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12-02 07:38:47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美术教案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美术教案10篇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用流畅的线条大胆地画出大轮船的主体形象。

  2、大胆发挥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轮船。

  3、丰富画面,培养审美意识。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彩色笔,蜡笔,轮船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回忆讨论

  1、你坐过大轮船吗?

  2、大轮船和一般的'船有什么不一样吗?

  二、观察大轮船图片,自由交流讨论

  你最喜欢哪艘大轮船?为什么?

  三、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并师范画大轮船,可根据幼儿描述设计轮船,添画背景。

  四、幼儿作画

  1、大胆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轮船

  2、丰富画面

  五、幼儿作品展示。

美术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画鱼的兴趣,能大胆地表现“好吃的鱼”。

  2、能用几何图和线条画出简单的鱼,并用色彩进行装饰。

  3、继续学用“短线排列”的方法涂色,并使幼儿在选择、调换颜色的过程中感受到色彩美。

  二、活动准备:

  (一)材料:

  1、自制教学课件。

  2、玩具小猫、图画纸若干。(每张纸上画上一个煎盘,并用缝纫机在煎盘的四周扎一圈细密的小孔。)

  3、油画棒、勾线笔、彩纸条、胶水、剪刀等。

  4、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小叮当》背景音乐磁带。

  (二)知识:

  1、幼儿在家观察过家长烧鱼的方法。

  2、有过运用“短线排列”的方法涂色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起幼儿作画的兴趣:

  1、课件显示小猫,告诉幼儿:今天是小猫的生日,朋友们给它送来了很多礼物,是什么呢?

  2、屏幕显示各种各样的鱼,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这些鱼的造型。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些鱼是什么样子的呢?(用三角形、半圆形、圆形、梯形和线条组合而成的)

  3、师继续讲述:小猫收到了这么多的鱼,心想,如果能把这些鱼烧成各种各样的味道,请朋友们一起来吃该有多好啊!可小猫不会烧鱼,怎么办?(启发幼儿动手帮小猫烧鱼)

  4、师提问:请小朋友想一想,这些鱼可以烧成什么味道的呢?(茄汁的、咖喱的、红烧的、糖醋的、葱油的……)

  (二)教师以烧鱼的形式,为幼儿做示范:

  1、教师介绍煎盘,准备烧鱼。

  师:说了那么多,老师都谗了!赶快准备烧鱼了,先拿出烧鱼用的炊具——煎盘。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⑴ 先把鱼放入煎盘里。(在煎盘里画上一条鱼)

  ⑵ 然后在鱼的周围浇一层油。(涂上一圈不规则的黄颜色)

  3、师生共同讨论:烧鱼的时候可以放些什么作料?

  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自己制作作料并贴在鱼的边上或身上,如绿色的葱段、红色的'辣椒、黄色的姜片,还可以添画一些作料,如咖啡色的酱油等。

  4、最后,教师提醒幼儿按照自己的设想用短线排列的方法给鱼涂上相应的颜色。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背景音乐):

  1、要求幼儿尽量把鱼画大些(不超出“煎盘”)。

  2、启发幼儿选用一些与咖喱的、红烧的、糖醋的、葱油的及其他作料相似的颜色,把鱼烧得又香又美。

  3、对个别运用短线排列法涂色有困难的幼儿,做个别辅导。

  4、提醒幼儿最后撕去煎盘周围的纸边。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在刮画纸上作画的兴趣。

  2、能连续的刮出直线和圆形。

  3、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刮画纸、刮画棒

  【活动过程】

  1、魔术引出刮画纸提高幼儿兴趣孩子们看,我智力有一张神奇的纸,他虽然看上去黑黑的,但是他黑色的身子底下藏着五彩斑斓的世界;再看这个神奇的小棒棒,他就像神笔马良的神笔一样,可以帮我们画出漂亮画。

