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11-02 09:42:41 教案 我要投稿

(优选)美术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优选)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掌握长颈鹿的基本形态,学会以长颈鹿颈部方位变化来表示其简单动态。

  2、教育幼儿学习长颈鹿,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头、颈、身体分开的长颈鹿图片。

  2、画有草地、天空、树林的背景图。

  3、油画棒、记号笔、图画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1)(出示长颈鹿)教师提问:这是谁?为什么它的名字叫长颈鹿?它的脖子象什么?(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说出长颈鹿的脖子象大吊车、梯子、天桥。)

  (2)一天,小动物和长颈鹿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可是,草地前有一条小溪,小动物跳不过去,长颈鹿一声不想,立刻把自己的脖子变成了什么?(变成小桥,让小动物从桥上走了过去。)请幼儿转动长颈鹿的脖子成水平变成“桥”。

  (3)小动物来到草地上,想找个滑梯玩,可是哪里有滑梯呢?长颈鹿一声不想,又变成滑梯,它是怎样变成滑梯的呢?(把脖子伸向草地,让小动物从它的脖子上滑下去。)请幼儿转动长颈鹿的脖子成倾斜变成“滑梯”。

  (4)长颈鹿肚子饿了,长颈鹿看见树上结着许多大苹果,就把小动物一个个送到树上吃苹果,它是怎样把小动物送上树的?(它象大吊车一样,把小动物吊起来,送到树上。)请幼儿再试作大吊车转动。

  (5)太阳快下山了,长颈鹿有变成一辆旅游车,载着小动物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二、提出创作要求

  长颈鹿为什么会做这么多的好事?(因为他有会转动的长脖子。)请那么把长颈鹿的好事都画出来。

  三、幼儿作画,教师知道要点

  (1)每位幼儿画一件长颈鹿做的好事,可结合故事内容,也可大胆想象。

  (2)提醒幼儿把长颈鹿的脖子画长,并画出不同姿势。

  (3)注意长颈鹿与小动物的相对大小。

  (4)要求有目的地选择与动物相似的颜色。

  四、引导评价

  (1)长颈鹿做了哪些好事?它是怎么做的?

  (2)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教学反思:

  活动幼儿能十分的有兴趣,对于长颈鹿也是幼儿所熟悉的动物。我觉得自己在引导上能抓住重点进行引导了,但是还是显得有点罗嗦了。通过活动也能简单的了解到了长颈鹿的生活习性与身体的特征。给幼儿进行了运用图形来进行拼贴出长颈鹿的形态,幼儿十分喜欢这个游戏的环节,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只请了两个幼儿进行幼儿,其他幼儿还想玩。在示范上也按园长给的要求边示范边和范画进行对比的的`来示范、让幼儿进一不的了解长颈鹿的特征。在幼儿自己在操作上掌握的还是不错的,家长也由帮助幼儿进行粘贴,幼儿在撕圆的技能基本上都能掌握好。在课堂上的时间会有点不够,背景会来不及进行粘贴,但是主要的画面幼儿基本都已经粘贴好了。在下午才对幼儿的作品进行了背景的添加,完成作品。整体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复习侧面人及背面人的画法,能画出升旗时人物的简单动态。

  2.注意画面整体布局及人物比例。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彩笔、剪刀、白纸、红纸、黄色小方纸、糨糊。

  2.活动前有过参加升国旗的经验,教师进行过有意识的观察引导。

  活动过程

  1.回忆、讲述升国旗的经历。

  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我们应该怎样热爱红旗?升国旗时怎样做?(立正,行注目礼,在一起举行升旗仪式,对着国旗敬礼,等等)

