们也有很多物品或方法使自己在冬天感到温暖,那我们可不可以把小动物换成自己,念一句话或散文诗,如“冬天来了,天冷了,我钻到房子里面挡霜冻”教师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学用散文诗的语言。

  根据幼儿的回答,一起做相应的表演。

  6.打开第六张纸条:一起朗读散文诗,感受温暖。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那丝丝的温暖。

  在温暖中,幼儿得到了卡片。

  四、结束部分:传递爱

  我们温暖了,可是还有一些人却住在透风的房子里,他们没有足够的棉衣,棉被过冬,没有火炉烤……你们愿意和他们一起分享你们的温暖吗?老师也愿意,我想把我这份礼物,这份充满爱和温暖的卡片寄给灾区的小朋友,希望他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天。你可以把自己的心愿通过画画画出来,把我们的爱传递出去。

  教师指导,幼儿操作。送上自己的祝福,邮寄出去……

  活动反思

  活动以大风车栏目组为小朋友寄来圣诞贺卡为主线,通过欣赏感受散文的语言艺术美,

  感受被爱的幸福,以及奉献爱的快乐,这也正是本活动的目标。

  “温暖"不容易表达,所以活动设计中我注重幼儿的生活经验,多次运用情景表演让幼儿充分感受温暖,体现整合理念,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一个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让孩子们懂得爱,懂得给与,和帮助,善待每一个人是当今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教师,我们只有不失时机地有目的有意识地渲染和提升幼儿关爱情感的培养,才能使幼儿形成比较稳定的良好的情感品质.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幼儿时期的认知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也是从直观的画面、生动的介绍中得到的。在本次活动中,我通过鱼宝宝在清水及污水中的不同场景演示,让幼儿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知识,知道如果乱扔垃圾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后果,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提供一些实际的做法,让幼儿明白怎样保护环境,促使其从小养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目标:

  1.知道鱼要生活在干净的水里,水被污染了,鱼就会生病或死亡,激发幼儿同情和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体会河流受污染的危害性。

  3.尝试给垃圾分类,懂得资源是有限的,应充分利用。

  活动准备:

  课件《鱼宝宝生病了》、垃圾图片若干、垃圾箱图片两张、磁性黑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鱼宝宝生活在什么地方吗?(在河里、江里、湖里、海里)美丽的鱼宝宝在水里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观看课件一:体会鱼宝宝在清水里开心快乐的心情。

  提问:

  师:从刚才的动画中你看到鱼宝宝们在水里干什么的?(游来游去、吹泡泡、吃东西……)河水怎么样?(蓝蓝的、清清的,水象透明的一样很干净)。

  在这么干净的河水里,鱼宝宝们生活得怎么样?(生活得很开心、很幸福)鱼宝宝们生活得这么幸福,你心里会有怎样的感觉?(很幸福……)

  三、观看课件二:了解鱼宝宝在污水里的生活,体会河流受污染的危害性

  1.观看《污水中的鱼宝宝》,了解鱼宝宝在污水中的生活。

  师:突然有一天,水里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提问:

  (1)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2)水变得怎么样?(越来越脏、越来越暗、海水被污染了……)

  (3)水被污染了,鱼宝宝怎么样?(很难受,很伤心、鱼宝宝们都哭了……)那河里的`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2.表演《污水中的鱼宝宝》,体会鱼宝宝的痛苦,激发幼儿关心和同情小动物的感情。

  (1)看到生病或死亡的鱼宝宝,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2)如果你是鱼宝宝,这时候你心里会怎么想,想对人们说什么呢?

  我们来把自己当成鱼宝宝,在脏的海水里游一游,把你难受的样子和你想说的话告诉人们,好吗?(幼儿表演,有的哭,有的晕头转向,有的打喷嚏说"呛死我了""给我干净的水吧"有的说"我难受,快来救救我吧!"有的说"善良的人们,请你们不要把垃圾扔到海里,我会死的"有的说"可怜的人呀,你们害了我们,也会害了你们自己的!")