  2、出示秋天的树的图片,让孩子观察树的树干和树枝是什么形状的,让孩子说出来。

  3、秋天的树上结满了果实,这些果实是什么形状的,让孩子们用语言表示出来。

  4、教师示范现在老师先来变一个小魔术,用直线来表示秋天的树,(教师在刮画纸上刮出树干树枝),大树出来了,树上的`果子我用圆形来表示(教师在树枝上刮出果子)。

  5、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幼儿进行刮画,教师对个别孩子进行指导。

  6、作品评价请幼儿对自己的画进行简单讲解。

  活动反思:

  充分体现了《纲要》中的“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我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

美术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由于本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从开学至今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粘贴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也比较敏感,本着一切从兴趣出发的原则,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学习将圆片片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的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

  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

  三、活动准备:

  教具:范例一幅(毛毛虫)

  学具:画好的树叶图每人一份;浆糊、各种不同颜色圆片片若干;毛巾人手一块。

  四、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范例,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毛毛虫” 。提问:

  这是什么?( 毛毛虫)

  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毛毛虫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圆片片)

  那这个毛毛虫漂亮吗?(漂亮)

  你们想做吗?(想)

  2、教师进行示范,要求幼儿认真仔细的观察,与此同时,着重讲解操作中的要领。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4、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分层次讲评。

  五、效果分析: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粘贴活动有很大的兴趣,也初步具备了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他们的作品非常的美丽。但是范例稍微小了一点,另外由于教师非常紧张,使得教师的最后的活动评价未能完成的很好。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感受不同姿势,能运用图形进行拼贴,并用折叠弯曲的方式表现肢体的动态。2.在游戏活动中,在纸上进行颜料流淌、拓印的方法感受晕染的美体验不同作画方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了解各种运动人的姿态。

  2.物质材料准备:黄色、紫色颜料;眼药水瓶子;钢丝球;黑色不同大小的圆形、长方形若干;抹布;8开的'白纸;塑封膜;胶水。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 小朋友你爱运动吗?(爱)

  2.那你们会什么运动呢?(幼儿边说,教师用简笔画画出来)

  二、探索折叠弯曲的方法

  1. 观察图片,探索折叠弯曲的方法。(给你一张纸条,用什么办法可以让它像手臂一样弯曲。)

  2. 幼儿练习折叠一次弯曲方法。

  3. 探索折叠二次的弯曲方法。

  4. 出示小人,提问:他们在做什么运动?

  5. 小结:原来用折叠的方法,可以表现出许多不同的运动。

  三、幼儿操作作画

  1. 这些小人会在哪里做运动呢?

  2. 出示背景图片,今天冯老师给他们布置一块非常漂亮的场地,你们想知道我是怎么布置的吗?(想)

  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在纸上进行颜料流淌、拓印的方法,粘贴不同动态的人。

  2. 幼儿在音乐声中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创作出不同姿态的小人。

  四、展示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

  展示幼儿的作品,并请全体幼儿学一学幼儿画面上摆出的动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美术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在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笔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古代能工巧匠的杰出创造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笔筒作品。它们大多是瓷制,也有用玉、石、竹、木雕刻而成的。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4册:第14课 做笔筒

  本课学生的笔筒作品,大多彩塑料瓶设计和制作的。做笔筒利用废旧瓶子剪去瓶口后变成筒状,再美化,装饰成笔筒,学生在造型活动中会体验其中的乐趣。

  本课教学,应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将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应用在笔筒的设计制作之中,达到提高审美素养、培养设计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和文房四宝一样,笔筒中蕴含着历史和变化,应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利用塑料瓶做笔筒,提醒师生共同关注塑料瓶的多种造型及如何利用彩色纸对瓶筒进行美化装饰。学会用彩色纸剪贴的方法装饰筒形。

  三、重点难点

  重点: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装饰实用的笔筒。

  难点: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4册:第14课 做笔筒

  做笔筒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六、材料准备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4册:第14课 做笔筒

  塑料瓶、彩色纸、双面胶、剪子、即时贴。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游戏导入)

  猜一猜这里面藏着一件什么宝物?

  3、讲授新课

  (1) 出示课题:做笔筒

  请把你们带来的笔筒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可以看出生活中的笔筒种类很多,各有各的特点。你最想要了解生活中笔筒的什么特征?