  2.学习侧面人、背面人的画法表现升旗的情景。

  a.讲解示范如何用侧面人、背面人的画法表现小朋友热爱国旗的特征。

  b.鼓励个别幼儿在集体中尝试画简单的人物动态,为大家做示范。

  c.幼儿绘画,教师指导。提醒幼儿注意画面整体布局及保持画面整洁。

  3.展览、欣赏各自的作品。 引导幼儿从作品的动作、构图、布局等方面评价、欣赏同伴的作品。

  活动建议

  1.在日常继续引导幼儿观察侧面人和背面人以及他们的动态。

  2.日常的.区角活动中,继续提供材料,供幼儿练习画侧面人和背面人,以及简单的人物动态。

  活动评价

  1.能回忆并说出参加升国旗的经历。

  2.有良好的绘画习惯,能保持画面的整洁。

  活动反思

  美术活动不应以技能为主,应该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幼儿在原有的经验上一点点的进行提升,他们还不懂得什么是点、线,对于幼儿原来的经验这样的跨度太大,幼儿消化不了,或许将本堂课定位在色彩上会更好,让幼儿去感受色彩带来的美和自己所画的不同的图案所带来的美,让幼儿觉得其实我这样画也是美的,让幼儿感到自己成功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通过本堂课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去改进,并深思自己在美术活动中所缺失的东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改进,并且不断的去学习。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观察力。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能看懂简单的实物步骤图。

  4、享受折纸的乐趣。

  5、加深对狗的认识。

  活动准备:

  小狗“比比”头饰或手偶、三角形的`纸、折纸步骤图、彩笔、浆糊、已折好的小狗头数个,用折好的小狗头拼成的“小狗全家福”。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狗“比比”手偶,它给幼儿带来了它们家的全家福,出示一幅完整的全家福,让幼儿仔细观察,看上面都有谁?它们的样子?

  2、出示一幅不完整的全家福,告诉幼儿这张照片上没有“比比”的哥哥、姐姐,他们不高兴了,请幼儿帮忙想办法,让他们高兴起来。

  3、出示折纸步骤图,让幼儿仔细观察每一步,不明白的进行简单讲解。

  4、每人发一个折好的小狗头自己探索发现,再对照步骤图自己折狗头。

  5、折完狗头,再提议让孩子把狗的眼睛、鼻子、嘴巴画上。

  6、用浆糊把狗头贴到全家福上。

  总结分享:

  知道狗的外形特征,拿着折好的狗头,说出狗外形。

  活动评价:

  幼儿能在实物步骤图的引导下,折出完整的狗头。

  活动反思: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美术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滴色的方法表现春雨的色彩,感受春天的美。

  2、愿意参加玩色活动,体验玩色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PPT, 滴画录像。

  2、滴管、白色卡纸、颜料(绿色、红色、黄色、蓝色)、一次性纸杯。

  3、作画顺序图 ,撕贴好的小草、小花。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问:你认识小雨滴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小雨滴的不同形态。

  问:许多小雨滴落下来象什么?

  3、播放录像,师幼探索滴画的方法。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五颜六色的小雨滴,它想和小朋友玩游戏!”

  (1)认识工具-滴管。

  (2)观看滴画过程。

  问:“滴管怎么滴出小雨滴来呢?”

  师边讲解边示范:捏住滴管吸一吸,松开手后,轻轻捏一下,滴一滴。

  个别幼儿示范。

  (3))玩色游戏:“滑滑梯”

  4、幼儿尝试作画,师观察适时给予帮助。

  (1)作画顺序:“种花”——滴画——玩色“滑滑梯”。

  (2)注意事项:小雨滴可别太大滴了,滑下来会把花瓣打疼的;小雨滴们别互相拥挤。

  5、作品展示,欣赏交流。

  小雨滴有哪些颜色?它们和哪些花宝宝交上了朋友?

美术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掌握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展示丰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像世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从而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

  二、教学重点:欣赏、讨论画中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是细节的描写。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唐代仕女画中的人物造型与其他时期人物画造型的比较,以及和西方古典绘画中的任务比较,在感性的理解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操和认识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及艺术和历史文献价值。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教科书等。

  五、学具准备:收集来的资料、教科书等。

  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武则天》影视片段。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剧中人物的体型、服饰、动态等。引出问题:

  1、剧中讲述的是什么朝代的故事?

  2、剧中妇女的体型是胖还是瘦?她们穿戴的服饰有何特色?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我们来看看唐代的画家是如何体现他们当代的生活片段的。请同学们看屏幕。(板书课题)

  学习新内容播放课件的《捣练图》全图。

  (一)这是典型的中国古代仕女画,

  问题:什么是仕女画?

  它以中国传统的长卷形式,表现了唐代宫廷妇女用木杵捣练、熨烫和缝纫的劳动场面。问题:

  1、什么是捣练?

  1、什么是熨烫?

  3、这幅画的作者是谁?

  4、据传这幅画是宋徽宗赵佶的摹本,那赵佶是谁呢?

