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11-27 10:11:49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精选(10篇)

美术教案 篇1

  一、欣赏讨论

  1、什么是化妆舞会?

  2、我们来开个化妆舞会好吗?

  3、你想怎样打扮自己?

  4、出示范例:这种化妆方法好吗?为什么?

  5、出示教师形象,讨论用什么方法为老师化妆。

  二、创作要求

  每人为自己创作一个化妆舞会的形象

  三、幼儿创作

  1、按兴趣选择服装、头饰等

  2、鼓励幼儿大胆创新

  3、选用多种表现手法

  四、游戏讲评

  1、介绍自己的作品

  2、游戏:化妆舞会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色彩冷暖明暗的对比。

  2、幼儿尝试创作刮画。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重难点:

  幼儿尝试创作刮画。

  幼儿了解色彩冷暖明暗的对比。

  活动准备:

  图画纸,蜡笔,水粉,水粉笔,牙签,方格纸,冷暖对比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讲述故事《变色鸟》,并随故事情节的变化展示对应的颜色纸。

  2、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启发幼儿说出对颜色的感觉。

  --天气很热的时候,是红色还是蓝色让你感觉比较清凉?

  --天气很冷的时候,你喜欢什么颜色的`灯光?是白色的灯光还是黄色的灯光?

  引导幼儿认识暖色、冷色、中间色和对比色。

  将故事颜色分成冷色、暖色、中间色三组。

  --说说对三组颜色的感觉有何不同。

  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请幼儿选出亮色和暗色的蜡笔,尝试制作刮画,并为自己的创作画命名。

  画之前,请幼儿先想好如何构图。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与邻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赏并讲述故事内容,选出画的最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并让幼儿介绍作画经过。

  活动反思:

  自主学习过程中,知识是通过学生主动学习而获得的。课堂上,学生在欣赏了美丽的刮画作品后都非常激动,不由自主的拿出小工具跃跃欲试。此时教师直接提出探究学习的问题:小工具在纸上会出现什么不同效果?那种工具刮出的线条又快又好?学生根据所提供的问题进行有探究性的学习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孩子们得出了结论:工具的粗细不同,刮出线条的粗细就不同;利用牙签刮出的线条又快又好。此时教师对孩子们的探究成果给与充分的肯定,并请小组成员谈一谈探究过程,演示探究结果。孩子们体验了合作探究的过程及成功的喜悦,甚至在创作过程中,有的孩子还在探究,有的兴奋地说:“老师您看,我用铜钱的侧面刮,特别快!”有的自豪地说:“我用指甲也能刮。”孩子们在无拘无束的氛围里自主的探究,引发创作灵感,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美术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快乐大转盘》的绘画形式新颖、有趣生动,促使孩子们尝试一种新的绘画方式,同时提高了孩子们对绘画的兴趣。活动通过传统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别人作画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并大胆创作的一节活动,重点是放在大胆想象上。但这里的想象并不是不着边际的,通过而是一个图形作为线索来激发幼儿想象的。原教案的规则是:整个班的孩子围坐成一个圆,将自己画好的图形统一往一个方向传递,让下一个孩子进行创造性地添画。而为了活动的可操作性、可实用性,我修改为以小组为单位,五六个孩子进行传递、轮流添画,这样一来,小组里的孩子们可以一起商讨如何添画会更恰当更好看,也逐渐增强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一)能在同伴原有绘画基础上大胆想象,为同伴的作品添画。

  (二)感受同伴的'不同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体验交换作品作画的趣味性。

  (三)在游戏情境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活动准备

  图片、黑板、音乐、录音机、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想象:“你觉得它看上去象什么?”

  (二)引导幼儿在已有的画面上大胆想象并表述。

  教师在画面上添画,让幼儿想象:“你们看,现在它又象什么?”“你想把它变成什么?”

  (三)教师交代游戏规则,让幼儿进行操作

  以小组为单位,传递添画,提醒幼儿变换纸张的不同方向,大胆想象,在别人的基础上作画。

  (四)作品评价

  “你原来想画什么的?现在变成什么?”

