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02 10:02:42 教案 我要投稿

(荐)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荐)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6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做动手操作的活动,对做小实验产生浓厚兴趣。

  2.通过实验,知道鸡蛋在盐水里会浮起来。

  3.培养幼儿小心、细致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鸡蛋、盐、水、课件。

  [活动过程]

  1.看课件:鸡妈妈买了萝卜、青菜、盐用篮子装好准备回家,发现自己刚下的蛋不见了。鸡妈妈着急的到处找,找呀找,发现鸡蛋掉进一个深深的坑里,鸡妈妈怎么也拿不出来,请小朋友帮鸡妈妈想办法。

  2.鸡妈妈来到127班,看见老师和小朋友把水和鸡蛋放进罐里,觉得很奇怪。小朋友要借鸡妈妈的盐来用,原来小朋友在做“鸡蛋浮起来了”的实验。

  3.小朋友把盐放进水里,小心的搅拌,鸡蛋沉到水底还是有什么变化,是沉还是浮,谁的'鸡蛋浮起来了。放盐少鸡蛋浮起来吗?有放多少?请他把这个方法和同伴交流,告诉鸡妈妈有个好办法,“把盐放进坑里搅拌,鸡蛋就会浮起来了”。小朋友在小心、细致做着。并用图画、图示、方法培养孩子的记录能力。

  4.接着使用课件,“放盐→搅拌→鸡蛋浮起来”。鸡妈妈从坑里拿到了蛋,谢谢小朋友帮忙。

  5.小结:小朋友整理鸡蛋的水罐,把实验的方法告诉爸爸妈妈,共同分享描述自己“玩中学”感受和成就感。小朋友家里有什么东西也会溶化的,如:糖、豆粉放进水中用同样的方法,看看有什么效果。

  活动反思:

  一个小朋友偷偷用手指点盐水,眉头一皱说很咸的。嘴巴不舒服,另一个小朋友说,你赶快去漱口。孩子们在取得直接经验。蓝钧的鸡蛋浮起来了,不小心水泼了,爱水的天性使他又去续水,鸡蛋又沉下去了,又加盐来搅拌。“做中学”、“爱玩”使他思维的“可逆性”在表现。操作过程比较简单,孩子很快实验成功,过程积极、愉快。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记录能力,在活动中让孩子学会学习方法,通过图画、图示、手工等方法进性大胆的表达和反馈,有助于个性发展。也可以准备孩子常见的可溶性物质:茶叶、肥皂、洗衣粉等做对比实验。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依据这一指导要点,在设计本活动时,教师利用幼儿爱玩、爱动的年龄特点,巧妙地将排列的小秘密融入动物运动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场地、参加开幕式、帮小动物制作奖品等环节的设置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在活动中教师还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并且随着活动的深入,学习难度也层层递进,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热情,让幼儿在看看玩玩中轻松快乐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活动目标:

  1、能发现和关注周围生活中事物的规律性,增强对有规则排列的.图案的兴趣。

  2、能运用身边的材料,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出简单的规律进行排序。

  3、熟悉事物的规律性,能按颜色、图形、数量等特征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1、课前布置好场地:垫子(三种颜色),椅子若干把;贴有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矮方凳若干

  2、大背景图(运动会场:花、气球、灯笼、彩旗等)

  3、小动物入场方阵图片(按规律排列)单个小动物图片

  4、《运动员进行曲》

  5、幼儿操作用具,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听说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开运动会了,场面一定非常热闹,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师带幼儿进入到已经布置好的场地)

  二、参观比赛场地

  师:小朋友看,小动物们已经把比赛的场地布置好了,这块比赛场地里的每条赛道摆放都与我们平时的不一样,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呢?请小朋友观察一下:

  垫子: 椅子:(摆成一条独木桥) 矮方凳:

  1、幼儿观察后交流发现的规律

  2、请幼儿尝试将每条赛道按规律加长

  3、师幼共同玩已摆好的赛道:单腿跳过垫子;从“独木桥”上快速安全通过;双脚跳过矮方凳,并请幼儿边玩边说出规律,如:红、黄、蓝……

  三、参加开幕式 师:参观完了比赛场地,我们再一起去主会场,也就是开幕式的地方看看吧!

