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12 09:12:45 教案 我要投稿

[优选]大班教案7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选]大班教案7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交集图表示男孩女孩喜欢的相同和不同的玩具。

  2、初步理解交集的含义。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表示集合的绿圈和红圈、幼儿喜欢的玩具的图卡,纸、笔等记录材料。

  活动过程(预设)

  (一)、汇总统计结果

  1、根据幼儿统计的`大家喜欢的玩具表,教师分别将男孩女孩喜欢的玩具的图卡分别放在红圈和绿圈中。

  2、引导幼儿比较绿圈和红圈中的图卡,男孩和女孩喜欢的玩具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二)、学习用交集图表示调查结果。

  1、取出绿圈和红圈中相同的图卡,讨论:这些卡片放在哪里或这样表示,能让大家看懂这是男孩和女孩都喜欢的玩具。

  2、根据幼儿的讨论,教师移动圆圈和图卡。

  教师分别演示把两个圆圈相同移动并部分重叠。

  怎样放置男孩和女孩都喜欢的玩具?中间重叠的部分放进去图卡就表示男孩、女孩都喜欢的玩具。

  3、教师小结:从这张图就可以清楚地了解男孩喜欢的玩具=女孩喜欢的玩具以及男孩和女孩都喜欢的玩具。

  (三)、分组活动:用交集图表示“男孩、女孩都喜欢吃的水果”

  1、先在一张纸上分别记录男孩、女孩喜欢吃的水果,再找出其中相同的水果。

  2、根据男孩、女孩记录图的内容,画交集图。

  3、展示交流各组用交集图表示的调查结果。

  2、教师带领幼儿用坚定、自豪的情感跟诵歌词。

  (四)、操作活动幼儿使用幼儿用书“数水果”,按要求完成练习。

  活动反思:

  这些图形是幼儿平时经常接触的图形,是幼儿比较熟悉的。要求幼儿通过比较分辨出每组图形的不同之处并进行分类,总的来说,孩子的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幼儿对分类没有困难,只有稍部分幼儿还不能自行做好图形标记。活动后,我们都觉得可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让孩子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大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快且跳跃和慢且连贯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歌

  唱,以表现歌曲的形象、内容、情感,进一步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

  2、学习体验在歌唱活动中进行创造、合作表演、游戏的快乐。

  3、通过歌曲《猪小弟》让幼儿知道干净的孩子人人爱,树立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观念。

  教学重点:用不同感情表现歌曲内容,树立幼儿爱干净讲卫生的观念。

  教学难点:创编第四段歌词及用不同方式歌唱。

  教学准备:音乐(猪小弟、我爱洗澡),录音机一台,磁带,头饰(猪小弟、猪妈妈、小兔、小羊),图片三张(脏猪、干净的猪、猪小弟与小兔和小羊),教师创编好的歌词字卡,附歌词内容(小动物各用头饰表示)笑脸表情2个,哭脸1个。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猜谜语导入

  谜语:“肥头大耳一身膘,每天吃饱睡大觉,走路摇着小尾巴,嘴里唱着哼哼调。”猜一动物名称

  (二)出示脏猪图片,进行提问。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这样一只猪,他的名字叫做猪小弟。(出示图片)

  师:你们觉得他的外表怎么样?这只脏猪要去找朋友玩,请小朋友想

  一想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基本部分

  (一)听音乐《猪小弟》进行提问

  师:下面我们来听听今天学习的新歌《猪小弟》,在放歌过程中,小朋友要仔细听歌曲内容,老师会有问题。(第一遍放歌)

  提问:猪小弟去找了那些小动物?发生了什么事?分别又说了些什么呢?

  (二)学唱新歌,进一步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我们小朋友可以跟着音乐一起唱,注意要学会等待,不能着急。(第二遍放歌)

  打开歌词:歌词中提到的动物用动物头卡表示

  (三)启发幼儿用不同表情和方式演唱

  师:小朋友你们都知道小动物们为什么不和猪小弟玩呢?(脏)小羊和小兔都不愿意和猪小弟玩,那我们小朋友愿意和他玩吗?我们在唱到“你的脸儿脏兮兮”和“你的身上都是泥”的之后,大家一起念“脏死了,走开”,并且要做出讨厌的表情。(第三遍放歌)