美术教案 篇4

  大班美术格子画教案:蒙德里安的格子画教案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欣赏蒙德里安的格子画,观察其中的线条和色块,领略格子画的特点。

  2、幼儿借鉴格子画的特点设计创作绘画。

  活动准备:相关画作、电脑投影、记号笔、油画棒、新衬衣内的纸板

  活动过程:

  一、 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感受作品特点。

  1、出示蒙德里安的画作《构图C》,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线条。(这幅作品以黑色线条为主,点缀了几个彩色格子) 教师:我带来了一些特别的图画,请你们看看这幅画上有什么?都是什么形状?有什么颜色?等

  2、出示蒙德里安的画作《红、黄、蓝的构成》,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线条和色块,引导幼儿观察其中的线条和色块。比较这幅画和前一幅画有什么不同。

  二、了解蒙德里安画风的应用。

  出示他人参考蒙德里安德的作画风格设计的建筑、服装、装饰、生活用品等。引导幼儿了解实用美术作品的.价值。欣赏别人模仿蒙德里安画作绘画的美术作品。激发幼儿进行创作的兴趣

  三、幼儿进行创作。

  教师展示特殊材料(新衬衣中夹的衬板),请幼儿上面模仿蒙德

  里安作品风格在纸板上创作格子画

  四、展示作品。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在集体面前展示,教师进行点评。

  活动反思:

 蒙德里安是荷兰著名的新造型主义画作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常常用抽象的线条来概括各种事物,作品风格线条简洁、色彩鲜明,适合幼儿欣赏。我选择的这两幅作品是蒙德里安的代表画作,在活动中我运用电脑投影设备让幼儿欣赏放大的画面,使幼儿清晰地看到精致的画面,丰富的线条形成不同方格和鲜艳的色彩。这一切吸引了幼儿,调动起他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活动中我又设计一个环节,让幼儿了解蒙德里安画风的应用,发挥美术名画欣赏的实用意义,拉近名画和幼儿间的距离。将欣赏和幼儿即兴创作相结合,有效的激发幼儿主动创作的积极性。在创作过程中幼儿画出不同风格的格子画,没有一副相同的作品。但是在幼儿创作绘画的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有六、七名幼儿并不理解线条和格子之间的关系,他们在纸上画出一个一个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每个格子是独立的四条线围成的。这说明他们还没有理解格子画中的格子是由若干的横线和竖线向交叉而产生的。另外,幼儿创作的格子画色彩还不够丰富。这也反映了在前面幼儿欣赏名画的环节中,我对他们的对格子与线条之间的关系的领悟,对格子种色彩的搭配引导得还不够。这次绘画活动是我的一次尝试,针对这些不足我将在今后的活动中进行调整和解决。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珊瑚的各种形状和丰富的色彩。

  2、尝试用手掌印、手指点、添画的方法表现珊瑚及海底的生物。

  活动准备:

  1、幼儿欣赏过一些海洋生物,会画各种鱼,有印制作品的经验。

  2、海洋生物的录像。

  3、有海底背景的作业纸每组一张,每组四种颜色放人小盘中,抹布若干。

  4、海洋生物贴画或大班小朋友画的海洋生物图片。

  活动过程:

  1、欣赏各种海洋生物图片或录像。

  (1)欣赏珊瑚群。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有哪些颜色?

  (2)欣赏海底的各种生物。

  教师:海里还有什么?

  2、探索珊瑚的印、点方法。

  (1)教师:怎样用小手来印珊瑚呢?可以印在纸的什么地方?

  (2)教师:有多少珊瑚?好多的珊瑚挤在一起怎么印的呢? (用小手演示)

  (3)教师:珊瑚上还有什么?用什么方法来画? (手指点)想换一种颜色怎么办? (用抹布把手擦一擦)

  (4)教师:海里还有什么?

  (5)教师:这是小朋友画的鱼,我们把它贴在哪里?怎么贴?