  引导学生通过教科书或其它途径查找作者张萱及周昉、赵佶的生平及艺术特点。可在课前安排学生通过上网或有关书籍收集更多资料。

  学生解答“仕女画”。

  学生解答“捣练”、“熨烫”。

  学生查找资料,认识张萱、周昉、赵佶及相关背景。

  (二)共同探讨,解读《捣练图》。

  1、这幅作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捣练、织修、熨烫三个场面,请问:画中共有多少个人物?

  2、画家十分注重构图的技巧,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注重细节描写,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把这些细节找出来。(播放一段古典音乐)

  主要细节有:捣练部分四个妇女的朝向各不相同;左边那位妇女传神的挽袖动态;熨烫部分左侧妇女扯练时微微着力的后仰;中间熨烫妇女专注的神态;几个小孩的穿插,以及扇火小孩因怕热而回头等动作。这些细节的刻画非常真实、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使互相对称的构图不致呆板。

  3、人物的造型(丰颊肥体)及其衣着的设色,与同时期的女性人物雕塑和绘画的造型完全一致,是盛唐时期的典型风格。

  请同学们比较教科书中那三幅同时期的女性形象的画作。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细节描写,派代表描述。

  学生对比相同时期和不同时期女性的形象及服饰,畅所欲言。

  思考与讨论:唐代人物画中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教师再播放一组西方古代人物画作品,提出问题:

  《捣练图》与你了解的西方古代人物画相比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对这幅作品是否有新的、不同的认识?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如学生可能问:为什么唐代仕女画中的妇女都是“丰颊肥体”的?(教师启示学生从唐人和今人的审美标准进行比较。)

  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或发表个人观点。教师归纳。

  评价与小结这幅画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注重细节描写。体现了中国古代工笔人物画独特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它对于了解唐代宫廷妇女的劳动生活,特别是她们的服饰,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结课,布置作业,课下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唐代人物画与不同朝代人物画以及与西方古典人物画比较的小论文,要求:

  1、要有自己的观点。

  2、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3、字数不少于500字。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掌握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展示丰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像世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从而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

  第一课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指导思想

  通过教材突出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学会从文化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作品折射出的时代文化特征无不印刻着历史的烙印。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美术欣赏习惯以及发现各种关系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教材版面分析

  教材选择了一些中外美术作品,包括绘画、服装、工艺、建筑以及摄影等,引导学生领会美术在人类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是如何反映社会文化,以及社会文化是如何影响美术创作的。

  教材精心策划了四个不同的“思考与讨论”活动,为开展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了很好的引导。此外,还提供了一些名家关于美术与文化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的欣赏和比较,让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并对“美术作品以它独特的方式承载、展示人类文化”这一观点有初步的理解

  和认识。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也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从珍惜人类丰富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培养自己对美术的爱好与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理解“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是重点,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是难点。

  (五)、学习材料

  教材主要基于图例和文字的学习,如果时间与条件许可,可利用电脑软件或互联网对一些作品进行横向补充。如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等。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进行教学效果会更好,师生之间可以在一种互动的环境下学习。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美术作品中的形象、色彩、服饰、环境等方面的特征,由此引导学生联系特定的时代文化,从而达到对教材编写意图的深刻领会和认识。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采用比较的方法,选取恰当的点进行比较,找到它们之间的差别。从中发现时代文化的演变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区别。教材以中国女性着装为例,可以从服装的样式、道具、环境等,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就某一个方面加以比较和引导,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的思考和解答。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诱导,对学生的回答也要及时的进行修正和补充。

  (二)关于思考与讨论

  1、银狐显然不是传统的中原样式,而是当时辽金游牧民族的盛水用具。

  三彩骆驼载舞俑上的人物是五位,前三个是胡人,后两位是汉人。

  《簪花仕女图》表现的人物服饰华美、仪态雍容高贵。不难看出,唐代是一个工艺发达、经济繁荣、民族交往密切、文化繁盛的时代。

  2、晚清时期的女装:中式、布料、缠足,整体形象给人以贞淑、纯朴、贤德的感受。反映出当时的女性受到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强烈约束和影响。

  民国时期的女装:西式、皮毛质,显得时尚而大气,给人的感觉当时的女性已经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从家庭走上了社会。

  现代女性的服装:更加追求自然与和谐,短裤、质料多样化、运动鞋、贝雷冒、披肩长发、现代自行车、现代建筑与环境,反映出现代中国女性已经日趋开放,精神面貌充满活力,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日益提高。

