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7-23 15:49:24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5篇【经典】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数学教案5篇【经典】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在此以前幼儿已进行过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的活动,积累了一些运用感官比较物体量差异的经验,因此在本活动中可以启发幼儿自己想出比较物体粗细、厚薄的各种方法,提高幼儿认识周围环境的能力。

  幼儿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会遇到二个困难。第一是不能准确地将比较结果与相应的词匹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词与某些概念建立联系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应该先让幼儿通过非正式的教育活动积累有关概念的感性经验,然后在琥式的教育活动中指认和命名活动完成词与概念的匹配。

  第二是理解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由于幼儿思维不可逆,他们不易理解相对概念。因此活动中要采用变换比较对象和设问的方式引起幼儿的思考,帮助幼儿理解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该内容是幼儿以后学习相邻数和进行排序活动的基础。如果幼儿真正理解了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那么他们的`逆向思维和推理能力也将得到相应的发展。

  这一内容除了组织正式的教育活动,还应安排非正式的教育活动,如在数学角放置各种有关的材料,让幼儿通过分类活动积累有关的感性经验。

  【教学目标】:

  1、学习比较两个以上物体的粗细、厚薄2、知道物体的粗细、厚薄是相对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2、难点:词与概念的匹配。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教具:粗细不同的毛线、小棒、笔若干;厚薄不同的书、纸、布若干。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厚薄不同的纸、布。粗细不同的毛线、小棒笔。每个幼儿的物品不必完全相同,以便交换使用。彩色的篮子若干只。数学角内放粗细、厚薄不同的物品和分类盒。(分类盒上用形象的图画表示物体的粗细、厚薄。)教学过程:

  1、通过分类活动使幼儿积累有关粗细、厚薄的感性经验。

  (1)在来园活动区域活动时让幼儿用数学角里的材料进行分类活动。教师可通过提问了解幼儿的分类水平,如:“为什么把这支笔放在这个盒子里?”等。

  (2)该分类活动是个别进行的,教师应尽可能了解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

  2、通过指认活动帮助幼儿在词和有关概念之间建立联系。

  (1)幼儿每人一份粗细、厚薄不同的物品。

  (2)听指令取出相应的物品。如“找出一张厚的纸。”“把粗的毛线举起来。”指令可由教师发出,也可让幼儿发指令,以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并向命名过渡。

  (3)要求幼儿说出完成指令的方法(即采用什么方法比较出物体的粗细、厚薄的)。

  3、通过命名活动使幼儿完成概念与词的匹配。

  (1)让幼儿说出教师出示的物体的粗细、厚薄。

  (2)让幼儿按指令介绍自己盒子里的物品的特征。如:“请说说你盒子两根小棒的不同”。

  4、通过分类活动让幼儿体验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1)让幼儿根据语言标记分类。如:“请把粗的小棒放在红的篮子里。”

  (2)向幼儿展示分类结果,让幼儿思考分得对不对。

  5、通过讨论使幼儿理解物体的粗细、厚薄是相比较而言的。

  (1)检查分类结果。如:“红篮子里的小棒是否都是粗的?”

  (2)讨论:为什么大家都把自己盒子里粗的小棒放进去,现在却是有的粗有的细。

  6、通过变化粗细、厚薄的操作活动让幼儿进一步理解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1) 让幼儿按指令作变化粗细、厚薄的操作,如:“请你让盒子里的毛线变细”。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如可以用分解的方法使毛线变细,也可找出比它粗的毛线作比较。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运用表格、绘画、简单文字等形式,学习制定自己一周的角色游戏活动计划。

  2、获得做事讲求计划性、条理性的经验。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学具:铅笔,幼儿用书第29页(学会计划)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

  教师:我们每天在幼儿园都可以参加哪些游戏活动?

  教师:你们最喜欢在幼儿园玩什麽游戏?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你每天玩的游戏内容一样吗?你都参加过哪些游戏?

  2、学习制定一周游戏计划。

  教师:我们在幼儿园一个星期有几天玩游戏?这5天你都玩了哪些游戏呢?

  教师介绍活动内容与要求。

  教师:请小朋友在记录单上制定出自己下个星期5天的游戏计划。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怎样让别人看出自己的计划有5天?每天自己都想玩些什麽游戏?计划不仅要让自己看得懂,而且还要让别人看得懂。

  幼儿活动,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

  3、展示结果。

  展示幼儿的记录单,让幼儿说说自己能够看懂哪几张游戏计划,鼓励幼儿学习同伴清楚地记录方式。

  集体观察1份游戏计划。

  请一名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游戏计划,集体检查其是否按要求完成。

  找一找记录单上有哪些不同的记录策略(如星期、日期、空格等)。

  4、幼儿再次活动。

  教师鼓励幼儿运用、迁移新经验修改自己的游戏计划。

  效果检查:

  通过本节课使幼儿知道了自己在幼儿园每天都有玩不同的游戏,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幼儿学会了制定自己一周的角色游戏活动计划。使幼儿从此养成了做事讲求计划性、条理性的好习惯。本节课效果很好。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在9格正方形图上为小动物找到相应的家。

  2、通过观察发现一组物体或图形排列上的变化规律,能根据已有的.条件分析判断出某一空位置上应是何种物体或图形。

  活动准备:

  九格正方形图一幅(动物公寓),磁性小动物若干、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分组操作材料若干份(大于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一、帮大象找家--激发兴趣

  1、森林里新造了一幢动物公寓,小动物们要搬新家了都特别高兴,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公寓,看看有几层楼?每层有几间?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房间?