  3、幼儿操作。

  珊瑚的色彩和梧桐树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颜色,并在活动中帮助幼儿了解。

  要点提示:

  (1)调动幼儿的`原有手掌印画的经验。

  (2)注意印制的过程中手掌不能移动。

  4、作品评价。

  教师:我们印的珊瑚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颜色?珊瑚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活动延伸:

  观察、交流珊瑚及海洋生物的造型和色彩。

  家园共育:

  和家长一起参观海底世界,尝试用多种绘画方式表现美丽的海洋生物。

美术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六七岁的儿童喜欢画“人物”,但大部分儿童笔下的人物,往往形象雷同,缺乏对描绘对象的细节表现,在这个阶段,如果能恰当引导学生的观察,就能够使他们笔下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而生动。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笔下最常出现的人物形象是他们的同龄人,因此,课本设定了《男孩女孩》这个课题,从观察男孩、女孩的不同特征入手,引导学生表现,并能由此及彼,用学到的方法表现其他的人物形象。和以往教材对此类题材处理的方式尤为不同的是,本课不是专为学习技能而设计,而是把知识技能的学习融入到情感体验之中,并因此使本课呈现出浓厚的人文色彩。?

  在校园里,天真烂漫的男孩、女孩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分享着童年的欢乐。在课堂上,讲讲男孩、女孩之间发生的故事,让他们互相观察,找找男孩女孩的外貌上的不同,画画男孩、女孩,做张友情卡送给朋友。在愉快而温馨的情绪体验中学习任务也相继完成了。

  进行本课教学,关键把“情趣”两个字处理好。“情”——把画像和做友情卡的活动与友情、亲情、好朋友、友谊紧密的联系起来。“趣”——把画像和做友情卡搞成一种趣味活动,做成一种好玩的、快乐的事情。美术课没有压力和负担,有的是无拘束的表现和愉快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观察男孩、女孩外貌上的不同,描绘出不同的形象。

  2、引导学生自由设计制作男孩、女孩其它形式的作品。

  3、在美术活动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活动内容:比比谁的嗓门大。

  活动目的:初步感受男孩、女孩的不同,增强男孩、女孩之间友情,导入新课。

  活动时间:3分钟

  活动过程:

  1、教师用哨声组织学生按男、女站好队

  师:吹哨。

  师:有的同学很奇怪,怎么美术课老师吹起哨儿了呢?今天上课呀,老师用哨声来带领大家做一个游戏,咱们先来赛一赛、比一比谁的嗓门儿大,好不好?

  生:好。

  师:教师哨声一响,男女同学各站一队,男同学右,女同学左,看男同学快还是女同学快。

  师:吹哨。

  生:排队。

  2、男、女同学互相问好,初步感受男、女孩的不同之处

  师:男同学向左转,女同学向右转,男同学喊:“女同学好!”,女同学喊:“男同学好!”,我喊一、二就开始。

  师:一、二喊

  男生:喊。

  女生:喊。

  男女生:齐喊。

  师:同学们喊得都很卖力气,那到底谁的声音大呀?

  生:一齐回答。

  师:好了,老师觉得男同学的声音很宏亮,女同学的声音很清脆、悦耳。(通过刚才的比赛,让同学们潜意识感到男孩和女孩在声音和其他方面是有区别的`)

  活动二

  活动内容:比比谁收集的图片好。

  活动目的:资源共享,拓展认识。

  活动时间:6分钟

  活动过程:

  1、贴图片

  师:在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男孩和女孩的图片,现在请大家迅速把你收集到的图片贴在展板上。

  生:贴图片。

  2、观察、描述、介绍、分析图片

  师:同学们搜集到的图片可真丰富,你们最喜欢哪个形象,同学们选一选,然后放在讲桌上。

  生:任意选择。

  师:同学们选的都很认真,我们一起欣赏这几幅。

  师:老师发现了一张很有意思的图片,同学们看看是什么。

  师:拿一张图片,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师:这是谁选的。

  生:我。

  师:你说说选他的理由,再绘声绘色的描述一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小朋友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就服装、动作等谈看法)

  师:这还有一幅,你们觉得怎样?