  3、教堂和道观是供奉各自信奉的神灵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4、老北京街道狭窄,民居和店面建筑普遍低矮、简陋,广告稀少、混乱,交通多依靠步行,少量人力车;现在的北京街道平坦、宽敞,建筑宏伟,店面整洁,广告丰富、有序,交通便利发达,各种现代化车辆穿梭而行。通过比较,反映了北京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成为一个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国际性大都市。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请同学们欣赏课本第4面上的3幅作品并积极思考。(15分钟)

  《马》(公元前15000-公元前10000)洞窟壁画(法国);

  《鹿》(公元前8000年左右)岩画(挪威);

  《狩猎》(公元前6000-公元前4000)岩画(非洲)。

  在仔细观察和欣赏这几幅作品后,你能感觉到什么吗?

  讲解:

  大约是在1-2万年以前,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类用红泥、木炭或动物的鲜血等最简陋的绘画工具材料,在岩壁或洞窟壁上创作出的世界上最早的岩画。这些作品所描绘的各种动物形象,如牛、鹿、马等,或是人们集体狩猎的场面,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原始农业还未形成之前,人们主要是依靠渔猎手段来获取食物的生存状态。

  大约在200-3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人类。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人们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也没有国家,大家共同参加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成果。

  那时的生产方式十分落后,生产力极其低下。最初的生产方式就是狩猎,以后逐渐发展到种植和养殖。这几幅作品所描绘的就是当时人们集体狩猎的场面,它告诉我们,原始人类狩猎的工具极为简陋,只能依靠集体的力量来获取足够的猎物并战胜自然,以维持人类的繁衍和生存。

  另外,我们从原始岩画中简单质朴的绘画手法和简约夸张的动物及人物形象,使我们从一定的侧面大致了解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早期人类的生产方式。

  因此,我们在接触一件美术作品时,不仅要从审美的角度加以欣赏,而且要善于发掘其所蕴涵的时代文化及其意义。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是特定时期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社会生活和科技手段的产物。又是人们审美需要和艺术家表达个人情感的产物。所以,它除了能带给我们一定的美感和某种实用价值之外,还可以通过其自身的造型和形象因素向人们提出许多信息,我们便可籍此来了解一个地域、一个时期社会的诸多方面及其文化特征。(利用作品和问题将学生迅速导入课题情景,让学生初步认识美术作品具有的文化承载功能。通过学习加深对课题的认识。)

  2、接下来请同学们接着欣赏《簪花仕女图》并思考下面的问题。(15分钟)设问:

  (1)从作品各个仕女的姿态造型中,你能看出表现了怎样的生活内容吗?

  (2)从她们华美的服饰和精美的首饰中,你又能感受到当时的纺织和工艺水平如何吗?

  (3)从她们的面庞、体态,你能感觉到当时人们对女性的审美观吗?

  让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进行归纳:

  作品描绘的是五个宫廷贵妇人在庭院中在侍女的服侍下闲步游乐的场景。全卷分为四段:采花、观花、漫步和戏犬。

  (1)虽然整个画面流露着高雅华贵、安逸祥和的气氛,但她们优雅的体态和奢华的服饰依然掩饰不了人物空虚的内心世界。她们从容闲逸的形象和淡然冷漠的表情,使人们感受到封建社会中这些上流社会的宫廷贵妇人们,尽管锦衣玉食、物质生活富足,但精神生活却十分空虚寂寞,显得百无聊赖。

  (2)她们身披薄纱、薄如蝉翼,衣着华美艳丽、高贵典雅。她们高髻凌风,上插荷花、牡丹、玉簪、珍珠。

  从画面描绘的轻纱薄翼般的华美衣裙和精美首饰,反映出唐代的纺织技术和工艺水平已经相当高超。

  (3)她们体态丰腴柔美、脸庞圆润,浓黛蛾翅眉,薄纱下丰满的前胸和圆润的肩膀,这种浓丽丰肥的理想化的“罗绮人物”表现了那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和心态。那时崇尚女性美的标准就是丰腴,而当代更提倡健美。

  另外,画面上的人物、动物被描绘的栩栩如生、细致入微,可见唐代画家不仅已经拥有比较完备的绘画工具材料,而且在绘画技巧上也已经十分娴熟。

  3、思考与讨论:(10分钟)

  (1)《舞马衔杯纹银壶》是传统的中原样式吗?

