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11-22 10:45:29 教案 我要投稿

(优选)小班教案4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选)小班教案4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一页一页地翻看图书。

  2.知道图画书中文字与图画的对应关系。

  3.感受与参与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我变小了ppt 故事dvd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我变小了,和幼儿一起观察图中的内容。

  ——看看画面上有什么?

  ——猜猜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引导幼儿寻找“我变小了”这几个汉字在哪里。

  二、讲故事。

  ——先请幼儿欣赏画面,尝试说说故事中的内容。

  ——老师朗诵故事,以声音表情暗示幼儿发觉“我变小了”,也设法传递“真好”的.感觉。

  ——欣赏故事dvd

  老师以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并让幼儿尝试说出故事中的语句。

  三、故事表演

  教师请个别幼儿上前一起表演故事情节

  四、请幼儿把自己身体缩到最小,引导幼儿进行充分想象

  如果有一天,你变得很小很小,像小蚂蚁一样,会发生什么事?然后,请幼儿把想象的情节表现出来。

  五、鼓励幼儿想象“假如我变小了”。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最近我们班在进行期末幼儿体格测量活动,我发现孩子们总是三三两两的站在一起比高矮,于是就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目测比较高矮,建立初步的测量概念。

  2、培养幼儿乐于参与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比较物品高矮

  活动难点:比较物品高矮

  活动准备

  积木玩具若干、高矮不同的机器人、高矮不同的沙瓶、高矮不同的两个熊娃娃

  活动过程

  一、比高矮,建立初步概念

  1、出示熊娃娃,提问:两个娃娃有什么不同——高矮

  2、 依次出示沙瓶、机器人。进行比较高矮。

  3、 请两组小朋友进行比较高矮。

  二、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目的:巩固高矮概念

  三:幼儿操作

  幼儿操作积木玩具,摆出高、矮不同的两座“高塔”。

  延伸活动:发现周围高矮不同的物品

  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次活动时,一直在考虑高矮应该是在同一水平位置进行比较,但由于考虑幼儿年龄及认知基础,课堂设计没有涉及这些知识,只是简单的进行目测比较。

  活动中孩子在接受程度上还是可以的,因为孩子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在第一个出示熊娃娃环节,提问还是很到位的,能够给孩子充分的空间去回答问题。但是本次活动是《好玩的玩具》,材料准备不够充分,没有为孩子提供充分的玩具材料,导致孩子在投入时过于被动。情感方面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如果我重新进行本次很多,我会为孩子提供充分的活动材料,使幼儿自己动手去操作,去发现各个物品的不同,来达到目标,发展孩子的能力。

  当时老师们提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材料不充分,没有让孩子充分的参与到活动当中,以至于整节活动欠灵活和生动。

  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我一定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把孩子作为整个活动的主题。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印章在布上或纸上印画,增强动手能力。

  2.对印章画感兴趣,培养初步的集体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几块用印章印好的花床单。

  2.和小组数量相等的'白布(或宣纸),红黄蓝水粉颜料。

  3.印章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各种花布。

  “花布上有什么?”

  “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猜一猜是怎么印出来的?”

  2.讲解示范印画的步骤。

  选一个印章,轻轻放在颜料盘里蘸一蘸,然后拿起印章放在白布上按压后取下,另找一空白处再按压。还可以更换印章和颜色,在空白处继续压印,直到全部印满图案。

  3.幼儿自由印画,教师在旁边指导。

  (1)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印章印画。

  (2)提示幼儿将床单印满图案。

  (3)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帮助。

  4.展示幼儿作品。

  提问:“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你们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

  反思:颜料不能太稀,要是太稀的话印出来的颜色会很淡。幼儿印画以前,教师一定要做好示范讲解,提醒幼儿注意卫生。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要求:

  1、 尝试用语言描述小兔、小鸭、小乌龟、小猫的特征。

  2、 愿意参加表演游戏。

  3、 鼓励孩子大胆表现各种动物的走路姿势。

  活动准备:

  活动课件、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老师启发谈话,引发动机。

  “今天森林里来了许多的动物朋友,我们一起看看谁来了。”

  二、出示课件,说说动物的特征。

  1、“看看谁来了(出示藏在树后露出长耳朵的小兔)”;“你

  怎么知道是小兔来了(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小兔的特征——长耳朵)”;幼儿说对了,老师引导幼儿把小兔叫出来,先叫它的名字,但小兔没有出来,在把小兔的'特征叫出来“小兔子,小兔子,长耳朵的小兔子,快快出来吧”,然后就显示出小兔;让幼儿学学小兔是怎么走路的。

  2、“看看谁来了(出示藏在树后扁嘴巴的小鸭)”;“你怎么知道是小鸭来了(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小鸭的特征——扁嘴巴)”;幼儿说对了,,老师引导幼儿把小鸭叫出来,先叫它的名字,但小鸭没有出来,在把小鸭的特征叫出来“小鸭子,小鸭子,扁嘴巴的小鸭子,快快出来吧”,然后就显示出小鸭;让幼儿学学小鸭是怎么走路的。

  3、“看看谁来了(出示藏在树后露出硬硬壳的小乌龟)”;“你怎么知道是小乌龟来了(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小乌龟的特征——硬硬壳)”;幼儿说对了,老师引导幼儿把小乌龟叫出来,先叫它的名字,但小乌龟没有出来,在把小乌龟的特征叫出来“小乌龟,小乌龟,硬硬壳的小乌龟,快快出来吧”,然后就显示出小乌龟;让幼儿学学小乌龟是怎么走路的。

  4、“看看谁来了(出示藏在树后露出长胡子和三角耳朵的小花猫)”;“你怎么知道是小花猫来了(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小花猫的特征——长胡子和三角耳朵)”;幼儿说对了,老师引导幼儿把小猫叫出来,先叫它的名字,但小猫没有出来,在把小猫的特征叫出来“小花猫,小花猫,长胡子的小花猫,快快出来吧”,然后就显示出小花猫;让幼儿学学小花猫是怎么走路的。

  三、表演游戏:小动物

  1、 师:小动物们要去参加音乐会,你们想去吗?(放《走路》音乐,

  幼儿表演,鼓励每一个孩子都参加)

  2、 师:老师今天为大家准备了许多的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的头饰,我们到外面草地上去表演吧。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综合教案:袜子_小班综合教案07-08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小班教案[精选]11-05

小班教案11-08

[精选]小班教案10-08

小班教案(经典)09-24

【精选】小班教案10-09

小班教案(精选)08-16

小班教案(精选)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