  生:好。

  个别生:不喜欢。

  师:你说说理由。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活动三

  活动内容:比比谁的想法、做法好

  活动目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启发练习基本方法。

  活动时间:10分钟

  活动过程:

  1、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

  师:刚才咱们共同欣赏了许多的图片,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展示给了老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他们一个是女孩叫丽丽,一个是男孩叫亮亮,他们非常想和大家见见面,你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呀?

  生:回答。

  (老师出示展板,两个人体轮廓。)

  师:咦,怎么变这样了,老师都分不出来哪个是丽丽、哪个是亮亮了。同学们,你们能看出来吗?

  生:不能。

  出示第二张展板,展板贴有各种服饰、造型。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材料,谁来给他们两个打扮一下,让我们大家一下就能看出来哪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

  2、引导学生合作完成男、女孩的装扮工作,深化对男、女孩的认识。

  (选四名同学到展板前)

  师:你们两个人一组,每组装饰一个人物。你们商量一下,哪个组装扮男孩、哪个组装扮女孩,怎么来分工?(同学进行装饰)

  师:咱们下面的同学给他们加油,看看哪组装饰得又好又快。

  3、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总结男、女生的不同之处。

  (学生装饰完后提问)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能看出来谁是丽丽、谁是亮亮吗?(生回答)

  师:同学们,为什么你们现在能看出来,谁来说一说?(生回答:女孩有小辫,喜欢穿裙子;男孩短头发,不穿裙子)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女孩子喜欢穿裙子,男孩不穿裙子。

  一男生:老师我也穿过裙子。

  师:是吗?什么时候穿过?(生回答小时候)那你现在为什么不穿了?

  生:现在长大了,所以不穿了。

  师: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长大了是个小男子汉了,就要穿男子汉的衣服了,是吗?(生回答)

  在这环节学生还会问一些其他问题,教师灵活处理。

  活动四

  活动内容:比比谁画的或制作的生动有趣。

  活动目的:体验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和工具、材料进行创作练习的乐趣。

  活动时间:21分钟

  活动过程:

  1、激趣创作。

  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男孩和女孩的区别。现在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男孩和女孩的图片,请你们观察一下,这些照片上的人物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幻灯片展示有用绘画方法也有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人物造型)。

  生:回答。

  师:这些作品你们觉得漂亮吗?(生回答)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来绘画或制作一个男孩或者女孩的形象?(生回答)

  师: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工具、材料,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纸盒、瓶子、水果、挂历、报纸、布头等),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拿。

  2、学生创作,老师指导。

  学生制作,老师巡回辅导,完成作品。

  3、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引导同学们自由观看,选择一些绘画作品和制作的作品从不同角度有所侧重的引导学生自评或互评。

  4、集思广益,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的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谁能给咱这节课起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学生发言)同学们起的名字可真有创意。

  5、谈话总结,提出希望

  这节课你们感到高兴吗?(学生回答)老师觉得也很高兴。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男孩和女孩有许多不同之处,我们生活在班集体这个大家庭里,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男女同学各自发挥出自身的优长,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美术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春天到了,用绿色的毛线能做出漂亮的手工作品。夏天到了,用红色的毛线做出可爱的小螃蟹,用彩色的毛线做出鲜艳的花朵。毛线能做出很多很多好看的东西,动物、植物、生物,都能做出来,小朋友们来试试吧!因此,根据我园的课题《利用乡土资源构建园本课程》,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能够在做做玩玩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等。

  活动目标:

  1、 通过编织、缠绕、粘贴等方法对自然材料——线进行创作,体验创作活动的快乐。

  2、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耐心、细心的做事态度。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线、双面胶、棒针、矿泉水桶、各种形状的卡纸、、各种颜色的中国结线、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线,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线)我们把它叫做线宝宝,线宝宝啊会变魔术,会变什么呢?你瞧,一根线宝宝变成什么样子了?在仔细看好,线宝宝又变成什么样子了?啊,线宝宝会变好多东西?那么许多线宝宝会变成什么样子?(幼儿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逐一出示成品)可以用线宝宝绕成漂亮的相框,可以编成围巾,用线宝宝能贴成一幅美丽的画等等好多好多!