  (2)《三彩骆驼载舞俑》中的人物都是哪里的人?

  教师讲解:

  (1)银壶不是中原样式,而是辽金游牧民族的皮囊式壶形盛水器具。反映了唐代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舞马衔杯纹银壶》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高18.5厘米,口径2.3厘米,银质。陕西省博物馆收藏。银壶形似皮囊,壶口位于扁圆形壶身的上部一角,口上覆有莲瓣形壶盖,盖顶系有银链与弓形提梁相连。银壶腹部两侧均有舞马衔杯纹饰。此壶纹饰、提梁均作鎏金处理。

  皮囊式壶形多见于辽金,见于唐代还是首次。

  (2)骆驼引颈直立,神情悠闲。背上垫有菱格纹圆毡,驼架上有乐舞俑五人;前三人为胡人(中国古代对西北方各民族的泛称),后两位为汉人。胡人所弹奏的乐器是一种波斯式的四弦曲项琵琶。此陶塑表现了不同民族的艺人在一起表演的情景,颇为新颖。反映了唐代少数民族的交通方式以及与汉族的社会交往活动频繁。陶塑结构完整,工艺精美。人物形象和动作都很生动。

  《三彩骆驼载舞俑》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庭海墓出土。通高66.5厘米,陶质三彩釉,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第二课时)

  4、思考与讨论(10分钟)

  请同学们接着观察第6面的三幅照片,这些照片是不同时期中国女性着装的真实写照。你能看出三种服饰有什么区别吗(从款式、质料、道具、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你能从服饰的衍变看出时代的变化吗?

  5、思考与讨论(10分钟)

  仔细观察第6、7面中两幅不同时期北京街景的照片,你能从照片中的建筑、店面设计、商业广告以及两张照片的摄影水平上分析一下两个不同时代北京的发展与变迁吗?6、思考与讨论(10分钟)

  请同学们再接着观看第7面的两幅建筑照片,你知道教堂和道观分别是作什么用的吗?它们的外观有什么区别?你能从这两种不同建筑风格中看到两个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吗?(这三个部分可以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表述,可以让他们举手自由发言,教师口头启发诱导并作适当补充。)

  布置作业:

  1、在上面的三个思考与讨论中,自选一个写出你的认识。

  2、自学第7面的“名家论述”。

  (四)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1、引导观察。

  2、将观察结果向社会背景引伸和联系。

  (五)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学生可能会对特定的历史不熟悉,可以简要的向学生适当提供。

  三、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方法:学生自我评价

  (二)教学评价点

  1、对学习活动参与程度。

  2、对本课主要观点的认同程度。

  3、引伸能力。(能否从其它美术作品中发现它们与特定文化的关系。)

  三、板书设计:

  第一课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1、请同学们欣赏课本第4面上的3幅作品并积极思考。(15分钟)

美术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插花》位居本单元的第二课,是在《纸花》“造型表现”之后的“设计应用”。插花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最能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很容易培养起学生对生活美、艺术美的热爱。本课选入多幅艺术插花,作品设计打破俗套,别出心裁(学生作品除外)。有的以层次取胜,典雅清纯,如“紫花水仙”;有的以野趣渐长,质朴自然,如“椅背花束”;有的幽默诙谐,耐人寻味,如“鸟窝虞美人”;还有的热烈奔放,通体灿烂,如“向日葵”。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验插花情趣,练习插花设计,了解插花的'一般方法。难点是怎样使插花显得新颖,自然,有神韵。

  (二)教学目标

  ①喜爱插花艺术,体验插花情趣。

  ②练习插花设计,了解插花的一般方法。

  ③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瓶插花练习。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①前一课纸花作业。

  ②搜集多种枝叶。

  ③准备多种器皿。

  ●导入:出示多种花卉,讨论怎样用它们更好地美化生活。导入插花。

  ●尝试:教师一定量的花卉和三个不同器皿,指名若干学生分成三组,尝试插花。

  ●评述:针对三组插花,师生评述,介绍插花的一般规则,如主次关系,高度比例,外轮廓线等。

  ●欣赏:打开教材,欣赏插花艺术,对比学生插花与专业插花的不同,进一步感受艺术美。鼓励学生自由评述,教师做生动、精当的点评,突出创意设计。

  ●合作:分组合作,正式进行插花练习。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创意设计。评述作业。

