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12-02 08:08:0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6篇(推荐)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6篇(推荐)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体验与朋友友好相处、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颜色不一样小鸟指偶两只、大树围裙、大树一棵、栅栏两处、背景音乐。

  2、好朋友一起相处的代表性照片制作的ppt;

  3、事先学过小鸟飞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出课题

  1、你们认识我吗?林老师!对,昨天我们已经是好朋友了!

  2、利用故事情境,理解歌词

  今天还带了一对动物朋友,猜猜他们是谁?(幼儿自有猜测,自由表达)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两只动物朋友分别是谁呢?原来是两只可爱的小鸟,这两只小鸟是一对好朋友,它的名字叫做丁丁,跟丁丁打一声招呼吧!(丁丁你好!)它的名字叫做咚咚,跟咚咚打一声招呼吧!(咚咚你好),丁丁和咚咚这一对好朋友特别喜欢在小树上做游戏,让我们来找一棵大树吧!哦!大树在这里,我们请“两只小鸟坐在小树上”,它叫丁丁,它叫咚咚。两只小鸟说:“我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吧!”于是丁丁飞走了(拿小鸟做飞的动作),咚咚也飞走了(拿小鸟做飞向另一边的动作),两只小鸟都飞走了,小树觉得好孤单啊,于是小树就对着那边喊了一句:回来吧,丁丁!又对着另外一边喊了一句,回来吧咚咚。(两只小鸟朋友就都飞回来了,他们相亲相爱地在抱在一起,真快乐。)。两只小鸟的游戏好玩吗?这个游戏里还藏着一首好听的儿歌呢!让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充分欣赏歌曲

  1、师:这首歌好听吗?我们也来唱一唱好吗?

  老师利用指偶等道具(教师边操作边唱歌)

  2、师:刚刚我们已经把丁丁和东东的`事情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接下来我们还要把丁丁和东东的事情变成一段好看的表演,下面我来当大树,请一个小朋友扮演丁丁,再请一个小朋友扮演咚咚,我们一起来表演,(老师清唱:两只小鸟坐在小树上,它叫丁丁它叫咚咚,丁丁飞走了,咚咚飞走了,回来吧丁丁,回来吧,咚咚。两个好朋友怎么样,抱一抱)。

  三、尝试游戏表演

  1、谁还想来玩这个游戏,那请你先找一个好朋友,这儿有一棵大树,你们给大家表演一遍好吗?(跟音乐示范表演)

  2、尝试用大拇指表演并演唱歌曲;

  3、尝试用小指表演并演唱歌曲;

  4、尝试用小朋友扮演的方式表演歌曲;

  5、请个别小朋友利用大树表演歌曲,请全体小朋友伴唱。

  2、全体小朋友利用大树道具表演!

  四、结束部分

  1、小朋友们表演的真不错!那么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你能说出好朋友的名字吗?帮你的好朋友捶捶背好吗?抱一抱你的好朋友!好朋友在一起都做什么呢?(一起玩、不吵架)还有吗?小朋友说的都很好!

  2、(背景音乐ppt)好朋友啊,就是像他们一样,一起玩玩具,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好朋友就是有好吃的要一起分享,好朋友就是跌倒了把他扶起来,好朋友就是帮着他擦干眼泪,好朋友在一起有时候也会吵架,但是好朋友还是好朋友。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培养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 、每桌一盒蜡笔、每个幼儿一张纸、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以课件导入课题,引导幼儿细致观察。

  师:嘘,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今天老师在到幼儿园的路上看见了好多的太阳花,这些太阳花啊,红红黄黄的可漂亮了,风姑娘一吹过,这些太阳花就不停的跳着舞,有的小朋友还在那里画花呢。老师偷来了一些照片你们看。(放PPT)漂亮吗?