  二、了解围巾和中国结的编织方法

  1、看编围巾的操作步骤

  2、看视频学习制作吉祥结

  三、幼儿操作

  师:林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线,你们可以一起来做做,这一边是用线粘贴画,这一边是编围巾、织围巾、绕相框、编中国结,小朋友你们想做什么,就可以自己去做一做。注意在做的时候小朋友要耐心一些,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放优美的音乐,教师巡回指导!

  做好的小朋友可以拿给老师帮你们展示出来,如果你还想做的话可以自己再做,没有做好的小朋友也不要着急了,慢慢做!

  四、结束活动

  1、展示作品

  2、相互欣赏和交流

  师:做好的小朋友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说说你做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附照片: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彩虹的色彩规律并学会有规律的涂出颜色的变换。

  2、进一步学会用对比色来涂色。

  环境创设

  范画、蜡笔

  重点与难点

  知道彩虹的色彩并有规律的涂色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

  “有座大桥镇稀奇,七种颜色在一起,要问它是谁造的,太阳公公笑眯眯。”

  S: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为什么?

  小结:是彩虹,彩虹有7种颜色,是太阳公公的光使彩虹有了7色。

  二、观赏与讨论

  1、S:你们知道彩虹是怎么颜色的?那我们来看看彩虹有哪些颜色。

  小结:彩虹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排列的。

  2、那我们来看看老师画的画,上面有哪些是按照彩虹颜色的排列方法来涂色的?

  3、那这些彩虹宝宝是按照什么来涂色的?你怎么看出来的'?

  4、那我们来玩玩说一个颜色、接2个颜色的游戏。

  例:(紫)红(橙)、 (绿)青(蓝)、橙(黄绿)

  5、那我们已经学会了彩虹的颜色,那你们觉得彩虹的颜色用在画面上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彩虹的颜色让我们觉得很鲜艳,因为有渐渐的变化,所以画面变的很好看。

  三、创作要求

  今天,彩虹宝宝又要过桥了,画一张会发光的画。

  四、幼儿作画

  五、引导评价

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单色粉印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2、幼儿能大胆画出不同形状的房子。

  3、体验制作版画的快乐。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吹塑纸、卡纸、铅笔、颜料、画笔等。

  2、PPT。

  3、《童年》钢琴曲。

  活动过程:

  一、比较作品,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画,看看和你们平常画的画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师小结:我们平常画的画都是用记号笔、油画棒等画成的,而这些画不一样。

  2、介绍版画。

  这种叫版画,是用颜料和一些特殊的材料制作而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单色粉印吹塑纸版画。

  二、讲解、示范单色粉印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1、出示底版

  提问:这是什么?你来摸一摸。

  师小结:这个叫吹塑纸,这个就是我们今天作画的底版。

  2、示范绘画

  出示铅笔,要用铅笔在吹塑纸上面画画(边说边画),要画得用力,线条画得粗粗的、深深地,但是不能把吹塑纸弄破。接下来我要请颜料宝宝来帮忙,在上面均匀地刷一层,刷均匀之后覆盖在卡纸上,注意盖好之后就不能挪动喽!然后,一手压住一边,用手掌均匀用力地磨压,每个地方都磨压到。打开,一副漂亮的单色粉印吹塑纸版画就做好了!

  三、交代绘画任务,明确要求

  1、交代内容

  小兔:“小朋友们,暑假到了,我想邀请很多朋友来我家玩,可是我的房子不够大,不够漂亮,我想请你们帮我设计一座大房子。你们猜猜我喜欢什么样的房子?”