  师:老师想问小朋友,猪小弟在找朋友玩时,他的`心里师怎么样的(高兴)应该怎么唱(稍快且跳跃),可以做什么动作。在歌词“去找兔子玩游戏”和“去找小羊玩游戏”贴个笑脸表情。猪小弟哭着回家时,他的心里又是怎么样(伤心)应该怎么来唱(慢且连贯)

  可以做什么动作。在“哭哭啼啼回家去”后贴哭脸表情。

  (四)随音乐《我爱洗澡》做洗澡动作

  师:现在猪妈妈帮猪小弟在洗澡,我们和他一起来洗,做个爱干净讲卫生的好孩子好不好?小朋友可以跟着老师做,也可以自己做动作。

  (五)分角色表演让幼儿知道干净的孩子人人爱

  1、出示干净猪图片

  师:洗完澡了,小朋友们舒服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洗澡,做个干净的孩子。猪小弟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与幼儿进行讨论)大家想不想看变干净的猪小弟(出示图片)

  提问:这时的猪小弟在去找朋友玩,他的朋友会怎样对待他呢?变干净的猪小弟心情会是怎么样?(出示第三张图片)

  2、分角色进行表演

  师:看着猪小弟和朋友高兴的玩耍,猪小弟昨晚告诉老师让大家帮忙创编歌词,老师已经帮小朋友创编好一句(出示字卡,教师示范)。现在老师想请四位小朋友来表演,并且要根据歌曲内容做动作及表情,其他小朋友帮忙一起唱,并说脏死了走开,我们把黑板上老师创编的歌词也唱进去。(出示头饰)

  字卡:猪小弟,去找朋友玩游戏,手牵手,唱歌跳舞真欢喜。

  三、活动延伸

  小朋友可以分组进行表演,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还可以回家把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创作第四段歌词,来幼儿园唱给老师和小朋友听,好不好。

大班教案 篇3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大班语言的活动教案应该怎么设计?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猜猜中了解蓝狐狸长长名字的由来,感受故事的有趣。

  2、借助作品知道名字都有含义,并对名字的由来有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PPT课件、动物的名字符号卡片。

  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自己名字的由来。

  【活动过程】

  一、由蓝狐狸引出故事

  1)师:瞧!这是谁?这只狐狸长得很特别哦!

  2)小结:长着一身蓝蓝的毛就是这只狐狸特别的地方,所以狐狸妈妈给他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蓝狐狸”。

  二、分段欣赏理解故事

  1、教师讲故事——蓝狐狸遇见波波蛙和红叶鼠。

  1)教师边讲故事边在操作板上出现符号“波波+蓝狐狸”、“红叶+波波+蓝狐狸”。

  2)师:现在蓝狐狸的名字叫什么?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2、教师继续讲故事——蓝狐狸遇见绿草蛇。

  1)师:瞧,这次蓝狐狸来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了谁?猜一猜,小蛇会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呢?(幼儿回答,并听小蛇说话的录音)

  2)现在蓝狐狸的名字长了吗?

  3、幼儿为蓝狐狸添名字。

  1)师:蓝狐狸后来还碰到了许多动物,瞧!它先遇到了谁,再遇到谁,最后遇到谁?

  2)师:这些动物也都有好听的名字,我们来猜一猜。

  3)幼儿商量,帮蓝狐狸添名字。

  4、教师继续讲故事——结尾。幼儿帮蓝狐狸还名字。

  三、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

  评价:

  1、教师注重教学环节中的情景性——始终在有趣而连贯的情景中穿行,使得活动一气呵成,前后呼应。让孩子们和听课老师在自然的情景中学有所得。

  2、教师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来自于生活的活动是幼儿所喜欢的。“我的'名字”基本生活元素运用到活动中去。

  评价

  1.活动能从幼儿喜欢的图书着手,选择的内容是每个幼儿都有经验的,能充分引起幼儿的共鸣。

  2.能利用各种途径引导幼儿了解名字的由来,尤其是图文夹字,更是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

  3.教学中有效的提问与良好的师生互动使得每个幼儿能大胆想象,敢于表现,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每个幼儿的关注。

  思考

  在“幼儿帮蓝狐狸还名字”这一教学环节,教师提要求时“还”的顺序没有强调,因此幼儿的回答各有不同。因此,思考一是在活动前教师能否明确要求,二是在很长很长名字形成过程中将“+”改成箭头的图示,由下至上形成叠加,在“还”的时候再一步一步退回,以此帮助幼儿理解正向与逆向的名字还法。