  (2) 分析研究。(图片和同时出现)

  ① 分成四个小组研究生活中的笔筒都有哪些特点?(结合图片和自己带来的`笔筒进行研究)

  第一组研究笔筒的外形。

  第二组研究笔筒的内部构造。

  第三组研究笔筒的颜色、图案。

  第四组研究笔筒的用途。

  ② 研究用废旧材料制作出来的笔筒。

  A 看一看桌上摆放的这些笔筒是用什么做的?

  B 想一想用废旧材料制作出来的笔筒有什么好处?

  C 小组研究一下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笔筒有什么特点?怎么做的?最后每组挑选一个你们认为最有特点、最有新意的笔筒介绍给大家。

  D 拿出一个大个的笔筒,让学生进行研究:想一想怎么使剪刀、胶棒、尺子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笔,摆放在里面不会很乱,拿起来还很方便?

  ③ 拿出自己带来的废旧材料,想一想用你手中的这个废旧材料能做成什么样子的笔筒?

  4、布置作业

  (1) 可以做一个很有特点的笔筒,也可以做一个实用性很强的笔筒。

  (2) 可以几个人合作完成,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5、展示作品

  介绍一下你的作品或你们的作品。

  6、拓展

  (1) 了解一些古代笔筒的文化。

  通过演示出了解古代的笔筒或通过学生课下查找的资料来了解笔筒的文化。

  (2)想一想用废旧材料还能做成什么来美化、装饰我们的生活?

  八、教学后记

  省略

美术教案 篇7

  设计意图:喜欢绘画是幼儿的天性。在绘画的时候,孩子们实际上是在用笔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绘画对孩子的启蒙作用是相当大的。它能培养和发展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促进他们语言功能的发展。摒弃传统的绘画教育观念和模式,变“范例——示范——临摹”为“观察写生——语言引导——欣赏创作”,使幼儿绘画活动成为快乐的生活体验。

  活动目标:

  1、会观察毛绒玩具的外形特征,了解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写生,学习正面写生画。

  2、通过观察、比较等了解画正面写生画的步骤与细节部分的表现.,尝试用各种线条、形状画背景,丰富画面。

  3、鼓励幼儿大胆作画,体验写生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绒毛玩具若干;各色毛巾、床单若干;笔、纸等。

  活动重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学习正面写生画的方法与细节的表现。

  活动过程:

  (一)出示毛绒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外形特征。

  师:老师带来了许多的毛绒玩具,喜欢吗?我们来给它画个像,好不好?怎么画呢?(幼儿回答)

  小结:先画外轮廓再画细节。

  (二)出示图片,欣赏写生作品,通过观察并讨论其特征,学习正面写生画,引起幼儿对此种绘画形式的兴趣。

  1、教师出示写生作品、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了解什么是写生画。

  提问:这幅画画的是谁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像这样,把我们看见的东西真实的画出来叫写生画。(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毛绒玩具的细节部分)

  2、幼儿尝试画出“毛的不同”。

  师:小熊的毛有所不同,该怎么画呢?

  (幼儿尝试、教师范画,引导幼儿学习表现玩具的细节部分。)

  (三)介绍创作要求,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幼儿自由选择一个绒毛玩具进行写生画。

  师:请你们每个人选一个绒毛玩具给它画像,摸一摸、玩一玩,看一看有没有与别的动物不同的地方。

  2、引导幼儿添画背景。

  师:毛绒玩具可喜欢坐沙发了,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沙发床,请你们把它们放过来。(教师用各色毛巾、床单铺在椅子上,幼儿自由选择后添画背景。)

  (四)游戏“猜一猜”。

  1、收集作品,个别点评,请幼儿对应找出毛绒玩具和它的画像,重点引导:画出玩具的细节部分。

  2、共同评价,请幼儿找一位客人老师猜猜你画的是哪个毛绒玩具。

  活动反思

  很多孩子从不会画到现在能自如地画,从怕画到喜欢画,他们绘画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绘画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对事物的感受,充分满足了孩子们的表现欲。同时,孩子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观察力都得到了发展。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兴趣又是容易转移的,他们有时会对某些突然发生的事感兴趣。所以,老师应及时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即时引导幼儿观察写生。