  师小结:小兔喜欢又大又漂亮,不同形状的`房子。

  2、明确操作要求

  画之前先请大家听好要求:

  (1)每个小朋友把自己设计好的房子做成版画,画的房子轮廓要大一些,画的时候用力点,线条粗一些。

  (2)做好之后请把你们的版画贴在自己小组的卡纸上拼成一副房子设计图,5个人全部贴上后拿到黑板上来送给小兔。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音乐)

  1、鼓励幼儿把房子的轮廓画大一些,线条画粗一些,并在上面装饰一些花纹图案。

  2、提醒幼儿底版上的颜料要涂均匀,每个地方都要涂到。

  3、重点提醒幼儿底版覆盖后不能随意挪动,以防印糊。

  4、提醒幼儿用手掌磨压时,用力要均匀,每个地方都要磨压到。

  5、提醒幼儿注意个人卫生、物品、材料摆放有序。

  五、展评作品

  1、展示作品

  请先做好版画的小朋友把画贴在自己小组的彩色卡纸上。同伴间可以互相介绍下自己的作品,也可以看看别的小伙伴是怎样做版画的。

  2、请个别幼儿介绍并比较作品的不同。

  请小朋友们看看你们设计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

  小兔今天可高兴了,小朋友们帮他解决了问题,设计出了这么多漂亮的房子,这下他可以邀请伙伴们来家里玩了。谢谢你们!

  小朋友们今天开心吗?今天我们学会了制作单色粉印吹塑纸版画。接下来请小朋友们带着设计的房子回教室给老师和阿姨欣赏一下吧。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因为孩子获取的经验有限,虽然看到了许多的各种奇特,有趣的建筑,但这些建筑对于知识经验太少的孩子们来说太抽象了,很多孩子们能够很清楚的描述出心中想像中的房子,但在创作时由于经验的不够,美术技能技巧的单一等等,孩子们无法创作出自己想像中的作品,创作的作品还是缺乏一些新意,较单一。

美术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自己的牙齿,画出自己牙齿的主要特征。

  2、借助镜子,学会用简单的线条,表现露出牙齿的人物面部表情和主要特征。

  3、乐意讲述自己的画面,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绘画。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支勾线笔,一面镜子。

  2、幼儿对自己的牙齿有一定的了解。

  3、幼儿会玩刷牙游戏。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生活模仿动作》,引出主题。

  1、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睡觉——起床——刷牙——洗脸——散步等。

  2、教师:刚才我看见小朋友睡觉起来都很认真地在刷牙,你看,牙齿都刷干净了吗?

  二、照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进一步了解自己牙齿的特征。

  1、师: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自己脸上是怎样的?

  2、教师:请小朋友张大嘴巴,看一看嘴巴里的牙齿是什么样子的?

  三、观看教师示范,感知绘画“我的牙”的基本方法。

  1、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让大家看一看,说一说,他的脸上是什么样子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2、选择牙齿有特点(例缺一个门牙,牙齿上有蛀牙)的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上来,并根据幼儿的脸部特征,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的头像以及大嘴巴里的牙齿(画脸部的轮廓→头发、耳朵→画眼睛、鼻子→画张大的嘴巴和牙齿),让幼儿了解画脸和牙齿的基本步骤和手法。

  四、幼儿照镜子画自画像《我的牙》。

  1、幼儿边照镜子边画出自己的五官特征和嘴巴里的牙齿,提醒幼儿头像一定要大,张开的嘴巴也要大一些,突出嘴巴里的牙齿。

  2、幼儿画自画像,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

  五、展示幼儿的作品,请幼儿自己上来介绍自己的自画像《我的牙》,重点讲述自己牙齿的特点。

  六、游戏活动:刷牙。

  幼儿扮演牙齿,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玩刷牙游戏,感知游戏活动的快乐。

  活动反思:

  幼儿对于教师层层引导的提问十分的感兴趣,对于牙齿他们感到有话可说,因为牙齿的`经验,生活知识幼儿都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在活动相互观察讨论同伴的牙齿、自己的牙齿,并在讨论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在观察活动中幼儿也十分的认真,里里外外照的十分仔细,不仅自己看还与同伴交换意见,真实的描绘了自己牙齿的健康状况。幼儿在作画过程中有部分幼儿是先观察后画,有的是边观察边画,有的是想象来画,有的幼儿牙齿缝大,有的幼儿牙齿有蛀牙,这些问题幼儿都清楚地反映了出来。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精选】07-28

[经典]美术教案07-26

美术教案(精选)07-31

美术教案(精选)09-07

(精选)美术教案09-16

美术教案[经典]09-17

(经典)美术教案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