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10 08:43:26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教案通用(5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的原因。

  2、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3、激发幼儿对自然之谜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知道有些物品会浮于水面,有些物品会沉在水底,具备沉浮的概念。

  2、物质准备:鸡蛋、小盆每人一个、盐每人一份。

  3、录音、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不会游泳的人掉进水里会怎样?

  2、会游泳的.人躺在水面上不游泳会怎么样?

  二、出示图片。

  1、老师今天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想看看吗?

  2、为什么他不沉下去呢?

  三、教师实验:魔术"鸡蛋浮起来"。

  1、教师放下魔术粉。

  2、鸡蛋有了什么变化。

  四、幼儿实验。

  1、出示三种魔术粉

  2、幼儿分组操作

  五、交流小结。

  1、浮起来了吗?用的什么魔术粉?

  2、知道死海里原来是盐让人们浮在水面的。

  六、幼儿操作:了解死海海水与其他大海的水的不同。

  1、品尝死海与其他海水的不同。

  2、幼儿操作实验

  七、活动小结。

  死海为什么会有这些奇迹之处呢,死海之所以能让人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海水里含有百分之二十五的盐,是普通大海海水含盐量的七倍。

  八、自然结束活动。

  死海让人漂浮的原因还不止这一个,感兴趣的小朋友还可以去发现它的更多秘密。

科学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夏天到了,各种各样的小昆虫飞出来了,昆虫世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趣味。自然界中的昆虫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生物,有趣的昆虫会引发孩子无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用昆虫作为教学活动的素材定能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中班科学活动《昆虫的家》是选自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中班下册《有趣的昆虫》主题中的一个活动,主要通过昆虫搬新家让幼儿找出各个昆虫家所在的位置,从而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使幼儿获得一些空间方位概念。

  活动目标:

  1、利用昆虫排队、昆虫回家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能用序数词表示昆虫在楼层中的位置。

  2、通过昆虫搬新家,学习区分物体在不同层级中的序列位,建构二维空间方位概念。

  3、培养幼儿的逻辑判断能力。

  活动重点: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会用序数词表示。

  活动难点:学习区分物体在不同层级中的序列位,建构二维空间方位概念。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各种昆虫,知道各种昆虫的名称。

  物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套;

  2、带有门牌号标签的各种昆虫图片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3、纸制多层平面楼房4幢(1幢2层2间,2幢5层2间,3幢3层3间,4幢4层3间)。

  活动过程

  一、昆虫排队,感知横排物体序列中的位置。

  1、课件:昆虫飞到草地上,说说昆虫飞来的先后次序,数数有几只昆虫?

  2、观察排成横排的昆虫。看看谁排在第一?谁排在最后?其他昆虫排在第几?

  3、将这组昆虫交换位置,继续判断它们的位置。(视情运用)

  二、昆虫回家,感知竖排物体序列中的位置。

  1、课件:出示5层单间楼房,数数这幢楼房一共有几层?

  2、小昆虫要回家了,它们分别住在几层楼?

  三、昆虫新村,感知物体在不同层级中的序列位。

  1、蜻蜓的家在哪里?

  2、出示4幢楼房,昆虫新村里造了很多新房子,数数有几幢?每幢各有几层几间?

  3、蜻蜓回家,出示蜻蜓家的.门牌号,分析、讲解图卡上的几个数字各表示什么?帮蜻蜓找家。

  4、蚕宝宝也要住到昆虫新村来了?蚕宝宝住哪里?请个别幼儿帮蚕宝宝找家,一起检验是否找对?

  四、昆虫搬新家,幼儿操作练习。

  1、昆虫们要搬新家了,请小朋友们帮昆虫们找家。

  2、全体幼儿操作,帮昆虫们找家。

  3、幼儿交流自己帮哪个昆虫找家了,它住哪里?

  4、集体,校对纠错。

  五、延伸游戏:排队

  学昆虫飞出室外玩排队游戏。

  设计意图

  利用昆虫排队引导幼儿感知横排物体序列中的位置,学习从左往右数,说出昆虫排在第几个。运用昆虫回家提示幼儿从下往上数,引导幼儿感知竖排物体序列中的位置。请幼儿运用序数词表示它们在序列中的位置。

  通过昆虫搬新家,在帮昆虫找到新家的过程中巩固对序列的认知。

  4幢房子难度不一,运用两个昆虫例子帮昆虫找家,重点让幼儿分清几幢几层几室,这是难点,允许幼儿学习过程中出错。

  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引导幼儿进行操作练习。

  幼儿自主交流,让操作快的幼儿先相互交流。

  集体交流,检验幼儿操作结果,巩固学习。

  游戏延伸,将学习运用到日常活动中。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小朋友关注和探索天气现象的兴趣。

