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10 11:35:52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数学教案【精华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数学教案【精华9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复习大、小,认识红色、黄色、绿色并进行分类。

  2.通过活动,学习按指令向一个方向爬,并能做到正确、快速、不拥挤。

  3.通过对唱游戏,感知歌曲的对答情趣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红、黄、绿小猫图贴,每个幼儿一个。

  2.红、黄、绿小鱼许多。

  3.幼儿作业纸:每个幼儿一大一小的裙子和一大一小的帽子,

  4.磁带

  活动过程:

  —、问候时光:

  (1)听音乐开火车进教室,走线。

  (2)师生问候:挨个抱着每个宝宝亲吻表示问候

  (3)出示大猫图贴和小猫图贴:请小朋友跟猫眯打招呼(喵喵喵!)请幼儿区分大、小。

  (4)我们来和小猫做游戏:“宝贝们闭上眼睛,把你们变成小猫宝宝吧!我来做你们的妈妈吧!”(喵!)

  妈妈和宝宝一起看这里有一些礼物,我们来把这些礼物分一分,大帽子、大裙子给谁?小帽子、小裙子给谁?请幼儿动手进行操作。

  二、运动时光:音乐游戏:《好看的颜色在这里》(由《小猫小猫在这里改变》)

  今天的小猫真漂亮,小朋友看看都有哪几种颜色?——认识红、黄-绿

  (1)我们共同用好听的声音来问候吧!《好看的颜色在这里》一唱一答的形式,按颜色进行回答。

  (2)教师带幼儿复习巩固对颜色的认识(唱歌)

  三、快乐时光:游戏:《小猫捉鱼》

  (1)向指定方向爬,并取物。

  (2)巩固认识红、黄、绿三种色彩。请小猫们把取回来的鱼按颜色进行分类。

  (3)进一步巩固认识红、黄、绿三种色彩请小猫根据自己身上的颜色去捉鱼。

  四、温馨时光:小猫玩累了需要回家休息,请小猫按照身上的颜色乘坐火车回家。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2、学习按数量多少排序,并匹配实物。

  活动准备:

  动物卡片,(一只鸡,二只鸭,三只兔,四只虎,五头牛),背景图,1-5的点卡人手一套,操作练习

  学习重点:

  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说出总数。

  学习难点:

  按数量从少到多的排序

  活动过程:

  一、实物分类计类 (感知5以内的数量)

  1、逐一出示四张动物卡片,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来草地上玩。看看草地上有谁?数数每种动物有多少?指黑板上的动物,"谁来说说每张卡片上的动物有多少?"

  2、请小朋友和小动物一起做拍手数数的游戏,看看卡片上有几只小动物,给一只动物拍手一下,边拍边数。(验证结果)

  数完以后两手合拢,说说:几只动物我拍手几下。"答:**动物有1只。集体进行拍手数数,最后出示五头牛,学习使用单位量词"头"。

  二、乘火车 学习1~5的排序

  1、出示方格,小动物要去乘火车了,谁会帮小动物找座位。数数小动物谁最多谁最少?把最少的动物放在火车头后面的那节车厢里,最多的.动物放在最后面。

  (想一想,谁放在最前面,谁放在中间?谁放在最后面呢?)

  2、请幼儿个别来操作,验证结果,小动物们都找到车厢了,请你说说它们是怎么坐的。引导幼儿说出按数量排序的顺序:一只***,二只***……

  三、小组活动。送点卡

  1、出示点卡 给小动物送点卡。

  卡上的圆点有几个,(数数点卡上的数量)它会和谁做好朋友呢?

  按照点卡数量与动物数量相同送,要说:几只**我送你**个点。

  2、给点卡排队。

  "它们也想排队了,请你从小旗这里开始排,要从少到多的排队,指导幼儿在实物卡下面摆上相应的数量的点卡

  四、游戏:点数排队。

  请5位幼儿上来,挂上1-5的点子卡片,到老师前面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好队。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目测5以内的物体数量,巩固认识5以内的数。(重点)

  2、会讲述画面内容,能根据画面进行简单的分类计数。(难点)

  【活动准备】课件,操作材料、雪花片若干。

  【活动方法】引导法、图示法、操作法。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水果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小朋友们看看都有哪些水果?(西瓜、苹果、莉、香蕉、草莓……),每样有多少?

  2、幼儿依次说出图中的水果数量。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草莓有5个的?

