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29 11:56:3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汇总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教案【汇总10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寻找,采摘马兰的活动引导幼儿识别马兰,并初步了解马兰的用途。

  2.学习凉拌马兰,感受到做菜肴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马兰、野草、小篮子。

  2.制作马兰的各种调味品。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引起兴趣,了解马兰的生长环境。

  过渡句:今天,有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来看我们大(3)小朋友学本领,开心吗?

  1. 师:现在,徐老师请你们看一段录像。

  2. 提问:(1)这是我们在干吗?(挖马兰)

  (2)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马兰?

  小路边、瓜地、田边、花坛、竹园等

  3. 师小结:原来在潮湿的泥里,我们都可以找到马兰。

  二、区别野草与马兰,进一步认识马兰的外部特征。

  提问:你在挖马兰时,你是怎么知道它是马兰呢?

  师:老师这里有许多马兰,可它和野草混在一起了?你能帮忙把马兰找出来吗?你们可以互相对比,商量一下,哪些是马兰,把找出来的马兰放在旁边的筐子里。

  (幼儿选择马兰。)

  提问:请你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来区分野草和马兰的?

  (让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结:马兰的叶子是绿色的,椭圆形的,叶边是锯齿形的。叶片上有细细的绒毛。马兰的根很光滑,有点红有点绿,闻起来有股清香味。

  三、马兰的用途。

  1. 师:那你们知道马兰有什么用吗?

  2. 幼儿自由讨论。

  3. 师小结:马兰可以当饲料喂猪喂羊,也可以做药材晒干后可以泡茶喝。 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还可以止血,也可以做菜烧来吃呢,还可以作馅料做汤圆,味道 还很好。

  四、制作、品尝马兰。

  1. 师:你们吃过马兰吗?(如吃过)那你尝尝的马兰是什么味的?

  2. 师:那现在我们来尝尝马兰的味道?(幼儿尝原味)

  3. 提问:味道怎么样呀?(如果幼儿说“不好吃”)

  那怎么办呢?(幼儿回答)

  4.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调料,你们去试试让马兰吃起来更美味, 不过在放盐的时候不能放太多,先少放一点,淡了在放一点。

  5. 师:你们可以给客人老师尝尝你做的美味的马兰?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实验中发现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

  2.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笔、塑料袋、碎纸片、铅笔、水彩笔、百洁布、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想一想。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纸片,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如果不直接用手拿,有什么办法可以将红色盘子里的纸片移到黄色盘子里?

  二、玩一玩,试一试。

  1.出示百洁布和水彩笔,提问:如果给你一块布和一支水彩笔,你能完成刚才的任务吗?

  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

  3.教师演示摩擦起电的小实验:用水彩笔在百洁布上摩擦后吸起碎纸片。

  实验后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教师:原来水彩笔在百洁布上摩擦后产生了静电,可以吸起小纸片,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三、尝试用不同材料进行摩擦起电的实验。

  1.出示实验材料,幼儿逐一认识。

  2.介绍记录表,引导幼儿猜想并记录。

  3.幼儿实验并记录。

  4.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四、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摩擦起电”是在“做中学”的思想指导下设计的一个大班科学活动,通过观察、探究、猜想、验证、发现、记录、分享与表述,发挥了孩子们的主动性,通过该活动,孩子们对摩擦能产生静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能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基本完成了预设的目标。不过,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没有重视与孩子的交流,没有对孩子的回答给予肯定。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注意贯彻“做中学”思想,引导孩子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重视与幼儿间的交流。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有兴趣地进行推断并参与科学实验。

  2、感知冰加热变成水,继续加热变成蒸汽,而蒸汽遇冷变成水,继续降温变成冰的过程。

  [活动准备]

  (1)幼儿学习用书《玻璃哪儿去了》。

  (2)故事录音《玻璃哪儿去了》。

  (3)冰块、烧杯、铁架台、石棉网、玻璃片、酒精灯(依分组数确定,保证每组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教师戴头饰出场)

  师:“小朋友们,小兔奇奇,昨天我遇到一件怪事,想也想不明白,想请聪明的你们帮我解决一下,行吗? ”

  师:“那咱们就一起来听听小兔奇七=奇到底遇到什么事情?”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幼儿学习用书“玻璃哪里去了”),并放故事录音,一起边看边听故事。

  2、讨论:

  (1)请幼儿发表意见,帮奇奇找玻璃。通过关键词“小河里”(只有河面结冰小兔才能走到河里)、“添了几根柴火”、“一摊水”等引导幼儿猜出那是冰快,而非玻璃。后来屋子里温度升高逐渐化为水,变为水蒸气蒸发了。

  (2)将小朋友们的答案告诉奇奇。

  教师:“小兔子,知道了吧?那是冰块,不是玻璃。”(装与小兔子对话)“你说什么?噢!原来这样呀。”“小朋友们,小兔子说小朋友们只是嘴说,谁能证明给它看?”