  (师带领幼儿到大图片前坐下)

  1、观察会场的布置 师:小朋友看,小动物们已经把会场打扮好了,多漂亮啊!咦,它们的会场上有没有按规律摆放的地方呢?

  幼儿观察并交流(彩旗按图形排列,灯笼按大小排列,气球按颜色、大小两种规律排列,花按四种颜色排列)

  2、小动物入场 师:听,运动员进行曲响了,小动物们排着整齐的方阵入场了(放《运动员们进行曲》,请幼儿一起鼓掌欢迎)

  (1)首先入场的是第一方阵的小动物,它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来了(出示一组图片,贴在大背景图上)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一只兔、一只狗、一只兔……)后面又来了几只小动物应怎么样排呢?(幼儿回答,并上前将小动物图片贴好)

  (2)接下来出场的是第二方阵(一只猫、两只猴、一只猫……)摄影师刚想照张照片,有只小动物被气球挡住了,猜猜气球遮住的是谁?(请幼儿猜测后上前揭开气球验证答案,并一起当摄影师照像)

  (3)同样办法出示第三方阵(一只羊、两头牛、三只小鸭)后面排的是大白鹅,应该排几只?(幼儿回答后,请个别幼儿上前将大白鹅贴好)

  3、小朋友入场 师:小动物们都已经排着整齐的方阵入场了,下面轮到我们小朋友方阵入场了,小动物们是按规律排列方阵的,我们怎么排?

  (1)请幼儿说规律(引导幼儿按男女排队,如1男1女……),师统一意见后,幼儿集体按规律排队。

  (2)放《运动员进行曲》,幼儿排方队走一圈,向“观众”挥手致意。

  四、制作奖品 师:入场式结束了,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在比赛中要给获胜的小动物发奖品,可是小动物们准备的奖品还不够,怎么办?我们来帮助它们好吗?

  1、师介绍奖品的种类及做法:

  项链:用不同形状的珠子串成冠军项链(可按形状、数量排列)

  花环:用不同颜色的珠子串成冠军花环(可按颜色、数量排列)

  奖章:用印章盖出不同图案做成冠军奖章(可按数量排列)

  2、幼儿自由选择小组进行制作,师指导,引导幼儿按规律进行制作。

  3、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是按什么规律制作的。

  五、结束 师:小朋友,奖品都已经做好了,我们拿着奖品,排着队送给小动物们好吗?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常见的物品是否是按规律摆放的,并尝试将身边的物品按规律排序。

  活动反思: 该活动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孩子们始终保持高涨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体现了《纲要》中 “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的精神,学习效果也非常明显。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经常自发地将活动室、游戏区里的物品按规律排序,

  作为执教老师,反思该活动,我认为成功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1、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整合了健康、科学方面的内容,教育组织动静结合,为幼儿创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

  2、在活动中,我采用了身边一些常见的物品做为教具,如垫子、椅子、串珠等,省时又省力,可操作性非常强。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己园的实际情况加以改变。

  3、注重创设轻松自然的教学情境,引导幼儿在情境中自主地探究,教学难度层层递进,让幼儿始终保持良好的探索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探究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究过程的快乐。

  2、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材料与同伴一起探究各种连接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会使用双面胶,透明胶,订书机。

  2、双面胶,透明胶,回行针,订书机,夹子。

  3、挂历纸,纸箱,纸条,绳子,呼啦圈,皱纹纸,皱纹纸条,报纸,皮筋。

  4、音乐,开火车。

  活动过程:

  1、带孩子和老师热情打招呼。

  看今天我们活动室来了好多的客人老师,我们给我们客人老师打声招呼好吗?