  2、培养小朋友的观察力和较连贯的讲述能力。

  3、进一步明确有哪些动物有预测天气的本领。

  4、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5、对科学探索感兴趣,体验积极探索带来成功的心情。

  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下雨前的活动情况),幻灯片四幅(1、燕子低飞2、蚂蚁要搬家3、鲤鱼游到水面上4、蜜蜂忙着采蜜),录音机、磁带《夏天的雷雨》《我爱我的小动物》、各种动物头饰跟小朋友人数一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夏天的雷雨》,孩子们进入活动室。

  2、猜谜语导入课题,引起小朋友的学习兴趣。

  谜面:千根线,万根线,落到水里看不见。(谜底:雨)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幻灯片:

  引导小朋友观察每一幅图片中的.小动物,它们的活动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在观察过程中,幼师引导孩子们了解一些动物预测天气变化的相关知识。并回答:小朋友,要下雨了,图中的小动物在干什么?(燕子在捉虫子吃,好多的蚂蚁在运食物呢,蜜蜂在嗡嗡的采蜜……),那它们为什么这么忙呢,怎么不一起玩呢?(小朋友讨论)嗯,小朋友们真聪明,因为要下雨了,所以它们都在准备下雨前的工作啊。

  2、幼师小结:《下雨早知道》:

  要下雨了,燕子飞的低。这时候空气潮湿,小虫子飞不高,燕子就低飞去捉它们。(燕子低飞要下雨)要下雨了,鲤鱼游到水面上。这时候水里氧气少,它们只好呼吸到水面上的空气。(鱼跳水,要下雨)要下雨了,蚂蚁忙着把家搬到高处,免得被雨水淹了。(蚂蚁成群,明天不晴)要下雨了,蜜蜂很忙碌。这时候空气潮湿,花儿开得多,它们忙着采蜜。(蜜蜂窝里叫,大雨就来到;蜜蜂不出窝,风雨快如梭。)

  3、让小朋友说自己知道的其它的动物有预测天气的本领。

  那小朋友们,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小动物跟平时不一样吗?

  (老师我见过蜻蜓飞的很低……孩子们互相讨论)

  4、出示下雨前预兆明显的几种动物的课件:请小朋友进一步扩展知识。

  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几种动物的俗语: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狗洗脸,猫吃草,不到三天雨来到”;“狗咬青草晴,猫咬青草雨”;“狗卧灰堆,天阴雨催。蜜蜂窝里叫,大雨就来到;”“蜜蜂不出窝,风雨快如梭”。“蚂蚁排成行,大雨茫茫;蚂蚁搬家,大雨哗哗,蚂蚁衔蛋跑,大雨就来到。”等等。

  5、请小朋友选择动物头饰,进行下雨前的准备活动状态。引导小朋友在游戏中加深印象。

  小朋友自由表演,老师及时观察表演到位的小朋友。

  让表演好的小朋友做示范动作,全体小朋友一起跟学。

  老师说出动物名称,小朋友学下雨前的动态。

  6、分角色表演故事。

  三、结束部分:

  随音乐《我爱我的小动物》走出活动室,观察今天的天气有什么变化?。

  四、活动延伸:

  1、把你知道的动物下雨前的预兆,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跟我们一起分享。

  2、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观察天气的变化,让家人帮助记录下来。

  活动反思: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从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哪些天气不利于人们出行、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和方法了解未来的天气情况、实践活动等几方面来进行教学。每一个环节学生都很感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并积极发言,课堂气氛很活跃。唯一不足是学生搜集到的预报天气的谚语不是很多,这说明他们搜集资料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最后的实践活动我要求学生用文字和符号两种方法记录,目的是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这节课,我更加认识到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来当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让学生更积极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课堂教学也应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易于理解和掌握。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对探索顶起纸板感兴趣,体验顶起纸板的成功喜悦。

  2、感知纸板只有一个能顶起来的点,并积累使几何图形平衡的有益经验。

  3、提高手眼协调的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一套几何图形纸板、吸管、记号笔,展示板等。

  活动过程:

  一、以介绍材料导入活动,引发探究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图形娃娃,你们看这是什么形状?(圆形)”

  二、幼儿初步探究圆形顶纸板方法,感知纸板只有一个点能顶起来。

  1、提出问题,幼儿猜想。

  教师:“如果用吸管顶圆形纸片,你们猜猜能顶起来吗?”

  2、教师介绍材料,提出探究的要求。

  (1)教师:“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根吸管和圆形纸片,请你们动手试一试,用吸管怎样能顶起圆形纸片?”

