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10-19 09:01:46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6篇[优]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6篇[优]

美术教案 篇1

  腊梅花以不畏严寒、傲立风雪的品质深得人们喜爱,但是腊梅并不是孩子们经常能见到的植物。《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如何让孩子认识了解腊梅花,用美术创作手段表现腊梅花,并用腊梅花不怕冷的品质感染孩子是活动的重难点。针对这一状况,活动中我将运用以下

  教学策略:

  1.观察铺垫,对比了解腊梅特征。

  利用活动前观察冬天树木做铺垫,用观察树木的落叶、落树枝与腊梅的不畏严寒形成对比,鲜明的感受腊梅的`品质特征。

  2.自然取材,制作过程真实、新颖。

  将吹、点的作画形式改为借助遮挡、喷画的形式表现腊梅树干、树枝,用团、压、粘贴橡皮泥等方法制作腊梅花,比以往的绘画方式更具趣味性。

  3.冬景情境,操作渗透自然常识。

  把冬季落枝叶、飘雪花的情境作为操作手段,在操作中重现这些景象,使孩子对腊梅冬季开花,不畏严寒有具体深入的了解。

  4.巧排时间,观察、制作相穿插。

  将观赏腊梅的时间安排在喷洒雪花后,既可以使孩子充分观察后对制作腊梅花有所引领,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让喷洒变湿的纸面晾干以便于下一步的粘贴。

  活动目标:

  1.借助遮挡喷画的绘画形式表现腊梅树干、树枝,能够用团、压、粘贴橡皮泥等方法制作腊梅花。

  2.了解腊梅花不畏严寒、冬季开花的特征。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孩子到户外感受冬天的环境变化,捡枯树枝。

  2.枯树枝若干(分别放在四个篮子里);黑色卡纸、装好白色颜料的喷壶、橡皮泥(以上材料每个孩子一份);书法用具一份。

  3.有关雪中腊梅的PPT。

  4.做成窗户形状的大背景板。

  活动过程:

  1.看看说说,枯树枝也有大用处。

  (1)教师出示枯树枝,回忆树枝的来历。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是从哪里来的?

  (2)讨论枯树枝的用处。

  师:冬天来了,树上的树叶都落下来了,这些枯树枝也掉了下来。想一想,这些树枝可以有什么用处?

  2.拼拼摆摆,枯树枝变成小树木。

  (1)大胆想象,尝试在卡纸上把小树枝拼成小树。

  师:原来这些枯树枝还能有这么多的用处。不过枯树枝,还是最喜欢自己在树上的时候的样子,我们让这些枯树枝再变回小树吧。

  (2)讲讲自己的小树

  (3)好朋友之间互相讲一讲

  3.喷喷洒洒,“小雪花”有神奇大妙用。

  (1)教师拿喷壶在拼好的画面上方喷洒,边喷边说,“冬天到,雪花飘”。

  师:你们想不想试一下。

  操作要求:每人拿一个喷壶,右手握紧,食指扣动开关,尽量垂直喷在树枝以及卡纸上面,多喷一点。

  (2)拿掉枯枝,感受神奇变化。

  师:轻轻地把树枝拿起来放回篮子,看看卡纸上有什么变化。

  4.做做粘粘,朵朵梅花悄然“开放”。

  (1)欣赏腊梅花的ppt图片,了解腊梅的外形特点。

  师:冰天雪地,很多树木都会停止生长。但是有一种树却不怕寒冷,努力的生长,还会开出美丽的花朵,猜猜它是谁?(观看ppt)

  (2)观察做好的腊梅花,讨论制作材料及方法。

  师:我这里有一朵做好的腊梅花,猜一猜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怎样做的?

  (3)制作腊梅花。

  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可以多做几朵,画面会更漂亮,也可以粘上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和几片飘落的花瓣。

  5.窗外雪地,腊梅花盛开在“雪地里”。

  (1)在教师帮助下把完成的作品粘贴到准备好的”窗户”背景板上。

  师:做好的小朋友,把作品拿过来我们一起把它展示出来。

  (2)欣赏作品,感受“窗外、雪花舞、腊梅花香”的美好意境。

  师:你们看,透过窗户,雪天里的腊梅花开得格外美丽。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它不怕寒冷,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花!下面,我想给我们的作品取名题字“傲雪寒梅”!