  2、大象第一个住了进来,看看,它住在第几层第几间?

  3、大象还想去其他的房间去看看,你能帮它找到这几个房间吗?(幼儿根据要求进行操作)

  三、参观动物公寓--发现规律

  1、动物公寓的房子真漂亮,还装上了彩色的窗帘呢?仔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红、蓝、绿三种颜色有规律排的)

  2、这个房间还没有装上窗帘,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里应该装什么颜色的窗帘,为什么?

  四、送小动物回家--巩固复习

  1、大象、孔雀、乌龟看到这么漂亮的房子也和朋友们一起赶来住进了新房子,剩下的房间里应该住谁?请我们小朋友帮他送回家。

  2、讨论:为什么这里要住孔雀?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小动物们是怎样住的?

  3、分组操作

  (1)设置难易程度不一的操作材料,请幼儿自由选择送小动物回家。

  A、只有1个动物没找到家B、有2-5个动物没找到家C、有6个以上动物没找到家

  (2)展示交流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来测量周围物体,在探索比较中发现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2、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参与测量的兴趣。

  3、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初步的测量经验。

  2、尺子、绳子、软尺、吸管、小棒、短积木、铅笔、筷子、纸卡段、盒子、书等物品。

  3、记录表、水彩笔、磁性板。

  活动过程:

  一、引题:提出任务

  今天小朋友来当“小小测量员”,用三种不同的工具来测量相同的.一条边,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二、、探索:分组测量并记录

  1、幼儿两人自由结伴协商、自主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来测量物体同一条边。

  2、教师巡回观察、倾听、了解幼儿测量的情况。

  3、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三、分享: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1、将各组幼儿的测量记录表张贴在磁性板上,幼儿边看边交流,讨论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2、引导幼儿分析记录结果,说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并在分析比较中获得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条边测量结果不同的经验。

  四、游戏:问答竞赛小游戏,启发幼儿再次测量。

  1、测量黑板的长边,用什么工具量的次数最少(或最多)?为什么?试一试。

  2、测量活动室长度有三种长短不同的工具,选取什么工具测量速度最快?为什么?试一试。

  3、如果没有这些工具,我们还能用什么办法来测量活动室的长度?试一试。

  五、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再次尝试探索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高度、远近等。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教育目标:

  联系生活经验,在观察、推理中,发现可以数正确的方法。

  乐意倾听同伴的表述,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PPT课件、购物单、购物篮、商品图片、酸奶、香蕉等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小鸡要过生日了,它想邀请好朋友们来参加生日聚会。妈妈说:“邀请客人需要准备很多好吃的东西,请小朋友一起帮帮它吧。”

  二、游戏一:甜品屋购物。

  1、观察购物单2,幼儿到模拟甜品屋购买相应的物品。

  “请小朋友拿出椅子底下的购物篮,看清楚购物单,上面就是小鸡想让你们帮忙准备的东西,上面一行是你们要买的东西,下面一行是你要买的东西的数量。”

  2、要求“看清购物单要买什么?买多少?数量不要搞错哦。”

  3、分享交流。

  三、游戏二:超市购物。

  1、幼儿取记录纸,理解纸上要求。

  2、观察购物单,幼儿记录数量。

  香蕉有几根?酸奶有几瓶?饼干有几种?

  3、交流分享。

  数香蕉---数一堆东西时,要数特征明显的地方。

  数酸奶---重点引导幼儿对有标签遮挡的商品数量进行推理。

  数饼干---重点理解类概念。

  四、迎接客人,庆祝生日。

  1、借助PPT图片猜猜:小鸡邀请的`客人是谁?有几位?

  2、猜想:有重要客人,是谁?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3、共同庆祝生日。

  活动反思:

  1、活动中有些幼儿将环形摆放的棒棒粮数错,这是中班的内容,课前最好再复习一下。

  2、活动中能注重幼儿与幼儿的互评,发挥同伴力量。

  3、超市购物单上的物体最好是一堆实物的图片,不要只是单个的;特别是饼干的图片要和实物一样是瓶装的,而不是散装的。而且购物单最好用彩色图片,便于幼儿观察,特别是饼干的类概念,用彩色的能看得更明显。

  4、老师在讲解饼干的类概念时,要将四盒三类饼干放在桌面上,而不是放在手上,如两瓶黑色奥利奥饼干叠放在一起,另外两种棕色的单独一瓶放一处,让幼儿对“种”“类”有更精确的认识。

  5、有重要客人出来时,老师也可将爸爸请出来,激发幼儿热爱父母的情感。

  6、整个活动,幼儿表述的还不够大胆,机会还不够多,老师要尽可能多提供幼儿与幼儿交流互动的机会。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0

大班数学教案07-20

大班数学教案07-19

大班幼儿数学教案04-10

大班数学教案04-10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7-28

排序大班数学教案05-28

有关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5-23

(精品)大班数学教案07-20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