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10-31 08:57:20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8篇(精华)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教案8篇(精华)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泥工活动中,尝试使用辅助材料。

  2、尝试用搓泥的方法做萝卜

  活动准备:彩泥、泥工板、绿色皱纹纸、贺卡、请柬、小塑料棍、泥工刀等

  重点难点:愿意使用辅助材料。

  活动地点:活动室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

  活动过程:

  1、出示请柬,引起幼儿参与泥工活动的兴趣。

  小兔子给我发来请柬,它明天要过生日了,希望我们班的小朋友明天去参加它的生日会。

  2、请幼儿讨论,给小兔送什么礼物?小兔最爱吃什么,送它什么,它就会特别高兴。

  3、请幼儿讨论胡萝卜,说说他们的颜色、形状是什么样的?

  4、大家学做萝卜。

  ①我们来为最爱吃萝卜的'小动物准备萝卜,作为它的生日礼物。

  ②每人拿一块泥,和老师一起团泥,团揉光滑后搓。和搓面条不同,手掌一边用劲大,一边用劲小,搓出一头粗一头细的锥形。

  5、鼓励幼儿使用小塑料棍将皱纹纸当做萝卜叶嵌插在萝卜头上。

  6、将萝卜放在一个筐里,留着小兔生日的时候给带过去。同时,出示制作好的生日贺卡,增加庆祝小兔生日会气氛。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小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罐宝宝》以幼儿感兴趣的各种声音为切入点,从小班幼儿思维形象性的特点出发,把传统的响声筒变为形象生动的“罐宝宝”来吸引幼儿,激发兴趣,突破了传统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幼儿通过玩一玩、做一做、猜一猜、学一学、摇一摇等活动,用游戏的形式和口吻贯穿各个环节,让幼儿在玩中做,在做中学,在学中玩,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引导他们发现“罐宝宝”唱歌的秘密,探索不同的材料能使“罐宝宝”唱出不同声音的歌,从而萌发幼儿好奇、好问、乐于尝试、敢于表达等积极的情感。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尝试让罐子发出声音。

  2、探索将不同的材料放入罐子中摇动后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给每位幼儿提供经过装饰的罐宝宝两个(一个内有黄豆、米、小石头、一个没有)

  2、黄豆、米、小石头若干盆、勺子各一个

  3、《幸福拍手歌》音乐

  活动过程:

  1、玩一玩,发现两只罐宝宝的不同之处。

  (1)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可爱的罐宝宝,它们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2)引导幼儿在玩中比较自己手中的罐子。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做一做,尝试让罐宝宝发出的声音。

  (1)出示黄豆、米、小石头,与幼儿一起协商如何让空罐宝宝“唱歌”的方法。

  (2)幼儿探索、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问:你在罐宝宝里放了什么?罐宝宝会唱歌了吗?

  3、猜一猜,探索不同的'材料放入罐宝宝中摇动后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1)幼儿互相探索、比较,知道不同的物体在罐子里发出的声音不同。

  (2)师小结:原来,在空罐子里面放了不同的东西,摇一摇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4、随着音乐摇一摇,体验成功的乐趣。

  5、活动延伸:

  师:请小朋友回家再给罐宝宝放其它东西,听听罐宝宝又会发出什么美妙的声音吧。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模拟出游过程,激发对幼儿春游的向往。

  2.知道春游时需要准备的物品及它们的功能。

  3.知道春游中不安全行为的`解决方法,懂得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春游场景图、食物图、垃圾图、公园实拍图等。

  活动过程

  一播放春游场景图幼儿模拟坐汽车去春游

  ——旅游大巴开来了,带着我们去春游。有什么办法可以安全又快速地上汽车呢?

  ——大家一起排队上车吧!

  二播放春游的公园照片引导幼儿看看说说

  ——下车咯!我们去逛一逛吧!

  ——你们看到了哪些漂亮的景色、有趣的东西呢?

  三出示食物图引导幼儿说说春游要带的食物

  ——逛累了,我们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吧!你们带了什么食物?哪些是必须要带的?

  ——那么其他好吃的东西也想带,怎么办呢?