  (幼儿讨论有什么能证明的办法)

  3、分组实验:

  (1)做实验。师“今天,咱们就来做个实验,让奇奇心服口服。”

  出示实验器材:冰块、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烧杯、玻璃片,并做一一介绍。

  (2)观察冰块,看看(透明的),摸摸(滑滑的,凉凉的),敲敲(硬硬的),与玻璃有很多相同之处,所以奇奇误当作玻璃。

  (3)分组实验,观察冰块在加热时的变化:部分融化、完全融化、有汽冒出。反之,汽遇玻冷璃片有水滴落下变成了水、结合水放入冰箱会结冰。感知水的由于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三态变化。

  (4)请幼儿自己将这个结果告诉小兔子。

  三、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帮奇奇找到了玻璃的去处,也认识了水的奇妙变化。其实,在我们美丽的'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奇妙的事物,这就需要每个小朋友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去发现。让我们都有明亮的眼睛好吗?”

  温馨提示:

  1、在做实验时要注意安全,可分组进行实验。

  2、本次活动还可以延伸到区域活动中进行,可让幼儿学讲故事,也可让幼儿在科学区做小实验。

  附故事:

  寒冷的冬天来了,小兔奇奇在它的蘑菇房子里安静地坐着,开门一看,呀,下雪了!好漂亮的小雪花!奇奇兴奋地接着小雪花,与它玩耍。可没一会儿,“阿嚏!”好冷呀,把奇奇都冻感冒了,于是,奇奇赶紧把门关上。可是,关上门以后,就看不到美丽的雪景,这可怎么办呀?想呀想,想呀想,奇奇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在墙上开一扇小窗,再装上透明的玻璃就能看到雪花啦。

  想到这儿,奇奇便拿出工具来开窗户,不一会儿,一扇漂亮的小窗就做好了。正在欣赏这扇小窗,一阵冷风吹来,又是好几个喷嚏。“不行,得赶紧找玻璃。”奇奇便出门找玻璃。

  走呀走,走呀走,终于在小河里发现了一块“玻璃”,量一量, 比一比,奇奇乐了,原来,和窗户的大小正好合适,奇奇便抱着 “玻璃”回家去了。

  安好玻璃后,奇奇也有些累了,它往炉子里放了几根柴火,便躺在床上睡着了。“阿嚏”睡梦中的奇奇被冻醒了,它赶紧又往炉子里添几根柴火。咦?奇怪,怎么还有些冷?一看窗户,玻璃不见了,只有地上的一摊水,过一会儿,地上的水也不见了,这下,奇奇可真糊涂了。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奇奇它的玻璃哪儿去了吗?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探究几种线的特性。

  2、用前书写的方式记录探究的结果。

  3、激发幼儿对手工创作活动的探究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毛线、红线绳、电线、铁线、橡皮筋线、毛条线、弹簧、笔若干。

  2、神秘箱、字卡、实验记录表、有关线的手工图。

  活动过程:

  一、师幼一起随音乐做律动动作进场:《线啊线》。

  师:小朋友,你们的歌声真好听,现在请你们安静地、有序地坐到椅子上。

  1、以谈话的形式开场,吸引幼儿的兴趣。

  师:在刚才你们的歌曲里严老师有听到很多好玩的东西,你们还记得有什么吗?(请幼儿回答)师:你们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做什么做出来的吗?(线)

  二、师幼一起认识各种各样的线。

  师:今天,严老师带来了几个神秘的箱子,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不是你们刚才说到的线呢?

  1、在每组的桌子上都放有一个神秘箱,分别请各组的幼儿触摸和形容自己摸到的物品的感觉,由其他组的幼儿进行猜测。

  2、教师展示各种各样的线,总结各组幼儿对线的形容,让幼儿进一步地感知各种线的特性。

  师:这些线我们以前都用得比较少,你们有在别的地方见过吗?它是用来干什么的?