  2、幼儿玩连接游戏

  (1)师;我知道每个宝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今天我们来当机器人玩找朋友的游戏,但是今天的游戏和以前的不一哦,当念到“马上找到好朋友时”你就要和你的好朋友用身体连接起来,保持不动。

  (2)幼儿和老师一起念儿歌玩游戏。(师:看他们手拉着手连接在一起。快看他们头挨着头连接在一起)

  (3)幼儿再次游戏(我们再来试试刚才没有用过的方法好嘛,)

  (3)幼儿尝试不同的连接方式,师:除了站着连接还可以怎么连接?老师引导幼儿坐着,蹲着进行连接)

  3、进一步探索连接起来不被分开的办法

  (1)师:怎么这么容易就分开了,(老师轻轻将两个小朋友拉开)他们怎么不会被分开(拉不会分开的小朋友),现在蒋老师要请和你的好朋友商量一下怎样连接在一起才不容易被分开,(幼儿讨论一会)想好了嘛?现在我们再来玩游戏

  (2)幼儿尝试新的连接方法。

  (3)交流:你和好朋友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4、借助物体或工具进行连接

  (1)投放材料引起幼儿进行探索的兴趣(蒋老师还准备了很多东西我们去看看)(咦!可不可以用这些材料把你和朋友连接在一起呢?那我们去试试吧)

  (2)小朋友自由选择材料进行连接探究活动,老师进行个别指导。

  (玩圈)你选的是什么材料,怎样和朋友连接在一起的,那再去选别的材料试试。(已连接好幼儿)

  (玩较长彩条)你选的是什么材料,怎样和朋友连接在一起的,那你们可不可以多找几个朋进行连接。

  (玩较短需用工具连接的材料:纸条 皱纹纸)你们连接起来了嘛?(太短了)那想办法去将它变长点。

  (玩报纸 挂历纸)除了顶在头上还可以怎样进行连接(引导幼儿将报纸撕成两个洞进行连接)

  (一个人玩)快去用你手中的材料将你和朋友连接在一起呀。

  5、合作游戏

  (1)幼儿进行分享连接活动。

  孩子们刚才玩得真棒,真会动脑筋,那你先和你身边的朋友说说你刚才是怎样玩的好吗!(幼儿自由交流),谁愿意大声告诉我你是怎样玩的`?

  (2)幼儿合作连接火车,鼓励幼儿使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连接。

  现在蒋老师请你们把纸箱连接起来变成一列长长的火车好吗?(投放纸箱)

  (一个人或几个在一旁玩纸箱)宝贝赶快去选材料将你的火车车箱和朋友的连接起来呀。

  (几个车箱放在一起并未进行连接)怎么还没连接起来了赶快去选材料呀。

  (纸箱上有洞)这个纸箱上有洞我们可以选什么将他们连接起来了。

  6、结束部分

  老师要和你们一起连成一列长长的火车,(孩子们站在纸箱里)小火车出发了和客人老师说再见,幼儿听开火车音乐出活动室。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各种车的兴趣,喜欢车。

  2.培养幼儿的观察及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学习掌握常见汽车的名称、外形和用途,感受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学习掌握常见汽车的名称、外形和用途;

  活动难点:

  感受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车子玩具、图片若干;

  2.课件《各种各样的车子》;

  3.音乐《小汽车》及特殊车的声音。

  活动方式:

  集体或分组或个别

  活动过程:

  一、导入(3分钟)

  幼儿自由玩自己的玩具车,并相互交流。

  师:仔细看你带来的是什么车?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能干什么用?

  二、展开 (20分钟)

  1.教师有重点的选幼儿带来的玩具汽车,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颜色、用途。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车子。(5分钟)

  2.教师利用图片及幻灯片等教具来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各种各样的车子的特点及功能。(5分钟)

  先请幼儿回忆平时所见到的车子的用途:有人生病了需要做什么?楼房着火了需要做什么?让幼儿说出生病要去医院需要救护车,失火要找消防车。让幼儿观看幻灯片来学习幼儿不认识的车子的功能。

  3. 教师和小朋友们玩猜谜的游戏。(3分钟)

  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认识各种各样的车。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我们来玩一个猜谜的游戏。老师说出车的功能后,你们说出车的名称。