  ●欣赏:欣赏国外插花,开阔插花视野。

  三、学习建议:

  ●是否体验到插花的乐趣。

  ●能否在插花设计中表现出创意。

  ●能否在插花习作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形式原理(如比例与和谐,变化与统一等)。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美丽的树叶,感知树叶色彩和线条的美。

  2、了解各种装饰树叶的手法,进一步学习用简洁的线条和花纹装饰树叶。

  3、在彩色叶面上细心地装饰,注意不画到叶片的外面。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梧桐、银杏、枫叶、枇杷树叶

  2.这些形状的彩色树叶30张

  3.这4种树叶形(大的)装饰过的各一张

  4.风声一段

  5.大树一棵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师:小朋友,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们喜欢不喜欢秋天呀?老师也非常喜欢秋天。因为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变得更美了,绿的、黄的、红的,色彩好丰富呀。

  看这里的叶子有什么颜色?

  你们谁认识这些叶子吗?

  有谁知道这片绿的是什么叶子?是什么形状?

  (总结)师:大家都说得很好,这些叶子呀,不但颜色很漂亮,形状也很好看,看不但有椭圆的、扇形的,甚至还有像销售已有的形状呢。

  师:秋天来了,天气变凉了,风叶越刮越大了!

  听!……这是什么声音啊!……风这么大。看!

  拉开布帘,师指着地上的落叶师:地上有这么多的落叶,我们一起来捡落叶吧。

  师:请小朋友来观察一下自己手中的叶子,它是什么形状的?

  师:秋天的树叶真美,可是昨晚秋风姐姐告诉了我一个方法,能让树叶变得更漂亮,大家想不想看呀?

  出示泛画,你觉得那片树叶装饰的最漂亮?为什么?

  还有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片?为什么?

  师:大家想不想把自己的书也变得和老师这的一样漂亮?好,那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把树叶变漂亮。

  师:我们呀,想一想,画一画,想一想,画一画。

  在画小圆点的时候,有些可以画的紧一点多一点,有些呢就画得分开一点少一点点和点之间的距离画的大一点,在画这个方格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方格可以一个隔着一个涂色也可以呀一个的格子斜对面的.格子涂色师:秋风姐姐呀真聪明,能把树叶装饰的真漂亮,你能把你的树叶装饰的和这些一样漂亮吗?你想把你的树叶装饰的和这些一样漂亮吗?你想怎么装饰?请你拿了你的树叶端着小椅子到后面的桌上去画画,四人一组。注意不要把黑线画到叶子的外面。

  等幼儿画完后贴到树上看!我们帮这个树打扮成了个五彩树,多漂亮啊。我们一起把这个树拿回去给教师的小朋友看好不好呀!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的:

  1、巩固画各种动态人物的技能,学习简单的画面布局。

  2、进一步培养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活动准备:

  1、春天树林的背景图一幅。

  2、教师用吹塑纸剪制的大型运动器具(如滑梯、秋千、跷跷板、攀登架、小火车等)以及用油画棒绘制的`两个动态不同的人物。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出示背景图。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画,你们看美不美?(引导幼儿从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讲述自己的感受)

  2、这是公园的一角,这里有一片美丽的树林,树林里有块空地,想一想,这里可以放什么呢?(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讲述)

  3、出示剪制的大型运动器具。我们把这些大型运动器具搬到树林里去,好吗?

  二、讨论画面布局

  1、滑梯放在哪里比较合适?(滑梯比较高大,如果放在前面会把后面的物体挡住,因此放在后面比较合适)

  2、攀登架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可以放在中间靠左处,与滑梯前后交错)

  3、跷跷板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可以放在前面,因为它比较低)

  4、小火车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可以放在画面的最前面,并靠边)

  5、秋千放在哪里比较合适?(挂在树上)

  6、你们瞧,现在的公园更像什么了?(儿童乐园)

  三、学习绘画不同动态的人物

  1、儿童乐园真好,不过好像还缺少点什么,怎么办?(自画、自剪人物,然后贴上去)

  2、出示范例(如图一)。老师请了两位小朋友来玩,你们能看出他们正在玩什么吗?