  三、将幼儿分组,每组幼儿都分得自己的操作用具,通过实验游戏,帮助幼儿发现这些线的基本特征,并请幼儿记录实验的结果。

  1、交代幼儿进行实验游戏的要求和规则:每组幼儿需要完成两个任务。任务一:需要幼儿自己独立完成,并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任务二:以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手工品。

  2、幼儿实验操作时间。

  任务一:

  ①找出会变长的线:请把各种线按顺序排列整齐,从中找出会变长的线。

  ②找出会测量的线:请幼儿利用各种线测量出画纸上两条线的长度,从中找出能最准确测量长度的线。

  ③找出能做弹簧的线:请幼儿玩一玩弹簧并找出几种线中哪一种线是可以做成弹簧的。

  3、教师归纳总结幼儿的实验情况:

  ①橡皮筋线会变长,是因为它是用橡胶做的,有很好的弹性。

  ②棉线可以准备的测量,是因为它最细、最柔软,可以完全按照纸上的曲线的弯曲度摆放,将它拉直之后就是曲线的长度了。

  ③铝线能做弹簧,是因为它的柔韧性最好,既可以弯曲又可以定型,而且还有一定的弹性。

  任务二:

  1、教师出示用线做出来的成品图,交代幼儿第二个需要完成的任务。

  要求:幼儿利用老师提供的各种线,以组为单位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品。

  2、幼儿操作时间。

  3、展示幼儿的手工品。

  四、活动结束及延伸。

  1、组织幼儿整理好各实验操作用具,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2、带领幼儿去寻找更多有趣的线。

  师:小朋友,严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其实在我们的幼儿园里还藏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线,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更多的线回来,好吗?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老消防车的新工作》是中班主题——我在马路边中的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引发了孩子对消防车的兴趣。他们开始收集、交流自己对消防车、消防知识的了解,为此,我们带着孩子们参观了消防队,并请消防员介绍他们感兴趣的装备。孩子们对消防车上的秘密知道得不少,感受到叔叔的勇敢,但是回来后,他们在照片上和活动录像上又发现新的问题,并且他们没有见过消防员灭火的真实场景,对叔叔自身的防护、他们的本领了解不够。我还注意到,在主题目标中提到:了解交通设施及其与人们的关系。我认为在此活动上可以迁移这个目标,让孩子发现体验消防工具和消防员之间的关系。

  另外,在日益重视的消防安全宣传“四进”活动中,越来越关注对提高孩子对消防安全的意识,以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培养他们的抗御能力,让孩子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就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比较、讨论、共享中进一步激发对消防装备和消防员的秘密的兴趣。

  2.愿意将自己的想法积极的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录像、照片、联系好的消防叔叔和他的装备一套、工具若干、幼儿的服装一套、录音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① 回忆上次在消防队里看到什么?引出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询问

  (说明:1、 语言上和第三者的互动对幼儿更是一种挑战。2、由于消防车内部非常复杂,让幼儿寻找无疑存在一定障碍,如表述不清,时间上拖沓,专业性东西多。与他们生活范围联系不强。3、问题不是凭空想象的,只有对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才会产生问题。他们提出的问题既有个性的也有共性的,这种认知冲突可以在交流分享中整合提升他们的'经验。)

  ② 并提出消防车上有那么多用具可以帮忙,那消防员叔叔自己还需要带些东西吗?

  2.感知讨论:

  ① 询问除了车上这些东西自己还要带东西吗?

  原来叔叔需要一些可以帮助他救人并且保护自己的东西,猜猜看哪些工具是叔叔需要的?要这个做什么用?

  (说明1、 选择5样东西比较适和幼儿,易于观察、比较。2、体现一种经验的连续性有效性。从提问到讨论,后一个活动成为前一个活动的递进。)

  ②消防服。(警铃想起)什么声音?这个铃声是在告诉叔叔什么呢?

  今天我们来做小小消防员和叔叔比赛穿衣服好吗?。

  (说明:1.具体形象的比赛让幼儿真实感受到消防叔叔的速度,自然产生一种敬佩。2.焦点集中,活动紧凑,孩子的兴趣更高。)

  ③想想为什么叔叔穿得这么快?

  我穿上消防服提问:我可以像叔叔一样救火出警了吗?我要带上什么?

  这些东西我都带好了可以去吗?你们上次看到叔叔训练些什么?