  学习按数量归类,教师:草莓有几个?请幼儿从操作框中拿出与草莓数量一样多的雪花片。

  二、通过《池塘里的故事》学习简单的`分类计数。

  1、教师出示《池塘里的故事》图,幼儿观察。

  2、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画面上有什么?各有几只?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4、学习看数字说出与之相对应的池塘中青蛙、小鱼及荷叶、荷花的数量。

  三、幼儿操作活动。

  1、请幼儿看看图中小鱼和青蛙各有几只,并把与之数量相对应的数字用线连到括号里。

  2、看数字,选择相应数量的雪花片放在数字宝宝后面。

  四、教师讲评幼儿作品并小结,结束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找出图形排序规律进行排列。

  2.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小朋友已会按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排列。

  2.材料准备:幼儿人手一套排序的图形宝宝操作材料,图形妈妈图片一张,人手一串“项链”。

  3.环境创设:数学角上张贴排序图。

  重点难点:

  1.在教师引导下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2.按一定顺序排序。

  动手操作,按排序

  引导观察,找出排序规律

  数学流程:

  游戏巩固

  游戏口吻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活动过程:

  1.出示排序图,引起幼儿活动兴趣,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①出示一位图形妈妈说:“我是图形妈妈,我有许多图形宝宝,今天,妈妈要带宝宝去游乐场玩,宝宝们,你们快排队吧。”“我们已经会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给图形宝宝排队。看,圆宝宝,三角宝宝是怎么排队的呢?

  小结:圆宝宝与三角宝宝是间隔着排队的。

  (2)“看,三角宝宝和方宝宝也排好了队走过来了。”

  提问:“三角宝宝和方宝宝是怎么排队的呢?引导幼儿观察找出规律。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三角宝宝和方宝宝没排好队,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帮助他们排队,谁愿意?”

  小结:三角宝宝和方宝宝也是间隔着排队的。

  (3)“图形妈妈正准备带图形宝宝离开家就听见图形宝宝的叫声,原来还有图形宝宝也排好对了队,”“看,这些可爱的图形宝宝又是怎么排队的呢?”引导幼儿观察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这里还有3个调皮的图形宝宝没排到队伍里,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帮助它们排队。”

  小结:圆宝宝、三角宝宝、方宝宝它们三个间隔着排队的。

  1.幼儿操作“图形宝宝来排队”

  ⑴图形妈妈带着图形宝宝来到游乐场,有的图形宝宝坐上了碰碰车,有的图形宝宝爬上了滑滑梯,还有的荡起了摇船。他们玩的真开心!图形妈妈说:“时间不早了,我们该排队回家了,可只有排头的几个图形宝宝排好了队,图形妈妈可真着急呀。”“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助图形宝宝排队,好吗?”

  ⑵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操作。

  ⑶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进行操作。

  小结:小朋友帮图形宝宝排好了队,图形妈妈真高兴!她带来许多项链送给小朋友。

  2.游戏“看谁站得对又快”,巩固所学内容。

  请小朋友看清你的项链珠子,是怎么排列的,就站在与项链珠子排列相同的圆圈上,看谁站的对又快。

  活动反思:

  我觉得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有的幼儿已会按一定规律排序,但大部分幼儿还不知道按一定规律排序,为此,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此活动。本次设计的小班数学《给图形宝宝排队》是要求幼儿能够按形状特征进行图形分类与排队的一次活动,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动的兴趣,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五个环节:黄蓝椅子间隔排队,引起幼儿活动兴趣-图形排队,找出图形排序规律-游戏"什么图形不见了"-幼儿操作"图形宝宝来排队"-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我用一红一蓝的板凳摆放引起了幼儿的注意力,用帮图形宝宝排队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开始部分幼儿的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第二环节图形排队,找出图形排序规律。利用红花和一条直线的特征,进行依次出示圆形、三角形、圆形、三角形图片,让幼儿发现其图形的排序规律。大部分幼儿能够发现其规律,能够大胆的参与进来。而个别有幼儿却说:"接下来是小花!"在红花的设计上有所欠缺,误导个别幼儿寻找图形规律的特点,或许可以不设计红花,只提供直线;这样让幼儿更加清晰观察;在第二个环节过程中,我和幼儿的互动比较的多,幼儿参与性也比较高。

  在第三环节幼儿游戏"什么图形不见了"时,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游戏,我感到很高兴。孩子们能积极主动的举手想讲述哪个图形宝宝藏起来了,说明这节课的教育目标已经达到。在活动过程中,我将圆形宝宝藏起口袋中,借此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集中过来,再请幼儿找出规律来排排队,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才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过程中我及时表扬幼儿,幼儿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在活动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起来。

  前两个环节中通过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提高表达的机会,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得到发展。但我也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首先我的语言不够精炼,再是给幼儿动手操作的时间不够多。在今后的活动中,我将尽量做到最好,做到意简言骇,尽量给幼儿足够多的操作机会。

  最后一点就是在集体操作时,我缺乏一点灵活性,活动有点死板化。一直围绕着圆形、三角形、圆形、三角形等等的规律进行教学,小班的幼儿能力也在逐渐的加强,我在考虑是否可以在多一些的图形,让幼儿更加灵活自主的去发现其中的规律,这样也让幼儿更加快速的掌握。