  3、教师根据幼儿意见,将两个范例分别放到相应的运动器具上,使幼儿进一步理解动态与器具特点的关系。

  4、教师示范画出坐、跑、攀登等动态人物。

  5、幼儿绘画各种动态的人物,要求幼儿颜色搭配要和谐,涂色要均匀,人物要剪得光滑、细致。

  6、幼儿把自画人物“送”到儿童乐园去玩,教师按幼儿的意愿,将其作品一一贴在相应的运动器具上。

  7、教师选择一件作品,从其色彩,动态等方面进行讲评,然后请几名幼儿参加讲评。

  四、游戏

  1、幼儿根据教师口述的要求,模拟相应的动作。如教师说“现在玩跷跷板”,幼儿立即说“跷呀跷”,边模仿玩板的动作。

  2、我们一起造的儿童乐园太好玩了,让我们以后再一起玩吧。

  活动反思:

  儿童乐园呈现的是小朋友在儿童乐园里游玩的情节。情境图共分为四部分:左上部分呈现了很多小朋友在蹦蹦床上玩的情境,包含“我蹦了23下、我蹦了66下”等数学信息。左下部分呈现了坐龙船和飞天轮的情境,包含“坐龙船的由17人,坐飞机的由24人,我们一共来了50人”等数学信息。右上部分呈现了玩碰碰车的情境,包含门票每位10元、汽水5角、矿泉水2元等信息。右下部分提供了坐小火车的情境,包含时分、图形、长度单位等数学信息。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观察画面,在明确基本图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使学生能全面地发现图中隐含的信息,了解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为下面按知识板块整理知识做好准备。之后,我再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美术教案 篇9

  小土粒

  一、设计思路:

  本课是以美术切入的艺术课,溶音乐、表演、语言表达、绘画、剪贴为一体,以故事相联系,将孩子们带入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引导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去表现,在愉快的学习中激发他们心中的真善美,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美的熏陶,懂得环保知识。教学目的: 一、 了解小土粒的作用,学会珍惜泥土,感受拟人化的小土粒的情感,学会用简单的表情表达情绪,传递情感。 二、 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活动中主动学习。三、 让学生通过绘画、剪贴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感受小土粒的不同心情,绘制出相应的表情。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保护美化家园的意识。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表情面具、电风扇、小纸片、范画(一片树林)、双面胶。学具准备:图画纸、彩色笔、剪刀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1. 给大家介绍一位“陌生”的“老朋友”,说它是老朋友是因为我们天天都见到,说它陌生是因为我们很少注意到它。(出示一杯土)它是谁? 2.土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了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 3.引出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小土粒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音乐故事《小土粒的烦恼》,讲述过程中配合不同的故事情节戴上不同的表情面具,播放不同情感的音乐,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小土粒的感受。 故事梗概:在一片美丽的树林里,小土粒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自由快乐地生活,每天看着花草跳舞,听着昆虫歌唱。可是,自从伐木工人来了以后,小土粒失去了安静美好的生活,每天听着嘈杂的电锯声,看到树公公痛苦地倒下,动物朋友们都走了,美丽的树林变成了一片荒漠,小土粒再也没法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玩耍休息了,它们被狂风吹得到处流浪,成了没有家的孩子,它多烦恼啊! 2.孩子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同学们思考能为小土粒做什么?(建个新家) 3.你希望小土粒把家安在哪里呢?(树林、田野、河边等)让我们每个孩子都来当一棵小树,组成一片树林,把小土粒留下来。起立,表演树的姿态。 4.小游戏,给小土粒画表情: ① 出示一盘小纸片代替小土粒,让每个同学都接住它们。 ② 播放风声:听,大风又来了。教师利用风扇将纸片吹向学生,比一比谁先把小土粒接回家。 ③ 小土粒到了新家可能有那些想法?教师根据回答引导学生看表情面具,了解不同表情的画法。 ④ 请你在小纸片上画出两种不同的表情。 ⑤ 请学生上台展示讲解自己的作品(利用实物投影仪)。 ⑥ 出示范画(一片树林),将有表情的小土粒贴在上面。 5.表演、绘制可爱的小动物: ① 小土粒在小树林安家后,小草更多了,小树长高了,变成了一片大树林(在范画上贴上大树),许多动物朋友都来了,你知道有哪些吗? ② 你能表演你喜欢的小动物吗?老师要通过你的表演猜出你扮的是什么。放音乐《小松树》,学生表演。 ③ 小动物真可爱,你们想不想画一只动物,让它参加在树林里举办的动物狂欢节呢? ④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 ⑤ 请学生将画好的动物剪下来,贴在范画上。