  3.加深幼儿对污水危害的认识,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1)被污染的水对鱼宝宝的伤害可真大呀。污水除了会危害鱼宝宝,还会危害什么呢?(脏的水到处流,人们就没有干净的水喝了;水脏了,人们就没有水用了;水脏了,生活在河水边的小动物就没有水喝了;植物也没有水喝了……)

  (2)那我们怎么做才能使河水不被污染呢?(不乱扔垃圾,不向河里扔东西)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告诉身边的人呢?(可以在河变边立一块牌子,在上面写上"请保护水资源";在河边放一个垃圾箱提醒人们把垃圾放到垃圾箱里)

  四、操作课件《垃圾》,学习垃圾分类方法。

  师:你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那些乱认垃圾的人在你们的帮助下一定会改正的。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垃圾回收后经过工人叔叔的再次加工又可以做成新的东西,我们却把它们扔掉了,太浪费了。于是工人叔叔就把垃圾进行了分类,一种是可回收垃圾,一种是不可回收垃圾。

  谁知道什么是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就是回收后可以进行二次加工做成新的东西的垃圾)那不可回收垃圾呢?(就是回收后不能进行二次加工的垃圾)你们知道下面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呢?

  师小结:小朋友分得真不错,刚才我们发现了废纸、易拉罐、废玻璃、废塑料、一次性快餐盒回收后都是可以进行二次加工做成新的东西的垃圾,所以都是"可回收垃圾"。而象剩饭剩菜、瓜果皮壳、动物的骨头呀,能不能进行二次加工呀?(不能)所以这些垃圾都是不可回收垃圾,要用特殊的处理方法将它们处理掉,要不然我们的环境就会受到污染。

  五、游戏:垃圾分类大比拼

  师:现在如果让你们来投放垃圾,你们会不会投错?好,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垃圾分类大比拼",请你们把垃圾图片分类贴到垃圾箱上,我们一组一组的来贴,比比看哪一组贴的又快又好,好吗?(幼儿操作)

  六、结束:听音乐学鱼宝宝游出教室

  师:我们学会了将垃圾分类投放垃圾箱,鱼宝宝们再也不怕他们的家被污染了。瞧,它们又开心地游水了,我们也来学一学小鱼开心的样子!

大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网状物品的作用及其应用情况,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活动准备

  1、图片--手球 乒乓球2 网球22、收集的各类网状物品若干(如窗纱、菜罩、蝇拍、羽毛球拍、乒乓球网、网兜、捕虫网、发网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这是什么?(蜘蛛。)它们在干什么?

  (织网、捕捉昆虫。)

  2、蜘蛛是怎样用网捉虫的?

  (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或经验讲述。)

  二、讨论交流

  1、教师:蜘蛛网的用处真大,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地方也都用上了网或像网的东西,你们找到这些东西了吗?在哪里找到的?

  2、请幼儿用完整的语言介绍自己看到的网状物品。

  启发幼儿:

  -妈妈的衣服像网-装西瓜的袋子是网状的-足球门像网-乒乓球桌的中间有网等等。

  3、集体讨论网状物品的作用。

  教师:这些东西为什么要做成网状的?做成网状有什么好处?

  教师小结:有的是为了美观,有的`是为了透气,有的是为了让人们看得更清楚等。

  三、了解网状物品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1.观看-儿童公园的网状跳跳床-电扇上的安全网-空调上的防尘网-洗衣机里的滤网-围墙上的铁丝网-网状保安窗、纱门、纱窗、各种球网等。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平时看到的网状物品,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四、设计各种各样的网

  1.教师:如果请你设计,你想做一张怎样的网,用来干什么?

  2.幼儿在纸上自行设计各种用途的网或网状物品。

  3.小组交流所设计的网状物品及其用途如捕捉动物的网,用作游戏的网,用于日常生活的网等。

  活动反思:

  仿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各种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仿生制品,凝聚着人类高超的创造才能。“奇妙的网”巧妙地把众多用不同材料制作的、用途不一的网状物品与蜘蛛结网这一自然现象联系了起来,这不仅使幼儿有可能在经验层面上获得有关仿生现象的感知印象,还为幼儿进行创造性想象提供了条件。因此就题材而言,此活动设计对我们拓展科学教育的内容是有所启发的。

  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它可以体现在教育过程的许多方面。在此次活动中至少有三个方面是值得提倡的:其一,较多地运用了讨论交流的方法,使幼儿不仅从教师那儿,而且可以更多地从同伴那儿获取信息;其二,让幼儿有机会运用以往的生活经验,而不是只面对眼前的感知对象;其三,以绘画手段进行设计的环节使幼儿有可能不受限制地进行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让创造潜能得以充分表现的机会。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6-14

大班《鱼》科学教案10-07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6-12

大班生活科学教案02-17

花大班科学教案01-07

《恐龙》大班科学教案12-13

变化大班科学教案10-23

空气大班科学教案11-21

【热】大班科学教案02-07

大班科学教案《蚂蚁》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