  四出示场景图了解其他物品的功能

  ——哇,吃完东西产生了一大堆垃圾,怎么办?

  ——吃完食物,小嘴小手黏黏的,怎么办?

  五播放课件内容引导幼儿帮助走失的豆豆

  1.播放豆豆哭泣动图。

  2.引导幼儿想办法帮助豆豆,通过帮助豆豆知道春游时的不安全行为。

  3.引导幼儿说说有哪些不安全的行为,可以怎么避免。

  六整理好东西坐汽车回幼儿园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乐器——碰钟

  2、能用不同的方式演奏乐器

  活动准备:

  小碰钟、碟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课题

  教师出示小碰钟,先敲击几下,让幼儿听,让幼儿感受音乐的乐趣;

  2、教师拿出光碟,播放光碟

  请幼儿观看图片,看一看图中都有些什么?他们都在干些什么?他们都用了些什么东西?

  3、请小朋友们模仿一下这里面的动作,所做的动作

  4、请小朋友用拍打来敲击,并有节奏的读儿歌

  让小朋友们多动手锻炼几次,让幼儿体会音乐中的节奏感。

  5、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玩游戏,并能够通过游戏,感受其中的乐趣。

  游戏规则:

  (1)、小朋友们自由结伴,分别都找到一个好朋友,互相拍手;

  (2)、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仔细的听,同时能够有节奏的和好朋友对手拍掌,在拍掌的过程中,教师先示范,幼儿在第一次游戏的过程中,只需拍手,教师念儿歌,慢慢的`等熟练了以后,就请幼儿领读儿歌,反复的锻炼,以便加深幼儿的印象。

  6、教师小节:针对幼儿所学的加以巩固。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按顺序观察每副画面,并根据图中毛毛虫五天的食物学习量词个根颗块片。

  2.有较好的阅读习惯,知道要爱护图书。

  3.知道故事中蝴蝶形成的过程。

  4.引发幼儿学习毛毛虫的兴趣。

  5.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苹果、香蕉、葡萄、巧克力和树叶的卡片若干。

  2.配套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阅读《幼儿画册》中的毛毛虫故事。老师引导幼儿安静的看书,一页一页的按顺序翻看毛毛虫寻找食物的过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2.老师和幼儿一起有序的阅读。

  (1)有序的观察每幅图。

  师:图画上有什么?它想干什么?

  (2)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说说第一到第五天

  毛毛虫分别找到什么吃的.。

  (3)引导幼儿有序地看图阅读,并教给幼儿量词的用法,一个苹果、两根香蕉、三颗葡萄、四块巧克力、五片树叶。并出示卡片,加深幼儿的理解。

  3.讨论:毛毛虫最后变成什么了?

  4.老师组织幼儿表演毛毛虫贬称蝴蝶的游戏,巩固对故事的理解记忆。

  5.引导幼儿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增加知识。

  提醒幼儿利用假日多观察自然界的变化。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较多的物体,回比较多少。

  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图片3张 纸偶2个 记号笔 铃铛 凳子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出示小狗、小兔,引出课题。

  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一个是小狗,一个是小兔。

  二、出示礼物,感知物体的多少。

  今天是小狗和小兔的生日,他们收到了许多许多礼物。

  出示图片①:小兔收到了什么礼物?(个别幼儿)萝卜有几个?我们伸出小手数 一数?小狗收到了什么礼物?(集体)有几颗?请幼儿想办法比较谁的礼物多?

  出示图片②:小兔收到了什么礼物?小狗收到了什么礼物?哪个小朋友知道3个蘑菇多,还是4个苹果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

  教师引导:我们是用什么好办法比较多少的?

  出示图片③:小兔收到了什么礼物,有几块饼干?小狗收到了什么,有几根骨头?请幼儿比较,谁的礼物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请幼儿操作,发现了什么?