  (3)教师将“傲雪寒梅”用书法的形式写到大作品上,让孩子感受国宝艺术的美丽,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4)教师与孩子一起在大背景板前拍照留念。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认识回形针,了解回形针的用途

  2、 在回形针的图形上添画,变成另一种图形

  3、 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把“回形针”添画后组成一副完整的作品

  活动准备

  一人一个回形针和装回形针的小信封,画有回形针的图片若干张,添画好的回形针图片若干副

  活动过程

  1、 出示回形针,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样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礼物就放在小朋友面前的小信封里,打开来看看是什么礼物,美术教案-创意[回形针]。(幼儿回答)

  2、 教师简单小节回形针的用途,幼儿教案《美术教案-创意[回形针]》。

  3、 观察回形针,由回形针放的方向不同,幼儿画出回形针的样子

  教师问:“回形针”是什么样子的.?(由一根铁丝由里向外绕出来,有点像绕毛线只不过绕毛线是圆的,回形针是有点像椭圆形)回形针放的方向不同,绕的方向也不同,请幼儿在纸上画画看

  4、(表扬几个画的较好的幼儿),同时提出你能把你画的回形针变成另外一种图案吗?(幼儿试着添画)

  5、展示几个幼儿的作品,简单讲评,教师示范添画,并出示示范添画的多副作品

  6、教师小结幼儿添画的结果

  7、小朋友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想出来用回形针的样子变出这么多图案吗?

  讲述:

  有一天晚上,老师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在森林里走,走啊走,前面出现了一座城堡,我走近一看,上面写着回形针王国,于是我走了进去,可是里面的情景把我惊呆了,我看到老牛在河边喝水,河里的小鱼在游来游去,小河旁边还有一座小房子,还有树有花也有人,说到这里你可能觉得一点都不奇怪,但是这些东西都是由回形针变的,他们身体一部分的形状和回形针一样。醒来后,老师对这个梦里非常难忘,今天我想请小朋友帮老师把梦里的情景画下来好吗?

  8、结束:展示幼儿作品

  小朋友画的可真好,好像真的到了回形针王国一样,我们在活动室里也布置一个回形针王国好吗?

  延伸活动:请幼儿自己动手在活动室里布置一个回形针城堡

美术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首先,选择“一串花”进行欣赏和创作,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可在欣赏、表现(散点绘画)单个花朵外形的基础上,尝试在花茎的两侧进行组合绘画,丰富对花卉生长形态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已有经验。

  其次,选择水粉画的形式表现“花儿一串串”,可以让幼儿迁移运用已有的用蜡笔画花朵的经验,如团绕的方法,同时根据水粉表现形式的特点,在创作过程中尝试新的表现方法,如用点、绕、拖等多种方法表现花朵。

  【活动目标】

  1、欣赏并感受一串花(成串生长的花)的造型美及色彩美。

  2、尝试用水粉笔在花茎的两侧用点、绕、拖等多种方法表现一串花朵的特征。

  3、喜欢参加欣赏活动,大胆表达自己对花朵造型和排列特征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欣赏用幻灯片4幅(多种形态的一串花,如小小的、一点一点的.圆圆的、一团一团的,有点长长的,等等)。

  2、水粉笔、颜料(每组用分类盒分装3~4种同色系的颜料,便于幼儿在绘画中不用洗笔,自由调换颜色,让颜色自然融合,使画面色彩更加丰富。)

  3、由大班幼儿事先画好茎叶的画纸。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串花的造型美及色彩美

  1、欣赏“风信子花”(单色和间色),感知点状花朵成串生长的美。

  师:这些一串串的花朵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圆圆的,有点像葡萄,有点像小泡泡。)

  师:小花是长在哪里的?怎么长的?(请幼儿用手指动作学一学,感知花朵围绕花茎开放的特点。)

  师:这些一串串的花朵的颜色一样吗?

  师:原来它们是一层红色一层白色间隔地开花,越开越高。

  2、欣赏金钟花,感知成串生长的`花(圆形)的造型美。

  师:这些花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的?看起来像什么?(像苹果,像灯笼。)

  师:花儿长在哪里?(长在弯弯的花茎上,一朵一朵挂下来,像排着队伍一样。)

  3、欣赏一串红花等,感知长条形花朵成串生长的美。

  4、小结:一串一串的小花真漂亮,有的花朵一点一点的像葡萄,有的花朵圆圆的像苹果,有的花朵长长的像喇叭,它们都是一串串地长在花茎上的。

  二、画一串花

  1、出示三张画有花茎的示范图,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师:这些小花开在哪里?你们想不想画?