  提问:太阳花的中间花心是什么形状的?花瓣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讨论回答。)

  老师小结:太阳花花心是圆圆的,花瓣是长长尖尖的,花秆是长长的,还有椭圆的叶子。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画这个美丽的太阳花,我们来看看是怎样画的呢?(现场教画)

  我们在来回忆一下太阳花怎么画的,(PPT)再看看老师拍的其他小朋友画的太阳花。接下来请小朋友自己来画一下这些正在跳舞的太阳花。

  (二)幼儿自由想象并表现,大胆作画。

  1.老师:“画前老师先介绍一下材料。每组的桌上都有一盒蜡笔和勾线笔,请小朋友们每人拿上一只勾线笔把跳舞的太阳花先画出来,然后这些材料都利用起来,变出漂亮的太阳花。现在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把你们听见的太阳花画出来。”在听过老师的讲解后,请幼儿作画。这时讲解一段情景(请幼儿闭上眼睛),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情景环境,同时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在幼儿自由探索之后,开始作画。

  3.老师巡回观察,适时的加以指导。

  (三)展示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老师请画得好的幼儿上来画一画,说一说自己的方法。老师及时表扬和肯定幼儿的想法和创造。

  附:情景: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张着很多美丽的花朵,这些花是太阳花,一大早太阳公公就出来了,风婆婆也来了,风婆婆轻轻的抚摸着太阳花,太阳花们也跟着风婆婆跳起了舞,有的弯下腰,有的拍着手,有的插着腰站得直直的,还有的转着头。太阳公公开心的看这些开心太阳花,有圆圆的花心,尖尖长长的花瓣,还真的有点像自己。太阳公公也笑了。太阳公公也希望小朋友们也能画出这么漂亮的太阳花。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五官是孩子们身上重要的器官,他们无时不刻地感受着它们的存在,但对于小年龄的孩子来说,他们未必懂得去保护这些重要的器官。活动以此为出发点,注重孩子自身的体验,在体验中感知着它们的重要,逐步激发保护意识。

  活动名称:我的脸上有什么

  活动目的:

  感知自己五官的特点,激发幼儿对自身的喜爱与保护。

  重点难点:

  自我感受、探索,感知五官的`特点。

  活动准备:

  1、望远镜、镜子、图书;香水、鲜花、臭豆腐;各种甜、咸、酸食品;小铃、沙锤、手鼓等物品若干。

  2、眼罩、口罩、耳塞若干。

  3、娃娃脸一个、五官。

  4、磁带、录音机。

  活动流程:

  引发兴趣——操作探索——交流协调——操作探索——交流协调——拓展延伸

  活动过程:

  1、 引发兴趣

  我看见你们的小脸了。

  我们的小脸上有什么?(幼儿讲述,出示娃娃脸,一一摆放。)

  它们长在小脸的什么地方?

  儿歌:小小鼻子本领大,长在脸的最中央。

  鼻子上面是眼睛,鼻子下面是嘴巴。

  耳朵耳朵最听话,长在我的头两旁。

  *小结:我们的小脸上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2、 操作探索

  师:旁边有许多东西,你可以自己找一个地方,用你的小耳朵去听一听、小眼睛去看一看、小鼻子去闻一闻、小嘴巴去尝一尝,看看有什么秘密。

  (幼儿自主选择物品,感受探索。)

  注意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受探索。

  3、 交流协调

  刚才你玩了什么?

  你是怎么玩的?你用什么玩的?

  *小结:我们的小眼睛会看东西、小鼻子能闻味道和呼吸、小耳朵可以听声音、小嘴巴会吃东西和说话,它们的本领可真大!

  4、 操作探索

  如果没有了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猜猜会怎么样呢?

  这里有许多东西,你可以戴上试一试,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幼儿自主选择物品,感受探索。)

  5、 交流协调

  戴上了这些东西,感觉怎么样?

  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小结:没有了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我们很不方便,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6、 拓展延伸

  (放一段噪音,音量大一些。)

  这个声音听上去怎样?

  为什么要捂住耳朵?(保护)

  那你们知道怎样来保护我们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幼儿讲述。(注意互动)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的轻软、能变形、吸水的特性。

  2、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3、培养幼儿对海绵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海绵、纽纽棒若干,海绵做成的毛毛虫一只。

  2、活中的海绵制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海绵宝宝,引起探究兴趣。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海绵宝宝)

  二、玩海绵,感知海绵的特性。

  1、和海绵宝宝握握手,抱一抱,初步感知海绵的'轻、软的特性。

  2、第一次探索。(玩海绵)

  (1)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2)集体交流。

  师:刚才你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的?你玩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3、第二次探索。(海绵变形)

  (1)幼儿自由探索。

  (2)集体交流。

  师:你把海绵变成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变的?