  4.听声音猜出车的名称。(播放几种特殊车的声音)(2分钟)

  5.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5分钟)

  师:大马路上有各种各样的车子在行驶,为了确保安全,司机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在过路口时还要注意看交通信号灯。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交通信号灯有几种吗?(红灯、黄灯、绿灯)绿灯亮了应该怎么样?(向前行)红灯亮了应该怎么样?(停下来)黄灯亮了又该怎样?(如果没有通过马路,看到黄灯就要停下;如果走到一半,就要快快通过)。

  三、活动结束(2分钟)

  观看课件《各种类别的车辆》丰富幼儿知识,提出下节课的内容为车分类。

  教学反思:

  首先从选材上看,车子是孩子经常见到而又非常喜欢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活动要从孩子的身边出发,选择孩子们喜欢的、感兴趣的,这就为孩子下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的准备上,本节课我分别在知识、物质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结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准备了孩子熟悉的小汽车音乐,提供了课件制作,还提供给孩子可操作的玩具汽车。让孩子动口、动手、动脑,所学的知识记得牢,本节课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再从课程中,每一步的导入上我就运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直接导入、有的先听声音、有的采用猜谜的形式、有的说出功能等,每种方法不一样,孩子们也感到非常稀奇,一步步的跟着老师在前进。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以幼儿为活动的主体,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活动中还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体会车子行驶的乐趣,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地获取知识,真正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学中乐。

  本节课95%的孩子达到了我制定的目标。知道了一些常见车辆的用途、名称,并能对特殊用途的车(消防车、警车、救护车)的名称、用途加以区分。但在幼儿的操作上有待于提高操作的常规和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通过实验感知淀粉遇碘会变颜色,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2、 学习简单的记录,乐于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淀粉水、碘酒、奶粉、豆奶粉、面、牛奶、水、棉棒若干,宣纸并画有红圈和蓝圈、喷壶、各种蔬菜水果切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今天小猴子要来我班做客,老师给它们准备了丰富的食物,有苹果、香蕉。幼儿:什么也看不到啊!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说变—变—变,老师用碘酒喷在画上。

  幼儿:哇!画显现出来啦!有香蕉、苹果。

  二、展开部分。

  1、试一试。

  师: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让画变出来?

  幼儿:想!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2种神秘的颜料,分别藏在了红杯子和蓝杯子里(红杯子里放红色棉棒、蓝杯子里放蓝色棉棒),小朋友拿红色棉棒画在红圆圈里,拿蓝色棉棒画在蓝圆圈里,画好后拿装有碘酒的喷壶喷在画上,看一看,哪一种神奇的颜料能让画显现出来?

  幼儿:用小红棒画的能显现出来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红色棉棒是什么神秘的颜料啊?(淀粉)教师总结:淀粉和碘酒是一对好朋友,只要是碘酒碰一下有淀粉的东西,淀粉就会变成蓝紫色。

  2、猜一猜。

  师:小朋友见过淀粉水了,你们见过淀粉吗?

  幼儿:没有。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淀粉和其他不同的粉末,小朋友自己动手找一找,看一看哪盘是淀粉?

  ①淀粉是白色的(幼儿把豆奶粉分离出来)②尝起来没有什么味道(幼儿把奶粉分离出来)③淀粉是滑滑的(把面粉分离出来)④用手捻着有声音(幼儿通过提示,找了淀粉)

  3、找一找。

  (1)师:小朋友都见过淀粉了,你们知道淀粉都藏在什么地方呢?

  幼儿:藏在馒头、面条、喝的粥里等。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食物,小朋友自己来找一找,看看什么食物里面含有淀粉?