  操作活动结束了,我用结束语结束了本次活动。是不是可以让幼儿把图形宝宝都收了起来,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习惯。

  每一次的活动,都给我吸取了很多的经验和指导自己自身存在的不足,希望自己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背景:

  在每天的早点时,都会有小朋友问我:“老师,我们吃的饼干是不是圆的?”“今天我们吃的是方饼干吗?”“桌子是不是方的?”我发现幼儿对身边的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有渴望了解图形宝宝的欲望。针对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这一节以认识图形和图形分类为主,课件和游戏贯穿全课的科学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圆形、方形和三角形,感知各形状的不同。

  2、能初步根据饼干的形状进行分类,乐意并大胆地喂小动物吃饼干。3、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课件,《找朋友》的音乐。方形、圆形、三角形卡片一张。

  2、三种形状的实物(与幼儿人数相同)。贴有三个形状的托盘各一。

  3、饼干图形与幼儿人数相同,嘴巴分别是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的三个小动物。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基本了解各图形的不同。

  1、师:小朋友,形状王国里来了几位朋友,大家想认识他们吗?(课件:圆形、方形、三角形分别做自我介绍。)

  (1)、大家好,我是圆形,我的身体呀胖乎乎的,一个棱角也没有。你们瞧,我的眼睛、嘴巴也都是圆形的呢。

  (2)、嗨,我是方形,我的身体有四条边和四个角。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做朋友。

  (3)、小朋友好,我是三角形,我呀有三条边,三个角,大家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2、师:(课件)刚才三个形状朋友介绍了自己,现在,你们认识它们了吗?能说出它们长什么样吗?(请幼儿分别讲述三种形状的特征。如讲述有困难,链接到前该形状再自我介绍)

  幼A:圆形它是圆圆的,没有角。

  幼B:方形它是方方的,有四个角,有四条边。

  幼C: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师:我们再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三个朋友,好吗?(师生共同小结)

  二、按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

  1、音乐游戏:找朋友

  (1)师:小朋友看看胸前,你现在是什么宝宝呀?是什么形状的?随音乐一边唱《找朋友》一边找到和自己的图形宝宝一样的小朋友做好朋友。

  (2)将图形送回家请小朋友将图形宝宝送到与他相应的托盘里。

  2、《喂小动物吃饼干》

  师:小朋友,你们和图形宝宝做游戏,开不开心呀?有三个小动物也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猜一猜?他们是谁?(小猪、小兔和小青蛙)它们来我们班做客,我们是不是要拿出我们最好吃东西来招待它们呢?出示:饼干(三种形状的饼干)每个小朋友发一块饼干。圆形嘴巴的小青蛙喜欢吃圆饼干,方形嘴巴的小猪喜欢吃方饼干,三角形嘴巴的小兔喜欢吃三角形饼干,请小朋友喂小动物饼干吧!

  结束:

  小动物吃的小朋友送的饼干高兴极了。谢谢小朋友!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能区分不同的小动物和不同的颜色。

  2.感知上下的空间关系。

  二、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动物的家”人手一份、动物的家自制大教具。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教具,引导宝宝说一说上面有什么。

  引导宝宝观察屋顶、墙壁的颜色,以及屋子里分别有哪些动物。

  2.引导宝宝按颜色将小动物分类。

  鼓励宝宝说一说小动物家的门是什么颜色的?

  说一说红色和蓝色的门里面分别住着什么动物。

  3.引导宝宝按上下位置将动物分类。

  用纵向比较的方法,分左右请宝宝说一说楼上、楼下分别住着谁。

  4.出示宝宝用书,可引导宝宝指一指、说一说红色的'门里住着谁,蓝色的门里住着谁,楼下住着谁,楼上住着谁。

  宝宝比较楼上楼下有困难,可帮助宝宝遮挡其余的一半,可引导宝宝边指边说一说小动物是住在楼上或楼下的,它的门的颜色等。

  5.书偶一说自己班的教师或自己家的房子是在楼上还是楼下,门的颜色是什么。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7以内的数。

  2,对点数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水果、小动物卡片,排序板

  活动过程:

  1. 变魔术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神秘的宝盒,你们想不想知道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呀?

  老师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盒子里到底是什么神秘的东西。

  (1-7个物体,幼儿学数,强调从左往右数)

  2. 游戏:拍一拍

  (1)师:下面老师要带小朋友们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拍一拍。老师报数字,小朋友们要根据老师所报的数字拍手,拍肩或者拍 腿。

  例如:老师说我说3,你要说我拍3.然后拍3下。

  个别幼儿尝试。

  总结:老师发现小朋友们都能数正确,真不错!