  小结: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但只要一松手,它就又变回原来的样子,真神奇。

  4、变毛毛虫。

  (1)出示海绵变的毛毛虫(辅助材料:纽纽棒),引起幼儿兴趣。

  (2)幼儿动手操作,把海绵变成毛毛虫。

  (3)和毛毛虫玩一玩。

  三、参观海绵展览馆,了解海绵在生活中的用处。

  【教学反思】

  一、从兴趣出发,联系生活进行选材。

  海绵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见、常用的材料,孩子们对此既熟悉又陌生,虽常见常用,但是对于海绵的特性却不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选择了“海绵”作为活动题材。活动一开始以动画片《海绵宝宝》中“海绵宝宝”作为导入,带领孩子们走进海绵世界。由于这个动画片是幼儿感兴趣的,它的出现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很自然地进入下一环节。

  二、以“幼儿探索操作”贯穿始终。

  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孩子们与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让他们用完整的简单句表述自己的发现,符合《纲要》中指出的“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同时,我还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地去探索并发现海绵的特性。

  三、结合并运用于实际生活。

  活动的最后环节,通过参观“海绵展览馆”,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将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小百科:海绵,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够用于清洁物品。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运用感官感知物体的大小,以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能力。

  2、能用“大”或“小”来表述物体,培养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

  3、通过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大小不同的物品,初步理解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活动准备:玩具猫一大一小两个、大小房子、钓鱼场地布置、大小礼物若干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师:

  今天老师给宝宝带来两个好朋友,它身体大大的我们就叫它大大,那它叫什么名字呢?我们来帮它起个名字吧。我们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二、引导幼儿

  通过观察比较感知物体的大小

  1、幼儿帮大大小小穿衣服师:宝宝,外面好冷啊,我们都穿了很多的衣服,你们看大大小小还没有穿衣服呢,谁愿意帮它们穿上衣服?你为什么要把大衣服穿在大大身上,小衣服穿在小小身上?

  2、幼儿帮大大小小区分生活用品,联系生活找大小。“在宝宝家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3、幼儿钓鱼送给大大小小

  (1)师:大大和小小要吃早餐了,你们知道它们最喜欢吃什么吗?

  (2)教师交代要求

  (3)幼儿钓鱼,分别送给大大和小小

  三、宝宝选礼物送给大大小小

  1、观察比较教师准备的礼物,并区分大小。

  2、幼儿送礼物。

  四、结束部分师:

  我们一起去大大小小家做客去吧!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萝卜、白菜、蘑菇数字:1.2.3.等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让幼儿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以内数的点数。巩固对3以内数的认识

  根据蔬菜的数量与实物卡片、数字卡片的匹配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出课题

  教师:今天兔妈妈带兔宝宝去郊游玩吧!(边读儿歌边走进教室)带领幼儿向老师问好,并坐好。

  二、出示贴绒白菜、萝卜、蘑菇

  提问:教师:宝宝门都做好了么。来来小眼睛闭上,我们一起数oen;two;tree.;;;瞧这里有什么呢?(萝卜;白菜、蘑菇)它们各有多少呢?(1 个萝卜;2棵白菜,3个蘑菇。)并引导幼儿点数而且放进篮子里

  三、蔬菜的数量匹配相应的实物卡片

  教师:能干的`兔宝宝们摘了这么多的蔬菜。我们请客人起来分享吧!

  一个萝卜我们就只请:一只兔吃两棵白菜呢?应请几只兔子吃呢:

  蘑菇呢?谁来帮帮忙呢?

  四、根据蔬菜的数量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教师:咦!都这么厉害呀!这是谁来了(数字1.2.3.)数字宝宝看到小兔子玩的那么开心,它们也想找好朋友做游戏了:

  一个萝卜:数字宝宝1就和一个萝卜找朋友两棵白菜呢:数字几何它做好朋友蘑菇呢?

  五、请幼儿操作蔬菜题卡

  教师:哇;你们太棒啦。听蔬菜们在说什么呢?哦;原来它们想请你们帮蔬菜宝宝们操作题卡;完成好吗?(讲操作要领)

  六、结束

  宝宝们都做完了吗:今天兔宝宝门真能干,快到中午了。宝宝肚峨了吧!请宝宝们排队我们来做顿丰富的午餐吧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综合教案:袜子_小班综合教案07-08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经典)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精选)08-16

[经典]小班教案10-21

小班教案(经典)09-19

(精选)小班教案10-02

小班教案[精选]11-05

小班教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