  三、游戏:

  ⑴、小兔和小狗要邀请小朋友到他们家来玩抢凳子的.游戏,小朋友要听小铃铛的声音学解放军绕着凳子走,铃声停马上坐下,一张凳子坐一个小朋友,看看谁能抢到小凳子。幼儿游戏。

  ⑵、抢凳子的游戏好玩吗?老师还要带小朋友门去外面玩,我们一边唱歌一边找朋友,1个女孩子必须找1个男孩子做朋友。看看谁最能干,会找到朋友,找到朋友的小朋友一起和老师去外面做游戏。

小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正确读写数字5,并能数出5以内的物体数量。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字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

  小圆片、小正方体、数字卡、铅笔、多媒体课件、白纸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

  师:小朋友,喜欢漂亮的小金鱼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金鱼,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它们有多少条,好吗?播放课件。课件内容:鱼缸里有四只小鱼游来游去的`玩耍,换一幅场景后,一个小男孩又放了一只小鱼。出示问题:现在有几条鱼啊?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鱼缸:(里面有4条鱼)师:小朋友,我们来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鱼,好吗?(老师边引导数边在黑板上贴小圆片)

  2、教学认识“5”

  教师又出示一个里面有1条金鱼的鱼缸,将两个鱼缸并列放在一起,问:现在一共有几条鱼啊?教师用另一种颜色的圆纸片在4后加1个。(让幼儿认识到比4多1就是5和4过后就是5)

  3、认识5的组成数出下列每组图形中物体的数量。

  4、找一找让幼儿相互看一看,摸一摸,看看身体哪些部位的数量是5?

  三、我是小画家教师展示自己用5个图形组合的图形,要求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一个物体,但图形的数量必须是5个。

  四、游戏活动:(站圆圈)教师在室外操场上画若干圆圈,幼儿围成一个大圆,然后师生一起数:1、2、3、4、5,当数到5时,幼儿迅速站到圈里,每个圈只能站5人。给站得快又好的小朋友进行奖励。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看动画讲述故事的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理解画面内容,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讲究卫生,不啻不干净的食物。

  【活动准备】VCD碟片玉米花。

  【活动重难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尝试用语言表述画面内容。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活动: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好看的动画片,看看是什么?(播放《爆米花的故事》片头)是什么故事呢?你们吃过爆米花吗?爆米花闻起来怎么样?吃起来怎么样?你们喜欢吃爆米花吗?小朋友喜欢吃爆米花,小动物也喜欢吃爆米花。我们一起看一看是哪个小动物喜欢吃爆米花吧!

  2、分段播放动画片,边播放边提问:

  (1)播放动画至红袋鼠说走吧:小朋友,跳跳蛙去找地上的爆米花不见了,是谁吃掉了地上的爆米花?跳跳蛙有没有吃?为什么跳跳蛙不吃地上的爆米花?跳跳蛙不吃地上的爆米花,说明跳跳蛙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跳跳蛙找谁帮忙一起捡地上的.爆米花?他为什么找红袋鼠?跳跳蛙找红袋鼠捡地上的爆米花,说明跳跳蛙是个怎么样的孩子?

  (2)播放至火帽子掉米花:掉在地上的爆米花不见了,跳跳蛙说是火帽子吃了地上的脏米花,是火帽子吃了脏米花吗?火帽子吃的是干净的米花,地上的脏米花被谁吃了呢?刚才有谁路过草地?看到爆米花是眼睛都放光的是谁呢?到底是不是小老鼠吃了地上的爆米花呢?

  (3)播放至结束:是谁吃了地上的爆米花?小老鼠吃了地上的爆米花怎么样了?肚子疼了怎么办?

  3、完整播放动画片:是谁把爆米花掉在草地上?火帽子的爆米花为什么会掉到草地上?掉到草地上的爆米花被谁给吃掉了?小老鼠吃了地上的米花怎么样了?能不能吃掉在地上的脏东西呢?

  4、分享爆米花,结束活动:

  小朋友都是爱清洁、讲卫生的孩子,不吃不干净的食物。老师这里有干净的爆米花,我们一起吃吧!吃东西之前要干什么呢?对,请小朋友卷卷衣袖,把小手洗干净,我们一起分享香甜的爆米花吧。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小班综合教案:袜子_小班综合教案07-08

[精选]小班教案10-08

小班教案(经典)09-24

小班教案(经典)09-19

小班教案(精选)09-28

小班教案【精选】09-01

(精选)小班教案10-05

【精选】小班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