  3. 集体操作

  (1)介绍操作材料

  师:老师在每个小朋友的桌子上放了一些水果,小动物,还有一块操作板,老师说一个数字,小朋友们要在操作板上摆放水果和小动物,摆的数量要和老师一样多。

  要求:从小红旗后面从左往右一个一个排,排在线上面)

  (2)看图点数

  老师这里有几个点卡宝宝,请小朋友带着点卡宝宝去数给客人老师听一听。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比5少的数量,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的与材料互动,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学具:空塑料瓶若干、花生若干、1-6不同数量的食物纸条一份、1-6数字人手一份。1-5的水果卡片若干。

  教具:1-5的数字卡、5只小白兔的动物瓶、1-5的动物图片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字卡、动物卡和幼儿进行问答游戏。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5以内的`数字卡)。幼:嘿嘿,我的火车×点开。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随机出示5以内的动物卡)。幼:嘿嘿,来了×位小客人。以次来引起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师:火车开到了动物瓶城。(出示动物瓶)看到漂亮的动物瓶,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白兔?5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幼儿答数,教师操作)。

  小结:5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2、请小朋友一起来制作动物瓶,要求是制作比5只小动物少的动物瓶。幼儿操作后讲述动物瓶上有几只小动物。小结:比5只小动物少的有4只、3只、2只、1只。

  3、现在请小朋友为自己的动物瓶粘贴上门牌号,要求门牌号的数字是与动物瓶上的小动物一样多。幼儿操作好讲述门牌号是几,为什么?小结:比5少的数有4、3、2、1。

  4、小朋友们制作的动物瓶太漂亮了,有一些花生宝宝也想住进去,现在请小朋友送花生宝宝进家,要求数量是与动物瓶上的动物一样多。

  5、小朋友老师还要请你们帮个忙,这里有一些不同数量的水果,请大家分别放在等于5和比5少的家里。幼儿操作,教师讲评。

  6、游戏:开火车请幼儿拿比5少的数字做车票排队上车。(请幼儿说说车票上的数字是几,为什么可以上车?)

小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4以内物品数量

  2.比较两组物体的多与少

  3.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活动准备:

  1.毛绒玩具4个(可请幼儿自带)

  2.椅子4把

  3.欢快音乐一首(教师自备)

  4.幼儿每人一张"小兔吃胡萝卜"操作卡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园长老师通知我,我们班会有4个玩具朋友来做客,小朋友先为他们准备好椅子吧。

  教师请4名幼儿每人搬出一把椅子。

  2.感知多少

  另一位教师拿着3个毛绒玩具在教室门外等候,教师打开门把它们请进来。

  教师:我们的玩具朋友已经到了,热烈欢迎他们进来吧。

  教师带领幼儿认识毛绒玩具并点数玩具数量。

  教师:咦?为什么只来了3个玩具朋友呢?他们刚才跟我说,有一个朋友临时有事情要晚来一会儿,我们就先请这3个玩具朋友坐下吧。

  教师请3名幼儿上前将3个毛绒玩具分别放在椅子上。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是不是有一个椅子是空的啊?你们觉得是玩具朋友的数量多还是椅子的数量多呢?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玩具朋友的数量比椅子的数量少一个。

  3.感知一样多

  另一位教师拿着1个毛绒玩具在教室门外等候,教师打开门把它请进来。

  教师:迟到的玩具朋友终于来了。我们快请他坐下吧。

  另一位教师扮演玩具朋友:小朋友们,对不起,我迟到了。

  教师:我们的4个朋友都到齐了,他们都坐到了自己的椅子上。我们来看看还有没有空的椅子呢?

  教师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感知玩具和椅子的数量是一样多的。

  4.抢椅子

  教师首先为幼儿准备若干把椅子,全班幼儿做游戏(椅子的数量比幼儿的数量少4个)。教师与幼儿一起将椅子排成一圈。

  教师:当音乐响起时,小朋友们开始绕着椅子走圈圈,当音乐停止时,你们就抢椅子,然后坐在抢到的椅子上。

  当幼儿坐好后,教师向没有抢到椅子的幼儿提问椅子的'数量和小朋友的数量哪一个多。

  此游戏可以反复进行,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发生激烈碰撞。

  有效提问:

  (1)玩具朋友的数量多还是椅子的数量多?

  (2)这次椅子的数量和朋友的数量一样多吗?

  (3)有几个小朋友没有抢到椅子呢?

  有效词汇:对应、4、一样多、多、少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幼儿每人一张"小兔吃胡萝卜"操作卡,教师引导幼儿用一对一连线的方法,观察比较得出小兔和胡萝卜是一样多的。

  家园共育: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引导幼儿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出物品的多少。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7-20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8-02

小班数学教案04-03

小班数学教案11-03

小班数学教案:对应04-04

小班数学教案:比长短05-30

小班数学教案模板11-05

小班数学教案(荐)07-22

小班数学教案(推荐)07-21

小班数学教案最新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