  (说明:1..对孩子发现答案的再现和肯定,消防服为何穿得那么快。2.对所学知识和经验的回忆可以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新受的东西让孩子反复体验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3.体验观摩

  ① 看叔叔在做什么?

  ② :原来他们还要天天练本领,这样在救火时既能飞快地赶到着火的地方,又能救助别人,保护自己。你们想做消防员吗?

  (说明:1.对先前若干问题的回应。2.速度一个比一个快,感受消防叔叔的不寻常、不容易,激发孩子热爱叔叔的情感。)

  活动反思

  1.注重孩子的经验和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整个活动内容的交流讨论都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在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组合为新的经验。在学习活动《消防叔叔了不起》之前,我们参观了消防队里的部分装备,孩子们对消防车和消防叔叔的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这次活动,他们知道消防员叔叔除了车上有救助别人的东西还要有自我防护的物品等。

  2.整个活动能注意多方面的整合,尤其是情感上的关爱、愉快体验;数概念的组合:数数叔叔一共要几样防护品、左边的大大、中间的小黑、右边的小小;常识性的如水带的扁与粗的变化、工具的不同等。

  3.师生关系融和,互动自然,语言上比较幽默。整个活动孩子的注意集中,主动性很高。他们敢于提问,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4.学习活动中,层次清楚,环节紧扣,从孩子们的反应看出他们对消防工具、穿衣比赛,观看录像的兴趣是极高的,说明这几个点抓得好,目标达成。

  活动不足

  随机问题的处理和把握上不够灵活。比如,活动中消防斧的安全性问题、叔叔需要的五样工具都是绑在皮带上的等我都可以提一提,纬度和触点再伸长些。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身高尺测量身高,初步了解正确的测量身高的方法。

  2、体会健康的生活方式(营养、运动、睡眠等)

  3、培养幼儿的测量兴趣和探究欲望。

  4、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6、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身高尺、铅笔、记录好身高的表格与空表格各一张、幼儿测量身高的录像片段、记录纸。

  教学重难点:

  掌握正确的量物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体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活动过程:

  (一) 比较刚进幼儿园时的身高与现在的身高的不同,体会自己长高了

  1、 刚进幼儿园时你有。

  多高?我们班谁最矮?谁最高?

  2、 现在你长高了多少?谁长得最快?(充分利用课前幼儿的.记录表)

  小结:每个小朋友在进园的时候都是小小的个子,小朋友是最高的,小朋友是最矮的。现在每个人都长高了,说明我们都长大了。

  (二) 了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1、 你现在有多高?(出示预先测量的数据)

  2、 和老师给你们测量的结果会一样吗?(比较与正确数据间的差距)

  3、 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呢?(观看录像,帮助幼儿体会正确的测量方法)

  小结:测量的方法不对,测量的结果会不正确。人是否站直、尺是否放平、穿鞋与否、女孩辫子的高度等都会影响测量的结果。(幼儿互相测量,再次体会正确的测量方法)

  (三) 交流讨论,体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1、 你长高了吗?长高了多少?为什么有的人长得快,有的人长得慢?

  2、 怎样才能快快地长高、长大?(交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平衡营养、加强运动、保证睡眠可以帮助我们快快地长高长大。

  (四)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小朋友为什么有的长得高,有的长的矮?怎样才能让自己快快长高呢?

  小结:影响长高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多加强营养、多运动,保证足够的睡眠都可以帮助我们快快长高。

  活动延伸:

  在区角活动中让幼儿继续用正确的方式测量他人的身高,布置“成长快乐”的宣传画,请幼儿到中班和小班进行健康宣传。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与生活联系。设计与幼儿密切联系的事件,让幼儿将自己生活中的知识带到活动中,使幼儿感到无比的亲切。“体验数学”是现代数学课堂教学所倡导的,体验是指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是一种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参与的学习活动。体验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整节活动幼儿动手操作,合作互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巩固新知,形成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百科:女孩比男孩身高发育的早,在12-13岁为快速增长时期,到19-23岁开始停止增长,而男孩身高发育的晚,在15-16岁为快速增长时期,到20-24岁停止增长,四肢长骨和脊椎骨均已完成骨化,身高就停止增长了。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依据这一指导要点,在设计本活动时,教师利用幼儿爱玩、爱动的年龄特点,巧妙地将排列的小秘密融入动物运动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场地、参加开幕式、帮小动物制作奖品等环节的设置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在活动中教师还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并且随着活动的深入,学习难度也层层递进,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热情,让幼儿在看看玩玩中轻松快乐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活动目标:

  1、能发现和关注周围生活中事物的规律性,增强对有规则排列的图案的兴趣。

  2、能运用身边的材料,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出简单的规律进行排序。

  3、熟悉事物的规律性,能按颜色、图形、数量等特征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1、课前布置好场地:垫子(三种颜色),椅子若干把;贴有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矮方凳若干

  2、大背景图(运动会场:花、气球、灯笼、彩旗等)

  3、小动物入场方阵图片(按规律排列)单个小动物图片

  4、《运动员进行曲》

  5、幼儿操作用具,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听说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开运动会了,场面一定非常热闹,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师带幼儿进入到已经布置好的场地)

  二、参观比赛场地

  师:小朋友看,小动物们已经把比赛的场地布置好了,这块比赛场地里的每条赛道摆放都与我们平时的不一样,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呢?请小朋友观察一下:

  垫子: 椅子:(摆成一条独木桥) 矮方凳:

  1、幼儿观察后交流发现的规律

  2、请幼儿尝试将每条赛道按规律加长

  3、师幼共同玩已摆好的赛道:单腿跳过垫子;从“独木桥”上快速安全通过;双脚跳过矮方凳,并请幼儿边玩边说出规律,如:红、黄、蓝……

  三、参加开幕式 师:参观完了比赛场地,我们再一起去主会场,也就是开幕式的地方看看吧!

  (师带领幼儿到大图片前坐下)

  1、观察会场的布置 师:小朋友看,小动物们已经把会场打扮好了,多漂亮啊!咦,它们的会场上有没有按规律摆放的地方呢?

  幼儿观察并交流(彩旗按图形排列,灯笼按大小排列,气球按颜色、大小两种规律排列,花按四种颜色排列)

  2、小动物入场 师:听,运动员进行曲响了,小动物们排着整齐的方阵入场了(放《运动员们进行曲》,请幼儿一起鼓掌欢迎)

  (1)首先入场的是第一方阵的小动物,它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来了(出示一组图片,贴在大背景图上)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一只兔、一只狗、一只兔……)后面又来了几只小动物应怎么样排呢?(幼儿回答,并上前将小动物图片贴好)

  (2)接下来出场的'是第二方阵(一只猫、两只猴、一只猫……)摄影师刚想照张照片,有只小动物被气球挡住了,猜猜气球遮住的是谁?(请幼儿猜测后上前揭开气球验证答案,并一起当摄影师照像)

  (3)同样办法出示第三方阵(一只羊、两头牛、三只小鸭)后面排的是大白鹅,应该排几只?(幼儿回答后,请个别幼儿上前将大白鹅贴好)

  3、小朋友入场 师:小动物们都已经排着整齐的方阵入场了,下面轮到我们小朋友方阵入场了,小动物们是按规律排列方阵的,我们怎么排?

  (1)请幼儿说规律(引导幼儿按男女排队,如1男1女……),师统一意见后,幼儿集体按规律排队。

  (2)放《运动员进行曲》,幼儿排方队走一圈,向“观众”挥手致意。

  四、制作奖品 师:入场式结束了,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在比赛中要给获胜的小动物发奖品,可是小动物们准备的奖品还不够,怎么办?我们来帮助它们好吗?

  1、师介绍奖品的种类及做法:

  项链:用不同形状的珠子串成冠军项链(可按形状、数量排列)

  花环:用不同颜色的珠子串成冠军花环(可按颜色、数量排列)

  奖章:用印章盖出不同图案做成冠军奖章(可按数量排列)

  2、幼儿自由选择小组进行制作,师指导,引导幼儿按规律进行制作。

  3、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是按什么规律制作的。

  五、结束 师:小朋友,奖品都已经做好了,我们拿着奖品,排着队送给小动物们好吗?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常见的物品是否是按规律摆放的,并尝试将身边的物品按规律排序。

  活动反思: 该活动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孩子们始终保持高涨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体现了《纲要》中 “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的精神,学习效果也非常明显。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经常自发地将活动室、游戏区里的物品按规律排序,

  作为执教老师,反思该活动,我认为成功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1、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整合了健康、科学方面的内容,教育组织动静结合,为幼儿创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

  2、在活动中,我采用了身边一些常见的物品做为教具,如垫子、椅子、串珠等,省时又省力,可操作性非常强。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己园的实际情况加以改变。