  有效性体现——

  1、充满了情趣性,让孩子在浓浓的趣味中,感受到了蓝狐狸名字不断变长的过程与趣味性。

  2、通过教具的有效使用让孩子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在语言活动中同样都得到了展现。

  3、在孩子学习、理解和思维的过程,让教学的公平性也得到了体现。

  再思考——

  教学目标中知道名字的含义,对自己名字由来进一步探索只在教学活动最后

  一个环节提及,整个教学的中心体现在加名字和还名字的过程,是否可以进行目标的修改,使其更为适切。

  目标中让幼儿“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对自己名字由来有探索兴趣”,但在活动中名字环节的导入有一些牵强。由于时间的限制,“名字”一环节的文章没有做透,有意有未尽的遗憾。

  2、教师注重活动环节的精致性。

  3、教师注重幼儿学习的层次性——两节活动教师注重教学的层层推进,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教学,达到活动预期目标。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不同动物尾巴的作用。

  2、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对自然界动物的喜欢。

  3、愿意用完整的语言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动物图片,头饰《小白兔借尾巴》课件。

  活动重点: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活动难点:用不同的语气学习动物的对话。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你们想不想见一下啊?

  2、出示动物图片,请幼儿回答,并模仿动物做动作。

  师:那小朋友都认识这只可爱的小兔,可是你们有没有观察过小兔子的尾巴啊?它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啊?那老师今天就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小兔子短尾巴的故事,小朋友想听吗?

  二、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并进行提问,帮助幼儿依次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1、提问并出示图片一:

  A、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它为什么要借尾巴?(幼儿可随意说出故事中的情节)

  B、小白兔先向谁借了尾巴?借到了没有?为什么?(做睡觉姿势)

  2、出示图片二并提问:

  A、小白兔又向谁借尾巴?(引导幼儿学习动物的对话)?

  B、为什么没借到尾巴?(尾巴的作用)。

  3、出示第三、四图片,依次提问,教师引导幼儿自己说出动物尾巴的作用。

  4、出示最后一副图,提问:

  小白兔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妈妈和它说什么了?(兔子的短尾巴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帮助兔子逃命。当兔子被猛兽咬住时,兔子立刻使用"脱皮计",将尾巴的"皮套"脱下逃命)。

  三、引导幼儿讨论:(出示相应动物对话场景)。

  A、小动物们为什么没把尾巴借给小兔?(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假如你是小动物会怎么办?(引导幼儿明白助人必须量力而行的道理)。

  B、小白兔向别人借尾巴的行为对不对?(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四、游戏:比尾巴大赛

  引导幼儿学会互相交流,并能简单说出动物的尾巴特征和用途。

  A、师出示小松鼠:我是小松鼠,我先来说说:我的尾巴长长的,粗粗的,可以用来当被子,天冷的时候盖着好暖和。我的尾巴还可以当降落伞,这样我从树上跳下来就能保持身体平衡。)引导幼儿说出小狐狸、小红马、袋鼠、绵羊尾巴的用途。

  B、教师出示更多动物图片,了解不同尾巴的作用;(小猴、燕子、)

  师:动物的尾巴各式各样,尾巴对于他们都很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用手去拽他们的尾巴,我们要保护小动物。

  五、情景表演:

  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要求幼儿将小动物的语气,动作表现出来。

  六、欣赏歌曲《小兔子乖乖》一起结束今天的活动。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包馄饨的技能,培养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

  2、体验家乡的风味小吃,感受自制绘本的乐趣。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 大班温州童谣表演《吃馄饨》、PPT。

  2、 馄饨皮若干、馅料若干、调羹人手一把、碗、纱布、托盘等若干。

  3、 湿毛巾人手一条。

  活动过程:

  一、温州童谣表演《吃馄饨》。

  二、教师谈话,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小朋友们,在这首童谣里面你听到了什么?吃了馄饨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

  小结:原来馄饨汤喝了会让我们的眼睛变亮,馄饨还可以搭配别的食物一起吃。那真是太美味了。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吃完了还要把碗送回去。

  三、教师向幼儿介绍包馄饨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出示图片)

  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各种包馄饨的材料和工具,我们一起来看看。

  (馄饨皮、馄饨馅、托盘、勺子)