  2、引导幼儿尝试。

  师:你们在画的时候,可以用小点画一点一点的像葡萄一样的花,也可以用大点和圈画圆圆的像苹果一样的花,还可以用短线画有点长得像喇叭一样的花。

  3、幼儿尝试创作,在花茎上用多种方法画不同造型的一串花。

  教师观察幼儿的绘画情况,提醒幼儿正确地用笔并更换颜色;引导个别幼儿有创意地使用颜色表现花朵的颜色间隔特征,画出花蕊等。

  三、欣赏交流

  1、引导幼儿欣赏不同造型的花朵。

  师:一点一点的像葡萄一样的花在哪里?圆圆的像灯笼一样的花在哪里?长长的像喇叭一样的花在哪里?

  2、结束活动。

  师:我们去花园里看看还有什么样的小花。

美术教案 篇4

  目标:

  1欣赏美丽的果园感受色彩美,尝试用涂染的方法表现圆形的果子。

  2在游戏的情境中,大胆创作,体验活动的快乐。准备:电教设备,果园幻灯图片(苹果、桃、樱桃、桔子),果树枝干作画纸,笔和颜料。

  过程:1.参观果园(欣赏果树)

  提问主线:①我们现在在什么果园里?(苹果)

  ②你看到的水果是什么样子的?

  ③你看到的水果是什么颜色的?他还有什么颜色?

  ④这些红红的苹果在密密的绿叶中感觉怎么样?

  小结:①我们刚才看到果园里的果子都是什么形状的?你还见过哪些圆形的水果?

  ②不同的水果它们的大小相同吗?颜色相同吗?

  2.创作白果树

  引导讨论: 圆圆的子果应该怎么画?你画过什圆圆的东西?你们是怎么画的?(空手练一练)

  果子的颜色怎么上去?可以画一圈图上颜色。也可以从中间绕出来,越绕越大,颜色也直接画满了。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3.欣赏自己的作品

  你画了什么水果?你喜欢哪棵百果树?我们画了这么好看的果树心里感觉怎样?

  反思:本课题是幼儿园教研与班级主题项目活动相结合的一个设计。主要研讨:欣赏如何为幼儿的创作服务。所以在欣赏内容的选择上突出了幼儿的创作能力与经验。选择了苹果、桃、桔子、樱桃四种圆形的水果。在作画技能上提出了涂染圆果的目标。为了抓住每一次机会让幼儿体验和感受艺术的'美,教师设计作画纸张,底纹,背景;颜料色彩的搭配和提供;作画工具和用笔的选择于提供,让材料和工具为隐性的教育目标服务;观念非常正确,有价值。但是本活动中,以绿色系果子;土黄、棕色为主的直树干;黑底纸的设计。实际效果为白底会更好。绘画技能的讲解示范环节,如果改变为幼儿先尝试创作,教师在讲评过程中再进行互动式的讲解和提升,应该更能符合幼儿听讲时间效果的利用,更符合幼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理念。欣赏为创作服务,教师要把握幼儿创作的重点要素,不必具体全面,控制欣赏环节的时间量,突出幼儿的创作。因此果树与绿叶之间的关系美,可以忽略(两维的事物对小班幼儿来说也不适宜)。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归纳,初步感受梅花的外形特征和色彩的丰富。

  2.在"点"的基础上学习"点转"的技能,尝试运用点转法画梅花。

  3.能综合运用各种色彩表现梅花的美。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各种形态、颜色的梅花图片多幅。

  2.国画工具材料(提供不同底色的宣纸)。

  活动过程

  1.故事引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你们见过梅花吗?今天正好请大家来帮个忙。引出白雪公主故事(有一位帅气勇敢的王子听说白雪公主)。下面我们带王子一起去认识梅花吧。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梅花图片。

  2.欣赏梅花(1)欣赏、交流梅花的色彩和外形特征。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梅花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梅花有哪些颜色?是什么样子的`?(五瓣,围起来像一个圆,中间有花蕊)教师:梅花都开了吗?它们长在树的什么地方?