  3、注重创设轻松自然的教学情境,引导幼儿在情境中自主地探究,教学难度层层递进,让幼儿始终保持良好的探索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的目标是让幼儿在单位时间内充分运动,饶有兴趣的挑战自我,在与同伴的相互学习、模仿中提高自身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气球”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物体,能促进幼儿大肌肉、小肌肉及手眼协调等运动能力的提升。活动中带有挑战性的指令与任务,能激发幼儿反复运动、反复探索的愿望,进一步拓展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身体各部位玩气球,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探索气球的各种玩法。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个气球,四个篮子,《小鸡进行曲》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做热身操。

  二、与“蛋蛋”做游戏

  1.产生兴趣

  做完热身操,教师出示气球让幼儿拿蛋(气球)

  2.用手玩“蛋”

  师:你能用手把蛋垫上去,不让它掉下来吗?看谁垫的最多?

  3.讨论创意玩法

  师:除了手,身体的`哪些部位也能连续地把蛋垫上去?

  4.尝试用身体各部位玩蛋

  师:请你们都来试试用身体各部位玩蛋,要想办法不让蛋掉下来。

  5.交流分享

  请幼儿来说说他是用身体的什么部位玩蛋的并示范。

  6.两人玩“蛋”

  教师减少气球(蛋宝宝要休息),让幼儿探索两个人如何玩一个蛋,然后请幼儿来说说他们各自的玩蛋方法并示范。

  7.集体玩“蛋”

  所有幼儿的蛋宝宝休息,探索集体玩一个蛋是如何玩。

  8.双腿夹“蛋”比赛

  休息的蛋被狼发现,让幼儿分成两队用腿夹蛋的方式将蛋救回,然后幼儿集体跟着教师悄悄逃离。

  三、放松活动

  师:现在请幼儿帮我们的母鸡孵蛋。

  让幼儿坐下安静的孵蛋,尝试坐在气球上,孵不出蛋,然后再尝试躺在气球上还是孵不出蛋,让幼儿进行多种尝试去孵蛋利用气球做放松练习。最后带着幼儿回教室孵蛋离场。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每次餐后活动,小朋友最喜欢选择建构游戏,从积木搭建到纸杯拼搭,建构材料的不断变换,小朋友都很感兴趣。我在观察中发现,建构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孩子的思维发展,我想如果能选择一种无规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的低结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当时的想法随意组合,有极大的自由度和想象的空间,这样会否更好。因此,我选择了普通的纸牌作为这次活动的材料。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让扑克牌立起来,并搭建,初步感知影响结构稳固的主要因素。

  2、感受探索的成功,学习有序、连贯地讲述自己的操作

  3、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和科学活动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语言引导,尝试用多种方法让纸牌立起来,并进行搭建。

  难点:初步感知影响结构稳固的主要因素。

  【活动准备】

  1、纸牌若干

  2、课桌3张

  3、地垫4块

  4、碰铃一双

  5、绿色托盘7个

  6、紫色箩筐4个

  7、课件。【纸牌王国闯关游戏】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出示纸牌引出纸牌王国闯关游戏ppt吸引孩子的兴趣。

  (二)幼儿操作探索:

  提问:

  1、请谁来说说是用什么方法把纸牌立起来?

  2、出示ppt,引出第二个闯关任务:请你想办法只拿一张纸牌立起来。

  (教师随堂观察,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幼儿自由探索,教师随堂观察,对于失败的小朋友加以情感鼓励:我相信你一定能想出一个好办法的,加油!)

  教师总结:通过折、卷、弯等方法尝试改变纸牌的形状让纸牌立起来。

  3、出示ppt课件,引出第三个闯关任务: 2个小朋友为一组,合作搭建一座纸牌高楼,比比那组搭得又高又稳。

  师个别指导观察,鼓励幼儿利用已有经验以合作的形式探索如何把纸牌垒高叠稳。

  4、引导孩子比较伙伴的作品,引导孩子说说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问题一:师:请你们看看大屏幕,你们看这座纸牌高楼是用什么方法搭建的?