美术教案 篇8

  漂亮的裙子

  活动目标:

  1、探索学习用点、线及简单图形装饰衣服。

  2、会选择鲜艳的色彩装饰衣服。并能注意袖口的左右对称。

  3、能够大胆创设花纹,喜爱画装饰画。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音乐磁带。

  3、请女孩子穿上漂亮的裙子。

  活动过程:

  一、欣赏女孩子身上漂亮的裙子,激发幼儿兴趣。

  播放音乐,请女孩子上来进行时装表演,在教室里走一走,展示自己漂亮的裙子。

  二、选择1—2件花裙子,重点引导幼儿从色彩及装饰图案上来欣赏,感知裙子的美。

  三、通过提问以及简单示范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会装饰的基本方法。

  提问:

  1、你想在裙子上装饰哪些图案?

  2、在裙子的前面、裙边以及袖子上装饰怎样的花纹?教师进行简单的示范,启发幼儿应点、线、圈及简单的图形装饰。(领边、袖边、裙边以及裙子的前面,注意左右对称。)知道在图案上的色彩上要对称的要领。

  四、交代装饰要求。

  教师提醒幼儿应线条和颜色对称的手法装饰衣服,鼓励幼儿用鲜艳的.色彩进行装饰,注意色彩的对称和搭配。

  五、幼儿装饰、教师指导。

  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启发幼儿装饰美丽的裙子。

  六、总结评价。

  带领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引导幼儿从装饰的花纹和色彩入手进行评价。

  能力弱的孩子建议用双休日学过的格子画的形式装饰。

  反思:由于幼儿初次接触装饰画,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比较重视了幼儿对线条、图形和花纹的搭配,还在裙子上作了范例,虽然我在幼儿作画前反复提示幼儿要画出和老师不一样的裙子,但仍然有一部分孩子与范例比较相象。有一部分幼儿则创造地装饰了裙子。在评价时,我特地表扬了这些有创造的孩子,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在以后的活动中,要注重幼儿创造性装饰的培养,激发幼儿感受、表现美的能力。

美术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活动的材料要尽可能的来源于生活,贴近孩子的生活。我也一直在琢磨,什么样的活动材料才可以算是真正的来源于生活呢?我想,其实只要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见、经常在接触或使用的任何一种材料、物品,都能够成为我们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的生活化的工具和材料。现在的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较少,成人眼中普通的沙石,在他们看来都是亲密的玩伴,充满了生命力。我觉得抓住时机,引导他们从大自然中去发现美、创造美是很重要的。大班的幼儿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此基础上,我带领幼儿采集朴素、不起眼的小石块,开展了“有趣的石头,大家画画看”的'游戏,让幼儿根据石块的形状大胆想象,用色彩鲜艳的油画棒、水粉装饰,既让幼儿体验到接触自然,独立创造的快乐,又增强了他们在不同材质上进行美术活动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敢于大胆想象、多方位观察,能根据石头的形象变出相应的物品。

  2.体验在石块上作画带来的乐趣。

  3.进一步学习欣赏别人的作品,并主动与同伴分享其作品的独特之处。

  活动准备:

  1.形状各异的洗净晾干的小石块。

  2.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3.几块画好的石块。

美术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四季景色的变化,使幼儿感受色彩与冷暖的相应关系、丰富审美经验。

  2、 大胆地运用不同色彩表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主要特征。

  活动准备:欣赏四季景色图片。

  活动过程:

  1、 请幼儿说一说四季的特点。

  2、 请幼儿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描绘四季,选择自己需要的颜色、工具和材料。

  3、 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进行色彩的尝试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地按自己的想法绘画,注意发现幼儿的困难,适时地给予帮助。

  4、 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交流和欣赏作品。引导幼儿感受色彩的冷暖,共同分析作品中的色彩,以及色彩所表现的冷暖。

  游戏安排:画鼻子。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精选】07-28

美术教案(精选)07-31

[经典]美术教案07-26

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经典)10-06

【精选】美术教案09-26

(经典)美术教案10-12

美术教案【经典】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