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15 09:40:30 教案 我要投稿

(集合)科学教案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集合)科学教案4篇

科学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箱子里有空气。

  2、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纸箱两人一个,气球两人一个,纸巾若干,篮子若干,红花每人一朵。

  2、教师操作材料:纸箱、神秘纸箱、红花、气球、篮子各一;操作音乐CD。

  3、环境准备:“魔术”桌子一张,桌布一块。

  三、教学过程。

  (一)幼儿观看有趣的.魔术表演,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1、观看老师用塑料袋子捉空气,引导回忆之前“捉空气”的小实验,并启发孩子说出“袋子里有空气”。

  2、观看老师“纸巾”飞起来的小实验。

  (二)幼儿参与操作纸巾“飞起来”的小实验。

  1、幼儿动手操作。

  2、幼儿与老师探讨“纸箱里有没有空气?”

  (三)幼儿参与操作气球“飞起来”的小实验。

  1、幼儿动手操作。

  2、教师总结:因为箱子里有空气,手一拍箱子,空气就从洞洞里跑出来,气流就把纸巾和气球冲起来了。

  (四)老师表演“小魔术”:彩带飞起来了。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动物保护色

  2、教具:小动物头饰,用尾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捉你藏的游戏吗?我数1、2、3你们藏起来吧。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二、展开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教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呢,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2.课件:动物保护色

  提问:你看到了哪些动物?

  (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等。)

  3.讨论:

  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教师小结:隐身。

  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再次观看课件:动物保护色

  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如:硬刺--刺猬,自切--壁虎

  5.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教师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三、游戏:动物隐身

  1.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2.交代游戏玩法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相出最好的办法来保护自己,看谁保护的最好。

  教师:打老虎来了,小动物们快快想办法吧。

  幼儿在游戏中结束。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准备

  每组一份报纸条,每人一个装水的大油瓶。

  一张大记录表,一支记号笔,三张已粘贴好的报纸。

  活动目标

  激发幼儿积极思考,探索出不一样的变化方法。

  引导幼儿发现同样的一张纸条,通过改变形状,可以变得坚韧牢固。

  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科学探索活动。

  活动过程

  1.观察材料,导入课题。

  看,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发散思维)今天,老师想用这张报纸条提起这个油桶,你们觉得可以吗?(出示表格、记录)(不可以)为什么?

  觉得不可以的举手,可以的举手。(统计人数记录)那就一起来试试吧。

  注意:

  (1)每个小朋友一次只能用一张纸条,用坏的纸条放到中间的篮子里。

  (2)只能用纸条提,手或身体都不能碰到油桶上。

  2.幼儿第一次自由探索。

  (1)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巡回观察。

  如断了:想想办法,怎样让它更牢固些?

  如成功了:再想想有没有其它办法,也可以提起来?

  老师倒数5个数,你们拿好操作的纸条坐到前面的座位上。

  (2)集中讨论:

  刚才谁成功了?你是怎么做的?(记录)还有谁也是这么做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那再来试一试,看能不能用其它办法,也将桶提起来。

  注意:这次只能用一只手提。

  3.幼儿第二次探索。

  (1)一种成功了,再试试还有没有其它办法?

  (2)倒数5个数,拿好纸条坐到前面。

  (3)讨论:你用了什么办法也成功了?还有什么不同的办法?(记录)小结:刚才小朋友说不可能,现在通过尝试,我们想出了许多办法,卷、折、拧,把不可能成为了可能,真厉害!那到底哪种方法变出的纸绳最坚韧牢固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拉一拉。

  4.幼儿游戏。

  每个小朋友一张这样的纸条,想办法让它变得又长又牢固,然后找一个小朋友拉一拉,比一比,看谁的纸条最长最牢固,坚持到最后。

  还有谁想挑战老师的?下次活动继续探索。

  5.观看表演:纸绳秋千。

  两位老师拧纸绳。

  让一个小朋友坐在上面荡秋千。厉害吗?

  6.联系生活,拓展经验。

  你们知道吗,这种拧绳子的办法,有时还能救人呢。比如在发生紧急状况的时候,门口出不去,有人就用家中的床单或窗帘撕剪成一条条,然后拧成布绳连接起来,从窗口放下,顺着布绳爬下去逃走了。

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这个时代是一个复制时代。从工厂里流水线上大批量的产品复制到复印机、传真机、电脑复制、再到生物克隆……如何让幼儿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复制现象,并感受复制方法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呢?于是设计此活动,目的是让幼儿初步了解各种复制现象,尝试最简单的复制方法。接下来,我们将利用家庭资源指导幼儿进一步探寻复制现象、填写问卷调查表,并就幼儿调查和收集到的内容,投放在区域活动中体验、操作和交流。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各种复制的现象,感受复制方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尝试简单的复制方法,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有趣的复制》,投影仪、电脑

  2、操作材料(分两次投放)

  活动过程:

  一、出示奖牌范例,提出任务要求。

  师:小朋友,幼儿园新年运动会就要到来了!今天,陈老师要请你们来为运动会做一件很重要的准备工作。

  提出要求:

  1、在指定时间内加工出许多和这个大小一样、圆圆的奖牌。

  2、给五分钟时间,时间一到就停止操作,数一数然后贴在展示板1上,坐回座位。

  幼儿自由制作。教师观察制作情况,提醒幼儿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二、对比、分析作品,引发对复制现象的关注。

  集体提问:你做了几个?引导幼儿对比,说出奖牌的制作情况。小结:这些奖牌形状大小各不相同。

  讨论:要是把这些奖牌奖给小朋友,他们会喜欢吗?有没有办法作出一模一样的奖牌?生活中是不是有许多一模一样的东西 ?你们在哪儿见过?

  三、观看工厂车间制作的.录像,了解复制现象。

  提问:刚才工人生产产品的时候快不快啊?他们是用什么办法做出这么多一模一样的东西?

  小结:小朋友都讲得很好,原来工人叔叔就是用机器、模具很快的做出了许多一模一样东西的,这种方法就叫做复制。

  四、尝试运用简单的复制方法再次制作奖牌,体验复制带来的便利。

  师:我们可不可以也用复制的方法很快地做出许多一模一样的漂亮奖牌呢? 老师同样给你们五分钟时间,看这次做得是不是比上一次更快更好。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17

【精选】科学教案08-09

科学教案(精选)10-09

【经典】科学教案10-15

科学教案(经典)10-11

科学教案(经典)10-02

(精选)科学教案10-03

科学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