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4-01-01 09:33:1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美术教案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美术教案6篇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点、短线和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现太阳散发的光芒。

  2、学会用简单的线条或图案装饰太阳娃娃的脸,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装饰太阳。

  3、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绘画纸、笔、范画。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谜语导入:一个勤劳老公公,天一亮就上工,若有一日不见他,不是下雨就刮风。

  让幼儿猜出谜底。

  2、引导幼儿欣赏画面,学习装饰太阳娃娃。

  教师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欣赏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

  太阳娃娃的头发、眼睛、脸以及光芒是什么样子的?

  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表现太阳的光芒,说说:你想画什么样的光芒,鼓励幼儿大胆想像,用点、线和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现,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画一画,帮助幼儿学习装饰的基本方法。

  3、交代绘画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先用笔勾画出太阳娃娃的`基本形象,然后用彩色进行涂色。

  鼓励幼儿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太阳光芒和太阳娃娃。

  教师交代绘画要求,提醒幼儿选择鲜艳的色彩装饰太阳娃娃。

  帮助幼儿较弱的幼儿,大胆地在操作材料上进行装饰。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展示太阳娃娃,让幼儿说说:你最喜欢的太阳娃娃,并说也原因。

  表扬画面整洁、色彩鲜艳的作品。

美术教案 篇2

  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版美术教材第八课《门》,下面我将就以下内容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知识结构、编排体系

  本课选择“门”这个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强化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课设置了交流讨论、欣赏评述、设计制作三个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了解美术与文化及环境的关系,培养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本课以启发和分析的方式导入,以讨论的形式相互交流对门的了解和感受,使学生能够从门的文学含义、造型、功能等方面展开讨论,用美术的眼光去思考、理解门的`文化含义。基于学生对门的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与理解。本课设置了制作练习,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有趣的门。在表现手法上以简单画出效果图为主,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在评价过程中,建议,作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评价知识、能力水平的参考。

  2、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1)、能对门的文化背景阐述自己的见解;

  (2)、能对门的造型、功能等进行简单评述;

  (3)、能尝试设计一个门,并简单绘制效果图。

  教学重点:门的造型、功能的理解

  教学难点:3、说对教材的处理

  (1)教材选了不同时代、民族、,,增加了现代门,特别是身(2)在教学情境创设方面,,

  (3)在教学手段使用上,,进行欣赏讨论。另外,,丰富教学手段。使教学与学生生活联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说教法

  教法:

  三、学法:

  四、: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范画等

  五、学具:教材、常规绘画工具等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以猜词游戏导入,同时板书课题《门》

  2、交流与感受:说一说与门有关的成语、词语、文章或者唱一唱与门有关的歌曲。以此加深学生对门的文化含义的理解,拓展学生知识面,进行学科整合。

  3、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讨论并欣赏不同时代的门,说一说古今的门在造型、色彩上各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民族的门,讨论在造型、色彩上的特点,了解门的民族特征。以此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3)欣赏不同造型的门,讨论总结不同造型的门要依据其功能、环境设计。

  4、设计制作:教师展示范画,引导学生讨论讨论你想设计哪种类型的门,说出构思。

  5、作业: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门的效果图的设计制作。

  6、作业

  展评:学生自评、互评,同时进行师评。最后以鼓励性语言结束本节课。

美术教案 篇3

  一、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笔、油棒、绘画工具。

  四、教学设想:

  通过对民间美术的欣赏,了解了在日常生活中,不少艺术品中都有着“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了解中国民间的艺术品。感受民间吉祥图案的“夸张、变形、对称、概括、简洁”等造型规律。

  在课程设计中主要利用多媒体中民间艺术作品创设情境,使学生对民间艺术有重新的认识和欣赏。引发其兴趣,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尝试说出自己的感受,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好品德。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些以“谐音”“寓意”、“象征”等手法表达吉祥如意主题的图案纹样。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能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尝试组合表现一幅喜庆吉祥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创设“比较”情境,体验民间表达“吉祥”主题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尝试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纹样组合一幅画面。

  3、情感:对民间吉祥图案纹样或色彩产生兴趣。收集民间吉祥的图案。

  六、教学重点: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七、教学难度:

  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喜庆情境:从多媒体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造型特点。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吉利话”想对方祝福引入,感知一些““吉利话与吉利画”的关系,了解和进行“谐音、寓意、或、象征”的联想。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你知道和见到的还有哪些民间艺术品。

  4.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欣赏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民间艺术品?

  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民间艺术品,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和材料进行创造一幅有特色的民间作品?

  (三)作业布置:

  能用适当的材料,运用具象与抽象的吉祥纹样和色彩组合一幅吉祥图案。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写成文字或画出草图,下节课带来。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技能,促进学生指肌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2、通过拼花活动,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学生教案频道 /jiaoan/的联想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拼图构思设计。

  难点:怎样拼出新颖生动、有创意的图形。

  教学准备:剪刀 彩纸等。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些花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不同花的'形状。

  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彩纸拼图,并让学生说一说,它象什么?想一想它是怎么做成的。

  3、让学生猜猜这幅范画是怎样拼出来的?