  问题二:为什么它能搭得这么稳固?谁来说说?(请幼儿说说)

  总结:成功的纸牌高楼之所以能搭得这么稳,是因为在第一层的'时候就用了好多的纸牌做地基,增加建筑物底部与地面的接触,大大的增强了稳固性。

  问题三:为什么它能搭得那么高呢?谁来说说?(请幼儿说说)

  总结:它每一层的上方都平铺了一些纸牌作为过渡和衔接,这样就可以搭建得更高,又不容易倒塌了。

  师小结:你都发现问题了,它在搭建第一层的时候没有做好建筑物底部的稳固,所以轻轻碰一下都容易倒了,你们待会在搭建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些问题哦。

  5、欣赏纸牌建筑图片,拓展幼儿的思维,发现把纸牌搭得又高又稳的方法。

  启发提问。

  师:下面请你们来看看一组图片,找找里面的几座建筑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师总结:这些建筑物虽然都是用了折或者是卷的方法搭建,但是,纸牌摆放的位置不一样,建筑物出来的造型效果也不一样。

  (三)再次探索操作:3个人为一组合作构建。

  (四)欣赏吉尼斯大赛的作品,引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建筑秘密的兴趣。

  (五)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设计这次活动前,我参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我们要“应因地制宜的为幼儿创设游戏的条件,游戏的材料强调要多功能性和可变性”。因此,我设计的这节科技活动选用的材料纸牌是一种无规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的低结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当时的想法随意组合,有极大的自由度和想象的空间。他们可以用纸牌来自由创作和自由表现单体建筑、多层建筑、主题建筑等等。5~6岁的年龄阶段正好是幼儿视觉空间智能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我设计的课程中使用纸牌作为建筑材料,正好可以提高幼儿的视觉空间智能。他们在课堂上搭建的过程充满无穷的乐趣,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课堂上大部分小朋友可以根据我的语言引导尝试用多种方法让纸牌立起来,并进行搭建,通过动手搭建、观察发现,初步明白影响结构稳固的主要因素。但我觉得我在引导孩子利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的这部分还需要加强自身的语言规范。

大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对探索顶起纸板感兴趣,体验顶起纸板的成功喜悦。

  2、感知纸板只有一个能顶起来的点,并积累使几何图形平衡的有益经验。

  3、提高手眼协调的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一套几何图形纸板、吸管、记号笔,展示板等。

  活动过程:

  一、以介绍材料导入活动,引发探究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图形娃娃,你们看这是什么形状?(圆形)”

  二、幼儿初步探究圆形顶纸板方法,感知纸板只有一个点能顶起来。

  1、提出问题,幼儿猜想。

  教师:“如果用吸管顶圆形纸片,你们猜猜能顶起来吗?”

  2、教师介绍材料,提出探究的要求。

  (1)教师:“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根吸管和圆形纸片,请你们动手试一试,用吸管怎样能顶起圆形纸片?”

  (2)提出探究要求:“你们看,圆形纸片的身上有好几个点,小朋友在每一个点上都试一试,能顶起来的那个点用圈圈出来,做个记号,试好了,请你们写上自己的号数。”

  3、幼儿操作探究圆形顶纸板的方法,并记录。

  4、结合记录,师幼分享交流探究过程与结果。

  师:你们都试成功了吗?吸管能将圆形纸片顶起来吗?吸管顶在那个点上圆形纸片能顶起来?还有其他的点能将它顶起来吗?

  5、师幼共同梳理,幼儿获得有关平衡的经验。

  小结:原来,在圆形纸片上只有一个地方能把圆形顶起来,而且这个地方就在纸片的中心位置上。

  三、迁移经验,幼儿探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顶纸板的方法,再次感知发现纸板只有一个中心点能顶起来。

  1、介绍材料,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猜想。

  引导语: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纸板,如果也用吸管顶,这些纸板有几个地方能被顶起来?在什么位置?请你们猜一猜,试一试吧。

  2、教师提出探究记录的要求:在纸片能顶起来的`地方用小圆点做个记号。

  3、幼儿操作探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顶纸板的方法,并记录。

  4、结合记录,师幼分享交流。

  引导语: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纸板你们都试成功了吗?每个图形有几个地方能顶起来呢?在图形的哪个位置上吸管能顶起纸板?

  5、师幼共同梳理,幼儿获得有关使几何图形平衡的有益经验。

  四、出示不规则的图形,提出问题,引发下次活动探究。

  师:刚才小朋友都试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知道他们都有一个点能顶起来。那这些图形能顶起来吗?请你们下次再试试吧!

  活动延伸:

  1、在科学区中,投放几何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继续探究顶纸板。

  2、在后续活动中,继续探究顶纸板物体面的大小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6-14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4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0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6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1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7

大班科学教案06-28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10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0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