  (2)欣赏、感受国画大师的梅花图。

  教师:我们一起来欣赏国画大师画的梅花图,看一看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觉得什么地方最美?(用色、布局、添画……)

  3.幼儿尝试探索、学习梅花的画法,(1)尝试用吸管吹出梅花的树干和枝桠。

  (2)我们用吸管吹出了梅花的树干,可是没有花,我们来帮帮王子,让他能走过挂满梅花扇的路,更快一些找到公主。

  4.教师示范小结(1)教师:梅花可以怎么画呢?

  (2)教师小结:用大白云点转画出花瓣,用小勾线笔浓墨丽花蕊。

  5.幼儿集体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你们想让王子马上见到美丽的白雪公主吗?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这张纸有什么特别之处?(出示有树干没有花的超大幅画)6.集体欣赏,评价。

  这棵老梅花树终于盛开了,白雪公主终于能见到勇敢的王子了,你们高兴吗?引导幼儿在优美的音乐中,绕着梅花作品一边欣赏梅花一边翩翩起舞。

  活动反思

  在本课中,我力求使花这一美术课题与学生的生活的经验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从以下几点设计: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我以欣赏自然界的花卉,引领学生进入花的世界,用学生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2、体验乐趣。

  本课通过学生对多种不同艺术形式的体验,通过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等多种活动的开展,在欣赏、评价、体验艺术作品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体验艺术作品的美感。

  3、鼓励创新。

  本课的作业设计突破平面、立体的局限,要求学生将拼摆、绘画等方法灵活运用,更多的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新,创作出更美丽、新颖、与众不同的花朵。

  4、注重评价。

  本课以自由介绍、发表看法为主,对同学们的作品进行评价。学生通过和美术作品的“对话”,激活了审美意识与情感,增强了视觉的分析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为学生创设出广泛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体验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线条进行大胆的想象、添画。

  2.充分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ppt棉签、毛笔、墨汁、颜料、宣纸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师: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

  怎么玩的呀?

  今天小动物们也想和我们玩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二、由图片猜测小动物1.小鸟(露出嘴巴部分)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第一个小动物是谁?(幼儿猜测)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是谁呀?(小鸟)我们小朋友的眼睛可真厉害,看到一个小嘴巴,就能猜到是小鸟了。

  2.蝴蝶(露出一点翅膀)师:这又会是谁呢?

  3.海马(露出一点身体的轮廓)师:最后一个小动物的造型很奇特,看看会是谁呢?

  三、根据线条进行想象师:小朋友们可真厉害,小动物们藏得这么隐蔽,也被你们找出来了了,可是还有一些小动物特别调皮,他它们呀藏在了黑板里,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教师出示各种线条引导幼儿说说像是什么小动物,简单的由幼儿添画,复杂的由教师添画。

  四、幼儿创作:我和动物宝宝玩游戏师:找到小动物后你们会和它怎么玩呢?(幼儿说说)师:那里还有很多小动物等着我们去找呢,瞧,它们就躲在后面大宣纸里呢,我们小朋友待会先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小动物,然后把它画出来,找到小东物后想一想你会和你的小动物怎么玩呢,也把它画下来,最后用颜料染色。

  五、评价作品师:你找到了哪些小动物,有谁愿意来说一说?

  六、结束活动师:现在我们也到外面去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好吗?

  教案反思:

  通过对水墨画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胆创造的信心,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把自己潜在的创造力充分表现出来。这种创造的过程将会使幼儿体会成功。每个幼儿的点滴创造不单能受到大家的尊重,同时也学会了尊重别人,唤起幼儿美好的`情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

  让幼儿开始尝试各种美术表现方法,对美术能力的发掘具有重要的意义。水墨画长期被儿童美术教育所忽略,认为它陈旧、僵化,会束缚孩子。其实,水墨画自有其随机、变通、接近童趣的一面。让幼儿们在水墨中玩起来,在游戏中了解传统、感悟自然、创造自己的表达方式,就开辟出了一块儿童绘画活动的新天地。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美术的教案11-08

(精选)美术教案09-16

美术教案[经典]09-17

(经典)美术教案09-20

美术教案(经典)10-06

【经典】美术教案10-05

美术教案[精选]09-24

【精选】美术教案09-26

(经典)美术教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