  (学生讨论,请一位同学发言)

  4、教师小结。

  5、板书课题:花儿遍地开。

  三、讲授新课。

  1、让学生从拿出学具,并自己动手剪一剪各种花瓣的形状,并想一想让你剪怎样剪得快?有什么便捷的方法?剪得什么样子会好看?什么样子就不好看?

  2、然后让学生将花瓣上色。

  3、翻开书请学生欣赏教材中展示的范图和学生作品。

  教师再展示一些范图,让学生欣赏、讨论、评价,告诉学生拼摆花只要美观,与别人不同就行。

  4、再分别请两个学生上台拼图,教师要重点讲评拼图中的特别之处。同时教师可以灵活地移动上台学生所拼图形的某个部分,使之产生另一种教案频道 /jiaoan/形象,这样更能达到启发学生求异的效果。

  5、讲述作业要求:先剪再上色,接着拼摆,最后固定在卡纸上。提醒学生注意拼摆要反复比较,选择一个最满意的贴。贴时要耐心细致,胶水揩匀,注意画面整洁,也可给作业命名。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1、发现拼得巧的同学立即表扬,提醒同学之间不要雷同,反对模仿教材、教师的范作。

  2、对个别差生进行必要指点。

  展示作业,课堂小结

美术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植树节快到了,三月的天空温暖和很多,路边的大树在随风舞动,植树节的日子快到了,这是春天的气息,这是大地母亲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植树节的味道越来越近了,每年我们的小朋友都会到郊区植树,为城市的绿化做出自己小小的义务。义务植树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全球人类的义务。

  二,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并懂得在植树节里我们要干什么。

  2.了解树和人类的重要关系,知道如何爱护花草树木。

  3.体验种树、浇树保护环境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沙尘暴的图片、小水桶、小铲子

  四,活动过程:

  一、认识沙尘暴的危害

  1.老师出示沙尘暴的图片,幼儿自由讨论在沙尘暴的天气里的自身感受。

  2.比较沙尘暴与绿色环境的不同,并说出喜欢哪一种环境,为什么?

  二、切入植树节主题

  1.老师请幼儿猜猜今天是什么节日?(老师适当提醒是有关于树的一个节日)。

  2.老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在植树节里我们该干什么?怎样爱护小树?(浇水、施肥、松土等等)。

  三、我们一起行动在植树节

  1.老师带领幼儿去户外活动,并带上工具(水桶、小铲子、舀水的容器)。

  2.老师组织幼儿浇树,邀请两个或三个小朋友一组把水舀到树坑里,或者拿小铲子给树松土,要求全体幼儿都参与到其中,体验植树节的乐趣。

  3.老师拿照相机记录幼儿在植树节的活动。

  五,活动延伸

  老师要求幼儿从家带盆栽,放到教室里,教会幼儿如何照顾好花草树木。

  六,活动反思: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是增长知识的手段,动手动脑是探索发现的途径。这次活动课,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性极高,不但知道了各种树木的名称,而且对其特点和功用也有了大致了解,更是满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有的幼儿对观察到的不能运用比较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还有待于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说多教多引导。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美术字。

  2、能用综合材料绘画或书写自己的名字。

  教学重、难点:

  1、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

  2、尝试用各种材料装饰名字。

  教具学具:

  变体美术字的作品,画册、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闪光材料、白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投影)一些明星、歌星龙飞舞凤的艺术签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感受。

  生:看不懂是什么名字、龙飞凤舞有特色、……

  师:告诉学生要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首先要让别人看得清、认得懂你的名字,(出示课题)可以让学生稍加评价,对明星艺术签名的看法、评价。(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学生说说自己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为什会取这个名字?

  对自己的名字有何看法

  2、学生看看教材上的画画,说一说它们的名字,假如让你做、你有什么想法。

  3、教师展示(实物投影)一些形式较为自由夸张变形的美术字作品让学生欣赏。

  4、教师取班上任一学生的名字进行设计示范,学生帮老师出主意,共同设计名字。

  5、设计法:

  (1)笔划双勾法,后上彩色。

  (2)笔划用实物代替法。

  (3)部首实意,实物替代法

  (4)给自己的名字添画背景或花边装饰。

  6、制作法:

  金色材料的运用(例:彩色碎纸,闪光胶、金色鳞片、泡沫等)先将名字笔划双勾,画出名字的轮廓,再在轮廓线内涂满胶水,最后将这些材料均匀撒在上面,垫上一张干净的纸稍加按压之后,将纸竖起来,抖去未粘住部分,这样、名字就做好了。

  7、学生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材料制作,运用什么方法(绘画、剪贴、撕贴)进行制作

  8、作业要求:构图饱满,形式多样,色彩鲜艳。

  三、学生作业

  教师巡视辅导,及时点评作业。

  四、课后拓展

  将它制作成特色的胸卡,实物(例:叶子、布、泡沫等)厚实材料拼贴,让自己的名字站起来。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美术的教案11-08

[经典]美术教案07-26

美术教案【精选】07-28

【经典】美术教案10-05

美术教案(经典)10-06

【精选】美术教案09-26

(经典)美术教案09-20

[精选]美术教案09-03

美术教案[经典]09-17