  三、 课堂小结:

  1. 简评学生作业,表扬学生的大胆创作。 2. 你用什么方法来保护小土粒,保护大地妈妈? 3.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小土粒,了解了小土粒,小土粒不再是陌生的朋友,而是熟悉的好朋友了,让我们一起爱护它、保护它、珍惜它,让小土粒有更多更好的家。

  四、 教学思路拓展:

  可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社区的植树绿化活动,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妈妈,观看环保方面的电影、电视和绘画作品。

美术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树的结构、外形和种类等知识。

  2.运用绘画、拼贴的形式来表现所观察到的树的特点,并进行添加、想象的训练。

  3.培养热爱树木,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树,是自然界最具魅力与韧性的精灵,它姿态万千,随季节起舞,演绎着不同季节的万般风情。树的种类繁多,由根、干、枝、梢、叶五部分组成,其中树枝有互生、轮生、对生之别,有前后左右的穿插,树冠有伞状、球状、宝塔状等,显示出树的非凡魅力。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借树抒情、托树言志,写下了一篇篇动人的诗章,创造出一幅幅迷人的图画。同时,树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也是巨大的,扎根土壤、防风固沙、平衡生态、绿化地球……人们目睹了它的伟大,有了树神的传说,于是对它更加崇拜。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树,就不会有自由灵动的动物,也就不会有充满智慧的人类,更不会有我们这个生机蓬勃的世界。

  本课以《各种各样的树》为题,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美好情感。教材以大幅迎客松的照片为示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有关树的知识,如树的结构、外形和种类;还提供了春夏秋冬四季树的不同色彩变化,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界中树的'语言及魅力;此外,又呈现了画家的白桦、木棉作品,以及数幅学生作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及激发其对艺术美感的体验与追求。最后,教材通过讲述如何保护树木及开展有关活动,拓宽了本课的主题。

  2.重点、难点。

  重点:表现树的特点。

  难点:表现不同季节中的树所具有的特点。

  三、教学设计

  ●方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不同的树的特点,准备常规的作画工具

  (教师)课件、范画等

  教学过程

  1.交流认识。

  (1)师生交流有关树的知识(如树的结构、外形、种类、色彩等)。

  (2)播放课件:大森林。提问:课件中的哪些树是你认识的或喜欢的?请为大家介绍一下。

  (3)课件展示树的结构图(抢答激趣)。

  2.树的变化。

  (1)播放课件:不同季节中的同一组树。要求学生谈谈对作品的感受。

  (2)教师和学生共同小结。

  3.欣赏范作。

  (1)播放课件:画家眼中的树。思考:这幅画哪里画得最好?

  (2)教师小结:强调画面中艺术家的情感处理和树的精神品质。

  4.学生创作。

  (1)创造主题:各种各样的树。可以画一棵树或一组树在不同季节下的变化,也可以画树的生长过程,还可以画各种各样的树。

  (2)学生说说创作思路。

  (3)教师提供创作意见:注意树的形状、特点、色彩、肌理,可以结合速写等形式,加入自己的想象也行。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5.作业讲评。

  (1)师生互评作业(从树的特点、形状、色彩、肌理、构图和情感的表达等方面来讲)。

  (2)课外调查树的作用。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各种颜色的布和纸、剪刀等工具

  (教师)课件等

  教学过程

  1.学生交流。

  (1)播放课件:树的作用。思考:树有哪些作用?

  (2)学生交流,代表汇报,教师小结。

  2.保护树。

  (1)播放课件:人类对树木的保护。提问:你还知道人类为了保护树木采取了哪些措施?

  (2)教师小结:强调要保护树,学习树的精神。

  3.学生创作。

  (1)提供创作主题:保护树木,保护我们的家园。

  (2)提出创作建议:可以运用拼贴的方法,可以全体制作,可以手工与绘画结合(小组合作和个体创作结合也可以)。

  (3)学生创作,讲评作业。

  4.课外拓展。

  (1)课外收集有关树的诗歌、散文、故事等。

  (2)说说我们要如何保护树。

  (3)在教室里布置绿色家园,宣传有关保护树的知识。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精选】美术教案09-26

美术教案[精选]09-24

(经典)美术教案09-20

[精选]美术教案09-03

美术教案(精选)09-07

美术教案[经典]09-17

(精选)美术教案09-16

美术教案【经典】10-19

【经典】美术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