  (2)提出探究要求:“你们看,圆形纸片的身上有好几个点,小朋友在每一个点上都试一试,能顶起来的那个点用圈圈出来,做个记号,试好了,请你们写上自己的号数。”

  3、幼儿操作探究圆形顶纸板的.方法,并记录。

  4、结合记录,师幼分享交流探究过程与结果。

  师:你们都试成功了吗?吸管能将圆形纸片顶起来吗?吸管顶在那个点上圆形纸片能顶起来?还有其他的点能将它顶起来吗?

  5、师幼共同梳理,幼儿获得有关平衡的经验。

  小结:原来,在圆形纸片上只有一个地方能把圆形顶起来,而且这个地方就在纸片的中心位置上。

  三、迁移经验,幼儿探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顶纸板的方法,再次感知发现纸板只有一个中心点能顶起来。

  1、介绍材料,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猜想。

  引导语: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纸板,如果也用吸管顶,这些纸板有几个地方能被顶起来?在什么位置?请你们猜一猜,试一试吧。

  2、教师提出探究记录的要求:在纸片能顶起来的地方用小圆点做个记号。

  3、幼儿操作探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顶纸板的方法,并记录。

  4、结合记录,师幼分享交流。

  引导语: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纸板你们都试成功了吗?每个图形有几个地方能顶起来呢?在图形的哪个位置上吸管能顶起纸板?

  5、师幼共同梳理,幼儿获得有关使几何图形平衡的有益经验。

  四、出示不规则的图形,提出问题,引发下次活动探究。

  师:刚才小朋友都试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知道他们都有一个点能顶起来。那这些图形能顶起来吗?请你们下次再试试吧!

  活动延伸:

  1、在科学区中,投放几何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继续探究顶纸板。

  2、在后续活动中,继续探究顶纸板物体面的大小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设计:金点子擂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的发明创造,对发明创造感兴趣。

  2、初步培养幼儿的比较推理能力,学习并了解事物间的联系。

  3、充分展开想象力,激发幼儿尝试简单的发明创造的欲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鲁班造锯》的录象,幼儿收集、查看有关发明创造的资料,纸和笔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演示,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刀和锯,并演示切割木条,让幼儿观察:你能发现什么秘密呢?

  2、观看录象:《鲁班造锯》,引导幼儿大胆发言,进行交流,

  (1)“看了录象,你有什么想法?

  (2)锯子是谁发明的?鲁班是怎么发明锯子的?

  3、、引导幼儿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找出茅草和锯子相似的地方。

  (1) 茅草和锯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2) 幼儿相互交流,小结:茅草和锯都有锋利的小牙齿,鲁班受到茅草的启示,发明了锯子。

  二、观看课件,引发幼儿观察、比较两物的相似点,了解一些人类的发明创造。

  1、电脑里有一些物品都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和用到的。请你们猜一猜,找一找,这些物品是学了什么动物或植物的哪些本领发明出来的。

  2、幼儿围坐,由个别小朋友为大家讲述自己刚才在电脑里寻找的答案,其他小朋友判断并点击电脑里的正确答案进行对照。

  3、引导幼儿思考:鸟与飞机,鱼和船,鸡蛋与拱形屋顶,雷达与蝙蝠等物体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

  4、教师在幼儿交流的基础上再次进行讲述,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小结:人是很聪明的,发现动物或植物身上有什么本领,就去学,用学来的本领为自己解决困难,就发明创造了很多对我们有用的物体。

  5、组织幼儿讨论、讲述,动脑筋大胆想象,创造“金点子”

  “你看了这些发明,你想到了什么?”“你想学习什么动植物的本领来发明什么物品呢?”(鼓励幼儿运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金点子”,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

  三、“金点子擂台”

  1、我们都想成为发明家,那么我们分成三组来进行金点子擂台比赛。规则是:每组讨论出一些金点子,比一比哪一组的金点子最多,最好。

  2、幼儿比赛开始,每组进行讨论,并在纸上做好记录。

  3、幼儿交流金点子,让大家讨论一下是不是可行,并选出金点子大王。

  四、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在生活中收集各种材料,在区域中鼓励幼儿小组合作,尝试将刚才的金点子做成“小发明”,并将幼儿的小发明进行展览,评出“小发明”奖。

  注意事项:

  1、活动中应注重幼儿表达式创造力的培养,对有一定创造性想法的幼儿给予支持。

  2、相对于幼儿来说,凡是幼儿从来没有做成过的,都是小发明。

  3、日常生活中引导家长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半制成品的材料,让幼儿进行制作。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经典]科学教案09-01

(精选)科学教案10-03

科学教案(经典)10-02

(经典)科学教案09-10

[精选]科学教案09-22

科学教案[精选]09-22

科学教案【精选】09-19

科学教案[经典]08-11

【精选】科学教案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