  (3)通过实验,填表:

  “寻找食物中淀粉的踪迹”

  (4)验证幼儿的发现请幼儿把自己的.实验结果贴在黑板上,老师和幼儿一起来验证。

  总结:淀粉主要在农作物、植物的根茎、豆类和一些水果中。

  瘦肉和奶制品不含有淀粉,各种蔬菜中含有淀粉的含量很少。

  三、结束部分:淀粉的用途。

  1、淀粉用于:饼干、布丁、雪糕、冰激凌、果冻、软糖、凉粉、粉皮。

  2、检测假钞,帮助警察抓住罪犯。纸币印刷技术要求高度保密,纸币制造中会采取很多仿造假措施,包括移走纸中的淀粉。制造假钞者没法掌握所有的印钞技术,所以警察只要在纸币上滴上碘酒,看看纸币是否会变蓝,出现蓝色就是伪钞。

  3、淀粉碘酒反应还有一个应用,就是用来治疗碘酒中毒,既然淀粉可以和碘酒发生反应,人们误食碘酒中毒,口服淀粉就成为一个简单易行的好办法。

  4、在革命时期,需要要写一封无字密信传递信息。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结合故事、谈话、实验、音乐表演等不同形式激发幼儿积极动手动脑参与学习的兴趣以及表现出求知欲。

  2、让幼儿知道水与人类、水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

  3、幼儿初步了解水污染以及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爱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三个和尚》的故事磁带

  2、实验用品:盐、糖、奶粉、洗衣粉、药面儿、玻璃容器5个

  3、"护水小标兵"胸饰、蓝色彩笔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三个和尚》都打水。教师通过让幼儿听故事想问题说问题引发他们思考参与的兴趣。

  1、教师放故事《三个和尚》,幼儿听故事

  2、听故事后,教师根据故事内容展开提问:

  (1)三个和尚每天都要用什么?他们用水来做什么?

  (2)他们打水的地方在哪里?

  (3)他们三个最后用水做了什么?他们能离开水吗?

  3、教师提出一个话题:我们的生活能不能没有水?为什么?

  (1)幼儿自由的讨论交流。

  (2)请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二、小朋友我们不能没有水,让我们来看一看水是怎样帮助我们的。(请幼儿观看课件关于水的各种图片)

  1、结合看图,让幼儿了解生活处处需要水。

  (1)图片一、幼儿看到各种工作是直接需要水来完成的。(消防队员,环卫工人用水浇花、轮船在行驶)

  (2)图片二、幼儿可以看到农民用水浇地、发电站用水发电送给千家万户。

  2、这"水"和我们的生活真是关系太大了,你们知道吗?就连我们生活中的小事同样需要水。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1)幼儿分成5组,这5组桌子上分别放着盐、糖、奶粉、洗衣粉、药面儿、开始实验时,幼儿将物品放入玻璃容器中搅拌一下,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变化,并作成总结。

  (2)教师讲解物品在水里溶解了。

  3、出示一张图片:幼儿可以看到河水已经变黑了。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来听一首歌。小朋友们听一听小河在唱什么?

  三、教师弹唱歌曲《小河之歌》前两段小河小河真快乐清清河水在歌唱,小河小河真快乐小鱼小虾都来了。

  小河小河真难过黑黑河水在流泪,小河小河真难过小鱼小虾生病了。

  小河小河真快乐清清河水在歌唱,小河小河真快乐小鱼小虾都来了。

  1、幼儿边欣赏歌曲边创编动作。

  2、教师提问:小鱼、小虾为什么生病了?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它们呀?(幼儿了解关于污染的问题)

  3、拿出"护水小标兵"胸饰、发给每个幼儿,老师有个好办法:请你们画一条干净的`小河送给小鱼小虾(让幼儿把小河画在胸饰卡片的背面)幼儿带好"护水小标兵"胸饰教师弹唱歌曲《小河之歌》第三段,幼儿做自由表现活动。

  活动延伸:让幼儿总结我们该怎样做才是"护水小标兵"。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向身边的人宣传爱护水资源是"人人有责的"。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操作性很强,是本次主题的一个综合性的延伸,孩子们对水的科学小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平时操作的比较少,所以兴致相当高涨。活动中孩子们更加能体会到水的作用之大,由于我们在活动之前有过一次断水经历,所以这次活动对孩子们意义是深刻的。

  小百科:水(化学式:H?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6-14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9-05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9-23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0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0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28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9-19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9-28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9-14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