  四、教师讲解示范如何包馄饨。(出示视频)

  1、幼儿观看视频,怎么包馄饨。

  2、示范包馄饨

  包之前袖子卷卷好,用毛巾把小手擦干净。取一张馄饨皮平铺手心,用勺子取适量的陷放在馄饨皮的中间,不能太多。将馄饨皮的四个角往中间包,注意不能把馅露出来。最后把包好的馄饨轻轻放入托盘中。

  五、幼儿练习包馄饨,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擦干净小手。

  2、教师提醒幼儿包馄饨时馅要适中,要包得不露馅。

  3、包好后陪伴老师端出去煮熟。

  六、观看现场自制绘本《美味的馄饨》

  就在小朋友看表演、包馄饨的时候,我们的张老师把这一切现场编辑成了一本电子绘本书,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吧。

  七、请客人老师品尝馄饨。

  食堂的阿姨们把小朋友包的馄饨煮熟了,哇!真是太棒了!我们请在坐的客人老师一起来品尝下我们亲手包的馄饨吧。看哪位小朋友会大胆地并且有礼貌的请客人老师品尝。

大班教案 篇6

  目标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理解古诗中有关词的含义,如:出塞、擒贼。

  通过学习古诗,初步理解古诗的内容,培养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准备

  相关的音乐;板书

  活动流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四幅特别美的画,请小朋友们仔细的观察,并试着讲讲上面都画有什么?

  请幼儿说说画上都有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不断引导启发。提问:图上有什么?箭长吗?人怎么样?战马怎么样?用一句话把内容讲出来。

  教师在幼儿充分讲述的基础上加以小结并引出古诗的含义。(拉弓就应当拉强硬的弓,用箭就应当选用长箭。要射敌人,先得射中敌人骑的战马:马射中了敌人也就摔下去了;要捉敌人,先要捉敌人的头儿:头头被捉住,敌人就会溃退、投降。)

  二、欣赏古诗

  古人把这四幅画按意思写出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一直流传至今,下面就请小朋友听这首诗。

  三、放录音

  提问:首古诗共有几句?

  古诗的每句话写了些什么?

  四、幼儿和教师一起朗诵

  五、跟随伴奏唱古诗

  活动延伸

  听一些历史故事。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一些简单的消防知识,知道着火要打电话“119”、碰到劫匪打电话“110”、有人生病打电话“120”。

  2.让幼儿知道一人在家不能玩火。

  3.让幼儿知道如发生火灾等事件该如何逃离。

  活动准备:

  魔术箱、各种汽车图片、儿歌、图片。

  活动过程:

  一、用变魔术的方法出示图片,并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带来了一个魔术箱,让我来变一个魔术,看看变出来些什么?“我变,我变,我变变变。”

  教师小结:公共汽车是座人的,警车是抓人的,救护车是救人的`,消防车是灭火的。

  二、通过故事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一人在家不能玩火。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一人在家不能玩火,万一着火的话要拨打电话“119”,记住要说清楚你的家庭住址,住在那一条路,几幢几号。(110、120同上)

  三、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防火措施。

  (1)家中着火

  a棉被 b绳子 c打结的绳子 d跳窗

  (2)公共场所着火

  a爬出去 b毛巾和水 c冲出去 d跳窗

  (3)高层住宅着火

  a冲上顶楼 b棉被 c绳子 d跳窗

  (4)办公室着火

  a做电梯 b走楼梯 c跳窗 d打电话

  四、教师小结评价。

  师:我们现在都是大孩子了,都知道一人在家要注意安全,那我们的小弟弟小妹妹们都不知道这些知识,我们以后要常常提醒他们,去关心他们,做一个小弟弟小妹妹们都喜欢的大姐姐大哥哥。

  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了一些简单的消防知识。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也非常的积极,比较活跃,特别是一些中大班的幼儿,在回答问题以及表演节目的时候,都非常的踊跃,在此可以发现幼儿是非常喜欢搞这些活动的,在以后的学期里我们还可以多搞一些这样的活动,让幼儿多懂得一些生活知识、科学知识,丰富幼儿的知识面。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3

大班区域活动教案_大班教案06-20

大班安全教案范文大班《安全》教案04-20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经典)08-26

【精选】大班教案08-20

(精选)大班教案08-29

大班教案【精选】08-16

大班教案【经典】07-24

【经典】大班教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